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和童话的阅读方法

合集下载

中小学语文基础童话、寓言的阅读方法

中小学语文基础童话、寓言的阅读方法

中小学语文基础童话、寓言的阅读方法一、如何阅读童话(一)了解童话的特点和类型童话是按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现实生活,起到教育、歌颂或讽刺的作用。

童话和寓言相比,不同的是在故事情节上更富于幻想,人物活动曲折离奇,引人入胜,篇幅较长。

阅读童话除了要依据这些特点外,还要分清它是属于下面几种类型中的哪一种:1.拟人化童话,即将动物、植物或者世界上一切没有生命的东西,赋予人的生命,模拟人的言行,成为童话的“人物”。

2.人物童话,即以普通人作为主人公的童话。

3.超人化童话。

即童话中的人物形象属于一些超自然的、幻想的、想象中的形象。

4.知识童话(也称科学童话)。

即把神奇的科学世界或者其未来远景用童话的形式表现出来,引起少年儿童的浓厚兴趣,阅读童话,首先就要搞清楚是属于哪种童话,再根据各类童话的不同特点去理解。

(二)领悟童话的生活道理童话总是通过有趣、离奇的故事反映生活,揭示某种道理,对儿童进行多方面的教育。

在阅读时,外貌要通过对童话中人物形象的具体分析去领悟做人或生活的道理。

《小青石》一文,揭示把小青石当作人来写,让它会说、会想、有感情,通过小青石的变化,思想的转变,说明了一个深刻的做人道理—为大众服务的生活才是最有意义的。

(三)正确理解童话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思想感情和生活真谛。

用阅读记人、记事文章的方法来阅读童话同样是切实可行的,而且童话更浅显易懂,更能轻松地领悟其内容.只要我们去分析领会童话里的人物的语言或行动,我们就能自然而然地领悟到作者的写作意图、思想感情和做人或生活的道理。

二、如何阅读寓言寓言,就是“寓义于言”,在具体的故事里面寄托阅读时,我们要根据其特点去理解思想内容。

(一)把握寓言中的“故事”寓言从结构上看,大多分为故事和教训两部分。

所以,首先要把寓言当作故事去读,弄清楚寓言中的主要人物(有时采用拟人手法写的动物、植物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

寓言童话朗读的方法和技巧解析8篇

寓言童话朗读的方法和技巧解析8篇

寓言童话朗读的方法和技巧解析8篇第1篇示例:寓言童话是一种通过故事情节来传达道德教育和启发思考的文学形式。

而朗读寓言童话不仅可以增强孩子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其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下面我们将解析一下关于寓言童话朗读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朗读。

一、选择合适的寓言童话在开始朗读之前,首先要选择一篇适合的寓言童话。

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喜好来选择不同难度和风格的童话。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可以选择简单易懂、有趣生动的寓言童话;对于年龄稍大的孩子,则可以选择一些更有深度、更富启发意义的童话故事。

二、理解故事内涵在朗读之前,要先对故事的内容和内涵进行充分的理解。

寓言童话往往隐藏着丰富的道德寓意和哲理思考,只有理解了这些内涵,才能更好地表达故事的意义。

三、把握节奏和情感在朗读时,要注意把握好节奏和情感的把握。

可以通过调整语速、音量和语调来表达故事中不同情节的变化和情感的起伏,让故事更加生动和感人。

四、注重语言表达在朗读时,要注重语言的表达和语音的准确性。

要清晰地发音,准确地把握语调和停顿的位置,使听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除了语言表达外,肢体语言也是朗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肢体语言的运用,可以更好地表达故事情节和情感,增加气氛,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六、互动交流在朗读过程中,可以引导孩子们参与到朗读中来,让他们模仿你的朗读,一起讨论故事情节和内涵,增加互动和交流,提高理解和表达能力。

七、多样化练习要想提高朗读的水平,就需要多样化的练习。

可以选择不同风格和难度的寓言童话,不断提升自己的朗读能力,同时也可以尝试利用录音等工具来录制自己的朗读,进行反复练习和改进。

朗读寓言童话是一种既有趣又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

通过掌握以上的方法和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寓言童话的朗读,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领悟故事的含义,感受故事带来的快乐和启发。

希望大家都能在朗读寓言童话中体会到快乐和提升!第2篇示例:寓言童话朗读是一种让孩子们快乐学习和感悟生活道理的有效方法。

小学如何阅读童话和寓言精编版

小学如何阅读童话和寓言精编版

1、在短文中的方框内填入下列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组是( A )
A.:“,!。”B.:“!,。”C.:“。,!”D.:“,,。”
2、果子“减少”的原因是C( )
A.白鸟偷吃了果子。
B.果子烂掉了。 C.空气干燥,果子干缩了。 D.
果子从窝里掉了下去。
3、精灵妈妈网请你能给短文一个恰当的中心思想(C )
因为寓言要说明的道理是要通过故事来领会的,不能靠主观判断,必须在故事提 供的内容之内。
(2)了解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寓言的故事一般很容易读懂,也比较含蓄,从结构来看,大部分寓言分故事和教 训两个部分,教训就是寓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3)了解寓言采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寓言故事的情节一般都非常新奇,往往借助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叙述, 读的时候不要忽视对其表现手法的理解,要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去沉入体会它给我们 的教育意义。
5 一、格林兄弟的《儿童和家庭童话集》
“说罢,他又开始重新攀登。一次又一次跌倒,又 一次次爬起来,他终于摸到了杯口的边缘,用尽最 后一点力气,翻过了这玻璃的围墙。
隔着透明的墙壁,杯里的蚂蚁羡慕地问:“快告
诉我,你获得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杯子外的蚂蚁 回答:“谁在最困难的时候,不丧失信心,谁就可 能赢得成功!”
1. 按照例子写成语。 慌慌张张 气喘吁吁 2. 文中两处省略号分别起什么作用? (1) (2) 3.分别用一句话来写一写这两只蚂蚁的性格特点。 (1)留在杯里的蚂蚁: (2)爬出杯子的蚂蚁: 4.请找出本文的中心句,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黑鸟和白鸟
一只黑鸟和一只白鸟同住在一棵树上。它们一同出去找东西吃,一同在蓝天上飞 翔,一同在树枝上歌唱。 秋天,果子成熟了,它们忙着采集果子,准备过冬。它们采集 的果子堆了满满一窝。

寓言童话朗读的方法和技巧解析

寓言童话朗读的方法和技巧解析

寓言童话朗读的方法和技巧解析寓言和童话是很好的读物,它们既有趣味性,又有教育性。

但如果你想通过朗读的方式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这些故事,就需要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

首先,读者需要选择适合自己以及听众的故事,这个很重要。

多数情况下,孩子将更喜欢充满活力和好奇心的故事。

故事角色也应该有与他们相似的特点,这样孩子们才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其次,在正式的朗读开始前,建议朗读者先通读一遍故事并试读之,这样可以更好地掌握故事的情况与情绪。

而且,在试读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故事中的难点和重点,对它们进行准确的强调,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故事。

接下来,朗读者需要注意语调和语速。

故事的情感和语气应该被反映出来。

声音的高低、速度和节奏等因素,都有利于表现出故事的情节丰富性。

特别是在解校注的情况下,需要注意强调一些关键词的重要性。

同时还需要多加注意,不要忽略语气上的变化,否则会让听众失去兴趣。

读者还应该注重表现力的发挥。

读者的嗓音,神情,肢体动作,以及手势、面部表情,都可以为故事增加各种元素。

适当的动作,可以使彼此进行更好的互动;流畅的表达和回应,更有助于引起孩子们的注意,然后保持他们对故事的浓厚的兴趣。

最后,读者需要倾听,道听途说。

读完一篇故事后,可以询问听众关于故事的问题,或者让他们在不了解的时候前往请教。

除此之外,读者还可以与孩子们互动,跟孩子们探究故事结尾的寓意和故事中的主题。

因为交流是读书的核心,让孩子们在交流中更好地了解故事。

总之,通过以上的几个朗读方法和技巧,你能更好地朗读寓言和童话,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和教育效果。

寓言童话朗读的方法和技巧解析

寓言童话朗读的方法和技巧解析

寓言童话朗读的方法和技巧解析寓言童话是许多孩子童年时光中最喜欢的故事类型之一。

它们不仅富含教育意义,还具有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和生动形象的角色。

如何将寓言童话进行朗读,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故事,并从中获得乐趣和教育,是每个家长和老师都需要了解的技巧和方法。

本文将探讨寓言童话朗读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家长和老师们更好地为孩子们讲述这些经典的故事。

一、选择适合年龄的寓言童话在进行寓言童话朗读之前,首先需要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的寓言童话故事。

针对3-6岁的孩子,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懂的寓言故事,如《三只小猪》、《乌龟和兔子》等;而针对7-10岁的孩子,可以选择一些寓言故事情节更加复杂,含义更加深刻的故事,如《灰姑娘》、《小红帽》等。

选择适合年龄的故事,可以让孩子更容易理解故事情节,并从中获取到对应年龄段的教育意义。

二、注重语音语调的变化寓言童话朗读需要注重语音语调的变化,根据故事情节和角色性格的不同来调整语音语调。

对于善良的角色,可以用柔和温暖的语调来朗读,而对于凶恶的角色,则可以用粗犷有力的语调来表达。

在朗读中加入一些变化丰富的语音语调,能够更好地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加专注地聆听故事。

三、运用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除了语音语调的变化,朗读寓言童话时,运用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也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适当的手势和面部表情,可以更生动地呈现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故事,并对其产生共鸣。

在朗读过程中,家长和老师可以尽情挥洒自己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将故事中的情节和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孩子们眼前。

四、营造氛围和场景在朗读寓言童话时,可以通过营造氛围和场景来增强故事的吸引力。

在讲述《小红帽》时,可以在故事中提到的“森林”、“小屋”等场景元素上进行想象和扩展,让孩子们更加沉浸在故事的情境中。

可以运用一些音效或道具,如模拟狼的嗥叫声、小红帽的哭喊声等,来增加故事的真实感和趣味性,让孩子们更加投入到故事情节之中。

五、引导孩子思考和讨论在朗读结束后,可以引导孩子们进行思考和讨论。

童话寓言阅读童话特点

童话寓言阅读童话特点

童话:是文学体裁中的一种,主要面向儿童,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的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

其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寓言:是以假托的故事或拟人的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进行劝喻、讽刺的文学作品。

特点: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为人,也可为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是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

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

童话特点:1.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

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多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去编织奇异的情节。

2.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也是童话反映生活的特殊艺术手段。

3.童话主要描绘虚拟的事物和境界,出现于其中的“人物”,是并非真有的假想形象,所讲述的故事,也是不可能发生的。

但是童话中的种种幻想,都植根于现实,是生活的一种折光。

4.童话创作一般运用夸张和拟人化手法,并遵循一定的事理逻辑去开展离奇的情节,造成浓烈的幻想氛围以及超越时空制约,亦虚亦实,似幻犹真的境界。

5.它常常采用象征手法塑造幻想形象以影射、概括现实中的人事关系。

童话故事最大的特征是用丰富的想象力,赋予动物、植物等物体人的感情。

同时童话故事总是把恶和善极端化,通俗地说,就是坏人非常坏,好人非常好。

好人很善良,坏人很恶毒。

比如《白雪公主》里,七个小矮人很善良,而皇后很恶毒;《灰姑娘》里,后母很恶毒,灰姑娘很善良。

6.童话里往往还包含了神奇的魔法、无尽的财富、凶恶的怪兽等元素,使故事能够引人入胜,打动孩子的好奇心,丰富孩子的想象力。

一般来说,童话故事主要是写给孩子的,不过,有童心的成年人同样能够在童话故事中找到快乐,让心灵纯净。

寓言的特点:1.鲜明的教育性2.强烈的讽刺性3.故事情节的虚构性4.语言精炼,极富表现力5.一般篇幅短小,结构紧凑6.常用手法为:比喻,夸张,象征,等手法童话与寓言的区别:童话: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编写合适于儿童欣赏的故事。

部编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试题 专题05 童话寓言 有答案

部编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试题 专题05 童话寓言 有答案

05 童话寓言【阅读点津】童话富于幻想,故事奇妙,情节曲折,多用拟人、夸张、对比等手法;寓言篇幅短小,语言简练,具有明显的讽喻意味,一般采用一事一理的写法。

阅读方法:①把握故事内容,弄清“人物”之间的关系;②分析表现手法,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③领悟生活哲理,对照、品评现实社会中的人或事。

【典型例题】狐狸和葡萄①一个炎热的夏日,狐狸走过一个果园,它停在一大串熟透而多的葡萄前。

②狐狸想:“我正渴呢。

”于是它后退了几步,向前一冲,跳起来,却无法够到葡萄。

③狐狸后退又试,一次,两次,三次,但是都没有得到葡萄。

④狐狸试了一次又一次,都没有成功。

最后,它决定放弃,它想,然后边走边说:“葡萄还没熟呢,我敢肯定它是酸的。

”⑤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

想一想:请你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寓言故事中狐狸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学会了吗?我们来挑战一下下面的试题吧!【沈阳市铁路实验小学三年级期中测试题】贪心的狐狸大杨树上有个马蜂窝,马蜂飞来飞去蜇人,真可恨!老农看见了,就拿一只口袋,套住马蜂窝,用绳子紧紧系住袋口,扔在树底下,回家吃饭去了。

梅花鹿和羚羊跑过来,它们发现了口袋,以为里边准有什么好吃的东西。

梅花鹿叫道:“我先看见的,该归我。

”羚羊喊道:“是我先看见的,该归我。

”它们争啊吵啊,谁也不让谁。

这吵吵嚷嚷的声音让一只尖耳朵狐狸听见了。

它鬼头鬼脑地溜过来,看见梅花鹿、羚羊跟前放着一个圆鼓鼓的口袋,心想:里面准是一块大肥肉,足够我吃两顿的。

于是,狐狸转了转眼珠,抓了抓耳朵,想了个坏主意。

它说:“别吵了,别吵了!我来给你们评评理。

”梅花鹿和羚羊说:“你很聪明,一定有好办法。

我们听你的。

”狐狸一听,心里高兴极了。

它眯起眼睛□清清嗓子□装出一副公正的样子说□那好吧□你们谁跑得快□口袋就归谁□现在就比赛□从这儿跑到小河边□再跑回来□梅花鹿和羚羊拼命地向小河边跑去。

寓言类阅读题答题技巧和方法

寓言类阅读题答题技巧和方法

寓言类阅读题答题技巧和方法摘要:一、引言1.寓言和童话故事的定义和特点2.寓言类阅读题在考试中的重要性二、答题技巧1.理解寓意2.分析情节3.联系实际4.阐述观点5.总结教训三、具体方法1.快速抓住故事主题2.细致分析角色性格3.深入挖掘故事细节4.联系生活实例展开论述5.结论部分总结全文,呼应主题四、实战演练1.例题解析2.解题步骤和思路五、总结1.寓言类阅读题的答题技巧和方法2.平时阅读积累的重要性正文:在各类语文考试中,寓言类阅读题一直是考生们关注的焦点。

寓言类阅读题不仅考查了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对考生的道德素养和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这类题目,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寓言类阅读题的答题技巧和方法。

首先,我们要了解寓言和童话故事的定义和特点。

寓言是一种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深刻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作品。

童话则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鲜明的形象,用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和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来反映社会生活,惩恶扬善,起到教育人作用。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寓言类阅读题的答题技巧。

1.理解寓意:在回答寓言故事题时,需要理解故事的寓意和道德意义,包括故事中所表达的道德观念、品德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只有弄懂了这个层面,才能更好地进行后续的分析和阐述。

2.分析情节:故事的情节是故事的骨架,我们需要通过分析情节来把握故事的主题。

在分析情节时,要注意角色之间的互动、故事的发展和高潮等,通过这些方面来挖掘故事的深层含义。

3.联系实际:在回答寓言故事题时,我们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现象来展开论述。

这样既能使答案更具说服力,也能体现考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

4.阐述观点:在阐述观点时,要明确自己的立场,并结合故事内容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

此外,要注意观点的逻辑性和条理性,使答案更加完整。

5.总结教训:在回答寓言故事题时,最后一定要总结教训。

总结教训时要紧扣故事主题,突出故事所传达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寓言和童话类文章的阅读方法一、学习寓言类文章的阅读方法。

1、什么是寓言?寓言,就是通过具体形象的小故事,让人明白其中的道理。

篇幅虽短小,却蕴涵着深刻的道理。

2、把握把握寓言中的“故事”。

寓言故事所描绘的对象非常广泛,不仅有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日月星辰,还有我们人类。

我们在弄懂这些对象的同时,还要知道它叙述了一件什么事,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怎样。

这样也就基本把握了故事的内容。

就拿《画蛇添足》来说吧,故事的起因是“每个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画得快,就把这壶酒给他”,故事的经过是有个人把蛇画好后,见别人没画好,就给蛇画起脚来;故事的结果是画蛇添足的人虽然先画完,却没喝到酒。

3、领悟寓言故事的寓意。

从结构上看,大多数寓言分为故事和教训两部分,教训就是寓言故事的寓意。

因此,我们在阅读寓言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去深入体会它的教育意义。

课文《买椟还珠》就是比喻那些只图表面,不识内里,缺乏鉴别能力以致取舍不当的行为。

《滥竽充数》中的南郭先生,转换成那些没有真才实学,凭做假、蒙混度日的人;把“滥竽充数”比喻为缺乏才干而混充行家,或是比喻拿次要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

二、学习童话类文章的阅读方法。

1、什么是童话?童话是按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通过丰富的幻想、想像和夸张来塑造鲜明的形象,用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和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反映社会生活。

扬善抑恶,起到教育人的目的。

2、弄清故事的几大要素。

童话故事和记事类文章一样,它也有几大要素,我们在阅读童话故事时,必须弄清它们叙述的是一件什么事,事情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么发展的,结果怎样,故事中有哪些“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他们各自扮演什么角色。

弄清了这些要素,这个故事我们也基本上读懂了。

3、重视童话的现实意义。

①童话里的人物、情节虽然是虚构的,但绝不是胡思乱想、随意编造的,而是以社会现实为基础的。

例如,社会上有冻死孩子的事情,才出现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那样的童话。

善与恶、苦与甜、笑与哭等情景在童话里的出现无一不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所以我们在阅读童话时,绝不能小视它的现实意义。

②童话总是通过曲折动人的故事来反映现实生活,提示某种道理,对儿童进行多方面的教育。

在阅读时,我们要通过童话中人物形象的具体分析去领悟做人或生活的道理。

如《小青石》一文就是把小青石当作人来写,让它会说、会想、有感情,通过小青石的变化,思想的转变,说明了一个深刻的做人道理——为大众服务的生活才是最有意义的。

三、寓言和童话的区别。

童话和寓言的区别寓言和童话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区别。

相似之处是它们的故事是虚构的,故事中的主人公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的其他东西和现象,都具有教育意义。

不同的是,寓言比较短小,语言简练、朴素,重在教训和讽刺,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童话是一种富有幻想色彩的故事。

有幻想,才有童话,它以少年儿童认识、理解的人或物为描写对象,通过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童话有诗一般优美的意境和语言,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四、练习。

(一)掩(yǎn)耳盗(dào)铃从前有一个人,看见人家大门上挂着一个铃铛(dāng),想把它偷(tōu)走。

他明明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 pèng),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发觉。

可是他想:“如果把耳朵掩住,响声就听不见了吗?”他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

没想到手刚碰到铃铛,他就被人发觉了。

1、文中哪一句话写出了“掩耳盗铃”的意思?用“――”画出来。

2、把句子改成陈述句。

如果把耳朵掩住,响声不就听不见了吗?3、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面“√”。

《掩耳盗铃》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1)偷别人的东西时,光把耳朵掩起来是不够的。

()( 2)自己欺骗自己的想法和做法都是十分愚蠢的。

()( 3)放在外面的东西一定要防止人偷窃。

()(二)有一天,一只老山羊爬山时把腿摔坏了,请毛驴把他背回家。

毛驴向他要十斤山芋做报酬,老山羊只好一瘸一拐地走了。

过了一会儿,老山羊骑在牛大哥的背上缓缓走来,毛驴于是问:“牛哥,它出多少山芋请你背它?“千斤“。

毛驴冷笑道:“十斤山芋还不干呢?千斤!你可别做梦了!”牛大哥认真地说道:“不是我别做梦了,而是你别糊涂了!十斤山芋算得了什么?友谊的分量才重千斤呀!”毛驴听了牛大哥的一席话,站在那扇了扇长长的耳朵,垂下头不好意思地走了。

1、给下面词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横线。

毛驴(lǘ lú) 山芋(yǜ hú) 友谊(yí yì)分(fēn fèn)量耳朵(duō duo) 垂(chuí shuí)下头2、给多音字组词。

bēi ( ) shān ( )背 { 扇{bèi ( ) shàn( )3、找出下列各词的近义词。

缓缓――( ) 友谊――()4、文中的“千斤”这句话是谁说的,请在()里打“√”。

(1)、毛驴说的。

()(2)、牛大哥说的。

()(3)老山羊说的。

()5、下面3个题目,那个可以做这篇故事的题目。

请你选择一个,在()里打“√”。

(1)毛驴和老山羊()(2)老山羊和牛大哥()(3)毛驴和牛大哥()6、毛驴听了牛大哥和话后“垂下头不好意思地走了”说明了什么?7、读了这篇寓言故事,你最喜欢谁?为什么?8、用文中的一句话,把下面的话补充完整。

这篇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三)蚊子和狮子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

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

我比你强得多。

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

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1.在写法上,本文通篇都采用的是_________手法,是通过对蚊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来表现中心的。

2.蚊子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

”蚊子“强”在什么地方?下列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

A.蚊子有“喇叭”,能用它扰乱狮子的听觉和视觉,失去正确的判断力,无法准确攻击。

B.蚊子有必胜的信念,使它产生强大的力量,战胜狮子。

C.蚊子能动脑子,想出办法激怒狮子,使它失去理智,无法准确击中目标。

D.蚊子知己知彼,以己之长克狮子之短。

3.指出下面两个句子中的“吹着喇叭”所表现的不同内容。

⑴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

这里“吹着喇叭”表现蚊子⑵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

这里的“吹着喇叭”表现了蚊子4.“要说不是这样”中的“这样”指代的是5.文中“叹息”一词写出了蚊子( )A.自负而又自卑的心理。

B.懊悔而又无可奈何的心理。

C.懊悔而又不服气的心理。

D.愤怒而又无可奈何的心理。

6.用自己的话概括蚊子战胜狮子的主要原因是7.蚊子为什么又被“小小的蜘蛛”消灭了?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蚊子缺乏精神准备。

B.蚊子不明敌情,战术失当。

C.蚊子被胜利冲昏头脑,得意忘形,丧失了警惕。

D.蚊子不小心落入蛛网。

8.能确切概括蚊子结局的成语是()A.骄兵必败 B.夸夸其谈 C.自食其果 D.纸上谈兵(四)美丽的桥①很久以前,一直和睦地生活在相邻的两个庄园的一对新兄弟陷入了一场纠纷,这是40年来两兄弟之间首次发生纷争。

②在这40年当中,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肩并肩地辛勤劳作着,共用农业工具,互换丰收果实。

可是这种漫长而有益的合作突然停止了,原因是发生了一个小误会,结果却发展到反目成仇的地步。

③一天上午,有人敲开了哥哥家的大门,一个身背木匠工具的人对哥哥说:“我正在找活干,如果你的庄园需要修缮,我可以帮助你。

”“是的,我这里正需要你。

”哥哥回答说。

④哥哥说:“你瞧,在小溪另一边的那个庄园住着我弟弟。

上周我们两个庄园之间不是一个美丽的大牧场,但是,前几天我弟弟用推土机开了一条渠,从此,一条小溪横在我们的庄园中间。

”⑤“他这样对待我,我要给他点颜色看看。

你看粮仓旁边那堆废木头了吧,我想让你在这里造一个两米高的围栏,以后我永远都不想见到他了!”哥哥说道。

⑥木匠对哥哥说:“我懂了。

请给我钉子、挖坑埋木桩用的铁锹。

我的活计会使你满意的。

”⑦哥哥帮助木匠准备完所有的材料后,离开了庄园,忙别的事去了。

⑧木匠一整天都在忙碌着,又是测量,又是锯木头,又是钉钉……日落时分,当哥哥回来时,木匠已经干完了活。

这时哥哥惊得目瞪口呆,因为他的眼前不是什么两米高的围栏,而是一座小桥,一个穿过小溪连通两个庄园的桥。

它静静地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中,精美得简直就像一件艺术品。

⑨这时,哥哥的邻居弟弟从桥那边的庄园走过来,抱住哥哥:“你真伟大!在我做了对不起你的事之后,你却建造了一座美丽的桥……⑩当两兄弟重归于好的时候,他们看到木匠正在一边默默地收拾工具。

“请等一下,”哥哥对木匠说,“我这里还有很多活需要你做。

”木匠背起工具,微笑着回答:“对不起,我倒是很愿意留下来,但是还有很能多桥等着我去造。

”1.这座桥之所以是“美丽的”,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是2.结合语境,解释文段⑤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兄弟俩的哪些做法表明他们已不再和睦友爱?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有句话点明了木匠已有主见,他要造一座桥,这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你怎样理解文段⑩中画线句子的含义?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木匠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完这篇文章后,你有何感想?你认为应该如何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