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教案

合集下载

教案:议论文论证方法的作用

教案:议论文论证方法的作用

议论文论证方法的作用纳雍县新房中学任志成目标:1、能结合课文分析几种常见的论证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2、能使用恰当语言规范答题。

重点:能够分析这些论证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难点:答题规范。

方法:讲解、探讨、练习。

课时安排:1课时一、知识回顾1、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2、论据的含义:用来证明论点(作者的主张、观点、看法)的事实和道理。

3、论据的种类:依据本身的性质和特征,分为事实论据(所列举的的事实、实例、现象、亲身经历、统计数据等)和道理论据。

4、常见的论证方法:(1)最基本的论证方法:①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实、实例、现象、统计数据或亲身经历来证明论点。

也叫事例论证或事实论证、摆事实。

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或引经据典(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也叫讲道理。

(2)其他论证方法:①引用论证:引用名言、名句、格言、俗语、谚语、古诗句、名人轶事、杂闻趣事来证明论点。

其中,引用名言、名句、格言、俗语、谚语、古诗句来证明论点的也属于道理论证;引用名人轶事、杂闻趣事来证明论点的也属于举例论证。

强调:引用论证从修辞的角度来说,一定运用引用的修辞手法。

②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强调:比喻论证从修辞的角度来说,一定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③类比论证:从已知的事物中推出同类事例子方法,即从一般到特殊的论证方法。

强调:类比论证是用两个不同类但本质相同的事物,比较二者的共同点,最后得出相同的结论,来证明论点。

④对比论证: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和比较,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或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故也可以叫正反论证。

强调:对比论证是把两个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加以对照、比较,推出它们之间的差异、是非、正误,从而证明论点。

二、新课这节课,我们主要来探讨一下几种常用的论证方法在议论文中的作用。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

单元学习任务:《如何论证》(教学设计)教案课件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单元学习任务:《如何论证》(教学设计)教案课件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如何论证》(教学设计)-教案课件-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章:论证与论证方法1.1 理解论证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论证是运用论据证明论题的过程。

举例说明论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2 掌握不同类型的论证方法介绍立论和驳论两种基本论证方法。

分析归纳论证和演绎论证两种常见论证方式。

第二章:论据的选择与运用2.1 认识论据的重要性强调论据是论证的基础,支撑论点的关键。

举例说明缺乏论据或论据不足对论证的影响。

2.2 学会选择合适的论据指导学生识别有效论据的标准。

练习从不同来源寻找和筛选论据。

第三章:论证的结构与逻辑3.1 理解论证结构的作用阐述论证结构对论证效果的影响。

分析良好论证结构的特点。

3.2 掌握逻辑论证的基本原则介绍逻辑论证的基本原则,如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运用逻辑原则检验论证的有效性。

第四章:反驳与质疑4.1 理解反驳的意义解释反驳是论证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旨在削弱对方论点。

举例说明反驳在日常辩论和学术讨论中的应用。

4.2 学会有效质疑与反驳教授学生如何提出有说服力的质疑。

练习运用反驳技巧,构建有力的反驳论点。

第五章:论证的语言与表达5.1 认识论证语言的特点分析论证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强调论证中语言表达的清晰和逻辑性。

5.2 提升论证语言表达能力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进行论证表达。

通过写作练习,提升学生论证文段的表达效果。

第六章:立论论证策略6.1 了解立论论证的目的解释立论论证的目标是建立和维护一个观点或理论。

强调立论论证在学术研究和辩论中的应用。

6.2 掌握立论论证的方法介绍如何通过提供事实、数据、例子和权威观点来支持论点。

练习构建立论论证的文段或篇章。

第七章:驳论论证策略7.1 理解驳论论证的目的阐述驳论论证的目标是反驳和否定一个观点或理论。

举例说明驳论论证在日常辩论和学术讨论中的重要性。

7.2 掌握驳论论证的方法介绍如何通过指出逻辑错误、提供反例和反驳权威观点来反驳论点。

论证方法教案

论证方法教案

论证方法教案教案标题:论证方法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论证方法的定义和作用;2. 掌握常用的论证方法,如因果关系、比较对照、举例论证等;3. 能够运用不同的论证方法进行写作和口头表达。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或黑板,用于展示教学内容;2. 学生准备纸和笔,用于记录重点内容;3. 教师准备相关练习和案例,用于巩固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学生思考一下,你们在写作或辩论时是如何说服别人的?2.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论证方法的作用,并提出教学目标。

二、讲解论证方法(15分钟)1. 定义论证方法:论证方法是为了支持和证明某个观点或论点而采取的一系列论证手段。

2. 介绍常用的论证方法:a. 因果关系:通过说明某个事件或现象的原因和结果来支持观点;b. 比较对照:通过对比两个或多个事物的相似之处或不同之处来支持观点;c. 举例论证:通过举出具体的例子来支持观点;d. 逻辑推理:通过运用逻辑思维和推理来支持观点;e. 专家论证:通过引用专家的意见或研究结果来支持观点。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写作或辩论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论证方法;2. 学生讨论后,教师带领全班一起分析案例中的论证方法,并解释其作用和效果;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案例中的论证方法,使其更加有说服力。

四、练习与讨论(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话题,并运用所学的论证方法进行写作或辩论;2. 教师在小组讨论结束后,选取几个小组进行展示,并进行点评和讨论。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掌握的重点和难点;2. 提醒学生在写作和辩论中灵活运用论证方法,使自己的观点更加有力和可信。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写一篇短文或进行口头表达,运用所学的论证方法进行论证;2. 强调学生要注意论证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以及观点的合理性和连贯性。

初中议论文论证方法教案

初中议论文论证方法教案

初中议论文论证方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掌握常见的论证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逻辑推理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 引导学生运用论证方法,撰写有说服力的议论文。

二、教学内容:1.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引论、本论、结论。

2. 常见的论证方法: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3. 论证方法的运用和实例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小学阶段学过的论证方法,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介绍议论文的三部分组成,强调论点、论据、论证的关系。

3. 讲解常见的论证方法:分别讲解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4. 论证方法的运用:让学生结合自己感兴趣的话题,选择合适的论证方法,撰写一段议论性文字。

5. 课堂讨论: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写作成果,老师点评并指导改进。

6. 课后作业:布置一篇议论文写作,要求运用所学论证方法,字数在500字以上。

四、教学策略:1. 采用讲授法、实例分析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3.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合作学习,提高写作水平。

4. 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写作方法。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写作成果,评估学生对论证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程度:通过长期观察,了解学生在写作方面的进步。

六、教学资源:1. 教材:《语文》相关章节。

2. 参考资料:相关议论文写作指导书籍、网络资源等。

3. 投影仪、黑板等教学设备。

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八、教学建议:1. 课后鼓励学生多阅读优秀议论文,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2. 教师要多给予学生写作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3. 定期组织写作比赛、展示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教案

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教案

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常见的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2、引导学生掌握不同论证方法的特点和作用,并能够在写作中合理运用。

3、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运用论证方法进行论证的能力,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掌握常见论证方法的特点和作用。

(2)学会在写作中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

2、难点(1)如何准确选择合适的论证方法来支持论点。

(2)避免论证方法使用不当或单一的问题。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在写作中,我们常常需要通过论证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让读者信服。

而合理地运用论证方法,能够使我们的论证更加有力,文章更具说服力。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

(二)常见论证方法介绍1、举例论证举例论证是通过列举具体的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所举事例要真实、典型、有代表性,能够有力地支持论点。

例如:“司马迁因李陵之祸,被处以宫刑。

这是一种令人发指的刑罚,它使司马迁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之中。

然而,他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司马迁的经历告诉我们,在困境中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够成就伟大的事业。

”2、道理论证道理论证是运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被人们公认的科学原理、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比如:“‘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的这句名言深刻地揭示了勤奋和思考对于成功的重要性。

”3、对比论证对比论证是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从而突出强调其中一方面的论证方法。

对比可以是正反对比,也可以是同类事物的不同方面对比。

像这样:“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生活;而有些人为了功名利禄,不择手段,最终身败名裂。

通过对比,我们更能明白坚守气节的可贵。

”4、比喻论证比喻论证是用打比方的方法形象地对论点进行证明的一种论证方法。

常见论证方法及作用小课教案

常见论证方法及作用小课教案
九年级晚辅第五周拓展课程教案 教师:赵善安
时间
10月8日
授课内容
常见论证方法及作用
教 学 过 程
1、知识梳理:
1、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答题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法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答题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注:如果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往下读。
答题格式: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读者往下读)
⑤珍惜生命的“有效期限”。庄子说,“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因此,司马光用警枕提醒自己珍惜时间;雨果剃去了头发和胡须来拒绝浪费生命;鲁迅把别人喝咖啡时间用在不间断的工作上……生命向我们昭示这样的真理:越是害怕时间消失的人,他们脚步走得越远,生命的半径越大;越是觉得时间过剩的人,他们的世界越小。
⑥世界上所有的美好,都有有效期限,这是大自然不可移易的规律,所以我们必须学会珍惜。
我喜欢的句子:
感受:
1. 中心论点是“世界上所有的美好,都有有效期限,所以我们应该学会珍惜。”作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论题。
2.略
3.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2分)作用:例1引用庄子的名言,更权威、科学地论证了珍惜生命的“有效期限”的分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例2举出司马光、雨果、鲁迅的珍惜时间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证明了珍惜生命的“有效期限”分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要求扣文中内容和所用论证方法的作用

论证方法及其作用教案

论证方法及其作用教案

论证方法及其作用教案(共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议论文阅读考点复习教学目标: 主备人:古县二中赵婷1、辨别几种常见的论证方法。

2、能够分析论证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3、强化审题意识,规范作答。

教学重点:辨别几种常见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分析论证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并出示学习目标。

二、论证方法的定义:三、 1.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

2.道理论证: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名人名言警句以及公认的定理公式等证明论点的方法。

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和道理作对比,从而证明论点的方法。

4.比喻论证:用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实战演练(一)判断语段所采用的论证方法1、《善于舍弃》⑤世界顶尖级科幻小说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曾从事生物化学研究和教学。

在研究和教学中。

他发现自己有创作科幻小说的天才.于是他对自己作出了冷静客观的分析:我不大可能成为第一流的科学家,但我可能成为第一流的科幻小说家。

阿西莫夫毅然告别了大学课堂和实验室,回到家里,专门从事写作。

阿西莫夫这一聪明的舍弃,成就了他一生创作480部科幻著作的辉煌业绩,也为他赢得了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科幻小说家的荣誉称号。

指出本段运用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2、古语说:“天下之事,必作于细。

”科学研究尤需如此。

没有精细、严格的科学精神,就不能取得任何科学成就。

德国化学家维勒研究一种铝矿石,漫不经心,自然无缘与钒结识;瑞典化学家肖夫斯特姆抓住苗头不放,精心研究,终于发现了钒。

指出本段运用的论证方法:道理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3、《荣与辱》①“荣”与“辱”,在人的生活中,至关重要。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荣”,免受“辱”,并将“荣”和“辱”作为行事为人、判断取舍的标准。

②那么,什么是真正的“荣”,什么是真正的“辱”呢?③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不摧眉折腰事权贵,顾炎武不做清朝的高官,……古今有志气、有骨气的人,都不以高官厚禄为荣,居下有节,自强不息。

议论文对比论证方法运用教案

议论文对比论证方法运用教案

议论文对比论证方法运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对比论证的概念和作用。

2. 让学生掌握对比论证的基本结构和步骤。

3. 培养学生运用对比论证方法写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对比论证的概念和作用2. 对比论证的基本结构和步骤3. 对比论证的注意事项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论证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对比论证的概念和作用:通过示例讲解,让学生明确对比论证是通过比较两种事物的异同,从而证明论点的方法。

3. 讲解对比论证的基本结构和步骤:提出论点、选择对比对象、列出对比项目、分析对比结果、得出结论。

4. 讲解对比论证的注意事项:对比对象要有针对性、对比项目要全面、对比分析要深入、结论要合理。

5. 实践练习:让学生分组合作,选取一个论点,运用对比论证方法进行写作练习。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对比论证概念和作用的理解。

2. 练习作品:评估学生在实践练习中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和效果。

3. 学生互评:让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作品,提高写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展示对比论证的概念、作用、结构和步骤等知识点。

2. 对比论证示例文章:供学生参考和分析。

3. 练习纸:供学生进行实践练习。

4. 作文评价标准:用于评估学生的练习作品。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对比论证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

2. 教师点评:选取几篇学生的练习作品进行点评,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并进行指导。

3. 拓展练习:布置一道对比论证的写作题目,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以便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策略1.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优秀作文中的对比论证部分,让学生了解对比论证在实际写作中的运用。

2. 模仿练习:让学生模仿优秀作文中的对比论证方法,进行实际写作练习。

3. 反馈与修改:让学生根据教师的点评,对练习作品进行修改,提高对比论证的写作能力。

八、教学难点1. 对比对象的选择:如何选择具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的对比对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议论文阅读考点复习
教学目标: 主备人:古县二中赵婷
1、辨别几种常见的论证方法。

2、能够分析论证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3、强化审题意识,规范作答。

教学重点:辨别几种常见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分析论证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并出示学习目标。

二、论证方法的定义:
1.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

2.道理论证: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名人名言警句以及公认的定理公式等证明论点的方法。

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和道理作对比,从而证明论点的方法。

4.比喻论证:用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实战演练(一)
判断语段所采用的论证方法
1、《善于舍弃》
⑤世界顶尖级科幻小说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曾从事生物化学研究和教学。

在研究和教学中。

他发现自己有创作科幻小说的天才.于是他对自己作出了冷静客观的分析:我不大可能成为第一流的科学家,但我可能成为第一流的科幻小说家。

阿西莫夫毅然告别了大学课堂和实验室,回到家里,专门从事写作。

阿西莫夫这一聪明的舍弃,成就了他一生创作480部科幻著作的辉煌业绩,也为他赢得了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科幻小说家的荣誉称号。

指出本段运用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2、古语说:“天下之事,必作于细。

”科学研究尤需如此。

没有精细、严格的科学精神,就不能取得任何科学成就。

德国化学家维勒研究一种铝矿石,漫不经心,自然无缘与钒结识;瑞典化学家肖夫斯特姆抓住苗头不放,精心研究,终于发现了钒。

指出本段运用的论证方法:道理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3、《荣与辱》
①“荣”与“辱”,在人的生活中,至关重要。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荣”,免受“辱”,并将“荣”和“辱”作为行事为人、判断取舍的标准。

②那么,什么是真正的“荣”,什么是真正的“辱”呢?
③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不摧眉折腰事权贵,顾炎武不做清朝的高官,……古今有志气、有骨气的人,都不以高官厚禄为荣,居下有节,自强不息。

④他们的高尚品质永远为后世传诵。

相反,那些曾荣耀一时、富贵一生的人,现在却早已被时间的长河冲刷得无影无踪了。

指出在④段中运用的论证方法:对比论证
4、《跨越苦难》
苦难是竖在现实和未来之间的一扇纸糊的门,你只要敢于捅破,前方的路便天宽地阔,苦难是蹲在成功门前的看家犬,怯弱的人逃的越急,它便追你越紧,苦难是火焰熊熊的炼狱,灵魂在苦难中涅槃,就会显露出金子般的成色……
语段使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比喻论证
三、论证方法及作用和“答题模式”
举例论证:通过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使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写分论点,如无则写中心论点),论据充分,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使论证更有权威性,更有说服力。

使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引用……(填论据)证明了……(写分论点,如无则写中心论点),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权威性。

对比论证:通过对比,起突出强调作用。

使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写分论点,如无则写中心论点),使论证更周密,给人深刻印象。

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说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使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证明了……的论点(写分论点,如无则写中心论点)。

使道理通俗易懂,易于读者接受。

四、论证方法及作用的题型:
1、句子或语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2、句子或语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及作用?
3、句子或语段有什么好的“表达效果”?运用某种论证方法的“好处”?
4、.结合文段内容简要分析文章是怎样证明某个论点的?
实战演练(二)
1、《用文学作品激发心灵的正能量》
(3)文学作品能够更加坚定意志。

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到“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韩愈,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等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通过其文学作品中的呐喊和宣言,形象跃然纸上,无不体现了人性坚强的一面……其实,诸多文学作品里的人物,都在用自己的一举一动鼓励着读者去积极适应新环境,增强心灵的力量。

4.第(3)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举例论证(1分)。

引用了屈原、韩愈、文天祥、林则徐等人的具体典型事例(1分),充分、有力地证明了“文学作品能够更加坚定意志”的观点(1分)。

(分论点是首句)
2、不同的人面对压力会有不同的态度,当然结果也就大不相同。

同样面对苦难和不幸,有的奋力抗争,成了强者、智者、英雄;有的则被压垮,成了乞丐、懦夫、失败者。

如同巴尔扎克所说“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深渊”。

面对压力,我们应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抓
住机遇,有效应对,使压力变动力,从而激发出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潜力。

划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运用这种论证方法的好处?(3分)
对比论证(1分)。

运用对比论证,用奋力抗争和被压垮的人作对比,突出强调了“不同的人面对压力会有不同的态度,当然结果也就大不相同”这一观点,使论证更周密,给人以深刻印象(2分)。

3、《浅谈态度》
⑨生活就像一面镜子,它能反射你的喜怒哀惧。

保持一种平和的态度,用一颗真诚的心去理解生活,你将会从生活中提炼更多的灵感。

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微笑面对生活,生活也会对你微笑。

你对生活失望,生活也会懒得理你。

不要关闭自己心灵的窗户,打开它,可以让更多的新鲜空气吹进来,让更多的美景扑入你的胸怀。

(中心论点:良好的态度对一个人有所作为起重要作用)
3、本文有些句子语言优美、含义隽永,试对最后一段的画线句子作点赏析。

(2分)
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把新鲜的空气比作良好的态度,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良好的态度对一个人有所作为起重要作用”的观点。

使道理通俗易懂,易于读者理解
4、《低姿态进入》
亚里士多德说:“高标准的目标和低姿态的言行的和谐统一是造就厚重而辉煌人生的必备条件。

”看来低姿态当为生存之态,当为人生常态。

唯有“低”才会看得真切,看得生动具体,才可能领悟事物的真谛。

低姿态进入并恰当地保持才可能实现所期望的高的结果。

选文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运用道理论证,②引用了亚里士多德的话,有力地证明了低姿态进入并恰当地保持才可能实现所期望的高的结果。

③使论证更具权威性,更有说服力。

5、《读书是风雅乐事》
②把读书看成了拜师访友,是那种没有任何功利的读书,优雅而闲适。

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像杨绛那样去看待读书,把读书当做是去拜访高人名流,那读书就纯粹是一件风雅乐事了。

③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里,读书却没有这份风雅的。

读书是为了寻找黄金屋、千钟粟和颜如玉的,因而就要头悬梁、锥刺股。

这里,读书是为了入仕博名的,读书的快乐当然就荡然无存了,反而让人生出几分胆怯和畏惧。

今天我们中的许多人,多是借读书之名,取利禄之实,读书不过是一种装潢而已。

(2).请结合②③段内容,分析文章是怎样证明“读书是风雅乐事”这一观点的。

(4分)
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也对)。

(1分)杨绛的例子是正面的,古人今人的例子是反面的,通过正反对比,表明自己的观点。

(3分,正面例子1分,反面例子1分,对比1分)。

五、组织语言步骤:方法+观点+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