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S铜及铜合金棒材标准
铜及铜合金挤制棒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铜及铜合金挤制棒》有色金属行业标准(送审稿)编制说明一、项目来源现行的YS/T 649-2007《铜及铜合金挤制棒》有色金属行业标准,自2007年11月开始实施以来,历经近十年的运行,随着市场需求和企业生产能力的变化,所涵盖的产品牌号、规格及其技术要求均发生了变化,该标准已不能满足各方面的使用需求。
同时GB/T 5231-2012《加工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GB/T 29094-2010《铜及铜合金状态表示方法》标准已发布实施,合金牌号和状态表示方法有何大的变化。
为适应市场的竞争需要,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须及时修订现行标准。
根据工信厅科[2016]110号和有色标委[2016]31号《关于转发2016年第二批有色金属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其中序号112(项目编号“2016-0313T-YS”)《铜及铜合金挤制棒》行业标准由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起草,完成年限为2018年。
2016年底,因中铝洛阳铜业企业改制,新成立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铜及铜合金、铝镁合金的生产、技术工艺、检测等主体全部由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负责,因此该标准的编制工作由新公司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负责。
二、工作简况标准制订计划任务正式下达后,立即成立了标准编制组,并落实起草任务,确定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拟定该标准的工作计划。
具体分工为: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总负责、市场和同行业信息收集、资料汇总及执笔;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补充市场信息和标准数据的验证。
编制组分工明确,紧密合作,共同完成标准的修订工作。
铜及铜合金挤制棒作为一种常规产品,国内外均有订货。
据分析,该类棒材既有作为成品管直接使用的,也有作为坯料进行再加工的棒材。
经过标准编制组及有关人员的共同努力,通过对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在YS/T649-2007《铜及铜合金挤制棒》的基础上,修改采用了日本工业标准JIS H 3250《铜及铜合金棒》,形成本标准征求意见稿及其编制说明。
jis黄铜成分标准

jis黄铜成分标准黄铜作为一种常用的合金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为了确保黄铜产品的合格性和一致性,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对其成分进行了严格的标准化。
在日本,JIS(即日本工业标准)制定了黄铜成分的标准,以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本文将介绍JIS黄铜成分标准的相关内容。
一、JIS黄铜成分标准的背景JIS黄铜成分标准的制定旨在确保黄铜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具有可靠的性能,并满足应用的要求。
这些标准包括黄铜合金的成分范围、允许的杂质含量以及其他相关要求。
符合JIS标准的黄铜产品能够保证其化学成分的准确度和一致性,从而保证其产品稳定性和寿命。
二、JIS黄铜成分标准的分类JIS黄铜成分标准按照黄铜含锌量的不同进行了分类。
常见的分类包括Cu-Zn合金和Cu-Zn-Sn合金两大类。
1. Cu-Zn合金(黄铜)Cu-Zn合金,即黄铜,是由铜和锌两种元素组成的合金。
JIS标准中对黄铜的成分要求主要包括铜和锌的含量范围,以及允许的杂质含量。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Cu-Zn合金的JIS标准编号及其成分要求:- JIS H3100 C2800:Cu 60-63%,Zn余量,Pb≤0.07%,Fe≤0.05%,P≤0.05%- JIS H3100 C2720:Cu 64-68%,Zn余量,Pb≤0.07%,Fe≤0.05%,P≤0.05%2. Cu-Zn-Sn合金(黄铜锡合金)Cu-Zn-Sn合金,即黄铜锡合金,是由铜、锌和锡三种元素组成的合金。
JIS标准中对黄铜锡合金的成分要求主要包括铜、锌和锡的含量范围,以及允许的杂质含量。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Cu-Zn-Sn合金的JIS标准编号及其成分要求:- JIS H3100 C4430:Cu 57-61%,Zn 38-42%,Sn≤0.8%,Fe≤0.5%,Pb≤0.8%- JIS H3100 C4850:Cu 54-59%,Zn 34-38%,Sn 2.5-3.5%,Pb≤0.2%三、JIS黄铜成分标准的应用JIS黄铜成分标准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黄铜产品制造和检验中。
铜材标准

国家标准GB/T 2059-2008 铜及铜合金带材前言本标准修改采用了日本工业标准JIS H3100-2006《铜及铜合金薄板、厚板和带材》和JIS H3110-2006《磷青铜和镍银合金薄板、厚板和带材》,参照采用了欧盟标准BS EN 1652:1998《铜及铜合金——一般用途的厚板、薄板、带和圆形材》,并结合市场需求进行的修订。
本标准代替GB/T 2059-2000《铜及铜合金带材》、GB/T 2067-1980《锡锌铅青铜带》、GB/T 2069-1980《铝白铜(BA16-1.5、BA1 13-3)带》、GB/T 11089-1989《专用铅黄铜带》和GB/T 15714-1995《焊接管用H65黄铜带》。
本标准与GB/T 2059-2000、GB/T 2067-1980、GB/T 2069-1980、GB/T 11089-1989和GB/T 15714-199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H63、H85、QSn8-0.3和BZn18-17四个牌号。
并采用JIS H3100-2006标准的C2300牌号和EN标准的CuZn15牌号规定了H85的力学性能;采用JIS H3110-2006标准的C5212规定了QSn8-0.3的力学性能;采用JIS H3110-2006标准的C7521规定了BZn18-17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纯铜类增加了特硬(T)状态,并相应修改了硬(Y)状态的力学性能;——H70、H68、H65和QSn6.5-0.1增加了弹硬(TY)状态,并采用JIS H3100-2006和JIS H3110-2006标准修改了抗拉强度值;——将带材的可供厚度下限由“0.05mm”改为“大于0.15mm”,纯铜、普通黄铜类0.5mm~3.0mm厚度的带材宽度上限由“1000mm”扩大到“1200mm”;——外形尺寸允许偏差统一按GB/T17793的规定;——硬度试验由选作供参考项目改为常规检验项目,并规定“拉伸试验、硬度试验任选其一,未作特别说明时,提供拉伸试验”;——拉伸试验的可测厚度由不小于“0.3mm”改为不小于“0.2mm和0.15mm”,并删除了硬度试验的厚度规定(既所有规格均可进行试验);——将TU1、TU2的力学性能与其它紫铜类合并为一档;——对纯铜类、H70、H68、H65、H62和QSn6.5-0.1的硬度范围适当减缩,并规定了相应软态硬度上限;——HPb59-1特硬(T)状态的抗拉强度由按厚度分档规定统一为不小于590 N/mm2;——删除了杯突试验的选作规定;——删除了无氧铜带进行含氧量金相法测定的规定。
中外铜及铜合金标准对照

中外铜及铜合金标准对照铜业英才网推荐纯铜: 中国标准GB:T2 美国ASTM标准:C11000 美国CDA标准:110 英国BS标准:C102德国DIN标准:ECu-58 德国数字系统:2.0090 日本JIS标准:C1100中国标准GB:无氧铜TU1 美国ASTM标准:C10200 美国CDA标准:102 英国BS标准:C103德国DIN标准:OF-Cu 德国数字系统:2.0040 日本JIS标准:C1020磷脱氧铜:中国标准GB:TP1 美国ASTM标准:C12000C12100 英国BS标准:C106德国DIN标准:SW-CuSF-Cu 德国数字系统:2.0076 日本JIS标准:C1201C1220中国标准GB:TP2 美国ASTM标准:C12200 美国CDA标准:122德国数字系统:2.00762.0090 日本JIS标准:C1220含银纯铜:中国标准GB:TAg0.08TAg0.1 美国ASTM标准:C13000C12900 美国CDA标准:130 英国BS标准:C101德国DIN标准: CuAg0.1 日本JIS标准: C1271普通黄铜:中国标准GB:H96 美国ASTM标准: C21000 美国CDA标准:210 英国BS标准: CZ125德国DIN标准:CuZn5 德国数字系统:2.0220 日本JIS标准:C2100中国标准GB:H90 美国ASTM标准: C22000 美国CDA标准:220 英国BS标准:CZ101德国DIN标准: CuZn10 德国数字系统: 2.0230 日本JIS标准:C2200中国标准GB:H85 美国ASTM标准:C23000 美国CDA标准:230 英国BS标准:CZ102德国DIN标准:CuZn15 德国数字系统:2.0240 日本JIS标准:C2300中国标准GB:H80 美国ASTM标准:C24000 美国CDA标准:240 英国BS标准:CZ103 德国DIN标准: CuZn20 德国数字系统: 2.0250 日本JIS标准: C2400中国标准GB:H70 美国ASTM标准:C26000 美国CDA标准: 260 英国BS标准:CZ106德国DIN标准: CuZn30 德国数字系统: 2.0265 日本JIS标准: C2600中国标准GB:H68 美国ASTM标准:C26200德国DIN标准:uZn33 德国数字系统: 2.0280 日本JIS标准: C2680中国标准GB: H65 美国ASTM标准:C26800 美国CDA标准:268 英国BS标准:CZ107德国DIN标准: CuZn36 德国数字系统: 2.0335 日本JIS标准: C2700中国标准GB:H63 美国ASTM标准: C27000 美国CDA标准:270CZ108德国DIN标准: CuZn37 德国数字系统: 2.0321 日本JIS标准: C2720中国标准GB: H60 美国ASTM标准: C27200C28000 美国CDA标准:280 英国BS标准: CZ109德国DIN标准:CuZn40 德国数字系统:2.0360 日本JIS标准: C2800C2801铅黄铜:中国标准GB: HPb63-3 美国ASTM标准: C34500C34700 美国CDA标准: 315347 英国BS标准: CZ119 CZ124德国DIN标准: CuZn36Pb1.5CuZn36Pb3 德国数字系统: 2.0331 日本JIS标准:C3560中国标准GB: HPb63-0.1 美国ASTM标准: C34900德国DIN标准:CuZn37Pb0.5德国数字系统: 2.0332中国标准GB:HPb60-2 美国ASTM标准: C36000 英国BS标准: CZ120日本JIS标准: C3713 C3604中国标准GB:HPb59-2 美国ASTM标准: C35300德国DIN标准:CuZn39Pb2 英国BS标准: C3771中国标准GB: HPb59-1 美国ASTM标准: C37800 英国BS标准: CZ122德国DIN标准:CuZn39Pb3 德国数字系统: 2.0380 日本JIS标准: C3710中国标准GB: HPb58-2.5 美国ASTM标准: C38000 英国BS标准: CZ121德国数字系统:2.0401 日本JIS标准: C3603铝黄铜:中国标准GB: HAl77-2 美国ASTM标准: C68700 美国CDA标准:687 英国BS 标准: CZ110德国DIN标准: CuZn22Al德国数字系统: 2.0460 日本JIS标准: C6870中国标准GB:HAi66-6-3-2美国CDA标准: 670 日本JIS标准: C6872中国标准GB: HAi60-1-1 美国ASTM标准:C67000 美国CDA标准: 678德国DIN标准:CuZn37Al 德国数字系统: 2.0510 日本JIS标准: C6782中国标准GB: HAl59-3-2 美国ASTM标准:C67800德国DIN标准: CuZn35Ni 德国数字系统: 2.0540硅黄铜:中国标准GB:HSi80-3 美国ASTM标准: C69400锰黄铜:中国标准GB: HMn58-2 美国ASTM标准: C67400德国DIN标准: CuZn40Mn 德国数字系统: 2.0572中国标准GB: HMn57-3-1德国DIN标准: CuZn35Ni 德国数字系统: 2.0540铁黄铜:中国标准GB:HFE59-1-1 美国ASTM标准: C67820德国DIN标准:CuZn39Sn 德国数字系统:2.0530 日本JIS标准: C6782锡青铜中国标准GB: QSn4-4-4 美国ASTM标准: C54400 美国CDA标准:544日本JIS标准: C5441中国标准GB:QSn6.5-0.1美国CDA标准: 519 英国BS标准: PB100中国标准GB: QSn7-0.2 美国ASTM标准: C52100 美国CDA标准: 521 英国BS标准:PB104德国DIN标准: CuSn8 德国数字系统: 2.1030 日本JIS标准: C5212标准: PB101德国DIN标准: CuSn2 德国数字系统:2.1010 日本JIS标准:C5212C5101铝青铜:中国标准GB:QAl5 美国ASTM标准:C60600 英国BS标准: CA101德国DIN标准: CuAl5 德国数字系统: 2.0916中国标准GB: QAl7 美国ASTM标准: C60800 英国BS标准: CA102德国DIN标准:CuAl8 德国数字系统: 2.0920中国标准GB: QAl9-2 美国ASTM标准:C61000德国DIN标准: CuAl9Mn 德国数字系统: 2.0960中国标准GB: QAl9-4 英国BS标准: CA103德国DIN标准: CuAl8Fe 德国数字系统: 2.0930中国标准GB:QAl10-3-1.5美国ASTM标准: C61900 英国BS标准: CA106德国DIN标准: CuAl10Fe德国数字系统: 2.0936 日本JIS标准:C6161中国标准GB:QAl10-4-4 美国ASTM标准: C63000C63200 美国CDA标准: 630 英国BS标准: CA104 CA105德国DIN标准:CuAl10Ni 德国数字系统: 2.0966 日本JIS标准: C6301硅青铜:中国标准GB: QSi1-3 美国ASTM标准:C64700 英国BS标准: DTD 498德国DIN标准: CuNi2SiCuNi3Si 德国数字系统:2.0855 2.0857中国标准GB:QSi3-1 美国ASTM标准: C65500 C65800 英国BS标准: CS101德国DIN标准: CuSi3Mn 德国数字系统: 2.1525铬青铜:中国标准GB:QCr0.5 美国ASTM标准: C18100C18200C18400 美国CDA标准: 185 英国BS标准: CC101德国DIN标准: CuCr 德国数字系统: 2.1291铬锆铜中国标准GB:QCr0.5-0.1美国ASTM标准: C18150白铜.中国标准GB:BFe10-1-1.美国ASTM标准: C70600.中国标准GB:BFe30-1-1.美国ASTM标准:C71500.。
铜及铜合金线材国家标准

《铜及铜合金线材》国家标准编制说明1工作简况1.1任务来源根据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06)第13号《关于下达2006年-2008年在有色金属国家标准修订编制的通知》要求《铜及铜合金线材》GB/TXXX-XXXX的国家标准由宁波博威集团有限公司、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负责起草,完成年限为2007年,宁波博威集团为主要负责起草单位,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为参加起草单位。
宁波博威集团有限公司前称为宁波有色合金有限公司,地处宁波云龙镇,专门从事各类铜合金线、棒材生产研究开发的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成立于1987年,93年改组为股份制企业,历经十几年的发展,现拥有3.5亿的资产,员工782人,其中各专业技术人员257人,占地12万m2,公司下设黄铜公司、合金公司、气门芯公司三家子公司和香港、上海、厦门、东莞、深圳等地的10多个销售分公司和“高性能环保新材料技术研发中心”,年生产能力为4.2万吨,2002年销售收入2.2亿元,近三年来的销售收入增加率42%,利税3000万元,资信等级AAA,进入了宁波市百强企业,成为中国铜合金线材棒材质量最优、品种最全的龙头企业,70%产品出口美国、欧盟国家、香港、台湾等地。
公司在98年以来先后引进了一批高精度、高质量、高效率的国际一流的专业化的生产设备和检测装置:2002年从英国引进水平连铸机列;从德国引进拉伸、矫直、锯切、抛光、倒角于一体的联合拉拔倒角机组;2003年国内第一家从德国引进了矫直抛光为一体的高光洁度、高直度的二辊矫直机和异型全自动拉丝机;以及大吨位的挤压机;强对流光亮退火炉;从美国热电公司引进的等离子光谱仪、金相分析仪;从日本引进的检漏仪等检测设备,特别是近2年来公司对科技投入分别为1600万元,1724万元,为企业研究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998年公司率先在同行业中通过了国家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2001年取得2000版的ISO-9002换版认证,使公司的全体质量管理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公司为了适应加入WTO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质量管理水准,又于2001年成功地通过了英国SGS公司2000版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2年公司实行内部信息网络管理,于2003年又正式将信息管理从企业管理的MRPⅡ向企业资源管理的ERP的过渡,成为宁波市科委CIMS系统示范企业。
铜合金牌号引用标准

铜合金牌号引用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国际标准:
铜及铜合金的国际标准主要来源于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等国家。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国际标准:
- 美国:ASTM B(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
- 德国:DIN(德国标准);
- 英国:BS(英国标准);
- 日本:JIS(日本工业标准)。
2. 我国国家标准:
我国关于铜及铜合金的标准主要参考GB(国家标准)。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国家标准:
- GB/T 16474-2017《铸造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牌号表示方法》;
- GB/T 27675-2011《铝及铝合金复合板带箔材牌号表示方法》。
3. 铜合金型号命名规则:
铜合金的型号命名通常采用以下规则:
- 以铜为基础,采用汉语拼音字母表示;
- 字母后的数字表示合金的成分;
- 字母和数字后的文字表示合金的性能或用途。
例如,HPb59-1表示铅黄铜,T1表示无氧铜,C11000表示纯铜。
4. 铜合金性能和用途:
铜合金的性能和用途多种多样,具体取决于合金的成分和生产工艺。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铜合金及其用途:
- 黄铜: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弹性和导电性,主要用于制造五金制品、电气元件等;
- 青铜: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主要用于制造轴承、齿轮等高强度零件;
- 紫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主要用于制造电线、电缆等;
- 白铜: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美观性,主要用于制造装饰品、首饰等。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带材》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带材》(送审稿)编制说明一、项目来源现行的GB/T 2059-2008《铜及铜合金带材》国家标准,2008年实施,距今已经7年多。
本标准修改采用JIS H3100-2006《铜及铜合金薄板、厚板和带材》和JISH3110-2006《磷青铜和镍银合金薄板、厚板和带材》,适用于所有一般用途的加工铜及铜合金带材。
同时GB/T 5231-2010《加工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GB/T 29094-2012《铜及铜合金状态表示方法》标准已发布实施,合金牌号和状态表示方法有何大的变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有色金属加工业快速发展,对铜及铜合金带材提出了更高、更新的发展,为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需要,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使产品不断地打入国际市场,须及时修订现行标准国家。
根据国标委综合〔2015〕59号和有色标委[2015]29号《关于转发2015年第二批有色金属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其中序号44(项目编号“20152280-T-610”)《铜及铜合金带材》国家标准由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中铝上海铜业有限公司、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安徽楚江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太原晋西春雷铜业有限公司、铜陵金威铜业有限公司、中色奥博特铜铝业有限公司、绍兴市力博电气有限公司、山东天圆铜业有限公司等负责起草,完成年限为2016年9月。
二、工作概况和编制依据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标准制订计划任务正式下达后,立即成立了标准编制组,并落实起草任务,确定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拟定该标准的工作计划。
具体分工为: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总负责、市场和同行业信息收集、资料汇总及执笔;中铝上海铜业有限公司、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精诚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太原晋西春雷铜业有限公司、铜陵金威铜业有限公司、中色奥博特铜铝业有限公司、绍兴市力博电气有限公司、山东天圆铜业有限公司负责补充市场信息和标准数据的验证。
各企业分工明确,紧密合作,共同完成标准的修订工作。
铜合金牌号引用标准

铜合金牌号引用标准
铜合金牌号引用标准是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家标准化组织制定的一系列标准,用于对不同铜合金的成分、性质和用途进行分类和命名。
其中一些主要的铜合金牌号引用标准包括:
1. ISO/TC 26/SC 4:铜及铜合金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子委员会,发布了一系列不同类型铜合金的标准,如ISO
1338:1997(紫铜及紫铜合金)、ISO 1339:1997(黄铜及黄铜合金)等。
2. GB/T 5187-20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规定了不同牌号的铜合金的化学成分、机械性能、物理性能、检验方法等。
3. ASTM Bxxxx: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发行的一系列标准,用于描述和命名不同类型的铜合金。
例如,ASTM B30(黄铜铸件)和ASTM B124(铜及铜合金棒材、型材和锻件)等。
4. JIS Hxxxx:日本工业标准(JIS)发布的标准,用于对铜合金的成分和性能进行分类和命名。
例如,JIS H3100(紫铜及紫铜合金板、带材和钣金)和JIS H5111(黄铜圆棒)等。
这些标准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应用,帮助用户选择适合特定用途的铜合金材料,并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铜及铜合金棒1.适用范围本规格是适用于拉制加工之后断面为圆形、正六角形、正方形、带圆角正六角形铜及铜合金的棒(以下称为棒)。
备注1.所谓棒就是,全长断面均匀,笔直的拉制制品。
2.所谓带圆角正六角形就是正六角形的角的外切边切为圆弧形。
2.引用规格下面介绍的标准,都被本标准所引用,构成本标准的一部分内容。
这些标准都是最新版本(包括补充内容)。
JISB8265压力容器的构造一般事项JISB8266压力容器的构造特定标准JISB8607制冷剂用喇叭口型和钎焊焊管接头JISH0321非铁金属材料的检查手册JISH0505非铁金属材料的电阻率记导电率的测定方法JISH1051铜及铜合金的铜含量的测定方法JISH1052铜及铜合金的锡含量的测定方法JISH1053铜及铜合金的铅含量的测定方法JISH1054铜及铜合金的铁含量的测定方法JISH1055铜及铜合金的锰含量的测定方法JISH1056铜及铜合金的镍含量的测定方法JISH1057铜及铜合金的铝含量的测定方法JISH1058铜及铜合金的磷含量的测定方法JISH1062铜及铜合金的锌含量的测定方法JISH1292铜及铜合金的荧光X线分析方法JISK8085氨溶液JISZ2201金属材料抗拉试验用试料JISZ2241金属材料抗拉试验方法JISZ2243布氏硬度试验试验方法JISZ2244维氏硬度试验试验方法3.种类及标号棒的种类及标号,见表1备注材质的表示记号在表1中标号的后面。
前言本标准,根据工业标准化法第14条附属第12条第1项规定为基准,由日本制铜协会(JCBA)财团法人日本规格协会(JSA)提出申请将工业标准原案更改为日本工业规格,经过日本工业标准调查会的审议,由经济大臣批准更改的规格标准。
由此将JISH3250:2000变更,由本标准置换。
在使用过程中希望注意的是本标准有部分内容有技术性质发明专利权、公开发表特权申请、新案实用特权或者是与申请公开的实用新案登记有出入。
经济产业大臣及日本工业标准调查会,对技术性质发明专利、新案实用权及申请公开后的实用新案登记等相关内容的确认不负有任何责任。
关于JISH3250在后面的附属书中表示附属书参考:棒的标准尺寸目录1.使用范围 (1)2.引用资料 (1)3.种类及牌号 (2)4.品质 (3)4.1.外观 (3)4.2.化学成分 (3)4.3.机械性质和其他特性的试验项目 (4)4.4.机械的性质 (6)4.5.导电率及体积抵抗率 (8)4.6.时期开裂性 (9)4.7.氢脆性 (9)5.尺寸及公差范围 (9)5.1.尺寸 (9)5.2.尺寸的公差范围 (9)5.3.拉制棒的最大弯曲值 (11)5.4.最大角半径值 (12)6.试验 (12)6.1.化学分析试验 (12)6.2.牵引试验 (12)6.3.硬度试验 (12)6.4.导电率试验及体积抵抗率试验 (12)6.5.时期开裂试验 (12)6.6.氢脆化试验 (13)7.检查 (13)8.表示 (13)附属书(参考)棒的标准尺寸 (14)表1种类及记号(2)自动机用材质,在拉制棒后D 的记号后面后缀S 。
(3)管联螺母(喇叭孔螺母)用材质,在拉制棒的D 记号后缀N.。
正六角形的C3604BD 和C3771BD 材拉制加工后SR 处理(去歪曲的热处理StressRelease 的缩写)后适用于JISB8607中规定的第一种及第二种管联螺母。
4. 品质4.1 外观棒的外观要良好均匀。
使用上没有有害缺陷(4)。
注(4)使用上的有害缺陷要与当事对方协定。
表2棒的化学成分(续)4.3机械性质及其他特性的试验项目棒的机械性质(抗拉强度、拉伸度、硬度及其他特性的试验项目参照表3~5)。
备注各表中○是必须项目,△表示客户要求时的试验项目。
表3棒的机械特性及其他特性的试验项目(压力容器及管联螺母除外)表3棒的机械特性及其他特性的试验项目(压力容器及管联螺母除外)续注(5):耐力仅仅适用于JISB8265及JISB8266时。
4.4.1棒的机械性质棒的机械性质(抗拉强度、拉伸、硬度)见表6和表7。
另,规定尺寸以外棒的机械性质,与当事人协定。
备注:合金牌号为C3601、C3602、C3603、C3605及管联螺母用材质以外的C3604等棒材的硬度符合的情况之下,抗拉强度和拉伸率可以不用完全符合。
4.4.2耐力压力容器用合金棒的耐力见表8。
表8压力容器用合金棒的耐力24.4导电率机电阻率导电用棒的导电率机电阻率,分别见表9和表10。
但是,这只是在客户要求的情况下使用。
4.6时期开裂性棒材在进行第6.5条时期开裂试验时表面要不发生开裂现象。
但是,不适用于拉制棒O材、管联螺母用拉制棒、挤压棒及锻造棒及合金牌号C1020、C1100、C1201、C1220、C6161、C6191及C6241的棒。
另外,时期开裂性要根据客户要求即便不符合标准也可以。
4.7氢脆性合金牌号C1020及C1021的棒材,在进行第6.6条氢脆试验时,要不显示晶粒界氢脆特有的多数气泡或者不显示晶粒界分离组织。
但是关于合金牌号为C1201的棒材要依照客户要求。
5.尺寸及允许的公差范围5.1尺寸棒的标准尺寸参考附属书。
5.2尺寸的公差范围棒的尺寸公差范围,见下。
a)直径边或者对边距离的公差范围棒的直径,边或者对边距离的公差范围根据表11~12。
另外,规定公差范围之外的棒直径,边或对边距离的公差范围与客户协定。
表11拉制棒的直径边或对边距离的公差范围单位注(6)棒材。
(7)自动机用圆形材料的公差范围适用于牌号为C3601BDS、C3602BDS、C3603BDS、C3604BDS及C3605BDS材料。
备注1.带圆弧正六角形的径是指正六角形切角后弧度部分的径。
2.允许公差范围中(—)(-)是指特定场合。
是在表中数值的2倍。
但是自动机使用圆形材除外。
表12管联螺母用拉制棒的对边距离的公差范围(8)注(8)材料。
表13挤压棒及锻造棒的径、边及对边距离的公差范围合金牌号:C2600、C2700、C2800、C3602、C3604、C3605C67832.允许公差范围中(—)(-)是指特定场合。
是在表中数值的2倍。
b)正圆度圆棒的正圆度(9),见下。
1)拉制棒的正圆度是表11中直径允许公差范围的1/2值以下。
2)挤压棒和锻造棒的直径公差范围在表13及表14的直径公差范围以下。
注(9)所谓正圆度,就是圆棒的任意切断面的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的差。
c)长度的公差范围在指定棒的长度情况下,其公差范围为+150m m,在没有指定的情况下可以在1mm以上乱尺。
5.3拉制棒的弯曲最大值拉制棒弯曲最大值(10),见表15及表16。
但是可以不适用O质拉制棒。
另外,超出规定范围之外的弯曲度与当事者协定。
注(10)弯曲度如图1所示,是标准长度的弧深。
图1拉制棒的弯曲度表15拉制棒的弯曲度的最大值合金牌号:C1020 C1100 C1201 C1220 C2600 C2700C2800 C3712 C3771 C4622 C4641 C6161C6191 C6241 C6782 C6783单位mm表16拉制棒的弯曲度的最大值(合金牌号:C3601 C3602 C3603 C3604 C3605)5.4角半径的最大值正六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拉制棒角的半径(11)见表17。
注(11)所谓角半径就是指边与边交接处的半径。
表17正六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拉制棒的最大角半径值6.试验6.1化学分析试验化学成分分析试验依造以下。
但是,JISH1292中规定的定量元素及定量范围中的化学成分分析试验也适用于JISH1292。
JISH1051,JISH1052,JISH1053,JISH1054,JISH1055,JISH1056,JISH1057,JISH1058,JI SH1062。
6.2抗拉试验抗拉试验根据JISZ2241进行。
试验用的实验片根据JISZ2201根据纵方向取样,棒的直径、边或者对边距离未满6mm的为2号或9号试验片,6mm以上的为4号试验片。
另外,直径、边或对边距离在35mm以上的试验片,在接近供试材表面的地方取样。
6.3硬度试验硬度试验根据JISZ2243或者JISZ2244进行。
维氏硬度试验最小试验力为4.903N。
维氏硬度沿着棒材横断面外围向中心约1/3的位置测定。
6.4导电率试验及电阻试验导电率试验及电阻试验根据JISH0505进行。
6.5时期开裂试验时期开裂试验在水氨溶液试验方法之后,依照下面的顺序进行。
a)从棒材上取下75mm以上的试验片脱脂并干燥。
之后按照JISK8088中规定的用与水氨溶液等量的纯水稀释,制作浓度为11.8%的水氨溶液。
将水氨溶液放在干燥器内,再将试验片放在里水氨溶液面50-100mm的位置上,常温保持2个小时(参照参考图1)之后,将试验片取出干燥器。
b)试验片直接用浓度10%的硫酸清洗,表面研磨后观察是否有开裂。
或者直径在25mm以下的圆棒,用直径2倍左右为内侧半径15°弯曲,目测是否有开裂现象。
参考图1水氨溶液试验法6.6氢脆试验氢脆试验是将试验片放在氢气流中,用850±25℃加热30分钟后,研磨及腐蚀后用显微镜放大75-200倍观测晶粒度。
7.检查检查方法依据以下。
a)一般事项依据JISH0321。
b)棒材的外观尺寸检查可以在进行第6项试验时进行。
必须要符合第4项及第5项规定。
c)抗拉试验、硬度试验、导电率试验、电阻试验、氢脆试验及时期开裂试验,通常在种类、材质、制作方法、形状、尺寸相同的棒材中以5000kg及其端数作为一组。
从各组中任取一根制作试验片。
d)如果产品与制造单位进行导电率及电阻试验是同一批产品的话,可以利用该试验值进行检查。
8.表示棒材可以根据同一包装产品、同一束产品、同一制品等贴付标签,标签必须有以下内容。
a)规格型号及种类、材质,或者其他标记例JISH3250 C3604BDS-Fb)尺寸例1.圆形φ10×2000例2.长方形15×25×2000例3.带弧度六角形30×31×3000c)制造序号d)制造单位或其代码附属书(参考)棒的标准尺寸本附属书是相关事项的补充部分,并不能成为标准。
棒的标准尺寸见附属表1及附属表2。
所谓标准尺寸也就是在市场中广泛流通的尺寸。
但是,在表示上也可以将小数点以下的数字省略。
附属表1棒的尺寸(合金牌号:C3601、C3602、C3603、C3604、C3605)单(1)A表示棒材为圆形是的直径,正方形时的边,正六角形时的对边距离。
附属表2管联螺母用拉制棒的标准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