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病例汇报

合集下载

脑梗病例自述报告范文

脑梗病例自述报告范文

脑梗病例自述报告范文患者自述:脑梗病例报告尊敬的医生,我是一名脑梗病例的患者,特此向您提供详细的自述报告,希望能提供给您更多的信息和了解我的病情。

病例背景:我是一位60岁的男性,平时生活相对规律,没有吸烟和酗酒的习惯。

过去几年内,我一直有血压偏高的问题,并且有轻度的高血脂。

我一直在积极治疗这些慢性疾病,并按医生建议进行定期复诊。

发病情况:一天中的早晨,我突然感到头晕、失去平衡,并出现了右侧手臂和腿部的乏力感。

这些症状持续了几分钟后,我意识到可能是发生了一些严重的问题,于是立即拨打了急救电话。

急救人员很快赶到,并将我送往最近的医院。

入院情况:在医院急诊科,医生进行了常规检查和各项血液检验。

我在入院时的身体状况较差,有扑面而来的头痛感,同时嘴唇有些歪斜,语言表达能力也有轻微困难。

CT扫描显示我确实患有脑梗,是一种大脑左侧中动脉供血不足所导致的。

治疗过程:医生立即将我转入神经内科进行治疗。

在住院期间,我接受了持续的血压监测,并配合服用抗凝药物,以防止血栓再次形成。

医生给予了全部必要的治疗和康复计划,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

我按医嘱进行治疗并积极配合康复训练。

康复过程:经过数周的住院治疗和康复训练,我的症状有所改善。

我的肢体乏力感减轻,语言表达能力也明显恢复。

康复师经常进行理疗和运动训练,帮助我恢复平衡和肌力,并教授了一些自我康复的技巧和方法。

我也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了饮食调整,并坚持定期追踪复诊,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现在的状况:目前,我已出院,并仍然在接受康复治疗。

我能自主完成大部分日常生活活动,虽然肢体功能尚未完全恢复,但我感到非常满意。

我还会继续康复训练和遵循医生的建议,以进一步改善我的病情,并减少再发的风险。

总结:通过这次脑梗事件,我意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

我理解脑梗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也意识到及时的急救和恰当的治疗可以提高康复的机会。

我深感自己得到了高质量的医疗照顾,并获得了专业的康复指导。

脑梗死病例模板范文

脑梗死病例模板范文

脑梗死病例模板范文一、患者基本信息。

1. 姓名:老王。

2. 性别:男。

3. 年龄:58岁。

4. 职业:退休工人。

二、现病史。

老王这人啊,平时身体还算凑合。

可就在前几天,突然就出状况了。

那天早上起来,他就觉得脑袋晕乎乎的,就像喝了几两小酒似的,可他根本没沾酒啊。

刚开始他还没当回事儿,寻思可能是没睡好,就想再躺会儿缓一缓。

这一躺,发现左边的胳膊和腿有点不听使唤了,就像有个调皮捣蛋的小鬼在那儿拽着,不让它们好好动。

他这才意识到不对劲儿,心里想:“坏了,这身体肯定是出啥毛病了。

”他家老太太也吓坏了,赶紧打电话叫儿子过来,一家人手忙脚乱地就把老王送到咱们医院来了。

从发病到送进医院,大概过了三四个小时。

这一路上啊,老王就感觉那症状越来越明显,左边身子越来越没力气,脑袋也越来越迷糊,心里直发慌呢。

三、既往史。

老王以前身体虽说没有啥大病,但小毛病可不少。

他有高血压,就像身体里藏着个小炸弹,血压经常“蹭蹭”往上冒,最高的时候能到160/100mmHg。

平时呢,也没太当回事儿,药也是想起来就吃,想不起来就拉倒。

还有啊,他抽烟抽得可凶了,一天能抽一包多,就像烟囱似的,老是烟雾缭绕的。

喝酒也没少喝,隔三岔五就得整上几杯。

另外,他的血脂也高,这就像血管里的“垃圾”太多了,影响血液流通。

四、体格检查。

1. 生命体征。

体温:36.8℃,还算正常,没有发烧啥的。

血压:150/95mmHg,还是有点高,这高血压的毛病在这时候还不消停。

心率:85次/分,节律倒是比较规整。

呼吸:18次/分,也在正常范围。

2. 神经系统检查。

意识还比较清楚,能知道自己在哪,也能认出家人,这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左侧肢体肌力明显下降,上肢只能抬离床面一点儿,下肢只能在床上平移,就像那刚学走路的小娃娃,软绵绵的没什么力气。

左侧肢体的感觉也比右侧差一些,用针扎一下,他感觉左边就没有右边那么疼。

病理反射呢,巴氏征左侧是阳性的,这可不是个好兆头。

五、辅助检查。

1. 头颅CT。

脑梗病例分析案例报告

脑梗病例分析案例报告

脑梗病例分析案例报告1. 案例概述本次报告针对一名60岁的男性患者进行脑梗病例分析。

患者主要症状包括头痛、疲劳以及面部表情僵硬。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医学影像学检查结果,我们能够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诊断。

2. 临床表现和病史患者作为一名60岁的男性,在近期出现头痛和疲劳的主要症状。

患者还反映自己的面部表情有时会变得僵硬,并伴有言语困难的情况。

根据病史,患者没有明显的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疾病的相关病史。

3. 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评估在体格检查中,我们发现患者的血压正常,并没有明显的眼底异常。

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所下降,面部表情有时会呈现僵硬的状态。

此外,其他神经系统检查没有发现明显异常。

4. 辅助检查a) 头颅CT扫描:患者进行头颅CT扫描检查后,结果显示左颞叶出血灶。

b) 脑磁共振成像(MRI):MRI显示左颞叶局限性皮质下梗死灶,与头颅CT扫描结果相符。

c) 血液检查:患者血常规、生化指标等检查结果正常。

5. 诊断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神经系统评估和辅助检查结果,我们最终确诊患者为左颞叶脑梗死。

6. 治疗针对患者的脑梗死,我们立即将其转入神经内科进行治疗。

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抗凝治疗、抗血小板治疗以及血脑屏障破坏治疗。

同时,我们也给予患者生活方式干预,帮助其改善饮食、加强体育锻炼等。

7. 疗效和预后目前,患者接受治疗的疗效良好,面部表情和言语能力有所恢复。

患者正在康复中,预后良好。

8. 讨论和结论脑梗死是指脑血管出现阻塞性血栓形成或脑血流缺乏导致的脑组织损伤。

本例中,左颞叶脑梗死导致了患者的面部表情僵硬和言语困难。

患者通过头颅CT扫描和脑MRI等辅助检查进行确诊,并接受了包括抗凝治疗和血脑屏障破坏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

目前患者的疗效良好,预后也比较乐观。

综上所述,本次脑梗病例分析案例报告具体描述了一名60岁男性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史以及相关辅助检查和治疗方案。

通过该案例的分析,我们对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临床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脑梗病例分析案例报告

脑梗病例分析案例报告
完善康复服务
医疗机构应完善康复服务,为脑梗患者提供全面的康复治疗和护理。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初步诊断
脑梗塞(脑梗死)
诊断依据
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CT或MRI)结果。
病例来源与背景
病例来源
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
背景信息
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该患者因突发左侧肢体无 力、言语不清等症状,被紧急送往医院就诊,经过初步诊断为脑梗塞。
Part
02
病例症状与表现
脑梗症状描述
病例与其他类似病例的比较
本病例与既往报道的脑梗病例在临床表 现、影像学表现和预后方面存在一定的 差异。例如,本病例中患者的年龄较小 ,且梗死面积较小,因此预后较好。
与其他病例的比较有助于深入了解脑 梗的异质性,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 更多参考。
病例对临床实践的启示
STEP 02
STEP 01
对于具有高危因素的人群, 应加强预防措施,如控制血 压、血糖,戒烟等。
溶栓治疗
在脑梗发病早期,给予溶栓药物, 溶解血栓,恢复脑部血流。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脑梗患者,可能需要进 行机械取栓或搭桥手术。
治疗效果与评估
短期评估
通过患者症状改善、生命体征稳定情 况等,评估治疗效果。
长期评估
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观察患者生存 率、生活质量、复发率等指标,全面 评估治疗效果。
Part
伴随症状与表现
1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 等基础疾病
4
发热、癫痫发作等伴随症 状
2
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
压增高表现
3
情绪异常、意识障碍等神
经功能缺损表现
Part

脑梗死病案模板

脑梗死病案模板

脑梗死病案模板汇报人:2023-12-12•病例概述•体格检查•临床诊断目录•治疗过程•预后评估•病例分析•结论与建议01病例概述年龄:65岁性别:男职业:退休工人民族:汉族姓名:张三患者基本信息突发左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清,持续约30分钟。

患者于当天清晨无明显诱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不能行走,伴言语不清,无恶心呕吐、无大小便失禁。

发病后立即送往医院就诊。

主诉与现病史现病史主诉患者有多年高血压病史,平时服用降压药物治疗,血压控制尚可。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有糖尿病史10年,平时服用降糖药物治疗,血糖控制尚可。

患者有高脂血症,平时服用降脂药物治疗。

030201既往病史家族史•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家族遗传病史。

02体格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一般检查01020304正常值为36-37℃,异常升高或降低可能提示感染或内分泌失调。

正常值为60-100次/分,过快或过慢可能提示心脏问题或休克。

正常值为12-20次/分,过快或过慢可能提示肺部问题或酸中毒。

正常值为90-140/60-90mmHg,过高或过低可能提示高血压或低血压。

神经系统检查观察患者是否清醒,回答问题是否正确,是否有意识障碍。

测试患者说话是否清晰,是否有失语症或语言障碍。

检查患者肌肉是否有力量,是否有肌无力或瘫痪。

测试患者是否有痛觉、触觉等感觉异常。

意识状态言语能力肌肉力量感觉功能脑膜刺激征颈强直检查患者颈部是否僵硬,是否出现脑膜刺激征。

克尼格征检查患者膝关节是否弯曲,是否出现脑膜刺激征。

布鲁津斯基征检查患者是否出现脑膜刺激征,是否出现偏瘫。

检查患者足底是否出现屈曲反射,是否出现病理反射。

巴宾斯基征检查患者足跟是否出现伸展反射,是否出现病理反射。

奥本海姆征检查患者足母趾是否出现背曲反射,是否出现病理反射。

戈登征病理反射03临床诊断用于排除脑出血、脑肿瘤等其他颅内病变,早期梗死灶不显影或仅表现为局部脑沟消失。

脑CT扫描更敏感,可发现梗死灶及缺血半暗带,对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脑梗死病例汇报

脑梗死病例汇报

入院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
1.脑梗死 2.高血压病
超敏CRP:4.38mg/L ↑ ;
生化全项:高密度脂蛋白0.77mmol/L ↓ ,低密度脂蛋白3.04mmol/L,白蛋白39.1g/L ↓;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26.27μg/L↑。
三大常规、肿瘤标志物、甲状腺功能、心肌酶谱、凝血功能、ANA、血糖及胰岛素 (空腹+餐后2小时)、同型半胱氨酸未见明显异常。
头颅磁共振:脑桥急性腔梗。右侧半卵圆中心腔隙性梗塞。侧脑室周边轻 度脱髓鞘改变、脑动脉轻度粥样硬化表现。继续前治疗。

停羟乙基淀粉针,余治疗继续,患者病情持续好转。
复查生化:LDL 1.55mmol/L,HDL 0.67mmol/L,白蛋白36.6g/L,血 常规、心肌酶谱未见明显异常。
出院。 出院时体检:BP:128/66mmHg,右眼视力下降,右侧瞳孔
D=0.4cm,对光反射迟钝,左瞳孔D=0.3cm,光反射灵敏,口齿稍欠清, 左侧肢体肌力5-级,左侧肢体浅感觉稍减退。
诊断:
1.脑梗死(右侧脑桥,大动脉粥样硬化,粥样硬化性穿支闭塞) 2.高血压病 3.动脉粥样硬化
出院医嘱:
适当锻炼身体,监测血压,2周后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肌酶 谱,不适随诊。
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病历号(00548589)
男性患者,82岁,既往“高血压病”4年,不规律服药,血压控制情况不
详。3年前有“右眼青光眼手术”史,右眼视力较左眼差。
因“口齿不清伴左侧肢体无力2天”入院。
患者2天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口齿不清伴左侧肢体无力,左手持物少力,行
走不稳,伴左侧肢体麻木,无头痛头晕,无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无视物双
心电图:窦性心律,ST-T段改变。

脑梗死病例总结汇报

脑梗死病例总结汇报

脑梗死病例总结汇报脑梗死病例总结汇报一、患者基本信息患者姓名:XXX 性别:男年龄:65岁二、主诉患者主诉头痛、恶心、呕吐、意识模糊。

三、病史患者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

曾因高血压多次就诊,长期口服降压药物控制血压。

近三个月来,出现偶发性头痛和乏力。

患者平时也有轻度口渴和多尿。

最近一周,患者出现了头晕、恶心、呕吐的症状,并出现了言语不清、意识模糊的情况。

四、体格检查患者神志不清,意识模糊。

口唇苍白,面色稍有发绀。

生命体征:血压180/110 mmHg,心率88次/分,呼吸20次/分。

神经系统检查:患者左侧上肢和下肢肌力减弱,呈轻度偏瘫。

五、实验室检查头颅CT显示右侧大脑半球内动脉闭塞,脑梗死。

六、诊断根据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患者被诊断为右侧大脑半球内动脉闭塞引起的脑梗死。

七、治疗过程1.紧急抢救:患者立即被送入急诊室,应用氧气吸入、静脉通路建立、监测生命体征,并纠正水电解负衡、控制血压。

2.药物治疗:患者开始进行抗血小板治疗,给予阿司匹林口服,次日转予氯吡格雷口服;同时给予降压药物(如硝酸甘油)、抗凝治疗、抗血栓治疗(如肝素)等。

3.康复治疗: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开始进行康复治疗。

包括物理治疗(肢体功能恢复、肌力训练)、言语康复治疗、认知康复治疗等。

八、结局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及康复训练,患者的症状有明显改善,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消失。

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良好,肌力有一定恢复,可以进行自理活动。

在出院前,患者和家属进行了脑卒中健康教育,包括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定期复查血压和血糖,保持适当的运动和合理饮食。

九、教训与反思该案例提示我们要加强对慢性病患者的管理,定期复查相关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高血压患者应加强降压治疗,控制血压,以减少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对于糖尿病患者,应加强血糖控制,预防并发症。

此外,患者家属也需要加强健康教育,了解脑梗死的预防和治疗知识,以更好地照顾患者。

脑梗患者病例报告范文

脑梗患者病例报告范文

脑梗患者病例报告范文病史摘要该患者,男性,66岁,曾有高血压和高血脂病史。

突发头晕、恶心、呕吐、右侧肢体无力及发音困难等症状,紧急送往我院神经内科治疗。

签到患者自行行走就诊,意识清醒。

全身皮肤正常,发音不清,眼球不活动。

生命体征:血压150/90 mmHg。

神经系统检查* 头部:无外伤,无明显缺损。

* 定距检查:眼球可自由活动,大小正常。

* 面神经:有轻度面部麻痹。

* 肢体检查:右上肢肌力降低(Ⅲ级),右下肢肌力略降低(Ⅳ级)。

* 深感觉:无明显异常。

* 肌张力:腱反射轻度亢进。

* 其他神经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及血红蛋白均在正常范围。

* 溶血、凝血功能均正常。

影像学检查* 头颅CT:左侧脑半球陈旧缺血性改变,表现为低密度灶。

诊断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神经系统检查和头颅CT所示,确诊为左侧脑梗死。

治疗进程1.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开展快速实施急救措施。

2. 输注半小时内,静脉滴注阿司匹林和抗凝剂。

3. 进行脑血管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脑卒中类型。

4. 脑卒中抢救的目标是恢复脑功能、防止或降低并发症。

5. 联合使用中医药加强治疗效果。

治疗效果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后,面部麻痹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右上肢肌力提高至Ⅳ级,右下肢肌力恢复至正常水平。

患者主观症状明显减轻。

后续随访患者出院后,建议坚持规律的体育锻炼、控制饮食,适当减轻体重,定期复查血压、血脂水平,遵医嘱服药。

结论脑梗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和致残率。

增加公众对脑梗的认识,正确预防和治疗脑梗是当前脑血管疾病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

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筛查和干预,推广先进的治疗方法和技术,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脑梗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脑梗死 2.高血压病

2016.9.25
超敏CRP:4.38mg/L ↑ ;
生化全项:高密度脂蛋白0.77mmol/L ↓ ,低密度脂蛋白3.04mmol/L,白蛋白 39.1g/L ↓ ;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26.27μg/L↑。 三大常规、肿瘤标志物、甲状腺功能、心肌酶谱、凝血功能、ANA、血糖及胰岛素 (空腹+餐后2小时)、同型半胱氨酸未见明显异常。 心电图:窦性心律,ST-T段改变。 2016.9.27 心脏B超:左心室增大,基底段及中间段室间隔收缩活动减弱,左室舒张功能减退, 主动脉瓣退行性变伴轻度返流,三尖瓣轻度返流。 颈动脉B超:两侧颈动脉斑块形成(强回声斑块)


2016.9.26早晨
肌力波动停止,左侧肢体肌力3级,口齿不清较前加重→改阿司匹林0.1+氯吡格雷 75mg qn,继续羟乙基淀粉针500ml qd并改恩必普为针剂100ml bid,后患者病情渐好转。


2016.9.27 头颅磁共振:脑桥急性腔梗。右侧半卵圆中心腔隙性梗塞。侧脑室周边轻 度脱髓鞘改变、脑动脉轻度粥样硬化表现。继续前治疗。


诊断:
1.脑梗死(右侧脑桥,大动脉粥样硬化,粥样硬化性穿支闭塞) 2.高血压体,监测血压,2周后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肌酶 谱,不适随诊。 出院带药:阿司匹林0.1 qn(有皮肤黏膜、牙龈及消化道出血可 能),瑞舒伐他汀10mg qn,恩必普2# tid。
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病历号(00548589)

男性患者,82岁,既往“高血压病”4年,不规律服药,血压控制情况不 详。3年前有“右眼青光眼手术”史,右眼视力较左眼差。

因“口齿不清伴左侧肢体无力2天”入院。 患者2天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口齿不清伴左侧肢体无力,左手持物少力,行 走不稳,伴左侧肢体麻木,无头痛头晕,无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无视物双 影及黑朦,无耳聋耳鸣听力下降,无神志不清、四肢抽搐,无胸闷心慌及反 应迟钝。当时未予重视,未诊治,2天来上述症状持续存在无好转,为求进一
无殊,口齿欠清,右眼视力下降,左眼视力粗测正常。右侧瞳孔D=0.4cm,对 光反射迟钝,左瞳孔D=0.3cm,对光反射灵,两侧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颈 软,左侧肢体肌力5-级,右侧肢体肌力5级,左侧肢体浅感觉减退,四肢肌张 力正常,两侧腱反射(++),双巴士征(-)。

入院头颅CT(2016.9.25)未见明显异常。
步诊治来我院,拟“1.脑梗死2.高血压病”收入我科。

病来,患者神志清,精神可,饮食睡眠无明显改变,二便无殊。

否认传染病史,否认外伤、中毒、输血史,否认烟酒嗜好,否认食物、
药物过敏史,否认接种史;个人史、婚育史及家族史无殊。

体格检查:
T:36.8℃,P:88次/分,BP:154/86mmHg,R18次/分,神志清,心肺腹


2016.10.1 停羟乙基淀粉针,余治疗继续,患者病情持续好转。 2016.10.6 复查生化:LDL 1.55mmol/L,HDL 0.67mmol/L,白蛋白36.6g/L, 血常规、心肌酶谱未见明显异常。 2016.10.9出院。 出院时体检:BP:128/66mmHg,右眼视力下降,右侧瞳孔 D=0.4cm,对光反射迟钝,左瞳孔D=0.3cm,光反射灵敏,口齿稍欠 清,左侧肢体肌力5-级,左侧肢体浅感觉稍减退。



住院期间仍需完善检查:CTA,其他? 如何根据病情及检查进一步完善治疗方案?





2016.9.25 .8am入院
口服药:阿司匹林肠溶片0.2 qn,瑞舒伐他汀片20mg qn,丁苯酞胶囊2# tid,泮托 拉唑肠溶胶囊20mg qm;针剂:依达拉奉、银杏达莫、前列地尔、鼠神经生长因子及胞 磷胆碱

2016.9.25下午 患者出现左侧肢体肌力波动于3-(5-)级及口齿不清加重→ 临时加用氯吡格雷 300mg 口服并予羟乙基淀粉针500ml静滴,夜间仍有肌力波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