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患者戒烟处方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合集下载

《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2020)要点汇总精选全文完整版

《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2020)要点汇总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31.《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2020)要点心血管代谢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脑卒中等。

2017年我国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病死亡人数高达438万,占总死亡的42%,心血管病负担超过8500万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s);1型和2型糖尿病患病率升高,糖尿病疾病负担在2017年达1002万DALYs。

心血管代谢疾病是我国居民死亡和疾病负担的首要病因。

不合理膳食、缺乏身体活动、吸烟、过量饮酒等,是心血管代谢疾病急剧上升的主要危险因素。

终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心血管代谢疾病一级预防的根本措施。

在借鉴心血管病和糖尿病一级预防已有指南推荐的基础上,本指南结合最新的研究进展,重点针对合理膳食、适量增加身体活动、戒烟和限酒等生活方式措施归纳整合,提出适合我国20岁及以上成年人通过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的推荐意见,为临床医师,尤其基层医务人员和公众提供易于阅读、可操作性强的生活方式管理指导。

1膳食营养推荐不合理膳食是造成我国心血管代谢疾病死亡和疾病负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推荐】(1)合理膳食可以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I类推荐,B级证据)(2)对于无心血管代谢疾病及其他慢性病的成年人,需保持平衡的膳食营养结构(类推荐,B级证据);具体膳食和营养建议见表1(3)谷类为主是平衡膳食的基础。

增加全谷物、杂粮、杂豆和薯类的摄入,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代谢疾病发病风险(I类推荐,B级证据)(4)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适量吃鱼类、蛋类、豆制品、乳制品,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代谢疾病发病风险(I类推荐,B级证据)(5)减少钠盐的摄入,平均每人每天摄入钠盐<5g(I类推荐,B级证据)(6)减少加工肉类、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控制膳食胆固醇摄入(a类推荐,B级证据)(7)减少含糖饮料的摄入,适量饮茶(a类推荐,B级证据)1.1平衡膳食模式合理的膳食结构是生活方式管理的重要内容,西方国家多推荐地中海膳食或降压饮食(DASH)的膳食模式。

2020稳定性冠心病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专家共识(全文)

2020稳定性冠心病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专家共识(全文)

2020稳定性冠心病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专家共识(全文)目前,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心血管病占人群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为我国居民的首位死因。

冠心病具有慢性迁延性和高复发性特点,管理的重点应关注发病前的预防及发病后的康复,不能仅关注缓解心绞痛发作和急性心肌梗死的血运重建。

心脏康复是以医学整体评估为基础,联合相关药物、介入等干预措施,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全面、全程服务。

目前,心脏康复使用的评估及康复手段多为西医方法。

我国中医养生、康复理念与技术源远流长,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中医康复学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运用中医心理、中药、针灸、推拿、传统运动等方法,进行辨证干预的综合应用学科。

中医康复学具有丰富多彩的康复方法和行之有效的实践经验,具有区别于西方医学的中华民族特色。

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形成规范的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新模式,对我国冠心病人群预后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医疗资源成本的降低皆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部分中医、中西医结合和西医专家,结合心脏康复实践、相关进展,制定了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的实施方案,经过广泛讨论后形成本共识。

本共识的形成来源于如下几个方面:①中医药及康复方法的挖掘和文献检索;②我国心脏康复相关指南;③相关领域专家的经验与意见;④部分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中心的临床经验及工作实践。

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相关临床实践、研究和理论的不断深入发展,本共识内容将不断进行完善和更新。

1适用人群本共识的适用人群是稳定性冠心病患者。

稳定性冠心病的定义人群,包括慢性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后稳定期、无症状型心肌缺血、无症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微血管病性心绞痛患者。

2康复前评估在心脏康复前进行全面评估,是安全、有效、可持续开展心脏康复的基础,是制定科学和个体化心脏康复处方的必要条件。

心脏康复的戒烟处方

心脏康复的戒烟处方

心脏康复的戒烟处方作者:钱钧来源:《健康人生》2018年第02期“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这是老烟民对吞云吐雾之后那种快乐享受的描写。

我国吸食烟草的历史非常悠久,自明万历年间从菲律宾等地传入我国闽、广一带,《滇南本草》对其有所记载,谓其“辛热,有大毒”;《老老恒言》亦指出:“烟草味辛性燥,灼耗津液,吸之下咽,肺胃受之,熏蒸心窍,可致昏昏如醉,若过于嗜烟,热毒熏灼于上,蕴结于中,则见舌苔黄黑,饮食少味。

”故清代就有许多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了烟草的危害,并大力提倡戒烟,但至今屡禁不止。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烟草流行报告,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全球11亿吸烟人中3.5亿在中国,其中中国男性吸烟率为66%,每年死于吸烟相关疾病的人数高达100万,占全部死亡人数的12%,预计2020年这一数字将增至33%。

你真的了解烟草对心血管的危害吗?烟草中有4000~5000余种有害物质,已知的或可疑的致癌物质有60多种,主要的是尼古丁、焦油、苯丙芘类和一氧化碳等。

有资料表明,长期吸烟除了能够引起呼吸系统的各类疾病外,对心血管的危害也是非常大的:已经被明确证实是导致冠心病、动脉硬化性外周血管疾病和卒中的重要原因。

吸烟可以使首次发生心肌梗死的时间提前10年,急性心肌梗死发病风险增加7倍,冠脉支架植入术(PCI)后血栓形成风险增加1.5倍,术后死亡相对风险增加1.76倍,发生心肌梗死的相对风险增加2.08倍,猝死相对风险升高3倍以上。

戒烟可以保护你那颗受伤的心戒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对于降低冠心病的风险的作用要大于任何一种药物,如阿司匹林、他汀类、β受体阻滞剂等的干预。

尤其是戒烟可以使冠脉介入术后心血管死亡相对风险降低44%,冠脉旁路移植手术后心血管死亡相对风险降低75%,心脏骤停绝对风险降低8%,因心力衰竭再住院或死亡风险降低40%。

鉴于吸烟在心血管疾病发病危险因素中的明确定位,心血管疾病患者和医务人员应该在心血管药物治疗方案实施之前就要开始启动宣传戒烟,同时将戒烟宣教加入心血管疾病早期康复临床路径中。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五大处方(全文)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五大处方(全文)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五大处方(全文)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主要包括冠心病、缺血性卒中和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外周动脉血管疾病。

一级预防指防患于未然,在上述疾病发生前的预防。

管住嘴,迈开腿;吃动两平衡,实现健康体重。

体重是便于测量、评估和管理的健康指标。

体重正常了,血压、血糖和血脂都可能控制的更好。

一、运动处方基本运动量:中等强度体力活动(如力所能及的快步走),每周不少于5天,每天30分钟。

如青年人愿做高强度体力活动(如跑步),每天基本运动的时间可缩短至15分钟,每周至少运动5天。

这里显然指的是有氧运动。

关于运动有一个需澄清的误区,即每天完成了上述基本运动量,是否就可以长时间静息不动?实际上,我们还应利用碎片时间,多站立,多活动。

这就是为什么提倡日行6000—10000步路。

30分钟快步行走最多大约是3500步,加上碎片时间的运动积累,才能实现日行万步路。

同时,每日也可做一些增强肌肉强度的抗阻运动和提升平衡能力的柔韧性运动。

二、营养处方总量控制--八成饱合理搭配--多样化总量有控,一日三餐,餐前有适度食欲。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种类多样化。

主食粗细搭配,应强调减少精加工米面的摄入。

深度加工的米面,去除了有利于健康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B族,也容易影响血糖与甘油三酯。

适度进食动物蛋白,如鱼类、瘦肉(禽类和猪、牛、羊肉),每日一个鸡蛋,喝杯牛奶(可选低脂或脱脂的)和植物蛋白,如豆制品。

坚果,每日3-4个核桃或一小把杏仁等。

限盐:有益于高血压防治。

每天不超过5g。

限油:每天不超过25g。

限糖:糖的每日摄入量控制在25克以下。

三、戒烟限酒处方零吸烟:不主动吸烟,不吸二手烟,不吸电子烟。

无论含与不含尼古丁的电子烟都增加癌症风险。

严格限酒:大量饮酒,伤心脏、伤血管,导致血压波动,甚至喝瘫、喝死在酒桌旁。

大量喝酒还伤肾,伤胰腺。

少量饮酒,包括红葡萄酒保护血管吗?真没证据!更像是影响力很大的卖红酒广告。

为了健康应滴酒不沾。

心脏康复五大处方之戒烟处方

心脏康复五大处方之戒烟处方
Test
作者单位:312000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浙江大学绍兴医院) 心内科 通信作者:郭航远,Email:ghangyuan@hotmail.com
for Nicotine
万方数据
・904・
生垡凼型苤查!!!!生!!旦箜!!鲞筮!!翅£!也』!!!!里丛塑:堕!!!坐!里!!!!:!!!:i!z塑!:!! 表1尼古丁依赖程度评估表 (3)戒断症状的识别与处理:戒断症状是烟草依赖的主 要表现,包括:戒烟后出现烦躁不安、易怒、焦虑、情绪低落、 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心率降低、食欲增加、体重增加、口腔溃 疡、咳嗽流涕等。停止吸烟后1 d内出现戒断症状,在戒烟 最初14 d最为强烈,大约1个月后减弱,可能持续长达6个 月。本例患者随访5个月未出现戒断症状,考虑与提前使用 药物有关,同时也与配偶积极参与、配合与陪伴有关,家庭支 持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仍需进一步观察戒断症状。戒烟 随访中临床医师需要特别注意戒断症状的识别与处理。 (4)随访和复吸处理:研究显示,我国急性冠脉综合征 患者6个月持续戒烟率为64.6%,复吸率为38.1%,与国外
随访,随访至今近5个月。戒断后前3日患者有偷吸情况,

般情况良好,2周及每月复查肝、肾功能等指标未见显著异 常,该患者复吸现象不明显,戒烟过程顺利。 从事烟草相关疾病领域的医务人员都会有共同的体验, 劝阻患者戒炯困难,真正实现戒烟的人群比例不高。对于那 些有戒烟愿望的患者,我们医务人员应该及时给予其戒烟援 助,包括讲解科学戒烟方法、戒断症状须知、辅助药物的必要 性和预防复吸的注意事项。同时,对被动吸烟的人群提高他 们远离二手烟草的意识,继而达到劝阻身边吸烟者戒烟的效 果。令人高兴的是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心血管疾病患 者,因为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正确认识,或者对于疾病的担心 和关注,已经开始启动自身的戒烟计划。 对于不愿意戒烟的吸烟者,可采用5个R的干预措施以 增强其戒烟动机,即相关(Relevance):要尽量帮助吸烟者懂 得戒烟是与个人密切相关的事;风险(Risks):应让吸烟者知 道吸烟可能造成的对其本人的短期和长期的负面影响以及 吸烟的环境危害;益处(Rewards):应当让吸烟者认识戒烟的 潜在益处,并说明和强调那些与吸烟者最可能相关的益处; 障碍(Roadblocks):医生应告知吸烟者在戒烟过程中可能遇 到的障碍及挫折,并告知吸烟者如何处理;重复 (Repetition):每遇到不愿意戒烟的吸炯者,都应重复上述

PCI术后患者的心脏康复--指南与现实PPT参考幻灯片

PCI术后患者的心脏康复--指南与现实PPT参考幻灯片

Clair MS, et al. Clin Cardiol. 2014;37(4):233-8
运动康复改善PCI术后支架管腔丢失





失 (
0.14±0.57
0.54±0.88
mm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78名PCI急性心 梗患者,随机分入9个月运动康复和无康复
对照组,观察支架管腔丢失情况。
血运重建后运动耐量普遍下降40%
(中国人群数据)
北医三院进行的研究,N=326,急性心梗行PCI治疗患者,单支血管病变患者118例,多支血管病变完全血运重建患者 112例,多支血管病变不完全血运重建患者96例,心梗后7-30天行心肺运动试验,评估完全血运重建和不完全血运重 建对运动耐量的影响
9
Wei Zhao, Fuchen Zhang, Wei Gao, et al. J Cardiothorac Surg. 2014 Mar 19;9:50
37
心肺运动试验
强度选择(如何确定试验递增功率)
➢美国心脏病学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和美国运 动医学学会(ACSM)公布的运动试验指南推荐:个体化原则, 运动试验总的持续时间8-12分钟 ➢本中心1386例高危患者平均递增功率为13.7±1.8W,无氧阈 :3.0±0.6METs(27例未测出),平均峰值负荷: 3.8±0.7METs,运动时间:7±3min
进行中
进行中
进行中
17
PCI术后运动康复已经越来越成为趋势
本研究统计了美国一个州的PCI患者参加心脏康复比例的变化 1994 到 2008.
18
Kashish Goel et al. Circulation. 2011;123:2344-2352

心血管疾病营养处方专家共识解读

心血管疾病营养处方专家共识解读

▪ 目标摄入量(总能量 %)
15~30
<10
6~10 5~8 1~2 0或 <1 10~20左右* 55~70
<10 10~15
300mg/d 6g/d (2g/d)
>400g/d
25~30g/d (来自食物)
第8页
高血压营养治疗
▪ 限制能量平衡膳食,维持健康体重
▪ 增加身体活动:天天3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每七天5天。
心血管疾病营养处方专家共识解读
第19页
营养教育
▪ 对患者进行食物营养教育,健康膳食选择; ▪ 会看食物营养标签; ▪ 认识高盐食物,知道怎样防止过高盐摄入量; ▪ 认识运动好处,减肥主要性等。 ▪ 注意监测血压,并跟踪反馈。
心血管疾病营养处方专家共识解读
第20页
附录
1.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2. 不一样能量水平提议各类食物摄入量 3. 食物频率调查表 4. 惯用食物胆固醇含量 5. 部分食物ω-3脂肪酸含量 6. 常见烹调油脂肪酸组成 7. 惯用食物中钾含量 8. 食品标签营养含量声称 9. 常见食物交换表:谷薯、蔬菜、水果、肉、鱼虾、大豆、乳 10.BMI查询表 11.名词解释
人体成份分析 基础代谢率检测 提供检测汇报,进行简单营养情况评价 就存在主要问题给予指导
1周后复诊
营养诊疗及治疗标准 膳食指导,制订个体化1日参考食谱
个体化运动指导 发放膳食日志与生活方式调查表(下次就诊前一周填写)
无偿进行人体成 份检测,内容包 含人体肌肉、体 脂、水分含量及 分布,以进行营 养情况全方面评 价。
▪ 严格控制饱和脂肪和肉类食品,适量控制精制碳 水化合物食物,确保蔬菜水果摄入

心血管疾病营养处方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心血管疾病营养处方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心血管疾病营养处方中国专家共识(全文)前言膳食营养是影响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

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显示从膳食中摄入的能量、饱和脂肪和胆固醇过多,以及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等,增加心血管病发生的风险,而合理科学膳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健康的生活方式行为包括合理的膳食是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基石。

医学营养治疗和/或生活方式治疗可减少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其它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作为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措施之一,能降低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且经济、简单、有效、无副作用。

因此,我国与许多国家的医学专业学会或协会都将膳食干预和/或生活方式治疗纳入心血管疾病一级、二级预防和康复的内容。

为了更好地将心血管疾病的医学营养治疗和/或生活方式治疗的理论落实到临床实践,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分会组织相关专家共同起草此共识。

本共识根据国内外现有研究证据,对膳食营养因素与心血管病防治等领域的研究结果进行系统总结,并以此为基础结合我国膳食现状和特点,规范心血管病医学营养治疗的原则和步骤,以便临床医师、临床营养师、护士等医疗保健人员掌握和使用,更好地为心血管疾病患者服务。

一、膳食、营养因素与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与许多膳食因素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循证医学证据显示鱼和鱼油(富含二十碳五烯酸即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即DHA)、蔬菜和水果(包括浆果)、富含亚油酸、钾的食物、以及规律的身体活动与减少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饱和脂肪酸(豆蔻酸和棕榈酸)、反式脂肪酸、高钠摄入、大量饮酒、超重和肥胖显著增加心血管病发生风险;维生素E补充剂与心血管疾病似乎没有明确的关系。

-亚麻酸、油酸、非淀粉多糖(膳食纤维)、全粒类谷物、无盐坚果、叶酸和植物甾醇很可能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膳食胆固醇和未过滤的熟咖啡很可能增加风险,与硬脂酸没有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血管病患者戒烟处方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烟草的危害是当今世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吸烟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根据英国心脏基金会报告表明:吸烟者与非吸烟者比较心肌梗死死亡率增加60%,急性心肌梗死发病风险增加7倍,吸烟使冠心病患者的碎死风险增加3倍以上,戒烟后冠心病患者死亡率降低40%。

英格兰和威尔士的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1981至2000年冠心病死亡率下降将近一半(48%),并归功于吸烟率的下降。

国际卫生组织已经把吸烟成瘾归为高复发的慢性疾病。

医生的职责就是治病,所以,医生应责无旁贷地像治疗其他疾病一样去治疗吸烟成瘾。

为了让心血管医生重新认识到吸烟的危害和重视戒烟干预,为了有效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中国康复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根据国内外的相关指南,撰写了心血管患者戒烟处方的中国专家共识。

此共识不仅全面总结吸烟的危害和戒烟的益处,而且系统制定烟草依赖干预方案及戒断症状的识别和处理,并且给临床医生制定了戒烟处方的管理流程。

这对干提高我国心血管医生戒烟干预能力、降低心血管病患者和全民吸烟率、改善患者预后、维护全民心血管健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现解读该共识强调的几个问题。

一、共识结合相关心血管病指南对戒烟的建议
欧洲心血管疾病预防临床实践指南(2012年版)指出,所有的吸烟形式,包括被动吸烟,都是一个强大而独立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必须
避免吸烟。

美国AHA和美国ACCF再次更新了《冠状动脉和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患者二级预防指南》,其建议,应完全戒烟,不暴露于吸烟环境(工级),每次门诊随访都应询问患者的吸烟状况(B级证据);在随访时,都应建议每个吸烟者戒烟(A级证据);每次随访时,都应评估吸烟者的戒烟意愿(C级证据);应给予患者咨询辅导,并帮助制定包括药物治疗和(或)安排参加戒烟项目的戒烟计划(A级证据);安排随访(C级证据);在每次门诊随访时,都应建议所有患者在工作场所、家庭和公共环境避免烟草暴露(B 级证据)。

在欧美和我国心血管疾病相关指南中,均将戒烟列为重要干预措施,应该做到:对20岁以上的所有成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或)外周血管动脉硬化患者,需评估吸烟情况,建议戒烟,并且特别强调需要戒烟的疾病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和术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手术期和术后、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或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外周血管疾病。

二、共识提出采用量表进行烟草依赖评价
烟草依赖也称尼古丁依赖,而尼古丁已经被证实是一种毒品,成瘾性与可卡应相似。

尼古丁是一种于1828年首次从烟草中提取出的生物碱,极易由口腔、胃肠、呼吸道粘膜吸收。

尼古丁90%从肺部吸收,其中1/4在几秒钟内即进入大脑。

尼古丁对交感神经产生影响,引起呼吸兴奋、血压升高;可使吸烟者自觉喜悦、敏捷、脑力增强、焦虑减轻和食欲抑制。

尼古丁的最大危害在于成瘾性,吸烟者一旦成瘾,每30一40分钟就需要吸1支烟,以维持大脑尼古丁的稳定水平,当达不到这一水平时,吸烟者就会感到烦躁、不适、恶心、头痛,并渴望补充尼古丁。

共识提出可根据
国际通用的尼古丁依赖量表(FTND)对患者进行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晨起后多长时间吸第1支烟?每天吸多少支烟?在禁烟场所是否很难控制?哪一支烟最不愿放弃?晨起第1个小时是否比其他时间吸烟多?其中,前两个问题最重要。

吸烟者早上起来吸第1支烟时间越短,说明烟瘾可能越重;每天吸烟数量越大,可能烟瘾越重。

该量表分值范围为0-10分。

不同分值代表的依赖程度分别是:0一3分为轻度依赖;4一6分为中度依赖;>7分为高度依赖。

量表评估的意义在于: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烟草依赖程度;医生可根据量表判断烟草依赖程度,给予最好的建议和治疗处方。

如果属于轻度依赖,吸烟者可以试着自己戒烟,也可以寻求戒烟药物的帮助;属于中度或重度依赖者,医生给予戒烟药物或辅助戒烟治疗。

三、共识在戒烟方案中突出强调了医生的示范作用
吸烟是一种慢性疾病,但又不同于其他慢性疾病。

尼古丁成瘾程度与毒品相似,其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生理依赖,也叫躯体依赖;另一个是心理依赖,主观上难以放弃。

因此其治疗有特殊性,需要社会的力量和榜样的作用。

共识提出的治疗原则包括:(1)医生以身作则,做好示范作用;(2)重视宣传教育,抓住一切机会开展戒烟教育;(3)非药物干预:给予心理支持治疗和行为指导;(4)药物干预:使用处方戒烟药物;(5)随访等。

其中,医生的示范作用排在第1位。

如果医生自己抽烟,普通公众和烟民就很难接受“吸烟有害健康”这个事实。

所以,要带动整个社会控烟、戒烟,降低吸烟率,心血管医生应该做戒烟的先锋。

据报道,70%一90%吸烟者每年与医生接触,医生是协助戒烟的最佳人选。

医生具有在临床环境中以一对一的方式提出建议的特殊机会,医务人员在健康方面的建议比任何人都令人信
服。

当患者处于疾病状态时,最易接受医务人员给与的健康建议。

中国有190万临床医生,每人每年帮助10例患者戒烟,如果1例患者戒烟成功,每年有190万吸烟者戒烟,近100万人今后避免死于吸烟相关疾病。

要营造控烟氛围,面对吸烟者医师的态度一定要坚决,应该像对待高血压和高血脂患者一样的态度对待吸烟者,像了解降压药和调脂药一样熟悉戒烟药,以促进患者戒烟。

医务人员是戒烟的主力军,要帮助每个吸烟者朝着戒掉最后一支烟的目标努力。

四、共识在戒烟方案中提出了戒断症状的识别和处理
在治疗戒烟成瘾的患者过程中,医生要观察患者停止吸烟后1 d 内出现的症状,如烦躁不安、易怒、焦虑、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坐立不安等不良反应。

临床上把该症状称作“戒断症状”,也就是平时所说的“烟瘾”。

一般情况一下,戒断症状可在停止吸烟后数小时内开始出现,在戒烟最初的14 d内表现最为强烈,大约1个月后开始减轻,部分患者对吸烟的渴求会持续1年以上。

在这个过程中,戒断症状迫使大多数吸烟者放弃戒烟意愿,重新吸烟。

据文献报告,在仅靠个人意志力戒烟的人群中,近80%的戒烟者在1周内重新吸烟,坚持1年不复吸者仅占2 . 5010,所以单靠意志力无法克服“戒断症状”,需要借助戒烟药物及辅助产品的治疗。

共识提出的临床一线戒烟药物包括伐尼克兰、尼古丁替代治疗(NRT)相关制剂、安非他酮等,这些药物能够渐进式帮助调节尼古丁依赖,有效降低烟瘾。

也可以做缓解戒断症状的运动:做深呼吸,或者慢慢喝水;闭上眼睛,放松身体;嘴里嚼些东西,如无糖口香糖、芹菜、胡萝卜等;做一些事情分散注意力,做双手忙碌起来的事情。

同时,告诫患者应该正确认识
这些症状的产生是由于身体自我修复,应消除紧张情绪。

增强戒烟者的决心、在戒烟过程中给予持续的健康教育和强化支持很重要。

寻找激励患者戒烟的有效方式,提供个体化的信息、建议和鼓励,促使患者将戒烟意向转化为坚定的戒烟决心,并把戒烟看成一种时尚。

五、共识制定了戒烟处方的管理流程
药物能有效地将戒烟疗效由6%提高到40%,要规律使用,按疗程应用。

对于心血管疾病的吸烟患者,要选好适应证。

应首先耐心询问和了解患者的吸烟史,进行尼古丁依赖评分,询问患者是否有戒烟的意向。

积极劝说所有吸烟者戒烟,宣传吸烟的危害,强化患者的戒烟意识,明确提出个性化的戒烟建议。

制定个体化的、合理可行的戒烟计划可增加成功戒烟的几率。

可以选择在吸烟者心理上放松、没有精神或时间压力的时候开始戒烟,也可以选择一个对吸烟者来讲具有特殊意义的日期作为开始戒烟的时间。

营造一个有助于戒烟的环境,例如,开始戒烟前拿走所有的烟草产品、打火机和其他与吸烟有关的东西,在过去经常吸烟的场所放置显眼的“不吸烟”警示标志,在戒断敏感期可能需要暂时避开吸烟的朋友,有意识地多去不能吸烟的场所。

评估每位吸烟者的戒烟动机和意愿,戒烟只有在吸烟者确实想戒烟的前提下才能够成功。

通过询问戒烟的兴趣和意愿对戒烟动机做定性判定是较简便易行的方法。

对有意戒烟者,应提供治疗干预;对不愿意戒烟者,运用SR法增强其戒烟动机。

对于有戒烟意愿的患者应提供戒烟帮助。

重点放在帮助制定戒烟计划、处理出现的戒断症状。

有些吸烟者戒烟后可能出现的体质量增加。

要明确告诉戒烟者,由于戒烟后尼古丁对胃肠功能和人体代谢的影响消失,食欲增加,消耗热量减少,体
质量可能会增加2一3 kg。

对于没有戒烟意愿的患者,要采用SR法进行干预:(1)相关疏导(Relevance ):对吸烟者提供相关教育、劝导,要切中每位吸烟者所关心的问题;(2)认识危害(Risk ):引导吸烟者分析吸烟的短期、长期危害及被动吸烟的危害;(3)强调益处( Reward ):帮助吸烟者充分认识戒烟带来的切身益处,强调那些最可能与吸烟者相关的益处;(4)扫清障碍(Roadblock ):医师应引导吸烟者了解戒烟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障碍,并教授处理技巧;(5)加强重复(Repetition ):在每次接触时复重戒烟建议,不断鼓励吸烟者积极尝试戒烟。

戒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心血管医生要更新观念,转化治疗模式,认识到戒烟是心血管病重要的治疗措施,为实现全民戒烟贡献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