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集语_5

合集下载

大学语文孔子语录原文及翻译

大学语文孔子语录原文及翻译

大学语文孔子语录原文及翻译1. 《论语》中的《孔子语录》的原文和翻译1、孔子语录: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摘孔子《大学》(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道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到达善的无上境界。

)二、孔子语录:所说的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正人必慎其独也。

——摘孔子《大学》(所说的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本身欺骗本身,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斑斓的女子同样喜爱善良,如许才能说问心无愧,所以正人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三、孔子语录: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正人必诚其意。

——摘孔子《大学》(财富可以润色衡宇,道德可以润色身体和精神,气度宽广可使身体和精神舒坦,所以正人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 4、孔子语录: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摘孔子《大学》(没有人懂得本身孩子的坏处,没有人懂得本身禾苗的富强。

)五、孔子语录:正人有诸已,尔后求诸人。

——摘孔子《大学》(本身有善德,才能要求旁人行善。

)6、孔子语录:《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摘孔子《大学》(《诗经》说:“富强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7、孔子语录: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摘孔子《中庸》(人的喜怒哀乐的情感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式,叫做和。

到达中和,天地就各居本身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八、孔子语录: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摘孔子《中庸》(不愿意旁人加给本身的,也不要加给旁人。

)九、孔子语录: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

——摘孔子《中庸》(爱好进修靠近智慧,起劲行善靠近仁德,懂得耻辱就靠近勇敢。

)十、孔子语录: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摘孔子《中庸》(任何工作,有筹办就能乐成,没筹办就会失败。

)11、孔子语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孔子的名言名语

孔子的名言名语

孔子的名言名语精选1.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3.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4.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6.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7.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8. 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

9.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

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10.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11.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12.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损矣。

13.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4.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

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5.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大全1.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2.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3.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4.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5.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6.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

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7.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8.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9.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0.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11.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孔子语录90句精选

孔子语录90句精选

孔子语录90句精选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3、君子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4、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5、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6、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馀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7、其为人也,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止老知将之至云尔。

8、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0、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1、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12、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13、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4、刚、毅、木、讷近仁。

15、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16、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7、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18、从心所欲,不逾矩。

19、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2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1、讷于言而敏于行。

22、敬鬼神而远之。

23、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2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5、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26、过而不改,是谓过矣!27、巧言令色,鲜矣仁!28、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

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29、不迁怒,不二过。

30、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31、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孔子语录十则原文及翻译

孔子语录十则原文及翻译

孔子语录十则原文及翻译(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唯美句子、经典句子、励志句子、名人名言、搞笑说说、个性说说、语录大全、祝福短语、生活短句、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data, such as aesthetical sentences, classic sentences, inspirational sentences, celebrity quotes, funny words, personalized words, quotations, blessing phrases, life sentences, other data,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孔子语录十则原文及翻译孔子十则经典语录论语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集语(带译文)

孔子集语(带译文)

孔子集语(带译文)孔子集语【原文】子曰:"君子不可以不学,见人不可以不饬。

不饬无貌,无貌不敬,不敬无礼,无礼不立。

夫远而有光者,饬也;近而逾明者,学也。

譬之如圩邪,水潦集焉,营蒲生焉,从上观之,谁知其非源水也。

"《尚书大传略说》【译文】孔子说:"君子不能不学习,与别人见面衣着不能不整齐。

不整齐就没有好的仪表,没有好的仪表就显得怠慢,怠慢就是不礼貌,不懂礼貌就不能立身处世。

远远地看有出众的仪表,这就是修饰的作用;与之相处后更觉其充满智慧,这是学习的结果。

这就好比洼地,所有的雨水都集聚到那里,水草也在此生长,从上方看它,谁都知道它不是流动的源水。

"【原文】孔子曰:"君子有三忧,弗知可无忧与;知而不学,可无忧与;学而不行,可无忧与?"《韩诗外传卷一》【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种忧虑。

不懂做人的道理,能不忧虑吗:知道却不去学习,能不忧虑吗;学了却无法身体力行,能不忧虑吗?"【原文】子曰:"不学而好思,虽知不广矣。

学而慢其身,虽学不尊矣。

不以诚立,虽立不久矣。

诚未着而好言,虽言不信矣。

美材也,而不闻君子之道,隐小物以害大物者,灭必及身矣。

"《韩诗外传卷六》【译文】孔子说:"不去做而只是用想的,虽能知道一些道理,却无法广博透彻;只知道学习却不重视自身的修养,即使学到了知识也不会有高尚的品格。

不以真诚待人处事,即使别人一时相信,也不会长久的。

不具诚信却爱说话,即使说破了嘴,也是没有人会相信的。

虽天生聪敏,但不知为君子的道理,这种贪图小利而害大义的人,灾难必定是会降临在他身上的。

"【原文】孔子曰:"吾尝终日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

吾尝跂而望之,不如升高而博见也。

升高而招,非臂之长也,而见者远。

顺风而呼,非声加疾也,而闻者着。

假车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之性非异也,而善假于物也。

孔子语录精选合集

孔子语录精选合集

孔子语录(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条据书信、合同协议、评语大全、演讲致辞、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such as work repor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policy letters, contract agreements, comprehensive reviews, speeche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孔子语录关于孔子语录大全80句巧言令色,鲜矣仁!这篇文章是本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孔子语录,欢迎阅读。

孔子语录及解释大全

孔子语录及解释大全

孔子语录及解释大全孔子被誉为东方智慧的代表,他的言行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留下的语录更是经典中的经典,在不同时代对人们产生了不同的启示,下面举七个案例来论证。

1. “三人行,必有我师” (《论语·卫灵公》)孔子表明了他的谦虚和学习态度。

无论接触到任何人,都可以从对方身上获取智慧。

这也提醒了我们不要在自己的学习路径上保持封闭,应该保持心灵的开放与包容,不断汲取他人的经验和智慧。

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我们自己在某些方面也是别人的老师,我们不仅需要学习,还需要教育和分享。

2.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孔子告诫我们要有长远的眼光和思考。

“远虑”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规划人生,避免在未来遇到困难时的惊恐和无助。

如果我们仅仅是关注眼前的利益,忽视了未来的发展,最终必定会在未来面临巨大的困境和危险。

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孔子呼吁人们在处理个人之间的关系时应该尽量遵循公平原则。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意味着我们不要对别人做自己不希望别人对我们做的事情。

这使得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更加关注对方的感受和立场,以建立更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

4. “知识之足以反己,不如近义之足以成仁”(《论语·学而》)孔子对于学习的态度非常明确,他认为知识只有突破成规和迷信才是宝贵的。

“反己”指的是因知识不当使用而导致的不幸或者悲剧。

孔子表明了他对道德的高度评价,他认为将自己的成就贡献于社会、服务于人就是一种崇高的品德。

5. “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卫灵公》)孔子认为这个世界有很多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使用了一些不光彩的手段,这些人他称之为巧舌如簧和面目可憎。

他以仁为标准来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否可取,只要一个人有仁的心就能够克服种种困难,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6.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论语·八佾》)孔子并没有反对财富,而是呼吁人们在追求财富时要有“道”的约束。

孔子集语

孔子集语

孔子集语1,君子有三忧:弗知;知而不学;学而不行。

原文:“孔子曰:‘君子有三忧:弗知,可无忧与?知而不学,可无忧与?学而不行,可无忧与?’”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种忧虑:不知道,能没有忧虑吗?知道了而不学习,能没有忧虑吗?学习了而不实行,能没有忧虑吗?”2,君子乐终身,小人忧一世。

原文:子路问于孔子曰:“君子亦有忧乎?”孔子曰:“君子其未得也,则乐其意;己得之,又乐其治。

是以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

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己得之,又恐失之。

是以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日之乐也。

”3,君子有三思:少思长;老思死;有思穷。

原文:孔子曰:“君子有三思,而不可不思也: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老而不教,死无思也;有而不施,穷无与也。

是故君子少思长则学,老思死则教,有思穷则施。

”译文:“君子有三件值得思考的,而不能不思考。

这就是:小时候不学习,长大了没有本领;老了不教诲人,死了就没有人思念;富有的时候不施舍,穷困的时候就没有人援助。

因此,君子小时候思考长大以后,就要学习;老了思考死后,就要诲人;富有的时候思考贫穷,就要施舍。

”4,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

5,好学而不厌,好教而不倦。

6,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

7,不耻其亲,君子这孝也。

译文:不使父母蒙受耻辱,这是君子的孝。

8,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

译文:伐一棵树、杀一只禽兽,如果不在适当的时节,就不是孝。

9,虽有国士之力,不能自举其身。

非无力也,势不可也。

故入而行不修,身之罪也;出而名不彰,友之过也。

故君子入则笃行,出则友贤,何为而无孝之名也?译文:即使有全国无双的大力士那样大的力气,也不能把自己身子举起来,并不是他没有力量,而是情势决定的。

所以,在家而行为不良,是自己的罪过;出门而名声不显,是朋友的过错。

因此,君子在家就纯洁自己的行为,出门就交结贤良的朋友,怎么能没有孝名呢?10,知事人,然后能使人。

译文:知道如何事奉人,然后就能使唤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集语
卷十四《孔子集语》卷十四
《越绝书》八句践伐吴,霸关东。

从琅琊起观台,周九里,以望东海,死士八千人,戈船三百艘。

居无几,躬求贤圣。

孔子从弟子七十人,奉先王雅琴治礼往奏。

句践乃身被赐夷之甲,带步光之剑,杖物卢之矛,出死士三百人,为阵关下。

孔子有顷到越,越王曰:"唯唯,夫子何以教之?"孔子对曰:"丘能述五帝三王之道,故奏雅琴至大王所。

"句践喟然叹曰:"夫越性脆而愚,水行而山处,以船为车,以楫为马,往若飘风,去则难从。

锐兵任死,越之常性也。

夫子异则不可。

"于是孔子辞,弟子莫能从乎!
《绎史·孔子类记》一引《冲波传》孔子去卫适陈,途中见二女采桑。

子曰:"南枝窈窕北枝长。

"答曰:"夫子游陈必绝粮,九曲明珠穿不得,著来问我采桑娘。

"夫子至陈,大夫发兵围之,令穿九曲珠乃释其厄。

夫子不能,使回赐返问之,其家谬言女出外,以一瓜献二子,子贡曰:"瓜子在内也。

"女乃出语曰:"用蜜涂珠,丝将系蚁,蚁将系丝,如不肯过,用烟熏之。

"子依其言,乃能穿之,于是绝粮七日。

《搜神记》十九孔子厄于陈,弦歌于馆中。

夜有一人长九尺余,著皂衣,高冠,大咤,声动左右。

子贡进,问:"何人邪?"便提子贡而挟之。

子路引出,与战于庭,有顷未胜。

孔子察之,见其甲车间时时开如掌,孔子曰:"何不探其甲车?"引而奋登,子路引之,没手仆于地,乃是大釭鱼也,长九尺余。

孔子曰:"此物也,何为来哉?吾闻物老则群精依之,因衰而至,此其来也。

岂以吾遇厄绝粮、从者病乎?夫六畜之物,及龟蛇鱼鳖草木之属,久者神皆冯依,能为妖怪,故谓之五酉。

五酉者,五行之方,皆有其物。

酉者,老也,物老则为怪。

杀之则已,夫何患焉!或者天之未丧斯文,以是系予之命乎?不然,何为至于斯也!"弦歌不辍。

子路烹之,其味滋,病者兴,明日遂行。

《金楼子·杂记上》孔子出游于山,使子路取水。

逢虎于水,与战,揽尾得之,纳于怀中。

取水还,问孔子曰:"上士杀虎如之何?"子曰:"上士杀虎持虎头。

""中士杀虎如之何?"子曰:"中士杀虎持虎耳。

"又问:"下士杀虎如之何?"子曰:"下士杀虎捉虎尾。

"子路出尾弃之。

复怀石盘曰:"夫子知虎在水而使我取水。

是欲杀我也,乃欲杀夫子。

问:"上士杀人如之何?"曰:"用笔端。

""中士杀人如之何?"曰:"用语言。

""下士杀人如之何?"曰:"用石盘。

"子路乃弃盘而去。

《绎史·孔子类记》四引《吴越春秋》禹治洪水,至牧德之山,
见神人焉,谓禹曰:"劳子之形,役子之虑,以治洪水。

无乃怠乎?我有灵宝五符,以役蛟龙水豹。

"因授禹而诫之曰:"事毕可秘于灵山。

"禹成功后藏于洞庭苞山之穴。

至吴王阖闾之时,有龙威丈人得符献之,吴王以示群臣,皆莫能识,乃令赍符以问孔子,曰:"吴王闲居,有赤乌衔此书以至王所,莫辨其文,故令远问。

"孔子曰:"昔禹治水于牧德之山,遇神人授以灵宝五符,后藏洞庭之苞山。

君王所得,无乃是乎?赤鸟之事,丘所未闻。

"
《抱朴子·内篇·辨问》《灵宝经》有《正机平衡飞龟授帙》三篇,皆仙术也。

吴王伐石以治宫室,而于合石之中,得紫文金简之书,不能读之,使使者持以问仲尼,而欺仲尼曰:"吴王闲居,有赤雀衔书以置殿上,不知其义,故远咨呈。

"仲尼以视之,曰:"此乃灵宝之方,长生之法,禹之所服,隐在水邦,年齐天地,朝于紫庭者也。

禹将仙化,封之名山石函之中,乃今赤雀衔之,殆天授也。

"
《绎史·孔子类记》四引《灵宝要略》昔太上以《灵宝五篇》真文以授帝喾,帝喾将仙,封之于钟山。

至夏禹巡狩,度弱水,登钟山,逐得是文,后复封之包山洞庭之室。

吴王阖闾出游包山,见一人自言姓山名隐居,阖闾扣之,乃入洞庭取素书一卷,呈阖闾。

其文不可识,令人赍之问孔子。

孔子曰:"丘闻童谣曰:'吴王出游观震湖,龙威丈人山隐居,北上包山入云墟,乃入洞庭窃禹书,天地大文不可舒,此文长传百六初,若强取出丧国庐。

'"阖闾乃尊事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