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改后事业单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计算方法
事业单位工资构成及现行工资标准

事业单位工资构成及现行工资标准(修改)---转载可以只看看粗体字,了解重点即可2006套改后建立由四部分组成的岗位绩效工资制。
岗位绩效工资包括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其中岗位工资、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实行“一岗一薪、岗变薪变”,“一级一薪、定期升级”。
我个人的工资条各项如下(省直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科研)姓名日期(年月)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工改保留其他国家(现在是0)的方出台应发工资扣失业住房公积金其他扣款实发工资(其中前两项是基本工资,国家给-参照下面表的标准,占约70%)例子2006年套改下面是文字的背景:2006年10月8日,河南省以政府文件的形式下发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实施范围■此次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实施范围包括下列单位中 2006 年 7 月1 日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
教育、卫生、科学研究事业单位。
文化、艺术、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事业单位。
农业、林业、水利、水产、畜牧、兽医事业单位。
交通、地质勘查、测绘、气象、地震事业单位。
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检验检疫、环境保护、环境卫生、园林绿化、房地产管理、物资储备事业单位。
机关、团体附属独立核算的事业单位。
列入事业编制的各类学会、协会、基金会、监管机构。
其他事业单位。
■■工资制度的实施■根据此次改革精神, 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岗位绩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组成, 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
岗位工资的实施分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人三类执行。
专业技术人员按本人现聘用的专业技术岗位, 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具体办法是: 聘用在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 执行一至四级岗位工资标准, 其中执行一级岗位工资标准的人员, 需经人事部批准; 聘用在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 执行五至七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中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 执行八至十级岗位工资标准; 聘用在助理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 执行十一至十二级岗位工资标准; 聘用在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 执行十三级岗位工资标准。
事业单位各类人员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标准及套改表

在我国,事业单位是由政府部门设立的公共机构,它们为社会提供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环保、公用事业等公益性服务。
事业单位的工资薪级标准和套改表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
首先,针对不同的人员岗位,事业单位的工资薪级标准会有所不同。
例如,教师的工资薪级标准是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标准进行制定,在不同省份之间也可能有一些区别。
医生的工资薪级标准则是根据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来制定的。
其它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标准也是根据对应的行政部门规定制定的。
其次,对于事业单位人员的薪酬套改,需要
分为两种情况进行考虑:一种是上岗前的工
资待遇套改,另一种是在岗工资待遇套改。
对于上岗前的工资待遇套改,主要适用于事
业单位工作人员刚刚进入工作岗位时的情况。
一般来说,事业单位都会依据国家有关规定
对新员工进行薪酬待遇套改。
具体来讲,一
些部门会进行“底薪+绩效”的薪酬方式。
对于在岗工资待遇套改,主要涉及到的是事
业单位人员的职级晋升、工龄、考核等方面
的问题。
在不同的事业单位,待遇套改的方
式和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不过,无论是哪种
情况,事业单位都会考虑国家有关规定,并
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制定。
1各类岗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和计算方法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9-10年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11-12年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13年以上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八级
九级
十级
2年以下
9
10
11
12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9-10年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11-12年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13年以上
21
22
23
24
25
事业单位各类岗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和计算方法

事业单位各类岗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和计算方法事业单位的各类岗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和计算方法主要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事业单位自身情况制定的一套指导性政策和计算方法,目的是为了保障事业单位员工的工资待遇合理、公平、合法,并与市场水平相适应。
下面将详细介绍此方面的相关内容。
一、事业单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1.政策背景:事业单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的出台主要是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事业单位的与发展,提高事业单位员工的工资待遇,激励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2.套改范围:事业单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适用于各类事业单位,包括国家机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医疗卫生机构等。
3.套改原则:事业单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的原则是公平、公正、透明,尊重市场规律和人力资源供求关系,充分体现岗位特点和工作价值。
4.套改内容:事业单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薪资职级的划分:根据岗位的不同性质,将事业单位员工划分为不同的薪资职级,以便确定其薪级工资水平。
(2)薪级工资的标准:根据薪资职级和岗位特点,制定相应的薪级工资标准,确保员工薪资待遇能够与岗位要求和市场水平相符合。
(3)薪级工资的调整与提升:根据岗位的发展需要和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薪级工资的调整与提升,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二、事业单位薪级工资套改计算方法1.薪级工资的计算方法:事业单位薪级工资的计算主要根据以下几个方面:(1)岗位特点:根据岗位的性质、职能和工作要求,确定相应的薪资职级和薪级工资水平。
(2)工作表现: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绩效,确定薪级工资的调整与提升。
(3)市场水平:参考相关行业和地区的薪酬水平,确保薪级工资与市场水平相适应。
2.计算步骤:(1)确定薪资职级:根据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和组织架构,确定员工的薪资职级。
(2)确定薪级工资标准:根据事业单位的岗位特点和市场水平,制定相应的薪级工资标准。
(3)考核员工工作表现: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绩效考核结果,确定薪级工资的调整与提升。
事业单位各类职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和计算方式

事业单位各类职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和计算方式事业单位是指由国家或地方政府划拨资金、提供经费等方式设立的,承担公益性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的法人单位。
事业单位的工资套改政策是指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根据职工的工作岗位、工作年限等因素,对职工的薪资进行调整的一项政策。
下面将详细介绍事业单位各类职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和计算方式。
1.薪级工资套改政策:事业单位的薪级工资套改政策的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调整薪级:根据职工的工作岗位、工作年限等情况,定期对职工的薪级进行调整。
通常情况下,薪级工资是按照一定比例递增的,并根据职工的绩效或考核情况进行调整。
(2)提高底薪水平:通过提高职工的底薪水平,提高职工的工资待遇。
这主要体现在提高事业单位基本岗位的底薪水平,确保职工的基本生活需求。
(3)考核奖励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机制,通过对职工工作表现的评价,给予相应的奖励。
这种奖励可以是一次性的,也可以是长期的,比如津贴、补贴、奖金等。
2.薪级工资套改计算方式:事业单位薪级工资的计算方式主要根据职工的工龄和职位进行确定。
(1)工作年限:根据职工的工作年限,结合相关规定,确定职工所属的工作年限档次。
不同工作年限档次对应着不同的薪级,薪级通常是按照一定比例递增的。
(2)职位等级:职工的职位等级是根据其所从事的具体工作内容和所承担的责任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职位等级越高,对应的薪级也会相应提高。
(3)地区差别:事业单位的薪资水平也会受到地区差别的影响。
根据不同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成本等,可能对薪级工资进行一定的调整。
在计算职工的薪级工资时,一般需要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并参照国家相关规定和单位的具体情况进行计算。
总体来说,事业单位各类职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是根据职工的工龄、职位等级和地区差别等因素,对职工的薪酬进行调整的一项政策。
通过薪级工资的套改,可以激励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进而促进事业单位的和发展。
事业单位各类岗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和计算方法

事业单位各类岗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和计算方法事业单位是指由国家、地方政府或者其他依法成立并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其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从事公益性服务活动的组织。
事业单位各类岗位的薪级工资套改政策和计算方法是指对事业单位职工的薪资标准进行调整和计算的相关政策和方法。
一、薪级工资套改政策1.基本原则:根据事业单位的性质和岗位实际,在保证职工合理收入的前提下,进行薪级工资套改,并逐步提高薪资水平。
2.套改方式:根据薪资体系的目标,可以采取逐级、跨级或一次性套改的方式进行。
逐级套改是指按照层级逐步提高薪资水平;跨级套改是指根据岗位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设置相应的高级薪级;一次性套改是指一次性调整薪级工资水平,使其与市场水平或行业水平相匹配。
3.差别化薪级制度:根据事业单位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可以进行差别化薪级制度的设置。
例如,对于一些特殊职位或特殊技能要求较高的职位可以设置更高的薪级工资标准。
4.相关政策的配套措施:为了使薪级工资套改政策能够顺利实施,还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包括薪级工资调整时机、幅度、范围等具体细则。
二、薪级工资套改计算方法1.岗位评价:首先需要对事业单位的各个岗位进行评价,包括对岗位的职责、工作内容、技能要求等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岗位的等级和薪级。
2.薪级划分:根据岗位评价的结果,将各个岗位划分为不同的薪级。
一般情况下,薪级划分有9个等级,即1-9级,每级对应不同的薪资水平。
3.薪资计算:根据薪级和薪资标准,计算出每个薪级对应的薪资金额。
通常,薪资金额会根据薪级的升高而逐级增加。
4.调整和提升:根据薪级工资套改的政策要求,将原有薪级进行调整和提升,使其与新的薪级标准相匹配。
具体的调整和提升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操作。
总体而言,事业单位各类岗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和计算方法是根据事业单位自身需求和国家政策导向制定的。
通过对岗位进行评价和薪级划分,然后根据薪资标准进行计算和调整,从而实现对事业单位薪资水平的提升和。
事业单位各类人员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最新标准及套改表

事业单位各类人员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标准及套改表2010年01月11日星期一20:51见习阶段的岗位工资:博士见习845 博士见习岗位工资硕士见习770 硕士位研究生岗位工资双学见习710 双学位、非硕士研究生班岗位工资本科见习685 大学本科见习岗位工资大专见习655 大学专科见习岗位工资中专见习590 中专毕业见习岗位工资高中见习590 高中毕业见习岗位工资初中见习570 初中毕业见习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套改表:各类岗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和计算方法一、基本政策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岗位绩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组成,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岗位工资。
主要体现工作人员所聘岗位的职责和要求。
事业单位岗位分为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13个等级,管理岗位设置10个等级,工勤技能岗位分为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技术工岗位设置5个等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不同等级的岗位对应不同的工资标准.工作人员按所聘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
薪级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
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设置65个薪级,对工人设置40个薪级,每个薪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
对不同岗位规定不同的起点薪级。
工作人员根据工作表现、资历和所聘岗位等因素确定薪级,执行相应的薪级工资标准。
二、薪级工资的套改1.工作人员按照本人套改年限、任职年限和所聘岗位,结合工作表现,套改相应的薪级工资(具体附件1、附件2、附件3,采用坐标法,横坐标是套改年限,竖坐标是岗位和任职年限,横竖坐标的焦点就是薪级等级,举例某教授,套改年限30年,任职年限10年,按表套结果就是38级,有了薪级再对应专业技术人员的薪级工资标准就得出此人的薪级工资是多少了。
)注意:找不到,向右靠(如果按某人的具体情况套不到标准,就在相同任职年限的统一行向右找,看到的第一个薪级等级就是他的薪级等级,例如某教授套改年限21年,任职年限11年,套下来这个地方是空白,怎么办,向右找右边第一个33级就是他的薪级等级,这种情况是极少数的,碰见了就按这个办法套)2.工作人员按现聘岗位套改的薪级工资,如低于按本人低一级岗位套改的薪级工资,可按低一级岗位进行套改,并将现岗位的任职年限与低一级岗位的任职年限合并计算.例如:某副教授,套改年限29年,任现职务4年,按现任职务套改薪级工资为28级643元,原任讲师13年(含副教授4年),可套改薪级工资29级673元。
事业单位薪级工资计算方法

事业单位薪级工资计算方法薪级工资标准由相应的"薪级"确定,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设置65个薪级,对工人设置40个薪级,每个薪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而"薪级"需要由"不同级别的岗位上的具体任职年限"和"套改年限"两个信息确定。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事业单位薪级工资计算方法,希望你们喜欢。
事业单位薪级工资计算方法一、基本政策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岗位绩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组成,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
岗位工资。
主要体现工作人员所聘岗位的职责和要求。
事业单位岗位分为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
专业技术岗位设置13个等级,管理岗位设置10个等级,工勤技能岗位分为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技术工岗位设置5个等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不同等级的岗位对应不同的工资标准。
工作人员按所聘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
薪级工资。
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
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设置65个薪级,对工人设置40个薪级,每个薪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
对不同岗位规定不同的起点薪级。
工作人员根据工作表现、资历和所聘岗位等因素确定薪级,执行相应的薪级工资标准。
二、薪级工资的套改1. 工作人员按照本人套改年限、任职年限和所聘岗位,结合工作表现,套改相应的薪级工资。
(具体附件1、附件2、附件3,采用坐标法,横坐标是套改年限,竖坐标是岗位和任职年限,横竖坐标的焦点就是薪级等级,举例某教授,套改年限30年,任职年限10年,按表套结果就是38级,有了薪级再对应专业技术人员的薪级工资标准就得出此人的薪级工资是多少了。
)注意:找不到,向右靠(如果按某人的具体情况套不到标准,就在相同任职年限的统一行向右找,看到的第一个薪级等级就是他的薪级等级,例如某教授套改年限21年, 任职年限10年,套下来这个地方是空白,怎么办,向右找右边第一个33级就是他的薪级等级,这种情况是极少数的,碰见了就按这个办法套)2. 工作人员按现聘岗位套改的薪级工资,如低于按本人低一级岗位套改的薪级工资,可按低一级岗位进行套改,并将现岗位的任职年限与低一级岗位的任职年限合并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业单位各类人员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标准及套改表
见习阶段的岗位工资:
博士见习 845 博士见习岗位工资
硕士见习 770 硕士位研究生岗位工资
双学见习 710 双学位、非硕士研究生班岗位工资本科见习 685 大学本科见习岗位工资
大专见习 655 大学专科见习岗位工资
中专见习 590 中专毕业见习岗位工资
高中见习 590 高中毕业见习岗位工资
初中见习 570 初中毕业见习岗位工资
正式后的岗位级别工资:
各类岗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和计算方法
一、基本政策
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岗位绩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组成,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
岗位工资。
主要体现工作人员所聘岗位的职责和要求。
事业单位岗位分为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
专业技术岗位设置13个等级,管理岗位设置10个等级,工勤技能岗位分为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技术工岗位设置5个等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不同等级的岗位对应不同的工资标准。
工作人员按所聘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
薪级工资。
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
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设置65个薪级,对工人设置40个薪级,每个薪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
对不同岗位规定不同的起点薪级。
工作人员根据工作表现、资历和所聘岗位等因素确定薪级,执行相应的薪级工资标准。
二、薪级工资的套改
1.工作人员按照本人套改年限、任职年限和所聘岗位,结合工作表现,套改相应的薪级工资。
(具体附件1、附件2、附件3,采用坐标法,横坐标是套改年限,竖坐标是岗位和任职年限,横竖坐标的焦点就是薪级等级,举例某教授,套改年限30年,任职年限10年,按表套结果就是38级,有了薪级再对应专业技术人员的薪级工资标准就得出此人的薪级工资是多少了。
)注意:找不到,向右靠(如果按某人的具体情况套不到标准,就在相同任职年限的统一行向右找,看到的第一个薪级等级就是他的薪级等级,例如某教授套改年限21年,任职年限11年,套下来这个地方是空白,怎么办,向右找右边第一个33级就是他的薪级等级,这种情况是极少数的,碰见了就按这个办法套)
2.工作人员按现聘岗位套改的薪级工资,如低于按本人低一级岗位套改的薪级工资,可按低一级岗位进行套改,并将现岗位的任职年限与低一级岗位的任职年限合并计算。
例如:某副教授,套改年限29年,任现职务4年,按现任职务套改薪级工资为28级643元,原任讲师13年(含副教授4年),可套改薪级工资29级673元。
那么他的薪级等级就是29级,新级工资是673元。
二、套改年限和任职年限计算
套改年限和任职年限计算的截止时间是2006年6月30日。
(一)套改年限计算
套改年限:是指工作年限与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合并计算的年限,其中须扣除1993年来除见习期外年度考核不计考核等次或不合格的年限。
套改年限相关政策主要有:
(1)工作年限的计算办法为年—年+1,相关政策仍按国家和省里有关规定执行。
(一般从参加工作的当年起计算,工作年限有间断的,间断的年限要扣除。
如果是先工作后上学的,只要是连续的,中间没有间断的就一起算入工作年限里,不用再算学龄了,有间断的如辞职在家复习1年考研的,就要扣除1年)
(2)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通常我们都叫做学龄),是指在国家承认学历的全日制大专以上院校未计算为工龄的学习时间。
只适用于这次工改,不涉及工龄计算问题。
凡非全日制教育的学习时间一律不得与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套改年限。
(3)在校的学习时间以国家规定的学制为依据,如短于国家学制规定,按实际学习年限计算;如长于国家学制规定,按国家规定学制计算。
计算办法为年—年
举例:某人90年9月起读本科,94年7月毕业,94年9月起读研究生,98年3月毕业,然后工作。
他的学龄是7年,而不是8年。
而如果他96年7月研究生就毕业了,那他的学龄就是6年。
注意:读博士起就算工龄,不要把读博士时间算入学龄。
(4)出国(境)留学并在国(境)外取得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其为计算工龄的国(境)外学习时间可合并计算为套改年限。
实际学习时间短于国家规定的相同学历层次学制时间的,按实际学习年限计算;长于国家学制规定的相同学历层次学制时间的,按国家规定的学制计算。
(具体计算办法同国内学习的一样)
(5)套改年限中须扣除1993年以来除见习期外年度考核不计考核等次或不合格的年限。
此次套改时,凡因产假(含哺乳假)以及经组织批准参加培训、学习等原因未能参加考核的,其为参加考核的年限可计算为套改年限。
经学校研究,绝症病人和办理了残疾人证的残疾职工未参加考核年限可计算为套改年限(残疾职工已取得残疾人证为准,未取得的要扣除)。
(6)93年以来从企业调入、部队转业(退伍)进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其进校前的年限视同考核合格。
(7)专转本的学习时间,不论是两年还是三年大专后转入本科学习的毕业生,只计算四年学龄。
(这是指没有取得大专毕业证书直接转本的人员,而大专毕业取得毕业证书后又读本科的就要分别计算。
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一定要以毕业证书为准,证书上明确打了全日制字样的才能算。
)
(二)任职年限计算
任职年限是指从聘用到现岗位当年起计算的年限,计算办法是年—年+1。
相关政策:
1.工作人员所聘岗位是指2006年6月30日在聘(任)岗位。
(是学校聘任了兑现了工资的职务岗位)
2.任职年限计算截止至2006年6月30日。
3.工作人员因调动等组织原因,任职时间有间断,但间断未超过6个月(含6个月)的,其间断的时间,可视作原职务的任职年限,间断了7个月及其以上的,按“去中间,接两头”的办法计算出这次套改工作时的任职年限。
4.技术工人任职年限,从取得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证书》当年起计算;99年以前有我校考核认定的从我校认定当年起计算。
5.工作人员由较高岗位聘用到较低等级的岗位,这次套改可将原聘岗位与现聘岗位的任职年限合并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