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课程设计(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系统)

合集下载

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的PLC程序设计举例

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的PLC程序设计举例

电动机知识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的PLC程序设计举例在例一的基础上,如果希望实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可逆运行,只需增加一个反转控制按钮和一个反转控制的接触器KM2即可。

其相对应的元件安排如下:在梯形图设计上可以考虑选两套起—保—停电路,一个用于正转,一个用于反转,考虑正反两个接触器不能同时接通,在两个接触器的驱动支路中分别串入对方的常闭触点来达到“互锁”的目的。

其相应的控制梯形图如图1所示:程序清单:图1 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的PLC梯形图程序——双重输出线圈〃电动机断相的一种自动保护方法〃济南钢铁晃电解决方案----FS/E防晃电系〃用PLC改进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控制方案〃电气设计中低压交流接触器选用〃电气设备维修方法与实践〃施耐德LC1交流接触器选型*参数〃通过变频器操作面板控制电动机的启动、〃接触器联锁的正反转控制线路原理分析〃双华ZNB-S电动机正反转电路图_电路图〃电动机正反转实物接线图_电路图〃多台电机并联同步运行方案〃用接触器进行电机正反转控制_电路图〃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图_电路图〃交流接触器接线图_电路图〃按钮接触器复合联锁的电动机正反转控制〃液压泵驱动电机的故障〃达尔文系统在汽车行业的应用----SmartWDomain: dnf辅助More:d2gs2f 〃什么是自锁电路.它的用途和原理_电路〃交流接触器接线图〃中低压交流接触器的选用〃交流接触器的使用类别及注意事项〃用三个接触器实现星三角启动原理图〃仿真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运行状态的电〃ABBIORC型拍合式接触器在首钢二炼钢350〃晃电与自起动的区别〃印刷设备中交流接触器的选用〃台安SG2智能控制单元在自动扶梯上的应收录时间:1380248141 作者:匿名随着起重机的不断发展,传统控制技术难以满足起重机越来越高的调速和控制要求。

在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起重机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如采用PLC取代继电器进行逻辑控制,交流变频调速装置取代传统的电动机转子串电阻的调速方式等。

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系统的PLC程序设计

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系统的PLC程序设计

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系统设计010203任务引入知识目标技能目标0405相关知识分析讨论06任务实施不通过停止按钮,直接按正反转按钮就可改变转向,因此需要采用按钮联锁。

为了减轻正反转换向瞬间电流对电动机的冲击,适当延长变换过程,即在正转转反转时,按下反转按钮,先停止正转,延缓片刻松开反转按钮时,再接通反转,反转转正转的过程同理。

试设计PLC 控制线路并编写控制程序。

控制要求FR01理解S7-200 PLC 上升沿检测指令02理解S7-200 PLC 下降沿检测指令03理解和掌握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的程序1输入输出(I/O)分配表的编制2输入输出(I/O)接线图的绘制3程序的编制4程序的监控调试边沿检测指令指令名称LAD上升沿检测下降沿检测边沿检测指令例:某台设备有两台电动机M1和M2,其交流接触器分别连接PLC的输出端Q0.1和Q0.2,起动/停止按钮分别连接PLC的输入端I0.0和I0.1。

为了减小两台电动机同时起动对供电线路的影响,让M2稍微延迟片刻起动。

控制要求是:按下起动按钮,M1立即起动,松开起动按钮时,M2才起动;按下停止按钮,M1、M2同时停止。

边沿检测指令学生按小组对任务的控制要求进行分析、制定方案,分配任务。

1.确定输入/输出(I/O)分配表根据任务描述的控制要求分析出输入输出端口的数量:输入端口输出端口输入继电器输入器件作用输出继电器输出器件控制对象I0.0SB1正转起动Q0.1KM1电动机M正转I0.1SB2反转起动Q0.2KM2电动机M反转I0.2SB3停止I0.3FR热过载2.绘制输入/输出(I/O)接线图3.程序的编制与运行13.程序的编制与运行(2)运行程序程序下载到PLC后,将PLC状态开关拨到“RUN”位置或单击工具栏菜单按钮。

按下正转起动按钮I0.0,输出继电器Q0.1没有工作,即电动机没有正转起动。

松开正转起动按钮I0.0,输出继电器Q0.1工作,即电动机正转起动,体现了下降沿指令的作用。

电动机正转反转点动正转电动反转急停plc课程设计

电动机正转反转点动正转电动反转急停plc课程设计

摘要从70年代初开始,不到三十年时间里,PLC生产发展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据不完全统计,现在世界上生产PLC及其网络的厂家有二百多家,生产大约有400多个品种的PLC产品。

而如今,对旧有电机进行PLC改造已经非常普遍,针对于旧有的电机,其电气控制为继电控制,而在继电控制中,接触触点多,所以故障也多,操作人员维修任务较大,机械使用率较低。

本课题来源于生产实际的需要,对于电动机用PLC改造其继电器控制电路,克服了以上缺点,降低了设备故障率,提高了设备使用率。

为提高电动机控制电路的稳定性和自动化程度,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降低电机的故障。

分析了电动机正反转、电气控制原理,保留电机主电路由PLC取代复杂的电气连线控制,设计出由PLC为镗床的控制电路。

该系统开发周期仅为三天,期间完成了将电机的控制电路用PLC梯形图实现,大大的简化了电路,从而降低电机的故障、更加便于控制、也降低了维修的难度目录摘 要....................................................................................................... 1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 ............................................................................................... 3 1.1 1.1 设计背景与意设计背景与意设计背景与意义义 ........................................................................... 4 1.2 PLC 在电动机正反在电动机正反转控制中的应用概转控制中的应用概转控制中的应用概况况 ........................................ 4 1.3 1.3 设计要求与任设计要求与任设计要求与任务务 ........................................................................... 5 1.3.1 1.3.1 三相异步电三相异步电三相异步电机正机正反转控制要求........................................... 5 1.3.2 1.3.2 设计任务设计任务 ........................................................................... 6 第二章第二章 控制系统设计 ............................................................................. 6 2.1 2.1 确定方案确定方案 ...................................................................................... 6 2.2硬件设计 ....................................................................................... 9 2.2.1电动机的选择 ..................................................................... 9 2.2.2 PLC 选型与地址选型与地址分配分配 ........................................................ 102.2.3 2.2.3 热继电器热继电器 ......................................................................... 112.2.4交流接触器交流接触器....................................................................... 12 2.2.5熔断器 .............................................................................. 132.2.6速度继电器速度继电器....................................................................... 14 2.3程序设计 ..................................................................................... 14第三章第三章 系统调试 ...................................................................................... 183.1电动机可逆运行控电动机可逆运行控制电路的调试制电路的调试制电路的调试................................................. 18 3.2故障现象预处理 .......................................................................... 18第四章第四章 总结 ............................................................................................. 19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20第一章绪论电能是现代大量应用的一种能量形式。

plc控制电机正反转教案

plc控制电机正反转教案

plc控制电机正反转教案【篇一:用plc实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教学设计】用plc实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一、学情分析学生上学期以开始学习电力拖动,因此对于简单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回路的分析基本无大碍。

但学习程度参差不齐,学习能力一般,虽然学生对plc技术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不够稳定,需要教师创设适度的情境,适时地激发。

二、学习任务分析本节内容是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瞿彩萍主编的《plc应用技术(三菱)》第三单元中任务二的内容,在教材的p58~p59中。

其主要内容包括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转换到plc控制系统的方法、操作swopc-fxgp/win-c编程软件和对plc的读写、电路块串、并联指令、堆栈指令和程序的优化。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是简单的继电器控制系统,该系统可以反应plc梯形图转换的方法、规则和注意事项。

本节内容属于新授课,分为三课时完成,以下为第一课时内容。

要求学生会按照plc控制电路的设计顺序对继电器接触接器控制电路进行设计,并利用thplc可编程控制器完成调试。

同时,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将逐步养成严谨求实,合作创新的科学态度,为继续学习和发展奠定方法基础。

三、教材目标依据维修电工类专业《plc应用技术(三菱)》的教学基本要求,结合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和08机电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发展水平,从以下三方面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1)会列出i/0分配表、plc接线图、梯形图和指令表(2)能熟练操作swopc-fxgp/win-c编程软件和对plc的读写方法和过程(1) 会根据学习目标,阅读教材 (2) 会对简单继电接触控制电路进行plc控制电路转换 (3) 学会类比、比较和归纳总结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学习plc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2)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会合作,形成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3)通过规范解题步骤,帮助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PLC控制电机正反转设计

PLC控制电机正反转设计

PLC控制电机正反转设计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姓名:指导老师职称:PLC控制电机正反转设计[摘要]电气控制技术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技术,是实现工业生产自动化的重要技术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PLC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机床电气,本文简述了PLC的发展和几种常用电气控制线路的PLC控制。

关键词: 继电器控制系统;基本电气控制线路;PLC控制;电动机前言通过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电气控制技术的一些基本知识和组成,从中也知道了电气控制技术在机械行业的重要性,为了完成的任务,为了更好的掌握机电一体化,我们应该更深入的学习电气控制技术的知识,以满足综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在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可编程系统与继电器的传统控制技术比较有以下优点:第一,反应速度快,噪音低,能耗小。

体积小。

第二,功能强大,编程方便,可以随时修改程序。

第三,控制精度高,可进行复杂的程序控制。

第四,能够对控制过程进行自动检测。

第五,系统稳定,安全可靠。

我们应该在继电器的基础上加强可编程控制技术的学习。

可编程控制器是在继电器控制和计算机控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型工业自动控制装置,可编程系统优于继电器的传统控制技术,我们应该在继电器的基础上加强可编程控制技术的学习。

目录第一章 PLC基础 (1)1.1 PLC的定义 (1)1.2 PLC的产生及发展 (1)1.3 PLC的特点及应用 (2)1.4 PLC的基本结构 (4)1.5 PLC的工作方式 (6)1.6 PLC的设计方法 (6)第二章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设计 (9)2.1 电动机可逆运行控制电路 (9)2.2 启动时就星型接法30秒后转为三角形运行直到停止反之亦然 (11)2.3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PLC控制的梯形图、指令表 (13)2.4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PLC控制的工作原理 (14)2.5 指令的介绍 (15)结论 (17)设计心得 (18)参考文献 (19)第一章 PLC基础1.1 PLC 的定义1985年,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PLC作出如下定义: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

PLC电动机正反转控制课堂教学设计

PLC电动机正反转控制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P L C改造电动机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电路》信息化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出任务5分钟任务实施30分钟通过教师提问,小组竞答的方式,回顾三相异步电动机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电路的工作过程及缺点。

针对电路的缺点,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去解决呢?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教学过程,为后续的新授内容作铺垫。

一、关卡引入观看PLC正反转控制电路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来创设情景。

(自动化立体仓库搬运机械手)二、闯关引导1、根据电路原理图及已具备的PLC知识,引导学生进行输入/输出端口的分配。

2、画出输入/输出分配图。

课件展示,引导学生回回顾知识点。

举例、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播演示课件。

引导学生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学生观看,并思考PLC正反转控制电路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

学生思考、写出输入/输出分配、画出输入/输出分配图。

总结交流评价3分钟布置作业2分钟3、和学生一起编写、运行、仿真基本正反转控制程序。

4、根据PLC外部接线图,连接实验板模拟调试。

三、自主闯关(短路隐患)完善程序,并模拟调试,并安装电路四、通关评价、成果展示五、小结、布置作业完成实验报告。

仿真软件演示教师边演示边讲解老师归纳总结学生观察、讨论在此过程中,学生并对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小组内积极探讨。

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巩固知识。

PLC控制电机课程设计

PLC控制电机课程设计

PLC控制电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机制。

2. 学生能掌握PLC编程语言,并运用其控制电机的启停、正反转等基本操作。

3. 学生能了解电机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并掌握相应的控制策略。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PLC进行电机控制电路的设计与搭建,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2. 学生能通过编程软件,编写并调试PLC程序,实现电机的精确控制。

3. 学生能分析和解决电机控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具备一定的故障排查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认识到PLC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重要作用,激发对自动化技术的学习兴趣。

2.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决心。

3. 学生能关注我国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增强科技创新意识,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属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动手能力培养。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气基础知识和编程技能,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具备较强的动手操作欲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目标分解,使学生在完成每个具体学习成果的同时,逐步达到课程目标。

二、教学内容1. PLC基本原理与结构:介绍PLC的发展历程、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性能指标,对应教材第1章内容。

- PLC的组成与功能- 工作原理及扫描周期- 性能指标与选型2. PLC编程语言:讲解PLC的编程基础,包括指令系统、编程软件的使用等,对应教材第2章内容。

- 编程语言(梯形图、指令表等)- 常用指令(逻辑运算、定时器、计数器等)- 编程软件的使用与调试3. 电机控制原理:分析电机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介绍电机控制的基本原理,对应教材第3章内容。

- 电机的工作原理与分类- 电机控制策略(启停、正反转、调速等)4. PLC控制电机实例:通过实际案例,教授如何利用PLC对电机进行控制,对应教材第4章内容。

PLC控制电机正反转(课程设计)

PLC控制电机正反转(课程设计)

PLC课程设计(论文)题目:三相异步电机联锁正反转控制院(系):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电一体化学生姓名:某某学号:401042009指导教师:王海珍职称:讲师2016年6月10日星期五摘要可编程控制器(PLC)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将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融为一体而发展起来的崭新的工业自动控制装置。

目前PLC已基本替代了传统的继电器控制而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PLC已跃居工业自动化三大支柱的首位。

生产机械往往要求运动部件可以实现正反两个方向的起动,这就要求拖动电动机能作正、反向旋转。

由电机原理可知,改变电动机三相电源的相序,就能改变电动机的转向。

按下正转启动按钮SB1,电动机正转运行,且KM1,KMY接通。

2s后KMY断开,KM 接通,即完成正转启动。

按下停止按钮SB2,电动机停止运行。

按下反转启动按钮SB3,电动机反转运行,且KM2,KMY接通。

2s后KMY断开,KM 接通,即完成反转启动。

目录第一章PLC概述 (1)1.1 PLC的产生 (1)1.2 PLC的定义 (1)1.3 PLC的特点及应用 (2)1.4 PLC的基本结构 (4)第二章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设计 (7)2.1 电动机可逆运行控制电路 (7)2.2 启动时就星型接法30秒后转为三角形运行直到停止反之亦然 (10)2.3.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PLC控制的梯形图、指令表 (13)2.4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PLC控制的工作原理 (14)2.5 指令的介绍 (15)结论 (17)致谢 (18)参考文献 (19)第一章PLC概述1.1 PLC的产生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序控制器,并应用于通用汽车公司的生产线上。

当时叫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目的是用来取代继电器,以执行逻辑判断、计时、计数等顺序控制功能。

紧接着,美国MODICON公司也开发出同名的控制器,1971年,日本从美国引进了这项新技术,很快研制成了日本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可编程控制器(PLC)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将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融为一体而发展起来的崭新的工业自动控制装置。

目前PLC已基本替代了传统的继电器控制而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PLC已跃居工业自动化三大支柱的首位。

生产机械往往要求运动部件可以实现正反两个方向的起动,这就要求拖动电动机能作正、反向旋转。

由电机原理可知,改变电动机三相电源的相序,就能改变电动机的转向。

目录第一章PLC概述 (1)1.1 PLC的产生 (1)1.2 PLC的定义 (1)1.3 PLC的特点及应用 (2)1.4 PLC的基本结构 (5)第二章控制系统设计 (7)2.1 设计思路 (7)2.2 PLC的定义 (8)2.3 PLC的特点及应用 (9)结论 (10)参考文献 (11)第一章PLC概述1.1 PLC的产生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序控制器,并应用于通用汽车公司的生产线上。

当时叫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目的是用来取代继电器,以执行逻辑判断、计时、计数等顺序控制功能。

紧接着,美国MODICON公司也开发出同名的控制器,1971年,日本从美国引进了这项新技术,很快研制成了日本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

1973年,西欧国家也研制出他们的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

随着半导体技术,尤其是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到70年代中期以后,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来,PLC已广泛地使用16位甚至32位微处理器作为中央处理器,输入输出模块和外围电路也都采用了中、大规模甚至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使PLC在概念、设计、性能价格比以及应用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

这时的PLC已不仅仅是逻辑判断功能,还同时具有数据处理、PID调节和数据通信功能,称之为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更为合适,简称为PC,但为了与个人计算机(Persona1 Computer)的简称PC相区别,一般仍将它简称为PLC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1.2 PLC的定义“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

它采用了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和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命令,并通过数字式和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可编程控制器及其有关外围设备,都按易于与工业系统联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

”可编程序控制器是应用面最广、功能强大、使用方便的通用工业控制装置,自研制成功开始使用以来,它已经成为了当代工业自动化的主要支柱之一。

1.3 PLC的特点及应用1)PLC特点(1)编程简单,使用方便梯形图是使用得最多的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编程语言,其符号与继电器电路原理图相似。

有继电器电路基础的电气技术人员只要很短的时间就可以熟悉梯形图语言,并用来编制用户程序,梯形图语言形象直观,易学易懂,。

(2)控制灵活,程序可变,具有很好的柔性可编程序控制器产品采用模块化形式,配备有品种齐全的各种硬件装置供用户选用,用户能灵活方便地进行系统配置,组成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系统。

可编程序控制器用软件功能取代了继电器控制系统中大量的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计数器等器件,硬件配置确定后,可以通过修改用户程序,不用改变硬件,方便快速地适应工艺条件的变化,具有很好的柔性。

(3)功能强,扩充方便,性能价格比高可编程序控制器内有成百上千个可供用户使用的编程元件,有很强的逻辑判断、数据处理、PID调节和数据通信功能,可以实现非常复杂的控制功能。

如果元件不够,只要加上需要的扩展单元即可,扩充非常方便。

与相同功能的继电器系统相比,具有很高的性能价格比。

(4)控制系统设计及施工的工作量少,维修方便可编程序控制器的配线与其它控制系统的配线比较少得多,故可以省下大量的配线,减少大量的安装接线时间,开关柜体积缩小,节省大量的费用。

可编程序控制器有较强的带负载能力、可以直接驱动一般的电磁阀和交流接触器。

一般可用接线端子连接外部接线。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故障率很低,且有完善的自诊断和显示功能,便于迅速地排除故障。

(5)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为现场工作设计的,采取了一系列硬件和软件抗干扰措施,硬件措施如屏蔽、滤波、电源调整与保护、隔离、后备电池等,例如,西门子公司S7-200系列PLC内部EEPROM中,储存用户原程序和预设值在一个较长时间段(190小时),所有中间数据可以通过一个超级电容器保持,如果选配电池模块,可以确保停电后中间数据能保存200天。

软件措施如故障检测、信息保护和恢复、警戒时钟,加强对程序的检测和校验。

从而提高了系统抗干扰能力,平均无故障时间达到数万小时以上,可以直接用于有强烈干扰的工业生产现场,可编程序控制器已被广大用户公认为最可靠的工业控制设备之一。

(6)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是“机电一体化”特有的产品。

2)PLC应用目前,可编程序控制器已经广泛地应用在各个工业部门。

随着其性能价格比的不断提高,应用范围还在不断扩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逻辑控制可编程序控制器具有“与”、“或”、“非”等逻辑运算的能力,可以实现逻辑运算,用触点和电路的串、并联,代替继电器进行组合逻辑控制,定时控制与顺序逻辑控制。

数字量逻辑控制可以用于单台设备,也可以用于自动生产线,其应用领域最为普及,包括微电子、家电行业也有广泛的应用。

(2)运动控制可编程序控制器使用专用的运动控制模块,或灵活运用指令,使运动控制与顺序控制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随着变频器、电动机起动器的普遍使用,可编程序控制器可以与变频器结合,运动控制功能更为强大,并广泛地用于各种机械,如金属切削机床、装配机械、机器人、电梯等场合。

(3)过程控制可编程序控制器可以接收温度、压力、流量等连续变化的模拟量,通过模拟量I/0模块,实现模拟量(Analog)和数字量(Digital)之间的A/D转换和D/A转换,并对被控模拟量实行闭环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

现代的大中型可编程序控制器一般都有PID闭环控制功能,此功能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加热炉、锅炉等设备,以及轻工、化工、机械、冶金、电力、建材等行业。

(4)数据处理可编程序控制器具有数学运算、数据传送、转换、排序和查表、位操作等功能,可以完成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处理。

这些数据可以是运算的中间参考值,也可以通过通信功能传送到别的智能装置,或者将它们保存、打印。

数据处理一般用于大型控制系统,如无人柔性制造系统,也可以用于过程控制系统,如造纸、冶金、食品工业中的一些大型控制系统。

(5)构建网络控制可编程序控制器的通信包括主机与远程I/0之间的通信、多台可编程序控制器之间的通信、可编程序控制器和其他智能控制设备(如计算机、变频器)之间的通信。

可编程序控制器与其他智能控制设备一起,可以组成“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分布式控制系统。

当然,并非所有的可编程序控制器都具有上述功能,用户应根据系统的需要选择可编程序控制器,这样既能完成控制任务,又可节省资金。

1.4 PLC的基本结构可编程序控制器简称为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主要由CPU模块、输入模块、输出模块和编程器组成。

(如下图一所示)图一PLC控制系统示意图可编程序控制器实际上是一种工业控制计算机,它的硬件结构与一般微机控制系统相似,甚至与之无异。

可编程序控制器主要由CPU(中央处理单元)、存储器(RAM和EPROM)、输入/输出模块(简称I/O模块)、编程器和电源五大部分组成。

1)CPU模块CPU模块又叫中央处理单元或控制器,它主要由微机处理器(CPU)和存储器组成。

CPU的作用类似于人类的大脑和心脏。

它采用扫描方式工作,每一次扫描要完成以下工作:(1)输入处理:将现场的开关量输入信号和数据分别读入输入映像寄存器和数据寄存器。

(2)程序执行:逐条读入和解释用户程序,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去控制有关的电路,完成数据的存取、传送和处理工作,并根据运算结果更新各有关寄存器的内容。

(3)输出处理:将输出映像寄存器的内容送给输出模块,去控制外部负载。

2)I/O模块I/O模块是系统的眼、耳、手、脚,是联系外部现场和CPU模块的桥梁。

输入模块用来接收和采集输入信号。

输入信号有两类:一类是从按钮、选择开关、数字开关、限位开关、接收开关、关电开关、压力继电器等来的开关量输入信号;另一类是由电位器、热电偶、测速发电机、各种变送器提供的连续变化的模拟量输入信号。

可编程序控制器通过输出模块控制接触器、电磁阀、电磁铁、调节阀、调速装置等执行器,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的另一类外部负载是指示灯、数字显示装置和报警装置等。

CPU模块的工作电压一般是5V,而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输入/输出信号电压一般较高,如直流24V和交流220V。

从外部引入的尖蜂电压和干扰噪声可能损坏CPU模块中的元器件,或使可编程序控制器不能正常工作,所以CPU模块不能直接与外部输入/输出装置相连。

I/O模块除了传递信号外,还有电平转换与噪声隔离的作用。

3)编程器编程器除了用来输入和编辑程序外,还可以用来监视可编程序控制器运行时梯形图中各种编程元件的工作状态。

编程器可以永久地连续在可编程序控制器上,将它取下来后可编程序控制器也可以运行。

一般只在程序输入、调试阶段和检修时使用,一台编程器可供多台可编程序控制器公用。

4)开关量I/O模块开关量模块的输入输出信号仅有接通和断开两种状态。

电压等级有直流5V,12V,24V,48V和交流110V,220V等。

输入输出电压的允许范围很宽,如某交流220V输入模块的允许低电压为0~70V,高电压为70~256V,频率为47~63HZ。

各I/O点的通/断状态用发光二极管或其它元件显示在面板上,外部I/O 接线一般接在模块的接线端子上,某些模块使用可拆除的插座型端子板,在不拆去端子的外部连线的情况下,可以迅速地更换模。

开关量I/O模块可能4,8,16,32,64点。

第二章控制系统设计为了使电动机能够正转和反转,可采用两只接触器KM1、KM2换接电动机三相电源的相序,但两个接触器不能吸合,如果同时吸合将造成电源的短路事故,为了防止这种事故,在电路中应采取可靠的互锁,上图为采用按钮和接触器双重互锁的电动机正、反两方向运行的控制电路。

2.1设计思路主电路与控制见附件2-1.按下正转启动按钮SB2,电动机正转运行,SB4实现正转点动,SB6实现正传急停。

按下停止按钮SB1,电动机停止运行。

按下反转启动按钮SB3,电动机反转运行,SB5实现反转电动,SB7实现反转急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