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新航路开辟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新航路开辟》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新航路开辟》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一、课程导入大家来看大屏幕,喜欢吃这些美食吗?大家回顾第六节我们所学的内容,这些美食的原材料玉米、甘薯、马铃薯是中国原产的吗?那它的原产地在哪呢?通过观察传入中国的途径,我们发现欧洲成为了中转站,为什么欧洲能够成为中转站呢?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来寻找答案。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新航路的开辟》。

通过学生身边的事物引入本课,更能使学生感同身受。

二、新课讲授什么是新航路呢?呈现内容。

既然有新航路,那是不是还有旧航路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旧航路都有哪些航线,我们发现旧有的航线都是陆上交通。

大家想这样一个问题,既然有沟通东西方的航线,能够进行商贸往来,欧洲人为什么还要花费人力、物力、财力来开辟新的航路呢?(一)下面大家迅速阅读课本32 页内容,分析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老师给大家了几点提示:经济根源、政治根源、宗教(文化)根源、社会根源。

留给学生几分钟时间准备,之后请同学回答。

学生回答之后改正其不准确的地方,呈现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有了这些因素,在旧有的航路上也可以进行贸易,为什么非要开辟新的航路呢?大家来看这则材料,分析出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

再次呈现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五个方面)。

以马可波罗的一段话引出人们为什么向往东方。

(二)设置情景,如果你是当时的欧洲人,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你会出海远航?提示阅读课本32 页至33 页小字部分。

与学生一起概括出新航路开辟的条件(四个条件)。

本部分充分运用课本内容。

(三)新航路开辟的动力有了,条件也有了,是不是要去寻金了,要去实现梦想了?本课内容已让学生课前进行了预习,并且这部分历史史实清晰明了,没有需要理解的内容所以这部分内容直接讲解四条航线,通过图示请清楚四位航海家出航的时间、航向的方向、到达的目的地,受哪个王室的支持。

讲解之后请同学到黑板写出各航海家出航的时间以及到达的地方。

(四)任何一个历史事件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已经学过了很多分析历史事件的实例。

一讲到分析一个历史事件的影响首先要想到什么?正反两方面,用历史术语来说就是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高中历史《开辟新航路(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开辟新航路(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开辟新航路》教学设计【课程标准】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客观条件;②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①结合地图和表格熟练掌握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历实基础。

②通过图示结合课本掌握新航路开辟的背景③通过史料探究正确认识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和亚、非、美洲所造成的不同结果,感受历史发展的对立统一性。

引导学生分析殖民扩张的不同结果,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 通过新航路开辟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历史发展的进程,改变了世界形势,从而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②欧洲殖民者对亚非拉美得血腥掠夺,一方面给这些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打断了其发展,造成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长期落后;另一方面促进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学情分析】由于是复习课,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但记忆不牢,理解不深,运用不活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同时高三历史复习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更注重思维能力,理解运用是关键;同时学生对历史定位不准确,没有形成系统的历史思维,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教学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和影响难点:地理大发现的影响。

【教学方式】采取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式的方法,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情感。

以板书形式提炼出重要知识点,便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

【复习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设计问题:中国古代人民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举例说明中国古代物质文明的繁荣。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历史进入到到15、16 世纪,当我们还固守在田陇之上进行精耕细作时,当我们还在为领先世界的手工业洋洋得意之时,当我们沉醉于城市的繁华之中时,西方国家已经踏上了前往东方淘金的航船,开辟新航路,拉开了真正意义的世界历史的序幕。

高中高一下册历史教案:开辟新航路

高中高一下册历史教案:开辟新航路

高中高一下册历史教案:开辟新航路教案标题:开辟新航路教案类型:高中高一下册历史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了解开辟新航路的背景和意义。

2.掌握西方国家在开辟新航路中的主要探险和成就。

3.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开辟新航路的背景和意义。

2.掌握西方国家在开辟新航路中的主要探险和成就。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1.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向学生描述15世纪后半叶,在欧洲一些国家发起了一场侵略、探险和贸易的风潮,即大发现时期。

那些为开辟新航路而进行的探险和贸易活动,将人类文明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2.知识探究(30分钟):2.1 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科书和相关资料,了解开辟新航路的背景和意义。

2.2 教师讲解:教师向学生讲解开辟新航路的背景和意义。

强调西方国家为了寻找新的商业贸易路线和资源,进行了一系列探险和贸易活动。

这不仅推动了地理、科学等知识的发展,也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契机。

3.知识运用(30分钟):3.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一下开辟新航路带来的变化和影响。

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3.2 小组分享:每个小组的代表向全班分享讨论结果,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4.拓展延伸(1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相关视频或图片,深入探讨开辟新航路对不同国家和文明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开辟新航路对于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开辟新航路的背景和意义,掌握了西方国家在开辟新航路中的主要探险和成就。

同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六、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完成开辟新航路相关的阅读任务,并撰写一篇感想或思考题。

同时,要求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中国在开辟新航路中的贡献,并总结对中国的影响。

新航路开辟教学设计

新航路开辟教学设计

新航路开辟教学设计第1篇:新航路开辟教学设计(新)新航路开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条件了解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探险的基本情况、基本路线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历史材料归纳历史信息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的学习,理解航海家的开拓、进取、不畏艰险的精神。

理解新航路开辟与掠夺、殖民等紧密相连。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2.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教学内容安排(1课时)新课导入出示14世纪下半期的世界地图(《大明混一图》)与15世纪绘制的世界地图,提问与现在的世界地图的相似度是否很高,从而提出当时“人类生活在相互隔绝而又各自独立的几块陆地上,没有哪一块大陆上的人能确切地知道,地球究竟是方的还是圆的,而几乎每一块陆地上的人都认为自己生活在世界的中心。

”因此,当时人们不知道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只是根据仅有的知识画出了世界地图。

出示16世纪中期的世界地图,从而提出相似度很高的原因是15世纪到16世纪发生了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新航路开辟,人类认识了世界的大概样子。

讲授新课一、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人类为什么在15世纪到16世纪开辟新航路呢?下面我们就来学学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请同学阅读77页到78页第四自然段,得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第一个原因:寻金热。

教师提问:“黄金梦”成为驱使西欧的商人、航海家和探险家远航的动力,那这些人能在哪里能实现他们的黄金梦呢?请同学阅读77页第二、三自然段得出:中国、印度。

他们怎样知道中国与印度可以实现他们的黄金梦呢?《马可·波罗行记》的刺激出示13-14世纪东西方交通示意图,解释当时的东西方交通形势。

从中世纪开始,印度的香料、宝石、稀有药材以及中国的丝绸和瓷器等商品就经过这些渠道出现在欧洲市场。

但是在15世纪中叶以后他们获取这些东西容易吗?请同学阅读77页第三自然段得出:不容易。

为什么呢?商路受阻二、新航路开辟的条件提问“面对如此状况,该怎么办?”得出“开辟新的通往东方的商路”出示13-14世纪东西方交通的示意图,提问“假如你就是当时的一位商人,你要开辟怎样的新商路?”得出“离土耳其远一点的海路”。

高中历史《新航路的开辟》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新航路的开辟》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经济史第二单元第一课,是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崛起的起点,对人类历史影响深远。

在此以前的世界基本上是彼此隔绝的,由于新航路的开辟和“新大陆”的发现,打破了世界各地之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条件,世界各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人类历史。

因此,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一历史事件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①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包括必要性与可能性),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②掌握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培养学生概括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述能力;③ 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图文史料分析、互动探究等引导学生理解和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②通过地图动态演示、表格归纳使学生更清晰明了掌握新航路开辟的过程:通过问题探究方法深入理解新航路开辟建设性和破坏性并存的双重性影响。

通过设计有探讨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在相互交流中得到共同提高;③通过提供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史料,提高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以及获取有效信息并利用有效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依据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和经过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西欧航海家们不畏艰难,勇于开拓进取的人文主义精神。

强调中国的罗盘针对欧洲航海事业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热情;②依据对新航路开辟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从文明史观与全球史观的角度来看待新航路开辟的进步性及伟大意义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及影响。

教学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如何正确评价新航路的开辟。

四、教学环境多媒体课件。

1 课时教学流程设计【导入新课】(出示PPT)播放美国乡村音乐、电影《哥伦布传》的主题曲《I am sailing》(我在航行),使学生感受到歌曲中航海家在茫茫大海中的思乡之情,由此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歌曲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带着探究的欲望进入本课的学习。

新航路开辟(新课程教案)

新航路开辟(新课程教案)

新航路开辟(新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2. 掌握新航路的主要航线和重要航海家。

3. 理解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1. 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2. 新航路的主要航线和重要航海家。

3. 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 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2. 新航路的主要航线和重要航海家。

3. 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原因、主要航线和重要航海家。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的影响。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原因、主要航线和重要航海家,以及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世界地理大发现,为新航路开辟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和原因:讲解欧洲探险家的探险动机、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探险历程。

3. 讲解新航路的主要航线和重要航海家:讲解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家的航线和成就。

4. 分析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的影响: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分析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的影响。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原因、主要航线和重要航海家,以及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的影响。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新航路开辟的重要性和对世界的影响。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内容:1. 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贸易格局变化。

2. 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3. 新航路开辟对亚洲、非洲和美洲的影响。

七、教学重点:1. 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贸易格局变化。

2. 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3. 新航路开辟对亚洲、非洲和美洲的影响。

八、教学难点:1. 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贸易格局变化。

2. 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3. 新航路开辟对亚洲、非洲和美洲的影响。

新航路开辟(新课程教案)

新航路开辟(新课程教案)

一、教案主题:新航路开辟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和原因。

2. 让学生掌握新航路开辟的主要航线和航海家。

3. 让学生理解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1. 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和原因。

2. 新航路开辟的主要航线和航海家。

3. 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世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已知的航路,激发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兴趣。

2. 教学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和原因:通过讲解和展示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和原因。

3. 教学新航路开辟的主要航线和航海家:通过讲解和展示相关资料,让学生掌握新航路开辟的主要航线和航海家。

4. 教学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的影响:通过讲解和展示相关资料,让学生理解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的影响。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回答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和原因。

2. 学生能准确回答新航路开辟的主要航线和航海家。

3. 学生能理解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的影响。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背景。

2. 利用多媒体手段,如视频、图片等,生动展示新航路的航线和航海家。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的影响。

七、教学资源:1. 世界地图:用于导入和展示新航路。

2. 新航路开辟相关资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3. 小组讨论材料:用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八、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世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已知的航路,激发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兴趣。

2. 探究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和原因:学生通过阅读资料,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和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

3. 展示新航路开辟的主要航线和航海家: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生动展示新航路开辟的主要航线和航海家。

4. 小组讨论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的影响: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的影响。

教师提供相关资料,引导学生深入讨论。

高中历史新航路开辟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新航路开辟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新航路开辟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以“高中历史新航路开辟”为主题,通过对该历史事件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过程及其对全球历史发展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评价能力,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航海事业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教学对象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世界历史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历史背景知识。

此外,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史料分析和评价能力。

在此基础上,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后续历史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过程及其主要航海家;(2)了解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尤其是对欧洲、亚洲、非洲等地区的交流与互动;(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过程及其影响;(4)学会搜集、整理、分析相关史料,提高历史研究能力;(5)培养对历史事件的批判性思维,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和分析历史问题。

2、过程与方法(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2)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的能力;(3)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不同文明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的互动;(4)设计相关实践活动,如制作思维导图、编写小论文等,提高学生的历史表达能力;(5)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形象感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情感;(2)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通过学习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认识到中国古代航海事业的伟大;(4)培养学生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5)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学会从多元视角看待历史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及解读
1、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2、学习目标
(1)熟记新航路开辟原因和客观条件、探寻新航路的过程;影响。

(2)提升知识迁移和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重点难点
重点: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和影响。

难点:地理大发现使世界日益联结成一个整体。

4、学科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透过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和过程,认识到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和融合,进而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时空观念:让学生在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史料实证:通过对原始材料的展示,多角度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

家国情怀:对比新航路开辟与郑和下西洋,认识到扬帆起航在人生中的价值。

二、导入新课
通过大国崛起视频,让学生对新航路有一个整体了解。

三、教学过程
【概念解析】新航路开辟
【知识梳理】
(一)远航的成果——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时间航海家支持国家开辟航路备注1487—
1488
迪亚士葡萄牙
1492西班牙西欧——美

1497—1498葡萄牙第一个到达
印度
1519—1522环球航行证明地圆学

让学生欣赏话剧《哥伦布的艰难》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分角色体
验四位航海家的航路历程,加深印象。

(二)东方的诱惑——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让学生在自主完成的前提下,充分讨论并给出答案。

实行抢答的模式,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材料一:“……,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
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恩格斯
(1)恩格斯认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是什么?出现这种社会现象的根本
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1453 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小亚细亚以及克里木等地区,从而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

不但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

这实际上等于堵死了这一条重要的商路。

结果,欧洲市场上东方商品的价格猛涨。

——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
(2)材料二说明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基督教与欧亚其他广泛传播的宗教相比,更多地渗透着普救主义。

十字军的多次东侵,就是受着传教精神鼓舞的。

热心于航海事业的冒险家们动机除了企图夺取香料外,便是发动新一次十字军运动,传播基督福音于全世界。

——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
(3)材料三反映新航路开辟的宗教原因是什么?
欧洲人能开辟前往东方的新航路的条件有哪些?
(三)远航的思索——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让学生能从不同角度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同时在旧大陆也很难出现像美利坚合众国那样的自由资本主义试验场地。

同样,没有把世界联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也不可能出现推动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

——摘自黄邦和主编《通向现代世界的500 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1)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新航路的开辟对整个世界造成的影响是什么?
16 世纪,欧洲的黄金从55 万公斤增加到119 万多公斤,…… 物价上涨使靠工资为生的工人实际工资下降,日趋贫困。

按传统方式征收的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主,收入减少了。

同时新兴的资产阶级靠使用廉价的劳动力和高价出售产品而得到好处
——孔祥民主编《世界中古史》(2)据此概括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社会各阶层的影响。

并分析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产生了哪些影响?
(3)结合教材分析新航路的开辟对美洲、非洲和亚洲的影响。

【会试阶段,合格可为贡生】
三、夯实基础
1、15世纪“西欧人的发财梦做得很是时候”,这样评论主要是因为()
A.当时了解到东方有很多财富
B.当时已具备了海外探险和扩张的条件
马 分散走向整体
世界
环球航行
麦哲伦
航海技术进步
刺激经济发展 亚洲
传播天主教会 发现美洲
哥伦布 君主积极扩张 烈火黑奴场所 美洲 到达印度 达 · 伽 遭到灭顶之灾 非洲 追求黄金香料 到好望角 迪亚士 开辟新航路
资本原始积累 欧洲 商品经济发展 C.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 D.东西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2、西欧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海洋是( ) ①大西洋 ②印度洋 ③北冰洋 ④太平洋
A.①②③
B.④①③
C.①④②
D.④②①
3、新航路的开辟之所以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进步,最主要是由于 ( )
A.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B.人类开始由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走向整体世界
C.证明了地圆学说
D.近代商品和证券交易所开始出现 4、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迅速,集中表现在( ) A.资产阶级人数增加 B.资本积累速度加快C.雇佣劳动力增加 D.封建地主阶级衰落 5. 下列不属于新航路开辟必要条件的是 A .马可波罗行记的流传 B .科学技术的进步 C .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 D .葡、西王室的支持 6.16 世纪从英国到印度最短的航线是: A、英国→大西洋→印度洋→印度 B、英国→地中海→→红海→印度洋→印度C、英国→地中海→奥斯曼土耳其→印度D、英国→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印度
7.西欧航海家进行开辟新航路活动的先后顺序是: ①达·伽马 ②迪亚士 ③哥伦布 ④麦哲伦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②①④③
D .①②④③ 【知识小结】
【殿试阶段,冲刺一甲前三】
教师寄语:历史的天平曾经为中华民族的辉煌而倾斜,但在西方开启动人心魄的新航路时,我们的华夏文明却在 “帝王万岁”的颂歌中暗哑。

闭关锁国,错失海洋令我们付出了遭受战火与鲜血洗礼的代价。

孩子们,世界那么大,愿你们都乘着“一带一路”的春风去看看这精 彩的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