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与地球仪导学案
《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

《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一、导入1. 引入话题:大家知道地球是什么吗?地球仪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进修一下地球和地球仪的知识。
2. 激发兴趣: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故里,地球仪是我们认识地球的工具,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地球的奥秘吧!二、进修目标1. 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包括地球的形状、结构和运动;2. 掌握地球仪的基本构造和应用方法;3. 培养对地球和地球仪的兴趣,激发地理进修的热情。
三、进修内容1. 地球的基本知识a. 地球的形状:地球呈近似球体,被称为“地球”。
b. 地球的结构:地球由地核、地幔和地壳组成,地核主要由铁和镍构成。
c.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自转是地球盘绕自身轴旋转,公转是地球绕太阳运行。
2. 地球仪的基本知识a. 地球仪的构造:地球仪由地球模型、支架和刻度盘组成。
b. 地球仪的应用方法:通过地球仪可以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结构和运动规律。
四、进修方法1. 观察实践:通过观察地球仪的构造和应用方法,加深对地球和地球仪的理解;2. 讨论交流:与同砚讨论地球的形状、结构和运动,分享对地球和地球仪的认识。
五、教室实践1. 观察地球仪:让学生观察地球仪的构造,了解地球仪的基本组成部分;2. 模拟地球运动:让学生操作地球仪,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感受地球的运动规律;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地球的结构和运动,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六、拓展延伸1. 制作地球仪:让学生动手制作简易地球仪,加深对地球仪的理解;2. 探索地球:通过地图、卫星图等资料,探索地球的奥秘,激发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七、课后反思1. 思考问题:你对地球和地球仪有什么新的认识和体会?2. 拓展思维:如何运用地球仪来更好地认识地球的结构和运动规律?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地球和地球仪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大家能够保持对地理学科的热爱,不息探索地球的奥秘!。
《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

《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地球的基本结构和特点;2. 掌握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规律;3. 了解地球仪的作用和应用方法。
二、导学内容:1. 地球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故里,是宇宙中唯一已知有生命存在的行星。
地球由地核、地幔和地壳组成,地核由外核和内核组成,地幔是地球的中间部分,地壳是我们生活的地面。
地球的表面被大片的海洋和陆地覆盖,大气层包抄着地球,形成了适宜生物生存的环境。
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规律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盘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自转一周约为24小时,形成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盘绕太阳运动的规律,公转一周约为365天,形成了季节变化的现象。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共同决定了地球的气候和季节变化。
3. 地球仪的作用和应用方法地球仪是一种用来模拟地球形状和地球运动规律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地球的结构和运动规律。
应用地球仪时,我们可以通过旋转地球仪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通过倾斜地球仪模拟地球的倾斜轴和季节变化,通过观察地球仪表面的刻度和标志来了解地球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带分布。
三、导学过程:1. 观看相关视频或图片,了解地球的基本结构和特点;2. 阅读相关资料,掌握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规律;3. 实际操作地球仪,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掌握地球仪的应用方法;4. 小组讨论,分享对地球和地球仪的认识和体会;5. 完成相关练习和作业,稳固对地球和地球仪的理解和掌握。
四、导学反思:通过本次导学活动,学生们对地球的基本结构和特点、自转和公转运动规律以及地球仪的作用和应用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际操作地球仪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增加了对地球运动规律的直观感受,还培养了观察、思考和合作的能力。
希望通过这样的导学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对地球和地球仪的兴趣,增进他们对科学知识的进修和探索。
《地球与地球仪导学案》

《地球与地球仪》导学案一、导言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故里,了解地球的形状、结构和运动对我们认识世界、珍爱环境、发展科学技术都至关重要。
地球仪是一种用来模拟地球形状和地理位置的仪器,通过地球仪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地球的各种特征。
本节课将介绍地球的基本知识以及地球仪的应用方法。
二、进修目标1. 了解地球的形状、结构和运动;2. 掌握地球仪的应用方法;3. 培养对地球的珍爱认识。
三、进修内容1.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形的球体,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2. 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和公转;3. 地球仪的结构:基座、半球、经线、纬线、赤道等。
四、进修过程1.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通过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的形状是一个椭球体,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地球的不同结构和特征。
2. 地球的运动- 介绍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观点及影响;- 利用模型或实验,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过程。
3. 地球仪的应用方法- 熟悉地球仪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演示如何应用地球仪确定地理位置、测量距离等。
4. 地球的珍爱- 讨论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提倡环保认识,呼吁大家共同珍爱地球故里。
五、教室练习1. 地球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地球的结构有哪些部分组成?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有什么影响?举例说明。
3. 用地球仪找出你所在的位置,标注经纬线和赤道。
4. 你认为应该如何珍爱地球环境?列举具体措施。
六、课后作业1. 制作一个地球模型,展示地球的形状和结构;2. 应用地球仪找出你所在位置的经纬度,并标注在地图上;3. 写一篇关于地球珍爱的小短文,表达你对地球环境的关心和珍爱认识。
七、扩展阅读1. 《地球的奥秘》2. 《探索地球仪的奥秘》八、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地球的形状、结构和运动,掌握了地球仪的应用方法,培养了对地球的珍爱认识。
希望同砚们能够珍惜我们的地球故里,共同珍爱环境,让地球更美好!。
《地球与地球仪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仁爱版》

《地球与地球仪》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在我们的平时生活中,我们屡屡听到地球和地球仪这两个词,你知道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吗?今日,我们就来进修一下地球和地球仪的差别以及它们之间的干系。
二、知识点讲解1.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星球,是我们生存的故里。
它是一个蓝色的球体,由陆地和海洋组成。
地球有一个大气层,这个大气层能够保卫我们免受太阳的辐射损害,同时也能够维持地球上的气候和生态平衡。
2. 地球仪是一个模拟地球的球体模型,它可以援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外形、大小和地理位置。
地球仪通常由一个球体和一个支架组成,球体上标有地球的经纬线和国家、城市等地理信息。
3. 地球和地球仪之间的干系是,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星球,而地球仪是地球的一个模型,可以援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地理信息和位置。
三、沉思问题1. 你知道地球的外形是什么样的吗?为什么地球被称为蓝色星球?2. 你知道地球仪的作用是什么吗?你在平时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地球仪?3. 你能够用地球仪找到你所在的位置吗?你知道经纬线的作用吗?四、拓展练习1.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地球的外形和特点。
2. 请你用地球仪找到中国的位置,并标出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位置。
3. 请你用地球仪找到你所在的位置,并标出经纬线。
五、总结反思通过今日的进修,我们了解了地球和地球仪之间的干系,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和作用。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星球,而地球仪是地球的一个模型,可以援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地理信息和位置。
期望大家能够多多关注地球,保卫我们的故里。
第二课时一、导入1. 请同砚们回答:地球是什么?地球仪又是什么?2. 通过图片展示地球和地球仪的外形和结构,引导同砚沉思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差别。
二、探究地球的外形和结构1. 讲解地球的外形是近似于一个椭球体,由陆地和海洋组成。
2. 通过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的赤道、南北极、经纬线等重要塞理观点。
3. 谈论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外形的影响。
三、熟识地球仪的作用和结构1. 引导同砚了解地球仪的作用:模拟地球的运动,援助人们更好地熟识地球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学制》

《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一、导入引言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故里,也是我们生存的基础。
地球仪则是我们认识地球的重要工具。
在这节课中,我们将进修地球的基本知识和地球仪的应用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我们生活的这颗星球。
二、进修目标1. 了解地球的基本形状和结构。
2. 掌握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规律。
3. 学会应用地球仪,理解地球仪的作用和构造。
三、进修内容1. 地球的基本形状和结构地球是一个近似球体,由地核、地幔、地壳等层组成。
地球的外部由水和陆地构成,陆地分布在地球表面的各个大洲上。
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盘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每天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一周,导致白天和黑夜的交替。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每年绕太阳一周,导致季节的变化。
3. 地球仪的应用方法地球仪是一种模拟地球形状和结构的球体仪器,用于表示地球上的各种地理现象和地理位置。
通过地球仪,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地球的各种特征和地理位置干系。
四、进修活动1. 地球形状实验:利用橡皮泥和水果模型制作地球模型,观察地球的近似球体形状。
2. 地球自转实验:利用手持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观察白天和黑夜的交替。
3. 地球公转实验:利用手持地球仪模拟地球公转运动,观察季节的变化。
4. 地球仪应用:进修如何应用地球仪查找地理位置,标注地理因素,了解地球的地理特征。
五、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对地球的形状和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规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时也掌握了应用地球仪的方法和技巧。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故里,希望大家珍惜地球资源,珍爱环境,共同建设美好的地球故里。
六、拓展延伸1. 了解地球的气候和气象现象,探索地球上的自然奥秘。
2. 钻研地球上的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思考人类与地球的干系。
七、课后作业1. 制作一个关于地球的海报,展示地球的形状、结构和运动规律。
2. 利用地球仪查找你所在的城市的地理位置,标注出城市的经纬度坐标。
《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五四学制》

《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
一、导入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故里,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呼吸着地球上的空气,饮用地球上的水,享受着地球上的阳光和风景。
那么,我们应该了解地球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如何认识地球呢?
二、目标
1. 了解地球的基本构造和特点;
2. 进修应用地球仪,掌握地球仪的应用方法。
三、导学
1. 地球的构造和特点
地球是我们所在的星球,是一个由岩石和金属构成的行星。
地球的表面被大量的水覆盖,被称为“蓝色星球”。
地球有一个大气层,珍爱着我们免受太阳辐射的伤害。
地球还有一个磁场,可以珍爱我们免受宇宙射线的风险。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使得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季节的变化。
2. 地球仪的应用方法
地球仪是一个模拟地球的球体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地球的构造和特点。
在应用地球仪时,起首要找到地球仪的赤道线和经线,了解它们的作用。
然后可以通过旋转地球仪来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观察白天和黑夜的变化,季节的变化等。
还可以通过地球仪来进修地球的地形特征,如山脉、河流等。
四、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地球的基本构造和特点,学会了应用地球仪来更直观地了解地球。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故里,我们应该珍惜和珍爱地球,让地球变得更美好。
五、作业
1. 画出地球的简图,标出赤道线和经线的位置;
2. 应用地球仪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观察白天和黑夜的变化;
3. 查找地球上的一些地形特征,如山脉、河流等,并用地球仪模拟出来。
《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

《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一、导入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故里,也是我们所在的星球。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却很少了解地球的奥秘。
地球仪是一种用来展示地球表面的球形模型,通过它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各种地理现象和地貌特征。
今天我们就来进修一下地球和地球仪的知识。
二、目标1. 了解地球的基本结构和特点;2. 掌握地球仪的应用方法和基本功能;3. 培养对地球的热爱和珍爱认识。
三、重点难点1. 地球的结构和特点;2. 地球仪的应用方法;3. 地球的环境珍爱意义。
四、进修过程1. 地球的结构和特点地球是一个由岩石和金属构成的球体,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组成。
地壳是最外层的部分,由岩石和土壤组成,我们生活的大部分地方都是地壳。
地壳底下是地幔,地幔是由熔融的岩石和金属组成的,地幔的温度很高。
地幔底下是地核,地核由铁和镍组成,温度更高,是地球内部的“熔炉”。
2. 地球仪的应用方法地球仪是一个模拟地球的球形模型,可以展示地球的各种地理现象和地貌特征。
应用地球仪时,起首要找到北极点和南极点,这样才能正确查看地球的各个方向。
然后可以通过旋转地球仪来观察不同地区的地形、气候等情况。
还可以应用地球仪上的标尺和比例尺来测量地球上不同地方的距离和比例。
3. 地球的环境珍爱意义地球是我们生存的故里,我们应该珍惜和珍爱地球。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地球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污染等。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减少应用塑料、勤俭能源、珍爱环境,为地球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拓展延伸1. 请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地球的基本结构和特点;2. 你认为地球仪对我们了解地球有什么帮助?举例说明;3. 你认为珍爱地球环境为什么重要?你能提出一些实际行动吗?六、总结反思通过今天的进修,我们了解了地球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掌握了地球仪的应用方法和基本功能。
同时也加深了对地球的热爱和珍爱认识。
希望大家能够从小事做起,为珍爱地球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1地球与地球仪第1课时导学案七年级地理上学期(2024)

第一节 地球与地球仪(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区域认知:运用图片、影视资料,以及数字技术等手段,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认识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综合思维:列举简单的证据证实地球的形状,描述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能够用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地理实践力:了解地球仪的基本用途,并通过用简易材料制作地球仪,感知地球仪的基本结构。
【学习导航】学习活动一:地球在宇宙中【自主学习】认识地球的宇宙环境1.地球是宇宙中一颗蔚蓝色的星球,是目前已知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天体,更是适合人类生存和繁衍的唯一 。
2.月球是 的卫星,两者一起组成了地月系。
与太阳以及其他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等共同组成了太阳系。
3.地月系是太阳系的一部分,而太阳系又是银河系中的一个星系。
银河系和 共同组成了目前人类可观测到的宇宙。
学习活动二:地球的形状【自主学习】知道地球的形状人类认识地球形状过程认识阶段结论 盖天说天圆像张开的伞,地方像棋盘,后来改为天像一个斗笠,地像覆着的盘,日月星辰随天盖而运动 浑天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即天地的关系犹如蛋壳包着蛋黄 船队的环球航行首次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 长期精密测量地球是一个 、 的不规则球体【合作探究】地球的形状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出示地球大小的图片,从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三个方面描述地球的大小 多媒体播放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出示地球仪,说出地球仪的作用,以及地球仪上重要的点和线 由“盖天说”—“浑天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验证地球是个球体,现代探测技术证实“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1.麦哲伦船队从西班牙出发,绕地球一周,依次经过了哪些大洋?2.麦哲伦环球航行说明了什么?学习活动三:地球的大小【自主学习】地球有多大【合作探究】地球的大小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中国陆地总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地球表面积大约是中国陆地总面积的多少倍?2.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是8 848.86米,地球的平均半径大约是珠穆朗玛峰海拔的多少倍?3.若某同学步行速度为4千米/小时,每天行走5小时,不考虑海洋因素,当他绕地球赤道一周后,他的年龄大约会增加多少年?学习活动四:地球仪【自主学习】了解地球的模型——地球仪1.概念:人们将地球的形状按一定的比例后,制作成地球模型,也就是地球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上图给出纬线和纬度定义;
1、纬线:
2、纬度:
三、经线和经度
观察上图给出经线和经度定义:
1、经线:
2、经度:
本初子午线: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定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1、地球的表面积是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是千米,最大周长是约千米。
2、纬线的特点:与经线垂直,每条纬线长度,可围成,指示方向。
B.所有纬线均不等长
C.经线是东西半球分界线
D.纬线是赤道长度的一半
2、下列关于经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经度最大值为90°
B.经度最大值为180°
C.经度自南向北逐渐减小
D.经度自西向东逐渐减小
3、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
A.从南向北逐渐增大
B.从东向西逐渐增大
C.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
D.从两极向赤道逐渐增大
5、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分界线是:,那么东西半球的划分界ຫໍສະໝຸດ 呢?1、纬线和纬度的特点?
2、经线和经度的特点?
3、经纬网的应用?
纬线和纬度
1、纬线和纬度的特点;
2、纬度的判定方法:
20° 60°
30° 50°
40° 40°
A点纬度为纬度
B点纬度为纬度
经线和经度
1、经线和经度的特点;
2、东西经的判定方法:
10° 20° 30° 100° 90° 80°
C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
(2)四点中位于东半球、南半球的有_____________。
(3)A位于B的方向;
C位于D的方向。
6、读地图册第三页图,中国属于哪个半球?判断以下经线位于东西哪个半球?
15°W 165°E 150°E 170°W
7、读地图册47页图,根据经纬度找出下列城市
A(39°N,116°E) B(34°N,108°E)
C(31°n,121°E)
8、读图1-3,完成下列问题。
图1-3
(1)写出下列各点的经纬度: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C点经度为经度
D点经度为经度
3、东西半球的划分:
经纬网
1、经纬网的应用:
确定位置
确定方向
2、写出上图中各点经纬度。
A( ) B( )
C( ) D( )
3、判读方向
A点位于B点的方向
C点位于D点的方向
如果只知道两点的经纬度,怎么判读?
4、方向判读方法:
1、有关经线和纬线的正确叙述是:( )
A.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班级学习小组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
编制武小元审核高一地理组
地球与地球仪
1、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记住地轴、两极、赤道、纬线、经线、本初子午线。
2、理解掌握东西经度、南北纬度的划分和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
3、熟练地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
一、地球仪
观察上图解释下列名词:
1、地轴:
2、两极点:
3、赤道:(即 0°纬线)
3、经线的特点:连接南北,每条经线长度,可围成, 指
示方向。
4、将下列经度和纬度与其相对应的名称连接起来。
A.经度0° ①北极
B.纬度0° ②北回归线
C.北纬90° ③南极
D.南纬23.5° ④赤道
E.南纬90° ⑤南回归线
F.北纬23.5° ⑥本初子午线
G.南纬66.5° ⑦北极圈
H.北纬66.5° ⑧南极圈
4、下列符合“东半球、中纬度、北半球”三个条件的是( )
A.20°W、0° B.45°W、0°
C.165°E、45°N D.19°W、45°N
5、某点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以南是南半球,以北是北半球,则该点是( )
A.经度0°,纬度0°
B.经度180°,纬度0°
C.东经160°,纬度0°
D.西经20°,纬度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