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呼吸专题知识点

合集下载

细胞呼吸专题知识点

细胞呼吸专题知识点

细胞呼吸专题知识点细胞呼吸是细胞内进行的将有机物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对于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一、细胞呼吸的概念细胞呼吸指的是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 ATP 的过程。

二、细胞呼吸的类型细胞呼吸主要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

(一)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是细胞在有氧条件下,将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大量能量的过程。

1、场所有氧呼吸的场所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其中,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初步分解,产生丙酮酸和少量的H和ATP;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在线粒体基质中进一步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H;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气结合生成水,并释放大量能量。

2、过程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分解为丙酮酸、少量的H和少量的ATP。

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在酶的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大量的H和少量的 ATP。

第三阶段: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与氧气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生成大量的 ATP。

3、总反应式C₆H₁₂O₆+ 6O₂+ 6H₂O → 6CO₂+ 12H₂O +能量(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是在无氧条件下,有机物不彻底氧化分解,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

1、场所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2、类型常见的无氧呼吸类型包括酒精发酵和乳酸发酵。

酒精发酵:例如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乳酸发酵:例如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葡萄糖分解为乳酸。

3、反应式酒精发酵:C₆H₁₂O₆ → 2C₂H₅OH + 2CO₂+少量能量乳酸发酵:C₆H₁₂O₆ → 2C₃H₆O₃+少量能量三、细胞呼吸的意义1、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细胞呼吸产生的 ATP 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用于细胞的各种生理活动,如物质运输、细胞分裂、肌肉收缩等。

2、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细胞呼吸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可以作为合成其他物质的原料,例如丙酮酸可以用于合成氨基酸。

3、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细胞呼吸保证了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代谢平衡,维持了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

高考细胞呼吸知识点

高考细胞呼吸知识点

高考细胞呼吸知识点细胞呼吸是生物体内细胞对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以释放能量的过程。

在高考中,细胞呼吸是一个重要的考点,本文将对细胞呼吸的基本概念、过程及相关重点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一、细胞呼吸的概念细胞呼吸是指细胞内发生的一系列生化反应,通过有机物质(如葡萄糖)与氧气的氧化分解过程,产生能量并释放二氧化碳、水和废物的过程。

细胞呼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二、糖酵解糖酵解是细胞呼吸的第一个阶段,也是细胞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进行能量释放的过程。

糖酵解的反应发生在细胞质内,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或酒精,并释放少量能量。

糖酵解的方程式可以表示为:葡萄糖→ 乳酸(动物细胞)/酒精(植物细胞)+ 能量。

三、三羧酸循环三羧酸循环是细胞呼吸的第二个阶段,也称为克雷布循环。

三羧酸循环的反应发生在线粒体内质,将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更多的能量。

三羧酸循环的方程式可以表示为:葡萄糖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四、氧化磷酸化氧化磷酸化是细胞呼吸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能量释放最大的阶段。

氧化磷酸化的反应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通过氧化过程将产生的载体分子(如NADH、FADH2)释放能量,并最终合成ATP(三磷酸腺苷)。

氧化磷酸化的方程式可以表示为:NADH + FADH2 + 氧气→ ATP + H2O。

五、相关重点内容1.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的关系:细胞呼吸是一种有机物氧化分解的过程,需要氧气并释放能量,它与光合作用相互依存,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是细胞呼吸进行的必需物质。

2. 产生ATP的方式: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主要以ATP的形式存储,ATP是细胞内的能量“货币”,供细胞进行生物化学反应、运动和细胞分裂等能量消耗的过程。

3. 氧化磷酸化与无氧呼吸的关系:氧化磷酸化是在氧气存在的条件下进行的,产生大量能量。

而在无氧条件下,细胞无法进行氧化磷酸化,只能通过糖酵解释放少量能量。

4. 与乳酸发酵的关系:当细胞处于缺氧状态下,无法进行氧化磷酸化,会通过糖酵解产生乳酸。

细胞呼吸实验知识点总结

细胞呼吸实验知识点总结

细胞呼吸实验知识点总结一、实验原理细胞呼吸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C6H12O6 + 6O2 → 6CO2 + 6H2O + 能量。

在此过程中,有机物质(如葡萄糖)与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而实验中常用的细胞呼吸实验对象是酵母细胞,其细胞呼吸的反应方程式为C6H12O6 +6O2 → 6CO2 + 6H2O + 能量 + 乙醇。

在细胞呼吸实验中,常用的方法是利用酵母细胞对葡萄糖进行发酵,观察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来评估细胞呼吸的速率。

实验中需要控制变量,如温度、酵母细胞浓度、葡萄糖浓度等,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实验中需注意保持实验器材的清洁,并控制好实验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二、实验操作步骤1. 实验器材准备将所需的实验器材如量筒、试管、滴管等清洗并晾干,准备好所需的试剂如葡萄糖溶液、酵母悬浮液等。

2. 实验方案设计根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设计实验方案,确定需要控制的变量和实验操作步骤。

例如,可以设计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对酵母细胞进行发酵,观察产生的二氧化碳量的变化。

3. 实验操作a. 将准备好的葡萄糖溶液和酵母悬浮液倒入试管中,将试管密封,用蜡封住试管口。

b. 将试管放入温水槽中,保持温度稳定。

c. 使用滴管将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收集在量筒中,记录产生的气体体积。

d. 根据设计的实验方案改变实验变量,重复实验操作。

4. 数据处理与分析将实验数据整理汇总,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计算不同试验条件下产生的二氧化碳量的差异,并进行结果的合理解释。

三、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我们可以了解到细胞呼吸的速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例如,温度是影响细胞呼吸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情况下细胞呼吸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此外,葡萄糖浓度和酵母细胞浓度也会对细胞呼吸速率产生影响。

在实际的细胞呼吸实验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验结果得出一些实验规律。

比如,当葡萄糖浓度较低或者酵母细胞浓度较低时,细胞呼吸速率较慢;当温度较低时,细胞呼吸速率也较慢。

细胞呼吸的知识点总结

细胞呼吸的知识点总结

细胞呼吸的知识点总结:一、酵母菌:属于真菌,代谢类型兼性厌氧型,有氧时酵母菌大量繁殖,无氧时发酵产生酒精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大量)C6H12O6→2C2H5OH+2CO2+能量(少量)如:植物C6H12O6→2C3H6O3(乳酸)+能量(少量):如:动物和人以及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玉米种子胚注:呼吸的产物有CO2 H2O C2H5OH其中检测CO2常用的试剂有:石灰水现象:变浑浊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现象:蓝色→绿色→黄色检测酒精的试剂有:重铬酸钾现象:橙色→灰绿色→黄色(条件:酸性条件下)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能量释放的多少:有氧呼吸释放能量大于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理由:有氧呼吸的有机物分解的较彻底判断:有CO2产生的反应一定是有氧呼吸(X )理由:可以有氧呼吸也可无氧呼吸,根据物质的量来确定,当CO2的产生等于O2的消耗时,只进行有氧呼吸,当CO2的产生大于O2的消耗时,既有有氧呼吸也有无氧呼吸,当只有CO2的产生没有O2的消耗时,只进行无氧呼吸。

无CO2产生的反应一定是无氧呼吸(√)有酒精产生时,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X )理由:。

有水产生时,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X )理由:。

二、有氧呼吸的方式及过程:C6H12O6 场所(第一阶段) ↓丙酮酸+ [ H ] + 能量(少量)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H2OCO2+ [ H ] +能量(少量)线粒体基质(第三阶段)2[ H ] + O2↓H2O + 能量(大量)线粒体内膜注:1、人和动物吸进的O2最先出现在哪个物质中?H2O中2、有氧呼吸时CO2是第几阶段产生的,H2O是第几阶段产生的?第二阶段第三阶段3、呼吸作用的实质是: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

4、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产生的[ H ] 的用途是:在第三阶段与O2结合生成H2O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 H ] 的用途是:用于暗反应阶段CO2的还原5、有氧呼吸中H2O既是反应物,又是产物,且产物H2O中的氧O全部来自O2。

必修一生物细胞呼吸知识点

必修一生物细胞呼吸知识点

必修一生物细胞呼吸知识点生物细胞呼吸是生物体能量供应的主要途径,也是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过程。

以下是必修一生物细胞呼吸的重点知识点:1.细胞呼吸的定义:细胞呼吸是指细胞通过氧化有机物质,释放化学能,并以此来合成ATP(三磷酸腺苷)的过程。

2.细胞呼吸的方程式:C6H12O6+6O2→6CO2+6H2O+能量(38ATP)3.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a.糖解(糖的分解):在细胞质中进行,将葡萄糖分解为两个分子的丙酮酸。

b.乙酸氧化:在线粒体内进行,将丙酮酸氧化为乙酸,并产生少量ATP。

c.女皇系列反应:在线粒体内进行,将乙酸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产生大量ATP。

4.细胞呼吸的器官:细胞呼吸在真核生物中主要发生在线粒体内,线粒体是细胞内的能量工厂。

5.糖解过程:a.糖原在细胞质中分解为葡萄糖。

b.葡萄糖通过一系列的酶催化反应逐步分解为两个分子的丙酮酸。

c.糖解过程产生2个分子的ATP和2个分子的NADH。

6.乙酸氧化过程:a.丙酮酸进入线粒体,通过氧化反应转化为乙酸。

b.乙酸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乙醛,同时产生少量的ATP和NADH。

7.女皇系列反应(三羧酸循环和呼吸链):a.乙醛进入三羧酸循环,在线粒体基质内与辅酶A结合合成乙酰辅酶A。

b.乙酰辅酶A在三羧酸循环中经过一系列氧化反应并生成二氧化碳。

c.在呼吸链中,三羧酸循环产生的NADH和FADH2经过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释放能量,驱动ATP的合成。

8.呼吸链:a.呼吸链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由一系列电子接受体和电子供体组成。

b.NADH和FADH2释放出的电子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在电子传递链上传递,在过程中逐步释放出能量。

c.释放出来的电子最终与氧气结合,形成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用于ATP的合成。

9.ATP的合成:ATP合成受到形成氢离子浓度梯度的驱动,该梯度是通过呼吸链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

这种合成过程被称为氧化磷酸化。

每个分子的NADH可合成3个分子的ATP,而每个分子的FADH2可合成2个分子的ATP。

细胞呼吸的知识点总结

细胞呼吸的知识点总结

细胞呼吸的知识点总结细胞呼吸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化学过程,发生在所有生物体的细胞中。

它是将有机物质(如葡萄糖)代谢为能量(ATP)的过程。

以下是细胞呼吸的几个关键知识点总结:1. 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细胞呼吸包括糖酵解、Krebs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糖酵解将葡萄糖分解为较小的化合物,并产生少量ATP和NADH。

Krebs循环发生在细胞的线粒体中,将产生的化合物进一步分解,并生成更多的NADH、FADH2和少量的ATP。

氧化磷酸化是最终的阶段,在线粒体内发生,将NADH和FADH2氧化为更多的ATP。

2. ATP的生成:氧化磷酸化是细胞呼吸中最主要的ATP合成途径。

在线粒体内的内膜上,通过电子传递链将NADH和FADH2的高能电子转移,产生足够的能量推动ATP合成酶(ATP synthase)生成ATP。

每个NADH能产生大约3个ATP,而每个FADH2能产生大约2个ATP。

3. 氧的作用:细胞呼吸需要在氧的存在下进行。

没有氧气,细胞无法将NADH和FADH2中的高能电子转移到电子传递链上,也无法进行氧化磷酸化。

这种情况下,糖酵解会产生乳酸或乙醇,以便释放一些能量。

4. 细胞呼吸与发酵的区别:发酵也是一种能量产生的过程,但它是在缺氧条件下进行的。

与细胞呼吸不同,发酵过程不涉及氧化磷酸化阶段,因此产生的ATP相对较少。

此外,发酵产物也不同,例如乳酸、乙醇和二氧化碳等。

细胞呼吸是一种通过将有机物质代谢为能量的过程,其结果是生成大量ATP。

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分别是糖酵解、Krebs循环和氧化磷酸化,依赖氧气的存在。

理解细胞呼吸的原理有助于我们了解细胞的能量代谢和生命活动。

细胞呼吸知识点总结

细胞呼吸知识点总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细胞呼吸知识点总结细胞呼吸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能量转化过程,通常指的是有机物在细胞内氧化分解产生能量的过程。

细胞呼吸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糖原酶活化、糖类物质的分解和能量的产生。

一、糖原酶活化糖原酶是一种酶,主要作用是将细胞内的糖原分解成葡萄糖。

糖原是一种多糖,由多个葡萄糖分子组成。

在细胞内,当需要能量时,糖原酶被激活,开始分解糖原。

二、糖类物质的分解糖类物质的分解主要发生在胞浆和细胞器中。

首先,糖类物质被分解成较简单的分子,如葡萄糖。

这一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内的胞浆中,被称为糖解作用。

之后,葡萄糖进入细胞器线粒体,经过进一步的分解,产生更多的能量。

这一过程被称为有氧呼吸。

三、能量的产生在线粒体中,葡萄糖分子被进一步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这些能量被用来合成细胞内的一种高能化合物,腺苷三磷酸(ATP)。

ATP是细胞内主要的能量储存和转移分子,可在需要时释放能量。

细胞呼吸的主要反应公式为:葡萄糖 + 氧气→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细胞呼吸的特点:1. 细胞呼吸是一种有氧反应,需要氧气作为底物。

氧气的供应不足会导致细胞呼吸受限,影响能量产生。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 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以ATP的形式存在,为细胞内的各种生物活动提供能量。

3. 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是细胞代谢的副产物,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维持体内酸碱平衡。

细胞呼吸的调节:1. 细胞呼吸的速率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包括糖类物质的供应、氧气浓度和温度等。

当细胞需要更多能量时,细胞呼吸速率会增加。

2. 胰岛素和葡萄糖浓度的变化也会影响细胞呼吸的调节。

胰岛素能促进葡萄糖的进入细胞内,增加能量产生。

3. 氧气供应不足时,细胞呼吸速率会减慢,甚至停止。

细胞呼吸与糖尿病的关系: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特点是血糖水平异常升高,造成细胞内的糖类物质无法充分分解。

这会导致细胞呼吸受限,能量产生减少。

另外,由于胰岛素的分泌异常,细胞无法充分利用糖类物质,导致能量供应不足。

细胞呼吸的知识点总结:

细胞呼吸的知识点总结:

细胞呼吸的知识点总结:.doc
细胞呼吸是指细胞将有机物质转化为能量的过程,通过细胞呼吸,细胞能够将有机物质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细胞需要的能量。

1. 细胞呼吸的方程式:
C6H12O6 + 6O2 -> 6CO2 + 6H2O + 能量(ATP)
2. 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
(1) 糖解:糖分子在胞质中被分解为两个分子的丙酮酸,并产生少量的ATP。

(2) 三羧酸循环(Krebs循环):丙酮酸在线粒体中进一步分解,产生更多的ATP和电子载体NADH、FADH2。

(3) 氧化磷酸化:NADH和FADH2中的电子通过线粒体内部的电子传递链,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并释放出足够的能量以合成大量的ATP。

3. 呼吸作用所需的氧气与产生的二氧化碳在细胞的气体交换过程中通过细胞膜和线粒体内膜进行。

4. 细胞呼吸的调节:
(1) 细胞内ATP浓度的调节:高ATP浓度会抑制细胞呼吸,低ATP 浓度会促进细胞呼吸。

(2) 氧浓度的调节:氧浓度较低时,细胞呼吸速率减慢;氧浓度较高时,细胞呼吸速率加快。

(3) 温度的调节:适宜温度有利于细胞呼吸进行,但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会抑制细胞呼吸。

5. 细胞呼吸与发酵的区别:
(1) 细胞呼吸需要氧气参与,而发酵不需要。

(2) 细胞呼吸能够释放出较多的能量(ATP),而发酵产生的能量较少。

(3) 细胞呼吸产生的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而发酵产生的最终产物因种类不同而异,例如酒精发酵产生乙醇,乳酸发酵产生乳酸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呼吸专题
一、细胞呼吸
1.概念: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CO2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2.分类 
二、有氧呼吸
1.含义: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

2. 过程:
3. 反应式:
葡萄糖丙酮酸 + [H] 丙酮酸 + 水CO2 + [H] [H] + O2H2O
4.实质:(1)物质转化:有机物变化无机物
(2)能量转化: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和热能
三、无氧呼吸
1、概念:一般是指细胞在缺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尚未彻底氧化的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2、过程场所:细胞质基质条件:缺氧条件、酶
注:无氧呼吸仅在第一阶段产生少量ATP,第二阶段无ATP的产生。

3、总反应式:
酒精发酵:葡萄糖→2酒精+2CO2+少量能量
大多数植物、酵母菌等生物,进行无氧呼吸一般产生酒精。

乳酸发酵:葡萄糖→2乳酸+少量能量
对于高等动物、高等植物某些器官(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玉米胚等)、乳酸菌等生物,进行无氧呼吸一般产生乳酸。

4、实质:
(1)物质转化: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CO2(部分生物)和不彻底的氧化产物。

(2)能量转化:有机物中化学能转化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中化学能、ATP和热能
四、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
注:有关细胞呼吸的5个易错点
1. 进行有氧呼吸不一定需要线粒体,如原核生物;真核细胞进行有氧呼吸则需要线粒体,无线粒体的真核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蛔虫等。

2. 线粒体不能分解葡萄糖(无相关酶),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后才能进入线粒体进行进一步分解。

3. 酵母菌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有氧呼吸)和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人和动物只能在线粒体基质中产生二氧化碳,因为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能产生是乳酸,不能产生二氧化碳。

五、依据物质的量的关系来判断:
①不消耗O2,释放CO2→只进行无氧呼吸。

②无CO2释放→只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或细胞已死亡。

③酒精产生量等于CO2量→只进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

④CO2释放量等于O2的吸收量→只进行有氧呼吸。

⑤CO2释放量大于O2的吸收量→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酒精发酵;多余的CO2来自酒精发酵。

⑥酒精产生量小于CO2量→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酒精发酵;多余的CO2来自有氧呼吸。

六、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
(一).内部因素——遗传因素(决定酶的种类和数量)
(1)不同种类的植物细胞呼吸速率不同,旱生植物<水生植物,阴生植物<阳生植物。

(2)同一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细胞呼吸速率不同,如幼苗期、开花期细胞呼吸速率较高,成熟期细胞呼吸速率较低。

(3)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细胞呼吸速率不同,如生殖器官大于营养器官。

(二)外因
1.氧气浓度
(1)有氧呼吸:在一定范围内,随着O2浓度的增加,有氧呼吸强度也增强,但由于呼吸酶数量和呼吸底物浓度的限制,O2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有氧呼吸强度不再增加。

无氧呼吸:随着O2浓度的增加,无氧呼吸受到的抑制作用加强。

(2)根据曲线模型分析:
P
ɤɤ
①O2浓度=0时,只进行无氧呼吸。

②0<O2浓度<10%时,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随O2浓度增大,无氧呼吸逐渐被抑制,有氧呼吸不断加强。

③O2浓度≥10%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④O2浓度=5%,CO2释放量最少,有机物消耗量最少,最适合贮存蔬果。

⑤P点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释放的CO2量相同,此时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1:3。

ʹ⑥该曲线适用于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的生成物;而人和动物无氧呼吸不产生CO2,其CO2释放总量曲线即为有氧呼吸CO2释放量曲线。

2.温度
(1)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细胞呼吸速率。

低于最适温度呼吸酶活性下降,细胞呼吸受到抑制。

(2)应用:①低温下贮存蔬菜水果。

②温室栽培中增大昼夜温差(降低夜间温度),以减少夜间呼吸消耗有机物。

3.水分
(1)水为细胞呼吸提供反应环境,一定范围内随着水含量的增加细胞呼吸加强
(2)应用:种子储存前进行晾晒处理,萌发前进行浸泡处理
4. CO2浓度
(1)CO2是有氧呼吸和酒精发酵的产物,当CO2浓度过高时会抑制细胞呼吸。

(2)应用:在蔬菜、水果保鲜中,增加CO2浓度(或充入N2)可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七.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1. 有氧呼吸原理的应用
①包扎伤口应选用透气的辅料,其目的是为了抑制微生物的无氧呼吸
②及时松土有利于根系对无机盐的吸收
③稻田定期排水有利于根系的有氧呼吸,防止无氧呼吸产生酒精而发生烂根死亡
④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使细胞进行有氧呼吸,避免肌细胞产生大量乳酸
⑤制作食醋、味精
2. 无氧呼吸原理的应用
①乳酸菌发酵制作酸奶,酵母菌发酵酿酒
②破伤风芽孢杆菌可通过无氧呼吸进行大量繁殖,较深的伤口需及时清理并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等。

③适当低氧条件下保存粮食、蔬果,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④制葡萄酒时,初期进行有氧呼吸,使酵母菌大量繁殖,发酵时严格控制无氧环境,促进酵母菌的无氧呼吸。

八、实验
通过实验装置中红色液滴移动方向判
断生物细胞的类型
装置一装置二结论
红色液滴左移红色液滴不动只进行有氧呼吸
红色液滴不动红色液滴右移只进行无氧呼吸
红色液滴左移红色液滴右移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1. 装置一中酵母菌进行细胞呼吸吸收O2,释放CO2,CO2被NaOH溶液吸收,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减小,液滴左移,故该装置中液滴的移动距离可表示种子有氧呼吸消耗的O2量。

2. 装置二中的蒸馏水不影响气体变化,故液滴的移动距离可表示种子呼吸释放的CO2量与消耗O2量的差值。

如呼吸底物为葡萄糖,则有氧呼吸释放CO2量与消耗O2量相等,故该装置中液滴的移动距离可表示酵母菌无氧呼吸释放的CO2量。

3. 若呼吸底物中含有脂肪,由于脂肪与糖类相比氧化分解时耗氧量较大,则装置一液滴左移更明显,而装置二液滴有可能左移。

九.计算
1. CO2释放总量= 有氧呼吸释放的CO2量+有氧呼吸释放的CO2量
2. O2吸收量= 有氧呼吸释放的量
3. 酒精产生量= 无氧呼吸释放的CO2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