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面试指导试讲案例
教资面试试讲教案模板范例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表演等方式,培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用自己的话描述课文内容。
2.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春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
(2)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生字词,查字典理解意思。
(2)小组讨论:课文描绘了春天的哪些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 合作探究(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语气。
(2)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3)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读成果,互相评价。
4.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课文内容,强调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2)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课文内容,分享自己的感受。
5. 作业布置(1)背诵课文。
(2)写一篇关于春天的作文。
四、板书设计《春》1. 春天景物:春雨、春花、春风、春草、小燕子2. 作者情感:喜爱春天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表演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优秀试讲教案模板

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优秀试讲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实例,明确“商业广告”的概念、特征、分类方法,能够全面客观地认识广告现象的作用及其不足,形成切实可行的方式逐渐习得“读懂广告”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明确广告概念,提高对广告现象敏感度;2.掌握商业广告的分类方法;3.领会广告的商业价值,明确广告的局限。
三、教学难点1.商业广告的定位与作用;2.广告学科地位及其衍生学科。
四、教学内容(一)引入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广告资料,谈谈自己对广告的认识;2.情境化讲授:从餐桌上一块方糖说起,引出学生对广告敏感的现象。
(二)知识讲解1.商业广告的定义和特征,2.商业广告的分类方法和广告语言的特点。
(三)课堂练习1.运用所学方法分析广告素材;2.小组合作运用广告策略设计一则广告;3.依据设计的广告,画出广告故事板。
(四)归纳提高1.回顾今天的课程;2.总结广告对商业的积极作用及其局限。
五、教学设计理念1.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现“活动+讲授”等多种教学方式的融合;2.引导学生参与过程,提高学生的主动性;3.挖掘学生已有广告知识,进行链式拓展;4.借助课外亲子阅读,将内化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
六、教学手段:1.讲授、讨论、引导、调研、观察;2.OHP、幻灯片、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七、教学方式:本课程将采取“活动+讲授”及师生互动式教学。
八、教学时间:预计授课时间90分钟。
九、教学环节1.导入环节(1)引入广告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通过自主学习引导,了解学生已有的广告知识。
2.讲授环节(1)讲解广告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广告;(2)传授广告的分类方法,可根据电视、报纸、互联网等按媒体分类说明其特点;(3)着重讲解广告语言的特点,可进行实例分析。
3.实践环节(1)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广告策略设计;(2)画出广告故事板,将广告策略图进行具化。
4.总结环节(1)回顾课程要点,问答评价学生的掌握情况;(2)概括商业广告的意义及其局限。
初中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范例

初中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范例尊敬的各位考官,上午好!我是XX号考生,今天试讲的题目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上节课所学过的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除此之外,平行四边形还有哪些特殊的性质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初步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首先,让同学们观察大屏幕上的竹篱笆格子和汽车的防护链,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平行四边形。
请前排的同学回答一下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回答正确,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接下来,我们探究平行四边形的边和角之间的等量关系。
同学们可以在黑板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观察一下对角线和对边之间的等量关系。
请同学们动手量一量。
回答正确,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角线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接下来,我们思考一下如何证明这两组等量关系成立。
利用三角形全等,我们可以作出辅助线连接对角线的交点,证明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角线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以上就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谢谢各位考官。
学生2:可以用“大于等于”符号表示。
教师:嗯,回答正确,可以用“大于等于”符号表示,好,请坐!问题3:同理,观察第四个式子,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呢?后排那位同学回答。
学生3:可以用“小于等于”符号表示。
教师:嗯,回答正确,可以用“小于等于”符号表示,好,请坐!板书1:15≥12.15+3≥12+3.15-3≤12-3.15X3≥12X3模块二:探究不等式性质2教师:同学们,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个式子:5x+3>2x+9,问题1: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个式子中“x”的取值范围是多少?后排那位同学回答。
学生4:x>2.教师:嗯,回答正确,x>2,好,请坐!问题2:同学们,我们再来看一个式子:3x-5<4x+2,问题2: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个式子中“x”的取值范围是多少?前排那位同学回答。
学生1:x>-7.教师:嗯,回答正确,x>-7,好,请坐!板书2:5x+3>2x+9.x>2.3x-5-7三、巩固练教师:同学们,现在请你们拿出笔和纸,我们来做一做巩固练。
教资面试万能试讲教案模板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具体科目名称,如:小学语文、初中数学等]2. 授课年级:[具体年级,如:一年级、九年级等]3. 授课班级:[具体班级,如:一年(1)班、九(2)班等]4. 教学时间:[具体时间,如:40分钟、45分钟等]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应掌握的具体知识点或技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何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哪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具体知识点或技能,如:阅读理解、数学运算等]2. 教学难点:- [学生理解或应用上可能遇到困难的点,如:复杂计算、抽象概念等]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故事、问题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导入语:[简洁明了地引入新课,如:“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友谊的故事。
”](二)新课讲授(20分钟)1. 知识讲解:- [按照教学目标,逐一讲解知识点,如:阅读文本、讲解数学公式等]- 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
2. 互动环节:- 设计提问或小组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如:“请同学们思考,这篇文章传达了怎样的情感?”3. 演示操作(如适用):- 通过实物演示、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三)巩固练习(15分钟)1. 课堂练习:- 设计与新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如:阅读理解题、计算题等。
- 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
2. 个别辅导:- 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确保他们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总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如:“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点?”2. 拓展延伸:- 提出与新课内容相关的问题或任务,引导学生课后继续学习。
四、板书设计1. 板书标题:[本节课的主题或标题]2. 板书内容:- 按照教学流程,清晰、系统地列出知识点或步骤。
五、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 分析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如:“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回答问题。
面试教资试讲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夏天的雷雨之美。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表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育学生要关爱生命,珍惜大自然。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夏天的雷雨之美。
2. 教学难点: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表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探究课文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表演教学: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夏天的雷雨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画面。
2. 提问:你们知道夏天为什么会下雨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夏天的雷雨的课文。
(二)新课教学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2. 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如:雷雨是怎么来的?雷雨对大自然有什么影响?3. 学生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巩固练习1. 播放雷雨音乐,学生根据音乐节奏朗读课文。
2. 学生表演课文中的场景,如:乌云密布、雷声隆隆、大雨倾盆等。
(四)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强调夏天的雷雨之美。
2. 提问:我们该如何保护大自然,珍惜生命?(五)作业布置1. 搜集关于夏天雷雨的图片或视频,与家人分享。
2. 撰写一篇关于夏天雷雨的作文,表达自己的感受。
五、板书设计1. 标题:夏天的雷雨2. 课文内容摘要3. 雷雨的特点4. 雷雨对大自然的影响5. 我们该如何保护大自然,珍惜生命?通过以上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夏天的雷雨之美,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师资格面试的教案7篇

教师资格面试的教案7篇通过教案,教师可以更好地整合教材内容,提升教学效果,教案是教师为上课而准备的详细教学计划,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教师资格面试的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教师资格面试的教案篇1基本要求:(1)朗读课文(2)联系实际生活理解惊弓之鸟的意义。
(3)给学生布置作业《教案设计】一、课题:《惊弓之鸟》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能手、本事、孤单失群、大吃一惊的意思,并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学过的朗读技巧,读出魏王疑问、惊叹的不同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更赢说的话;继续进行读懂自然段的训练。
2、难点:理解更嬴观察、思维的过程及判断的正确。
四、教学过程(一)猜成语导入导入语: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的伟大民族,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世界里,有一颗永不磨灭的璀璨明珠,那就是一成语。
成语对于我们的口头和书面表达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同学们,你能猜出这是说的哪个成语吗?(出示成语释义)你还知道哪些成语?今天,我们就来一个成语故事——惊弓之鸟。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顺通生字词。
2、初步感知文章大意:课文写到几个人物?主要写谁?为什么?(三)精读课文,深入赏析1、检查提问:那是一只怎样的鸟?你从课文的哪里知道的?你还懂得了什么?(1)惊弓之鸟是指害怕弓弦响的大雁。
从哪里看出那只鸟害怕弓弦响?你是从课文的哪个自然段知道的?(第5自然段)(2)朗读前指导:读课文不仅要读得正确、流利,还要读得有感情。
要学会过电影,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自由读第5自然段,说说你读的时候,脑子里出现了什么样的情景。
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3)这一段有两个直,意思一样吗?出示句子:只听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教资面试试讲教案万能模板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荷、叶”等8个生字,会写“莲、碧”等13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妙处。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认识“荷、叶”等8个生字,会写“莲、碧”等13个生字。
2.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1. 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妙处。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荷花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荷花的美丽,激发学生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2.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见过的荷花,谈论荷花的特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字音错误。
三、精读课文,体会情感1. 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荷花的美丽?2.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描写荷花的词语,如“碧绿”、“挺拔”、“鲜艳”等,感受荷花的美丽。
3. 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体会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四、巩固练习,提高能力1. 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荷花的美丽。
2. 教师出示荷花图片,学生仿写诗句,如“荷叶像一把撑开的绿伞,荷花像一位美丽的少女。
”五、拓展延伸,提高素养1. 学生观看荷花视频,感受荷花的美丽。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我们如何保护大自然,爱护花草树木?六、总结全文,布置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荷花的美丽和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2. 布置作业:背诵第2自然段,课后观察身边的植物,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妙处。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课堂效率。
幼儿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模板附案例

幼儿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模板附案例一、引言幼儿教师的工作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而面试试讲环节则是评估和选拔幼儿教师的重要环节之一。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种常用的幼儿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模板,并附上一个实例,希望能够对大家在备考和面试过程中有所帮助。
二、引导学生进入主题在试讲的开头,我们需要通过一个简单有趣的引导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
可以借助故事、问题、图片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案例:请回忆一下,上次我们学习了有关动物的知识,你们还记得在世界上最大的陆地动物是什么吗?今天,我们要一起探索一种神奇的动物,它们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动物,而且还有非常特别的生活习性,你们猜猜是什么动物呢?三、铺垫背景知识在试讲内容的开始部分,需要向学生普及和铺垫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让学生对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有所了解,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案例:这种神奇的动物就是大象!大象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动物,它们生活在非洲、亚洲等地。
大象的身体非常庞大,有一个长长的鼻子,叫做象鼻,它既可以用来吃东西,也可以用来喷水洗澡。
除了鼻子,大象还有一对长长的牙齿,叫做象牙,可以用来帮助大象采摘食物。
大象非常聪明,它们有很高的智商,能够记住一些简单的指令,甚至会使用工具来解决问题。
四、重点和难点呈现在试讲的核心部分,需要重点呈现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和难点,并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讲解,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
案例:大象是植食性动物,它们主要以草为食。
在野外,大象通常会组成一个庞大的大象家族,由一只大象母亲和它的孩子们组成。
大象有很强的社会性,它们会相互合作,一起寻找食物、保护家族的安全。
在野外,大象还有一个有趣的习性,就是“采草走”。
这意味着当它们行走时,并不会整棵地拔出整棵草,而是用牙齿割下一部分,然后继续前行。
这样一来,既能够节省体力,又能够让大象在需要的时候再回来吃割下的草。
五、实践和互动在试讲的过程中,为了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可以设计一些实践和互动环节,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和参与其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资格证面试指导试讲案例
教师资格证面试指导:试讲案例--勤思教育上半年距离教师资格面试考试已经不足一个月,勤思教师资格证的小编相信这对于每个考教师资格证的考生来说真是有点激动,有点担忧,激动的是考上之后就能够拿到教师资格证了,担忧的是面试么有经过可就不好了,不过各位考生只要好好的跟着小编来备考,那是么有问题的,这不这就给大家带来了面试时教案的设计流程,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题目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设计
二、课型
新授课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运用“根深蒂固、孜孜不倦、汲取、创意、锲而不舍”等词语;
2.了解议论文论证的方法,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学习运用事实论据。
(二)过程与方法
资料仅供参考
1.自学字词并学会运用;
2.分组讨论,明白“生活中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道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她们敢于打破常规思维,大胆质疑,勇于创新。
四、教学重点
学习议论文论证的方法;找出富有创造力的人与缺乏创造力的人之间的区别。
五、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讲练结合。
七、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两个基督教徒一起找到牧师,其中一个教徒先走上前去问:“牧师,请问祷告的时候能够吸烟吗?”
牧师听了一脸的不高兴,态度坚决地说:“不行!”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