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泳湘:太极武术的又一位后起之秀

合集下载

河南信阳百余人同台秀风采 太极拳展演迎新年

河南信阳百余人同台秀风采 太极拳展演迎新年

74
少林与太极‖ 2021年第2期
武林动态
时讯
秀太极传承非遗,展风采喜迎新年。

2021年1月10日上午,河南省信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举办太极拳展演活动,十余个太极拳节目精彩连连,百余位参演人员共秀非遗风采。

前不久,太极拳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传统文化根深叶茂,文化自信振奋人心。

此次太极拳展演承办单位负责人黄希锐向记者介绍,信阳市太极拳爱好者有近10万人,涵盖老中青三
河南信阳:百余人同台秀风采 太极拳展演迎新年
代,来自市区的十多个太极拳辅导站100余名太极拳传承人、爱好者参加展演。

71岁的孟广运练习太极拳已有30年,他每日带领太极爱好者习拳,是圈内有名的“太极仙翁”。

展演现场,他的一套“陈氏老架二路”快慢相间、刚柔相济,发劲出其不意,跳跃不改身形,赢得现场掌声、喝彩阵阵。

太极拳资深教练刘超带着12岁的弟子共同表演,一套“王西安拳法综合套路”舒展大方,发
劲迅猛,动作灵脆,师徒联袂,传承尽显。

此外,太极拳教练张红燕一连参与4个节目,有太极拳、太极剑、太极推手等多个类别,
展现太极拳爱好者的风度风采。

信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近年来,信阳市因势利导开展武术类非遗项目挖掘,加大太极拳的普及与传播,推动太极拳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太极拳传承学习氛围日益浓厚,队伍日渐壮大。

(编辑/崔玉田)。

武当太极拳是否是太极拳的鼻祖

武当太极拳是否是太极拳的鼻祖

武当太极拳是否是太极拳的鼻祖很多事物会一传十十传百,到最后出处于哪里都有点模糊了。

太极拳也一样,有按姓氏分的、有按拳架分的、有按门派分的,但不少人认同武当太极拳,那么,武当太极拳是否是太极拳的鼻祖呢?下面店铺带你了解。

武当太极拳是否是太极拳的鼻祖中华武术,源远流长。

各类拳种,不知始自何人,无可追溯。

如发明八卦掌的董海川,传自毕澄茄(红莲道人)用其师叔郭元济(铁冠道人),毕、郭又传自何人?不得而知。

再如万籁声的自然门传自徐矮子,徐矮子又传自何人?形意拳据说是得自岳飞的《拳经》,岳飞传自周侗,周侗又传自何人?公孙大娘的精妙剑术传自何人……古代许许多多的名将,都不知道其师传的。

至于太极拳传自武当张三丰,则是尽人皆知的事。

可是本世纪三十年代,经唐豪、顾留馨一考,就把历史搞乱了,此后得出太极拳为陈家沟陈卜所创、陈五延所创,武当张三丰被否定了。

究竟谁创太极拳,其源流在啊里?根据是什么?本文据有关史料,略作考证。

一、陈人创太极拳属无稽之误关于“陈人创太极”,这个提法是陈鑫说的。

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自序”中有:“明洪武七年,始祖讳卜耕读之余,而以阴阳开合运转周身者,教子孙以消化饮食之法,理根太极,故名曰太极拳。

”按“消化饮食之道”为养生法,如八段锦、十二段锦之类,难道这也叫太极拳?而后来陈卜的碑文序中,却没有提到练武的,难道会如此疏漏?不知始自何时,俱未见有成书,……我陈我自山西迁温,带有此艺。

虽传有谱,亦第图画,义理亦未之及“原来是”带“有此艺,虽传有谱、图,而“义理赤未及”,又怎能造拳?二、陈王廷创太极拳出自唐、顾臆造此说是唐豪、顾留馨发明的。

唐豪三下陈家沟考察,发现《陈氏家乘》陈王廷“长短句”中有“闷来时造拳”句和《陈氏家谱》陈王廷的“旁注”(第26个旁注的最后一个旁注)中有“陈氏拳手刀枪创造之人也”。

于是顾留馨编入了《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卷》“太极拳”条第(2)记“太极拳最早传习于河南温县陈家沟陈姓家族中,陈氏太极拳的创编人是卓有创见的武术家陈王廷”。

特别报道逝去的武林[权威资料]

特别报道逝去的武林[权威资料]

特别报道:逝去的武林本文档格式为WORD,若不是word文档,则说明不是原文档。

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汉口精武路。

一条不足千米的窄街,近20年因鸭脖而名噪南北。

少有人知的是,1926年以前,精武路还叫西满街。

这年,由霍元甲开创的精武体育会,在此建立汉口分会新馆,窄街从此烙上“精武”的印记。

而今,精武路正处于旧城改造工程之中。

当年精武会馆的痕迹,早已是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只剩地方志里的只言片语,以及断壁残垣上曾经晃动的尚武拳影。

80多年后,精武路周边的各大影院,王家卫的《一代宗师》热映。

中国功夫的精气神,在那一代武术宗师身上,映射出最后的荣光。

功夫,工夫。

正如《一代宗师》中所讲,功夫其实就是时间。

在你我生活的这座城,也曾有那么一群人,甘愿用一生的工夫,专注一言一行的经营,一招一式的拆解。

也曾有那么一个真实的武林,流派林立,拳种纷显,不见玄法神功,甚少刀光剑影。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留一口气,点一盏灯。

当全城人都在咀嚼王氏台词的余味,我们开始在江城民间寻访,试图一探那些曾经的“一代宗师”,以及那个逝去的武林。

江湖已远,“宗师”何处2月5日,雾霭清晨,江城正缓缓醒来,市声一波一波渐次喧嚣。

站在汉口单洞门天桥望去,历史的迷雾掩去了功夫的回响,精武路片区已夷为平地,只剩几幢灰扑扑的老房,兀自立着。

一位80多岁的老者拎袋青菜,背着手施施然经过。

听闻我们寻找精武会馆,老人指着天桥下方说,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那儿有座武馆,他见过,好像就是精武会馆。

“后来,武馆成了粮仓,记不清在哪一年,拆了。

”精武会与三大内家拳南传汉口码头,一个练家子的江湖为什么学拳?因为太穷了。

林鑫海说。

1935年,林鑫海出生在武昌起义门附近的一间民舍,家境贫寒。

祖辈是浠水人,晚清迁来武汉。

父亲一根扁担,扛起一家人的生计。

“乡下来的穷汉,进不了大码头,经常受人欺负。

我爹就跟人学些拳脚,必要的时候对付两下,不然拉不到生意。

2024年叶问观后感

2024年叶问观后感

2024年叶问观后感2024年叶问观后感1(约1109字)12月20日,电影《叶问4:完结篇》正式上映,该片首日票房近亿,豆瓣7.4分。

从《叶问》上映开始,该系列在银幕上留下无数动人的瞬间。

无论是叶问在日本军营愤怒高呼“我要打十个”,还是他为替洪震南报仇力战英国拳王龙卷风,或是与张天志的正宗咏春之争,都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名场面。

叶师傅的每一次出拳,都点燃了影迷的激情与热血。

尽管四部叶问的导演都是叶伟信,但作为完结篇,前三部的好口碑与高票房,还是让他背负了不小的压力,“压力也是动力,叶问3沉淀了三年之后,叶问4才和大家见面。

从剧本、角色、动作戏,都是做足了最充分的准备,才决定拍摄这最后一部。

”此次《叶问4》集结国内外多位实力打星:功夫巨星甄子丹,国家武英级运动员吴樾,腿功了得的英国动作明星斯科特·阿金斯,身兼咏春、拳击等技能的美国动作演员高战,多位动作明星同台对战。

在动作戏上,所有演员亲身上阵对打,拳拳到肉,腿腿生风,打出了真实激烈感。

咏春、太极、空手道、自由搏击等多种功夫逐一亮相,刚柔兼具,体现对决之美。

曾为《杀死比尔》、《黑客帝国》、《卧虎藏龙》等电影担任动作指导、被誉为“天下第一武指”袁和平也继《叶问3》之后再度加盟本片,为影片的功夫对战提供更多新创意,无论是“咏春大战太极”的单手对打,还是不设规则的“无限制格斗”,都让人耳目一新。

《叶问4》也是甄子丹最后一部功夫片,这让他付出了格外多的心血,“《叶问4》是我拍过最难的一部电影,从动作戏到表演都想要做到最好,不想辜负观众们这十年的支持与爱护。

”片中不仅有拳拳到肉的动作戏,电影里的情感也十分细腻动人,父子情也惹哭了不少观众,让人看到叶问除了是一代宗师,还是一位为儿子奔波的父亲,一位为徒弟正名的师父。

他也有不能解决的难题,比如隐忍的父爱,对儿子和徒弟深沉的爱,很多细节,都让人感动不已。

“冲着动作戏来看的,却不小心哭了半场”,“父子情和父女情都好戳泪,从万师傅不让女儿下跪那里,我的眼泪就止不住了。

最美太极传人出身军人世家-众多名人拜师

最美太极传人出身军人世家-众多名人拜师

最美太极传人:出身军人世家众多名人拜师北京时间:首页>体育>正文2016-09-02 10:52:391.叶泳湘出生于1986年,出身在军人世家,外曾祖父陈睡生毕业于黄埔军校第3期,外公陈梦愚毕业于黄埔军校第16期。

叶泳湘是专业的私人教练;复旦大学EMBA 太极会老师;多次获国际武术金牌;更是杨氏太极六代传人。

[责任编辑:LS511]2.作为荣获过国际太极拳、剑、刀三金的80后美女,她不只是一只花瓶更是太极传人,有什么能比传承杨氏太极为己任,在世界范围内推广、传播开来更重要呢?3.“多数人一提到太极就联想到在公园晨练的老者,而我想给人们看到其他可能。

”正是叶泳湘对推广太极拳的坚持不懈,才刷新了人们对太极的想象。

经由她的演绎,太极年轻、优美,甚至“仙”得时髦。

4.叶泳湘3岁习太极拳,6岁即参加演出,8岁至12岁曾修习少林,故能融汇外家内家,对太极有独到理解。

数十年的耳濡目染,令其对太极抱有巨大热忱,肩负着家族传承的使命。

[责任编辑:LS511]5.“对精力过于充沛的我而言,习武是件非常扎劲(上海话指开心)的事情,我不觉得苦,似乎天生擅长肢体表达。

”叶泳湘说,“把领悟变成体悟,知行合一,这就是太极。

”[责任编辑:LS511]6.叶泳湘的外祖母吴静霞与母亲陈铁玲皆师从一代杨氏太极宗师傅钟文,母更为傅钟文第五代杰出弟子,追随傅老近30年,常与傅老一同登台,曾获得数个国内冠军和国际金牌,为其得意门生。

极功法等。

业培训团队课;社会健康公益课;参加演出活动等,为太极文化的传播做出诸多贡献。

12载,积累了丰富的授课经验。

点,并能流利使用中英文双语教学,使每位学生在学习太极的过程中找到乐趣。

11.叶泳湘出生后,母亲还在外闯荡江湖,习武也好,识文断字也好,都是由其外婆吴静霞启蒙的。

母亲回家也会指点她几招,母亲的教法严厉,学不好就打,培养了她坚韧的个性。

兼修。

界,回来后便同叶泳湘讲了许多道理。

会有前途的。

太极拳文化与养生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宁波财经学院精选全文完整版

太极拳文化与养生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宁波财经学院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一章测试1.太极拳一词最早见于()。

A:杨澄甫《太极拳体用全书》B:王宗岳的《太极拳论》C:李亦畬《太极拳谱》D:陈鑫《陈式太极拳图说》答案:C2.陈式太极拳创始人是()。

A:陈小旺B:陈鑫C:陈正雷D:陈王廷答案:D3.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是()。

A:杨澄甫B:杨禄禅C:杨班侯D:杨健侯答案:B4.太极拳有五大种流派即()。

A:陈式、杨式、武式、李式、吴式B:陈式、杨式、吴式、郝式、孙式C:陈式、杨式、武式、孙式、吴式D:杨式、武式、孙式、吴式、王式答案:C5.在练习太极拳时,要求身体要复归婴儿状态是()状态。

A:松化B:松沉C:松静D:松柔答案:D第二章测试1.正踢腿力点在()A:前脚掌B:脚面C:脚尖D:脚跟答案:C2.虚步是太极拳的一个()。

A:步型B:技击方法C:步法D:腿法答案:A3.太极拳运动中直摆性腿法包括()。

A:正踢腿B:左蹬脚C:正拍脚D:里合腿答案:AD4.太极拳的手型包括()A:掤B:掌C:拳D:挒答案:BC5.推掌和按掌的区别是力点不同。

()A:错B:对答案:B第三章测试1.太极拳手型的拳握法,大拇指应压放在中指食指的()。

A:第一指节B:随意C:第二指节D:拳眼答案:C2.太极拳手型掌有()个技击部位。

A:4B:5C:6D:3答案:B3.太极拳的运动节奏为()。

A:快慢相间B:动静疾徐C:缓慢匀速D:形断意连答案:C4.简化八式太极拳共有()段。

A:3B:1C:2D:4答案:C5.太极拳的弓步要求两脚()。

A:两脚之间横向距离不超过10公分B:在一条直线上C:两脚之间横向距离不超过30公分D:两脚之间横向距离20公分左右答案:D第四章测试1.简化八式太极拳的“起势”两臂前举时身体要有()。

A:下沉意识B:呼气C:提气D:上顶的意识答案:A2.简化八式太极拳的“野马分鬃”的“分手”动作力点在()。

A:小臂外侧B:小臂背侧C:上臂D:小臂答案:A3.简化八式太极拳的“白鹤亮翅”的“亮翅”动作包含有()。

1.2.3时势造英雄

1.2.3时势造英雄

时势造英雄晚清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太极拳发展的黄金时期之一。

群星璀璨,名家辈出。

这一时期是太极拳从封庭闭院走向社会大众的全面爆发。

为什么在晚清民国会出现如此之多的太极拳大家呢?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不无关系。

晚清以来,尤其是国门被西方列强用洋枪大炮打开以来,国势日益衰弱。

外国侵略者在国内横行霸道,广大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却得不到保障,这就激发了部分仁人志士练武强身,保家卫国的斗志,民间习武渐成风气。

在这种背景下,一批太极拳宗师涌现,拳家风范卓显,为后世宗范。

这一时期在太极拳史上具有独特地位的拳师至少有九位:1.孙门宗祖——孙禄堂个人资料:孙禄堂(1860—1933)名福全,字禄堂,晚号涵斋,别号活猴,河北顺平县北关人,孙式太极拳暨孙门武学创始人,中国近代著名武术家。

在近代武林中素有武圣,武神,万能手,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之称。

最核心著作:《太极拳学》。

该书为太极拳发展史上第一部公开出版的著作。

以易学、哲学解析太极拳,理论实践相结合,强调拳之本质不过是研求一气伸缩之道,太极须修中和真一之气,由无极而生。

太极拳拳自虚而始再还于虚。

揭示出形意、八卦、太极三门拳学在本质上的同一性和技术体系上的互融、互补性。

传闻逸事:1930年,日本由全国筛选出六位技击高手来中国挑战孙禄堂,因孙曾于1920年轻取过日本天皇钦定武士坂垣一雄,所以在他们看来,挑战成功就也象征着日本武道打败了中国功夫。

他们这次提出只比功力,不比技巧,想利用孙年老体衰,以及人多的优势取胜。

时孙禄堂已七十高龄,正专注于道功的修研,对实战技击已无兴致,谦让不过,答应一试。

因孙素来鄙屑好勇斗狠,提议以游戏方式切磋。

他平躺于地,先由四名武士任意按锁住四肢,再让最魁梧的一名坐于身上,用双腿盘住腰腹,双手按锁住头部,然后另一人报数,数到三时,若无法起身,便算孙输。

起先不仅日方认为这无异于天方夜谭,连孙的家人也暗自担忧。

不料比试开始数到二时,只见孙一跃而起,五人皆被弹出丈外,昏扑于地,还是孙将他们一一扶起,之后道过歉便走了。

宗师叶问_精品文档

宗师叶问_精品文档

宗师叶问宗师叶问,是一位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武术大师,他的故事和成就在武术界以及电影界都广为人知。

他以其独特的武术技艺和为中国民族自豪感贡献的精神,成为了中国武术的代表之一。

叶问,原名叶挺,出生于1893年,是中国南北清末年间的杰出人物。

他小时候便展现出对武术的浓厚兴趣,起初是在福建鼓岭和老五派学习拳法,后来又跟随著名的杨式太极拳传人李源田学习。

然而,真正让叶问名扬天下的,是他在香港开设的一间武馆。

叶馆在香港的成立为叶问带来了事业的转折点。

通过开设武馆,叶问机缘巧合地成为了当地武术界的领导人和代表。

他以身作则,教授给学生们卓越的武术技巧,并坚持以“实战为主”的原则。

叶馆很快成为了培养武术人才和传承中华武术的重要场所。

叶问的武术风格独具一格,以融合拳法和腿法而闻名。

他注重实用性,将拳腿的技巧与自己的体格特点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

他的武术理念强调实战技巧和敏捷的动作,同时也突出了内功培养和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叶问对武术的贡献不仅仅局限于技艺的传承和发扬,他还将武术与中国民族自豪感相结合,成为了中国武术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始终以民族自尊、反抗外来侵略为信念,坚持练武,并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向世界证明中国武术的强大。

叶问在抗日战争期间,为保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积极参与义勇军的组织与训练,并通过武术的实战技巧为抗日战争做出了杰出贡献。

他的英勇事迹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尊敬,成为了中国民族英雄的代表之一。

叶问的传奇故事也被搬上了荧幕,成为了中国武术电影的经典代表作。

许多电影都以叶问的事迹为背景,讲述他的英雄事迹和为国家民族争光的故事。

其中最著名的便是由李连杰主演的《叶问》系列电影,这一系列的电影不仅成为了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武术的魅力和叶问的卓越成就。

现在,叶问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武术界和电影界,成为了一种符号,一种文化的象征。

他代表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国家民族的尊重。

他的故事激励着人们不断追求卓越,勇往直前,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尊严奋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叶泳湘:太极武术的又一位后起之秀
作者:刘燕
来源:《青春期健康》2017年第04期
练武讲究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无论严寒酷暑,叶泳湘一直没中断过太极练习。

十几岁时叶泳湘就已经练得一手好太极功夫。

不仅如此,她还熟练掌握了太极剑、太极刀、太极棍等多样传统太极功夫,这时候的她,已经是一位太极后起之秀了。

一个出生在武林世家的有颜值又有才华的年轻姑娘,为了宣传和推广传统太极文化,不仅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学习和练习太极,更自费拍摄写真宣传太极,还无私地将家传太极招式传授给中外太极爱好者。

她,就是被称为“太极掌萌”的杨氏太极传人叶泳湘。

从小修炼太极
得益于母亲是第四代杨氏太极宗师傅钟文传人,叶泳湘从3岁就开始学习太极。

一招一式,母亲对叶泳湘要求非常严格。

练武讲究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无论严寒酷暑,叶泳湘一直没中断过太极练习。

上学后,因为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练习,很多时候叶泳湘不得不牺牲自己的玩耍时间去练习。

而靠着母亲的严格训练和自己的坚持,十几岁时叶泳湘就已经练得一手好太极功夫。

不仅如此,她还熟练掌握了太极剑、太极刀、太极棍等多样传统太极功夫,这时候的她,已经是一位太极后起之秀了。

成长中的坚持练习
长期以来,太极在世人的眼中多为养生之术,加上一些门外之人,不时打着太极的幌子,号称练太极能治百病,很多人对太极不仅了解不够,还有着非常严重的偏见。

就拿叶泳湘来说,读书时因为太过醉心练武,就不止一次有人说过她只是个练拳的,甚至还有人戏称她学的太极不过是猴戏而已。

年少时的叶泳湘听了气愤不已,母亲的教导又不允许她当众与人争辩。

为了更好地发扬和继承传统太极文化,大学时,各方面成绩优异的叶泳湘毫不犹豫地报考了上海体育学院。

在上海体育学院求学时,叶泳湘一边学好老师教的知识,一边坚持太极练习。

在她的努力下,传统杨氏85式,简化太极24式,太极剑、刀、棍都有了一定的功力。

太极讲究“单掌收虚实,双手推是非”。

这其中的奥妙和意蕴决非一朝一夕能够领悟。

在这期间,因为有外国人开始向叶泳湘的母亲求教太极,这给了叶泳湘一大启发,既然世人对太极并不了解,那何不想办法让世人见识真正的太极奥秘呢?!
亲自见证传统武术魅力
叶泳湘想到了开班授徒的想法,她觉得不能让真正的太极功夫一直“养在深闺无人识”,而应该想办法把它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一起发扬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但没想到的是,叶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