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髁上骨折健康教育
肱骨骨折病人的健康教育

肱骨骨折病人的健康教育肱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通常发生在肘关节附近。
对于肱骨骨折病人来说,正确的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康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肱骨骨折病人的健康教育。
一、了解肱骨骨折的病因和症状1.1 病因:肱骨骨折通常是由于直接外力作用于肘部引起的,比如跌倒、交通事故等。
1.2 症状:肱骨骨折的主要症状包括肘部剧烈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
部分患者可能还会出现皮肤瘀伤或畸形。
二、康复期间的注意事项2.1 保持休息:在康复期间,病人需要充分休息,避免过度活动,以免影响骨折愈合。
2.2 饮食调理:适量摄入富含钙质和蛋白质的食物,有助于促进骨折愈合。
2.3 康复锻炼: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可以帮助恢复肌肉功能和关节活动度。
三、防止并发症的发生3.1 深静脉血栓:长期卧床容易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应定期进行下肢运动,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3.2 关节僵硬:肱骨骨折后,肘部容易出现关节僵硬,及时进行物理治疗和康复锻炼可以预防这种情况。
3.3 感染:骨折部位容易感染,病人要保持创口清洁,及时就医处理感染症状。
四、心理健康的重要性4.1 接受现实:肱骨骨折可能会影响病人的生活和工作,要接受现实,积极面对康复过程。
4.2 寻求支持:病人可以与家人、朋友或医护人员沟通,寻求情感支持和鼓励。
4.3 积极乐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于康复非常重要,可以帮助病人更快地康复。
五、定期复查和随访5.1 定期复查:病人在康复期间要定期复查,及时了解骨折愈合情况,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5.2 随访指导:医生会根据病人的康复情况制定随访计划,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5.3 康复评估:定期进行康复评估,可以帮助病人了解自身康复情况,调整康复计划。
总之,对于肱骨骨折病人来说,正确的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了解病因和症状、注意事项、防止并发症、心理健康和定期复查等方面的知识,病人可以更好地应对骨折康复过程,促进早日康复。
肱骨骨折病人的健康教育

肱骨骨折病人的健康教育肱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通常发生在肘关节附近的上臂部位。
这种骨折可能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提供适当的健康教育对于病人的康复和恢复至关重要。
1. 骨折的基本知识首先,我们需要向肱骨骨折病人介绍一些基本的骨折知识。
肱骨骨折是指肱骨骨折裂或者彻底断裂,常见的原因包括摔倒、运动损伤或者意外事故。
我们可以向病人解释骨折的类型、症状和可能的并发症,以匡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病情。
2. 病人的自我照应在康复过程中,病人需要学会如何自我照应。
我们可以向他们介绍以下内容:- 如何正确使用石膏或者固定夹具,以保护骨折部位并避免二次伤害。
- 如何正确使用助行器具,如拐杖或者助行架,以匡助他们行走。
- 如何进行日常生活中的活动,如穿衣、洗澡和上厕所,以减少不便和疼痛。
- 如何保持饮食均衡,摄入足够的营养,以促进骨折的愈合。
3. 康复运动康复运动对于肱骨骨折病人的康复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向他们介绍以下内容:- 康复运动的目的和好处,包括增强肌肉力量、恢复关节灵便性和改善功能。
- 康复运动的种类,如肩关节活动、肘关节活动和手腕活动,以及如何正确进行这些运动。
- 康复运动的逐渐增加,从简单到复杂,从低强度到高强度,以避免进一步损伤。
4. 疼痛管理肱骨骨折可能会导致剧烈的疼痛,因此有效的疼痛管理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向病人介绍以下内容:- 使用疼痛缓解药物,如非处方止痛药或者医生开具的处方药物,以减轻疼痛。
- 使用冷热敷治疗,如冰敷或者热敷,以缓解疼痛和减轻肿胀。
- 采取适当的歇息和放松措施,以减少疼痛和不适感。
5. 康复进程和预防措施最后,我们需要向肱骨骨折病人介绍康复进程和预防措施,以匡助他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康复过程和预防再次受伤。
我们可以向他们解释以下内容:- 康复过程的时间和阶段,包括初始阶段的歇息和保护、中间阶段的康复运动和功能恢复,以及最终阶段的日常活动和功能改进。
- 遵循医生和物理治疗师的建议和指导,包括定期复诊和进行康复训练。
肱骨骨折病人的健康教育

肱骨骨折病人的健康教育引言概述:肱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它会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了帮助肱骨骨折病人更好地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介绍肱骨骨折病人的健康教育。
一、饮食健康1.1 蛋白质摄入:肱骨骨折病人需要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以促进骨折的愈合。
建议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肉、蛋、奶制品等。
1.2 钙和维生素D:钙和维生素D是骨骼健康所必需的。
肱骨骨折病人应增加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可通过食物或补充剂来实现。
1.3 水分摄入: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维持骨骼和身体的健康。
肱骨骨折病人应每天饮用足够的水,避免脱水的情况发生。
二、康复锻炼2.1 早期康复锻炼:在医生的指导下,肱骨骨折病人可以进行早期康复锻炼。
这些锻炼包括肩关节活动、手指活动、肘关节活动等,旨在恢复肌肉的力量和关节的灵活性。
2.2 逐渐增加负荷:随着康复的进展,肱骨骨折病人可以逐渐增加锻炼的负荷。
例如,可以使用轻负荷的哑铃进行肌肉锻炼,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肌肉的恢复。
2.3 注意休息和恢复:肱骨骨折病人在进行康复锻炼时,要注意适度休息和恢复。
过度锻炼可能会导致肌肉疲劳和骨折的恶化,因此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锻炼和休息的时间。
三、日常生活注意事项3.1 避免重物提拿:在康复期间,肱骨骨折病人应避免提拿过重的物品,以免对骨折部位造成额外的压力和损伤。
3.2 使用辅助工具:为了减轻肱骨骨折病人的负担,可以使用辅助工具,如拐杖、手扶拖等,来帮助行走和日常活动。
3.3 避免剧烈运动:在康复期间,肱骨骨折病人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对骨折部位造成二次损伤。
可以选择一些适度的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来保持身体的活动性。
四、心理支持4.1 寻求社会支持:肱骨骨折病人可以寻求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与他们分享自己的困惑和情绪,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
4.2 参加康复小组:加入肱骨骨折康复小组,与其他病人分享康复经验和交流,可以获得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肱骨髁上骨折的健康宣教

骨折可能导致疼痛、肿胀、畸形、活动受限等症 状,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骨折的分类
01
稳定性骨折:骨折端稳定, 不易发生移位
02
不稳定性骨折:骨折端不 稳定,容易发生移位
03
开放性骨折:骨折端与外 界相通,容易发生感染
04
闭合性骨折:骨折端不与 外界相通,不易发生感染
02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 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
03 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 休息和睡眠
04 避免摔倒、碰撞等意外伤害, 尤其是在湿滑路面、楼梯等 地方行走时,要格外小心
增强骨骼健康的方法
1
保持均衡饮食:摄取 足够的钙、磷、维生 素D等营养素
2
适度运动:进行有氧 运动和力量训练,增 强骨骼和肌肉强度
在日常生活中,避
4
免过度劳累和长时
间保持同一姿势,
以免造成骨骼疲劳
和损伤。
在进行户外活动时, 5 注意安全,避免摔 倒和碰撞。
定期进行体检,及
6
时发现并治疗骨骼
和关节疾病,以降
低骨折的风险。
谢谢
汇报人
肱骨髁上骨折 的健康宣教
目录
01. 骨折概述 02. 肱骨髁上骨折 03. 骨折的治疗 04. 骨折的预防
骨折概述
1
骨折的定义
骨折是指骨骼受到外力作用,导致完整性和连续 性遭到破坏,出现断裂或变形的情况。
骨折可以分为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前者皮 肤完整,后者皮肤破裂,骨折断端与外界相通。
04
康复治疗:减轻疼痛,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适用于轻度骨折,包括石 膏固定、夹板固定等
肱骨骨折病人的健康教育

肱骨骨折病人的健康教育肱骨骨折是指上臂骨(肱骨)的断裂,常见于骨质疏松、高龄人群以及运动过度引起的外伤。
对于肱骨骨折病人,健康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旨在帮助病人了解骨折的治疗过程、康复期的注意事项以及预防再次受伤的方法。
以下是肱骨骨折病人健康教育的标准格式文本:一、骨折治疗过程1. 诊断和评估:肱骨骨折的诊断通常通过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确定。
医生会根据骨折的类型和程度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2. 确定治疗方案:治疗肱骨骨折的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通常适用于骨折未错位或错位不明显的情况,通过石膏固定或外固定器固定骨折部位。
手术治疗适用于骨折错位明显或伴有其他骨折的情况,通过手术复位和内固定来恢复骨折部位的稳定性。
3. 康复期护理:在治疗过程中,病人需要定期复诊,医生会根据骨折的愈合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病人需要注意避免再次受伤,遵循医生的康复建议进行康复训练。
二、康复期的注意事项1. 饮食调理:病人在康复期间需要注意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骨密度的恢复。
2. 疼痛管理:在康复期间,病人可能会出现疼痛不适感。
医生会开具相应的镇痛药物,病人需要按时按量服用,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3. 伤口护理:如果病人接受了手术治疗,需要注意伤口的清洁和消毒,避免感染。
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伤口护理,如更换敷料。
4. 动作限制:在康复期间,病人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避免进行过度活动或负重,以免影响骨折的愈合和稳定性。
5. 康复锻炼:康复期间,病人需要进行适度的康复锻炼,以增强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
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如手指屈伸、肩关节活动等,但需要避免剧烈运动和受伤风险较高的活动。
三、预防再次受伤的方法1. 安全环境:病人需要在家中和工作场所创造安全的环境,避免摔倒、碰撞等意外伤害。
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安装扶手、避免地面湿滑等。
2. 骨质密度检查:对于骨质疏松的病人,建议进行骨质密度检查,了解自己的骨密度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补充钙和维生素D、进行适度的运动等。
小儿外科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围手术期健康教育

小儿外科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围手术期健康教育一、肱骨髁上骨折的基础知识(一)何为肱骨髁上骨折?肱骨髁上骨折是指肱骨干与肱骨髁之间较薄弱处发生的骨折。
发生骨折后,神经、血管容易受到损伤。
肱骨髁上骨折以小儿多见,常出现肘内翻或外翻畸形。
肱骨髁上骨折可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
(二)发生肱骨髁上骨折后会出现哪些症状?1.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肘关节功能障碍,肘部出现疼痛、肿胀、皮下淤斑,肘部向后突出并处于半屈位。
2.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可出现尺侧或桡侧的移位,少有合并神经、血管损伤,但应注意,如果骨折端刺破肘后皮肤,就会形成开放性骨折。
二、肱骨髁上骨折术前健康教育知识(一)如何诊断?1.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诊断检查时会伴有骨摩擦音及假关节活动,肘前方可扪到骨折断端,但肘后三角关系正常。
在诊断中,应注意有无血管及神经损伤,观察前臂的肿胀程度,桡动脉的搏动情况及手的感觉、运动功能。
2.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诊断在X线片上可见骨折典型移位。
(二)治疗方法有哪些?1.非手术治疗对于受伤时间短、局部肿胀轻、无血液循环障碍的患儿,可进行手法复位外固定。
2.手术治疗适用于手法复位失败,可能会产生严重畸形或骨折难以愈合;合并严重的血管、神经损伤;合并有同侧肱骨干或前臂骨折以及骨折畸形连接或肘内、外翻畸形严重者。
(三)术前饮食有哪些要求?(1)指导患儿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患儿遵医嘱进行食物选择。
(2)手术当天0时禁饮食,防止手术过程中呕吐或误吸。
三、肱骨踝上骨折术后健康教育知识(一)术后护理的要点是什么?(1)生命体征的观察,严密观察患儿意识、呼吸、脉搏、血压、四肢肌力及体温的变化。
(2)观察患肢末梢血运及手的感觉、颜色、运动等情况。
(3)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情况。
(4)用软枕将患肢垫高,使患肢高于心脏水平,早期进行手指及腕关节的活动,以减轻水肿,促进肿胀消退。
(5)正确评估疼痛程度,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必要时进行多柳式联合镇痛。
肱骨骨折病人的健康教育

肱骨骨折病人的健康教育肱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主要指肱骨(上臂骨)发生断裂或折断。
这种骨折可能导致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了帮助肱骨骨折的病人更好地康复,以下是一些关于肱骨骨折病人的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1. 肱骨骨折的病因和症状:- 肱骨骨折通常由于直接外力作用引起,如跌倒、运动损伤或交通事故等。
- 主要症状包括剧烈疼痛、肿胀、局部压痛和活动受限等。
2. 诊断和治疗:- 如果怀疑肱骨骨折,应立即就医进行确诊。
- 诊断通常通过X射线检查进行。
- 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具体取决于骨折类型和程度。
3. 康复阶段:- 康复阶段是肱骨骨折患者恢复功能的重要阶段。
-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疗法、功能锻炼和营养支持等。
- 物理疗法可以帮助减轻疼痛、减少肿胀和促进血液循环。
- 功能锻炼包括肌肉强化和关节活动,有助于恢复手臂的力量和灵活性。
- 营养支持是保证骨折愈合和肌肉恢复的重要因素,建议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4. 注意事项:- 在康复期间,避免过度使用受伤的手臂,以免引起进一步的损伤。
- 遵循医生和物理治疗师的建议,按时进行康复锻炼和复查。
- 注意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感染的发生。
- 避免接触高风险活动,如高空作业和剧烈运动,以免再次受伤。
5. 心理支持:- 肱骨骨折可能对患者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如焦虑、抑郁和自卑等。
- 寻求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并与医疗团队保持良好的沟通。
- 参加康复支持小组或心理咨询,以获得更多的支持和指导。
6. 预防措施:- 预防肱骨骨折的最佳方法是遵循安全指导,如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和避免危险行为。
- 定期进行体检,保持良好的骨骼健康,如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避免骨质疏松。
以上是关于肱骨骨折病人的健康教育的一些重要内容。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肱骨骨折及其康复过程,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促进康复。
如果有任何进一步的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指导,请及时咨询医生或康复专家。
肱骨骨折病人的健康教育

肱骨骨折病人的健康教育肱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主要发生在肱骨(上臂骨)的中段或近端。
对于肱骨骨折的病人来说,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病情,促进康复进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肱骨骨折病人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骨折的基本知识、治疗方案、康复锻炼以及生活护理等方面。
一、骨折的基本知识1. 了解肱骨骨折的原因和发病机制:肱骨骨折通常是由于外力作用导致骨折,如摔倒、运动伤害或意外事故等。
2. 了解骨折的分类:肱骨骨折可分为干骺端骨折、干骺端骨折和干骺端骨折等不同类型,不同类型的骨折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3. 了解骨折的症状和体征:骨折后会出现剧烈疼痛、肿胀、局部压痛、畸形等症状,有时还会出现皮肤破裂和骨折部位的可见变形。
二、治疗方案1. 了解不同治疗方法的选择:根据骨折的类型和程度,治疗方法可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主要包括石膏固定和功能性治疗,而手术治疗则需要通过手术将骨折复位并固定。
2. 了解手术治疗的注意事项:手术治疗后需要注意术后伤口护理、药物使用和康复锻炼等方面,避免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三、康复锻炼1. 理解康复锻炼的重要性:康复锻炼是肱骨骨折病人恢复功能的关键,通过适当的锻炼可以促进骨折愈合和肌肉力量的恢复。
2. 学习正确的康复锻炼方法:康复锻炼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指导进行,包括主动和被动的关节活动、肌肉力量锻炼和平衡训练等。
3. 注意康复锻炼的频率和强度:康复锻炼应逐渐增加频率和强度,但要避免过度使用受伤的肢体,以免引起二次伤害。
四、生活护理1. 居家护理:骨折病人在康复期间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居家环境,避免滑倒和碰撞等意外事故。
2. 饮食调理:饮食应健康均衡,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有助于骨折的愈合和康复。
3. 心理支持:骨折病人在康复期间可能会面临情绪低落和焦虑等问题,需要家人和医生的关心和支持,同时可以通过参加康复小组等方式获得心理支持。
总结:肱骨骨折病人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骨折的基本知识、治疗方案、康复锻炼和生活护理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健康教育
病人评估:
了解病人、家属的学习能力及对疾病的认识程度,以及对治疗、护理、检查、操作、手术、用药的态度和反应。
教育目标:
教育对象能够:1、简述病情观察的方法、功能锻炼的意义及一般原则。
2、掌握患儿的生活护理方法及饮食、用药的护理。
3、了解疾病的概况、治疗、预后及转归。
教育内容:
1、疾病简介
肱骨髁上骨折主要是指肱骨内外髁上下2cm范围内的骨折,多发生于3~12岁的儿童。
我院主要采用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术,尺骨鹰嘴骨(T型钉)牵引术治疗,部分需要行手术治疗。
为使患儿更好的配合治疗、护理,向家长做如下指导:
2、心理指导
在情志方面,允许患儿哭闹发泄,不要训斥。
家属可以利用语言和非语言沟
通技巧多与患儿交谈,转移注意力,可以缓解疼痛。
比如:抚摸、呵护患儿,交
谈时应注意声调、音量及速度,应富有童趣,提供一些玩具、画板、少儿图书等
使其情感与注意力转移到游戏、绘画等活动中来。
患儿治疗时家属要避免因惊慌
或使用不恰当的语言增加患儿的恐惧心理。
3、饮食指导
(1)骨折早期(骨折后1~2周):饮食原则上以清淡为主,如蔬菜、蛋类、豆制品、
水果、鱼汤、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热、油腻,尤不可过早施以肥腻滋补之品,如
骨头汤、肥鸡、炖水鱼等,否则淤血积滞,难以消散,必致拖延病程,使骨痂生成
迟缓,影响日后关节功能的恢复。
在此阶段,食疗饮食宜活血化瘀、清淡易消化之
品,如田七瘦肉汤、鱼片汤、金针木耳汤,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对于热象的患儿
宜凉血清热的食物,如莲藕汁、马蹄水、苦瓜排骨汤。
(2)骨折中期(骨折后3~4周):饮食上由清淡转为适当的高营养补充,以满足骨
痂生长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谱上加以骨头汤、田七煲鸡、动物肝脏之类,以补给
更多的维生素A、D,钙及蛋白质。
食疗饮食宜补气和血、接骨续筋之品,如续断猪
脚筋汤、桂圆红枣鹌鹑汤、北芪乌鸡汤。
(3)骨折后期(骨折4周以上):饮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饮食宜补益肝肾、强壮筋
骨之品,如杜仲、枸杞子煲乌鸡、兔肉等,鹿筋花生汤,冬虫草炖瘦肉,杜仲牛膝
猪骨汤。
4、作息指导
保证患儿充足的睡眠,早睡早起,午间可睡2小时左右午觉,时间勿过长,以免
影响夜间睡眠。
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开放性骨折;伴有神经、血管损伤;移位严重,肿胀厉害,有可能影响肢端血液循环;多次手法复位未能成功者;陈旧性骨折且骨位不佳者及较大儿童(12岁以上)可采用切开复位穿针内固定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患儿术前一晚应根据医嘱禁饮食。
术后应抬高患肢,有利于静脉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还应密切观察指端皮温、色泽、感觉及运动情况。
若伤口有引流管,翻身时注意勿挤压、防止引流管脱落。
麻醉恢复期,应遵医嘱禁饮食。
术后,伤口敷料应防水、应保持敷料清洁、干燥。
若有特殊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护士。
5、用药指导
(1)、应遵医嘱服药,中药需饭后半小时加热后服用,服药过程中若有不适应立即
告知医护人员。
(2)、使用外用药时,若患儿用手接触,应予其洗手,进口有害。
若用药过程中,
皮肤出现瘙痒、出红疹、水疱等症状,则出现了过敏反映,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及
时处理。
6、病情观察指导
小夹板是维持骨折正常位置的外固定装置,家属不能随意松解系带。
观察小夹板包扎的松紧度,以布带能在夹板上下移动1cm为标准,若发现小夹板松脱或过紧请及时通知医务人员,不能自行调整。
固定期间,保持患肢功能位置。
若患儿出现肢端皮肤青紫或苍白,肤温较对侧下降甚至冰凉,主诉剧痛、麻木等现象,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牵引患儿家长不要擅自改变患儿体位,保持牵引所需的体位和力线。
保持牵引重锤悬空,不可着地或靠在床架上,不可随意增减牵引重量,牵引绳应滑动自如,不得在牵引绳上覆盖被服,以免引起牵引无效。
保持牵引针孔敷料清洁干燥,勿将其浸湿,若发现牵引针孔敷料浸湿或渗血渗液,及时通知医务人员进行消毒更换。
观察牵引钢针有无松动、滑脱,如发现牵引针向一侧偏移时,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7、行为指导
(1)骨折早期(1-2周):伤后即可开始手部的主动握拳练习达每日200次左右,及腕关节屈伸活动,并配合予以手指、手腕给予轻柔的抚摸或按压、推压消肿,以促进伤肢肿胀消退。
卧床患儿可行三点支撑法下抬臀练习,达每日50次左右,以预防褥疮的发生并活动下肢。
(2)骨折中期(2-4周):继续加强手部主动握拳练习,可达每日300-400次左右,并配合伤肢前臂轻手法抚摸、揉捏以舒筋活络、改善局部血循环。
在病情许可下,可行床上耸肩活动,以恢复肩关节的功能。
可增加抬臀练习强度,达每日100-200次,以促进下肢肌力的恢复。
(3)骨折后期(4周以上):在医生指导下以肘关节为中心,进行肘关节的屈曲和前臂的旋转练习。
以患儿不过度疼痛,能耐受为度。
8、出院康复知识指导
(1)加强患肢功能锻炼。
(2)遵医嘱定期门诊复查。
(3)出院后,无医生允许不能随意取出夹板、刚托等外固定。
(4)患肢早期暂不负重。
(5)若伤口未拆线,应定期门诊复查,定期换药,术后14天来源拆线。
拆线前,
伤口注意防水,忌洗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