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抗日战争的胜利说课稿

合集下载

《抗日战 争的胜利》 说课稿

《抗日战 争的胜利》 说课稿

《抗日战争的胜利》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抗日战争的胜利》。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这一章节在整个中国近现代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的伟大胜利,也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重要转折点。

教材首先介绍了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的背景和经过,包括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中国战场的局势。

接着详细阐述了中共七大的召开,强调了其在统一思想、指明方向方面的重要作用。

然后重点讲述了日本投降的过程和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通过对这一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抗日战争的全过程,认识到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所表现出的英勇无畏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以及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对于抗日战争这段历史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和全面。

他们对于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认识可能还停留在表面,缺乏对历史背景和深层次原因的思考。

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探究新鲜事物,但注意力容易分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思考。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的背景和经过。

(2)掌握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3)知道日本投降的时间和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伟大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分析史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史料分析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课堂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浴血奋战、英勇抗争的结果,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抗日战争的胜利历史教案

抗日战争的胜利历史教案

抗日战争的胜利历史教案《抗日战争的胜利》一课是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20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它洗雪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耻辱,从此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开始了一个伟大的转折。

本课既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本册书的重点。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啊准备以下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更多关于“教案”的相关文章内容推荐(↓↓↓)中学的英语优秀教案模板范文初中地理导入精选教案教学设计初中数学最新教案设计方案模板高中生政治的教案模板高中生《环保与卫生》主题班会教案内容抗日战争的胜利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共“七大”的时间、地点、内容和历史意义。

知道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时间,意义。

2.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师生共同讨论分析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通过视频、材料学生分析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原因。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耻辱,从此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伟大的转折点。

作为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要正确看待中日战争,宽恕但不忘却。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分析中共“七大”的重要意义。

四、学情分析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有较强的自我意识,爱憎分明。

通过学习,进一步树立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结合时事政治的关注,拓宽学生的思路和眼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方式和手段通过观看视频、阅读资料、讨论等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以歌曲形式导入新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教师适时地对知识进行讲解分析,对学法给予指导。

六、教学流程1、导入新课播放音乐视频《神圣的战争》听着这个音乐,让我们仿佛置身硝烟弥漫的二战战场。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中国在抗日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都获得了重大胜利,我们坚信,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必然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4.20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7(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4.20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7(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二、日本无条件投降
时间:1945.8.15,原因美国投原子弹
抗战胜利意义:
①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一百多年来反帝斗争)
②雪洗耻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师适当加入一些文字,图片资料
提高兴趣,加深印象
寓理解于掌握,消化内容
三、台湾光复
先抗日胜利->台湾光复(不可分割)
指导点拨
自问自答(自己设问)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导问
回答
巩固复习
导入
新课
抗日战争何时爆发你知道吗?
课文导言
设问
回答
入文导言
增强好奇心,顺入新课




一、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
时间:1945年 延安
报告:《论联合政府》
朗诵陈毅诗
强调会议召开的背景、意义
阅读资料,分组讨论。
加深印象,增强记忆,理解掌握。
四、小结巩固
七大->军民反攻(美苏配合)->光复台湾,日本投降
归纳
总结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板书设计
19、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七大召开 时间 地点 领导
二、日本无条件投降
1、原因
2、投降时间,意义
1940年 李宗仁 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的信心
三、台湾光复
祖国统一
2、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3、培养学生求真,求实,团结互助的精神。
重点
1、七大的主要内容
2、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难点
七大的意义,结合召开的背景,内容,进行综合理解,分析。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抗日战争的胜利说课稿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抗日战争的胜利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构思与设计。

首先是教材分析:1945年中共七大的召开,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而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的胜利,洗血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所以,本课在本单元本册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根据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相关内容,我拟定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了解七大内容,日本无条件投降原因,掌握七大召开的意义和抗战胜利的意义。

2 能力目标:通过对抗日战争胜利原因的探讨,培养学生全面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通过学习,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本课的重点是:中共七大内容和抗日战争胜利意义。

难点是:中共七大的重要意义二,教法学法教法是:为了高效完成教学任务,根据学生特点,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在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指导下,采用自主探究法,史料教学法,实现把方法教给学生,把成果留给学生,把情感传播给学生的教学任务。

学法是:采用自主学习法与合作探究法,不仅让学生学会历史,而且达到会学历史的目的。

三,教学流程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大屏幕展示:中共七大会场照片,同学们知道这是那次会议吗?这次会议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第20课。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三个标题:1中共七大的召开 2 日本无条件投降 3 台湾光复我们首先学习第一个问题:中共七大召开它既是本课重点,又是难点,我对这个问题是这样处理的:结合教材内容,大屏幕呈现以下问题:1 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地点 2 中共七大的内容影响。

让学生阅读教材,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分组讨论与合作探究,教师进行指导,讨论结束后,每组有一人进行发言回答,教师与学生共同归纳每个问题的答案,通过这一环节,不仅突破了本课重点,而且解决了难点。

八年级历史《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

八年级历史《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教学任务】【教学流程】展示提高二、中共七大1.阅读教材105页第二段至106页第一、二段。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从会议召开的背景、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历史意义去了解中共七大。

2.师:补充中共七大召开的背景。

国内:在抗战胜利前夕,国民党企图夺取抗战胜利的果实,中国人民面临着黑暗和光明两种前途和命运的选择。

国际:处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前夕。

根据背景可以知道,中共七大应该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中共七大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回答: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样道路的问题。

生答:从中共七大制定党的政治路线可以看得出来。

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时间1945年4月地点延安内容大会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在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确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意义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抗外国侵略的战争老是失败,像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次,抗日战争可是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乙:日本不仅侵略中国,还发动太平洋战争,侵略了亚洲许多国家,中国的抗日战争也支援了他们的反侵略战争。

丙:抗日战争的胜利来得不容易呀!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一共伤亡三千五百多万人,直接财产损失达一千亿美元……(1)依据材料并结合教材,概括说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2)请谈谈你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感悟。

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2)国际意义: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抗日战争的胜利优质课说课稿教案

抗日战争的胜利优质课说课稿教案

抗日战争的胜利优质课说课稿教案教案标题:抗日战争的胜利优质课说课稿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抗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胜利意义,掌握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分析和解读历史事件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抗日战争的胜利,培养学生对国家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抗日战争的过程和胜利意义。

2. 难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解读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教科书、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

2. 教学环境:教室投影仪、电脑等。

3.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教材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抗日战争胜利的图片,引起学生对抗日战争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 提出问题(10分钟):提出问题:“你知道抗日战争吗?它的背景是什么?胜利的意义是什么?”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3. 观看视频(15分钟):播放抗日战争的相关视频,介绍抗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胜利意义。

学生观看视频时,教师可以适时停下来进行解释和补充说明。

4. 学习历史事件和人物(1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图片,介绍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如九一八事变、华北抗日战争、淞沪会战、八年抗战等。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些事件和人物对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什么作用。

5. 小组合作(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a.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b. 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国和世界有什么意义?6. 总结(10分钟):请几个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并由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澄清学生对抗日战争胜利的认识。

7.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文章,包括背景、过程和胜利意义等。

五、板书设计:抗日战争的胜利- 背景- 过程- 胜利意义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抗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胜利意义有了初步的了解。

北师大版八上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word教案

北师大版八上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word教案

北师大版八上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word教案课程标准〗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要紧内容。

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共“七大”的时刻、地点,把握中共“七大”的要紧内容和历史意义。

明白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时刻,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差不多技能。

收集、阅读、讲解有关抗战的故事。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明白中共“七大”的召开,进一步说明中共的领导给中华民族的解放带来了光明;收集资料,归纳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中共“七大”和抗战的胜利,摸索回答中国人民什么缘故能够取得八年抗战的最后胜利,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中共“七大”的要紧内容、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难点中共“七大”的重要意义。

〖〖教学预备〗教材分析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抵抗帝国主义入侵的完全胜利,它洗雪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耻辱,从此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重新振兴,开始了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前预备教师预备:预备教学挂图,制作投影胶片,预备歌曲磁带、录音机。

学生预备:提早预习,搜集有关抗战的资料,预备辩论主题与辞令。

〖教学方法〗利用挂图、投影片,通过阅读资料、辩论等方法进行探究式学习,利用歌曲形式调剂情绪,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板书设计〗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一、“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时刻:1945年4月地点:陕西延安要紧内容:A.毛泽东报告B.政治路线:放手(),壮大(),领导人民(),解放(),建立一个()、()、()、()、()的新中国。

C.指导思想:()D.选举产生以()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

二、日本无条件投降〖教学过程〗师:哪位同学明白,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一次伟大的会议是什么会议?引出中共“十六大”(2002年11月8日―14日)问:这次大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学生回答,师指导: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师:这次大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奋进的大会。

2024《抗日战争》说课稿范文

2024《抗日战争》说课稿范文

2024《抗日战争》说课稿范文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民族解放战争。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抗日战争》是2024年中学历史教材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中国近代史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中学历史领域中的重要知识点,也是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的重要内容。

2、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理解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了解抗日战争的起因、主要战役和胜利意义,理解抗战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和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③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珍惜和平的意识。

3、教学重难点通过深入研究教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抗日战争的主要内容和胜利意义,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难点是: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和现象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二、说教法学法在历史教学中,提倡学生主体地参与、思考和探究历史事件和现象,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这节课我采用的教法:课堂讨论法,问题导入法;学法是:独立思考法,合作学习法。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呈现教学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我还准备了一些历史文献和资料,以便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和研究。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标要求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这个基础上,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

环节一、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课堂开始,我提出一个问题:你们知道中国近代历史上发生了什么重要的战争吗?通过学生的回答,我引导学生回顾了中国近代历史,然后重点引出抗日战争的重要性和影响。

设计意图是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为引入本节课的内容做铺垫。

环节二、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思考。

我通过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向学生呈现抗日战争的起因、主要战役和胜利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
行构思与设计。

首先是教材分析:1945年中共七大的召开,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而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的胜
利,洗血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所以,本课在本单元本册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根据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相关内容,我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了解七大内容,日本无条件投降原因,掌握七大召开的意义
和抗战胜利的意义。

2 能力目标:通过对抗日战争胜利原因的探讨,培养学生全面分析历史事件的
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通过学习,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
国主义情感。

本课的重点是:中共七大内容和抗日战争胜利意义。

难点是:中共七大的重要意义
二,教法学法
教法是:为了高效完成教学任务,根据学生特点,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在启发
式教学原则的指导下,采用自主探究法,史料教学法,实现把方法教给学生,
把成果留给学生,把情感传播给学生的教学任务。

学法是:采用自主学习法与合作探究法,不仅让学生学会历史,而且达到会学
历史的目的。

三,教学流程
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大屏幕展示:中共七大会场照片,同学们知道这是那次
会议吗?这次会议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第20课。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三个标题:1中共七大的召开 2 日本无条件投降 3 台湾光复
我们首先学习第一个问题:中共七大召开
它既是本课重点,又是难点,我对这个问题是这样处理的:结合教材内容,大
屏幕呈现以下问题: 1 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地点 2 中共七大的内容影响。

让学生阅读教材,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分组讨论与合作探究,教师进行指导,讨
论结束后,每组有一人进行发言回答,教师与学生共同归纳每个问题的答案,
通过这一环节,不仅突破了本课重点,而且解决了难点。

通过探讨得知:1945年4月中共七大的召开,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和党章,确
立了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这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是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这也就是我们本节课的第二个问题:日本无条件投降
我对这个问题是这样设计的:大屏幕显示阅读提纲,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完
成提纲中的空白,再配合教师的讲解。

这种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阅读能
力,又完成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通过讨论得知:1945年八月,美国向日本投放了两枚原子弹,苏联红军进攻在
东北日军,中国的抗战军队也对日军开始了大规模的反攻,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9月2日,举行了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签字仪式。

9月9日,中国政府在南京接受日本的投降书,10月25日,宝岛台湾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这也就是本节课第三个问题:台湾光复
我对这个问题是这样处理的,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就本目内容进行相互提问,老
师作相应的指导。

通过探讨得知: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代表在台湾接受侵台日军投降,至此,被日军强行割占整整半个世纪之久的宝岛台湾,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我是这样进行课堂小结的: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受到了什么
启发,同学们相互讨论,并派一代表发言,通过同学们的回答,使
我们认识到: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
利,它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通过学习,我们还要认识到:我们要继承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优良传统,
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知道当今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珍惜生活,不断学习拼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
量。

最后我将以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的方式进行课后练习,来检查同学们的学习情
况。

四,板书设计
以上就是我的板书设计,我的板书简洁明了,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框架式的
向我们展示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