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缺陷定义、判定管理
产品缺陷判定标准

7. 缺陷分类: (见附表) 装饰类产品缺陷判定标准 喇叭网类产品缺陷判定标准 8.缺陷明细: 8.1 缺陷分类:以产品检验重点分类如下: 8.1.1 规格类: 8.1.2 环保类; 8.1.3 功能性能类; 8.1.4 结构尺寸类; 8.1.5 外观类; 8.1.6 包装类; 8.2 缺陷说明: 8.2.1 缺陷名称; 8.2.2 缺陷现象说明; 8.2.3 缺陷判定类别(区分为三级 CRI、MAJ、MIN) 。 9、备注: 本产品缺陷判定标准为一般适用标准,若客户有规定以客户要求为准。
鑫达集团
文件
2011-09-01
产品缺陷判定标准
版次: 编制: 审核: 批准:
A0 戴鸿翔 戴鸿翔
修订记录 页码
1
修改内容
建立此程序
批准人
修改日期
2011/9/1
鑫达集团
1、 目的:
文件编号 文件名称
QEOH-PB-040
实施日期 产品缺陷判定标准
2011-09-01
针对本公司有关进料,制程成品品质判定,制订缺点判定标准规范,以确保缺点判定标准化与正确性。 2、 适用范围: 凡本公司所有制程成品以及进料检验作业均适用。 3、 缺陷定义: 3.1 严重缺陷:(CRITCAL DEFECT) 指使产品性能失效,造成人员伤害.环境物质超标为客户无法接受者之为严重缺陷. 3.2 主要缺陷:(MAJOR DEFECT) 指造成产品不能正常使用或有严重外观缺陷为客户不可接收者之为主要缺陷. 3.3 次要缺陷:(MINOR DEFECT) 指产品有较明显外观缺陷,但不影响产品正常使用,为客户较难以接受之为次要缺陷. 4、 缺陷判定: 凡一个成品不良,视其检验结果,以最严重之不良缺陷数来判定。 5、 判定条件: 外观判定依据除规范外另以限度样品比对,若外观检验规范有标准,以它为准。 6、 检验水准: 6.1 6.2 MIL-STD-105E 普通Ⅱ级。 CR:0 MA:0.40 MI:1.50
产品质量缺陷判定及分级标准

产品质量缺陷判定及分级标准(IATF16949-2016)1.0目的对来料、制程、出货等环节产品质量检测,根据接收质量限<AQL抽样表>执行抽样检查,同时给出明确有效的缺陷判定等级,使产品缺陷判定标准统一,特制定本标准。
2.0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管控各环节。
3.0定义3.1缺陷Defect:未满足预期或规定用途有关的要求;即为不良,是产品质量不良等级的严重性的划分点,是产品质量没有达到标准程度的描述;缺陷可分为四个等级:致命缺陷、严重缺陷、一般缺陷、轻微缺陷;生产过程中极少出现或不会出现“致命缺陷”,为了加严产品质量管理,引起各环节、各部门的重视,通常把缺陷分三级来管理,把“严重缺陷”称为“致命缺陷CRI”“一般缺陷”称为“严重缺陷MAJ”“轻微缺陷”称为“轻微缺陷MIN”来进行管理。
3.2致命缺陷Fatal影响质量安全的所有缺陷,影响难以纠正的非正常的情况,全影响寿命的,会造成产品故障的或造成产品使用困难的或造成下道工序混乱的缺陷都称为致命缺陷。
3.3严重缺陷Critical可以引起易于纠正的异常情况,可能影响寿命,可能引起易于修复的故障,肯定会造成使用困难,产品外观3.4一般缺陷Major3.5轻微缺陷Minor4.0职责4.1品控部:负责本标准编制并执行。
4.2各部门:负责遵守本标准的判定结果。
5.0判定条件5.1外观检测:目视(视力1.0及以上)自然光照条件下,目视距离50cm,产品置于目视角度正前方,特殊情况需从不角度观测对比。
5.1.1外观检验依据GB7707进行判定。
5.2物理力学及化学性能:根据产品使用性能依据相应标准进行判定。
6.0质量缺陷分级为:。
产品“缺陷”、“瑕疵”、“不合格”的定义及区别

产品“缺陷”、“瑕疵”、“不合格”的定义及区别产品“缺陷”、“瑕疵”、“不合格”的定义及区别《民法通则》使用了“产品质量不合格”,《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使用了“产品缺陷”和“产品瑕疵”,《产品质量法》同时使用了“产品缺陷”、“产品瑕疵”和“产品质量不合格”三个概念,《合同法》也使用“瑕疵”来表述有关的产品质量。
一、定义:1.瑕疵:《产品质量法》第四十六条,是指产品不具备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事先未作说明的,或不符合以产品标准、产品说明书和实物样品等方式表示的明示担保条件,但不存在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的。
瑕疵是合同法上的概念,是指产品质量不符合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质量标准。
瑕疵是指产品质量不符合《产品质量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产品必须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但是,对产品存在使用性能的瑕疵作出说明的除外”、第三款规定:“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规定的要求,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或者未丧失原有的使用价值。
2.缺陷:《产品质量法》第四十六条,是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有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是指不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缺陷是产品质量法上的概念,是指产品对使用者或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有危害。
3.“不合格产品”:“产品质量”的含义。
一般认为,产品质量是指产品满足规定要求的程度。
主要包括产品的可用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维修性等方面的内容;有时还包括产品的品种、规格、款式、造型、外观、包装等表面状况等。
产品不能满足上述规定要求的程度的即为产品质量不合格。
《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不合格是指产品“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的质量标准以及合同规定对产品适用性、安全性和其他特性的要求”。
(1)“不合格产品”:是指不符合《产品质量法》第二十六条[生产者应当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
公司缺陷管理制度内容

公司缺陷管理制度内容一、缺陷管理制度的定义缺陷管理制度是指公司为了确保产品质量,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缺陷管理流程、制度和规范,对产品生产、销售、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缺陷进行识别、记录、评估、处理和跟踪的过程。
其目的是追溯并解决产品质量问题,避免因缺陷而导致客户投诉、召回甚至是产品质量事故发生。
二、缺陷管理制度的重要性1. 保障产品质量:缺陷管理制度可以帮助公司及时发现和处理产品质量问题,确保产品达到客户要求的质量标准。
2. 提高客户满意度:积极处理产品缺陷,解决客户投诉,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强客户忠诚度。
3. 降低产品风险:通过有效的缺陷管理制度,可以及时处理产品质量问题,减少产品召回、索赔及质量事故风险。
4. 提升企业形象:建立健全的缺陷管理制度,彰显企业诚信和质量管理能力,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
5. 提高竞争力:通过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不断改进缺陷管理制度,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力,赢得客户信任。
三、缺陷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 缺陷识别:包括内部和外部缺陷的识别,通过质量控制、原因分析等方式确认缺陷。
2. 缺陷记录:对已识别到的缺陷进行记录,包括缺陷描述、缺陷级别、责任部门、解决方案等信息。
3. 缺陷评估:对已记录的缺陷进行评估,确定缺陷对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的影响程度。
4. 缺陷处理:根据缺陷评估结果,制定缺陷处理方案,包括紧急处理、长期解决方案等。
5. 缺陷跟踪:对已处理的缺陷进行跟踪,确保缺陷处理方案的有效性和实施情况。
6. 缺陷总结与改进:对一定时期内的缺陷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深层次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优化缺陷管理制度。
四、缺陷管理制度的实施步骤1. 制定缺陷管理制度:公司应根据产品特点和生产过程制定适合的缺陷管理制度,明确缺陷管理制度的目的、范围、责任部门、流程和方法。
2. 培训员工:公司需要对相关部门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缺陷管理流程、方法和工具,提高其缺陷识别和处理能力。
3. 应用缺陷管理工具:公司可以使用不同的缺陷管理工具,如8D报告、SPC图、品质追踪表等,加强对缺陷的管理和追踪。
产品质量缺陷管理制度

产品质量缺陷管理制度产品质量缺陷是指产品在设计、生产、运输、销售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与产品设计、制造、运送和销售标准不一致的问题。
产品质量缺陷不仅会影响消费者的权益,也会损害企业的声誉和利益。
为了保障产品质量,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缺陷管理制度。
1.组织架构和责任分工:制度应明确产品质量缺陷管理的组织机构和责任分工。
公司应设立质量缺陷管理部门或委派专人负责产品质量缺陷管理工作,并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2.质量缺陷的定义和分类:制度应明确质量缺陷的定义,包括设计缺陷、制造缺陷、运输缺陷和销售缺陷等。
同时,还应根据缺陷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对质量缺陷进行分类,以便进行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3.缺陷发现和报告:制度应规定产品质量缺陷的发现和报告渠道和程序。
产品质量缺陷应及时发现并记录,并及时报告给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同时,制度还应明确缺陷报告的内容和形式。
4.缺陷处理和改进措施:制度应规定产品质量缺陷处理和改进的具体措施。
一旦发现产品质量缺陷,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包括停产整改、召回产品、处理问题产品等。
同时,还应对质量缺陷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5.沟通与反馈机制:制度应规定沟通与反馈机制,以保证信息畅通。
相关部门、员工、供应商和消费者应当有权利和义务及时沟通和反馈质量缺陷问题,公司应做出积极响应,并及时处理问题。
6.追责和奖惩机制:制度应规定对于质量缺陷负有责任的个人和部门进行追责和奖惩。
对于严重的质量缺陷,应追究责任,并采取相应的惩处措施。
同时,对于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个人和部门,应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彰。
7.培训和教育:制度应规定产品质量缺陷管理的培训和教育计划。
企业应定期进行产品质量缺陷管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产品质量缺陷管理的认识和能力,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通过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缺陷管理制度,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产品质量缺陷,提高产品质量,保护企业和消费者的权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抽样标准及缺陷定义

品质部抽样标准及缺陷定义一,缺陷定义:1,致命缺陷:对产品组装及使用造成致命影响(无法组装及使用)产品到了客户手中无法使用导致直接报废的(如:1.1产品漏工序主要表现为,漏攻牙,漏打钉,漏冲孔,漏沉头,漏折弯,漏反脚/反边)。
对使用者造成人身损害的(如:因产品确认造成漏电,短路,边缘严重毛刺对使用者在接触产品表面时会对使用者的手或身体造成严重划伤,刺穿等)。
2,严重缺陷:因产品的缺陷会对产品的结构,功能,组装不能使用的或影响产品生产使用效率的,或不能达到预期的使用目的(如:产品严重变形,表面大面积刮花,划伤深且过长,产品损伤严重,压痕过深,冲压不到位,滑牙,螺丝打不进)3,轻缺陷:不影响产品的使用及性能,但不符合规定标准的缺陷二,品质部常用的抽样验收标准(AQL)1,产品总数大于8pcs(个)小于300pcs(个),成品抽样32pcs(个),致命缺陷:0收1退,严重缺陷:0收1退,轻缺陷:0收1退2,产品总数大于301pcs(个)小于500pcs(个),成品抽样50pcs(个),致命缺陷:0收1退,严重缺陷0收1退,轻缺陷:1收2退3,产品总数大于501pcs(个)小于1200pcs(个),成品抽样80pcs(个),致命缺陷:0收1退,严重缺陷1收2退,轻缺陷:2收3退4,产品总数大于1201pcs(个)小于3200pcs(个),成品抽样125pcs(个),致命缺陷:0收1退,严重缺陷2收3退,轻缺陷:3收4退5,产品总数大于3201pcs(个)小于10000pcs(个),成品抽样200pcs(个),致命缺陷:0收1退,严重缺陷3收4退,轻缺陷:5收6退6,产品总数大于10001pcs(个)小于35000pcs(个),成品抽样315pcs(个),致命缺陷:0收1退,严重缺陷5收6退,轻缺陷:7收8退7,产品总数大于35001pcs(个)小于150000pcs(个),成品抽样500pcs(个),致命缺陷:0收1退,严重缺陷7收8退,轻缺陷:10收11退以上为品质部正常抽验的允收标准,如客户有特殊检验要求的依照客户要求进行检验,相应的允收标准也与客户标准一致。
缺陷管理的流程

缺陷管理的流程缺陷管理的流程缺陷管理是软件开发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它能够帮助开发团队及时、有效地发现和解决软件产品中存在的问题。
下面将详细介绍缺陷管理的流程。
一、缺陷定义在进行缺陷管理之前,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缺陷。
一般来说,缺陷是指软件产品中存在的错误、瑕疵或不符合规格要求等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软件产品无法正常运行或者无法满足用户需求。
二、缺陷收集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程序崩溃、界面错乱等等。
为了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缺陷收集机制。
具体操作如下:1.建立缺陷收集工具:可以使用专业的缺陷管理工具或者自行开发一套简单易用的工具。
2.记录详细信息:在收集到一个新的缺陷时,需要记录详细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缺陷描述、复现步骤、影响范围、严重程度等。
3.分类归档:根据不同的缺陷类型和严重程度,将缺陷进行分类归档,方便后续的处理和跟踪。
三、缺陷分析在收集到一定数量的缺陷后,需要对这些缺陷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具体操作如下:1.统计分析:将收集到的所有缺陷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其中出现最频繁、影响最大的问题。
2.原因分析:针对每个存在问题的缺陷,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其产生的原因。
常用的方法包括5W1H法、鱼骨图等。
3.制定解决方案: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建立相应的解决方案跟踪机制。
四、缺陷修复在完成了缺陷分析之后,需要对存在问题的缺陷进行修复。
具体操作如下:1.确认修复人员:根据不同类型和严重程度的缺陷,确定相应负责人员,并安排其时间表。
2.制定修复计划:根据不同类型和严重程度的缺陷,制定相应的修复计划,并建立相应跟踪机制。
3.测试验证:在完成修复之后,需要进行测试验证,确保缺陷已经得到完全修复。
五、缺陷验证在完成缺陷修复之后,需要进行相应的验证工作,确保修复效果符合预期。
具体操作如下:1.测试验证:对已经修复的缺陷进行测试验证,并记录相应的测试结果。
产品缺陷定义、判定管理

产品缺陷定义、判定管理作者:日期:产品缺陷定义、判定管理文件编号: 文件版本: 制订日期: 制订单位: 受控印位:总经理、技术部、生产部、品质部、仓储部、人事部、采购部KQ/Q P07-02-2012 A/02012/10/20 技术部分发予1、第一章产品缺陷的等级和判定基准(AQL )1-52、第二章产品缺陷分类6-9第一章产品缺陷的等级和判定基准(AQL为了尽早的发现问题,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要求每一位作业人员要进行自主检验,下面讲述行业中对一些缺陷的通用等级判定标准。
在碰到一些问题时能够触类旁通,迅速的作出准确的判定,以节省时间和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首先明确什么叫检验(检查):是用目视测量、试验、测定或其它方法将需检验的产品的特征值与标准值对比的一个过程。
符合标准的即为合格品,反之,不符合标准的即为不合格品。
不符合处有可能是一处也可能是多处,但只要有一个该产品就为不合格品。
•缺陷的分类将缺陷和含有该缺陷的不合格品分为三个等级:1.2. 3.极严重缺陷(或称致命缺陷)、极严重不合格品。
与安全有关的缺陷如突出的锐角、漏电、有毒等危及人体安全与健康的均属此类。
严重缺陷、严重不合格品:与安全无关而与功能有关的缺陷、不合格品。
如产品厚度不够、功能不健全影响使用但不危及人体安全及健康。
轻微缺陷、轻微不合格品:不影响使用只影响美观性的缺陷如刮伤、色差甚至缺料但不是关键部位不影响组装、功能都均属于轻微缺陷。
抽样检验抽样检验分为计量检验和计数检验两种。
在下列情况下一般用抽样检验:1.需用破坏性手段去检验的,如检验产品的使用寿命,产品内部尺寸无法用检具直接测量的2.数量较多,时间上不允许的.在品管或客户只检验了一部分产品,发现了一至二个不合格品,就要整批判退.抽样检验是依据目前国际通行的GB/T2828.1-2003部分为依据.该抽样标准较为复杂,我司主要采用其中的普通单次抽样标准,另外还有普通多次、加严、放宽、减量等各种抽样方案,视质量水平的稳定性和宽严而决定采用哪一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缺陷定义、判定管理文件编号:KQ/QP07-02-2012
文件版本:A/0
制订日期:2012/10/20
制订单位:技术部
受控印位:
目录
1、第一章产品缺陷的等级和判定基准(AQL)-------------------------1-5
2、第二章产品缺陷分类-----------------------------------------------------6-9
第一章产品缺陷的等级和判定基准(AQL)
为了尽早的发现问题,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要求每一位作业人员要进行自主检验,下面讲述行业中对一些缺陷的通用等级判定标准。
在碰到一些问题时能够触类旁通,迅速的作出准确的判定,以节省时间和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一.首先明确什么叫检验(检查):是用目视测量、试验、测定或其它方法将需检验的产品的特征值与标准值对比的一个过程。
符合标准的即为合格品,反之,不符合标准的即为不合格品。
不符合处有可能是一处也可能是多处,但只要有一个该产品就为不合格品。
二.缺陷的分类
将缺陷和含有该缺陷的不合格品分为三个等级:
1.极严重缺陷(或称致命缺陷)、极严重不合格品。
与安全有关的缺陷如突出的锐角、漏电、有毒等危及人体安全与健康的均属此类。
2.严重缺陷、严重不合格品:与安全无关而与功能有关的缺陷、不合格品。
如产品厚度不够、功能不健全影响使用但不危及人体安全及健康。
3.轻微缺陷、轻微不合格品:不影响使用只影响美观性的缺陷如刮伤、色差甚至缺料但不是关键部位不影响组装、功能都均属于轻微缺陷。
三、抽样检验
抽样检验分为计量检验和计数检验两种。
在下列情况下一般用抽样检验:
1.需用破坏性手段去检验的,如检验产品的使用寿命,产品内部尺寸无法用检具直接测量的
2.数量较多,时间上不允许的.在品管或客户只检验了一部分产品,发现了一至二个不合格品,就要整批判退.
抽样检验是依据目前国际通行的GB/T2828.1-2003部分为依据.该抽样标准较为复杂,我司主要采用其中的普通单次抽样标准,另外还有普通多次、加严、放宽、减量等各种抽样方案,视质量水平
的稳定性和宽严而决定采用哪一种。
㈠表格的认识
1.批量: 送检的总数,实际制程中可视一箱或半箱为一个
批量.
2.样本: 根据批量的大小所应抽取检验的数量.
3.AQL值:如0、0.2、0.4等均为AQL值.
A Q L
Accept Quality Levese
允收质量水平可接受的质量水平
前面讲述缺陷的三个等级,这些值就是以这三个等级来进行对应规定的,根据各个厂的实际情况,我厂规定极严重为0 、严重0.65、轻微1.5
4.允收极限: AC RE 允收缺陷个数的极限。
㈡使用范例
假设我厂有一批水阀芯1200PCS送检该如何使用抽样
查表来判定呢?
1.首先明确AQL值:我厂为严重0.65、轻微1.5。
2.确定送检的批量数:1200PCS。
3.查表得出应抽检的样本数:80PCS。
4.得出检验结果并记录:假设为缩水4PCS、功能柱粘模1PCS或者缩水2PCS、功能柱粘模2PCS。
5.查表找出0.65和1.5的允收值:严重AC 1、RE 2,轻微AC 3、RE 4。
6.与检验结果相对照,在第一种假设中表面刮伤属外观问题属轻微等级,孔位不对为
严重等级,对应查表的结果,轻微问题4个大于AQL值3个的允收极限,那么此1200PCS当判退,虽然
孔位不对为严重问题,未超出允收极限但二者只要有一项不符均不可。
在第二种假设中轻微问题在允收范围内但严重问题超范围最终结果批退。
第二章产品缺陷分类
一、铸造产生的缺陷,可能发现的及定义
1.1外观质量检查的外观表面重要程度划分:
在检验产品外观质量时(抛光,电镀,组装),其外观质量要求因其表面所处的位置及装配情况不同而质量要求不同,本公司将以外观表面重要程度将产品外表分为如下四种面:
A面:从安装位置上看,人可正视面得为A面,表面要求严,具体参见相关检验规程。
B面:产品安装好后,人需侧面方看到的面为B面,表面质量要求较严,具体参见相关检验规程。
C面:产品安装好后,人无法或很难看到的面为C面,表面质量要求一般,具体参见相关检验规程。
D面:组装时可被其它配件挡住面为D面,此面无要求。
1.2缺陷在产品上的标识
在所发生缺陷的产品上(专用于制程中主体,配件,把手发生的不合格),写明缺陷标识加箭头指向缺陷位置表示,同时在缺陷处画较缺陷大一些的圆圈。
二、抛光产生的缺陷,可能发现的部门及定义
1.1外观质量检查的外观表面重要程度划分:
在检验产品外观质量时(抛光,电镀,组装),其外观质量要求因其表面所处的位置及装配情况不同而质量要求不同,本公司将以外观表面重要程度将产品外表分为如下四种面:
A面:从安装位置上看,人可正视面得为A面,表面要求严,具体参见相关检验规程。
B面:产品安装好后,人需侧面方看到的面为B面,表面质量要求较严,具体参见相关检验规程。
C面:产品安装好后,人无法或很难看到的面为C面,表面质量要求一般,具体参见相关检验规程。
D面:组装时可被其它配件挡住面为D面,此面无要求。
1.2缺陷在产品上的标识
在所发生缺陷的产品上(专用于制程中主体,配件,把手发生的不合格),写明缺陷标识加箭头指向缺陷位置表示,同时在缺陷处画较缺陷大一些的圆圈。
三、电镀产生的缺陷,可能发现的部门及定义
1.1外观质量检查的外观表面重要程度划分:
在检验产品外观质量时(抛光,电镀,组装),其外观质量要求因其表面所处的位置及装配情况不同而质量要求不同,本公司将以外观表面重要程度将产品外表分为如下四种面:
A面:从安装位置上看,人可正视面得为A面,表面要求严,具体参见相关检验规程。
B面:产品安装好后,人需侧面方看到的面为B面,表面质量要求较严,具体参见相关检验规程。
C面:产品安装好后,人无法或很难看到的面为C面,表面质量要求一般,具体参见相关检验规程。
D面:组装时可被其它配件挡住面为D面,此面无要求。
1.2缺陷在产品上的标识
在所发生缺陷的产品上(专用于制程中主体,配件,把手发生的不合格),写明缺陷标识加箭头指向缺陷位置表示,同时在缺陷处画较缺陷大一些的圆圈。
四、机加焊接产生的缺陷,可能发现的部门及定义
1.1外观质量检查的外观表面重要程度划分:
在检验产品外观质量时(抛光,电镀,组装),其外观质量要求因其表面所处的位置及装配情况不同而质量要求不同,本公司将以外观表面重要程度将产品外表分为如下四种面:
A面:从安装位置上看,人可正视面得为A面,表面要求严,具体参见相关检验规程。
B面:产品安装好后,人需侧面方看到的面为B面,表面质量要求较严,具体参见相关检验规程。
C面:产品安装好后,人无法或很难看到的面为C面,表面质量要求一般,具体参见相关检验规程。
1.2缺陷在产品上的标识
在所发生缺陷的产品上(专用于制程中主体,配件,把手发生的不合格),写明缺陷标识加箭头指向缺陷位置表示,同时在缺陷处画较缺陷大一些的圆圈。
五、组装产生的缺陷可能发现的部门及定义
1.1外观质量检查的外观表面重要程度划分:
在检验产品外观质量时(抛光,电镀,组装),其外观质量要求因其表面所处的位置及装配情况不同而质量要求不同,本公司将以外观表面重要程度将产品外表分为如下四种面:
A面:从安装位置上看,人可正视面得为A面,表面要求严,具体参见相关检验规程。
B面:产品安装好后,人需侧面方看到的面为B面,表面质量要求较严,具体参见相关检验规程。
C面:产品安装好后,人无法或很难看到的面为C面,表面质量要求一般,具体参见相关检验规程。
1.2缺陷在产品上的标识
在所发生缺陷的产品上(专用于制程中主体,配件,把手发生的不合格),写明缺陷标识加箭头指向缺陷位置表示,同时在缺陷处画较缺陷大一些的圆圈。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