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导学案第二课时 (2)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猫导学案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猫导学案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猫导学案第【1】篇〗教材简析《猫》这篇讲读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大花猫性情古怪和它刚满月时的淘气可爱。
全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
我紧扣本单元的读写重点,引导学生有层次地、反复地朗读课文,从读中理解、读中品析、读中感悟。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景,让学生深切体会到猫的可爱和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增强了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侯的可爱,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2、理解文中写得具体的句子。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学习抓住事物的特点,细致观察和真实、具体地记叙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同学们,你们家有猫吗?你们家的猫是怎样的?(学生自由说)老舍家也有一只猫,他家的猫又是怎样的呢?大家有兴趣去看看吗?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5课,一起去认识一下作者老舍家的猫?板书课题:猫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想:这只猫有什么特点?板书:古怪课文中哪句话概括说出了它的特点?(大花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过渡:大花猫到底有多古怪呢?课文分三个自然段给我们作了介绍。
2、精读第一自然段:⑴默读这段,思考:这段写了大花猫的哪些古怪性格?学生汇报,老师板书:老实、贪玩、尽职⑵再请大家大声地、自由地朗读这段:用不同的线段画出描写猫老实、贪玩、尽职的句子。
⑶其实猫就是猫,白天睡觉,晚上抓老鼠,没事就东奔西跑的,根本谈不上什么老实呀、尽职呀的,但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因为他很喜欢这只猫)那怎样才能把作者的喜爱之情读出来呢?⑷大花猫真逗!你最喜欢它的哪种性格?为什么?学生1:我喜欢它老实,因为我觉得他很乖,睡觉的样子像小孩,很可爱。
学生2:我喜欢它贪玩的性格,因为我家的猫也是这样的,很淘气。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猫》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猫》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能流畅朗读。
3.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对小动物的保护意识和爱心。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辨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2.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能够流畅朗读并理解课文。
•难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思考和拓展。
三、教学准备1.课文《猫》相关教学资料。
2.教学课件及相关图片。
3.学生熟悉的动物课件。
4.课堂布置好学生的座位。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安排好学生的座位,准备好相关教学资料和课件。
2. 热身启动•让学生看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家里或者周围是否有养过猫,有什么感受。
3. 主体教学1.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猫”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习课文: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并进行注重重点内容的解释。
3.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就“猫”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了解学生对猫的认识和想法。
4. 拓展延伸•展示相关视频或图片让学生更深入了解猫的生活习性,并进行简要讨论。
•让学生猜测猫在不同情景下的表现。
5. 小结反馈•请学生总结今天所学内容,强调学习要点和方法。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爱护小动物的情感,教师在课堂中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猫的生活习性,增加课堂讨论时间,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六、板书设计•标题:《猫》七、课后作业1.复习课文。
2.描述你家里养的宠物或者周围见到的猫的生活习性。
3.阅读相关有关猫的故事或资料。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老师顺利开展教学工作。
猫导学案 2

永和中学六年级语文导学案课型:新授课备课人:付娟班级:姓名使用时间:审核人:刘永惠课题:《猫》导学案[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自读课文,利用工具解决课后生字词语,及阅读中感觉有疑难的语句;2、默读课文,划出有关猫的外貌、性情、在家中的地位以及表达作者强烈感情的语句。
3、品读课文,赏析细节描写。
4、研读课文中抒情议论之语句,探究人们对三只猫的不同态度揭示了文章什么主题。
内容导航(2分钟)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知识链接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25年,是郑振铎从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
他深受“五四”精神影响,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表现出新思想、新观念;表达出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霸道;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
一、自主学习与验收(温馨提示:请独立完成,不要交流,限时8分钟,每组出1-2人到黑板书写)①给下列划线字注音忧郁污涩怅然蜷伏惩戒凝望诅骂怂恿叮嘱二、走进文本,整体感知(10分钟)(温馨提示:先自己学习,如果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求助互学伙伴帮忙!)速读课文,从三只猫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和我的情感变化几个方面,完成下表。
以刚才表格里填写的内容为素材,用作者的口气为这两只小猫写一则悼词:天堂里的花白小猫:例:虽然你在人世间只停留了两个月,但你给我们全家带来了很多的欢乐。
你的病来的如此突然,即使是三妹的红铃铛,也无法挽救你的生命。
你离去后,全家人的心里都很酸辛,最难过的莫过于三妹了,因为她早已把你当作她的小侣了。
“远方”的黄色小猫:三、小组合作学习(温馨提示:我参与,我快乐!)10分钟“芙蓉鸟事件”芙蓉鸟被害案 [森林123号刑事案]一、案发现场情况:二、犯罪嫌疑人:三、犯罪嫌疑人作案证据:(一)、案发前的表现:(二)、案发后的表现:四、对犯罪嫌疑人的惩罚方式:五、案件真凶:六、案件定性:七、案件反思:(一)、在知道案件的真相后,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品读)(二)、在这个冤案中,作者错在哪里?从这件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四、展示交流,教师适当点拨并板书(我展示,我提升!)5分钟师总结: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
《猫》导学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核心素养

16 《猫》导学案学习目标:1.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特点和命运,揣摩文中生动的细节描写。
2.学会概括文章中心。
学习重点: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之死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学习难点:作者通过对比、烘托的手法揭示作品的寓意和主题。
学法指导:1.概括文章中心,可以借用文本中现成的核心词来概括文意;概括段落,要学会找中心句,中心句的位置也很有讲究,有的是首括句,有的是尾括句,有的是过渡句,还有的是要用自己的语言来总结。
2.阅读本文时,注意“质朴”“真率”的特点。
【课中导读】第二课时一、内容解析---第三只猫1.文中是怎样描写第三只猫的?找出相应的语句进行分析。
(1)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
明确:“蜷伏”表现了小猫虚弱无助的姿态;“并不好看”直接点出了小猫的外貌不受作者喜爱。
(2)它伏着不去。
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
明确:表明“我们”收养这只猫完全是出于怜悯和无奈。
(3)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明确:“钻到火炉底下”说明小猫虽被收养,但仍然没有被宠爱,从侧面表现出家人对这只猫的态度。
(4)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
明确:“终日”“胖胖的”表现出这只猫的懒惰与不讨喜的性情。
2.经过上面的分析,你总结出第三只小猫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明确:毛色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长相不美观不喜欢玩游,不活泼,天生忧郁→性格不讨喜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没有贡献3.讨论:为什么写两只可爱的猫的篇幅不如一个丑猫的篇幅长,到底发生什么可怕事情?明确:“芙蓉鸟事件”4.梳理芙蓉鸟被害案。
(1)案发现场情况:鸟儿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笼板上都是血。
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跟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2)犯罪嫌疑人:那只丑猫(3)判断犯罪嫌疑人作案的依据:①案发前的表现:对黄鸟似乎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子上,对鸟笼凝望着。
第17课《猫》导学案

17猫学案设计(一)学习目标1.梳理三只猫的来历、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等信息,理解“我”对三只猫的情感。
2.理解“我”何以对不甚喜欢的第三只猫的死更加难过。
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逗.()缕.()消耗.()怂恿..()怅.然()蜷.伏()虐.待()畏罪潜.逃()2.分别简述三只猫的故事。
要求:每只猫的故事至少运用第1题中的两个词语。
3.填写表格,概括特点。
郑振铎笔下的三只猫,特点不同,命运各异。
请默读课文,找到相关信息,摘录原文或概括,填写下表,对三只猫进行比较。
内容第一只猫第二只猫第三只猫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课堂探究1.通过填写表格,你分别看到了三只怎样的猫?请用下面句式说说你的感受,并指出理由。
第一只猫:我看到了一只的猫。
你看,。
第二只猫:我看到了一只的猫。
你看,。
第三只猫:我看到了一只的猫。
你看,。
2.第一只猫死后,“我”安慰三妹说:“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
”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又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这三句话在文章结构和内容各起什么作用?3.你能从哪些句子读出“我”对三只猫的情感?请分别摘录一句写出你读出的情感。
4.请运用句式,说说你从“我”虐猫事件中受到的启发。
句式:对于,我想说:。
素养提升请用400字以上的文字记述一件事,并将下面文段补充完整,作为你记述的结尾。
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便……,冤枉……。
想到……,益使我感到我的……、我的……,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参考答案【自主学习】1.dòu lǚhào sǒnɡyǒnɡchàng quán nüèqián2.略。
内容第一只猫第二只猫第三只猫来历从隔壁要来的从舅舅家要来的流浪猫外形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
浑身黄色。
毛色花白,不好看。
“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猫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猫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猫导学案第【1】篇〗教学要求1.学会4个生字,掌握“稿纸”等词。
理解“古怪、尽职、屏息凝视”等词语,积累“生机勃勃”等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猫的特点。
3.品味“说它……吧”,“蹭”“……踩印几朵小梅花”,“生机勃勃”等词句,学习精彩的语言,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4.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激发学生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猫的特点的。
教学难点:学习抓住事物特点真实具体地描写的方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和掌握本课生字,理解“无忧无虑、任凭、丰富多腔、遭殃、责打、生机勃勃”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大花猫的古怪和它小时候的可爱。
3.学习第四自然段,体会大花猫小时候的可爱。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学生介绍认识的猫。
2.教师予以归纳。
猫:哺乳动物,面部略圆,躯干长,耳壳短小,眼大,瞳孔随光线强弱而缩小放大,四肢较短,掌部有肉质的垫。
行动敏捷,善跳跃,能捕鼠,毛柔软,有黑、白、黄、灰褐色。
据说猫还是老虎的师傅呢!3.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老舍先生写的《猫》。
二、整体感知,掌握生字词1.明确自学要求。
⑴读准注拼音的生字,把你认为难读的词语和同桌多读几遍。
⑵自由读课文。
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⑴教师随意地抽出下列词语卡片。
指名读一读,其他正音。
任凭无忧无虑尽职稿纸抓痒丰富多腔遭殃蹭责打折腾枝折花落⑵教师根据学生的认读情况进行读音上的再强调。
重点注意:“蹭、痒、凭、殃,注意“折”的多音。
⑶指名说说生字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重点注意“耍”与“要”、“乖”与“乘”、“虑”与“虚”的区别。
⑷教师再次出示以上的生字新词,让学生一起读一读,读中巩固对生字的掌握。
猫第二课时教案

猫第二课时教案
时间:45分钟
目标:
1. 学生能够复习和掌握猫的基本知识。
2. 学生能够展示对猫的喂养和照顾的了解。
教学流程:
1. 温暖开场(5分钟)
- 让学生回顾上一课时所学的内容,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对猫
的了解。
2. 复习猫的基本知识(15分钟)
a. 展示一些照片或图片,让学生快速说出图片中的猫的特点
和习性。
b. 提出一些问题,询问学生有关猫的基本信息,例如:猫的
毛发颜色有哪些?猫喜欢吃什么食物?猫的习性有哪些?
c. 鼓励学生彼此交流和讨论,以巩固他们对猫的基本知识的
理解。
3. 喂养和照顾猫(20分钟)
a. 介绍猫的日常饮食和喂养方法,例如:猫喜欢吃鱼肉和鸟肉,但不能吃巧克力和洋葱;喂猫的时间和频率等。
b.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照顾猫的健康,例如:定期洗澡、定期
剪指甲、定期检查身体等。
c. 在教室中设置小组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设计
一份关于猫的饮食和照顾的小册子。
他们可以画图或写下文字,
重点是要包括猫的健康和喂养的相关知识。
d. 小组展示和分享自己设计的小册子,并让其他小组提问和
评论。
4. 总结和延伸(5分钟)
- 教师总结本课时学习的重点,回答学生关于猫的进一步问题,并鼓励他们继续探索和了解猫的知识。
扩展活动:
1. 学生可以选择写一篇关于如何照顾猫的短文,并和同学分享。
2. 学生可以找到更多关于猫的信息,制作海报或展板,并在学校展示。
16 课《猫》第二课时导学案

16 课《猫》导学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从对比阅读和细节阅读探求造成第三只猫悲剧的原因。
(重点)2.探究“猫”文学形象的隐喻性及文章主题。
(难点)学习过程:一、导入:上节回顾:第一只猫:(活泼)快乐——难过、酸辛第二只猫:(更活泼)更快乐,又时时担心——怅然、愤恨、诅骂第三只猫:(忧郁、懒惰)不大喜欢、很愤怒——错了、难过、良心受伤、忏悔自责【学习任务一】细读文本,探究悲剧原因1.到底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情导致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亡比以前的两只猫的病亡或失踪更难过?2.再读课文15段——34段,完成下列题目。
(1)“芙蓉鸟事件”(2)以上证据是否确凿?我为什么会做出这种判断?(3)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你认为“我”办错案,造成第三只猫冤死的原因有哪些?(4)如果养第二只小黄猫时家中也养了一对黄色芙蓉鸟,鸟也被吃了,“我”会怎么想?怎么做?【学习任务二】合作探究,体会情感,挖掘主题第三只猫死了,“自此,我家永不养猫”,作者真的只是怕面对冤死的第三只猫吗?资料链接:本文写于1925年,是郑振铎从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
他深受五四运动的科学、民主、自由、平等等思想的影响,这一时期的作品,表现出新思想、新观念,表达出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霸道,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
《猫》这篇作品,正是他这种人生态度的真实反映。
细读张妈:张妈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
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张妈:“......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了?”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
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再读30段:冤枉一只不能辩诉的动物。
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1.不会说话的猫与能说话的张婶都默默无言,你觉得他们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吗?2.由文中的冤案、第三只猫、“我”的行为和张妈,你得到了那些启示?课堂小结:三、拓展延伸,现实衔接时隔90多年,此文还有什么现实意义吗?(自由交流)*对于生活中的“猫人”,我想说:对于生活中的不好现象,我想说:四、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体会对比的作用。
学 习 程 序
学习内容
t
方法与措施
【回顾反馈】
1、听写(给加点字注音)。
污涩()相称()红绫()
怂()恿()怅()然蜷()伏
惩()戒妄()下断语一缕()
【自主学习】
1、三只猫分别带给作者怎样的感受?三只猫遭遇不幸后作者的情感有怎样的发展变化?(请用词语分别进行回答)
猫
感受
初见时
丧失后
第一只猫
第二只猫
第三只猫
2、作者总共写了三次养猫的经历,哪一次是详写?为什么不单写这一次,而要写另外两次呢?
3、芙蓉鸟事件”中,你认为造成第三只猫屈死的因素有哪些?
【回顾反馈】5分钟
【自主学习】15分钟
1.独学、对学、抽测.
2.交流时,不理解的可以进行群学。
学 习 内 容
t
方法与措施
朱石桥中学“互联网+高效课堂”模式导学案
科 目
语文
年 级
七
设计者
周波
上课日期
课 题《猫》第ຫໍສະໝຸດ 课时学习目标1、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特殊的思想感情,感受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2、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3、形成公平公正、善待生命的情感价值观。
学习重点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1、本文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试举一例说明。
答:本文运用了的写作手法,
从文中的可以看出。
2、文中第30段采用了何种人物描写手法?抒发了“我”怎样的感情?
3、文中第30-34段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是什么?选段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合作探究】10分钟
【展示提升】10分钟
★梳理巩固
【当堂检测】5分钟
限时训练。
学后反思
【合作探究】
在生活中,你是不是也曾经错怪别人或被别人误解呢?怎样才能减少这类事情的发生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和启发吗?
【展示提升】
文中“我”养的三只小猫最终都是非常意外的结局,我们在读文章的过程中感觉到三次明显的飞来横祸吗?作者到底是通过什么样的写作方法使得全文浑然一体、流畅自然。
【当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