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名句及解析

合集下载

孔子孟子庄子老子韩非子墨子名言赏析

孔子孟子庄子老子韩非子墨子名言赏析

孔子孟子庄子老子韩非子墨子名言赏析孔子孟子庄子老子韩非子墨子名言赏析孔子孟子谏言名句译文孔子名言1、敏于事而慎于言。

【译文】人应在做事上主动积极但在说话上谨慎。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译文】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

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4、: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文】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讷nè:语言迟钝,不善讲话敏:敏捷 5、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同他相亲近的人。

6、听其言而观其行。

【译文】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

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

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译文】敏:聪明。

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8、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指人应该有这样的品质,然后才可称得上是君子。

9、敬鬼神而远之。

【译文】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

10、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译文】自己立身修德,也要让别人立身修德。

自己通达事理也要让别人通达事理。

11、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译文】述:阐述前人学说;作:创作。

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

信:相信;好:爱好。

相信并爱好古代的东西。

1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译文】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1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就是说君子要取财有道,由不义之财得来的福与贵,对本人来说就像浮云一般没有任何的意义。

14、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译文】发奋用功连吃饭也不记得,便高兴得忘了忧虑,连入老境也未觉察。

1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1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

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

诸子百家名言释义

诸子百家名言释义

诸子百家名言释义1 1、人生天地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知北游》〖注释〗白驹:白色骏马,比喻太阳;隙:缝隙。

象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

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释义】人类生长在天地之间,象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只是一眨眼间而已。

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注释】①涯:边际,极限。

②知(zhì):知识,才智。

【释义】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

3 3、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庄子·齐物论》【注释】闲闲:广博豁达的样子。

炎炎:猛烈;这里借猛火炎燎之势,比喻说话时气焰盛人。

詹詹:言语琐细,说个没完。

【释义】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

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

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第六十四章【注释】毫末:细小的萌芽。

累土:堆土。

【释义】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

5、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庄子·逍遥游》【释义】厨师虽然不做祭祀的饭菜,祭祀官也决不能越位来代替他。

6.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庄子·养生主》【注释】恢恢:宽广。

游刃:运转的刀刃。

【释义】用薄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和组合部位间,对于刀刃的运转和回旋来说那是多么宽绰而有余地呀。

7、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庄子·人间世》【释义】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

假借孔子教导颜回的话,来阐明一种处世之道。

成语“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出此。

8、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

《诸子百家》:经典名句

《诸子百家》:经典名句

【导语】诸⼦百家是对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据《汉书·艺⽂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

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等书则记载“诸⼦百家”实有上千家。

但流传较⼴、影响较⼤、最为的不过⼏⼗家⽽已。

⼀、政者,正也,⼦帅以正,孰敢不正。

此句出⾃《论语·颜渊》,这句话⼤意是:孔⼦说:政就是正的意思。

您本⼈带头⾛正路,那么还有谁敢不⾛正道呢? ⼆、事者,⽣于虑,成于务,失于傲。

此句选⾃《管⼦-乘马》,务:致⼒。

这⼏句⼤意是:各种事业总是产⽣于谋虑,成功于实⼲,失败于骄傲。

三、圣⼈千虑,必有⼀失;愚⼈千虑,必有⼀得。

此句出⾃《晏⼦春秋·杂下⼗⼋》,得:成功。

这句话的⼤意是:即使有⼤智⼤慧的⼈,考虑很多次,也难免有⼀次失误;即使迟钝笨拙的⼈,考虑很多次,必有⼀次会是正确的。

四、凡百事之成,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

此句选⾃《荀⼦·议兵》,这句话⼤意是:凡各种事业的成功,⼀定在于恭谨⼩⼼;它的失败,⼤多来⾃于怠慢疏忽。

五、⾏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其⾝正⽽天下归之。

此句出⾃《孟⼦·离娄上》,这句话⼤意是:凡是⾃⼰所做的事情得不到原来意想的结果的时候,就要从⾃⼰内⼼的道德修养的根源上寻求原因,⾝⼼端正,天下就会归服。

六、⾦⽟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骄,⾃遗其咎。

功遂⾝退,天之道。

此句出⾃⽼⼦《道德经》,意思是:⾦⽟满堂,你能守多久呢?富贵⽽骄,是⾃取灾祸啊!⼤功成了,名份有了⾃⼰便隐去,这正是上天之道。

七、天下之事,⾮⼀⼈所能独知也;海⽔之⼴⼤,⾮独仰⼀川之流也。

此句出⾃《鹖冠⼦·道瑞》,天下的事情,不是⼀个⼈所能独⾃知道的,海⽔的⼴阔,不是独靠⼀条河流的。

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

刑过不避⼤⾂,赏善不遗匹夫。

诸子百家的名言警句及解析

诸子百家的名言警句及解析

诸子百家的名言警句及解析1.诸子百家的名人名言孔子名言(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巧言令色,鲜矣仁!(3)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4)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5)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0)朝闻道,夕死可矣。

(11)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2)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1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14)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1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16)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17)笃信好学,死守善道。

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18)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9)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2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0)寝不尸,居不容。

(21)过犹不及。

(22)克己复礼,为仁。

(23)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2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25)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26)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27)听讼,吾犹人也。

必也,使无讼乎!(2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9)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0)刚、毅、木讷,近仁。

(31)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3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4)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35)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36)巧言乱德。

小不忍,则乱大谋。

(3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38)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诸子经典名言20句大全及解释

诸子经典名言20句大全及解释

诸子经典名言20句大全及解释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解释:孔子说,学习并且及时反复,不也是很快乐吗?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解释:孔子说,巧舌如簧的人很少有仁德。

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解释:孔子说,明白事理的人不如喜爱事理的人,喜爱事理的人不如享乐事理的人。

4.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解释:孔子说,用德行治理国家,就像北辰一样居处在自己的位置上,却能影响众多的星辰。

5.子曰:“君子不器。

”解释:孔子说,君子不是一个机械的工具。

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释: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

选择他们好的地方来跟随,改正他们不好的地方。

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释:孔子说,只学而不思考就会迷失方向,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中。

8.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解释:孔子说,明白自己明白,不明白自己不明白,这就是明智。

9.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解释:孔子说,温故知新,就能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10.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解释:孔子说,只有真正明智的人和真正愚蠢的人不会轻易改变。

1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解释:孔子说,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是应该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12.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解释:孔子说,不在自己的位置上,就不要过多地谋划政事。

13.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解释:孔子说,自己不愿意受到的待遇,就不要施加给别人。

14.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

”解释:孔子说,有一次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结果想了很多,但没有收获,还不如好好学习。

15.子曰:“要行好事,就要口不生腥,心不生恶。

”解释:孔子说,做好事的人,说话不生硬,心里不生坏念头。

16.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诸子百家最精华30句鉴赏+注释

诸子百家最精华30句鉴赏+注释

诸子百家最精华30句鉴赏+注释1. 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

——《孔子家语∙始诛》【鉴赏】君子重内心修养,不为外物所役使。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常保持一颗平常心,成熟地应对着繁复的社会人生。

正如后来人们所推崇的魏晋风度那样喜怒不形于色。

只有经历了生活的大风大浪之后,人才能达到此种精神境界。

2. 富贵不足以益,贫贱不足以损。

——《孔子家语∙五仪解》【注释】益:增加。

【鉴赏】真正的上人君子,富贵不能给他增加什么,贫贱也不能减少什么。

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他们追求的是“达则兼济天下”的伟大理想,为了理想的实现,耐得住寂寞,也守得住清贫。

3. 夫君子成人之善,不成人之恶。

——《孔子家语∙五仪解》【注释】君子喜欢促成别人的善行,而不怂恿别人的恶行。

【鉴赏】大千世界,善善恶恶,谁也不能逃出善恶这一最基本的衡量是非的标准。

只有一心向善才能义正言辞地拒绝恶的侵入。

4.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孔子家语∙致思》【鉴赏】树想要静静挺立,风却吹个不停,子女想要孝敬父母时,父母却早早死去了。

这种人间憾事,谁也无法挽回。

孝顺父母不是哪天心血来潮就去做的事情,而应该在平日里时时刻刻都要去做的事情。

5. 奋于言者华,奋于行者伐。

——《孔子家语∙三恕》【注释】夸夸其谈的人华而不实,喜欢表现办事能力的人常常自吹自擂。

【鉴赏】夸夸其谈的人显露于外的恰恰是他的无知,自吹自擂的人也正反映了自己的浅薄。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金子总会发光,所以不必为自己所取得的一点点成绩而沾沾自喜。

6. 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韩非子∙孤愤》【注释】事情因为保密而获成功,说话由于泄密而遭失败。

【鉴赏】止语积福德,你炫耀什么,就容易失去什么!止语之妙,唯有修行才能感知!管好自己的嘴巴,也是成熟的标志。

7. 审于是非之实,察于治乱之情也。

——《韩非子∙奸劫弑臣》【注释】审:明察。

对于是非治乱的实际情况,应该明察详审。

【鉴赏】历史上昏庸无能的君主易被蒙蔽欺骗,缺乏调查研究,听信臣下虚妄之词,不辨是非,混淆黑白。

人教《先秦诸子选读》名言名句整理(含解释)

人教《先秦诸子选读》名言名句整理(含解释)

人教《先秦诸子选读》名言名句整理(含解释) 《论语》名句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为以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9、子曰:“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10、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几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11、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忧愁)。

”13、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仁重而道远。

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14、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15、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16、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道不同,不相为谋.”“小不忍,则乱大谋。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17、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18、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君子成全人家的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小人相反)19、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诸子百家五十句名言

诸子百家五十句名言

诸子百家五十句名言诸子百家五十句名言1、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

——欧阳修2、六经三史,诸子百家,非无可观,皆是为治。

——苏轼3、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5、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6、虽天才隽朗,而实须坟诰以广知。

——葛洪7、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

——葛洪8、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

——王符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1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11、不敢妄为些小事,只因曾读数行书。

——陶宗仪12、一日不书,百事荒芜。

——李诩13、交一个读书破万卷的邪士,不如交一个不识一字的端人。

——《格言联璧》14、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

——《清诗铎趁早歌》15、不幸可能成为通向幸福的桥梁。

——日本谚语16、苦难磨炼一些人,也毁灭另一些人。

——富勒17、烈火试真金,逆境试强者。

——塞内加18、人生犹如一本书,愚蠢者草草翻过,聪明人细细阅读。

为何如此、因为他们只能读它一次。

——保罗19、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

——雪莱20、不要慨叹生活的痛苦!慨叹是弱者。

——高尔基21、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爱迪生22、一个人几乎可以在任何他怀有无限热忱的事情上成功。

——查尔斯史考伯23、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

——朱舜水24、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

——颜之推25、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来的光泽。

——泰戈尔26、格天功业有本源,谁谓读书记名姓?——归庄27、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

——张维屏28、当以读书通世事。

——倪元璐29、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30、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

——吴晗31、书,我的良师益友,它给我知识、力量,它指导我怎样去生活和斗争。

——吴运铎32、读书是我惟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经常、越是执著地思考它们,心中越是充满永远新鲜、有增无减的赞叹和敬畏--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

人生天地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知北游》
【释义】白驹:白色骏马,比喻太阳;隙:缝隙。

象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

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庄子·齐物论》
【释义】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

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

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第六十四章【释义】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

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庄子·逍遥游》
【释义】厨师虽然不做祭祀的饭菜,祭祀官也决不能越位来代替他。

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

《庄子·天运》
【释义】天鹅并不天天沐浴,而羽毛却是洁白的;乌鸦并不天天暴晒,而羽毛却是乌黑的。

万物出自本性,不能强行改变。

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庄子·田子方》
【释义】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如死灰,精神毁灭,而人的身体的死亡还是次要的。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庄子·外物》
【释义】竹笼是用来捕鱼的,有人捕到了鱼却忘了竹笼;兔网是用来捕兔的,有人捕到兔子却忘了兔网;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的,有人领会了思想却忘了语言。

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

《庄子让王》
【释义】知足的人,不为利禄而去奔波劳累;明白自得其乐的人,有所失也不感到忧惧;讲究内心道德修养的人,没有官位也不感到惭愧。

知足自得,不逐名位才会超脱。

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

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

《庄子天地》
【释义】有了机械,就会产生机巧之事;有了机巧之事,就会产生机巧之心;机巧之心放在胸中,就会破坏纯白的品质。

不具备纯白的品质,就会心神不定,心神不定的人,就会被道所抛弃。

功利机巧的确是坏事害人的东西。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老子》
【释义】能够让人信任的话都是真实不华丽的,许多华丽动听的话都是不可信的或者是不可
全信的,善良有能力的人不屑于去与别人辨别什么,那些天天与别人辩论的人并不是真有能力的人,知“道”的人并不博闻多见,博闻多见的人并不知“道”。

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庄子·骈拇》
【释义】野鸭的腿虽短,如果给它接上一段,它就会痛苦;仙鹤的腿虽然长,如果给他截去一段,它就会悲伤。

说明强以为之,必然造成不幸和痛苦。

成语“鹤长凫短”、“断鹤续凫”都出自这里。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荀子·劝学》
【释义】蓬昔日长在大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

白色的细沙混在黑土中,也会跟它一起变黑。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
【释义】努力去做的人常常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常常可以达到目的地。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荀子·劝学》
【释义】没有潜心钻研的精神,就不会有洞察一切的聪明;没有默默无闻的工作,就不会有显赫卓著的功绩。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老子》
【释义】金玉与珍宝满堂,没有谁能守得住;富贵尊荣而骄奢淫逸、为富不仁,只能给自己招灾惹祸。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老子》
【释义】垫着脚跟,反而会因过高而站不稳;企图大步快行,反而影响了前进的速度。

自以为是个明白人了,其实头脑里还是一片糊涂,因为越聪明的人越会发现自己的无知;自诩很有章法的人,其实未必有多大的能耐;好汉不提当年勇,总是自夸多有成果的人,其实是靠虚名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的,其实没有多大的成就其实是靠虚名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的,其实没有多大的成就。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孟子
翻译:对受苦受难的人,如果没有同情心,不能算是人;如果没有对自己或者别人的坏处感到羞耻和厌恶的心,不能算是人;没有隐忍谦让的心,不能算是人;没有是非善恶的心,就不能算是人。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老子》
翻译:置身低贱才能变得高贵,深入下层才能高高在上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
翻译:不登上高山就不知道天有多高,不下深谷就不知道地有多厚,意思是事情如果不身临其境,就不知道它的真实情况。

道德修养
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家国天下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言行
孟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辨别
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自我完善
子思曰: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言前定,则不跲(jiá);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jiǔ);道前定,则不穷。

----准备
子思:君子之道,譬如兴远,必自迩(ěr);譬如登高,必自卑。

----基础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志向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品质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处世
子思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追求
尊师重教
吕不韦:故教也者,义之大者也;学也者,知之盛者也。

义之大者,莫大于利人,利人莫大于教;知之盛者,莫大于成身,成身莫大于学。

‛----吕氏春秋《尊师》
孔子: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礼记《礼运》
孔子: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

‛----礼记《礼运》
吕不韦:先王之教,莫荣于孝,莫显于忠。

忠孝,人君人亲之所甚欲也。

显荣,人子人臣之所甚愿也。

----吕氏春秋《劝学》
学习
吕不韦:凡学,必务进业,心则无营,疾讽诵,谨司闻,观欢愉,问书意,顺耳目,不逆志,退思虑,求所谓,时辩说,以论道;----吕氏春秋《劝学》
荀子曰: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昏昏之事者,无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