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
方向向量和法向量

2、法向量的求法 待定系数法
(1)(设):设出平面法向量的坐标为 n(u,v,w)
(2)(列):根据 na0,,n列b出0方程组;
(3)(解):把u(或v或w)看作常数,用u(或v或w) 表示另外两个量
(4)(取):取u为任意一个数(当然取得越特殊越好),
练习:已知底面边长为1,高为3的正三 棱柱,试建立合适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确定三个侧面的面对角线所在直线的 一个方向向量。z
A1
C13Biblioteka B1A xD1 C y B
二、平面的法向量 1、定义
对于非零的空间向量 n ,如果它所在 的直线与平面α垂直,那么向量 n叫做
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
n
α
注:
1、一个平面α有无穷多个法向量, 这些法向量之间互相平行。
平行的非零向量 d 叫做直线l的一个方
向向量。
z
l
d
y
d2
O
d1
x
注:
1、一条直线l 有无穷多个方向向量, 这些方向向量之间互相平行。
2、直线l 的方向向量也是所有与l平行 的直线的方向向量。
2、方向向量的求法
可根据直线l上的任意两点的坐标 写出直线l的一个方向向量。
dAB
z
(x2x1,y2y1,z2z1)
z
(1)平面BDE (1,-1,0) D 1
C1
(2)平面ACE (1,1,-2) A 1
B1
(3)平面DC1E (1,-2,2)
(4)平面A1EC (-1,1,2) D
A
x
x
E
y
C
立体几何篇【知识点11】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

【知识全扫描:立体几何篇】知识点11 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例11】如图3,已知ABCD 是直角梯形,∠ABC =90°,SA ⊥平面ABCD ,SA =AB =BC =1,AD =12,试建立适当的坐标系.(1)求直线SC 的方向向量;(2)求平面ABCD 的一个法向量;(3)求平面SAB 的一个法向量;(4)求平面SCD 的一个法向量.[解]以点A 为原点,AD 、AB 、AS 所在的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0,0,0),B(0,1,0),C(1,1,0),D 12,0,0,S (0,0,1).(1)由上SC →=(1,1,-1)(2)∵SA ⊥平面ABCD ,∴AS →=(0,0,1)是平面ABCD 的一个法向量.(3)∵AD ⊥AB ,AD ⊥SA ,∴AD ⊥平面SAB ,∴AD →=12,0,0是平面SAB 的一个法向量.(4)在平面SCD 中,DC →=12,1,0,SC →=(1,1,-1).设平面SCD 的法向量是n =(x ,y ,z),(1)直线的方向向量的定义直线的方向向量是指和这条直线_平行或共线的非零向量,一条直线的方向向量有无数个.(2)平面的法向量的定义直线l ⊥α,取直线l 的方向向量a ,则a 叫做平面α的法向量.注:直线的方向向量(平面的法向量)不唯一。
则n ⊥DC →,n ⊥SC →,所以n ·DC →=0,n ·SC →=0,得方程组12x +y =0,x +y -z =0,∴x =-2y ,z =-y ,令y =-1,得x =2,z =1,∴n =(2,-1,1).【练习11-1】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ABCD -A 1B 1C 1D 1为正方体,给出下列结论:①直线DD 1的一个方向向量为(0,0,1);②直线BC 1的一个方向向量为(0,1,1);③平面ABB 1A 1的一个法向量为(0,1,0);④平面B 1CD 的一个法向量为(1,1,1).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解析】DD 1∥AA 1,AA 1→=(0,0,1);BC 1∥AD 1,AD 1→=(0,1,1),直线AD ⊥平面ABB 1A 1,AD →=(0,1,0);C 1点坐标为(1,1,1),AC 1→与平面B 1CD 不垂直,∴④错.故选C [练习11-2]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为棱A 1D 1、A 1B 1的中点,在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求:(1)平面BDD 1B 1的一个法向量;(2)平面BDEF 的一个法向量.[解]设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2,则D(0,0,0),B(2,2,0),A(2,0,0),C(0,2,0),E(1,0,2).(1)连接AC(图略),因为AC ⊥平面BDD 1B 1,所以AC →=(-2,2,0)为平面BDD 1B 1的一个法向量.(2)DB →=(2,2,0),DE →=(1,0,2).设平面BDEF 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y ,z).∴n·DB→=0,n·DE→=0,∴2x+2y=0,x+2z=0,∴y=-x,z=-12x.令x=2,得y=-2,z=-1.∴n=(2,-2,-1)即为平面BDEF的一个法向量.【反思】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平面法向量的步骤(1)设向量:设平面的法向量为n=(x,y,z).(2)选向量:在平面内选取两个不共线向量,.(3)列方程组:由列出方程组.(4)解方程组:(5)赋非零值:取其中一个为非零值(常取±1).(6)得结论:得到平面的一个法向量.2.求平面法向量的三个注意点(1)选向量:在选取平面内的向量时,要选取不共线的两个向量.(2)取特值:在求n的坐标时,可令x,y,z中一个为一特殊值得另两个值,就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3)注意0:提前假定法向量n=(x,y,z)的某个坐标为某特定值时一定要注意这个坐标不为0.。
3.2.1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

自学检测:
P87练习1
一、直线的方向向量
定义:直线 l 上的向量 e 以及与 e 共线的向量 叫做直线 l 果表示非零向量 n 的有向线段所在直线垂直 于平面 ,那么称向量 n 垂直于平面 ,记作 n , 此时,我们把向量 n 叫做平面 的法向量
在平面向量中,我们借助向量研究了平 面内两条直线平行、垂直等位置关系。
那么,如何用向量来刻画空间的 两条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和平面 的位置关系呢?
§3.2空间向量的应用
为了用向量来研究空间的线面位置关系, 首先我们要用向量来表示直线和平面的“方向”
那么, 如何用向量来刻画直线和平面的“方向”?
3.2.1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
学习目标:
1.理解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 2.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平面的法向量
自学指导:
1.什么叫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 2.一个确定的平面的法向量是唯一的吗? 3.求平面的法向量一般用什么方法? 4.例1还可以用传统的几何法来证明吗?请比较两种方 法的优劣? 5.例2的结论说明什么?在平面中的相应结论是什么样 的?你能够写出来吗?
l
a
A
图3.2 14
例1.在正方体 ABCD A1 B1C1 D1中, 求证: DB1是平面 ACD1 的法向量 例2.在空间直角坐标系内,设平面 经过 点 P( x0 , y0 , z0 ) ,平面 的法向量为 e ( A,B,C) ,M ( x, y, z ) 是平面内任意一点, 求 x, y , z 满足的关系式
思考:已知直线上一点和直线的方向向量,这条 直线就唯一确定.那么,已知平面内一点和平面的 法向量,这个平面是否唯一确定?
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 课件

[解析] (1)显然有 b=3a,即 a∥b, ∴l1∥l2(或 l1 与 l2 重合). (2)a·b=-2+6-4=0,∴a⊥b,∴l1⊥l2. (3)显然 b=-4a,即 a∥b,故 l1∥l2(或 l1 与 l2 重合).
命题方向 利用法向量研究两平面位置关系
[例 2] 设 u,v 分别是不重合平面 α、β 的法向量,根据 下列条件,判断 α、β 的位置关系.
(1)u=(-2,2,5),v=(3,-2,2); (2)u=(12,1,-1),v=(-1,-2,2); (3)u=(2,-3,5),v=(-3,1,-4).
O→P= xa+yb . 这样,点 O 与向量 a,b 不仅可以确定平面 α 的位置,还 可以具体表示出 α 内的任意一点.
3.用平面的法向量表示空间中平面的位置.如图所示, 直线 l⊥α,取直线 l 的方向向量 a,则向量 a 叫做平面 α 的
法向量.
给定一点 A 和一个向量 a,那么过点 A 以向量 a 为法向量 的平面唯一确定.
[解析] (1)∵u·v=-6-4+10=0,
∴u⊥v,∴α⊥β. (2)观察知 v=-2u,即 u∥v,∴α∥β.
(3)∵u·v=-29≠0,
∴u、v 不垂直,显然 u≠v,
∴α 与 β 既不平行也不垂直.
命题方向 求平面的法向量 [例 3] 已知 A(1,0,1)、B(0,1,1)、C(1,1,0),求平面 ABC 的一个法向量. [分析] 设平面 ABC 的一个法向量为 n,则 n 垂直于平 面 ABC 内的任意向量,不妨取A→B、B→C,求得 n.
课件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

例2
在正方体
uuuur
ABCD
A1 B1C1 D1
中,求证:
DB1 是平面 ACD1 的一个法向量.
证:设正方体棱长为 1, uuur uuur uuuur
以 DA, DC, DD1 为单位正交基底,
建立如图所示空间坐标系 D xyz
uuuur
uuur
uDuBuur1 (1,1,1) , AC (1,1, 0) ,
面的一个法向量?
比如 ,在 空间 直角坐 标系 中, 已知
A(3, 0, 0), B(0, 4, 0) , C(0, 0, 2) ,试求平面rABC 的一个法
向量.
r n (4, 3, 6)
解:设平面 r uuur r
ABuCuur的一个uuu法r 向量为
n
(uxuu,ry,
z
)
则 n AB ,n AC .∵ AB (3, 4, 0) , AC (3, 0, 2)
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
1
前面,我们把
平面向量
推广到
空间向量
向量 渐渐成为重要工具
立体几何问题
(研究的基本对象是点、直线、平面 以及由它们组成的空间图形)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进一步来体会向量这一工 具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2
为了用向量的方法研究空间的线面位置关系,我
们首先要知道如何用向量来刻画直线和平面的
uAuDuur1
(1, uuur
0,
1)
uuuur uuur
DB1
AC uuuur
0,所以 uuuur
DB1
AC
,
同理 DB1 uAuuDur1
又因为 AD1 I
18-19 第3章 3.2 3.2.1 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

18-19 第3章 3.2 3.2.1 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解析] 设平面ABC 的法向量为n =(x ,y ,z ), 则⎩⎨⎧n ·AB →=z =0,n ·AC →=-x +y +z =0,令x =1,则y =1,z =0, 即n =(1,1,0),则平面ABC 的一个法向量为(1,1,0). [答案] (1,1,0)(答案不惟一)[合 作 探 究·攻 重 难]直线的方向向量及其应用(1)已知直线l 1的一个方向向量为(-7,3,4),直线l 2的一个方向向量为(x ,y,8),且l 1∥l 2,则x =________,y =________.(2)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2,0,1),B (2,6,3),P 是直线AB 上一点,且满足AP ∶PB =3∶2,则直线AB 的一个方向向量为________,点P 的坐标为________.【导学号:71392185】[精彩点拨] (1)利用两直线的方向向量共线求解;(2)AB →即是直线AB 的一个方向向量,利用AP →=35AB →求点P 的坐标.[解析] (1)由l 1∥l 2可知,向量(-7,3,4)和(x ,y,8)共线,所以x -7=y 3=84,解得x =-14,y =6.(2)AB →=(0,6,2)是直线AB 的一个方向向量. 由AP ∶PB =3∶2,得AP →=35AB →.设P (x ,y ,z ),则(x -2,y ,z -1)=35(0,6,2),即x -2=0,y =185,z -1=2·35, 解得x =2,y =185,z =115, 所以直线AB 的一个方向向量是(0,6,2),点P 的坐标为⎝ ⎛⎭⎪⎫2,185,115.[答案] (1)-14 6 (2)(0,6,2) ⎝ ⎛⎭⎪⎫2,185,115[名师指津]1.应注意直线AB 的方向向量有无数个,哪个易求求哪个.2.利用直线上的一个已知点和直线的方向向量可以确定直线的位置,进而利用向量的运算确定直线上任一点的位置.求平面的法向量如图3-2-1,ABCD 是直角梯形,∠ABC =90°,SA ⊥平面ABCD ,SA =AB =BC =1,AD =12,求平面SBA 与平面SCD 的法向量.图3-2-1[精彩点拨] 因为与平面垂直的向量为平面的法向量,所以先观察图中有无垂直于平面的直线,若有,利用直接法求出;若没有,设出法向量n ,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自主解答] ∵AD ,AB ,AS 是三条两两垂直的线段,∴以A 为原点,以AD →,AB →,AS →的方向为x 轴,y 轴,z 轴的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0,0,0),D ⎝ ⎛⎭⎪⎫12,0,0,C (1,1,0),S (0,0,1),AD →=⎝ ⎛⎭⎪⎫12,0,0是平面SBA 的法向量,设平面SCD 的法向量n =(1,λ,u ),有n ⊥DC →,n ⊥DS →,则n ·DC →=(1,λ,u )·⎝ ⎛⎭⎪⎫12,1,0=12+λ=0,∴λ=-12.n ·DS →=(1,λ,u )·⎝ ⎛⎭⎪⎫-12,0,1=-12+u =0,∴u =12,∴n =⎝ ⎛⎭⎪⎫1,-12,12. [名师指津]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平面法向量的步骤 2.求平面法向量的三个注意点(1)选向量:在选取平面内的向量时,要选取不共线的两个向量.(2)取特值:在求n 的坐标时,可令x ,y ,z 中一个取特殊值,得另两个值,就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3)注意0:提前假定法向量n =(x ,y ,z )的某个坐标为某特定值时,一定要注意这个坐标不为0.[再练一题]1.已知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N 分别为BB 1,C 1D 1的中点,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平面AMN 的一个法向量.【导学号:71392186】[解] 以D 为原点,DA ,DC ,DD 1所在直线为坐标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设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1,则A (1,0,0),M ⎝ ⎛⎭⎪⎫1,1,12,N ⎝ ⎛⎭⎪⎫0,12,1.∴AM →=⎝ ⎛⎭⎪⎫0,1,12,AN →=⎝ ⎛⎭⎪⎫-1,12,1.设平面AMN 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y ,z ), ∴⎩⎪⎨⎪⎧n ·AM →=y +12z =0,n ·AN →=-x +12y +z =0,令y =2,∴x =-3,z =-4,∴n =(-3,2,-4).证明平面的法向量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是BB 1,CD 的中点. 图3-2-2求证:D 1F →是平面ADE 的法向量. 【导学号:71392187】 [精彩点拨] 要证明D 1F →是平面ADE 的法向量,只需证明D 1F ⊥平面ADE 即可.[自主解答] 如图,以D 为坐标原点,DA ,DC ,DD 1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D (0,0,0),D 1(0,0,1),A (1,0,0),E ⎝ ⎛⎭⎪⎫1,1,12,F ⎝ ⎛⎭⎪⎫0,12,0, 所以AD →=(-1,0,0),D 1F →=⎝ ⎛⎭⎪⎫0,12,-1,AE →=⎝ ⎛⎭⎪⎫0,1,12,所以AD →·D 1F →=(-1,0,0)·⎝ ⎛⎭⎪⎫0,12,-1=0, AE →·D 1F →=⎝ ⎛⎭⎪⎫0,1,12·⎝ ⎛⎭⎪⎫0,12,-1=0, 所以AD →⊥D 1F →,AE →⊥D 1F →,又AD ∩AE =A , 所以D 1F →⊥平面ADE ,从而D 1F →是平面ADE 的法向量.[名师指津] 用向量法证明线面垂直的实质仍然是用向量的数量积证明线线垂直,因此,其思想方法与证明线线垂直相同,区别在于必须证明两个线线垂直.2.如图3-2-3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正方形ABCD 所在的平面,PA =AD =1,M ,N 分别是AB ,PC 的中点.图3-2-3(1)建立适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向量MN →的坐标; (2)求证:MN →为平面PCD 的一个法向量.[解] (1)由PA ⊥正方形ABCD 所在平面知PA ,AB ,AD 两两互相垂直,以A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图3-2-3由PA =AD =1得P (0,0,1),C (-1,1,0),D (-1,0,0),M ⎝ ⎛⎭⎪⎫0,12,0,N ⎝ ⎛⎭⎪⎫-12,12,12, ∴MN →=⎝ ⎛⎭⎪⎫-12,0,12.(2)证明:由(1)MN →=⎝ ⎛⎭⎪⎫-12,0,12,PC →=(-1,1,-1),PD →=(-1,0,-1),则MN →·PC →=-12×(-1)+0×1+12×(-1)=0,MN →·PD →=-12×(-1)+0×0+12×(-1)=0,∴MN ⊥PC ,MN ⊥PD .又∵PC ∩PD =P ,PC ⊂平面PCD ,PD ⊂平面PCD , ∴MN ⊥平面PCD .∴MN →为平面PCD 的一个法向量.方向向量与法向量的特征[1.如何正确地判断直线的方向向量?[提示] (1)在空间中,一个向量成为直线的方向向量,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方面的限制:①不能为零向量;②与该直线平行或重合.(2)与直线l 平行的任意非零向量a 都是直线的方向向量,且直线l 的方向向量有无数个.(3)给定空间中任意一点A 和非零向量a ,就可以确定惟一一条过点A 且平行于向量a 的直线.(4)表示同一条直线的方向向量,由于它们的模不一定相等,因此,它们不一定相等;虽然这些方向向量都与直线平行,但它们的方向不一定相同,还可能相反.2.过空间任意一定点P ,能否作出平面α的法向量?能作几条? [提示] 由于过空间任意一点P ,有且仅有一条直线PO 垂直于平面α,因此,过空间任意一点都能作出平面α的法向量.由于直线PO 的方向向量有无数个,因此,过点P 的平面α的法向量也有无数个.3.求平面法向量的坐标时,为什么只构建两个方程求解?[提示] 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知,只要直线垂直于该平面内的任意两条相交直线,它就垂直于该平面,也就垂直于该平面内的任意直线,因此,求法向量的坐标只要满足两个方程就可以了.4.依据待定系数法求出的平面法向量惟一吗?[提示] 不惟一.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平面法向量时,由于方程组⎩⎪⎨⎪⎧n ·a =0,n ·b =0有无数组解,因此法向量有无数个.求解时,利用赋值法,只要给x ,y ,z 中的一个赋特殊值(常赋值-1,0,1)即可确定一个法向量,赋值不同,所得法向量不同,但(0,0,0)不能作为法向量.5.利用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能够解决哪些位置关系? [提示] (1)两直线的方向向量共线(垂直)时,两直线平行(垂直).(2)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共线时,直线和平面垂直;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垂直时,直线在平面内或线面平行.(3)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共线(垂直)时,两平面平行(垂直).根据下列条件,分别判定相应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1)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是u =(-1,1,-2),ν=⎝ ⎛⎭⎪⎫3,2,-12;(2)直线l 的方向向量a =(-6,8,4),平面α的法向量u =()2,2,-1.【导学号:71392188】[精彩点拨] 利用方向向量与法向量的平行或垂直来判断线、面位置关系. [自主解答] (1)∵u =(-1,1,-2),ν=⎝ ⎛⎭⎪⎫3,2,-12,∴u ·ν=(-1,1,-2)·⎝ ⎛⎭⎪⎫3,2,-12=-3+2+1=0, ∴u ⊥ν,故α⊥β.(2)∵u =(2,2,-1),a =(-6,8,4),∴u ·a =(2,2,-1)·(-6,8,4)=-12+16-4=0, ∴u ⊥a ,故l ⊂α或l ∥α. [再练一题]3.根据下列条件,判断相应的线、面位置关系.(1)直线l 1,l 2的方向向量分别是a =(1,-3,-1),b =(8,2,2); (2)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是u =(1,3,0),ν=(-3,-9,0). [解] (1)∵a =(1,-3,-1),b =(8,2,2),∴a ·b =8-6-2=0,∴a ⊥b ,即l 1⊥l 2.(2)∵u =(1,3,0),ν=(-3,-9,0),∴ν=-3u ,∴ν∥u ,即α∥β.[当 堂 达 标·固 双 基]1.已知向量a =(m,4),b =(3,-2),且a 和b 在同一直线上,则m =________.[解析] ∵a =(m,4),b =(3,-2),a ∥b ,∴m 3=4-2, ∴m =-6.[答案] -62.若点A (0,1,2),B (-1,0,2)在直线l 上,则直线l 的一个方向向量为________.[解析] AB →=(-1,-1,0),即为l 的一个方向向量.[答案] (-1,-1,0)3.若向量a =(x,2,1),b =(1,y,3)都是直线l 的方向向量,则x +y =________.[解析] 据题意可知,a ∥b ,故存在实数λ,使a =λb ,即(x,2,1)=λ(1,y,3),即x =λ,2=λy,1=3λ,解得λ=13,y =6,x =13,x +y =13+6=193. [答案] 1934.若直线l ⊥α,且l 的方向向量为(m,2,4),平面α的法向量为⎝ ⎛⎭⎪⎫12,1,2,则m 为________.【导学号:71392189】[解析] ∵(m,2,4)=λ⎝ ⎛⎭⎪⎫12,1,2,∴⎩⎪⎨⎪⎧ m =12λ,2=λ,4=2λ,∴m =1.[答案] 1 5.如图3-2-4,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C =90°,AB =BC =BB 1=1,求平面ABC 1的一个法向量.图3-2-4[解] 法一:设平面ABC 1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y,1).∵B (0,0,0),A (0,1,0),C 1(1,0,1),∴BA →=(0,1,0),BC 1→=(1,0,1), 则⎩⎨⎧ n ·BA →=y =0,n ·BC 1→=x +1=0,解得x =-1,y =0,∴n =(-1,0,1).法二:设平面ABC 1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y ,z ). ∵B (0,0,0),A (0,1,0),C 1(1,0,1), ∴BA →=(0,1,0),BC 1→=(1,0,1), 则⎩⎨⎧ n ·BA →=y =0,n ·BC 1→=x +z =0,令z =1,则x =-1,y =0,∴n =(-1,0,1).。
3.2.1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法向量

线线垂直
l ⊥ m ⇔ a ⊥b ⇔ a ⋅b = 0 ;
l ⊥α ⇔ a ∥ u ⇔ a = ku ;
线面垂直
面面垂直
α ⊥ β ⇔ u ⊥ v ⇔ u ⋅ v = 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rr 的方向向量,根据下列 例1 (1)设a ‚ 分别是直线 l 1 ‚l 2 的方向向量 根据下列 设 b
的位置关系: 条件判断 l1 与 l2 的位置关系 r r r r ① a = (2,3, −1), b = (−6, −9,3) ② a = (5,0,2), b = (0,4,0)
r 1.若直线 u 若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 1.若直线 的方向向量为a = (1, 0, 2) ,平面 α 平面 r 的法向量为µ = (−2, 0, −4) ,则l与 α 的位置 则与
3.若平面 3.若平面 α、 β 的法向量分别 u r r β 为 µ = (1, 2, −2) , = (−3, −6, 6) ,则α 、 v 的位置关系是
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 例3 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 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已知:直线 已知 直线m,n是平面 α 内的任意两条相交直线 直线 是平面 内的任意两条相交直线, 求证:l 且l⊥m,l ⊥n.求证 ⊥α ⊥ 求证
rr rr a rr rr rr rr rr rr ⊥ ⊥ ⋅⋅ = = ⊥ b , a ⋅⋅b = 0 ⊥ =
1、点的位置向量 、
在 空 间 中 , 我 们 取 一 定 点 O作 为 基 点 , 那 么 空 间 中 任 意 一 点 P的 位 置 就 可 以 用 uuu r uuu r 向 量 OP来 表 示 。 我 们 把 向 量 OP称 为 点 P的 位 置 向 量 。
直线的方向向量、平面的法向量及其应用

直线的方向向量、平面的法向量及其应用一、直线的方向向量及其应用1、直线的方向向量: 直线的方向向量就是指和这条直线所对应向量平行(或共线)的向量,显然一条直线的方向向量可以有无数个.2、直线方向向量的应用: 利用直线的方向向量,可以确定空间中的直线和平面.(1)若有直线l , 点A 是直线l 上一点,向量a 是l 的方向向量,在直线l 上取AB a =,则对于直线l 上任意一点P ,一定存在实数t ,使得AP t AB =,这样,点A 和向量a 不仅可以确定l 的位置,还可具体表示出l 上的任意点.(2)空间中平面α的位置可以由α上两条相交直线确定,若设这两条直线交于点O,它们的方向向量分别是a 和b ,P 为平面α上任意一点,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可知,存在有序实数对(x ,y ),使得OP =xa yb +,这样,点O 与方向向量a 、b 不仅可以确定平面α的位置,还可以具体表示出α上的任意点.二、平面的法向量1、所谓平面的法向量,就是指所在的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向量,显然一个平面的法向量也有无数个,它们是共线向量.2、在空间中,给定一个点A 和一个向量a ,那么以向量a 为法向量且经过点A 的平面是唯一确定的.三、直线方向向量与平面法向量在确定直线、平面位置关系中的应用1、若两直线l 1、l 2的方向向量分别是1u 、2u ,则有l 1// l 2⇔1u //2u ,l 1⊥l 2⇔1u ⊥2u .2、若两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是1v 、2v ,则有α//β⇔1v //2v ,α⊥β⇔1v ⊥2v .若直线l 的方向向量是u ,平面的法向量是v ,则有l //α⇔u ⊥v ,l ⊥α⇔u //v四、平面法向量的求法若要求出一个平面的法向量的坐标,一般要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然后用待定系数法求解,一般步骤如下:1、设出平面的法向量为(,,)n x y z =.2、找出(求出)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的向量的坐标111222(,,),(,,)a a b c b a b c ==3、根据法向量的定义建立关于x ,y ,z 的方程组00n a n b ⎧⋅=⎪⎨⋅=⎪⎩4、解方程组,取其中一个解,即得法向量五、用向量方法证明空间中的平行关系和垂直关系(一)用向量方法证明空间中的平行关系空间中的平行关系主要是指: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1、线线平行:设直线l 1、l 2的方向向量分别是a 、b ,则要证明l 1// l 2,只需证明a //b ,即()a kb k R =∈2、线面平行:(1)设直线l 的方向向量是a ,平面α的法向量是n ,则要证明//l α,只需证明⊥a n ,即0⋅=a n .(2)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如果直线(平面外)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要证明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也可以在平面内找一个向量与已知直线的方向向量是共线向量即可.(3)根据共面向量定理可知,如果一个向量和两个不共线的向量是共面向量,那么这个向量与这两个不共线向量确定的平面必定平行,因此要证明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只要证明这条直线的方向向量能够用平面内两个不共线向量线性表示即可.3、面面平行(1)由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要证明面面平行,只要转化为相应的线面平行、线线平行即可.(2)若能求出平面α、β的法向量u 、v ,则要证明α//β,只需证明u // v(二)用向量方法证明空间中的垂直关系空间中的垂直关系主要是指: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1、线线垂直:设直线l 1、l 2的方向向量分别是a 、b ,则要证明l 1⊥ l 2,只需证明a ⊥b ,即0a b ⋅=2、线面垂直:(1)设直线l 的方向向量是a ,平面α的法向量是u ,则要证l ⊥α,只需证明a // u(2)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转化为直线与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3、面面垂直:(1)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转化为证相应的线面垂直、线线垂直.(2)证明两个平面的法向量互相垂直.六、用向量方法求空间的角(一)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1、定义:设a 、b 是两条异面直线,过空间任一点O 作直线////,//a a b b ,则/a 与/b 所夹的锐角或直角叫做a 与b 所成的角.2、范围:两异面直线所成角θ的取值范围是02πθ<≤3、向量求法:设直线a 、b 的方向向量为a 、b ,其夹角为ϕ,则有cos |cos |a ba b θϕ⋅==⋅4、注意: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可以通过这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的夹角来求得,但两者不完全相等,当两方向向量的夹角是钝角时,应取其补角作为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二)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1、定义: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是指直线与它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角.2、范围:直线和平面所成角θ的取值范围是02πθ≤≤3、向量求法:设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a ,平面的法向量为u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θ,a 与u 的夹角为ϕ,则有sin |cos |cos sin a u a u θϕθϕ⋅===⋅或 (三)二面角1、二面角的取值范围:[0,]π2、二面角的向量求法(1)若AB 、CD 分别是二面角l αβ--的两个面内与棱l 垂直的异面直线,则二面角的大小就是向量AB 与CD 的夹角(如图(a )所示).(2)设1n 、2n 是二面角l αβ--的两个角α、β的法向量,则向量1n 与2n 的夹角(或其补角)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大小(如图(b )所示).七、用向量的方法求空间的距离(一)点面距离的求法如图(a )所示,BO ⊥平面α,垂足为O ,则点B 到平面α的距离就是线段BO 的长度.若AB 是平面α的任一条斜线段,则在Rt △BOA 中,BO BA =cos ∠ABO= cos cos BA BO ABOABO BO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问题导思】图3-2-11.如图3-2-1,直线l ∥m ,在直线l 上取两点A 、B ,在直线m 上取两点C 、D ,向量AB →与CD →有怎样的关系?【提示】 AB →∥CD →.2.如图直线l ⊥平面α,直线l ∥m ,在直线m 上取向量n ,则向量n 与平面α有怎样的关系?【提示】 n ⊥α.直线的方向向量是指和这条直线平行或共线的非零向量,一条直线的方向向量有无数个.直线l ⊥α,取直线l 的方向向量a ,则向量a 叫做平面α的法向量.空间中平行关系的向量表示线线平行设两条不重合的直线l ,m 的方向向量分别为a =(a 1,b 1,c 1),b =(a 2,b 2,c 2),则l ∥m ⇒a ∥b ⇔(a 1,b 1,c 1)=k (a 2,b 2,c 2)线面平行设l 的方向向量为a =(a 1,b 1,c 1),α的法向量为u =(a 2,b 2,c 2),则l ∥α⇔a ·u =0⇔a 1a 2+b 1b 2+c 1c 2=0面面平行设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u =(a 1,b 1,c 1),v =(a 2,b 2,c 2),则α∥β⇔u ∥v ⇔(a 1,b 1,c 1)=k (a 2,b 2,c 2)求平面的法向量图3-2-2已知ABCD 是直角梯形,∠ABC =90°,SA ⊥平面ABCD ,SA =AB =BC =1,AD =12,试建立适当的坐标系.(1)求平面ABCD 与平面SAB 的一个法向量. (2)求平面SCD 的一个法向量.【自主解答】 以点A 为原点,AD 、AB 、AS 所在的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则A (0,0,0),B (0,1,0),C (1,1,0),D (12,0,0),S (0,0,1).(1)∵SA ⊥平面ABCD ,∴AS →=(0,0,1)是平面ABCD 的一个法向量. ∵AD ⊥AB ,AD ⊥SA ,∴AD ⊥平面SAB , ∴AD →=(12,0,0)是平面SAB 的一个法向量.(2)在平面SCD 中,DC →=(12,1,0),SC →=(1,1,-1).设平面SCD 的法向量是n =(x ,y ,z ),则n ⊥DC →,n ⊥SC →. 所以⎩⎪⎨⎪⎧n ·DC →=0n ·SC →=0,得方程组⎩⎪⎨⎪⎧12x +y =0x +y -z =0.∴⎩⎪⎨⎪⎧x =-2yz =-y ,令y =-1得x =2,z =1,∴n =(2,-1,1).1.若一个几何体中存在线面垂直关系,则平面的垂线的方向向量即为平面的法向量.2.一般情况下,使用待定系数法求平面的法向量,步骤如下:(1)设出平面的法向量为n=(x,y,z).(2)找出(求出)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的向量a =(a 1,b 1,c 1),b =(a 2,b 2,c 2).(3)根据法向量的定义建立关于x ,y ,z 的方程组⎩⎪⎨⎪⎧n ·a =0,n ·b =0.(4)解方程组,取其中的一个解,即得法向量.3.在利用上述步骤求解平面的法向量时,方程组⎩⎪⎨⎪⎧n ·a =0,n ·b =0有无数多个解,只需给x ,y ,z 中的一个变量赋于一个值,即可确定平面的一个法向量;赋的值不同,所求平面的法向量就不同,但它们是共线向量.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为棱A 1D 1、A 1B 1的中点,在如图3-2-3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求:图3-2-3(1)平面BDD 1B 1的一个法向量. (2)平面BDEF 的一个法向量.【解】 设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2,则D (0,0,0),B (2,2,0),A (2,0,0),C (0,2,0),E (1,0,2)(1)连AC ,因为AC ⊥平面BDD 1B 1,所以AC →=(-2,2,0)为平面BDD 1B 1的一个法向量. (2)DB →=(2,2,0),DE →=(1,0,2).设平面BDEF 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y ,z ). ∴⎩⎪⎨⎪⎧n ·DB →=0n ·DE →=0,∴⎩⎪⎨⎪⎧2x +2y =0x +2z =0, ∴⎩⎪⎨⎪⎧y =-x z =-12x .令x =2得y =-2,z =-1.∴n=(2,-2,1)即为平面BDEF的一个法向量.长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面对角线B1D1,A1B上的点,且D1E=2EB1,BF=2FA1.求证:EF∥AC1.【自主解答】 如图所示,分别以DA ,DC ,DD 1所在的直线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DA =a ,DC =b ,DD 1=c ,则得下列各点的坐标:A (a,0,0),C 1(0,b ,c ),E (23a ,23b ,c ),F (a ,b 3,23c ). ∴FE →=(-a 3,b 3,c 3),AC 1→=(-a ,b ,c ),∴FE →=13AC 1→.又FE 与AC 1不共线, ∴直线EF ∥AC 1.利用向量法证明线线平行的方法与步骤:图3-2-4如图3-2-4所示,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为DD 1和BB 1的中点.求证:四边形AEC 1F 是平行四边形.【证明】 以点D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DA →,DC →,DD 1→为正交基底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不妨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A (1,0,0),E (0,0,12),C 1(0,1,1),F (1,1,12),∴AE →=(-1,0,12),FC 1→=(-1,0,12),EC 1→=(0,1,12),AF →=(0,1,12),∴AE →=FC 1→,EC 1→=AF →,∴AE →∥FC 1→,EC 1→∥AF →,又∵F ∉AE ,F ∉EC 1,∴AE ∥FC 1,EC 1∥AF , ∴四边形AEC 1F 是平行四边形.利用空间向量证明线面平行图3-2-5如图3-2-5,在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D 是AC 的中点,求证:AB 1∥平面DBC 1.【自主解答】 以A 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a (a >0),侧棱长为b (b >0), 则A (0,0,0),B (32a ,a 2,0),B 1(32a ,a 2,b ),C 1(0,a ,b ),D (0,a2,0), ∴AB 1→=(32a ,a 2,b ),BD →=(-32a,0,0),DC 1→=(0,a 2,b ).设平面DBC 1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y ,z ), 则⎩⎪⎨⎪⎧n ·BD →=-32ax =0,n ·DC 1→=a 2y +=0,∴⎩⎪⎨⎪⎧x =0,z =-a 2b y .不妨令y =2b ,则n =(0,2b ,-a ). 由于AB 1→·n =ab -ab =0,因此AB 1→⊥n . 又AB 1⊄平面DBC 1,∴AB 1∥平面DBC 1.利用空间向量证明线面平行一般有三种方法:方法一: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内任意两个不共线的向量共面,即可用平面内的一组基底表示.方法二: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内某一向量共线,转化为线线平行,利用线面平行判定定理得证.方法三:先求直线的方向向量,然后求平面的法向量,证明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垂直.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A 1=2AB =2BC ,E ,F ,E 1分别是棱AA 1,BB 1,A 1B 1的中点. 求证:CE ∥平面C 1E 1F .【证明】 以D 为原点,以DA ,DC ,DD 1所在的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设BC =1,则C (0,1,0),E (1,0,1),C 1(0,1,2),F (1,1,1),E 1(1,12,2).设平面C 1E 1F 的法向量为n =(x ,y ,z ),∵C 1E 1→=(1,-12,0),FC 1→=(-1,0,1),∴⎩⎪⎨⎪⎧n ·C 1E 1→=0,n ·FC 1→=0,即⎩⎪⎨⎪⎧x =12y ,x =z ,取n =(1,2,1).∵CE →=(1,-1,1),n ·CE →=1-2+1=0, ∴CE →⊥n ,且CE →⊄平面C 1E 1F . ∴CE ∥平面C 1E 1F .向量法证明空间平行关系图3-2-6(12分)如图3-2-6,在多面体ABCDEF 中,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EF ∥AB ,EF ⊥FB ,AB =2EF ,∠BFC =90°,BF =FC ,H 为BC 的中点.求证:FH ∥平面EDB .【思路点拨】 先通过推理证明FH ⊥平面ABCD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再设证明HF →、BE →、BD →共面.【规范解答】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B ⊥BC ,又EF ∥AB ,∴EF ⊥BC .又EF ⊥FB ,∴EF ⊥平面BFC .∴EF ⊥FH ,∴AB ⊥FH .2分又BF =FC ,H 为BC 的中点,∴FH ⊥BC .∴FH ⊥平面ABC .4分以H 为坐标原点,HB →为x 轴正方向,HF →为z 轴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BH =1,则B (1,0,0),D (-1,-2,0),E (0,-1,1),F (0,0,1).6分∴HF →=(0,0,1),BE →=(-1,-1,1),BD →=(-2,-2,0),设HF →=λ·BE →+μ·BD →=λ·(-1,-1,1)+μ(-2,-2,0)=(-λ-2μ,-λ-2μ,λ)8分∴(0,0,1)=(-λ-2μ,-λ-2μ,λ),∴⎩⎪⎨⎪⎧ -λ-2μ=0λ=1,解得⎩⎪⎨⎪⎧ λ=1μ=-12,∴HF →=BE →-12BD →10分 ∴向量HF →,BE →,BD →共面.又HF 不在平面EDB 内,∴HF ∥平面EDB .12分【思维启迪】 1.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通常需要找出三线两两垂直或至少找到线面垂直的条件.2.证明时,要注意空间线面关系与向量关系的联系与区别,注意所运用定理的条件要找全.1.利用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三步曲”:(1)建立立体图形与空间向量的联系,用空间向量表示问题中涉及的点、直线、平面,把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2)进行向量运算,研究点、直线、平面之间的关系(距离和夹角等);(3)根据运算结果的几何意义来解释相关问题.2.证明线面平行问题,可以利用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转化为线线平行,利用向量共线来证明.1.若A (-1,0,1),B (1,4,7)在直线l 上,则直线l 的一个方向向量为( )A .(1,2,3)B .(1,3,2)C .(2,1,3)D .(3,2,1)【解析】 AB →=(2,4,6)=2(1,2,3).【答案】 A2.下列各组向量中不平行的是( )A .a =(1,2,-2),b =(-2,-4,4)B .c =(1,0,0),d =(-3,0,0)C .e =(2,3,0),f =(0,0,0)D .g =(-2,3,5),h =(16,24,40)【解析】 ∵b =(-2,-4,4)=-2(1,2,-2)=-2a ,∴a ∥b ,同理:c ∥d ,e ∥f .【答案】 D3.设平面α内两向量a =(1,2,1),b =(-1,1,2),则下列向量中是平面α的法向量的是( )A .(-1,-2,5)B .(-1,1,-1)C .(1,1,1)D .(1,-1,-1)【解析】 平面α的法向量应当与a 、b 都垂直,可以检验知B 选项适合.【答案】 B4.根据下列各条件,判断相应的直线与直线、平面与平面、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1)直线l 1,l 2的方向向量分别是a =(1,-3,-1),b =(8,2,2);(2)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是u =(1,3,0),v =(-3,-9,0);(3)直线l 的方向向量,平面α的法向量分别是a =(1,-4,-3),u =(2,0,3).【解】 (1)∵a ·b =1×8+(-3)×2+(-1)×2=0,∴l 1⊥l 2.(2)∵v =(-3,-9,0)=-3(1,3,0)=-3μ,∴α∥β.(3)∵a 、u 不共线,∴l 不与α平行,也不在α内.又∵a ·u =-7≠0,∴l 与α不垂直.故l 与α斜交.一、选择题1.(2013·吉林高二检测)l 1的方向向量为v 1=(1,2,3),l 2的方向向量v 2=(λ,4,6),若l 1∥l 2,则λ=( )A .1B .2C .3D .4【解析】 ∵l 1∥l 2,∴v 1∥v 2,则1λ=24,∴λ=2. 【答案】 B2.(2013·青岛高二检测)若AB →=λCD →+μCE →,则直线AB 与平面CDE 的位置关系是( )A .相交B .平行C .在平面内D .平行或在平面内【解析】 ∵AB →=λCD →+μCE →,∴AB →、CD →、CE →共面,则AB 与平面CDE 的位置关系是平行或在平面内.【答案】 D3.已知平面α内有一个点A (2,-1,2),α的一个法向量为n =(3,1,2),则下列点P 中,在平面α内的是( )A .(1,-1,1)B .(1,3,32) C .(1,-3,32) D .(-1,3,-32) 【解析】 对于B ,AP →=(-1,4,-12), 则n ·AP →=(3,1,2)·(-1,4,-12)=0, ∴n ⊥AP →,则点P (1,3,32)在平面α内. 【答案】 B4.已知A (1,1,0),B (1,0,1),C (0,1,1),则平面ABC 的一个法向量的单位向量是( )A .(1,1,1)B .(33,33,33) C .(13,13,13) D .(33,33,-33) 【解析】 设平面ABC 的法向量为n =(x ,y ,z ),AB →=(0,-1,1),BC →=(-1,1,0),AC →=(-1,0,1),则⎩⎪⎨⎪⎧AB →·n =-y +z =0BC →·n =-x +y =0AC →·n =-x +z =0∴x =y =z , 又∵单位向量的模为1,故只有B 正确.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