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中挥发酸的检测
葡萄酒中挥发酸的测定

葡萄酒中挥发酸的测定葡萄酒中挥发酸的测定,这个话题听起来有点儿“高大上”,但其实它就像一杯美酒,慢慢品味就会发现其中的乐趣。
说到葡萄酒,很多人会想起那种在阳光下,悠闲地享受一杯的画面,对吧?但是,想要喝到好酒,得先了解一些基本的东西,比如挥发酸。
挥发酸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那些在酒中挥发的酸,主要包括醋酸。
没错,你没听错,这个小家伙就是醋的成分之一。
想象一下,你打开一瓶葡萄酒,扑鼻而来的香气,当然是想要那种诱人的果香,而不是那种像醋坛子一样的刺鼻味儿。
测定挥发酸的重要性就像是给这瓶酒做个体检。
好的酒,挥发酸的含量适中,可以带来丰富的层次感。
可是,如果挥发酸过高,那可就真是“自掘坟墓”了,酒的口感就会受到影响。
人们喝酒,是为了享受那份轻松和愉悦,哪儿愿意喝到“酸溜溜”的东西呢?所以,知道怎么测定挥发酸,就像是掌握了一把开启美酒的钥匙。
怎么测定呢?其实并不复杂,基本上就是通过实验室的一些简单步骤。
我们需要准备一些样品,别担心,喝的酒是不能拿来测的!这个过程需要用到一些化学试剂。
我们可以用滴定法来测量,听起来复杂,其实就是将酸性溶液慢慢加入到酒样中,直到颜色变化为止,哦,那种瞬间“哦,原来是这个意思”的感觉可真不错!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借此了解酒的酸度,达到一种“感觉很好”的状态。
有趣的是,挥发酸的含量不仅跟酿酒的原料有关系,还和酿酒过程中的温度、时间、甚至是酒桶的材质都有关系。
每一瓶酒的背后,都有它独特的故事,这就像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背景和经历。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某些酒特别好喝,喝上一口就让人流连忘返?这背后其实是很多细节在“作祟”,而挥发酸就是其中一个关键因素。
哎,你知道吗?如果一瓶酒的挥发酸超标,那简直是酒界的“黑名单”呀!一般来说,超过一定的比例,酒就会被视为劣酒,根本没人想碰它。
这就像朋友间的交往,谁愿意和那种“酸溜溜”的人做朋友呢?喝酒的目的就是为了快乐,不是吗?所以,懂得挥发酸的测定,简直是对自己负责的一种表现。
葡萄酒挥发酸国标

葡萄酒挥发酸国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葡萄酒挥发酸是葡萄酒中重要的挥发性有机酸之一,在葡萄酒的口感和质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挥发酸包括乙酸、丁酸、异戊酸和乳酸等多种成分,其含量会影响葡萄酒的风味、口感和稳定性。
为了确保葡萄酒挥发酸的质量和安全,国家对葡萄酒挥发酸制定了一系列的国家标准,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健康。
二、葡萄酒挥发酸国家标准的制定背景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葡萄酒的质量安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对葡萄酒挥发酸的国家标准进行了制定。
这些国家标准涵盖了葡萄酒挥发酸的检测方法、限量要求和质量指标等内容,以确保葡萄酒挥发酸符合国家标准,并保证其质量和安全。
三、葡萄酒挥发酸国家标准的相关内容根据国家标准《葡萄酒挥发酸检验》,葡萄酒挥发酸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和准气相色谱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准确地测定葡萄酒中的挥发酸含量,为葡萄酒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国家标准还规定了葡萄酒挥发酸的限量要求,根据不同类型的葡萄酒和不同的风味要求,规定了挥发酸的最大限量。
这些限量要求旨在保证葡萄酒的口感和风味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同时确保葡萄酒的质量和安全。
四、葡萄酒挥发酸国家标准的实施与监督为了保障葡萄酒挥发酸国家标准的实施效果,国家相关部门建立了严格的监督体系。
一方面,国家质检机构对葡萄酒挥发酸的检测和监督进行抽检和监督抽查,确保葡萄酒挥发酸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国家质监部门对葡萄酒生产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其生产的葡萄酒挥发酸符合国家标准。
葡萄酒挥发酸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为葡萄酒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通过对葡萄酒挥发酸的检测和监督,可以有效地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同时提升葡萄酒的品质和竞争力。
希望未来葡萄酒行业能够不断完善国家标准,进一步提升葡萄酒的品质和国际竞争力。
第二篇示例:葡萄酒是一种古老而复杂的酿造酒类,它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酿,更是一种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的体现。
葡萄酒及果酒出厂检验方法(酒精度、总糖、干浸出物、滴定酸、挥发酸、游离二氧化硫、总SO2)

葡萄酒及果酒出厂检验方法(酒精度、总糖、干浸出物、滴定酸、挥发酸、游离二氧化硫、总SO2)1、外观在适宜光线下,以手持杯底或用手握住玻璃杯柱,举杯齐眉,用眼观察杯中酒的色泽、透明度与澄清程度,有无沉淀及悬浮物;起泡和加气起泡葡萄酒要观察起泡情况,作好详细记录。
2、香气先在静止状态下多次用鼻嗅香,然后将酒杯捧握手掌之中,使酒微微加温,并摇动酒杯,使杯中酒样分布于杯壁上。
慢慢地将酒杯置于鼻孔下方,嗅闻其挥发香气,分辨果香、酒香或有否其他异香,写出评语。
3、滋味喝入少量样品于口中,尽量均匀分布于味觉区,仔细品尝,有了明确印象后咽下,再体会口感后味,记录口感特征。
4、典型性根据外观、香气、滋味的特点综合分析,评定其类型、风格及典型性的强弱程度,写出结论意见。
1、密度瓶法、原理以蒸馏法去除样品中的不挥发性物质,用密度瓶法测定馏出液的密度。
根据馏出液的密度,查附录A,求得20℃时乙醇的体积百分数,%,即酒精度。
、仪器1)、分析天平:感量。
2)、全玻璃蒸馏器:500mL。
3)、高精度恒温水浴:±℃。
4)、附温度计密度瓶:25或50mL。
、试样的制备用一洁净、干燥的100mL容量瓶准确量取100mL样品于500mL蒸馏瓶中,用50mL水分三次冲洗容量瓶,洗液并入蒸馏瓶中,再加几颗玻璃珠,连接冷凝器,以取样用的原容量瓶作接收器。
开启冷却水,缓慢加热蒸馏。
收集馏出液接近刻度,取下容量瓶,盖塞。
于20℃水浴中保温30min,补加水至刻度,混匀,备用。
1)、蒸馏水质量的测定a)将密度瓶洗净并干燥,带温度计和侧孔罩称量。
重复干燥和称量,直至恒重。
b)取下温度计,将煮沸冷却至15℃左右的蒸馏水注满恒量的密度瓶,插上温度计,瓶中不得有气泡。
将密度瓶浸入±℃的恒温水浴中,待内容物温度达20℃,并保持10min不变后,用滤纸吸去侧管溢出的液体,使侧管中的液面与侧管管口齐平,立即盖好侧孔罩,取出密度瓶,用滤纸擦干瓶壁上的水,立即称量。
葡萄酒中挥发酸的检测

葡萄酒中挥发酸的测定(mg/L)1、原理酿造酒中的挥发酸沸点较低,用水蒸馏的方法蒸出后,再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蒸馏液。
滴定游离SO2和结合SO2,通过计算与修正,得出样品中挥发酸的含量(以乙酸当量的形式表示)。
2、试剂与溶液2.10.05 mol/L NaOH标准滴定液。
2.210 g/L酚酞指示液。
2.3 盐酸溶液:将浓盐酸用水稀释4倍。
2.4 碘标准滴定溶液(0.005 mol/L,使用时稀释20倍):称取1.3 g碘(I2)和3.5 g碘化钾(KI)溶于10 mL蒸馏水中,稀释至100 mL,摇匀,贮存于棕色瓶中。
2.5 碘化钾晶体。
2.65 g/L淀粉指示液:称取5 g淀粉溶于500 mL蒸馏水中,加热至沸腾,并持续搅拌10min,然后加入200 g NaCl,冷却后定容至1000 mL。
2.7 硼酸钠饱和溶液:称取5 g硼酸钠(Na2B4O7·10H2O)溶于100 mL热水中,冷却备用。
3、实验仪器3.1 单沸式蒸馏装置、电炉;碱式滴定管、100 mL容量瓶;三角瓶(250 mL);移液管各种化学试剂瓶4、分析步骤4.1 实验准备按图所示,连接好实验装置,在大蒸馏瓶(4)内装入蒸馏水,使液面低于内芯(3)进气口3cm左右,但需高于内芯液面。
吸取20℃样品10.00 mL于内芯(3)中。
将内芯(3)放入大蒸馏瓶(4)中,装上筒形氮气球(1),连接冷凝器(6),将250 mL三角瓶(7)置于冷凝器下口处接收馏出液。
4.2 操作流程4.2.1 安装完毕后,打开大蒸馏瓶(4)瓶排气管(2),将水加热至沸腾,2 min后关闭排气管(2),使水蒸气进入内芯(3)中进行蒸馏。
4.2.2 收集馏出液100 mL,打开排气管(2),停止蒸馏,取下三角瓶(7),用于滴定。
4.2.3 取馏出液加热至沸腾(用以除去二氧化碳,但沸腾时间不超过30秒),加入2滴酚酞指示剂,用0.05 mol/L 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粉红色,30 s内不退色即为滴定终点,记录消耗的NaOH标准溶液体积(V1)4.2.4 于上述溶液中加入一滴盐酸溶液酸化,加2 mL淀粉指示液和几粒碘化钾晶体颗粒,混匀后用碘标准滴定液滴定,至溶液呈蓝色即为滴定终点,得到碘标准滴定溶液消耗的体积(V2)。
葡萄酒分析检验实验2009年(实验)

葡萄酒分析检验实验葡萄酒学院二OO八年《葡萄酒分析检验》实验教学大纲学时:36学时实验一:葡萄酒分析常用试剂的配制及标定、葡萄酒pH值的测定掌握分析常用试剂的配制和标定的方法,学会使用pH计。
实验二:液相色谱仪的使用及葡萄酒酒度、比重的测定(3学时)了解液相色谱仪原理及基本操作技术,掌握比重瓶测定酒度的方法,掌握酒精计测定酒度技术,能正确使用酒精表及比重计。
实验三:气相色谱仪测定葡萄酒的酒度(3学时)了解气相色谱仪原理及基本操作技术、学会使用气相色谱仪测定葡萄酒酒度的方法,能正确操作气相色谱仪。
实验四:葡萄酒干浸出物、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3学时)掌握干浸出物测定方法及实际操作技术,学会使用手持糖量计。
实验五:葡萄酒糖的测定(3学时)了解液相色谱仪测定糖的原理及方法,掌握斐林试剂滴定法测定糖的原理、技术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实验六:葡萄酒总酸、挥发酸的测定(3学时)了解电位滴定法测定总酸的原理,掌握总酸的测定方法及各类酒终点的确定方法及掌握挥发酸的测定原理及其实际操作技术。
实验七:葡萄酒二氧化硫的测定(3学时)掌握游离二氧化硫、总二氧化硫的测定原理、技术及终点的确定方法。
实验八:葡萄酒中苹果酸-乳酸层析分析(3学时)熟悉有机酸组分的测定原理。
掌握用纸层析法分离鉴定葡萄酒中主要有机酸的技术与方法。
实验九:葡萄酒中铁的测定(3学时)掌握邻菲啰啉比色法测定铁的原理与操作技术。
实验十:白葡萄酒中蛋白质的测定(3学时)掌握考马斯亮兰法测定白葡萄酒中蛋白含量的方法实验十一:葡萄酒综合分析实验(6学时)掌握葡萄酒分析检验的一般方法及主要指标的检测方法,要求学生能独立完成葡萄酒某项指标的检测。
实验一 葡萄酒分析常用试剂的配制标定及pH 计的使用一、实验目的:学会斐林试剂A 、B 液,氢氧化纳标液的配制及氢氧化纳的标定,熟练掌握pH 计的使用 二、试验试剂NaOH 、苯二甲酸氢钾、酒石酸钾纳、硫酸铜、氢氧化纳、酚酞 三、操作步骤⑴、斐林试剂A 、B 液的配制斐林试剂A 液:称取34.7g 硫酸铜 定溶至500ml 容量瓶中。
葡萄酒香气成分分析方法

T logy科技分析与检测目前,在葡萄酒香气研究中,多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定性定量分析葡萄与葡萄酒中的挥发性物质组成,并且结合感官评鉴来鉴定葡萄酒品质。
当前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液-液萃取、顶空技术、固相微萃取和搅拌棒萃取法等。
在实际操作中,应该综合各种因素选用最合适的前处理方法。
1 液-液萃取液-液萃取利用相似相溶原理选择不同的溶剂提取香气成分。
尹建邦等[1]使用二氯甲烷作为萃取剂,结合GC-MS分析蛇龙珠葡萄酒中挥发性有机酸浓度,发现3-甲基丁酸是蛇龙珠葡萄酒香气强度最大的挥发酸。
但使用该方法耗时长,试剂用量大,且有毒性,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曾游等[2]建立了所用萃取试剂较少和耗时较短的液-液萃取方法,大部分物质回收率在85%~120%。
该方法操作简便,前处理时间约为22 min,并解决了使用大量有机溶剂的问题。
2 顶空技术顶空技术是在一恒温密闭容器中,通过加热使挥发性组分从酒中挥发出来,抽吸顶部气体进行分离分析的方法。
静态顶空是一次气相萃取,挥发性组分不会丢失,但也不能萃取完全;动态顶空又称为吹扫-捕集,是连续萃取,可完全将组分萃取出来。
M. Pilar Martí等[3]利用顶空技术与气相色谱联用对35款赤霞珠干红葡萄酒进行分析,开发了一种HS-MS分析方法,成功应用于葡萄酒品种和陈年的鉴别分类。
这个方法的优点是样品量少,分析速度快(一种样品仅需10 min左右),但该技术对葡萄酒中一些次要成分的分析灵敏度较低。
3 固相微萃取固相微萃取是基于固相萃取的原理,使用涂有固定相的石英纤维进行吸附,从而富集酒中的香气组分,是测定葡萄酒香气最常用的前处理方法。
Carpentieri, A等[4]利用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联用获得了样品的挥发性物质组分,证明一些香气物质(萜烯、醇、醛等)是某些葡萄的特有成分,不属于其他葡萄酒。
目前,固相微萃取技术在葡萄酒香气分析方面应用很多,且多与顶空技术相结合,再联合GC-MS进行分析。
葡萄酒中有机酸及测定方法的探讨

食品科技葡萄酒中有机酸及测定方法的探讨杨舒雅(宝鸡市质量技术检验检测中心,陕西宝鸡 721000)摘 要:葡萄酒中有机酸对于葡萄酒的风味和品质影响重大。
本文分析了葡萄酒中主要有机酸及其对风味和品质的影响,探讨了主要有机酸的测定方法(包括总酸和挥发酸)以及不同测定方法的特点,弥补了国标测定方法的不足,为建立灵敏、准确的葡萄酒中有机酸的分析方法和国标方法的修订提供借鉴。
关键词:有机酸;葡萄酒;测定方法;风味葡萄酒含有多酚类物质、有机酸、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其中有机酸是葡萄酒风味的主要决定性因素[1]。
葡萄酒的酸度主要取决于其中的有机酸含量。
适宜的酸度可以平衡葡萄酒的口感,使葡萄酒风味清晰可辨,还可以使葡萄酒持久保鲜,在陈年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酸度低的葡萄酒的稳定性更高。
1 葡萄酒中主要的有机酸及其对风味和品质的影响1.1 葡萄酒中主要的有机酸葡萄酒是以新鲜的葡萄发酵酿制而成的,酒精度≥7.0%[2]。
主要的有机酸有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乳酸、琥珀酸和乙酸等[3],其中乙酸为挥发酸,其余为非挥发酸。
1.2 葡萄酒中主要的有机酸对其风味和品质的影响1.2.1 酒石酸、苹果酸和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和柠檬酸都是存在于葡萄中的。
酒石酸是葡萄酒的特征酸,在有机酸中含量最高。
更为重要的是,酒石酸可以降低葡萄酒的pH值,促进葡萄酒长久保鲜。
酒石酸控制葡萄酒的酸度,对口感、风味和葡萄酒的颜色起到关键作用。
苹果酸带有一定水果香气,具有涩味和生青味,在葡萄酒的发酵过程中部分苹果酸转化从而降低了葡萄酒的酸涩感[1]。
柠檬酸口感清冽,带有果香味。
柠檬酸作为酸度调节剂应用在葡萄酒酿造过程中,柠檬酸可以帮助SO2防止葡萄酒变质,并维持和稳定红葡萄酒的颜色,但不可过量使用,干、半干、半甜葡萄酒限量1.0 g/L,甜葡萄酒限量2.0 g/L[2]。
1.2.2 乳酸、琥珀酸和乙酸乳酸、琥珀酸和乙酸来源于发酵过程。
乳酸比较温和,在乳酸菌的作用下,苹果酸转化成乳酸,使得葡萄酒呈现出柔润的口感[3]。
VFA(厌氧挥发酸)的测验方法及步骤

VFA(挥发酸)的做法试剂:0.1N NaOH溶液、10%磷酸溶液、0.5%酚酞指示剂。
做法:(1) 取500mL原液;(2) 取50mL样品加入500mL烧瓶中,加入6mL磷酸(10%),加入300mL蒸馏水;(3) 连接好设备加热,直到蒸出300mL蒸馏液;(4) 蒸馏液加入3滴酚酞,用NaOH滴定,记录数:挥发酸(mg/L)=(V-C)*V1*60*1000/50备注:V---滴定数;V1—NaOH浓度;C----空白数配制0.1N NaOH溶液带着小烧杯、NaOH、500ml容量瓶一张滤纸去直接用小烧杯测2.08gNaOH,用蒸馏水稀释一下倒进容量瓶,继续稀释倒进容量瓶,直到刻度即可。
0.5%酚酞指示剂的配制方法:①0.5g 酚酞溶于75mL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中,并加人20mL水,然后再加入约0. l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直到加入一滴立即变成粉红色,再加入水定容至l00ml (GB604 酸碱指示剂pH变色域测定通用方法时使用的配制方法,用来测定酚酞的显色范围的)②1g酚酞, 溶解于100mL95%的乙醇(GB603用来做酸碱滴定用)网上其他的VFA 的测定方法常见的VFA 测定方法有滴定法和气相色谱法。
由于条件限制,本实验采用滴定法。
滴定法的原理是将废水以磷酸酸化后,从中蒸发出挥发性脂肪酸,再以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 溶液滴定馏出液。
废水中的氨态氮可能对测定形成干扰,因此应当首先在碱性条件下蒸发出氨态氮。
药品:a.10%NaOH 溶液;b.NaOH 标准溶液,O.1000mo1/L;c.10%磷酸溶液,取70m1密度1.7g/cm ,的磷酸用水稀释至1L;d.酚酞指示剂。
测定步骤:于蒸馏瓶中放入50~200m1的待测废水,其VFA 含量不超过30mmo1。
如水体积不足100m1,可以蒸馏水稀释至100m1。
放入几滴酚酞指示剂。
(我一般用100ml ) 加入10%NaOH 溶液,使溶液成碱性,并使NaOH 略过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葡萄酒中挥发酸的测定(mg/L)
1、原理
酿造酒中的挥发酸沸点较低,用水蒸馏的方法蒸出后,再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蒸馏液。
滴定游离SO2和结合SO2,通过计算与修正,得出样品中挥发酸的含量(以乙酸当量的形式表示)。
2、试剂与溶液
2.10.05 mol/L NaOH标准滴定液。
2.210 g/L酚酞指示液。
2.3 盐酸溶液:将浓盐酸用水稀释4倍。
2.4 碘标准滴定溶液(0.005 mol/L,使用时稀释20倍):称取1.3 g碘(I2)和
3.5 g碘化
钾(KI)溶于10 mL蒸馏水中,稀释至100 mL,摇匀,贮存于棕色瓶中。
2.5 碘化钾晶体。
2.65 g/L淀粉指示液:称取5 g淀粉溶于500 mL蒸馏水中,加热至沸腾,并持续搅拌10
min,然后加入200 g NaCl,冷却后定容至1000 mL。
2.7 硼酸钠饱和溶液:称取5 g硼酸钠(Na2B4O7·10H2O)溶于100 mL热水中,冷却备
用。
3、实验仪器
3.1 单沸式蒸馏装置、电炉;碱式滴定管、100 mL容量瓶;三角瓶(250 mL);移液管
各种化学试剂瓶
4、分析步骤
4.1 实验准备
按图所示,连接好实验装置,在大蒸馏瓶(4)内装入蒸馏水,使液面低于内芯(3)进气口3cm左右,但需高于内芯液面。
吸取20℃样品10.00 mL于内芯(3)中。
将内芯(3)放入大蒸馏瓶(4)中,装上筒形氮气球(1),连接冷凝器(6),将250 mL三角瓶(7)置于冷凝器下口处接收馏出液。
4.2 操作流程
4.2.1 安装完毕后,打开大蒸馏瓶(4)瓶排气管(2),将水加热至沸腾,2 min后关闭排气管(2),使水蒸气进入内芯(3)中进行蒸馏。
4.2.2 收集馏出液100 mL,打开排气管(2),停止蒸馏,取下三角瓶(7),用于滴定。
4.2.3 取馏出液加热至沸腾(用以除去二氧化碳,但沸腾时间不超过30秒),加入2滴酚酞指示剂,用0.05 mol/L 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粉红色,30 s内不退色即为滴定终点,记录消耗的NaOH标准溶液体积(V1)
4.2.4 于上述溶液中加入一滴盐酸溶液酸化,加2 mL淀粉指示液和几粒碘化钾晶体颗粒,混匀后用碘标准滴定液滴定,至溶液呈蓝色即为滴定终点,得到碘标准滴定溶液消耗的体积(V2)。
4.2.5 于上述溶液中加入硼酸钠饱和溶液,至溶液颜色呈粉红色,继续用碘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呈蓝色,得到碘标准滴定溶液消耗的体积(V3)
5、计算
5.1 正常计算
X1=(c*V1*60.0)/ V
式中:
X1——样品中实际挥发酸的含量(以乙酸计),g/L;
c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mol/L;
V1——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V——取样的体积,mL;
60——乙酸的摩尔质量的数值,g/mol;
5.2 修正计算(若挥发酸含量接近或超过理化指标≤1.2的时候,进行修正计算)
X=X1 ─(c2*V2*32*1.875)/ V─(c2*V3*32*0.9375)/ V
式中:
X——样品中真是挥发酸(以乙酸计)的含量,g/L;
X1——实测挥发酸含量,g/L;
V——取样的体积,mL;
c2——碘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mol/L;
V2——测定游离二氧化硫消耗碘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V3——测定结合二氧化硫消耗碘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32——二氧化硫的摩尔质量的数值,g/mol;
1.875——1g游离二氧化硫相当于乙酸的质量,g;
0.9375——1g结合二氧化硫相当于乙酸的质量,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