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儿歌,编儿歌《什么虫》
学儿歌巜小木马》教案

学儿歌巜小木马》教案活动目标1.了解七星瓢虫的特征与农作物的关系。
2. 自学儿歌,培育幼儿朗读儿歌的兴趣。
活动准备1.课件-照片:七星瓢虫幼儿园课件活动过程1.出示图片:七星瓢虫教师:小朋友,你们重新认识它吗?它就是谁?你在哪儿见过七星瓢虫?(使幼儿民主自由互说道)2.观察图片教师:认真看一看,七星瓢虫短的什么样子?引导幼儿发现概括七星瓢虫的特征:存有两对翅膀,三对肢,身体就是半球形。
穿一身花衣服,花衣服就是它的第一对翅膀,第二对翅膀就是透明化的,在第一对翅膀的下面,只有飘的时候就可以看到。
头很小,有一对大眼睛,一对触角,六条腿(三对足)。
背上存有7个美丽的大黑点,左右翅膀上各存有三个,中间一个小黑点,左右翅膀各一半。
3.教师朗诵儿歌,幼儿倾听。
4.导幼儿自学儿歌教师领读,幼儿结合图片记忆。
5.各种形式鼓励幼儿自学儿歌,唤起幼儿诵读兴趣。
6.教师:我们到户外去找七星瓢虫好不好?自然完结。
附:儿歌七星瓢虫小瓢虫,真美丽,身上穿件花花衣。
数数它有几颗星?一二三四五六七。
小瓢虫,真卖力,一飞飞至棉田里,专抓蚜虫当点心,暗自棉桃笑眯眯。
教学目标:1、在说道说道、学学、玩玩的过程中使幼儿学儿歌、编成儿歌,体会文学活动领略到小朋友的欢乐。
2、通过小朋友对于喜爱的小动物的熟悉度尝试仿编儿歌,从而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口语表达力。
3、幼儿尝试与同伴交流、与成人交流。
教学重点:学会儿歌,鼓励幼儿自学词语"欢欢喜喜"。
教学难点:鼓励幼儿尝试仿编儿歌。
教学准备:1、科学知识的准备工作:熟识几种动物的鸣叫、习性、特征。
2、材料的准备:各种动物的图片,多媒体课件、音乐等。
教学方法:愉快教学法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基本部分(一)、引入课题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些小动物,小朋友们想不想认识它们?(二)、出具课件,初步介绍儿歌1、出示小鸡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老师回答:这就是谁呀?看一看小鸡在干什么?小鸡最喜欢吃米粒啦,她吃到米粒就怎么样呀?(很高兴很高兴我们用一个词去则表示:欢欢喜喜)2、(出示小羊)老师提问:这是谁呀?小羊怎样叫?它喜欢吃什么东西?小羊小羊,咩咩咩咩,喝至青草,欢欢喜喜。
幼儿园儿歌活动优质教案《虫儿飞》

幼儿园儿歌活动优质教案《虫儿飞》一、教学内容《虫儿飞》是一首深受幼儿喜爱的儿歌,选自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材第四章《夏天的歌》。
本节课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儿歌的歌词理解、节奏感知和动作创编展开,通过学习让幼儿感受夏夜的美丽与宁静,提高音乐素养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记住《虫儿飞》的歌词内容,能够正确地唱出儿歌。
2.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使其能够跟随音乐做出相应的动作。
3.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通过创编动作表现儿歌情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儿歌节奏的掌握和动作的创编。
教学重点:歌词的记忆和正确演唱,以及对音乐节奏的感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子琴、多媒体设备、黑板、挂图。
学具:小虫子手偶、彩带、小夜灯。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小夜灯营造夏夜氛围,让幼儿想象夏夜的景象。
以小虫子手偶引入,讲述小虫子在夏夜飞翔的故事。
2. 歌词学习(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朗读歌词,讲解歌词中的生词和意义。
分组进行歌词接龙游戏,巩固记忆。
3. 音乐感知(10分钟)播放《虫儿飞》音乐,让幼儿跟随音乐节奏摇摆身体。
教师示范,引导幼儿感知并模仿节奏。
4. 动作创编(10分钟)分组让幼儿用彩带和小虫子手偶创编动作,表现儿歌情境。
邀请部分幼儿展示,大家共同评价。
5. 随堂练习(5分钟)全班幼儿一起唱《虫儿飞》,边唱边做动作。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边:歌词《虫儿飞》2. 黑板右边:小虫子手偶图案,提示动作创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演唱《虫儿飞》,并展示创编的动作。
2. 答案:正确唱出歌词,动作流畅,表现儿歌情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针对节奏感和动作创编进行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开展“夏天的夜晚”主题活动,鼓励幼儿观察夜晚的动植物,创作属于自己的儿歌。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歌词记忆与正确演唱二、音乐节奏感知与动作创编三、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一、歌词记忆与正确演唱1. 引入生动有趣的实践情景,如利用小夜灯、小虫子手偶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记忆。
幼儿园儿歌活动教案《虫儿飞》

幼儿园儿歌活动教案《虫儿飞》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材,具体章节为《虫儿飞》。
内容主要包括儿歌学唱、节奏感知和动作创编。
详细内容包括:儿歌歌词的学习,掌握简单的音乐节奏,通过模仿和创编,让幼儿体验音乐带来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熟练地演唱《虫儿飞》这首儿歌,并理解歌词的含义。
2. 培养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提高音乐表现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音乐节奏的掌握和动作创编。
2. 教学重点:儿歌的学唱和歌词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设备、钢琴、黑板、图片卡片等。
2. 学具:小虫子手偶、彩色纸条、沙锤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以一个关于小虫子的故事引入,让幼儿观察小虫子的动作,引导他们模仿。
2. 儿歌学习(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学唱《虫儿飞》儿歌,逐句教唱,讲解歌词含义。
3. 节奏感知(10分钟):教师用钢琴伴奏,让幼儿用沙锤等学具感知音乐节奏,进行简单的节奏练习。
4. 动作创编(10分钟):分组进行,让幼儿自由发挥,创编与歌词内容相关的动作。
5.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示范动作,讲解动作要领,并让幼儿跟随练习。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书写《虫儿飞》歌词。
2. 黑板右侧:展示小虫子图片,标注音乐节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演唱《虫儿飞》儿歌,并展示自己创编的动作。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大自然中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同时,鼓励幼儿尝试创编其他儿歌的动作,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音乐节奏的掌握和动作创编。
2. 教学过程:节奏感知和动作创编环节。
幼儿园语言(儿歌):虫虫飞教案

幼儿园语言(儿歌):虫虫飞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习儿歌《虫虫飞》,培养幼儿对儿歌的兴趣和热爱。
2. 通过儿歌学习,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儿歌《虫虫飞》的歌词学习。
2. 儿歌中的生词学习。
3. 儿歌的节奏和动作学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儿歌《虫虫飞》的歌词学习和动作表演。
2. 教学难点:儿歌中的生词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儿歌课件、图片、动作道具等。
2. 环境: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3分钟):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活跃气氛。
2. 导入新课(5分钟):播放儿歌《虫虫飞》,让幼儿听并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关注儿歌中的昆虫角色。
3. 歌词学习(7分钟):a.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读歌词,注意停顿和节奏。
b. 解释歌词中的生词,如“蝴蝶”、“蜜蜂”等,让幼儿理解和记忆。
c. 分组进行歌词接龙游戏,巩固记忆。
4. 动作学习(5分钟):a. 教师示范儿歌中的动作,如蝴蝶飞、蜜蜂采蜜等。
b. 幼儿跟随教师学习动作,并进行分组练习。
c. 进行动作表演比赛,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
5. 总结与拓展(3分钟):让幼儿谈谈学习儿歌的收获,引导幼儿关注身边的昆虫。
6. 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人表演儿歌《虫虫飞》,加强幼儿对儿歌的记忆和理解。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歌词学习和动作练习。
2. 歌词记忆:通过歌词接龙游戏和课后作业,评估幼儿对歌词的记忆程度。
3. 动作表现:评估幼儿在动作学习中对蝴蝶飞和蜜蜂采蜜等动作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延伸活动1. 绘画活动: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自己喜欢的昆虫。
2. 角色扮演:组织幼儿进行昆虫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昆虫的生活。
3. 家长参与:邀请家长来园参与昆虫主题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因材施教: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和能力,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中班语言:仿编儿歌《虫虫虫虫爬》

中班语言:仿编儿歌《虫虫虫虫爬》虫虫虫虫爬,快乐的虫子多么神奇,
他们在草丛中嬉戏,舞动着小小的身躯。
爬上爬下好有劲,虫子的世界真好玩!
小小的蚂蚁要找食物,
拖着一颗大大的蛋糕。
背上背着好重哦,
不过蚂蚁却毫不闹。
一步一步爬上坡,
大家一起看瞧!
啄木鸟在树枝上敲敲敲,
一口气敲出个洞。
找到虫子就高兴,
爪子在洞口跳跃。
嘴巴张开就下咬,
虫子们想要逃。
蜻蜓轻轻飞飞过,
翅膀快速振动。
眼睛大大的好美丽,
飞来飞去真好看!
停在一片草叶上,
准备享受美食盛宴。
快乐的蝴蝶飞来飞去,翅膀像花瓣般多彩。
一会儿停在花朵上,
一会儿停在绿叶上。
给花儿带来快乐,
展示美丽景色。
小蜜蜂嗡嗡嗡飞来,
给我们采蜜带来快乐。
从花朵中取得甜蜜,
带回家乐享一起。
蜂巢中忙碌快乐,
大家一起加油!
毛毛虫身上有条纹,
慢慢爬行好像个小侦探。
耐心寻找美食,
不怕辛苦也不怕苦。
吃饱了会变蝴蝶,
美丽的翅膀展开!
小甲虫滚来滚去,
身上有华丽的颜色。
背上背着一颗大宝石,让人看了都心动。
在草叶上滚来滚去,带给我们快乐。
这就是虫子的世界,充满了欢声笑语。
它们快乐的爬行,给我们带来欢乐。
让我们一起欢唱,快乐的虫子在爬行!。
幼儿园语言(儿歌):虫虫飞教案

幼儿园语言(儿歌):虫虫飞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儿歌《虫虫飞》的内容,认识相关的昆虫名称。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唱歌能力和节奏感,能够跟上音乐一起唱。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儿歌,让幼儿对昆虫产生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儿歌《虫虫飞》的歌词学习。
2. 认识相关昆虫的图片和名称。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先唱儿歌,让幼儿跟随模仿。
2. 互动法:教师提问,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回答。
3. 观察法:展示昆虫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名称。
四、教学准备:1. 儿歌《虫虫飞》的音乐文件。
2. 昆虫的图片和名称卡片。
3. 教学PPT或者黑板。
五、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让幼儿跟随音乐做简单的舞蹈动作,活跃气氛。
2. 引入儿歌:教师唱儿歌《虫虫飞》,让幼儿边听边跟唱。
3. 学习歌词:教师逐句教唱儿歌,让幼儿跟读歌词。
4. 认识昆虫:展示昆虫的图片和名称卡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名称。
5. 互动游戏:教师说出昆虫的名称,让幼儿找出对应的图片。
6. 总结:教师带领幼儿回顾儿歌内容和认识的昆虫,加深记忆。
7.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跟家长分享儿歌和昆虫的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唱歌和回答问题。
2. 记录幼儿在互动游戏中的表现,是否能够正确找出昆虫的图片。
3. 收集幼儿的作业作品,评估他们是否能够回家后跟家长分享儿歌和昆虫的知识。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2. 思考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幼儿,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
3.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幼儿的理解程度,是否需要调整教学内容。
八、教学拓展:1. 可以让幼儿自己动手画出他们喜欢的昆虫,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
2. 可以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幼儿观察现实中的昆虫,提高他们的观察力。
3. 可以开展一次昆虫知识竞答活动,让幼儿更加了解昆虫的知识。
儿歌100首

儿歌100首1《色彩谣》红黄两个手拉手,变成橙色画橘子。
黄蓝两个手拉手,变成绿色画叶子。
红蓝两个手拉手,变成紫色画茄子。
红黄蓝色手拉手,变成黑色画轮子。
2《彩色的梦》小草爱做梦,梦是绿绿的;小花爱做梦,梦是红红的;白云爱做梦,梦是蓝蓝的;小朋友爱做梦,梦是彩色的。
3《五只小猴》五只小猴爬上树,五只小猴摘莲雾,五只小猴滚下树,五只小猴抢莲雾。
4《小瓢虫》小瓢虫,张开背,一对对,风里追。
小瓢虫,合起背,喝露水,打瞌睡。
5《花儿红》花儿红,花儿黄花儿绿草丛里藏。
风儿吹,风儿唱,风儿扰乱了红绿黄。
6《梅花开》冬天来,梅花开,哪里开?山上开。
怎么开?小朵小朵地开,满山满山地开。
7《小手绢》小手绢,四方方,天天带在我身上。
又擦鼻涕又擦汗,干干净净真好看。
8《搬鸡蛋》小老鼠,搬鸡蛋,鸡蛋太大怎么办?一只老鼠地上躺,紧紧抱住大鸡蛋。
一只老鼠拉尾巴,拉呀拉呀拉回家。
9《小松鼠》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找不着,找到小松鼠。
松鼠有几个,让我数一数。
数来又数去,一二三四五。
10《大骆驼》骆驼骆驼志气大,风吹日晒都不怕。
走沙漠,运盐巴,再苦再累不讲话。
11《老虎学爬树》小松鼠,教老虎,学什么?学爬树。
记得教上树,忘了教下树,害得老虎下不了树,抱紧树干大声哭。
12《红气球,绿气球》红气球,绿气球,长长尾巴圆圆头,好像只只花蝌蚪,跟着个个小朋友,小朋友,一松手,蝌蚪就向天空走。
13《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阳坡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无凌丝,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14《瓜》黄瓜脆,丝瓜长,西瓜甜,冬瓜胖,菜瓜甜瓜和南瓜,一个一个有营养。
冬春种下一棵秧,夏天瓜儿满园香。
15《小蜻蜓》小蜻蜓,纱翅膀,飞来飞去捉虫忙,低飞雨,高飞晴,气象预报它最棒。
16《小星星》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空放光明,好像许多小眼睛。
高高山上一条藤,藤条头上挂铜铃。
风吹藤动铜铃动,风停藤停铜铃停。
17《水珠宝宝》小小船帆,像个摇篮。
大班音乐精品教案:虫儿飞(最新10篇)

大班音乐精品教案:虫儿飞(最新10篇)大班音乐精品教案:虫儿飞篇一活动内容:歌唱歌谣《虫儿飞》活动目标:1、幼儿乐于学习歌谣,感受歌曲优美、轻柔的旋律。
2、学看图片理解歌词含义,尝试用优美轻巧的声音唱歌。
3、能唱准八分音符,并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的唱歌。
活动重点:学看图片理解歌词含义,尝试用优美轻巧的声音唱歌。
活动难点:能唱准八分音符,并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的唱歌。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已掌握4|4拍的节奏型。
2、材料准备:挂图《虫儿飞》、音乐CD、节奏卡。
活动过程:一、预备起势师生讨论,什么时候人会打哈欠?保持打哈欠的状态,练声曲《亲爱的回声》幼儿起立,保持身体和头部的正直、放松,两臂自然下垂,两眼平视,两肩放松,口型保持长圆形。
学习模仿虫儿飞练习发音。
讨论:刚刚你们学习虫儿飞飞去了哪些地方?二、赏析感受1、播放音乐CD,幼儿欣赏。
提问:歌曲中虫儿飞去了那里,你还在歌曲中听到了什么?2、请幼儿表达感受,教师提炼4|4拍的节奏型优美、舒缓的节奏特点。
三、情境感应1、出示节奏型卡XXXXX|X—X—|,引导幼儿做动作。
2、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说出黑黑的天空、亮亮的繁星、虫儿在飞的场景。
四、学唱歌曲1、教师出示挂图,请幼儿一边学歌一边划指,规范歌词及节奏。
教师引导幼儿,小手准备,伸出食指划指,第一遍请幼儿看教师指划唱歌;第二遍幼儿与教师一起指划。
2、教师钢琴伴奏,幼儿分句学唱。
五、延伸变式教师请幼儿讨论歌曲共有几部分?引导幼儿分男孩和女孩唱第一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合唱。
六、结束活动1、请幼儿利用课余区角时间画一画歌曲中的情景并适当创编。
2、全班幼儿随音乐做小虫飞状结束活动。
《虫儿飞》教案篇二一、教学内容:歌唱歌谣《虫儿飞》二、教学目标:1、学生乐于学习歌谣,感受歌曲优美、轻柔的旋律。
2、学看图片理解歌词含义,尝试用优美轻巧的声音唱歌。
3、能唱准八分音符,并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的唱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学儿歌、编儿歌《什么虫》 课题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利用儿歌识字。 2、活跃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课时安排: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shén me chónɡ
什么 虫
shén me chónɡ ér kōnɡzhōnɡfēi
什 么 虫 儿 空 中 飞? 什 么 虫 儿树 上 叫 ? 什 么 虫 儿路 边 爬?
知了树 上 叫 ,
蚂蚁路 边 爬,
zhàměnɡcǎo lǐ tiào
蚱 蜢 草里 跳 。
读了儿歌《什么虫》之后,你能仿照它编出新的儿歌吗? 如:什么虫儿花丛飞?蝴蝶花丛飞。 (关于昆虫) 什么水果圆又圆?西瓜圆又圆。 (关于水果) 什么动物水里游?鱼儿水里游。 (关于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来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hén me chónɡ ér shùshànɡjiào shén me chónɡ ér lù biān pá
shén me chónɡ ér cǎo lǐ tiào qīnɡtínɡtiānshànɡfēi zhī le shùshànɡjiào mǎ yǐ lù biān pá
什 么 虫 儿草里 跳 ? 蜻 蜓 天 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