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国际比较分析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国际比较分析

综 合 以 上 分 析 , 国银 行 中 间业 务 收 入 占 比 最 高 的 是 我
而 旗 集 团 中间 业 务 收 入 平 均 占 比 为 6 . 5 , 于 同 行 业 最 结 算 业 务 收入 , 美 国 则 为 资 本 市 场 收 入 。 这 与 我 国 近 年 18% 属 导至 国际 结算 业务 成 为 高 , 间业 务 收 入 占据 了 它 们 总 收 入 的 半 壁 江 山 。 而 我 国 来 国际贸易的快速 发展 密 切相关 , 中 中 间 业 务 开 展 得 比较 早 、 务 较 大 的 中 国银 行 中 间 业 务 收 银 行 的 一 大亮 点 。而 美 国银 行 之 所 以 能 在 资 本 市 场 方 面 取 业 主 入占总收入 的平均水 平也才 1. 9 , 国外水 平相差近 三 得 巨额 收 益 , 要 是 因 为 美 国 对 银 行 实 行 的 是 一 种 混 业 经 3 9 与 银 保 同 四 倍 , 外 建 设 银 行 、 商 银 行 、 通 银 行 平 均 水 平 达 不 到 营 的模 式 , 行 可 以 参 与 证 券 、 险 行 业 , 时 由 于 美 国金 此 工 交 融 市 场 发 育相 对完 善 , 融 产 品 丰 富 , 此 为 银 行 发 展 衍 生 金 因 l% 。 O
收 入 占 比年 均 为 1 。 7 , 用 卡 业 务 收 入 占 比年 均 为 1 . 26 % 信 2 7 , 中 间业 务 收 入 占 比最 高 的是 资 本 市 场 收 入 , 均 占 5 而 年
是 银 行 的 发展 步 伐 。
() 整体上 看 , 2从 西方 国家 中 间 业 务 的 品 种 及 技 术 含 量 比达到 2 . 9 其 中投资银 行收入 , 券交易 收入所 占资 2 3 %, 证
中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比较分析

[ 摘 要] 着经 济 全球 化 的发 展 和 以金 融 改 革 和金 融 创新 为特 色的金 融 自由 化 的发 展 , 业 银 行 进 行 中 间业 务 创 新 已成 随 商
为 发展 的 主要 趋 势。 论 文 从 全球金 融环 境 的 变化 以及 对 商 业银 行 经 营 的 影 响展 开 论 述 , 先 描 述 了金 融 全 球 化 带 来 的 机 首
1 % 9 西方 商业银行 中间业务 的创新始 于 2 0世 纪 7 0年 代 初 。 以 银 行 的 中 间 业 务 收 入 占 营业 收 入 的 比重 只 有 建 行 达 到 2 .4 ,
信 用 卡 、 金 和 代 理 销 售 保 险 等 业 务 为 主 ;0年 代 以后 。 于 金 离 发达 国家 4 %~ 0 基 8 由 5 5 %的标 准 还 存 在 相 当大 的 差距 。
d i1 .9 9 i l 17 —0 9 .0 2 1.2 o:0 3 6  ̄.S i 6 3 l4 2 1 .0 0 1 S.
[ 中图分类号]F 3 3 [ 8 Q 3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 7 — 1 42 1 )0 O 3— 2 6 3 0 9 (0 2 1- 0 5 0
行 中外 比较 。选 择 适 合 本 土 的创 新 有 助 于 商 业 银 行 业 务 的 良性 国商 业 银 行 而言 。 贷 款 业 务 依 旧 是 办 理 业 务 的 重 点 , 间业 务 存 中
发展 。 1 国 内外 商业 银 行 业 务 创 新发 展 综 述
收 入 占总 收 入 的 比重依 然较 小 :0 4年 , 大 国有 商业 银 行 中 间 20 四 业 务 平 均 收 益 占总 收 益 的 1%左 右 ( 先 霞 ,0 5 ,0 8年 、 5 姚 2 0 )20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分析

商展经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分析——以招商银行为例山东农业大学 王玉雪摘 要: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中,存贷款间的利差一直是银行利润收入的主要部分,基本达到商业银行总利润收入的60%~70%,中间业务一直作为银行附属业务,发展并未得到管理者的重视。
从目前的国际金融大环境来看,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之后,存贷利差减小,营业收入随之受到影响,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使得金融工具等方面发生了变化,第三方支付、金融脱媒都不同程度挤占了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倒逼各商业银行进行业务转型。
如何转变商业银行的传统经营模式,找到适合我国具体情况的经营模式,从而增加自身竞争力以求长远发展是商业银行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创新;业务转型;发展分析;建议本文索引:王玉雪.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分析[J].商展经济,2021(17):054-056.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DOI:10.12245/j.issn.2096-6776.2021.17.171 新形势下招商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分析1.1 中间业务快速发展近几年,股份制银行的中间业务比重不断上升,各商业银行逐渐意识到必须发展中间业务,实现业务转型,才能适应当前的金融环境。
到2019年,招商银行与其他股份制银行相比,非利息收入最高,达到508.94亿元,优势明显,其次是民生银行,达到427.33亿元。
招商银行非净利息收入占比虽下降2.15%,但仍高达36.80%,高于平均水平36.26%。
到2020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影响,但是中间业务中理财产品余额达到2.45万亿元,资产托管规模突破16万亿元,中间业务仍旧发展迅速。
1.2 中间业务发展结构不均衡招商银行的中间业务中手续费以及佣金收入与其他业务所带来的收入具有明显的差距,依靠开展支付结算业务、银行卡业务的佣金、手续费仍是主要利润增长点,佣金以及手续费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甚至可以用来反映一个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情况。
中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比较分析

中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比较分析[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以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为特色的金融自由化的发展,商业银行进行中间业务创新已成为发展的主要趋势。
论文从全球金融环境的变化以及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展开论述,首先描述了金融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使得业务创新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经之路;其次,介绍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和国外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发展和现状,通过对比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在业务创新中的问题、不足及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业务创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以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为特色的金融自由化的发展,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中的主体,创新已成为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进行中间业务创新,已成为发展的主要趋势。
这些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进行中外比较,选择适合本土的创新有助于商业银行业务的良性发展。
1 国内外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发展综述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创新具体指在原有业务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根据银行发展的需要,将新思维运用到实际当中,开发适应客户需求的新型服务类和表外业务的过程。
1.1 国外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发展及现状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创新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以信用卡、基金和代理销售保险等业务为主;80年代以后,由于金融衍生产品迅速发展,商业银行推出了大量期货、期权、信用担保、互换等创新业务;90年代以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电子渠道的建设逐渐开展,现金管理等资源整合型业务陆续开展;21世纪以后,得力于混业经营和金融市场的日渐发达,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发展到资产管理、代客理财等领域,实现了证券、保险和信托等领域创新业务的全面推进。
目前,主要是发展公司银行业务、个人理财业务以及资本市场相关业务。
处在混业经营的体制下的西方商业银行的资产运用能力和产品研发能力不断提高,中间业务的创新也逐渐变得个性化、多元化、综合化、系列化,传统中间收入比重逐渐降低。
中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比较

商 业银 行 中 间业 务 的敏展 水 平相 比, 数量 、 在 质量 上
还 存 在很 大 的差 距和 不 足 。 1 中 外 商 业 银 行 中 间 业 务 发 展 比 较
1. 1 收 入 水 平 比 较
国 外 银 行 业 中 间 业 务 的 服 务 手 段 电 子 化 、 技 科
中图 分类 号 : 8 0 4 F 3 .
文献 标 识码 : A
窜 章 编号 :0 7 6 2 ( 0 6 0 — 0 1 — 0 10 - 9 1 2 0 ) 8 0 4 2
以 从 事 资 本 市 场 业 务 。 与 西 方 商 业 银 行 相 比 。 国 我 商业 银行 起 步较 晚 , 长 期受 银 行业 分业 经 营 限制 。 且 除 目前 实 际 上 已 有 混 业 经 营 迹 象 的 中 银 集 团 、 大 光 集 团 、 信集 团等 少 数 金 融 集 团 设 有 专 门的 商 业 银 中 行 、 险公 司 、 券 公 司 来从 事 具 体 的 业 务 外 。 他 保 证 其 绝大 部分 商业 银 行 主 要 从 事 传 统 的 存 贷 款 业 务 , 即 使 涉 足 其 他 金 融 领 域 也 基 本 上 是 采 取 代 理 的 方 式 来
维普资讯
科 技与 经济 26 第8 0年 期 0
避 { 蕊灞扭 , 【
中 外 商 业 银 行 中 间 业 务 的 发 展 比 较
杜 逸 冬
(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 院。 陕西 成 阳 摘 72 0) 100 要 : 着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的 确 立 和 金 融 体 制 改 革 的 深 入 , 国 商 业 银 行 在 稳 定 发 展 传 统 资产 随 我
化 程 度 较 高 , 硬 件 设 备 、 付 应 用 系 统 及 管 理 信 息 软 支
分析中西方商业银行的异同点,结合分析

分析中西方商业银行的异同点,结合分析一、内部控制环境差异分析:1、产权制度差异:从国外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看,商业银行采用的是现代银行法人产权制度,其主要表现为股份公司的形式,这种产权制度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1)实现了产权结构的多元化、银行资本的社会化。
通过发行股票,可以筹集到数量极其庞大的资本,补充银行资本不足的状况,解决了银行发展对资本金的需求,提高了银行抗风险的能力。
(2)它有效地分解了经济上的所有权(财产终极所有权)和法人所有权(法人财产权),从而使得出资人同企业资产的实际营运相分离。
商业银行获得了独立的法人财产权形式和资格,能够自主地支配、使用、处理其实际财产和从事金融交易活动。
(3)出资人或股东的责任有限。
当银行亏损或破产时,出资人或股东只承担以出资额为限的有限清偿责任,以其投资对商业银行负责,实现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关系,对股东利益的保护、银行组织的稳定与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
传统国有银行在产权上的特征是:(1)占有权、收益权、转让权均高度集中于国家。
(2)银行财产的非法人性。
银行不具有独立的支配法人财产的资格,从某种程序上讲,不能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微观主体。
政府对银行行使行长的任免权、资源的配置权、经营的监督权。
(3)经营责任的无限性。
国家惟一拥有银行的剩余索取权,同时,国家也承担银行经营的无限责任,风险全部由国家承担。
(4)产权的不可转让性。
产权边界事先被国家界定,其他产权主体不能通过市场合约依法进入,从而表明银行产权的不可转让性。
2、公司治理结构的差异:产权制度造成的“所有者缺位”使得我国商业银行治理结构与国外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有明显的区别,具体表现在:(1)政府与行长之间的委托代理契约仍然是行政性的,国有商业银行仍然在政府的行政性约束之下,并不能保证其独立产权主体的法律地位和独立的经济利益,是一种非经济性的委托代理关系。
(2)在激励机制方面,主要实行的是官本位的激励机制,通过行政级别的升迁来实现激励,干部的任免、奖惩以政治觉悟、思想品德、任期政绩为主要内容,从而造成银行高级管理层注重短期政绩,实际工作中短期行为明显。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拓展的国际比较及路径选择

的 重 要 地 位 , 西 方 商 业 银 行 对 中 间 业 务 的 发 展 重 视 程 度 就 要 高 的 多 。 在 西 方 银 行 内部 ,虽然 没有 设立 专 门负责对 中 间 业 务 进 行 管 理 的 部 门 , 但 是 无 论 制 度 建 设 、 资 源 投 入 还 是 产 品 开 发 都 向 着 有 利 于 中间业 务 发展 的 方 向倾 斜 。西方 银行 普 遍 重 视 客 户 的 需 求 , 在 人 员 配 备 和 营 销 拓 展 方 面 以客 户 为 中 心 ,开 发 新 产 品 ,不 断 满 足 客 户 的 需 要 。 经 过 2 多 年 0 的 快 速 发展 , 西 方 商 业 银 行 对 于 中 间 业 务 已经形 成了 较为成 熟的 发展 策略和 管
商业银行 中间业务拓展 的
国际 比较 及 路径 选 择
胡 静
【 文章 摘 要 】 随着 我 国社 会 主 义市 场 经 济 的深 入 发 展和 体 制 的逐 步完 善 ,中 间业 务将 对 我 国商 业银 行 起 到 关乎 生存 与 发展 的 重 要 作 用 。本 文从 中外 商业 银 行 中间 业 务 差 距 比较 着手 ,分 析 了国 内 商业 银 行 中 间业 务拓展 的制 约 因素 ,提 出 了创新 发
大差 距
一
、
中外 商业 银 行 中间业 务 差距 比
较
发 展规模 比较 从 规 模 上 看 ,近 年 国 内 银 行 中 间 业 务 虽 然 发 展 较 快 ,但 由 于 没 有 作 为 一 项 主营业 务 来经营 ,中间业务 在 银行 的整 个 业 务 规 模 叶所 占 比例 小 ,难 以 形 成 相 1 应 的 规 模 效 应 。根 据 2 0 年 商 业 银 行 年 07 报 ,我 国 商 业 银 行 中 间 业 务 收 入 占全 部 收 入 的 比重 均 处 在 2 % 以 下 , 其 中 工 商 0 银 行 为 l .3 建 设 银 行 为 1 . 7 , 3 5 %, 42 % 中 国 银 行 为 1 . l 被 称 为 国 内最 具 竞 争 2 %, 5 力 的 招 商 银 行 也 只 有 l .2 , 与 发 达 5 7% 这 国家大型 商业 银行 形成 鲜 明的对 比 。西 方 商 业 银 行 以 中 间 业 务 收 入 为 代 表 的 非 利息 收入一般 占总 收入 的 2 % 以上 ,各 5 大 银 行 甚 至 已超 过 了 5 % , 德 国 商 业 0 如 银行 6 % 以上 的收 入来 自中间业务 ,美 0 国各 大银行 中间业务 收入 比重均 在 5 % 0 至 8 % 之 间 ,且 呈 上 升 趋 势 。 0 2 、种 类与结 构 比较 我 罔 国 有 商 业 银 行 的 中 间 业 务 目前
中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比较分析

中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比较分析文/王艺博我国商业银行平均资产收益率不到一个百分点,与西方国家银行差距很大,其主要原因就是收益较大的中间业务比重太低。
因此,近几年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发展对金融需求的拉动,国内各商业银行开始重视中间业务的发展,逐步认识到中间业务应与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共同构成商业银行的三大支柱业务,开始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方式,倡导新的服务理念,大力开展新的业务领域。
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于2001年7月颁发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使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并取得了一些进展。
尽管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已初具规模,但与国外大型商业银行相比,无论在规模上还是质量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一、国内商业银行与国外银行中间业务比较分析中间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和收入提升的重要着眼点,更是加入世贸组织后与外资银行竞争的主要目标。
尽管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中间业务方面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与外资银行相比差距较大,到目前为止,仍不能摆脱中间业务品种不多、产品创新能力差、技术含量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变化。
这里面不仅有历史体制的原因,还有商业银行自身经营的缺陷。
1、经营范围和品种的比较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开办的中间业务品种共分为十大类,约有 400 多个品种,种类广泛涉及了劳务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期货市场和外汇市场,基本形成了品种较为丰富、体系较为完备、服务功能综合与专业性理财服务、柜面服务与自助服务于一体的中间业务品种体系。
但整体来说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起步较晚,而且银行业实行的分业管理、分业经营政策,中间业务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商业银行目前所从事的中间业务,其经营范围较窄,品种相对于国外还很少。
而目前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的中间业务品种繁多,尤其在国外实行混业经营以来,各家商业银行不断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据统计欧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品种就达到1000 余种, 涉及范围包括知识含量较高的管理、担保、融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等众多领域,可以满足客户的多种金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