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发展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合集下载

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交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探讨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并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经济影响1.1 交通对城市经济的推动作用交通便利与城市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交通网络的完善可以促进商品、人员和信息的流动,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例如,良好的交通条件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企业,推动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此外,交通的发展还可以促进旅游业的繁荣,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城市经济增加新的增长点。

1.2 交通对城市就业的影响交通发展对城市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交通的畅通可以缩短人们的通勤时间,提高就业机会的可及性。

同时,交通建设过程中也会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例如道路建设、公共交通运营和交通设施的维护等。

这些就业机会的增加有助于减少城市的失业率,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1.3 交通对城市贸易的促进作用交通发展对城市贸易的促进作用不可忽视。

良好的交通条件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货物的流通效率,促进城市与其他地区的贸易往来。

交通的便利性还可以吸引更多的商家和消费者,增加城市的商业活动和交易额。

这对于城市的经济增长和贸易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二、社会影响2.1 交通对城市居民生活的改善交通的发展可以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便捷的交通系统可以减少通勤时间,提高居民的出行效率和便利性。

居民可以更方便地到达工作地点、学校、医院和商业中心等重要场所,提高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此外,良好的交通条件还可以促进城市内部的交流和互动,增强社会凝结力和社区意识。

2.2 交通对城市居民安全的保障交通安全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

良好的交通规划和管理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居民的人身安全。

例如,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灯、斑马线和交通警察等措施可以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

此外,交通的发展还可以提高城市的应急救援能力,减少突发事件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2.3 交通对城市社会公平的促进交通发展对城市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交通规划对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城市交通规划对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城市交通规划对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交通规划变得尤为重要。

城市交通规划不仅仅影响着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更重要的是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城市交通规划中,合理规划道路和交通设施,能够优化土地资源的利用,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城市交通规划可以优化土地资源的利用。

通过合理规划道路和交通设施的布局,可以减少用地面积,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在过去,许多城市规划师往往过于注重道路的拓宽和扩建,导致大量宝贵的土地被用于建设道路。

然而,这种规划方式并不可持续,会浪费大量的土地资源。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采用“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更加注重规划道路的合理布局,减少土地占用。

例如,一些城市开始倡导步行街和自行车道的建设,将车辆交通和非机动交通分离,以减少交通拥堵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其次,城市交通规划可以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

通过规划交通设施的建设,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性。

例如,在交通枢纽周边合理规划商业综合体、住宅区、办公区等,能够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多功能的集约化利用。

这样不仅能够降低人们的通勤成本,提高交通效率,还能够促进城市功能的整合和发展,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益。

此外,城市交通规划还可以改善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通过引导城市交通的发展方向和模式,能够减少碳排放和环境污染,保护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例如,引导公共交通的优先发展,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的使用,能够减少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改善空气质量,保护土地和环境资源。

此外,还可以推广绿色出行的理念,鼓励人们步行、骑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进一步降低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和压力。

最后,城市交通规划还需要与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

只有在城市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之间实现相互协调和有机结合,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城市交通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总体发展规划,如产业布局、居住区与商业区的位置等,确保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相互匹配,以实现城市发展的协同效应。

城市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互动关系研究

城市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互动关系研究

城市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互动关系研究
城市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之间存在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这种关系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1.土地利用对城市交通规划的影响:城市的土地利用形态和结构对交通规划模式有着重要影响。

交通规划的前提是有充足的土地利用,而土地的面积和结构决定了交通流量、吸引量以及交通分布形态。

因此,城市交通规划应当立足于城市土地的基本特点,以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2.城市交通规划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发达的交通状况能改变城市结构和城市土地的利用形态,使得土地利用的功能划分更加明确。

同时,交通规划和交通设施的建设对土地利用和城市发展具有导向作用。

然而,随着交通在城市中的作用越发凸显,城市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之间的互动关系变得更为微妙和复杂。

例如,广州作为一个多组团半网络式城市,其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与交通方式结构之间存在矛盾。

广州的交通运输应当依靠快速大容量的公共交通,但现实中私人交通非常发达,公共交通分担率较低,这种交通方式结构与土地利用格局的不适应会导致交通拥堵、效率低下等问题。

综上所述,城市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之间的互动关系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

为了实现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
调发展,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制定科学的交通规划和土地利用策略。

同时,还需要加强政策引导,推动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一体化发展。

交通管理对城市土地利用与开发的影响评价

交通管理对城市土地利用与开发的影响评价

交通管理对城市土地利用与开发的影响评价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速,交通管理成为城市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交通管理对城市土地利用与开发具有深远的影响,既能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又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评价交通管理对城市土地利用与开发的影响。

首先,交通管理对城市土地利用与开发的影响体现在交通规划方面。

科学合理的交通规划能够引导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

例如,合理规划道路网和交通枢纽,可以促进城市各区域的均衡发展,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

此外,交通规划还可以考虑公共交通的布局,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降低私家车使用率,减少车辆排放,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其次,交通管理对城市土地利用与开发的影响还体现在交通设施建设方面。

交通设施的建设对城市土地利用和开发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例如,建设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交通设施,可以缩短城市间的距离,促进城市间的互联互通,提高城市的竞争力。

同时,交通设施的建设还能够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吸引更多的人口和企业进驻,推动土地利用和开发的进一步扩展。

然而,交通管理对城市土地利用与开发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交通设施的建设可能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

特别是在城市扩张过程中,为了建设道路和交通枢纽,可能需要拆迁大量房屋,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其次,交通设施的建设也可能导致土地利用的不均衡。

例如,为了建设高速公路,可能会导致周边地区的土地开发过度,而其他地区的土地利用受限,造成城市土地利用的不均衡现象。

此外,交通管理对城市土地利用与开发的影响还体现在交通运营管理方面。

交通运营管理的效果直接影响城市的交通状况和土地利用效率。

良好的交通运营管理能够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提高城市的交通安全性。

同时,交通运营管理还能够提供更多的出行选择,如共享单车、出租车、网约车等,满足居民的多样化出行需求,进一步提高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

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交通对城市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个高效、便捷的交通系统可以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本文将详细探讨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并提供相关数据和案例支持。

1. 经济发展交通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畅通的交通网络可以促进商品和服务的流动,扩大市场规模,吸引投资和创造就业机会。

例如,一个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可以方便居民通勤,减少交通拥堵,提高工作效率。

根据统计数据,一个发达的交通系统可以使城市的GDP增长率提高约1-2%。

2. 土地利用交通对城市土地利用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高效的交通系统可以缩短人们的通勤时间,减少交通拥堵,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这将使城市的土地得到更有效的利用,提高土地价值。

例如,一个完善的地铁系统可以减少对私人汽车的需求,减少停车场的占地面积,使得城市更具可持续性。

3. 环境保护交通对城市的环境保护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高密度的交通流量和交通拥堵会导致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对居民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城市需要采取措施来减少交通引起的环境问题。

例如,引入电动汽车、建设自行车道、改善公共交通系统等都可以减少尾气排放和噪音污染。

4. 社会发展交通对城市的社会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便捷的交通系统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使他们更容易获得教育、医疗和文化资源。

例如,一个覆盖面广、运营时间长的公共交通系统可以使居民更容易到达学校、医院和博物馆等地方。

此外,交通也有助于促进城市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加强城市间的联系。

5. 数据支持根据相关数据,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是显著的。

例如,一项研究发现,在某个城市的交通系统得到改善后,该城市的GDP增长率提高了2.5%。

另一个案例研究表明,一个高效的交通系统可以减少城市居民的通勤时间,提高生活满意度。

此外,一些城市已经采取措施改善交通系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例如,减少交通拥堵、改善空气质量等。

综上所述,交通对城市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 对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影响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 对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影响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对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影响1. 引言1.1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背景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不仅可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降低交通排放污染,更重要的是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设轨道交通系统,可以促进城市间的联系与互动,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推动城市向更加智慧、宜居、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的过程中,站点周边土地利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站点周边的土地利用不仅关系到乘客的出行体验和便利程度,更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形象和发展。

合理规划和利用站点周边土地资源,成为了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重要课题。

1.2 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重要性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重要性体现在许多方面。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和完善,站点周边土地价值得以提升。

由于轨道交通站点的便利性和交通优势,周边土地成为热门的发展和投资区域,因而土地价值也得到提升。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可以改善周边商业环境,促进商业繁荣和消费增长。

站点周边商业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可以吸引更多人群聚集,增加商业活动和交易额。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还可以推动城市更新改造,促进老旧区域的改造和提升,提高城市形象和居住品质。

通过合理规划和开发,站点周边可以打造更加宜居和宜商的城市环境。

城市轨道交通也能促进城市发展与建设,推动经济增长和城市功能的完善。

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上。

合理规划站点周边的土地利用,可以有效减少城市交通拥堵和空间浪费,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和人口居住质量。

城市轨道交通对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对城市发展和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2. 正文2.1 提升周边土地价值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对周边土地价值有着明显的提升作用。

轨道交通的站点周边往往是城市的交通枢纽,交通便利度大大增加,使得周边土地的交通通达性更强,因此受到更多人的青睐。

这就导致了周边土地的需求量增加,而供给量相对有限,从而推动了周边土地价值的上升。

轨道交通的建设可以提升周边土地的品质和形象。

交通运输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研究

交通运输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研究

交通运输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研究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速,交通运输对城市土地利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交通运输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交通设施与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是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城市发展过程中,交通设施的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城市土地利用的规划,确保交通网络的顺畅和有效运作。

在城市主干道和道路网的规划中,应合理考虑道路宽度、出行需求和土地利用情况,以确保交通流畅和城市功能的高效运作。

二、交通拥堵与土地利用效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交通拥堵已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交通拥堵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因为交通拥堵,人们在出行过程中花费的时间更多,导致城市的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许多人不得不选择住在离工作地点较近的地方,这限制了城市土地利用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因此,通过合理规划和建设交通设施,可以减少交通拥堵,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三、公共交通与城市空间结构公共交通系统对城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是显著的。

合理规划和发展公共交通网络可以减少城市内部交通需求,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促进城市功能区之间的互联互通。

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还可以减少个人汽车拥有量,减少城市道路的需求,从而节约土地资源。

四、交通噪音与土地利用冲突城市交通带来的噪音也对城市土地利用产生了负面影响。

尤其是靠近交通干道和拥堵路段的住宅区,受到交通噪音的困扰。

这对于居民生活质量和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同时也限制了这些区域的土地利用潜力。

因此,减少交通噪音,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是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任务之一。

五、交通运输与环境保护交通运输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不仅限于土地利用结构的改变,还涉及环境保护。

交通运输是城市空气污染和碳排放的主要源头之一,对城市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发展绿色交通和可持续交通模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是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 对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影响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 对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影响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对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影响【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轨道交通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交通工具。

本文从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性和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重要性入手,探讨了城市轨道交通对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影响。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可以提升站点周边土地价值,引发土地开发热潮,改善周边商业环境,促进城市更新改造,并推动城市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对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影响是深远的,需要合理规划和管理以实现最大的利益。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应当与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利用、土地价值、土地开发、商业环境、城市更新、城市发展、规划、管理、影响、利益。

1. 引言1.1 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性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城市轨道交通可以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降低环境污染。

城市轨道交通可以促进城市之间的互联互通,促进城市发展与经济繁荣。

通过轨道交通的延伸和连接,可以进一步推动城市之间的资源共享,促进产业合作与交流。

城市轨道交通还可以提高城市居民的出行便利性和生活品质,增强城市吸引力,助力吸引人才和优质资源的流入。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规划和有效管理城市轨道交通,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作用,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

1.2 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重要性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重要性在于它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站点周边的土地利用情况直接影响着乘客出行的便利程度和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

合理规划和管理站点周边土地,能够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整体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重要性还在于它对城市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有效利用站点周边土地,城市可以吸引更多商业、文化、居住等活动聚集在周边区域,形成一个繁荣的城市中心,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和提升城市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发展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王巧灵(西南民族大学四川成都 610041)摘要:近年来,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而快速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交通建设作为支撑,从1978年至2008年,我国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4万多亿元。

然而交通发展与土地利用之间存在着衔接不足的现象,导致交通设施利用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因此,研究交通发展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四川省广汉市作为研究区域,收集广汉市近年来的相关数据以及2012年土地利用更新数据,并运用SPSS软件对收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和研究。

关键词:交通发展;土地利用;经济效益;SPSS引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发展和完善,甚至可以说基础设施的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在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交通设施建设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更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

从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我国进入了交通快速发展期,除了内河航道外其他各种交通路线里程均有大幅度的增长。

铁路营业里程从 1980 年的 5.33 万公里增加到了 2013 年的 10.31 万公里;公路里程从 1980年的 88.83 万公里增加到 2013年的 435.62 万公里;定期航班航线里程由 1980 年的195300 公里增长到;2013 年的4106000 公里;国际航班航线线路长度从 1980 年的81200 公里增长到 1503150 公里;这其中以民航运输路线里程数增长幅度最大。

这些都足以证明我国已经进入了交通高速发展的时期。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系统的逐步完善都证明了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但在城市化进程和交通系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一方面,在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人口向城市中心聚集,城市中心土地开发强度不断加大,而与此同时,城市边缘地带的土地综合利用率也在持续的降低。

结果就是城市向外扩张速度过快,导致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这也突显出我国许多城市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的不合理。

这些问题使得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和质量得不到提高,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

另一方面,伴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私人汽车拥有量也从 1990 年的 81.62 万辆增长到了 2013 年的 10501.68 万辆;公路运营汽车拥有量从 1990 年的 31.30 万辆增长到 2013 年的 1504.73 万辆,机动车辆数量的激增无疑给道路交通的承载力和环境的承载力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交通问题和土地利用之间的矛盾尖锐,解决两者合理规划和协调发展的问题迫在眉睫。

要解决交通发展中的各类问题就必须找到问题的根源。

交通发展源于土地利用,而土地利用又反馈于交通系统,这两者之间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关系,因此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相互关系就成为了城市规划领域中一个永恒的主题。

不同利用类型的土地之间产生了城市交通,而要改善城市交通就要从根本上解决交通需要和城市土地利用之间的矛盾,因此,研究城市交通系统和城市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发现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再根据我国城市人口密度大,城市土地利用密度高,城市形态较为紧凑等实际情况,制订符合我国国情的城市规划策略,才能促进城市土地利用和城市交通协调发展,优化土地资源的配置,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研究区域概况广汉市,被誉为“成都的北大门”,位于四川省最富饶的川西平原东北部,地处成德绵经济带中心地段,自古有“蜀省之要衢,通京之孔道”的说法。

其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4°06′43″~104°29′45″,北纬30°53′41″~31°08′38″之间。

广汉市处于成都平原经济圈的城镇群密集地带,归属德阳行政管辖,南临成都主城区24 公里,北距 作者简介:王巧灵(1992—),汉族,女,四川成都人,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硕士生。

德阳市区19公里,西面与彭州、什邡接壤,东面与金堂、中江相连。

全市土地东西长约36 公里,南北宽约27公里,幅员面积为538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183个行政村,总人口60余万,市政府驻地雒城镇。

2012年广汉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1.9亿元,增长14.5%,比德阳市平均增速高1.5个百分点。

三大产业比重由2011年同期的13.7:59.6:26.7 调整为12.5:61:26.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5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53.6亿元,增长18%,第三产业增加值66.8亿元,增长11.4%。

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79.5亿元,增长16.7%,占 GDP 的比重为 71.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1.7%,人均 GDP 为42559元/人。

截至2012年,广汉市土地总面积为54868.31公顷。

其中,耕地为39641.1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2.25%;建设用地为12228.5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2.29%;其它土地为2998.6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46%。

全市耕地共33747.1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1.51%;耕地资源中平坝地区占95%,多数土层深厚,适宜农作物生长,地势平坦,机械作业便利。

土层厚度大于100厘米的占总耕地的7.43%,小于30厘米的仅占总耕地的1.5%。

大部分土壤为中壤或重壤,耕性好,适耕期长,宜种范围广,保肥供肥性能较好。

全市建设用地中城乡建设用地面积为10755.72公顷。

其中,城镇工矿用地5129.2公顷,村庄用地5626.52公顷,交通水利用地面积为3810.52公顷,其他建设用地面积为113.36公顷。

广汉市区域交通条件突出,原有宝(鸡)—成(都)铁路、大件公路(国道108线)、成绵高速公路自南向北纵贯广汉市域。

近几年,随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成(都)—绵(阳)—乐(山)铁路客运专线、成(都)—兰(州)铁路、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广青公路、旌江快速干线(成青快速通道延伸段)、北新干道延长线和成德大道(天星大道)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陆续启动和建成给广汉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对城镇体系结构、城市空间布局优化提出新的要求。

二、交通发展与土地利用的相互关系土地利用是交通发展的根源,而交通优势土地利用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城市与土地利用之间存在着极其复杂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关系构成了土地利用、土地价值、可达性、交通设施、交通需求及出行产生的“轮转式”互动机制。

交通的发展对城市土地利用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交通发展的变化会作用于土地利用模式的变化。

当在开发一块空置的区域时,交通设施的建设和发展将为这块土地的开发打开巨大的空间。

道路的建成提升了开发区域的可达度,提高该区域的区位优势,无论是商业、工业还是住宅都将涌入大量的人流,随着人流量的增加,必将导致交通量的增加,最终将引起交通市场的需求量的上升,交通设施的修建从而又提高了该区域的可达度,土地开发量继续扩大,两者互动机制进入新一轮的循环。

从两者的结合方式来看,土地利用是产生交通的根本源头,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称作“源流关系”。

土地承载的城市中的一切活动,人类的活动需要各种物质、各种信息、各种资源的相互流通,这使得在不同性质的土地利用空间上引发了交通流,不同利用类型的土地之间所产生的交通流就构成了城市中复杂的交通网络。

作为“源”的土地利用和作为“流”的交通存在着十分复杂的相互关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之间并非仅存在单向的关系,交通设施影响用地类型,而土地利用反过来又影响交通需求。

在交通—土地利用的系统中,交通的运输需求由城市土地利用来决定。

任何一块土地的利用都将刺激新的交通出行从而产生对交通设施新的需求,但不同使用类型的土地对交通产生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它在交通出行总量上产生差异的同时,也将在时空上产生差异,这种不均匀的交通分布便产生了城市中各种交通拥堵的问题。

城市交通的改善和提高将大大提高城市土地的区位优势,更高的可达度使得土地的经济价值也越来越高,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使土地的利用强度不断的增大,实现土地的增值。

保证交通设施的高质量就能保证土地利用的高效率,不合格的交通条件则会给土地利用造成不良的后果。

总而言之,城市交通和城市土地利用两者之间是双向的,相互的。

城市形成特定的城市模式是由城市的交通模式所决定的,相反,相对应的土地利用形态支撑着特定的城市交通模式。

三、交通发展对土地利用变化影响的实证分析交通可达度对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力。

交通可达度越高的区域内吸引人流、资金的能力就越强,人口的增加和投资开发的力度加大,必将使得该区域内土地经济价值增加。

而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最直观的,就是反映在土地的价格上。

3.1影响因素的选取本文选取交通密度、距主要干道距离、距交通站点距离三个因素来进行交通对土地经济效益的研究。

交通密度是区域内道路长度与区域面积关系的反映,是交通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

交通密度越高,说明交通在该区域所占用面积越大,交通发展水平也就越高。

交通干道作为一种人工廊道,具有空间吸引和空间排斥的效应,选取距主干道的距离作为影响因素,是因为它能够反映在不同距离上交通干道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交通站点选取广汉市客运汽车站,广汉市火车站和广汉市城际列车站。

交通站点作为人流、物流的集散地,也具有较强的空间吸引力,选取距主要交通站点的距离列入计算,可以反映出交通集散地对于不同距离土地的影响力。

广汉市城际列车站点的投入使用,虽在本文的研究时点之后,但考虑到该站点从开始修建之时,就已经对其所在区位的区位条件产生了影响,故也将该站点考虑为主要交通站点。

3.2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运用软件 SPSS 对楼面地价与选取的三个影响因素做相关性分析。

由上表可知,距离主要干道距离与楼面地价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93,它的实际显著性水平为 0,小于理论显著性水平 0.01,表明两个变量之间显著相关。

距离主要干道距离与楼面地价之间的相关系数为负数,说明两者之间为负相关,说明距离主要干道越近的区域楼面地价越高。

交通密度与楼面地价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0.828,它的实际显著性水平为 0,小于理论显著性水平 0.01,表明交通密度和楼面地价之间显著相关。

距离交通站点的距离与楼面地价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59,它的实际显著性水平为0.061,大于理论显著性水平 0.01,表明距离交通站点与楼面地价之间相关性不显著。

通过利用 SPSS 对交通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的分析发现:交通密度和距离主要干道距离与地价样点的楼面地价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说明交通密度和距离主要干道对于楼面地价有十分密切的影响,交通密度和距离主要交通干道距离的变化,都将对楼面地价产生影响;而距离主要交通站点的距离和楼面地价的相关性不显著,说明通站点对于楼面地价影响力不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