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临床实验室室内质控和室间质控评价

合集下载

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

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

二、质控品的正确使用与保存
• 严格按质控品说明书操作和保存,不使用超过保质期 的质控品;冻干质控品的复溶确保所用溶剂的质量和 所加溶剂的量的准确性,复溶时应轻轻摇匀,使内容 物完全溶解,切忌剧烈振摇,防止泡沫产生,复溶时 间不得少于20分钟;质控品要在与患者标本同样测定 条件下进行测定;每天至少做两水平以上质控品。
• 重复上述操作过程,连续三至五个月。以最初20个数 据和三至五个月在控数据汇集的所有数据计算的累积 平均数和标准差作为质控品有效期内的常规均值和标 准差,并以此作为以后室内质控图的均值和标准差。
• 对稳定性较短的质控品,均值的建立可在3至4天内, 每天分析每水平质控品3至4瓶,每瓶进行2至3次重复 。收集数据后,计算平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对 数据进行离群值检验(剔除超过3s的数据)。
• (2)立即重测定同一质控品。如是偶然误差,则重测的结 果应在允许范围内(在控)。如果重测结果仍不在允许范围 ,则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
• (3)新开一瓶质控品,重测失控项目。如果新开的质控血 清结果正常,那么原来那瓶质控血清可能过期或在室温放 置时间过长而变质,或者被污染。如果结果仍不在允许范 围,则进行下一步。
当分析过程在控时,约有68.3%的QC值在均值±1标准差[1s]内,有 95.5%的QC值在均值±2标准差[2s]内。或者表达为:当分析过程在控时 ,约有4.5%的QC值在±2标准差[2s]的限值之外。在均值±3标准差[3s] 内的QC值大约占99.7%,即QC值仅有0.3%的可能性超出±3标准差[3s] 之外。因此,任何QC值若超出均值±3标准差[3s],则考虑与出现显著误 差有关,计为检测失控,不应报告患者结果。
随机误差
• 技术上,随机误差是对于预期结果无一定方向与大小 的离散。在 QC 结果中,相对于均值发生的正或负的 离差被定义为随机误差。这些若被确定为可接受(或 预期)的随机误差,并由标准差量化;若数据点超出 预期的数据群体(即,数据点超出±3s限值)的,为 不可接受(未预期)的随机误差。

加强临床实验室室内质控和室间质控评价

加强临床实验室室内质控和室间质控评价

加强临床实验室室内质控和室间质控评价,提高检验质量柳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余洪立检查前要准备的基本资料1 工作人员基本情况表2 检验科分组室情况3 检验科检测仪器清单4 开展检验项目清单39-01实验室集中设置,统一管理1 要求在检验科之外不能再设置实验室。

各临床科室的实验室要统一到检验科。

(没做到扣3分)查有无小实验室:查医院有关文件2 实验室布局及流程要符合感控及生物安全的要求。

查看:实验室的设置布局及流程39-01建立完善临床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1)成立检验科质控管理小组(2)检验科质量控制方案(3)有年度质控计划及质控总结(4)检验科有室内质控程序或方法。

(5)参加省级以上临检中心室间质评。

(三级医院参加卫生部)(6)有检验项目操作规程。

(7)有检验仪器操作规程。

(8)仪器设备定期校验标准检测。

(9)检验试剂使用管理符合规定。

39-02检验科的各项规章制度(部分)1 各级人员职责2 工作制度3 质量管理制度4 教育培训制度5 安全制度6 急诊检验制度7 检验仪器管理制度8 值班制度9 剧毒药品安全管理制度和意外事件预案10 消毒工作制度11 档案管理制度12 试剂采购及使用制度13 感染管理制度14 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15网络管理制度39-02检测项目的标准操作规程标准操作程规(SOP文件)的主要内容是:1项目名称2适用仪器3方法及原理4样本要求(种类、保存、预处理、样本量)5试剂及配套品6校准7质控8操作程序9参考值范围10 临床意义11 参考文献39-02检测项目的标准操作规程检查:SOP文件的内容。

SOP文件的数量(要求所有检测项目)(不能用试剂使用说明书来代替)39-02仪器设备的标准操作规程标准操作程规(SOP文件)的主要内容:1概述:适用范围,产品持点2基本资料:生产厂家、型号、购进及使用日期。

3主要技术指标4基本工作原理5操作6校准7维护39-02仪器设备的标准操作规程检查:1 SOP文件的内容2 所用的仪器设备都要有SOP文件①包括: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等②相同仪器有多台的,要有多份SOP文件(打印多份)。

20240515临床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与室间质量评价

20240515临床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与室间质量评价

20240515临床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与室间质量评价室内质量控制是指对临床实验室内的各种检测设备和试剂进行质量控制的一系列措施,以确保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室间质量评价则是对不同实验室间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和评价,以评估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水平和能力。

室内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仪器和试剂的校准、内部质量控制、外部质量评价和技术人员的培训与管理。

仪器和试剂的校准是确保实验室设备和试剂精确度和准确度的关键措施。

仪器的校准需要通过对标准品进行测试,以确保其输出结果的准确性。

而试剂的校准则需要通过对标准溶液进行测试,以确定试剂浓度和纯度。

内部质量控制是指实验室日常运作中进行的一系列质量控制措施。

包括使用质控品进行常规测试,监测仪器和试剂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定期检查和校准仪器,确保其正常工作;制定标准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方案,确保测试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外部质量评价是通过参与外部质量评价项目,比较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和其他实验室的结果,评估实验室的质量水平和能力。

外部质量评价可以及时发现实验室的问题和偏差,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以提高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水平。

技术人员的培训与管理是室内质量控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实验室应定期培训技术人员,更新他们的知识和技能,确保他们能够正确操作实验设备和进行准确的检测。

此外,实验室还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确保技术人员能够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工作,遵守实验室的质量控制要求。

室间质量评价是通过比较不同实验室间的检测结果,评估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水平和能力。

室间质量评价可以包括参加国家或地区组织的质量评价项目,与其他实验室进行互查等。

通过室间质量评价,可以评估实验室的测试结果与其他实验室的差异,并及时发现问题和偏差,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提高实验室的质量水平。

总之,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是临床实验室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手段。

通过仪器和试剂的校准、内部质量控制、外部质量评价和技术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可以提高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水平和能力,确保临床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参加室间质控报告范文室内质控和室间质量评价的不同作用

参加室间质控报告范文室内质控和室间质量评价的不同作用

参加室间质控报告范文室内质控和室间质量评价的不同作用室内质控:就是用一种稳定物质,通过您自己重复检测得到这种物质在您检测系统上的一个检测值。

然后通过统计方法建立质控范围。

用来监控您室内精密度的质控方法。

室间质控:用一种稳定物质,分发到各个实验室,用各种仪器分别检测该物质,得到一组检测值。

用统计方法得到该物质的检测值可接受范围。

用来评判您的试验系统是否与其他试验系统结果一致的质控方法。

所以,室内质控是控制一台仪器精密度的方法。

也就是稳不稳。

室间质控是控制仪器一致性的方法。

也就是准不准。

质量控制是指在实验室中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真实有效而实施的控制行为,是提高检测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对实验室检测质量评价的方法。

作为实验室质量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质量控制一般通过制定质量控制计划、质量控制措施的实施来实现。

质量控制计划的制定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明确指出实验室应监控结果的有效性,并应对监控进行策划和审查。

因此实验室应根据其检测活动制定适合本实验室的质量控制计划以保证检测结果的质量。

实验室通过有计划地实施质量控制,来审查和验证日常检测工作运行的有效性及结果的可靠性。

质量控制计划制定得科学与否,直接影响质量控制是否有成效,因此实验室在制定质量控制计划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质量控制计划应尽可能覆盖实验室的业务领域、检测项目、检测人员并具有一定代表性。

其次,质量控制计划应明确规定内部质量控制活动的内容、监控方法、监控频次、责任人、结果判定依据和评价方式等内容,质量控制方法的选择应参考实验室所从事的检测项目和业务量,参加实验室间比对或者能力验证还应参照AS-RL02《能力验证规则》对相关检测领域和频次的要求。

第三,质量控制计划应经实验室质量负责人批准后由技术管理部门组织实施。

质量控制措施的实施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活动是以质量手册为纲领,以程序文件为规范,以质量控制计划为准则进行的,主要通过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来实现。

临床检验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要求及室内质量控制实验室间比对

临床检验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要求及室内质量控制实验室间比对

临床检验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要求及室内质量控制实验室间比对临床检验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是保障临床检验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措施。

室内质量控制要求是指在临床检验过程中,为保证结果的准确性,需要设置和实施的一系列质量控制措施和要求。

室内质量控制实验室间比对是指对不同实验室进行比对评估,确定不同实验室中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比较。

室内质量控制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质量控制品的使用:临床检验仪器和试剂的厂家通常都提供质量控制品,实验室需要根据仪器的要求选用合适的质量控制品,并按厂家提供的说明书正确使用。

2.质量控制程序的建立:实验室需要制定质量控制的程序和标准,明确每个检测项目的质量控制要求,包括质控样品的制备、质控参数的设定、质控结果的判定等。

3.质控样品的制备:质控样品是实验室进行定量测定的参照,为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质控样品的制备需要按照一定的规范和标准进行,如按照国家标准物质提供的浓度值或人工制备的稀释液进行制备。

4.质控参数的设定:根据仪器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等性能要求,以及临床需求和实验室实际情况,设定每个检测项目的质控参数,如目标值、参考范围和允许偏差的范围等。

5.质控结果的判定:根据质控参数设定的标准,对每次质控的结果进行判定,判断结果是否在允许偏差范围内。

如果结果超出允许偏差范围,需要及时采取纠正措施,确认问题的原因并进行调整。

室内质量控制实验室间比对是保证临床检验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与其他实验室的比对评估,可以评估本实验室与其他实验室之间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室内质量控制实验室间比对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选择比对标本:选择一组标本进行质量控制比对,通常是实验室内部的质控样本和外部提供的质控样本。

2.进行测定:将所选质控标本分配给各个实验室进行测定,按各自实验室的常规程序进行质量控制测定。

此步骤要求各个实验室在同一时间内进行测定,以避免时间差对结果的影响。

如何做好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评

如何做好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评

小结
将实验室实测CV%与允许的精密度进 行比较,而允许的CV%可以设定为1/3TEa 或 1/4 TEa。 了解本实验室各检测项目精密度控制水平
根据各项目到达的精密度控制水平,针对性 的选择合适的质控品数量、采用的质控规则
重点关注那些精密度控制水平较差的项目, 从“人、机、料、环、法”等方面进行改进
确定控制限
实验室不精密度(CV%)的控制目标为:
CV% <1/3 TEa CV% <1/4 TEa CV% <1/5 TEa CV% <1/6 TEa
4、室内质控的实际操作
稳定性较好质控物
暂定中心线和质控限的设定
对新旧批号质控品同时进行20次测定,对 数据进行离群值检验,剔除超过3s 外的数据 后,将每一项目的检测结果计算平均值和标准 差,作为暂定中心线和标准差。
3.65 (4.15)
括号内为累积均值和标准差
得到实验室自定的靶值和标准差:
• CL 暂定靶值(x)=99.25 • CL 暂定标准差(SD)=5.11,CV=5.15%
• CL 常用靶值(x)=99.93 • CL 常用标准差(SD)=4.15,CV=4.15%
将实验室得到的靶值和标准差以TEa作为质 量目标 美国CLIA88 CL 的TEa为5%
不稳定状态误差
实验室期望所有病人检验结果的误差一直处于评估 检测系统时所具有的总误差水平,也即最佳水平, 又称“稳定状态水平”。
当检测系统用于日常工作时,由于频繁的检验,人 员的轮换,试剂、校准品批号的变换,水电能源的 不稳定,环境、室温的波动,仪器的磨损等都可能 使检验结果出现不稳定状态(外加误差),增大了 总误差水平。
确定质量目标
TEa可通过三种方法确定: 法律和法规的要求如美国PT 生物学变异 医学允许误差

临床实验室检测室内质控临床检验质控方法及步骤内容详析

临床实验室检测室内质控临床检验质控方法及步骤内容详析
控制限的设定
以确定临时靶值时的20个数据的标准差作为临时标准差,以此临时标准差作为下一个月室内质控图的标准差, 进行室内质控。两个浓度水平的标准差(SD)、变异系数(CV%)
变动标准差阶段 一个月结束后,将该月的在控结果与以前质控数据汇集在一起,计算累积标准差。作为下一月质控的标准差。
相 关 规 定
第二十七条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项目的室内质量控制标准按照《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指南》(GB/20032302-T-361)执行。 (2008年资料第3页)
相 关 规 定
第三十二条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应当建立质量管理记录,包括标本接收、标本贮存、标本处理、仪器和试剂及耗材使用情况、校准、室内质控、室间质评、检验结果、报告发放等内容。质量管理记录保存期限至少为两年。 (2008年资料第3页)
相 关 规 定
第二十五条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应当对开展的临床检验项目进行室内质量控制,绘制质控图。出现质量失控现象时,应当及时查找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并详细记录。 (2008年资料第2页)
相 关 规 定
第二十六条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主要包括质控品的选择,质控品的数量,质控频度,质控方法,失控的判断规则,失控时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质控数据管理要求等。 (2008年资料第2页)
一 室内质控空图靶值的设定
(一) 定量分析室内质控
1、质控血清的选择 2、质控物的使用 3、靶值的设定 4、控制限的设定 5、质量控制图的绘制及质控结果的记录 6、质控方法的应用 7、失控情况处理及原因分析 8、失控原因分析 9、每月室内质控数据分析 10、室内质控数据的周期性评价
1. 质控血清的选择
固定标准差的建立 以最初20个数据和当年8-12月份在控数据的累积标准差作为质控物有效期内的固定标准差,以后每个月的室内质控图的标准差使用该值。

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

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

加强实验室间的 交流与合作
实验室之间应该加强交流与 合作,分享经验和技巧,共 同提高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 质量评价的水平。通过参加 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活动, 与其他实验室建立联系,促 进相互学习和进步。
06
总结与展望
对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的总结
室内质量控制的意义
室内质量控制的方法
通过定期对实验室内部检测过程进行评估 和监控,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提高实验室整体水平。
目的不同
方法不同
室内质量控制的结果通常用于实验室内部的监测和改 进,而室间质量评价的结果则用于评估实验室之间的
差异和改进实验室的整体水平。
结果处理不 同
室内质量控制通常采用内部质控品、标准物质或已知 值样品等方法进行控制,而室间质量评价则采用外部 质控品、标准物质或盲样等方法进行评价。
05
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 的挑战和对策
室间质量评价的结果分析和应用
结果反馈
组织者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各参与实验室,让实验室了解自身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问题整改
对于评价结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实验室需要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提高实验室的质 量水平。
持续改进
室间质量评价不是一次性的活动,而是需要持续进行的过程。通过不断的评价和改进, 实验室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质量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准确、可靠的服务。
采购高质量设备 和试剂
实验室应该优先采购高质量 的仪器设备和试剂,确保结 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 ,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 关系,及时获得技术支持和 售后服务。
制定规范的操作 流程
实验室应该制定规范的操作 流程,确保每个步骤都符合 要求。通过规范的操作流程 ,减少人为因素对结果的影 响,提高结果的准确性和一 致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临床实验室室内质控和室间质控评价,提高检验质量检查前要准备的基本资料1 工作人员基本情况表2 检验科分组室情况3 检验科检测仪器清单4 开展检验项目清单39-01实验室集中设置,统一管理1 要求在检验科之外不能再设置实验室。

各临床科室的实验室要统一到检验科。

(没做到扣3分)查有无小实验室:查医院有关文件2 实验室布局及流程要符合感控及生物安全的要求。

查看:实验室的设置布局及流程39-01建立完善临床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1)成立检验科质控管理小组(2)检验科质量控制方案(3)有年度质控计划及质控总结(4)检验科有室内质控程序或方法。

(5)参加省级以上临检中心室间质评。

(三级医院参加卫生部)(6)有检验项目操作规程。

(7)有检验仪器操作规程。

(8)仪器设备定期校验标准检测。

(9)检验试剂使用管理符合规定。

39-02检验科的各项规章制度(部分)1 各级人员职责2 工作制度3 质量管理制度4 教育培训制度5 安全制度6 急诊检验制度7 检验仪器管理制度8 值班制度9 剧毒药品安全管理制度和意外事件预案10 消毒工作制度11 档案管理制度12 试剂采购及使用制度13 感染管理制度14 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15网络管理制度39-02检测项目的标准操作规程标准操作程规(SOP文件)的主要内容是:1项目名称2适用仪器3方法及原理4样本要求(种类、保存、预处理、样本量)5试剂及配套品6校准7质控8操作程序9参考值范围10 临床意义11 参考文献39-02检测项目的标准操作规程检查:SOP文件的内容。

SOP文件的数量(要求所有检测项目)(不能用试剂使用说明书来代替)39-02仪器设备的标准操作规程标准操作程规(SOP文件)的主要内容:1概述:适用范围,产品持点2基本资料:生产厂家、型号、购进及使用日期。

3主要技术指标4基本工作原理5操作6校准7维护39-02仪器设备的标准操作规程检查:1 SOP文件的内容2 所用的仪器设备都要有SOP文件①包括: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等②相同仪器有多台的,要有多份SOP文件(打印多份)。

(不能用仪器使用说明书来代替)39-03 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1)《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3)《病原微生物安全管理条例》(4)《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5)《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6)《全国HIV检测操作技术规范》(7)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8)《消毒管理办法》39-04 检验报告1 建立检验报告审核,管理;发放制度。

(查制度,没有的扣3分)2 检验报告是否规范: (最好用电脑打印)①报告信息要全。

②要有人审核,并且双签名(手签)。

③不要涂改。

④异常结果要标示。

(抽查检验报告单,不规范扣2分,没有双签名扣3分)39-04 检验报告3 常规检查和急诊检查报告在30分内发出。

(现场检查或查看检验报告单)4 建立保护患者隐私的制度(特别是HIV患者)。

(没有制度或做不到扣2分)39-05建立危急结果报告制度1 危急结果报告制度可操作,不能只写很高或很低,要有具体的数值,如:K≥7.0,K≤2.5,检验人员要主动将结果告诉临床。

(查制度,没有扣3分)2 记录本的内容主要是:①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等②检验结果③报告时间(到分)④报告人姓名以及接到报告人姓名。

(查记录本,没有记录本扣3分,记录有缺陷扣2分)39-06加强与临床联系1 制定具体措施2 每月下临床:人员必需是质控小组成员。

3 满足临床检验工作:①开展检验项目能否满足临床需要。

②采取标本所用的试管,尿杯等准备是否充足。

4 对临床反馈的意见及时处理整改。

5 使用记录本,记录以上内容。

(检查记录本,没有的扣3分,有缺陷扣2分)39-07 每室有质控程序或方法检查:各个实验室的质控程序或方法(生化、免疫、细菌、临检室等等)(全部没有,扣3分;有一个实验室没有,扣2分)39-08 各项室内质控每月应有质控小结查看每月的质控记录。

评分标准:没有质控小结的扣3分;39-09 PCR实验室按规定通过验收。

检查:PCR实验室验收合格证书。

没有证书的,检查是否收费。

查病历或PCR检验报告单。

评分:未通过验收就进行PCR收费检查的扣3分。

39-10 标本采集、储存、运输、交接、处理制度并认真落实。

(1)建立标本采集、储存、运输、交接、处理制度。

(2)建立不合格检验标本拒收制度。

(3)建立标本交接记录本。

(4)建立不合格检验标本拒收记录本39-10 标本采集、储存、运输、交接、处理制度并认真落实。

检查方式:一检查各种记录:①查制度:(没有扣3分)②检查标本采集手册或说明书。

③检查不合格检验标本拒收记录本。

记录标本拒收原因,送、接标本人员签名39-10 标本采集、储存、运输、交接、处理制度并认真落实。

检查方式二现场检查1 查看标本接收是否符合要求。

2 查看标本储存情况:①标本的储存条件和地点。

②未做的标本和做过了的要分开存放。

3 查看标本的运输情况(安全可靠)4 查看标本的处理:消毒后送到医疗垃圾处理站或排放入下水道内。

如:尿液必须加入过氧乙酸或漂白粉消毒处理后排放入下水道内。

39-11 检验试剂合格1 建立检验科试剂采购及使用制度2 试剂证件合格:均要有三证。

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注册登记证。

进囗要有进囗注册证。

3 保存试剂合格:要求室温保存的不能冰箱保存,相反也一样。

4 使用试剂合格:不能用过期试剂。

一次不能用完的试剂要注明开启使用时间(试剂盒上)。

5 自配试剂:要有配制记录,要做质控,注明配制时间,有效期,配制人员等(使用无证试剂扣3分,使用过期试剂扣3分)39-12 检验人员资格检验技术人员是否具有检验技术资格查看:检验科人员名单。

查看毕业证、职称证(原件)。

39-13 检测仪器1 检测仪器是否有国家生产批准或注册证件。

(现场查看和检查证书)2 仪器是否有使用及维护记录。

查看记录(要签名):①工作曰使用记录,仪器状态。

②维护要按仪器要求每天,每周,每月进行。

③维修人员记录维修情况39-14 检验设备校准1 检测仪器校准:查:校准证书(每年一次)。

(生化、血液分析仪和PCR扩增仪等等)2 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定量加样器:查计量所年度校准证书。

3实验室要有温度、湿度计并记录温度和湿度。

4冰箱、恒温箱要有温度记录。

5蒸溜水工作曰要有纯度记录。

(所有记录每天都要签名,还要注意节假日)40-01 室内质控1常规化学每天使用2个浓度质控品做2次质控(开机和随标本各一次)。

评价:某工作曰未做质控扣2分2血脂分析每天使用2个浓度质控品做一次质控。

评价:未开展质控扣2分3血气分析是否做质控。

评价:未开展质控扣2分4血气分析仪使用及维修记录。

5血气分析仪更换试剂、换膜、换电极等必须进行校准(或仪器自动校准)并有记录。

(每天都要记录和签名)40-01 室内质控6室内质控记录是否完整。

7每月质控总结。

8建立失控处理程序。

9是否有失控记录、失控分析及处理。

10检查方式:查看:生化、免疫、临检、细菌室室内质控记录(原始数据,质控图)、总结、失控处理程序。

评分:没有失控记录,没有对失控进行分析及处理的扣2分。

40-02室内质控存在的问题1时间:①平诊项目没有注意节假日调换。

②急诊项目节假日没做质控。

2仪器:多台仪器做相同的检测项目,只做一台仪器的质控。

3没有原始数据记录,没有检测人员的签名。

4质控图不规范:有的描点到质控图外;有的质控图太小,描点又大,很难看出质控图的走向。

5质控图所含内容不全:没有标明仪器及型号、质控品的来源以及质控品的批号,没有计算本月该项目的平均值,标准差及变异系数等。

还有没有检测项目名称的。

40-02室内质控存在的问题6全年质控图都没有失控。

主要原因是描点错误,措点所用数据不是失控时的数据。

用的是在控的数据。

7失控次数太少,有的连续7、8个月都没有失控。

8失控记录、分析不完整:①不及时(有的写在月底小结)。

②失控记录与质控图上有出入:图上显示失控,没有失控记录及分析,有失控记录及分析的,图上显示没有出现失控。

③失控分析错误,图上显示是系统误差引起的,分析写成是随机误差引的。

40-02室内质控存在的问题9大多数没有建立失控处理程序。

10每月质控总结:①多数没有科室总结,②科室与组室间的总结有出入。

11血气分析多数没有开展质控。

12 出现一次超2SD,没超3SD;认为失控,进行了失控记录,有失控分析及处理。

13质控图上显示出现失控,质控人员没有发现。

主要是质控人员对失控的规则不熟悉,质控知识缺乏。

41-01室间质量评价1参加生化、免疫、微生物及血液室室间质评每年2次以上,成绩合格(生化:VIS≤120,PT≥80;免疫和血液学室评分≥80,细菌鉴定正确率≥80%)2检查:①室间质评回报结果②合格证书。

3评分标准:少一次扣5分生化少一项扣1分成绩不合格扣5分细菌不合格扣2分41-01室间质量评价4室间质评回报结果主任审阅签名。

(查看:回报结果是否审阅签名)5室间质评回报结果不及格处理程序及处理记录。

预祝各单位在质量管理年活动评审中取得好成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