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电火花加工工艺规律(三)

合集下载

第三章 电火花加工工艺规律3

第三章 电火花加工工艺规律3

第三章 电火花加工工艺规律3.1 电火花加工的常用术语电火花加工中常用的主要名词术语和符号如下:1.工具电极电火花加工用的工具是电火花放电时的电极之一,故称为工具电极,有时简称电极。

由于电极的材料常常是铜,因此又称为铜公(如图3-1所示)。

图3-1 电火花加工示意图2.放电间隙放电间隙是放电时工具电极和工件间的距离,它的大小一般在0.01~0.5 mm 之间,粗加工时间隙较大,精加工时则较小。

3.脉冲宽度ti(μs)脉冲宽度简称脉宽(也常用ON 、TON 等符号表示),是加到电极和工件上放电间隙两端的电压脉冲的持续时间(如图3-2所示)。

为了防止电弧烧伤,电火花加工只能用断断续续的脉冲电压波。

一般来说,粗加工时可用较大的脉宽,精加工时只能用较小的脉宽。

图3-2 脉冲参数与脉冲电压、电流波形4.脉冲间隔to(μs))脉冲间隔简称脉间或间隔(也常用OFF 、TOFF 表示),它是两个电压脉冲之间的间隔时间(如图3-2所示)。

间隔时间过短,放电间隙来不及消电离和恢复绝缘,容易产生电弧放电,烧伤电极和工件;脉间选得过长,将降低加工生产率。

加工面积、加工深度较大时,脉间也应稍大。

5.放电时间(电流脉宽)te(μs)21—工具电极;2—工件;3—脉冲电源;4—伺服进给系统放电时间是工作液介质击穿后放电间隙中流过放电电流的时间,即电流脉宽,它比电压脉宽稍小,二者相差一个击穿延时td 。

ti 和te 对电火花加工的生产率、表面粗糙度和电极损耗有很大影响,但实际起作用的是电流脉宽te 。

6.击穿延时t d (μs)从间隙两端加上脉冲电压后,一般均要经过一小段延续时间t d ,工作液介质才能被击穿放电,这一小段时间t d 称为击穿延时(见图3-2)。

击穿延时t d 与平均放电间隙的大小有关,工具欠进给时,平均放电间隙变大,平均击穿延时t d 就大;反之,工具过进给时,放电间隙变小,t d 也就小。

7.脉冲周期t P (μs)一个电压脉冲开始到下一个电压脉冲开始之间的时间称为脉冲周期,显然t P =t i +t o (见图3-2)。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工艺规律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工艺规律
辽 阳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钨钼丝(钨、钼各占50%的合金)加工效果比前两种 都好,它具有钨、钼两者的特性,使用寿命和加工速
度都比钼丝高。铜钨丝有较好的加工效果,但抗拉强
度差些,价格比较昂贵,来源较少,故应用较少。采 用黄铜丝做电极丝时,加工速度较高,加工稳定性好,
但抗拉强度差,损耗大。
目前,快走丝线切割加工中广泛使用钼丝作为电 极丝,慢走丝线切割加工中广泛使用直径为0.1 mm以 上的黄铜丝作为电极丝。
线切割加工的表面,就形成黑白交错相间的条纹。这是
往复走丝工艺的特性之一。
辽 阳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电极丝运动方向
工件加工表面
图3-3 与电极丝运动方向有关的条纹
辽 阳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辽 阳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4.电极丝损耗量 对快走丝机床,电极丝损耗量用电极丝在切割 10 000 mm2 面积后电极丝直径的减少量来表示,一般减 小量不应大于0.01 mm。对慢走丝机床,由于电极丝是 一次性的院
3.2 电参数对工艺指标的影响
1.放电峰值电流对工艺指标的影响
放电峰值电流增大,单个脉冲能量增多,工件放电 痕迹增大,故切割速度迅速提高,表面粗糙度数值增大, 电极丝损耗增大,加工精度有所下降。因此第一次切割 加工及加工较厚工件时取较大的放电峰值电流。 放电峰值电流不能无限制增大,当其达到一定临界 值后,若再继续增大峰值电流,则加工的稳定性变差, 加工速度明显下降,甚至断丝。
辽 阳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实践表明,在加工中改变电参数对工艺指标影响很大, 必须根据具体的加工对象和要求,综合考虑各因素及其相互 影响关系,选取合适的电参数,既优先满足主要加工要求, 又同时注意提高各项加工指标。例如,加工精密小零件时, 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是主要指标,加工速度是次要指标,这时 选择电参数主要满足尺寸精度高、表面粗糙度好的要求。又 如加工中、大型零件时,对尺寸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低 一些,故可选较大的加工峰值电流、脉冲宽度,尽量获得较 高的加工速度。此外,不管加工对象和要求如何,还需选择 适当的脉冲间隔,以保证加工稳定进行,提高脉冲利用率。 因此选择电参数值是相当重要的,只要能客观地运用它们的 最佳组合,就一定能够获得良好的加工效果。

电火花加工工艺规律课件

电火花加工工艺规律课件
电火花加工工艺规律 课件
目录
• 电火花加工原理 • 电火花加工的工艺参数 • 电火花加工的特性和应用 • 电火花加工的工艺规律和影响因素 • 电火花加工的实践操作和注意事项
01
电火花加工原理
电火花放电现象
01 定义
电火花放电现象是电极间瞬间导通,同时伴随着 大量热能、光能、声能等释放的现象。
02 产生条件
工件进给速度
工件进给速度越快,加工效率越高, 但过快的进给速度可能导致电极与工 件接触不良,影响加工效果。
加工面积和深度
加工面积
加工面积越大,加工难度越高,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极材 料和工作液。
加工深度
加工深度越深,加工难度越高,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极材 料和工作液,同时需要调整工艺参数,确保加工稳定性 和精度。
工作液的选择与使用
工作液在电火花加工中起到冷却、排屑和绝缘的作用。根 据具体的加工要求和条件,选用合适的工作液可以提高加 工效率和表面质量。
电火花加工的实践操作和注
05
意事项
电火花加工的实践操作流程
准备工具和材料
根据加工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材料,如电 极、工件、工作液等。
安装工具和工件
将电极和工作件安装在电火花机床上,确保安 装牢固。
02 铜电极
适用于加工有色金属,如铝、铜等,具有较好的 导电性和加工精度。
03 硬质合金电极
适用于加工高硬度材料,如硬质合金,具有较高 的电极损耗率和加工效率。
脉冲宽度和脉冲间隔
脉冲宽度
决定单个脉冲的能量,脉冲宽度越大,单个脉冲的能量越大,加工效率越高,但电极损耗也越 大。
脉冲间隔
决定脉冲的频率,脉冲间隔越小,脉冲频率越高,加工效率越高,但电极损耗也越大。

3.2.3和3.2.4 电火花加工工艺规律

3.2.3和3.2.4 电火花加工工艺规律

现代制造技术
(2)放电间隙的大小。 尤其是对复杂形状的加工表面,棱角部位电场强度分布不均,
间隙越大,仿形的逼真度越差,影响越严重。 减少尺寸加工误差措施: 应该采用较小的加工规准,缩小放电间隙;另外,还必须
尽可能使加工过程稳定。
现代制造技术
(3)工具电极的损耗。
电极
工具电极的损耗对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都工 有件 影响。
3、影响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
(1)放电间隙的一致性。 由于工具电极与工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放电间隙,因此工件 的尺寸、形状与工具并不一致。 如果加工过程中放电间隙能保持不变,则可以通过修正工 具电极的尺寸对放电间隙引起的误差进行补偿,以获得较高的 加工精度。
然而,放电间隙的大小实际上是变化的,从而影响了加工 精度。
充分利用极性效应目的: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件的蚀除量, 降低工具电极的损耗。
加工极性的选择 脉宽较宽时,负极性加工。 脉宽较窄是,正极性加工。
现代制造技术
• 电火花加工一般都采用单向脉冲电源。 • 当用交变的脉冲电流加工时,单个脉冲的 极性效应便相互抵消,增加了工具的损耗。
现代制造技术
2)电规准电参数
2)电规准电参数 3)金属材料的热学常数 4)工作液 5)其他因素
现代制造技术
1)极性效应 定义:由于正、负极性不同而彼此电蚀量不一样的现象叫 做极性效应。 加工极性种类: “正极性”加工:把工件接脉冲电源的正极(工具电极接 负极)时, “负极性”加工,又称“反极性”加工:工件接脉冲电源的 负极(工具电极接正极)时,
过于集中而来不及传导扩散,虽使散失的热量减少现代制造技术
3)金属材料的热学常数 金属的熔点、沸点、比热容、熔化热、汽化热越高,电 蚀量将越少,越难加工。 比热容是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升高单位温度所需的热量。 熔化热:单位质量的固态物质熔化成同温度的液态物质 所吸收的热量。 汽化热:单位质量的液态物质蒸发成同温度的气体物质 所吸收的热量。 热导率较大的金属,会将瞬时产生的热量传导散失到其他 部位,因而降低了本身的蚀除量。

电火花切割加工工艺规律3

电火花切割加工工艺规律3

油杯
第四讲
油杯
3 4 1 2
0.5
冲油
1— 工 件 ; 2— 油 杯 管 ; 3— 管 接 头 ; 4— 抽 油 抽 气 管 ; 5— 底 板 ; 6— 油 塞 ; 7— 油 杯 5 6 抽油 7
第四讲
抬刀
1、抬刀方向的缺省方式:沿原加工路径进行; 2、抬刀方式: (1)自适应抬刀:自适应“拾刀”是根据放电间隙的状态,决定是否“拾
ie
^
is
时间 / s
第四讲
脉冲宽度
冲的持续时间。
粗加工脉冲宽度大, 精加工脉冲宽度小
1、脉冲宽度:加到电极和工件上放电间隙两端的电压脉
C111 脉冲宽度20
2、一般,粗加工时可用较大的脉宽,
精加工时只能用较小的脉宽
20是代号,不 是真正时间
第四讲 工件冲油(常 用于穿孔加工) 工件抽油(常 用于穿孔加工) 电极冲油(常 用于型腔加工)
预加工后工件表面
第四讲
( 3 )工件的热处理。 热处理工序(淬火、回火)尽量 安排到电火花加工前面,因为这样可避免热处理变形 对电火花加工尺寸精度、型腔的变形等影响。但热处 理安排在电火花加工前也有它的弱点,如电火花加工 将淬火表层加工掉一部分,影响了热处理的质量和效 果。 (4)工件在电火花加工前还必须除锈去磁,否则在加工 中工件吸附铁屑,很容易引起拉弧烧伤。
加工条件选用
( 一 ) 、电极的尺寸差(缩放量)为 0.6mm, 根据电极的投影面积 3.14cm2, 选择首要加工条件为C130。
( 二)、由表面粗糙度要求确定最终加工条件。根据最终表面粗 糙度为Ra=2.0,查看加工条件参数表,侧面、底面均满足要求
时选C125。
(三)、中间条件全选,即加工过程为: C130—C129—C128— C127—C126—C125

电火花加工工艺流程

电火花加工工艺流程
但是,当脉冲宽度一定时,都会各有一个使工件电 蚀量最大的最佳脉宽
4.工作液对电蚀量的影响 工作液的作用: 1)形成火花击穿放电通道,并在放电结束后迅速恢 复间隙的绝缘状态;
2)对放电通道产生压缩作用; 3)帮助电蚀产物的抛出和排除; 4)对工具、工件产生冷却作用,因而对电蚀量也有 较大的影响
介质性能好、密度和粘度大的工作液有利于压缩放电 通道,提高放电的能量密度,强化电蚀产物的抛出效应, 但粘度大不利于电蚀产物的排出,影响正常放电。
2.热影响层 位于熔化层和机体之
间,只受热的影响而没有 晶相组织的变化,它与机 体没有明显的界限,对未 淬火钢主要是产生淬火区
3.显微裂纹
加工表面层受高温作用后又迅速冷却而产生残余拉 应力。在脉冲能量较大时,表面层甚至出现细微裂纹, 裂纹主要产生熔化层,只有脉冲能量很大时才扩展到热 影响层,不同的材料对裂纹的敏感性也不同,硬淬材料 容易产生裂纹,脉冲能量越大,显微裂纹越宽越深,脉 冲能量很小时,一般不会出现显微裂纹。
qa KaWM ft
va
qa t
KaWm
f
Qa——电极在某段时间内的总蚀除量;
Va——电极的蚀除速度;
WM——单个脉冲能量; Φ——有效脉冲利用率 F——脉冲频率
单个脉冲放电能量为:
WM
te u(t)i(t)dt
0
te---单个脉冲实际放电时间(S); U(t)---放电间隙中随时间而变化的电压(V); i(t)---放电间隙中随时间而变化的电流(A);
热导率越大的金属,由于较多地把瞬时产生的热量传 导散失到其他部位,因而降低了本身的蚀除量。
单个脉冲能量一定时,脉冲电流幅值越小,脉冲宽度越 长,散失的热量也越多
若脉冲宽度越短,脉冲电流幅值越大,由于热量过于 集中而来不及传导扩散,虽使散失的热量减少,但抛出 的金属中气化部分比例增大,多耗用不少气化热,电蚀 量也会降低

电火花加工工艺规律课件

电火花加工工艺规律课件

放电电流
总结词
放电电流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电火花加工的效率和精度。
详细描述
放电电流的大小决定了电子流量的多少,从而影响电火花放电的能量。较大的放 电电流可以提高加工效率,但同时也会导致电极损耗增加和加工精度下降。因此 ,需要根据实际加工需求选择合适的放电电流。
放电时间
总结词
放电时间的长短对电火花加工的效率和加工质量有显著影响。
电火花加工适用于各种难加工材料的加工,通过合理选择电极材料和加工 参数,实现对硬材料的快速、高效加工。
电火花加工在难加工材料的加工中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为解决传 统机械加工无法解决的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微细加工
微细加工是指对微小尺寸的零件或结构进行精密加工的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微细加工在许多领域如电子、生物医学、光学仪器等都得到了广 泛应用。
电火花加工工艺规 律
加工速度与电极材料
加工速度
在电火花加工过程中,电极材料的硬 度、导电性、热导率等因素都会影响 加工速度。一般来说,硬而脆的材料 加工速度较低,而软而韧的材料加工 速度较高。
总结
选择电极材料时,应根据工件材料的 硬度、加工精度和效率要求综合考虑 ,以达到最佳的加工效果。
表面质量与电极材料
电火花加工工艺规律 课件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目录CONTENTS
• 电火花加工原理 • 电火花加工参数 • 电火花加工工艺规律 • 电火花加工应用 • 电火花加工发展前景
01
电火花加工原理
电火花放电原理
放电间隙
电火花放电时,电极与工件之间的放电间隙很小 ,通常只有几微米到几十微米。
加工操作

电火花加工技术

电火花加工技术

黏度小、流动性好、渗透性好的工作液有利于电加工 质量,但黏度小不利于提高加工速度。
5.排屑条件
排屑通畅,有利于提高加工的稳定性。
二、影响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
1.尺寸精度 (1)间隙一致性。
(2)间隙大小。间隙越大,影响越严重。因此,为了减
少加工误差,应该采用较小的加工电规准,缩小放电 间隙,这样不但能提高仿形精度,而且放电间隙愈小, 可能产生的间隙变化量也愈小。 (3)工具电极损耗也会直接影响尺寸的加工精度。
如何强化极性效应
(1)电火花成形加工必须采用单向脉冲电源。 (2)正确选择加工极性。用ti<20μ s的短脉冲进行精加
工时,采用正极性加工;用ti>50μ s的长脉冲进行粗、 中加工时,采用负极性加工。
(3)用导热性好、熔点高的材料作工具电极,可有效降低
工具电极的损耗。
(4)根据不同的脉冲放电能量,合理选用脉冲放电持续时 间(即脉宽ti)。
电火花加工技术
3.1 3.2
电火花成形加工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
3.3
超声加工与激光加工
3.1
定义:
电火花成形加工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EDM),又称放 电加工或电蚀加工,是指在一定的介质中,通过工具电极和 工件电极间脉冲放电时的电腐蚀作用对工件进行加工的一种 工艺方法。 适用场合: 高熔点、高强度、高纯度、 高韧性材料,可加工特殊及复杂 形状的零件。
2.形状精度 斜度
图3.11
电火花加工时的加工斜度
斜度产生过程 (1)上面入口处加工的时间长,产生二次放电的机会多, 间隙扩大量也大。而接近底端的侧面,因加工时间 短,放电的机会少,间隙扩大量也小,因而加工时 侧面会产生斜度。 (2)另外因为电极的下端加工时间长,绝对损耗量大, 而上端加工时间短,绝对损耗量小,使电极变成一 个有斜度的锥形电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电火花加工工件表面的凹坑大小与单个脉冲放电能量 有关,单个脉冲能量越大,则凹坑越大。
2.当峰值电流一定时,脉冲宽度越大,表面粗糙度越 差。
3.在脉冲宽度一定的条件下,随着峰值电流的增加,表 面粗糙度就变差。
4.在一定的脉冲能量下,不同的工件电极材料表面粗糙 度值大小不同,熔点高的材料表面粗糙度值要比熔点低的材 料小。
5.工具电极表面的粗糙度值大小也影响工件的加工表面粗 糙度值。例如,石墨电极表面比较粗糙,因此它加工出的工 件表面粗糙度值也大。
6.干净的工作液有利于得到理想的表面粗糙度。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四、影响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 电加工精度包括尺寸精度和仿型精度(或形状精度)。 1.放电间隙 电火花加工中,工具电极与工件间存在着放电间隙,因此工件 的尺寸、形状与工具并不一致。
图3-21 冲油方式对电极端部损耗的影响 3.工具电极的损耗 在电火花加工中,随着加工深度的增加,工具电极进入放电区 域的时间是从端部向上逐渐减少的。实际上,工件侧壁主要是靠 工具电极底部端面的周边加工出来的。因此,电极的损耗也必然 从端面底部向上逐渐减少,从而形成了损耗锥度(如图3-22所 示),工具电极的损耗锥度反映到工件上是加工斜度。
广东省粤东高级技工学校教案纸
章节课 题
3.3电火花加工工艺规律(三)
审阅者 签名
授课日 20 年 月 日第 周 星期 期节
第 授课时数
2
教学目 的
1.了解影响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因素; 2.了解影响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 3.了解电火花加工表面变化层和机械性能; 4.了解电火花加工的稳定性。
教学方 法
讲授、演示、练习。
2.表面变化层的机械性能 1) 显微硬度及耐磨性
工件在加工前由于热处理状态及加工中脉冲参数不同,加工后 的表面层显微硬度变化也不同。
一般来说,电火花加工表面外层的硬度比较高,耐磨性好。 但对于滚动摩擦,熔化层易剥落而磨损。
2) 残余应力 电火花表面的残余应力,大部分表现为拉应力。
残余应力的大小和分布,主要与材料在加工前热处理的状态 及加工时的脉冲能量有关。
放电间隙是随电参数、电极材料、工作液的绝缘性能等因素 变化而变化的,从而影响了加工精度。
2.加工斜度
电火花加工时,产生斜度的情况如图3-21所示。由于工具电 极下面部分加工时间长,损耗大,因此电极变小,而入口处由于 电蚀产物的存在,易发生因电蚀产物的介入而再次进行的非正常 放电(即“二次放电”),因而产生加工斜度。
图3-22 工具斜度图形 五、电火花加工表面变化层和机械性能 1.表面变化层 在电火花加工过程中,工件在放电瞬时的高温和工作液迅速冷 却的作用下,表面层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表面变化层的厚度大 约在0.01~0.5 mm之间,一般将其分为熔化层和热影响层,如图 3-23所示。
图3-23 电火花加工表面变化层 1) 熔化层 熔化层位于加工后工件表面的最上层,它被放电产生的瞬时高 温所熔化,又受到周围介质的快速冷却作用而凝固。 对于碳钢,熔化层在金相照片上呈现白色,故又称白层。白层 是一种树枝状的淬火铸造组织,与内层的结合不很牢固。熔化层 中有渗碳、渗金属、气孔及其他夹杂物。熔化层厚度随脉冲能量 增大而变厚,一般为0.01~0.1 mm。 2) 热影响层 热影响层位于熔化层和基体之间,热影响层的金属被熔化,只 是受热的影响而没有发生金相组织变化,它与基体没有明显的界 限。 对淬火钢将产生二次淬火区、高温回火区和低温回火区;对未 淬火钢而言主要是产生淬火区。 3) 显微裂纹 电火花加工中,加工表面层产生残余拉应力。在脉冲能量较大 时,表面层甚至出现细微裂纹,裂纹主要产生在熔化层,只有脉 冲能量很大时才扩展到热影响层。
对工艺的影响。 表3-2 常用参数对工艺的影响
注:○表示影响较小,↓表示降低或减小,↑表示增大。 小结:1.了解影响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因素;
2.了解影响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 3.了解电火花加工表面变化层和机械性能; 4.了解电火花加工的稳定性。 布置作业:课后第43页1、2、3题
3) 疲劳性能 疲劳强度:指金属材料在无限多次交变载荷作用下而不破坏 的最大应力 。 电火花加工后,工件表面变化层金相组织的变化,会使耐疲劳 性能比机械加工表面低许多倍。采用回火处理、喷丸处理甚至去 掉表面变化层,将有助于提高其耐疲劳性能。 六、电火花加工的稳定性 在电火花加工中,加工的稳定性不仅关系到加工的速度,而且 关系到加工的质量。 1.电规准与加工稳定性 一般来说,单个脉冲能量较大的规准,容易达到稳定加工。 但是,当加工面积很小时,不能用很强的规准加工。另外,加工 硬质合金不能用太强的规准加工。 脉冲间隔太小常易引起加工不稳。 2.电极进给速度 电极的进给速度与工件的蚀除速度应相适应,这样才能使加工 稳定进行。进给速度大于蚀除速度时,加工不易稳定。 3.蚀除物的排除情况 单个脉冲能量大,蚀除物容易排出,加工就稳定。在用弱规准 加工时必须采取各种方法保证排屑良好,实现稳定加工。冲油压 力不合适也会造成加工不稳定。 4.电极材料及工件材料 对于钢工件,各种电极材料加工稳定性好坏次序如下: 紫铜(铜钨合金、银钨合金) > 铜合金(包括黄铜) > 石墨 > 铸铁 > 不相同的钢 > 相同的钢; 淬火钢比不淬火钢工件加工时稳定性好;硬质合金、铸铁、铁 合金、磁钢等工件的加工稳定性差。 5.极性 不合适的极性可能导致加工极不稳定。 6.加工形状 形状复杂的工件加工不易稳定,其他如电极或工件松动、烧弧 痕迹未清除、工件或电极带磁性等均会引起加工不稳定。 另外,随着加工深度的增加,加工变得不稳定。工作液中混入 易燃微粒也会使加工难以进行。 七、 合理选择电火花加工工艺 从电火花加工的工艺规律中不难看到,加工速度、电极损耗、 表面粗糙度、加工精度往往相互矛盾。表3-2简单列举了一些参数
拉应力:材料受到的外力称为拉力,材料内部产生的反作用 力称为应力。一个物体两端受拉,那么沿着它轴线方向的应力就 是拉应力。拉应力就是指使物体有拉伸趋势的应力。
金相组织:指金属组织中化学成分、晶体结构和物理性能相 同的组成, 硬脆材料容易产生裂纹。脉冲能量愈大,显微裂纹愈宽愈深;脉 冲能量很小时,一般不会出现显微裂纹。
教学重 1.影响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 点 2.了解电火花加工表面变化层和机械性能;
教学难 1.影响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 点 2.了解电火花加工表面变化层和机械性能;
教具、 挂图
相应挂图,实物工具。
作业题 号
课后第43页1、2、3题
教学过 程
及时间 分配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3.3电火花加工工艺规律(三) 师生致礼、点名、检查学生学习准备情况、使学生集中 注意力上课。 复习:影响电极损耗的主要因素。 导入:电火花成型加工的主要工艺指标有加工速度、电 极损耗、表面粗糙度、加工精度和表面变化层的机械性能 等。影响工艺指标的因素很多,素变化都将引起工艺指标相 应的变化。 三、影响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