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光面爆破设计图

合集下载

隧道光面爆破设计

隧道光面爆破设计
垂直楔形掏槽适用于中硬以上的均质岩石。
第九页,共109页。
隧道爆破施工技术
a b
(a)垂直楔形掏槽 (b)水平楔形掏槽
第十页,共109页。
垂直楔形掏槽爆破参数
f值
2~4 4~6 6~8 8~10 10~12
炮眼的倾斜 角度α
75~80 70~80 65~75 60~70 55~65
每对炮眼与另一对炮眼 之间的距离(m)
——岩石抗压强度;
EKi d
dc— —炮眼直径。
一般取Ki=10~18
第三十八页,共109页。
隧道爆破施工技术
光爆层厚度及炮眼密集系数
所谓光面层就是周边眼与最外层辅助眼之间的一圈岩石层。其 厚度就是周边眼的最小抵抗线W。
周边眼的间距E与光面层厚度W有着密切关系,通常以周边眼的密集
系数 K(K=E/W)表示,其大小对光面爆破效果有较大影响。
其作用是先在开挖面上炸出一个槽腔
,为后续炮眼的爆破创造新的临空面。
第四页,共109页。
图5-1 炮眼布置图
隧道爆破施工技术
(二)辅助眼
位于掏槽眼与周边眼之间的炮眼称为 辅助眼。如图5-1中的黑色炮眼。
其作用是扩大掏槽眼炸出的槽腔, 为周边眼爆破创造临空面。
第五页,共109页。
图5-1 炮眼布置图
隧道爆破施工技术
第二十页,共109页。
隧道爆破施工技术
螺旋形掏槽
螺旋形掏槽是由柱状掏槽发展而来,其特点是中心眼为空眼,邻近空眼 的各装药眼至空眼之间的距离逐渐加大,其连线呈螺旋形,并且由近及远
依次起爆。D为空眼钻孔直径,一般不小于100mm。
4
ac
1
3
2
bd
a=(1.0~1.5)D b=(1.2~2.5)D

隧道开挖方法CD法CRD法

隧道开挖方法CD法CRD法

开挖方法1中隔壁法(CD 法)4.5.1.1CD 法是在软弱围岩大跨度隧道中,先分部开挖隧道的一侧,并施作中隔壁,然后再分部开挖另一侧的施工方法。

其施工步骤参见图4.5.1。

(13)139(4)(10)5711(2)(14)(4)(10)(14)(13)(6)(12)13957111197531(12)(10)(8)(13)(14)(14)(6)(4)(14)(14)(2)1197(6)(4)(2)5317531(4)(10)(10)(10)(8)(9)(6)(6)3751(2)图4.5.1 中隔壁法(CD 法)施工工序横断面及纵断面示意图4.5.1.2施工顺序说明:1.先行导坑上部开挖;(2)先行导坑上部初期支护;3.先行导坑中部开挖;(4)先行导坑中部初期支护;5.先行导坑下部开挖;(6)先行导坑下部初期支护;7.后行导坑上部开挖;(8)后行导坑上部初期支护;9.后行导坑中部开挖;(10)后行导坑中部初期支护;11.后行导坑下部开挖;(12)后行导坑下部开挖;(13)仰拱超前浇筑;(14)全断面二次衬砌。

4.5.1.3施工要点(1)上部导坑的开挖循环进尺控制为1榀钢架间距(0.75~0.8m ),下部导坑的开挖进尺可依据地质情况适当加大。

(2)中隔壁法或交叉中隔壁法施工时,初期支护完成后方可进行下一分部开挖,地质较差时,每个台阶底部均应按设计要求设临时钢架或临时仰拱;各部开挖时,周边轮廓应尽量圆顺;应在先开挖侧喷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再进行另一侧开挖;左右两侧导坑开挖工作面的纵向间距不宜小于15m ;当开挖形成全断面时,应及时完成全断面初期支护闭合。

(3)导坑开挖孔径及台阶高度可根据施工机具、人员等安排进行适当调整。

应配备适合导坑开挖的小型机械设备,提高导坑开挖效率。

(4)中隔壁的拆除应滞后于仰拱,并应于围岩变形稳定后才能进行,一次拆除长度应根据量测数据慎重确定,拆除后应立即施作二次衬砌。

隧道爆破

隧道爆破

隧道爆破
隧道区内地表水系不发育,隧道工程区域未见地表径流,地表溪流受 降水影响较大,即雨季水量较大,旱季则流量变小,这些水流对隧道 洞身施工有较大的影响。地下水为表层残坡积中的孔隙水及基岩风化 带内的裂隙水,水量大小受孔隙率、裂隙发育程度及季节变化影响。 隧道穿越部位潜水的埋深较深,排泄条件和水位变化受大气降水影响 较大。基岩裂隙水主要为风化裂隙水,主要分布于基岩表部的节理、 裂隙中,含水层厚度较小,水位变化大,多为潜水,局部具承压性。 地下水影响隧道施工,施工时要注意排水、预防涌水。
5
底板眼
合计
15
72
100
MS9
2
0.4
6
29.15
6、围岩炮眼分布及药量布置
Ⅴ级围岩炮眼分布及药量布置表
装药 孔深 雷管段 序号 炮眼名称 炮眼个数 (cm) 别 每孔药卷 单孔装药 总装药量 量(kg) (kg) 数 2 MS3 0.4 1 爆破孔1 16 110 6.4 2 110 MS5 0.4 2 爆破孔2 15 6 2 110 0.4 3 爆破孔3 19 MS7 7.6 0.75 100 0.15 4 周边眼 21 MS8 3.15 2 100 MS9 0.4 5 底板眼 15 6 合计 72 29.15
5、炮眼布置图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炮眼布置图
6、围岩炮眼分布及药量布置
Ⅴ级围岩炮眼分布及药量布置表
装药 孔深 雷管段 序号 炮眼名称 炮眼个数 (cm) 别 每孔药卷 单孔装药 总装药量 量(kg) (kg) 数 2 MS3 0.4 1 爆破孔1 16 110 6.4 2 3 4 爆破孔2 爆破孔3 周边眼 15 19 21 110 110 100 MS5 MS7 MS8 2 2 0.75 0.4 0.4 0.15 6 7.6 3.15

山东城际铁路隧道爆破开挖技术交底(光面爆破,三台阶七步开挖,附示意图)

山东城际铁路隧道爆破开挖技术交底(光面爆破,三台阶七步开挖,附示意图)
⑶定位开眼
按炮眼布置正确钻孔,掏槽眼和周边眼的钻孔精度要高,开眼误差控制在3cm和5cm以内。
⑷钻眼
司钻工要熟悉炮眼布置,要能熟练地操纵凿岩机械,特别是钻周边眼,一定要由有较丰富经验的老钻工司钻,以确保周边眼准确的外插角,尽可能使两茬炮交界处台阶小于15cm。同时,要根据眼口的位置、岩石的凹凸程度调整炮眼深度,以保证炮眼底在同一平面上。周边眼与辅助眼的眼底在同一垂直面上,掏槽眼要加深10cm。炮眼的深度和角度要符合设计要求。掏槽眼眼口间距误差和眼底间距误差不得大于5cm;辅助眼眼口排拒、行距误差均不得大于10cm;周边眼眼口位置误差不得大于5cm,眼底不得超出开挖断面轮廓线15cm。
施工技术交底
施工单位名称: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武黄城际铁路二标项目经理部一分部
交底日期:编号:HBCJ WHSG2JD-ZY-
工程名称
魏家庄隧道
里程/桩号
DK14+460~DK15+200
设计文件图号
施工部位
开挖爆破
技术交底内容:
爆破工艺流程、爆破方法、爆破注意事项。
技术措施:
1.光面爆破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见光面爆破工艺流程图。
6
雷管用量

217
7
炸药用量
Kg
311.73
8
比钻眼数
个/m2
1.42
9
比钻眼量
m/m3
1.50
10
比装药量
Kg/m3
0.79
11
单位体积岩体耗雷管量
发/m3
0.24
12
预计炮眼利用率
%
93
6.7正台阶光面爆破施工
采用正台阶法掘进。爆破器材选用2#岩石硝铵炸药、普通毫秒延期电雷管起爆系统,毫秒微差有序起爆。

天坪岭隧道施工中光面爆破优化设计

天坪岭隧道施工中光面爆破优化设计
图 2 V类围岩全 断面光面爆 破起爆网络( 单位 :i) t n 表 l V类 围岩全断面爆破参数
~ 坠

:导 索 … 火 ■
保钻眼的位置和角度符合爆破设 计的要求 , 眼钻 炮 好后 , 用高压风枪进行清孔 , 将炮眼中的钻碴与小石 碴清除干净 , 以确保装药顺利进行 。 33 提高装药质量 。 . 合理选用引爆器材 装药时应分片分组 , 有专人负责, 严格按设计装 药量装药和装雷管 , 白上而下 , 依次进行 , 注意雷管
文章编号 : 0 -4 X 20 )20 —3 1 884 (06 0 —140 0 3
天 坪 岭 隧 道 施 工 中光 面 爆 破 优 化 设 计
唐 中华
( 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湖南 长沙 40 1 ) 10 5
摘 要: 天坪岭隧道采用新奥法施工方法, 洞身开挖 采用光面爆破技术。通过 多次的试验 性爆破 , 不断调整光面爆破参数 , 确定 了科 学合理的各种围岩条件下光面爆破的设计方案以及
周边 眼 间距 E= 0c 抵 抗 线 w= 5c 底 板 眼 间 6 m, 7 m, E= 5炮 眼深度 : 槽 眼 、 6; 掏 底板 眼 为 3 1 .5~34 .5m, 辅助 眼 、 周边 眼 为 3m; 爆 方 式 为 孑 内微 差 起 爆 , 起 L
1 工 程 概 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图 1中数字为孑 内毫秒雷管段别 ; L 每循环掏槽 眼区 对称隧道 中线左右分开布置。
Ⅲ类围岩 , 由于岩体裂隙多为闭合状 , 围岩稳定性
较好 , 下水 不丰 富 。 地
2 光 面爆破 设 计
天坪岭隧道的施 工采用新奥法 隧道施工方法 , 而光面爆破是实现该施工方法的一项关键技术 , 爆 破效果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好坏、 施工进度的快 慢和施 工费用的高低。由于广清高速公路工程项 目 为省重点工程 , 工期紧 , 天平岭隧道是关系到整条高 速公路能否按时通车的关键工程。为此 , 业主 、 监理 工程师和项 目经理部 技术人员经过反 复研究 和论 证, 详尽地编制 了施工计划 , 在施工中以加强光面爆 破效果为 目 标来促进度 、 保质量 、 抓效益。在洞 口段 不良 地质地段和偏压浅埋地段 Ⅱ~Ⅲ类围岩采用台

隧道全断面开挖光面爆破工法(附示意图)

隧道全断面开挖光面爆破工法(附示意图)

隧道全断⾯开挖光⾯爆破⼯法(附⽰意图)隧道全断⾯开挖光⾯爆破⼯法(附⽰意图)隧道全断⾯开挖光⾯爆破⼯法光⾯爆破是通过正确选择爆破参数和合理的施⼯⽅法,达到爆后壁⾯平整规则、轮廓线符合设计要求的⼀种控制爆破技术。

隧道全断开挖光⾯爆破⼯法,是应⽤光⾯爆破技术,对隧道实施全断⾯⼀次开挖的⼀种施⼯⽅法。

它与传统的爆破法相⽐,最显著的优点是能有效地控制周边眼炸药的爆破作⽤,从⽽减少对围岩的扰动,保持围岩的稳定,确保施⼯安全,同时,⼜能减少超、⽋挖,提⾼⼯程质量和进度。

⼀、光⾯爆破作⽤原理光⾯爆破的破岩机理是⼀个⼗分复杂的问题,⽬前仍在探索之中。

尽管在理论上还不甚成熟,但在定性分析⽅⾯已有共识。

⼀般认为,炸药起爆时,对岩体产⽣两种效应:⼀是药包爆炸瞬时⾼温⾼压⽓体形成的冲击波效应;⼆是爆炸⽓体膨胀做功所起的作⽤。

光⾯爆破是周边眼同时起爆,各炮眼的冲击波向其四周作径向传播,相邻炮眼的冲击相遇,则产⽣应⼒波的叠加,并产⽣切向拉⼒,拉⼒的最⼤值发⽣在相邻炮眼中⼼连线的中点,当岩体的极限抗拉强度⼩于此拉⼒时,岩体便被拉裂,在炮眼中⼼连线上形成裂缝,随后,爆炸⽓的膨胀使裂缝进⼀步扩展,形成平整的爆裂⾯⼆、光⾯爆破的技术要点要使光⾯爆破取得良好效果,⼀般需掌握以下技术要点:1.根据围岩特点,合理选定周边眼的间距和最⼩抵抗线,尽最⼤努⼒提⾼钻眼质量。

2.严格控制周边眼的装药量,尽可能将药量沿眼长均匀分布。

3.周边眼宜使⽤⼩直径药卷和低猛度、低爆速的炸药。

为满⾜装结构要求,可借助导爆索(传爆线)来实现空⽓间隔装药。

4.采⽤毫秒微差有序起爆。

要安排好开挖程序,使光⾯爆破具有良好的临空⾯。

(⼀)周边眼常⽤参数的选择1.周边眼间距E它是直接控制开挖轮廓⾯平整度的主要因素。

⼀般情况下E=(12~15)d,其中炮眼直径d=35~45mm。

对于节理较发育、层理明显以及开挖轮廓要求较⾼的地下⼯程,周边眼间距可适当减⼩,也可在两炮眼之间增加⼀个不装药的导向空眼。

隧道光面爆破资料

隧道光面爆破资料

隧道光面爆破资料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隧道光面爆破目前,全局在建隧道座,总长度,绝大部分隧道是需要爆破作业的石质隧道。

做好隧道的光面爆破,对隧道施工的安全、质量、工期及经济效益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为了节省时间,本课不多讲爆破的理论,也不面面俱到,仅针对隧道的光面爆破技术重点谈一点意见。

要谈光面爆破,必须首先要了解爆破的一些基础知识。

一、爆破器材(一)炸药。

工业炸药共分三类:煤矿许用炸药、岩石炸药、露天炸药(见下表)。

隧道工程常用的炸药、性能及适用范围(二)起爆材料:1、火雷管`火雷管是最简单的一种雷管,成本低,使用灵活不复杂,不受散电流影响,使用广泛,但受撞击、磨擦和火花能引起爆炸,火雷管全是即发雷管。

我们目前常用的毫秒导爆雷管共分三个系列:第一系列20段,分别相距25-300ms;第二系列分21段;第三系列分30段。

每段里面段数越大,相隔爆破的时间就越长;雷管按起爆能量大小分为10个等级(号数),号数愈大,起爆能力也愈强,常用的是6号和8号雷管。

2、电雷管毫秒延期电雷管的延期材料为缓燃剂,延期时间较长,精确度不高;所有电雷管抗静电等杂散电流、雷电、射频辐射不强,安全性不高,属于隧道限制使用产品,多用于有瓦斯与煤尘爆炸危险的环境中,它是目前能采用的唯一起爆方法。

3、导火索用来传递火焰给火雷管,配合火花起爆法使用。

导火索的燃速一般在110-130m/s范围内;缓燃导火索则为180-210m/s或200-350m/s,具有一定的防潮耐水性能。

普通导火索不能在有瓦斯或有矿山类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

目前,隧道施工中已基本不再使用导火索加火雷管的起爆系统,而使用非电起爆系统。

4、导爆管塑料导爆管是用来传递微弱爆轰力,给非电雷管使之爆炸的传爆器材。

塑料制成外径,内径的半透明管,内壁涂有高性能炸药。

其传爆速度可达1900-2000m/s,其本身须使用非电雷管起爆。

导爆管本身比较安全,扭曲、打结、水下(<80m)均能正常起爆,在火焰和机械的作用下不能燃烧和起爆。

隧道全断面开挖光面爆破工法(附示意图)

隧道全断面开挖光面爆破工法(附示意图)

隧道全断面开挖光面爆破工法(附示意图)隧道全断面开挖光面爆破工法光面爆破是通过正确选择爆破参数和合理的施工方法,达到爆后壁面平整规则、轮廓线符合设计要求的一种控制爆破技术。

隧道全断开挖光面爆破工法,是应用光面爆破技术,对隧道实施全断面一次开挖的一种施工方法。

它与传统的爆破法相比,最显著的优点是能有效地控制周边眼炸药的爆破作用,从而减少对围岩的扰动,保持围岩的稳定,确保施工安全,同时,又能减少超、欠挖,提高工程质量和进度。

一、光面爆破作用原理光面爆破的破岩机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目前仍在探索之中。

尽管在理论上还不甚成熟,但在定性分析方面已有共识。

一般认为,炸药起爆时,对岩体产生两种效应:一是药包爆炸瞬时高温高压气体形成的冲击波效应;二是爆炸气体膨胀做功所起的作用。

光面爆破是周边眼同时起爆,各炮眼的冲击波向其四周作径向传播,相邻炮眼的冲击相遇,则产生应力波的叠加,并产生切向拉力,拉力的最大值发生在相邻炮眼中心连线的中点,当岩体的极限抗拉强度小于此拉力时,岩体便被拉裂,在炮眼中心连线上形成裂缝,随后,爆炸气的膨胀使裂缝进一步扩展,形成平整的爆裂面二、光面爆破的技术要点要使光面爆破取得良好效果,一般需掌握以下技术要点:1.根据围岩特点,合理选定周边眼的间距和最小抵抗线,尽最大努力提高钻眼质量。

2.严格控制周边眼的装药量,尽可能将药量沿眼长均匀分布。

3.周边眼宜使用小直径药卷和低猛度、低爆速的炸药。

为满足装结构要求,可借助导爆索(传爆线)来实现空气间隔装药。

4.采用毫秒微差有序起爆。

要安排好开挖程序,使光面爆破具有良好的临空面。

(一)周边眼常用参数的选择1.周边眼间距E它是直接控制开挖轮廓面平整度的主要因素。

一般情况下E=(12~15)d,其中炮眼直径d=35~45mm。

对于节理较发育、层理明显以及开挖轮廓要求较高的地下工程,周边眼间距可适当减小,也可在两炮眼之间增加一个不装药的导向空眼。

2.最小抵抗线W(光面层厚度)W直接影响光面爆破效果和爆碴块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