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相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范本

合集下载

金相分析实训实验报告

金相分析实训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金相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和构造。

2. 掌握金相试样的制备过程。

3. 学习金相显微组织的观察方法。

4. 通过实验,提高对金属材料显微组织的认识,为后续材料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打下基础。

二、实验原理金相分析是一种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金属材料显微组织的方法。

通过观察金属材料的显微组织,可以了解其成分、结构、性能等方面的信息。

金相显微镜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学透镜将物体放大,使其细节清晰可见。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仪器:金相显微镜、抛光机、砂轮机、显微镜载物台、显微镜切片机、显微镜镜头、显微镜光源等。

2. 材料:金属试样、金相砂纸、抛光布、脱脂棉、3~5硝酸酒精溶液等。

四、实验步骤1. 金属试样制备(1)将金属试样切割成合适尺寸,并进行粗磨、精磨、抛光等处理。

(2)将磨光后的试样放入显微镜切片机,进行切片处理。

(3)将切片放入脱脂棉中,用3~5硝酸酒精溶液清洗,去除油污。

2. 金相试样制备(1)将清洗干净的切片放入显微镜载物台上,调整切片位置。

(2)用显微镜镜头观察切片,选择合适的部位进行磨光。

(3)用金相砂纸对切片进行粗磨、精磨,直至切片表面平滑。

(4)将磨光后的切片放入抛光机中,用抛光布进行抛光处理。

3. 金相显微组织观察(1)将抛光后的切片放入金相显微镜中,调整光源和焦距。

(2)观察切片的显微组织,记录其形态、分布、尺寸等信息。

(3)分析切片的显微组织,了解其成分、结构、性能等方面的信息。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发现金属试样具有以下显微组织:(1)晶粒组织:金属试样晶粒大小不一,分布不均。

(2)析出相:金属试样中存在析出相,形态各异。

(3)夹杂:金属试样中存在夹杂,分布不均。

2.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对金属试样的显微组织进行分析:(1)晶粒组织:晶粒大小和分布对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有重要影响。

晶粒细化可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2)析出相:析出相的形态、分布和数量对金属材料的性能有显著影响。

金相实验报告

金相实验报告

金相实验报告金相实验是一种常用的金属材料分析方法,主要通过对样品进行预处理、金相显微观察和分析来得出该材料的性质和组成。

本次实验使用了金相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对不同材料进行观察和分析,得出了精确的分析结果。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

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和光学显微镜观察,了解不同材料的组织结构、成分、相对密度等参数。

实验原理及步骤本次实验使用金相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来分析不同材料的组织结构,其中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预处理:首先将不同材料制成小块,将其用磨片机进行打磨,直至样品表面光滑均匀。

2.金相显微镜观察:将处理好的样品放入金相显微镜中,通过金相显微镜获得样品的显微组织结构图像。

3.光学显微镜观察:将处理好的样品放入光学显微镜中,通过光学显微镜获得样品的显微组织结构图像。

4.分析结果:根据观察到的图像和结构,分析出样品的组成、成分、相对密度等参数。

实验结果本次实验分别对不同材料进行了金相显微镜观察和光学显微镜观察,并根据观察结果得出了分析结果。

1.不锈钢材料的分析首先对不锈钢材料进行了金相显微镜观察,可以得到如下的观察图像:和镍组成的奥氏体和铁素体相互交叉分布形成。

此外,还存在一些铁素体晶粒在奥氏体中。

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出,不锈钢材料的组织结构精细,但硬度较低。

2.铝合金材料的分析接下来对铝合金材料进行了金相显微镜观察,得到如下的观察图像:从上述图像中可以看出,铝合金材料的显微组织结构主要由铝在晶格中承载分布的硬质相和软质相组成。

此外,还存在一些硅和镁分布在铝晶粒边缘。

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出,铝合金材料的组织结构颗粒较大,但含有许多晶粒。

3.碳素钢材料的分析最后对碳素钢材料进行了金相显微镜观察,得到如下的观察图像:素体和珠光体相互交错组成。

其中,珠光体是由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化而形成的一种晶格结构,因此含有高硬度。

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出,碳素钢材料的组织结构颗粒较小,但含有较多的结晶。

金相实验实训报告实验实训报告范本doc

金相实验实训报告实验实训报告范本doc

金相实验实训报告-实验实训报告范本 .doc标题:金相实验实训报告一、实验实训目的本次实验实训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深入理解金相制备与观察的基本步骤和技巧,提高实验实训技能,熟悉金相显微镜的使用以及掌握金相样品的制备方法,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和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实训原理金相制备是对金属或合金的内部结构进行研究的重要手段。

它包括取样、镶嵌、磨光、抛光和浸蚀等步骤。

通过金相制备,可以观察到金属材料的内部晶体结构、成分分布、缺陷类型和演变等。

而金相显微镜则是进行金相观察的重要工具,它可以通过光学放大,清晰地观察到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

三、实验实训步骤与内容1.取样: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部位,采用冲击法或锯切法等方法取得所需的小块样品。

2.镶嵌:将取得的样品镶嵌在镶嵌料中,以便于后续的磨削和抛光操作。

3.磨削:使用粗磨和细磨两个步骤,将样品表面磨平,同时保证样品表面不产生热量和应力的影响。

4.抛光:使用抛光布和抛光液,将样品表面抛光至镜面,保证表面无划痕和粗糙。

5.浸蚀:选用适当的浸蚀剂对样品表面进行局部浸蚀,使样品表面的晶体结构清晰可见。

6.金相观察:使用金相显微镜对制备好的样品进行观察,记录并拍摄观察到的微观结构。

四、实验实训结果与分析通过本次实验实训,我们成功地制备了金属样品的金相样品,并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到了其内部的结构特点。

以下是部分观察结果:(请在此处插入制备的金相样品图片)从这些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金属材料的晶界、晶粒大小、二次相分布等微观结构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分析和理解金属材料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区域的组织形貌和相对大小,这对于材料性能的预测和可能的工程应用非常重要。

此外,我们还学习并掌握了金相制备过程中每个步骤的技巧和方法,了解了每个步骤的目的和重要性。

例如,取样时要确保样品的代表性,镶嵌时要避免热应力和残余应力的产生,磨削和抛光时要保证样品的平度和光洁度等。

金相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范本

金相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范本
根据含碳量及组织特点的不同,铁碳合金可分为工业纯铁、钢和铸铁三大类。其中钢又可分为亚共析钢、共析钢和
过共析钢三种;铸铁又可分为亚共晶白口铁、共晶白口铁和过共晶白口铁三种。
word
..
.
.
实验一 金属材料显微分析的基本方法
一、实验目的:
➢ 了解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原理及使用规则; ➢ 掌握金相显微试样制备的基本操作方法。 ➢ 通过观察,熟悉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 ➢ 了解并掌握铁碳合金中的相及组织组成物的本质、形态及分布特征; ➢ 分析并掌握平衡状态下铁碳合金的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
显微镜 观察
word
..
.
.
实验概述:
2.金相显微试样的制备方法
➢ 磨制方法
砂纸平铺在玻璃板上,一手按住砂纸,另一手握住试样,使 试样磨面朝下并与砂纸接触,在轻微压力作用下向前推行磨 制。
磨制以“单程单向”方式重复进行。 在调换下一号更细的砂纸时,应将试样上的磨屑和砂粒清除
干净,并使试样的磨制方向调转90°。
.
珠光体
9# 共晶白口铸铁的显微组织 变态莱氏体
过共晶白口铸铁的显微组织
一次渗碳体 6# 过共晶白口铸铁的显微组织
铁素体
word
渗碳体 珠光体
渗碳体
莱氏体
..
.
2#
莱氏体
二次渗碳体
珠光体
.
3#
二次渗碳体
珠光体
4#
渗碳体 7#
珠光体
word
5# 珠光体
铁素体 渗碳体
二次渗碳体 8#
莱氏体 铁素体
莱氏体
实验概述:
2.金相显微试样的制备方法
word
..

现场金相检验报告模板

现场金相检验报告模板

现场金相检验报告模板1. 检验目的本次现场金相检验的目的是对样本进行金相组织分析,以确定样本的组织结构和成分组成,为进一步研究和分析提供依据。

2. 检验方法本次金相检验采用显微镜观察法,通过对样本进行切割、打磨、腐蚀和染色等处理,获取样本的显微组织结构,并结合相应的金相图谱进行分析。

3. 检验样本信息- 样本编号:XXXX- 样本名称:XXXX- 样本来源:XXXX4. 检验结果与分析4.1 样本外观观察样本外观平整,无明显缺陷和损伤。

4.2 组织结构分析在显微镜下观察,样本组织结构明显,主要成分包括:- α相:占比60%- β相:占比40%4.3 显微组织特征样本中的α相为XX型组织结构,颗粒较为均匀分布,晶粒尺寸在10-20μm之间。

β相为XX型组织结构,晶粒尺寸稍小,大多在5-10μm之间。

样本中未发现其他显微组织特征。

4.4 成分分析样本的组成主要为:- 元素A:XX%- 元素B:XX%- 元素C:XX%以及其他微量元素。

4.5 结论通过对样本的现场金相检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样本的组织结构主要由α相和β相组成,分布均匀。

- 样本的晶粒尺寸在合适范围内。

- 样本的主要成分为元素A、元素B和元素C。

- 样本的显微组织特征符合预期要求。

5. 检验人员- 检验师:XXX- 审核人:XXX6. 备注本次检验结果仅供参考,如有需要,欢迎进一步联系我们进行更加详细的分析。

以上是本次现场金相检验报告的内容,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人:XXX联系方式:XXX。

金相组织观察实验报告

金相组织观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金相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和构造;2. 掌握金相试样的制备方法;3. 认识并分析金属材料的金相组织;4. 建立金相组织与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金相组织是指金属材料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组织结构。

金相显微镜是一种利用光学原理对金属材料进行观察和分析的仪器。

通过观察金相组织,可以了解材料的微观结构,从而推断出材料的性能和加工工艺。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仪器:金相显微镜、抛光机、砂轮机、金相试样制备设备(如砂纸、抛光布、脱脂棉、3~5硝酸酒精溶液等);2. 材料:金属材料试样(如钢铁、铝合金、铜合金等)。

四、实验步骤1. 试样制备(1)将金属材料试样切割成合适的尺寸,并进行打磨处理,去除表面的氧化层和杂质;(2)用不同型号的砂纸对试样进行粗磨、细磨和精磨,直至表面光滑;(3)将磨好的试样放入抛光机中进行抛光处理,直至表面呈现镜面效果;(4)将抛光后的试样进行腐蚀处理,以显示金相组织。

2. 金相显微镜观察(1)打开金相显微镜,调整光源和物镜,使视野明亮;(2)将腐蚀后的试样放置在显微镜载物台上,调整焦距,使金相组织清晰可见;(3)观察并记录金相组织的形态、分布和大小;(4)根据观察结果,分析金相组织与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发现金属材料的金相组织主要包括晶粒、析出相、相变组织等。

2. 结果分析(1)晶粒:晶粒是金属材料的基本结构单元,其大小和形态对材料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晶粒越小,材料的强度、硬度、韧性等性能越好;(2)析出相:析出相是指在金属材料中形成的第二相,如碳化物、氮化物等。

析出相的形态、大小和分布对材料的性能有显著影响;(3)相变组织:相变组织是指在金属材料中发生的相变过程形成的组织,如珠光体、贝氏体等。

相变组织的形态和分布对材料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金属材料的金相组织,了解了金相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和构造,掌握了金相试样的制备方法,认识并分析了金属材料的金相组织。

金相实验报告

金相实验报告

金相实验报告金相实验是金属材料学中的一项重要实验,通过对金属组织和结构的观察和分析,可以揭示金属材料的内部组织特征和性能。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和分析不同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以及对金相组织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了解金属材料的性能和应用。

首先,我们选择了几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如铁、铜、铝等,制备了金相试样。

然后,对试样进行腐蚀、打磨、抛光等预处理工序,以便于金相显微镜的观察和分析。

在金相显微镜下,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金属材料的晶粒结构、晶界、相分布等组织特征。

观察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同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存在明显差异。

例如,铁材料呈现出典型的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而铝材料则呈现出等轴晶和柱状晶等不同的组织结构。

通过定性分析,我们可以初步了解不同金属材料的组织特征和相变规律。

除了定性分析外,我们还进行了定量分析。

通过金相显微镜的测量功能,我们可以测量晶粒尺寸、晶界面积、相体积分数等参数,从而获得更加具体的数据。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金属材料的晶粒长大规律、相变规律等重要信息。

通过本次金相实验,我们不仅对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掌握了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分析技巧。

这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金属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金相实验是金属材料学中一项重要的实验,通过对金属材料组织结构的观察和分析,可以揭示金属材料的内部特征和性能。

本次实验不仅让我们对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希望通过今后的学习和实践,我们能够更好地运用金相实验的方法,深入研究金属材料的性能和应用,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金相检验实习报告份

金相检验实习报告份

金相检验实习报告(一)份金相检验实习报告1取样。

根据检验零件的技术要求,在被检零件上选择有代表性的部位取试样。

试样的截取应该便于以后的磨制和观察、检测为准。

齿类零件做试样时一般切两个齿并留齿根(从动轴、空调机齿、中间轴、倒档齿轮3033、主轴齿轮3049,巴西伊顿1588、1182,金杯主动、猎豹前后桥主动等)。

其他的零件必须与检测面垂直,切时注意别烧伤。

尤其是切荣立减速轴是必须慢速、冲水到位,否则就切坏了。

镶嵌。

我们公司用的镶嵌材料是HM3金相镶嵌粉。

镶嵌时,被检测面朝下,镶嵌粉一般放7小勺就够了,保温10分钟左右即可取出。

磨制。

磨制包括粗磨和细磨。

粗磨:经取样和镶嵌的试样,首先应在砂轮片上磨平,磨制划痕均匀。

在砂轮打磨试样时,用力均匀压力不要太大,并经常用水冷却,避免试样因受热而发生组织变形。

细磨:由粗到细的各号水磨砂纸和金相砂纸上依次进行磨制。

我们公司主要用240、600、1000号水磨砂纸和金相砂纸进行磨制。

磨制时用力要均匀,在每张砂纸的磨制时间不要太长,一般每一张砂纸磨制试样的个数不超过5个。

每换一张另一号砂纸磨制时,试样都要转动90度。

粗磨和细磨时要将试样__,试样在冲水的状态下磨制。

磨制的时间不能太长,否则试样会倒角。

抛光。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也是最后一步,目的是除去最后一道砂纸留下的划痕,得到光滑如镜的检测面。

我们主要是机械抛光,抛光织物是绒布。

磨料是金刚石喷雾抛光剂。

抛光时将磨料均匀的喷在织物上,试样的磨痕要和转盘的的方向垂直,抛光用力均匀,较小的施加压力。

侵蚀。

侵蚀是把金相样品浸在化学侵蚀液里或用带有化学侵蚀剂的脱脂棉球擦拭一定时间,借助化学侵蚀剂对金属的化学作用使金相组织呈现出来。

我们使用化学侵蚀剂为硝酸酒精溶液,用1%的硝酸酒精溶液进行轻腐蚀,主要为了观察齿根部位非马组织的厚度,非马组织到现在我还没有搞懂,总是腐蚀不出来。

其他的试样一般都是用4%的硝酸酒精溶液进行腐蚀,腐蚀时间5s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 金属材料显微分析的基本方法
一、实验目的:
➢ 了解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原理及使用规则; ➢ 掌握金相显微试样制备的基本操作方法。

➢ 通过观察,熟悉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
➢ 了解并掌握铁碳合金中的相及组织组成物的本质、形态及分布特征; ➢
分析并掌握平衡状态下铁碳合金的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概述:

金相分析是研究工程材料内部组织结构的主要方法金相显微分析法:利用金相显微镜在专门制备的试样上观察材料的组织和缺陷的方法。

1.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原理及使用;
2.金相显微试样的制备方法。

为了能够在金相显微镜下真实地、清楚地观察到 金属内部的显微组织,需要精心地制备金相显微试样。


金相试样的制备过程主要步骤有:

本实验金相试样制备过程的步骤如下:
3.观察碳钢和白口铸铁的平衡组织 分析各种相组分和组织组成物的特征 碳钢:亚共析钢、共析钢、过共析钢
白口铸铁:亚共晶白口铸铁、共晶白口铸铁、过共晶白口铸铁 相或组织:铁素体、渗碳体、珠光体、莱氏体 区分:铁素体与渗碳体、各种渗碳体
➢磨制方法
●砂纸平铺在玻璃板上,一手按住砂纸,另一手握住试样,使
试样磨面朝下并与砂纸接触,在轻微压力作用下向前推行磨制。

方式重复进行。

显微组织。

右图为单相组织和

相组织的显微组织图
实验概述:
三、实验设备及材料
•金相分析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设备有:
光学金相显微镜、抛光机、电吹风机等。

•实验材料有:
低碳钢试样,工业纯铁、20钢、T8钢、亚共晶白口铸铁等显微组织样品,金相砂纸,抛光粉,硝酸酒精溶液(含4%HNO3),酒精,脱脂棉等。

实验一金属的显微分析法
➢实验内容及步骤
✓实验前必须仔细阅读实验讲义的有关内容;
✓听取实验指导教师讲解金相显微镜的构造、使用方法等内容,熟悉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及其操作规程;
✓由实验指导教师讲解金相试样制备的基本操作过程,学生每人一块试样,进行试样制备全过程的操作,直至制成合格的金相试样;
✓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所制备试样的显微组织特征,并用摄像机拍照存盘。

铁素体铁素体
1# 工业纯铁工业纯铁
珠光体
渗碳体
45钢的显微组织
亚共晶白口铸铁的显微组织
共晶白口铸铁的显微组织
9# 共晶白口铸铁的显微组织
白色基体是 共晶渗碳体
珠光体
珠光体
变态莱氏体
莱氏体
过共晶白口铸铁的显微组织
6# 过共晶白口铸铁的显微组织
2#
3#
一次渗碳体
变态莱氏体
二次渗碳体
珠光体
渗碳体
莱氏体
二次渗碳体
渗碳体
铁素体
珠光体
一次渗碳体
变态莱氏体
莱氏体
4# 5#
7#
8#
处理前
冷塑变形后
二次渗碳体
莱氏体
渗碳体 珠光体
铁素体
渗碳体
珠光体
铁素体
莱氏体
烛光体
热处理并腐蚀后
四、总结
铁碳合金的平衡组织是指铁碳合金在极为缓慢的冷却条件下所得到的组织。

可以根据铁碳相图来分析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

铁碳合金主要包括碳钢和白口铸铁,其室温组成相由铁素体和渗碳体这两个基本相所组成。

由于含碳量不同,铁素体和渗碳体的相对数量、析出条件及分布状况均有所不同,因而呈现各种不同的组织形态。

不同成分的铁碳合金在室温下的显微组织见表1-2-1。

铁碳合金在金相显微镜下具有下面四种基本组织:
铁素体(F)铁素体是碳溶解于α-Fe中的间隙固溶体。

工业纯铁用4%硝酸酒精溶液浸蚀后,在显微镜下呈现明亮的等轴晶粒;亚共析钢中铁素体呈块状分布;当含碳量接近共析成分时,铁素体则呈现断续的网状分布于珠光体周围。

Fe C)渗碳体是铁与碳形成的金属间化合物,其含碳量为6.69%,质硬而脆,渗碳体(3
耐蚀性强,经4%硝酸酒精浸蚀后,渗碳体仍呈亮白色,而铁素体浸蚀后呈灰白色,由此可区别铁素体和渗碳体。

渗碳体可以呈现不同的形态:一次渗碳体直接由液体中结晶出,呈粗大的片状;二次渗碳体由奥氏体中析出,常呈网状分布于奥氏体的晶界;三次渗碳体由铁素体中析出,呈不连续片状分布于铁素体晶界处,数量极微,可忽略不计。

珠光体(P)珠光体是铁素体和渗碳体呈层片状交替排列的机械混合物。

经4%硝酸酒精浸蚀后,在不同放大倍数的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具有不同特征的珠光体组织。

当放大倍数较低时,珠光体中的渗碳体看到的只是一条黑线,甚至珠光体片层因不能分辨而呈黑色。

莱氏体(Ld')莱氏体在室温时是珠光体和渗碳体所组成的机械混合物。

其组织特征是在亮白色渗碳体基底上相间地分布着暗黑色斑点及细条状珠光体。

根据含碳量及组织特点的不同,铁碳合金可分为工业纯铁、钢和铸铁三大类。

其中钢又可分为亚共析钢、共析钢和过共析钢三种;铸铁又可分为亚共晶白口铁、共晶白口
铁和过共晶白口铁三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