产品安全性监督与产品安全认证(1).doc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性评价与认证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性评价与认证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性评价与认证是保障公众安全的重要措施。
随着工业发展和科技进步,危险化学品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但其潜在的危害性也日益凸显。
因此,对危险化学品进行安全性评价与认证,对于预防事故的发生,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1.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性评价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性评价是对其潜在的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
在评价过程中,需要考虑化学品的物理性质、毒理学特性、环境行为和生态效应等方面的因素。
评价的结果将用于制订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措施,以确保危险化学品在生产、使用和处置过程中的安全性。
2. 危险化学品的认证制度危险化学品的认证制度是通过一系列的审核和检验程序,对化学品的质量、安全性和可持续性进行验证。
认证制度的实施要求生产企业遵守一定的生产标准、技术规范和环境法规,并通过第三方机构的监督和审核来确保产品的合规性。
认证标志的使用将增强消费者对于产品的信任度,提高市场竞争力。
3.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与标识危险化学品应根据其潜在危害的不同进行分类,并在包装上进行相应的标识。
国际上普遍采用GHS(全球协调化学品系统)进行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和标识,以提高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这些标志不仅对于生产企业和使用者具有指导作用,也对于事故应急和危险品运输具有重要意义。
4. 危险化学品事故的预防与应急响应危险化学品事故的预防是保障公众安全的首要任务。
生产企业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采取包括工艺改进、装备更新、培训教育等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同时,事故应急响应是在事故发生后及时进行的紧急措施,以减少事故对人类和环境的损害。
建立健全的事故应急预案和完善的应急机制至关重要。
5. 危险化学品的国际合作与信息共享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性评价与认证需要各国之间的合作和信息共享。
通过国际合作,可以分享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监管和管理。
同时,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方便各国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对于及时掌握危险物质的相关信息、从源头上预防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产品质量认证制度

浅谈产品质量认证制度一.产品质量认证概述产品质量认证既称产品认证,国际上也称为合格认证,起源于20世纪初的英国,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均设立了自己的产品认证机构,并使用不同的认证标志来标明认证产品对应相关标准的符合程度。
例如UL美国保险商实验室安全试验和鉴定认证、CE欧盟安全认证、VDE德国电气工程师协会认证、中国CCC强制性产品认证和CCTP标志等。
对于产品质量论证的定义,国际上的定义是:由可以充分信任的第三方来证实某一产品或服务符合特定标准或其他技术规范的活动。
而我国的定义为:由中国政府有关部门依据产品质量标准与相关技术要求,经过其确认并通过认证证书或认证标志来证明某一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的活动.从认证性质上分,产品质量认证可以分为强制性产品认证即安全认证与自愿性产品认证即合格认证,国家对涉及人身健康与安全,环境保护,国家安全与动植物生命安全的产品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而对于一般的工业类产品施行自愿性产品认证。
目前世界各国主要使用的为强制性产品认证,例如我国的3c认证与美国的UL认证等均属于强制性产品认证的范围。
二.产品质量认证制度的发展1903年,英国首先以国家标准的形式,对英国铁轨进行了合格论证,颁发了风筝图标作为产品质量认证合格的标志,并开始在国家的领导下对全国各行各业进行了相关标准的大统一和制定了认证的统一标志.随着时代的发展,在英国的领导下,从20世纪初到70年代,世界各国开展了以产品认证为主的认证活动。
欧洲从1985年已经开始实施CE质量认证制度;美国从1914年美国工程师协会出版锅炉规范开始,而我国的质量认证起步较晚,以成立了我国第一个产品质量认证机构——中国电子元器件质量认证委员会(QCCECC)为标志作为我国质量认证的开始,但是各国与各国之间的认证标准制度仍有较大的差别,于是为了便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国际工业的发展,并且为了增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相互承认,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成立了,随后在各国的共同商讨下,对于各个行业的不同产品颁发了ISO系列的标准,从而掀起了全世界的ISO标准认证的浪潮。
产品认证制度和产品认证方案

产品认证制度和产品认证方案1.引言概述部分内容如下:1.1 概述产品认证制度和产品认证方案是现代社会中产品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全球贸易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产品认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产品认证制度是一套为了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规范市场行为而制定的规则和标准的集合。
而产品认证方案是根据产品认证制度的要求,针对不同类型和特点的产品所制定的具体实施方案。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产品认证制度的引入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权威、可信赖的标志,使他们能够更加放心地选择和购买产品。
此外,产品认证制度还可以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鼓励企业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和管理水平,从而推动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
产品认证方案则是在产品认证制度的基础上,为企业和生产者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南。
通过实施产品认证方案,企业能够更好地了解产品认证的要求和程序,积极进行产品质量和安全的管理和控制,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同时,产品认证方案也可以帮助企业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提升品牌价值,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
本文将对产品认证制度和产品认证方案进行详细的探讨和分析。
首先,我们将介绍产品认证制度的定义和背景,以及阐述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然后,我们将详细介绍产品认证方案的定义和目标,以及具体的实施步骤和流程。
最后,我们将对产品认证制度和产品认证方案的作用和效果进行总结,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展望。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读者对产品认证制度和产品认证方案有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够认识到产品认证对于企业和消费者的重要性,从而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本篇长文的组织架构和主要章节,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整篇文章的内容和逻辑流程。
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首先概述产品认证制度和产品认证方案的概念和背景,然后介绍本文的结构和目的,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的预览。
产品安全认证培训

检测结果不符合标准
02
产品性能、安全指标等未达到认证要求。
检测报告不准确
03
检测报告存在误差或遗漏,影响认证结果。
工厂审查中常见问题
生产环境不达标
工厂生产环境、设备设施等不符合认证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
缺少必要的质量管理文件、记录等。
审查配合度不高
工厂对审查工作不够重视,配合度不高。
后续管理中常见问题
质量管理体系
企业建立的质量保证体系,包括 质量方针、目标、职责、程序等
,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生产过程控制
企业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 点进行监控和管理,确保产品 符合安全标准。
检验与测试
企业建立的产品检验和测试制度, 包括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和最终检 验等,以确保产品安全性能。
不合格品控制
企业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隔 离、评审和处置,防止不合格
产品安全认证培训
目录
• 产品安全认证概述 • 产品安全认证流程 • 产品安全认证标准与要求 • 产品安全认证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 产品安全认证培训内容与方法 • 企业如何应对产品安全认证挑战
01 产品安全认证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产品安全认证是指对产品、服务 、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的 强制性要求或者标准的合格评定 活动。
证书使用不当
未能按照认证要求正确使用证书、标志等。
变更管理不及时
产品、工厂信息发生变更后,未能及时向认证机 构申报。
监督审核不通过
监督审核中发现严重不符合项,导致证书被暂停 或撤销。
05 产品安全认证培训内容与 方法
培训目标及对象
培训目标
提高产品安全认证人员的专业技能和 知识水平,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法规和 标准要求。
产品认证 标准

产品认证标准产品认证是一种质量保证机制,旨在确认产品的质量、安全性、性能等方面是否符合相关标准或客户要求。
产品认证通常由第三方机构进行,以确保认证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产品认证的标准。
一、产品认证标准的制定产品认证标准是由行业协会、专业机构或政府机构制定的,旨在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性和性能符合一定的要求。
这些标准通常基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同时也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定制。
产品认证标准的内容包括认证的目的、适用范围、认证程序、测试项目、合格标准等方面的内容。
二、产品认证标准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产品认证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分类方法:1.按适用范围分类:可以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国际标准是指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等制定的全球通用标准,国家标准是指由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制定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是指由行业协会或专业机构制定的行业标准。
2.按认证级别分类:可以分为强制性认证标准和自愿性认证标准。
强制性认证标准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明确规定的必须通过认证才能销售或使用的产品标准,自愿性认证标准是指企业自愿申请并通过认证的产品标准。
3.按认证内容分类:可以分为安全认证标准、质量认证标准和环保认证标准等。
安全认证标准主要关注产品的安全性,质量认证标准主要关注产品的性能和质量,环保认证标准主要关注产品的环保性能。
三、产品认证标准的实施产品认证标准的实施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制定实施计划:企业需要根据产品认证标准的要求,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包括人员培训、产品检测、文件准备等方面的内容。
2.准备申请材料:企业需要准备申请材料,包括产品样品、技术文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等,并提交给第三方机构进行审核。
3.审核与测试:第三方机构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和测试,以确认产品的质量、安全性和性能是否符合认证标准的要求。
如果审核和测试结果符合要求,则颁发认证证书。
4.监督与复查:在获得认证证书后,企业需要接受第三方机构的监督和复查,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性和性能持续符合认证标准的要求。
XXX产品的安全认证与符合性标准

XXX产品的安全认证与符合性标准在产品的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安全认证与符合性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XXX产品作为一种新型的创新产品,它的安全性和符合性标准更是需要我们特别关注。
本文将对XXX产品的安全认证与符合性标准进行详细论述。
一、安全认证1. 风险评估:在进行安全认证之前,需要对XXX产品的风险进行评估。
通过对潜在风险的识别和分析,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安全问题的发生概率。
2. 安全测试:进行安全测试是确保XXX产品安全性的重要步骤。
通过对各个关键环节的测试,可以发现潜在的隐患并及时修复,确保产品的安全可靠性。
3. 认证标准:XXX产品的安全认证需要符合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
例如在食品行业,需要符合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ISO22000标准等。
二、符合性标准1. 法律法规:XXX产品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例如在某些国家,需要符合特定的产品安全法规,以确保产品对消费者的使用安全。
2. 行业标准:各个行业都有自己的标准,XXX产品需要符合所在行业的标准要求。
例如在电子产品行业,需要符合电子产品安全性的国际标准。
3. 国际标准:为了进一步确保XXX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可以选择符合国际标准。
例如CE认证标准是欧盟对产品安全性的认证,通过该认证可以在欧盟市场销售产品。
三、安全认证与符合性标准的重要性1. 保证产品质量:通过进行安全认证和符合性标准的检测,可以提高XXX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降低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的概率,增强市场竞争力。
2. 保障消费者权益:符合安全认证和符合性标准的XXX产品能够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权益,避免因产品使用不当或质量问题导致的损害。
3. 提升企业形象:通过严格执行安全认证和符合性标准,XXX产品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消费者对产品和品牌的信任度。
综上所述,XXX产品的安全认证与符合性标准是确保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的重要保障。
通过进行风险评估、安全测试以及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可以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树立企业形象,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商品质量监督与质量认证分析(ppt 15页)

商品质量认证的分类
• 按照实认证的约束力,分为强制性认 证与自愿性认证
• 按照认证的内容,分为安全认证、质量 认证
• 按照认证的作用范围,分为国际认证、 区域认证、国家认证
商品质量认证的表示方式
• 认证证书(又称合格认证书,合格证 书),由第三方认证机构颁发。
• 认证标志(又称合格标志),是质量标 志,其作用是向消费者和使用者传递正 确可靠的质量信息。
商品(产品)的安全认证
• UL安全认证 • CE安全认证 • 中国强制认证CCC
1、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2、你们应该培养对自己,对自己的力量的信心,百这种信心是靠克服障碍,培养意志和锻炼意志而获得的。 3、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5、有百折不挠的信念的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 的威力。6、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7、意大利有一句谚语:对一个歌手的要求,首先是嗓子、嗓子和嗓子……我现在按照这一公式拙劣地摹仿为:对 一个要成为不负于高尔基所声称的那种“人”的要求,首先是意志、意志和意志。8、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0、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自己发现的意志,并把研究继续下去。11、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 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12、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 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13、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14、意志的出现不是对愿 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水平上。15、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鬓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16、即使 遇到了不幸的灾难,已经开始了的事情决不放弃。17、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18、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 去。19、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20、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21、意志坚强,就会战胜恶运。22、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 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23、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24、疼痛的强度,同自然赋于人类的意志和刚度成正比。25、能 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26、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 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27、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28、立志不坚,终不济事。29、功崇惟志,业广惟勤。30、一个崇高 的目标,只要不渝地追求,就会居为壮举;在它纯洁的目光里,一切美德必将胜利。31、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32、您得相 信,有志者事竟成。古人告诫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只有当勉为其难地一步步向它走去的时候,才必须勉为其难地一步步走下去,才必须勉为其难地去达到它。33、 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34、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35、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样,要有勇气在风 言风语的社会中坚定地高举伦理的信念。36、即使在把眼睛盯着大地的时候,那超群的目光仍然保持着凝视太阳的能力。37、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 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38、一个有决心的人,将会找到他的道路。39、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 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41、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42、生命里最重 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助才能与坚持来完成它。43、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 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44、有志者事竟成。45、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46、意志目标不在自然中存在,而在生命中蕴藏。47、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 48、思想的形成,首先是意志的形成。49、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50、不作什么决定的意志不是现实的意志;无性格的人从来不做出决定。我终 生的等待,换不来你刹那的凝眸。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与你躲过雨的屋檐。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人格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末能力可以慢 慢锻炼,经验可以慢慢积累,热情不可以没有。不管什么东西,总是觉得,别人的比自己的好!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折磨,才有征服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 出世间的绝唱。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的人,决不会坚韧勤勉。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不要因为寂寞而恋爱,孤独是为了�
商品质量认证和质量监督

质量体系认证和产品质量认证的异同
联系: 都有具体的认证对象 都以特定标准为认证的
基础 都是第三方所从事的活
动
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 已成
为商品进入国际市场的 通行
证
区别: 认证对象不同: 批量生产的定型产品,
企业的质量体系 证明方式不同:产品认证证书/标志
质量体系认证证书/标志 证明的使用不同: 产品质量认证证书不能用于产品, 标志可用在获准认证的产品上; 质量体系认证的证书及标志都不能在产品上使用。 实施质量体系审核的依据不同:
1994年版ISO9000系列有27项标准,2000年版ISO9000系列只有5 项标准。
2000版ISO9000系列的5项标准(P175-7)
ISO 9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原理和术语 合并老版ISO8402和ISO9000-1的第4章和第5章基础上重新起草的,2000
年 ISO 9001 质量管理要求---要求 合并ISO9001,ISO9002,ISO9003基础上重新起草,2000年 ISO 9004 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 是在合并ISO9004-1,ISO9004-2,ISO9004-3,ISO9004-4基础上重新起
种类和形式。
第1节 商品质量认证
一、商品质量认证及其种类
(一)商品质量认证的概念
国际标准化组织给现代商品质量认证下的定义是: 由可以充分信任的第三方证实某一经鉴定的产品或服 务符合特定标准或其它技术规范的活动。
我国1991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认 证管理条例》第二条规定:产品质量认证是依据产品 标准和相应技术要求,经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发认 证证书和认证标志来证明某一产品符合相应标准和相 应技术要求的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安全性监督与产品安全认证产品安全认证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一种产品安全性监督形式。
1 产品安全认证的类别产品安全认证可以从下述不同角度加以分类。
1.适用范围和认证依据按产品安全认证的适用范围及认证的依据可分为:(1)国际认证:以国际有关组织发布的规定及标准为认证依据,并适用于该国际组织成员国范围。
(2)区域认证:以区域法规和标准为认证依据,并适用于该区域组织成员国范围。
(3)国家认证:以国家法规和标准为认证依据,并适用于该国家范围。
2.认证对象按产品安全认证的对象可分为:电工产品安全认证;机械安全认证;汽车产品安全认证等。
3.认证的约束性根据产品安全认证的约束性可分为强制与自愿两类。
2 强制性安全认证类型强制性安全认证是产品安全性监督的一种重要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1)对产品的安全性在国家立法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包括完善的法规一标准体系和完备的合格评定制度。
该类型的典型代表是欧盟目前推行的“CE标志”市场准入制度(包括了部分强制性认证的内容),其特征如下。
1)以立法为核心。
欧盟(前身为欧共体委员会),通过颁布一些“指令”(即:对成员国有约束力的欧共体法律),规定了要求在欧洲统一市场中实行强制性管理的产品范围、基本安全卫生要求及评价方法。
欧共体各成员国须将“指令”转化成本国有关法律并予以实施。
至2000年欧盟已发布涉及产品安全、卫生与环境等方面的指令约17项。
2)以“协调标准”为技术支持。
1985年欧共体理事会通过了《技术协调与标准化新方法决议》,确定了技术立法与标准之间的关系。
根据这一方法,欧共体通过采用“标准化委托书”的形式委托欧洲标准经组织(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CENLEC和欧洲电信标准化委员会——ETSI)制订与“指令相配套的标准——“协调标准”,作为产品进入欧洲市场的具体技术要求。
这些标准是根据某一个指令的要求,并覆盖指令中一项或数项基本要求的具体技术要求。
各成员国颁布的相应国家标准必须与“协调标准”一致。
3)统一合格评定的评价方法。
欧共体理事会于1989年通过了《关于合格评定全球性方针》指令,该指令中提出了法规领域及非法规领域中的测试活动应使用同样的技术和方法的要求,规定了法规领域中各“指令”中涉及的产品的安全、卫生等性能评价应选择该“指令”中规定的一个或一组合格评定方式进行评价。
1993年欧共体理事会又发布了《关于技术协调不同阶段的合格评定程序的模式及加贴和使用CES标志的规则》的决定,规定了以“制造者自我声明”和第三方评价为主体的8种合格评定模式及程序。
这种以第三方评定为主体的评价方法实质上就是“安全认证”。
4)“指定机构”为执行“指令”的第三方实体。
欧共体指令中规定了执行“指令”的第三方机构条件。
执行“指令”的第三方机构统称为指定机构(或检验机构),经欧共体确认并在欧共体公报上公布。
其主要职责是对需加贴“CE”标志的产品按选定类型进行合格评定(或审查),出具技术(检验)报告或接受其递交的技术资料(报告)进行备案。
5)采用统一的辨识和管理标志。
欧共体规定只有通过合格评定以后的产品,才可能在产品上加贴“CE标志”,以此作为准入市场的象征。
(2)通过国家立法,以强制性标准为依据,对产品实施强制认证。
这种类型主要用于俄罗斯及中亚三国(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和哈萨克斯坦)和蒙古、土耳其、以色列等一些发展中国家。
其特征如下:1)国家建立了强制性标准体系(即:国家内自愿性标准体系和强制性标准体系并存)。
1993年俄罗斯颁布了《俄罗斯联邦标准化法》,其中规定俄罗斯的标准化规范文件分4类,对涉及保证产品、工作和服务有利于保障环境、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的要求和涉及俄罗斯联邦法规规定要求的国家标准都是强制性的。
以经济活动为主体的标准不应违反国家标准的强制性要求。
依照法规必须认证的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化规范文件应该包含对其进行强制性认证的要求。
蒙古和土耳其标准都分为国家标准(UST和TS)和企业标准,其中强制性国家标准占有一定比例。
上述这些国家的强制性标准在某种程度上起着技术法规的作用。
强制性标准体系的形成为开展强制性认证奠定了技术基础。
2)政府有关法律中明确了强制性认证的法律地位。
1993年俄罗斯发布了《俄罗斯联邦产品与服务认证法》,其中明确规定:俄罗斯认证可以有强制和自愿二种。
在俄罗斯联邦法有规定的情况下应进行强制性认证。
俄罗斯(标准化法)中也进一步指明:由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根据强制性标准确定强制性认证的产品目录。
这些法律文件的配套执行,奠定了俄罗斯实施以强制性标准为依据的强制性认证的法律基础。
据对俄罗斯参与认证活动的600多家认证机构和1900个检测机构不完全统计,至1996年,实行强制性认证总数的90%。
蒙古于1991年颁布实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有关产品认证的法规是推行质量监督和第三方认证的法律基础。
至1996年国家规定对涉及人体健康与安全、环境保护的74种产品实行强制性认证。
土耳其根据《交通法》和《进口产品条例》,经政府主管部门授权,对车辆及进口产品按照有关规定和强制性TS标准实行强制性认证并颁发相应证书。
3)国家授权一个部门(机构)代表国家对标准化认证(包括强制性认证)实施统一管理。
俄罗斯《标准化法》规定;俄罗斯标准化、计量与认证委员会(简称国家标委会)是全国标准化、计量与认证工作的主管机构。
除确定强制性认证产品与服务项目外,还对强制性认证规则执行情况及获准认证机构、检测实验室和校准实验室的技术政策。
在俄罗斯,对从事强制性认证的认证机构,需由依法授权的联邦政府机构按规定程序认可和委托,并按规定程序开展强制性认证工作。
从事自愿认证的认证机构可按规定在俄罗斯国家标委会注册,并根据市场需求自行制定工作规程进行认证工作。
蒙古自1992年起设立蒙古“国家标准化与计量中心”,该“中心”是集行政管理与技术工作为一体的独立政府机构,统一管理全国标准化、计量、质量(包括认证)和商检工作,同时也承担相应的技术检测和科研任务。
土耳其根据1960年颁布的132号法令,由土耳其标准化协会(TSE)管理全国标准化与质量认证工作(包括进口产品的认证工作)。
除其自身拥有18个检验实验室直接开展认证业务外,还建立了3个地区组织,代表TSE从事认证活动;7个地区实验室承担相应产品的检测工作。
4)国家对实行强制性认证的产品进行监督管理。
俄罗斯根据本国《标准化法》的规定,由国家标委会对国家标准中的强制性要求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建立了相应的国家检查制度。
蒙古推行在国家标准化与计量中心领导下的国家监督员制度。
蒙古推行在国家标准化与计量中心领导下的国家监督员制度,增强依法开展质量监督工作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5)建立国家统一的认证辨识标志。
俄罗斯分别建立了国家统一的“自愿认证标志”、“强制性认证标志”和“质量体系认证标志”等三种标志。
蒙古与土耳其都建立了国家统一的认证标志,但未区分强制性认证与自愿认证。
属于这一类型的部分国家认证标志见表1。
表1 部分国家认证标志(一)6)参照ISO/IEC导则中推荐的认证制度建立与国际通行做法相一致的国家认证制度。
这些国家都在ISO/IEC推荐的8种认证制度中选用部分类型建立了本国的认证制度。
中亚三国较多地采用ISO/IEC推荐的8种模式中的第2、3、4种,即型式试验+市场监督检验;型式试验+工厂抽样检验和型式试验+市场抽样检验+工厂抽样检验。
而土耳其的TE 则选择8种模式中的第5种,即: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审核(工厂检查)+检验1)部门(地方)立法,对某些涉及人身安全产品的认证实施强制性管理赋予明确的法律地位。
如在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联邦贸易委员会、商业部等部门制定的法规和条例中都规定某些产品必须要有UL(美国保险商实验室)的认证标志;美国29个州的政府规定,有关产品必须取得UL标志后才可在这些州销售。
又如,德国联邦政府劳动及社会部颁布的《产品安全法》和《设备安全法》规定,某些产品(如机械产品的起重设备、电梯等)必须经政府有关部门指定的机构按有关标准进行安全认证,合格后加贴“GS”标志。
再如,英国对少数涉及安全、卫生和环境污染的产品由政府规定必须进行认证。
英国约有300个国家标准由政府颁布法令规定在有关产品上必须采用,而其涉及的产品中的10%由部门法规规定必须接受认证。
2)标准作为产品安全认证强制性管理的技术依据。
这些国家建立的标准体系大多由自愿性标准构成(单轨制),但这些标准一经法规引用,就成为必须执行的强制性规定,成为安全认证必须遵守的技术依据。
3)具有资格的认证机构接受政府委托承担产品安全认证强制性管理的任务。
这些国家中的大部分都已建立了国家认可制度,对认证机构和/或实验室承担相应任务的能力进行资格认可。
经认可的认证机构和/或实验室均可承担法规领域(强制性认证)和非法规领域(自愿认证)两方面的任务。
政府通过一定程序委托其中部分机构和/或实验室承担法规领域的安全认证工作,使其成为政府宏观管理市场的技术支撑。
如,美国各级政府大多授权独立的民营机构(实验室)和保险公司来承担法规领域的认证工作。
实力雄厚的一些机构,常常接受多个政府部门的委托,承担多种检验、认证工作,前面提到的UL、美国石油学会(API)等就属这类机构。
当然,也有的国家将实施强制性认证的工作委托给一些指定机构。
如德国建立了技术监督——强制认证与自愿认证独立平行的两个运行体系。
而德国标准化协会(DIN)和德国电气工程师协会(VDE)分别开展机械和电工产品人证(自愿性);德国技术监督协会(TUV)主要是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从事技术监督——强制认证(检验)的民营机构(近几年来也开展一些其他产品的认证工作,部分产品与DIN和VDE有交叉)。
4)建立以国家统一认证制度为基础,各认证机构自主选择认证模式的运行机制。
各国参照ISO/IEC导则的要求建立了本国认证制度,提出了可供选择的认证模式类型,各认证机构可根据自身认证活动的特点(如:产品类别、企业状况、社会环境要求等)选择一种或多种类型作为实施认证的方法。
5)对获准强制性认证的产品加贴标志。
鉴于各国管理制度的不同,加贴标志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a. 国家规定统一的安全认证标志。
认证机构不同,但标志相同,如德国的“GS”标志;b. 采用认证机构的安全标志,如“UL”标志;c. 采用国家统一的合格认证标志,如丹麦、瑞典、法国等;d. 采用合格认证标志,但在标志颜色上加以区分,如加拿大的CSA标志,根据安全认证、效率认证、能耗认证和全性能认证等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颜色。
这些国家常用标志见表2。
表2 部分国家认证标志(二)(4)国家通过立法,对进入市场流通的特定产品实行监督管理。
根据某种需要,如出于保证该产品的安全性、贸易等需要,国家通过行政立法,对某种产品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等做出规定,并在该产品进入流通领域时予以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