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八章习题
2024年(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

2024年(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0题)1.中国在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过程中,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是()。
A.歼灭资本主义B.复原国家经济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建立国营经济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是在()。
A.1949年B.1956年C.1976年D.1978年3.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同等条约是()。
A.《北京条约》B.《天津条约》C.《望厦条约》D.《南京条约》4.中国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B.太平天国农民战争C.义和团运动D.洋务运动5.五四运动以后,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优势地位的是(C)A.资本主义经济B.官僚垄断经济C.封建经济D.半封建经济6.全面内战爆发的标记是国民党()。
A.撕毁《双十协定》B.进攻中原解放区C.进攻上党地区D.撕毁停战协定7.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志向和农民起义特色的文件是()。
A.《海国图志》B.《天朝田亩制度》C.《资政新篇》D.《救亡决论》8.抗日战争时期,依据地政权的民主建设主要体现为()A.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B.实行“三三制”原则C.开展整风运动D.推行精兵简政政策9.抗日战争成功以后是哪个列强取代了日本在中国的地位?()A.法国B.英国C.俄国D.美国10.北伐战争对准的军阀是()①吴佩孚②孙传芳③张作霖④段祺瑞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1.1925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其直接斗争目标是()。
A.反对帝国主义B.打倒国民党反动派C.推翻北洋军阀统治D.没收地主土地12.外国人不仅仅在租界里享有领事裁判权。
A.正确B.错误13.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
A.促进了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B.对中国农业经济造成严峻破坏C.促进了中国在经济上具有独立性D.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地区均衡发展14.武昌起义的导火线是()。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八章的答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八章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C3、A4、B5、B6、D7、C8、A9、B10、A11、D12、D二、多项选择题1、ACD2、ABCDE3、ADE4、ABD5、ABCD6、ABCE7、ABC8、ABCDE9、ABCE10、BCD三、简答题1、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有哪些主要经验?中国在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方针政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这些经验主要是:第一,改造的和平(自愿)的方式。
不仅对个体农业和个体手工业是以和平的方式完成改造的,对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也成功实现了列宁曾经设想过但未能在苏联得到实现的“和平赎买”的政策。
第二,采取了逐步(稳妥)过渡的形式。
三大改造均采取了循序渐进,逐步过渡的形式。
如对个体农业的改造遵循了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经历了由互助组到初级社到高级社的逐步过渡,对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经历了由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到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逐步过渡。
从而,保证了改造和和平平稳进行。
第三,把对所有制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同时进行。
把个体农业和个体手工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同时,把农民和小手工业者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集体劳动生产者,在把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同时,把资本家由剥削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第四,所有制的改造和发展生产力同时并举,发生的目的是发展生产力。
2、为什么说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现实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第一,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
第八章中国近代史纲要各章节答案

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一、单项选择题:1、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上海的一位民主人士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段话指的是关于( B )的问题。
A、个体农业社会主义改造B、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C、个体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D、合作社经济社会主义改造2、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
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C )。
A、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B、过渡时期总路线确定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D、中共八大召开3、(C)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始制定和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A、1951B、1952C、1953D、19544、1956年,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期间,某资本家担任某厂副厂长。
一时间,工人议论纷纷。
以下四种意见,符合国家政策的是( D )。
A、他是资本家,怎么可以担任我们的副厂长B、资本家是要剥削的,我们一起把他拉下马C、工人阶级当家作主,他的话我们不听D、他懂业务,他说得对,我们还是要听的5、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把优先发展(C)作为建设的中心环节。
A、农业B、轻工业C、重工业D、工业6、过渡时期总路线确定的国家的主要任务是( A )。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B、完成社会主义改造C、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确立社会主义制度7、社会主义的基本(A )制度建立起来,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标志。
A、经济B、政治C、文化D、政党8、( B ),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征程。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D、人民民主专政的确立9、对资本主义工商企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就是把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并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 B )政策。
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八章习题

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八章习题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第一节《共同纲领》的全面实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的彻底完成一、单选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到A. 资本主义社会B. 新民主主义社会C. 社会主义社会D. 共产主义社会2、中国大陆基本解放和实现统一的标志是A.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 1950年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C. 1951年西藏的和平解放D. 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3、西藏的和平解放时间是在A. 1949年10月B. 1950年10月C. 1951年10月D. 1952年10月4、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于颁布了A. 《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B. 《中国土地法大纲》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 《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5、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颁布的时间是A. 1950年5月B. 1950年6月C. 1951年7月D. 1951年8月6、1950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于颁布了A.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C. 《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D. 《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7、1951年7月中央人民政府于颁布了A.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C. 《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D. 《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8、1951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于颁布了A.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C. 《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D. 《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9、新中国建立初期,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主要途径是通过A. 没收官僚资本B. 征用外国资本C. 赎买民族资本D. 合并公营资本10、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初期召开的一次最重要的会议是A.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B. 中共七届三中全会C. 中共八届一中全会D. 中共八届二中全会11、1950年6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争取A. 全国大陆的完全解放B. 土地改革的彻底完成C. 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D. 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胜利12、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构工作人员中开展了A. 肃反运动B. 整风、整党运动C. “三反”运动D. “五反”运动13、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构工作人员中开展的“三反”运动是A. 反主观主义、反宗派主义、反党八股B. 反主观主义、反保守主义、反官僚主义C. 反贪污、反行贿、反盗窃经济情报D. 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14、1952年1月,中共中央决定开展打击不法资本家的A. 镇压反革命运动B. 工商业调整运动C. “三反”运动D. “五反”运动15、世界上第一个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A. 苏联B. 朝鲜C. 越南D. 蒙古16、新中国成立后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大型国际会议是A. 中苏互助同盟会议B. 亚洲太平洋地区和平会议C. 社会主义国家论坛会议D. 亚非国家友好会议17、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是A. 朱德B. 彭德怀C. 陈毅D. 刘伯承二、多选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A.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B.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的结束C. 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D. 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2、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指出,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的重要条件是A. 土地改革的完成B. 现有工商业的调整C.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结束D. 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俭3、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构工作人员中开展的“三反”运动是A. 反贪污B. 反浪费C. 反主观主义D. 反官僚主义4、中共中央在1952年1月决定开展的打击不法资本家的运动是A. 反行贿和反偷税漏税B. 反盗窃国家资财C. 反偷工减料D. 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5、新中国在成立初期的1949年至1952年开展的重大运动包括A. 土地改革运动B. 镇压反革命运动C. “三反”运动D. “五反”运动5、针对美国遏制新中国的情况,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提出的外交方针包括A. “另起炉灶”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 “一边倒”D. “全方位”6、在新中国成立一周年时已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A. 丹麦B. 瑞典C.法国D. 瑞士三、简答题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执政面临的严峻考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练习册答案 第八章

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一.单项选择题1、毛泽东首次使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科学概念是在( B )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B、《新民主主义论》C、《论联合政府》D、《论人民民主专政》2、新民主主义经济中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 A )A、国营经济B、个体经济C、合作社会经济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3、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体是( D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4、从1953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中心环节是( A )A、优先发展重工业B、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优先发展农业D、恢复国民经济5、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的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 D )A、计划订货B、统购包销C、委托加工D、公私全营6、中国经济在20世纪50年代的最重要事件就是选择了社会主义,成功地进行了( B )A.基础性重点工程建设 B.社会主义改造C.农田水利建设 D.提前完成“一五”计划7、抗美援朝中,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是( A )A.彭德怀 B.刘伯承 C.徐向前 D.林彪8、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告诫全党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是在( B )A .七届一中全会 B.七届二中全会 C.七届三种全会 D .七届四中全会9、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是在( C )A.1950年底 B .1951年底 C.1952年底 D .1953年底10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间是指( D )A.1949年——1953年 B.1950年——1954年C.1952年——1956年 D.1953年——1957年11、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时期仍然具有两面性。
他们既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 A )A .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B .发展民族工业的强烈愿望C .拥护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的政治表现D .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智力财力12、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中共中央在1952年底开始酝酿并于1953年正式提出了( A )A .过渡时期总路线B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C .初级阶段基本路线D .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路线13、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的事件是( B )A.没收封建阶级土地归农民所有 B.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接受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D.赎买民族工商业归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所有14、我国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高级形式是( D )A.委托加工.计划订货 B.统购包销.经销代销C.国家资本主义 D.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15、新中国成立后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 B )资本主义体系A.社会主义体系B.半殖民地半封建主义体系C.前资本主义体系16、新中国成立初期从根本上稳定物价,争取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重大措施是( B )A.打击投机倒把B.统一全国财经工作C.调整城市工商业D.节俭国家机构经费17、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人民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固新政权。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八章简答及论述真题演练

第八章简答及论述真题演练简答1.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考验。
(第148页)答:1.能不能保卫住人民胜利的成果,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2.能不能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3.能不能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4.能不能经受住执政的考验,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2.简述没收官僚资本对新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
(第151页)答:一方面,削弱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力量。
旧中国官僚资本同民族资本的比例是8∶2,没收官僚资本,也就把中国资本主义的主要部分消灭了。
另一方面,壮大了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
没收官僚资本归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所有,就使人民共和国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使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
3.新中国建立初期开展的“三反”、“五反”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153页)答:1、三反运动是指解放初期,在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内部开展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运动。
2、五反运动是指建国初期在资本主义工商业者中开的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斗争。
4.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及其特点是什么?(第159页)答: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特点:党在过渡时期有着两项互相联系的基本任务,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过渡时期总路线是社会主义建设同社会主义改造和同时并举的路线,“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二翼,二者互相关联而不可分离。
5.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的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及其性质是什么?(第161页)第一是互助组,这具有社会主义的萌牙。
第二是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具有半社会主义的萌牙。
第八章中国近代史纲要各章节答案

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一、单项选择题:1、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上海的一位民主人士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段话指的是关于( B )的问题。
A、个体农业社会主义改造B、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C、个体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D、合作社经济社会主义改造2、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
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C )。
A、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B、过渡时期总路线确定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D、中共八大召开3、(C)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始制定和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A、1951B、1952C、1953D、19544、1956年,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期间,某资本家担任某厂副厂长。
一时间,工人议论纷纷。
以下四种意见,符合国家政策的是( D )。
A、他是资本家,怎么可以担任我们的副厂长B、资本家是要剥削的,我们一起把他拉下马C、工人阶级当家作主,他的话我们不听D、他懂业务,他说得对,我们还是要听的5、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把优先发展(C)作为建设的中心环节。
A、农业B、轻工业C、重工业D、工业6、过渡时期总路线确定的国家的主要任务是( A )。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B、完成社会主义改造C、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确立社会主义制度7、社会主义的基本(A )制度建立起来,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标志。
A、经济B、政治C、文化D、政党8、( B ),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征程。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D、人民民主专政的确立9、对资本主义工商企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就是把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并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 B )政策。
中国近代史纲要卷八(带答案)

C.兼有新民主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性质
D.属于社会主义性质
我的答案:C正确答案:B得:0.00分
40.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逐步完成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之路是()。A.国家资本主义
B.私人资本主义
C.民族资本主义
D.社会主义
我的答案:C正确答案:A得:0.00分
41.1956年,中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的诞生地是()。
A.长春
B.沈阳
C.武汉
D.南京
我的答案:A正确答案:B得:0.00分
42.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通过的时间是()。
A.1952
B.1949
C.1954
D.1958
我的答案:A正确答案:C得:0.00分
43.在合营企业中,企业利润采取的办法是()。
A.公私联营
B.公私合营
C.代购代销
D.四马分肥
我的答案:C正确答案:D得:0.00分
A.国营经济
B.公有经济
C.小农经济
D.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我的答案:D正确答案:D得:1.00分
50.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是()。
A.委托加工B.公私联营
C.经销代销
D.公私合营
我的答案:A正确答案:D得:0.00分
51.在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作为农村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的是()。
A.分散开来
B.组织起来
2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严峻考验,不包括()。
A.能否保住人民胜利的成果,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B.能够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C.能否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D.清除阶级队伍,消灭资产阶级
我的答案:D正确答案:D得:1.0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八章习题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第一节《共同纲领》的全面实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的彻底完成一、单选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到A. 资本主义社会B. 新民主主义社会C. 社会主义社会D. 共产主义社会2、中国大陆基本解放和实现统一的标志是A.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 1950年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C. 1951年西藏的和平解放D. 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3、西藏的和平解放时间是在A. 1949年10月B. 1950年10月C. 1951年10月D. 1952年10月4、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于颁布了A. 《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B. 《中国土地法大纲》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 《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5、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颁布的时间是A. 1950年5月B. 1950年6月C. 1951年7月D. 1951年8月6、1950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于颁布了A.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C. 《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D. 《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7、1951年7月中央人民政府于颁布了A.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C. 《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D. 《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8、1951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于颁布了A.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C. 《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D. 《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9、新中国建立初期,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主要途径是通过A. 没收官僚资本B. 征用外国资本C. 赎买民族资本D. 合并公营资本10、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初期召开的一次最重要的会议是A.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B. 中共七届三中全会C. 中共八届一中全会D. 中共八届二中全会11、1950年6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争取A. 全国大陆的完全解放B. 土地改革的彻底完成C. 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D. 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胜利12、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构工作人员中开展了A. 肃反运动B. 整风、整党运动C. “三反”运动D. “五反”运动13、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构工作人员中开展的“三反”运动是A. 反主观主义、反宗派主义、反党八股B. 反主观主义、反保守主义、反官僚主义C. 反贪污、反行贿、反盗窃经济情报D. 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14、1952年1月,中共中央决定开展打击不法资本家的A. 镇压反革命运动B. 工商业调整运动C. “三反”运动D. “五反”运动15、世界上第一个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A. 苏联B. 朝鲜C. 越南D. 蒙古16、新中国成立后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大型国际会议是A. 中苏互助同盟会议B. 亚洲太平洋地区和平会议C. 社会主义国家论坛会议D. 亚非国家友好会议17、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是A. 朱德B. 彭德怀C. 陈毅D. 刘伯承二、多选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A.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B.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的结束C. 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D. 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2、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指出,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的重要条件是A. 土地改革的完成B. 现有工商业的调整C.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结束D. 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俭3、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构工作人员中开展的“三反”运动是A. 反贪污B. 反浪费C. 反主观主义D. 反官僚主义4、中共中央在1952年1月决定开展的打击不法资本家的运动是A. 反行贿和反偷税漏税B. 反盗窃国家资财C. 反偷工减料D. 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5、新中国在成立初期的1949年至1952年开展的重大运动包括A. 土地改革运动B. 镇压反革命运动C. “三反”运动D. “五反”运动5、针对美国遏制新中国的情况,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提出的外交方针包括A. “另起炉灶”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 “一边倒”D. “全方位”6、在新中国成立一周年时已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A. 丹麦B. 瑞典C.法国D. 瑞士三、简答题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执政面临的严峻考验。
2、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的主要原因。
四、论述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第二节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单选题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A. 由旧民主主义到新民主主义的过渡时期B. 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C. 新民主主义革命到建设的过渡时期D. 社会主义革命到建设的过渡时期2、中国进入到新民主主义社会后的国内主要矛盾是A. 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B.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 人民大众和封建主义的矛盾D. 人民大众和资本主义的矛盾3、新中国开始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A. 1950年B. 1951年C. 1952年D. 1953年4、新中国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中心环节的是A. 优先发展轻工业B. 优先发展重工业C. 重点发展农村经济D. 重点发展城市经济5、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实现A. 社会主义工业化B.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6、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一化三改造”,其中“一化”是指A. 社会主义工业化B. 社会主义工业电气化C. 社会主义农业合作化D. 社会主义农业机械化7、中共中央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在A. 1949年B. 1952年C. 1953年D. 1956年8、1953年,中共中央向全国人民正式提出了A.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B. 土地革命总路线C.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D.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二、多选题1、中国进入到新民主主义社会后存在的经济成份包括A. 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B. 个体经济C.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D.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2、中国进入到新民主主义社会后存在的三种主要经济成份是A. 社会主义经济B. 个体经济C.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D. 官僚资本主义经济3、在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与三种基本的经济成份相对应的三种基本阶级力量是A. 地主阶级B. 工人阶级C. 农民及其他小资产阶级D. 资产阶级4、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三种基本经济成份及其相应阶级力量之间的矛盾集中地表现为A. 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B. 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矛盾C.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D.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5、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采取的实际步骤包括A. 没收官僚资本以确立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B. 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C. 赎买民族以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D. 引导个体农民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6、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逐步实现A. 社会主义工业化B.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7、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一体两翼”的总路线,其中“两翼”是指实现A. 社会主义工业化B.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简答题*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特点和性质。
2、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采取的实际步骤。
3、中国走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必然性。
*4、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四、论述题1、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
第三节开辟中国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一、单选题1、我国对个体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中,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是A. 互助组B.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C.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D. 人民公社2、我国对个体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中,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是A. 互助组B.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C.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D. 人民公社3、我国对个体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中,具有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是A. 互助组B.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C.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D. 人民公社4、我国对个体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坚持的原则是A. 自愿和互利B. 动员和鼓励C. 示范和推广D. 发展和巩固5、1955年,毛泽东发表了总结农业合作化运动基本经验的A. 《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B. 《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C. 《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D. 《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6、我国对个体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由低级向高级的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是A. 生产合作小组、供销合作社、生产合作社B. 供销合作社、生产合作小组、生产合作社C. 生产合作小组、生产合作社、供销合作社D. 生产合作社、生产合作小组、供销合作社7、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政策是A. 无偿没收B. 有偿征用C. 和平赎买D. 公私联营8、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高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是A. 加工订货B. 统购包销C. 经销代销D. 公私合营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个别企业公私合营阶段,企业利润的分配办法是A. 公私平分B. “四马分肥”C. 定股定息D. “劳资对半”10、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标志是A.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 1953年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C.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D. 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二、多选题1、我国对个体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包括A. 互助组B.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C. 人民公社D.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2、我国对个体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方针是A. 典型示范B. 积极发展C. 稳步前进D. 逐步过渡3、我国对个体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包括A. 生产合作小组B. 供销合作社C. 生产合作社D. 高级生产合作社4、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初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包括A. 加工订货B. 统购包销C. 经销代销D. 公私联营5、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高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包括A. 统购包销B. 经销代销C. 个别企业公私合营D. 全行业公私合营6、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个别企业公私合营阶段,企业利润的分配方面包括A. 国家所得税B. 企业公积金C. 工人福利费D. 股金红利7、新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规定是A.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B. 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等C. 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D. 逐步人民的生活水平8、新中国在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指导下,重点建设的三大钢铁基地是A. 鞍山B. 包头C. 上海D. 武汉9、新中国在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指导下,首创建立的重要企业包括A.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B. 沈阳机床厂C. 北京电子管厂D. 沈阳飞机制造厂10、新中国在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指导下,建成的沟通西藏和内地联系的公路有A. 青藏公路B. 川藏公路C. 康藏公路D. 新藏公路三、简答题1、我国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