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刀剪剑博物馆共17页

合集下载

杭州刀剑博物馆的简介和介绍

杭州刀剑博物馆的简介和介绍

杭州刀剑博物馆的简介和介绍嘿,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好好讲讲杭州刀剑博物馆。

一走进这个博物馆啊,就好像进入了一个刀剑的奇妙世界。

这里面那可真是琳琅满目的刀剑呀!各种各样的形状,各种各样的风格,让你眼花缭乱。

你瞧那把剑,剑身闪闪发光,仿佛在诉说着它曾经的辉煌战绩。

说不定它以前跟着某位大侠闯荡江湖,行侠仗义呢!还有那把刀,霸气十足,感觉拿起来就能砍倒一片,哈哈!这里的每一把刀剑都有它独特的故事。

博物馆里还有好多关于刀剑制作工艺的展示呢。

看着那些复杂的步骤,我就在想,古代的工匠们可真是厉害呀,能打造出这么精美的刀剑。

而且啊,这里还介绍了刀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作用和地位。

原来刀剑不只是武器,还代表着权力、荣耀啥的。

在博物馆里逛着逛着,我都感觉自己像是穿越回了古代,亲眼看着那些英雄们拿着刀剑奋勇杀敌呢。

这里还有一些互动体验区,你可以试着拿起刀剑比划比划,感受一下那种威风凛凛的感觉。

哎呀,总之啊,杭州刀剑博物馆真的太有意思啦!在这里,你能了解到刀剑的历史和文化,还能大开眼界。

等你来了,你就知道我说的一点都不夸张。

怎么样,是不是心动啦?赶紧来杭州刀剑博物馆,亲自来体验这个刀剑的奇妙世界吧!就像我一样,保证让你流连忘返哦!哈哈!。

浅析古代铁质刀剑、剪刀文物制造工艺及组织结构特征——以中国刀剪剑博物馆馆藏为例

浅析古代铁质刀剑、剪刀文物制造工艺及组织结构特征——以中国刀剪剑博物馆馆藏为例

The world fa ir,文博天地浅析古代铁质刀剑、剪刀文物制造工艺及组织结构特征—以屮丨五丨刀锊剑博物馆馆藏为例张璐黄琦樊孝林(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杭州中国刀剪剑、扇业、伞业博物馆),浙江杭州310015)【摘要】铁质刀剑、剪刀文物是中国古代铁质文物的重要种类,它们由于自身的功能性质,成为历史时期高水平铁器制造的反映。

通过观察、研究现有实物,结合文献资料,可知古代铁质刀剑、剪刀制造工艺大致可分为渗碳锻打和铸造两种主要方式。

汉代以后,随着古代冶铁技术的逐渐成熟,前者以百炼钢为代表,后者以铸铁脱碳钢、展性铸铁为代表。

相比之下,百炼钢的滲碳和组织 结构更为均匀,同时也粍费更多的人力和工时;铸铁件可以实现一定的规模生产,也能达到刃具所具有的强度和相应的加工性能,但组织的均匀程度则不如百炼钢。

这两种工艺支配着古代铁质刀剑、剪刀的生产,使它们在质量与产量间各取所需,形成了古 代铁质刀剑、剪刀文物多样化的面貌。

【关键词】铁质刀剑文物;铁质剪刀文物;制造工艺;组织结构【本文著录格式】K8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198 (2021 ) 08-207-04【本文著录格式】张璐,黄琦,樊孝林.浅析古代铁质刀剑、剪刀文物制造工艺及组织结构特征——以中国刀剪剑博物馆馆藏 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1,04 (08): 207-210.在人类最早认识和利用的工具之中,刀具占有重要地位。

春秋时期,中国开始出现冶铸“块炼铁”的技术,铁质刀具 的制作和应用日益广泛。

它们中的一部分作为兵器,很快取 代青铜刀剑,成为主战武器,另一部分成为适应各种日常需 要的生产生活用具,进人千家万户。

在今天留存下来的古代 铁质刀具文物中,以刀剑和剪刀最为常见。

中国现存的铁质刀剑文物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1975 年在湖南长沙一座春秋晚期墓中出土有一把钢铁剑和一把铁 削111;中国现存铁剪文物最早出现在西汉前期,以广州淘金 坑出土实物为代表。

刀剪春秋——中国刀剪剑博物馆

刀剪春秋——中国刀剪剑博物馆

刀剪春秋——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作者:朱哲颍来源:《杭州》 2016年第18期文朱哲颍中国刀剪剑博物馆的序厅色调冷峻,墙面是粗犷的岩石质感。

“刀剑”二字悬于墙上,金属质感,造型简洁,让人真真感受到刀剑的冷峻和刚毅。

“物开一刃为刀,两面开刃为剑,双刀相交为剪”,中国刀剪剑博物馆详尽地向我们展现了刀剪剑的历史和他们对人们生活的巨大影响。

从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再到铁器时代,冷兵器的使用为各国开疆辟土提供了有利武器。

展馆中的互动体验区摆放了不同年代的不同剑,游客可以手持利刃往下压,力道足够触动下压弹簧时,液晶显示屏便会显示这把刀的历史信息。

下压所用的力度便是挥刀所需要的力度,很多游客都依次去感受这些形态各异的古剑。

刀剑馆还设置了真人大小的仿真剑池,锻钢工人在剑池中焠钢,茅草房,焠钢池一应俱全。

再往前是剑舞艺术,雕塑中的舞姿长虹游龙、行云流水、潇洒英武。

剪刀展示馆通过大量的场景和雕塑向游人呈现了剪刀的神通广大。

刀与饮食、刀与雕刻、刀与美容、刀与医学、刀与体育……很多你没有想到的日常,剪刀都在其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展馆内还设有名剪一条街,王麻子刀剪、张小泉剪刀等杭州名剪都设有古色古香的店铺供游人观赏。

在展馆的体验室,游人可以跟着民间剪纸艺人用特质的剪刀学习剪纸,感受切割的魅力,还可以到张小泉剪刀专柜,请师傅现场在剪刀上雕花,制作一把独一无二的剪刀。

刀剪春秋,谈历史,观当下。

刀剪剑博物馆轻声告诉你刀剑的工匠之美。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 9:00-16:30,免费参观(周一闭馆)可以乘坐公交 70、61、591 路在台州路口下车,过拱宸桥直行 100 米,或坐水上巴士、艚舫在拱宸桥码头下,过拱宸桥到桥弄街。

参观刀剪剑博物馆400字作文

参观刀剪剑博物馆400字作文

参观刀剪剑博物馆400字作文
今天我去参观了刀剪剑博物馆。

天气阳光明媚、晴空万里、秋风习习。

一进博物馆的大厅,映入眼帘的是中小学生剪纸获奖的作品。

有的剪了春天燕子飞来的情景,有的剪了荷塘月色画面,有的剪了一些小朋友在绿林里玩耍的情景,还有的剪了长颈鹿住我家的画面。

我先看了一名高三的姐姐获得优秀奖的作品,她剪出来的全是密密麻麻的点点,我心想:“这么小的点点,是怎么剪出来的呢?”真佩服她的剪纸手艺。

回过头来又看了一名学前班的小朋友剪的作品,他剪出来的是一些人们站在桥上观鱼的情景,鱼儿吐泡泡的样子剪得那么逼真,那么惹人喜爱。

怪不得能获得金奖了呢!如果不看下面写的年级组,很难分辨出到底是多大的孩子的作品呢!
到了二楼,眼前一亮,全是刀的展示。

这里分为五个大区,第一个区展示刀的历史;第二个区展示刀的日常功能;第三个区展示中国刀剑文化;第四个区展示刀剑的制造;第五个区展示世界刀剑艺术。

在二楼我看到了石器时代的刀、汉代的刀剑、清代刀剑等不同时代的刀剑,令我看得入迷;我还看到了刀的制作法、刀的构造、刀的制作视频,对这些丰富多彩的展示我非常感兴趣。

参观完我就回家了,今天的参观让我大开眼界,我学会了课文里没有的课外知识。

杭州刀剪剑博物馆观后感

杭州刀剪剑博物馆观后感

杭州刀剪剑博物馆观后感
我最近去了杭州刀剪剑博物馆,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武器文化的精髓。

博物馆内收藏了各种历史悠久的武器,如古代剑、刀、枪、弓等。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明代官刀和清代官刀,它们展示了古代官员们的权力和威严。

除了武器,展馆内还有各种制作武器所使用的工具和材料。

比如,展馆里展示的古代锻造炉和烤炉,让人们可以看到古代制作武器的过程和工具。

在博物馆的一角,还有一个仿古剑馆,让游客可以体验古代剑术。

通过学习剑术,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武器文化的内涵和精神。

总的来说,杭州刀剪剑博物馆是一个非常值得一去的地方。

它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武器文化的精髓,还让游客可以深入了解和体验这种文化的内涵。

我相信,它一定会给游客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 1 -。

刀剪剑博物馆观后感

刀剪剑博物馆观后感

刀剪剑博物馆观后感
刀剪剑博物馆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的地方。

在博物馆中展览的各种刀剪剑的样品,让我对这些古老的武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

首先,博物馆中的展品非常丰富多样。

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刀剪剑,包括古代的刀剑、剪刀、匕首等。

这些展品都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刀剪剑的演变和发展。

我被这些精美的刀剪剑所吸引,不仅因为它们的外观美丽,更因为它们所代表的历史和文化。

其次,博物馆中的展品都有详细的解说说明。

每一把刀剪剑都附带着详细的介绍,包括它们的年代、制作材料、用途等。

这些解说说明让我对每一把刀剪剑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了解到,不同类型的刀剪剑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用途,有些是用来作战,有些是用来狩猎,还有些是用来装饰或礼仪用途。

这些解说说明让我对刀剪剑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最后,博物馆的展示方式也非常吸引人。

展品的陈列方式非常精致,每一把刀剪剑都被精心摆放在展柜中,让人可以近距离观赏。

而且,博物馆还设置了一些互动展示,让观众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刀剪剑的使用方式。

这种互动方式让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刀剪剑的历史和文化。

总的来说,我在刀剪剑博物馆的参观体验非常丰富和有意义。

通过观赏各种刀剪剑的展品,我对刀剪剑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博物馆的展示方式也非常吸引人,让观众能够更好地体验和了解刀剪剑的使用方式。

如果有机会,我还会再次去参观这个博物
馆。

刀剪剑博物馆的知识

刀剪剑博物馆的知识

刀剪剑博物馆的知识
刀剪剑博物馆是一个展示各种刀、剪、剑等武器的博物馆。

这里收藏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刀剪剑,从中世纪的欧洲剑到日本的武士刀,都可以在这里看到。

以下是一些有关刀剪剑博物馆的知识:
1. 刀剪剑博物馆的历史:刀剪剑博物馆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初,在欧洲,一些私人收藏家开始收集各种刀剪剑,并将它们展示在自己的家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私人藏品逐渐被转换成为公共博物馆。

2. 刀剪剑博物馆的收藏品:刀剪剑博物馆收藏了各种类型的武器,包括欧洲、日本、中国、印度等地的武器。

这些武器的年代也不尽相同,有些是几百年前的,有些则是现代制造的。

3. 刀剪剑博物馆的展示方式:刀剪剑博物馆一般将展示品分为不同的类别,例如欧洲剑、日本刀、中国宝剑、印度弯刀等。

此外,博物馆还会在展示馆内放置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道具,例如盔甲、战车等。

4. 刀剪剑博物馆的保护措施:由于这些收藏品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因此刀剪剑博物馆对它们的保护措施非常严格。

博物馆通常会采取一些措施,例如调节温度、湿度、光照等,以最大限度地保护这些珍贵的收藏品。

5. 刀剪剑博物馆的教育意义:除了展示各种武器,刀剪剑博物馆还有教育意义。

博物馆通常会提供一些教育课程,例如讲座、导览等,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这些武器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总之,刀剪剑博物馆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博物馆,它不仅展示了各种类型的武器,而且还具有教育意义,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历史和文化。

中国刀剪剑博物馆清水墙修复技术

中国刀剪剑博物馆清水墙修复技术
符合 原制 。
经现场检查后发现造成清水墙破损的主要原 因是 :
( ) 化腐蚀 : 1风 由于 日晒 雨 淋 、 差 变化 等 原 因 温
收 稿 日期 :0 0— 4— 0 2 1 0 2
基 金项 目 : 江 省 杭 州 市 重 点 城 建 科 研项 目(0 94 浙 20 1 ) 作 者简 介 : t (9 4 ) 男 , 江 海 盐 人 , 陈 伟 17 一 , 浙 高级 工程 师 , 事 园林 古 建 筑 的 保 护 修 缮 管 理 工 作 。 从
3 6




21 0 0年
第2 7卷
为保 证 以上修 缮 原则 的落实 , 们采 用 了传 统 我
的砖 粉修补表 面 、 重新 嵌缝 、 身整 体用专 用试剂 增 墙 强 、 面涂覆 防水 透气 试 剂等 一 系 列修 复 方案 。包 表 括无损 排盐和 防泛碱 技 术 、 础 防潮 和 隔热 修 复技 基 术 、 面涂覆外 立面憎水 剂技术 。 表 .
满足作 旧处理 。 ( ) 复时 注意事 项 。墙体 修 复施 工 时应遵 循 5修 自上 而下 , 左 到右 的次序 进 行 。上部 施 工 时应 对 从
下部 墙体严 密掩 盖 , 止施 工 污染 。镶 贴 砂浆 掺 合 防 适量 建筑 黏结剂 , 以保证 不脱 落 , 墙体及砖 应保证 含 有充 足 的水 分 , 确保 粘贴 质 量 。灰缝 的作 旧处 理是
Chn s t r n cs e ie e Cu ly a d S is r e
陈 伟
cHEN e W
( 州 市 京 杭 运 河 ( 州段 ) 合 保 护 委 员 会 , 江 杭 州 3 00 ) 杭 杭 综 浙 10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剪刀的雏形是由小刀演变而来的,古人常用小刀切、削、裁、割之用,
然而在切割丝帛之物时感到不便,于是在实践中用两把小刀相对而切, 这样丝帛之类就容易断开,这就是“剪”的动作起源。中国现存最早的 剪刀实物,是从西汉古墓中出土的剪刀,距今已有2100多年了,它长14 厘米、厚0.6毫米,剪身素纹,剪柄上铸有绳纹,环的顶端有一圆孔,使 剪可系可挂。此剪是西汉劳动人民利用金属弹性发明“交股屈环”造型, 使两刃相连,剪后能自动复原的最好实物例证。到了唐代,剪刀的使用 已十分普遍,材质也从青铜发展到银、铜、铁皆有。形状虽仍是“交股 屈环”造型,但富贵人家对剪刀的装饰却十分讲究,如唐代银制剪刀, 运用錾珍珠、鎏金錾刻花鸟纹等工艺,十分华贵精美,可见盛唐时期人 们对一把剪刀也不惜工本,极尽雕琢装饰之能事,所以剪刀不仅是日用 工具,也成为供人欣赏的艺术品。从唐代诗人贺知章《咏柳》中“不知 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句也可看出剪刀在唐代使用已非常普 及。而后,剪刀的造型发展成为剪刃末端相叠,由一颗销钉相连,每片 剪刀都有独立的圈形柄,以便两指套进用手指开合而剪,这就是现代常 用的剪刀。
中国古代刀剑——皇甫江收藏馆
皇甫江 刀剑收藏家,号拔刀斋,收藏古代兵器超过5000件。
原籍黑龙江哈尔滨,中国刀剪剑博物馆特聘顾问和主要的 私人合作者。著有古兵器专作《中国刀剑》、《刀剑春 秋》、《三国神兵》。他多次为世界知名博物馆和拍卖会 鉴定古兵器,担任大型电视剧《三国》的兵器总顾问,央 视《探索发现》栏目特约兵器史顾问。2019年,皇甫江开 办拔刀斋刀剑天下论坛,现已成为世界最大最专业的中国 古兵器研究网站。
•我们生活中的剪刀
中国名剪刀业
张小泉和他的剪刀
张小泉,明末安徽黟县会昌乡人。其父张思家,自幼在以“三刀”闻 名的芜湖学艺。小泉在父亲的悉心指教和实践中,也练就了一手制剪 的好手艺。 明朝末年,灾害频繁,烽烟四起。黟县百姓朝不保夕,苦不堪言。父 子二人,制剪为业,小泉刻意求师访友,技艺大进。经过反复琢磨, 终于创制出嵌钢制剪的新技术。他选用闻名的“龙泉”钢为原料,制 成的剪刀,镶钢均匀,磨工精细,刀口锋利,开闭自如,因而名噪一 时。一些专业艺人如裁缝、锡匠、花匠等慕名前来定制剪刀 。
谢谢
博物馆概况
中国刀剪剑博物馆是由杭州市政府出资建设的国家级 专题性博物馆,馆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拱宸桥桥西历史文 化街区。
博物馆功能定位主要为宣传和弘扬我国悠久的刀剪的 技艺,发掘和保护传统的手工艺,集收藏、研究、展示、 教育、宣传、娱乐、购物为一体 。
• 锋刃写春秋 泉传统制剪工序中有两项 精湛独特的制作技艺历经磨练 被延续下来,一是镶钢锻打技 艺,造剪一改用生铁锻打剪刀 的常规,选用浙江龙泉、云和 的好钢镶嵌在熟铁上,并采用 镇江特产质地极细的泥精心磨 制,经千锤百炼,制作成剪刀 刃口,并用镇江泥砖磨削;二 是剪刀表面的手工刻花技艺, 造剪工匠在剪刀表面刻上西湖 山水、飞禽走兽等纹样,栩栩 如生、完美精巧。
• 从工具到武器 • 刀与我们的生活 • 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刀剑 • 铸剑锻刀 • 悍刀宝剑
刀剪天下
• 剪刀起源与演变 • 我们生活中的剪刀 • 中国名剪刀业 • 张小泉和他的剪刀 • 剪刀的制造
剪刀的起源
剪刀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文献里就有关于剪的记载: “《说文》云:‘获禾短镰也。’”艾,通刈,略似现在的剪刀。辅佐周文 王夺得天下的周公旦曾经担任的官职也叫做“剪”,相当于现在的卫生部部 长。在古代,剪具有 辟邪以及铲除妖魔鬼怪的作用,后来剪刀逐渐发展成 为民用的实用工具,从很早的时候起,剪就成为老百姓家中必不可少的“家 用电器”之一。剪刀作为日常生活用品,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汉字“剪” 的象形意思就是“刀前还有一把刀”。
馆藏精品
白玉嵌宝石柄乌兹短刀 藏品类别 刀剪剑 年代 十八世纪 尺寸/重量 全长39厘米(不连鞘),
刃长25厘米,净重406克
汉环首刀
藏品类别 刀剪剑 年代 汉代 质地 钢铁 尺寸/重量 全刀长度达117.5 厘米, 宽约8厘米,最厚处5毫米
中国刀剪剑博物馆系宣传和弘扬我国悠 久的刀剪剑的技艺,挖掘和保护传统手工 艺的国家级、专题性、平民化的博物馆。 馆区四周景色宜人、文化底蕴浓厚,馆内 服务实施齐全、功能完备,具有专业特色、 杭州特色、运河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