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州民间传统节日及民俗活动一览表

合集下载

连州春节的传统美食

连州春节的传统美食

连州春节的传统美食马上就要过年了,虽然现在过年的气氛慢慢地变得浓郁,但是比起以前小时候,始终还是差了很多。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连州春节的传统美食,希望有所帮助!角仔角仔,又叫油角,在过年的时候,几乎每家每户都会有,是用来招待客人的过年食品。

角仔的形状像“荷包”,亦即钱包,取其钱包饱胀的好兆头。

制作方法:(1)要和面,先将面粉加上鸡蛋、把和好的面团碾成薄片,用圆型玻璃茶杯作为角仔皮模具,做成一片片圆型角仔皮。

(2)做馅料,用炒熟的花生米(碎的),加入白炒糖、炒熟的芝麻,掺匀搅在一起,逐片放进馅子包成半月型角子,圆边捏紧并扭上花纹。

(3)放进锅里炸成金黄色,一个个美味的角仔就出来了!不过要出锅的角仔好烫,要放一会才能吃。

糖环糍糖环是广西、广东一带有名的特产小吃,是春节过年必备的好食品。

糖环在过年的时候代表好意头,预兆钱财的意思。

制作方法:(1)煮糖浆,用清水搓成糯米面团,再加入沸水和糖浆继续均匀搓。

(2)搓成粉团再用瓶子推平成一定的厚度,大概6mm左右,再用刀切成3条一块,用手捏成型。

(3)放进锅里面用油炸,香喷喷、爽口的糖环出来了,金黄金黄的,看见都流口水了!牛耳饼牛耳饼是一种据传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的小吃,口感香脆可口。

过年的时候,连州的家家户户也都是必备的美食!特点:使用奶油和南乳调味,牛耳仔有点咸有点甜,薄薄的,酥脆味让人回味无穷,一片接一片的吃不停手,是老少咸宜的'茶饭后小点心。

配料:食盐、小麦粉、白砂糖、食用植物油、南乳、鸡蛋、芝麻、奶油等。

制作方法:(1)面粉加盐水,用手搓成一块面团,程度要面团不粘手,如粘手加面粉;然后把面团放在桌子上,要面棍或玻璃瓶压平。

在面皮上均匀散上黑芝麻,再均匀涂上酱油。

(2)把面皮卷起来,卷成一条,然后用刀切成一片片,放在板上,记住不要叠一起,否则一会叠在一起的牛耳片会黏在一起撕不开。

最后放在油里炸就OK了。

注意事项:1、冻的软、硬度比较关键,太软易变形,太硬易切碎。

连州民间传统节日及民俗活动一览表

连州民间传统节日及民俗活动一览表

连州民间传统节日及民俗活动一览表连州民间传统节日及民俗活动一览表节日时间和名称民俗活动民俗特色节日地点春节期间唱春牛舞狮民间文艺表演流传千年的农作舞蹈,在表演时人物分别扮成生旦、丑旦、丑角、婆旦等角色在锣鼓声中载歌载舞,舞步以十字步和矮步为主。

东陂镇、九陂镇、星子镇一带正月十五元宵节炸狮头鞭炮炸狮头。

狮头过处户主点燃鞭炮“烧”狮头祈福,整条街上鞭炮不断,活动延至深夜,热闹非凡。

东陂镇东陂街社节(立春过后第五个戊日)民间歌舞表演也称“社时”送柳舌饭、教新牛等,村民家家做“炸酿蛋”等美食宴客。

星子镇、大路边镇部分村寨,西岸镇冲口、潘屋、河田、马带,保安镇水口、卿罡、栋头、青草村,龙坪镇元壁、乌石等村寨农历二月二民间歌舞表演村民自发组织开展各种民间文艺表演,制作地方特色美食宴客。

连州镇良江、三古滩、沙子岗、鱼田、廖屋、洋湄,东陂镇前江等村寨农历三月三抬花轿农村春游踏青活动中的游神活动,节日村民家家做艾糍等美食。

东陂镇区糊鸟仔嘴节捏糍粑,用竹枝串成一枝枝糍果,插到田头地角,让小鸟前来啄食,谓可糊鸟嘴而防鸟雀啄食谷种。

大路边镇山塘山洲、观头洞等村寨农历四月十四,祖诞节表演水族舞,唱“祁剧”丰阳祖诞节是纪念始祖南唐征南统帅吴敬元。

是日十时,在丰溪古庙燃响土花炮,然后鞭炮开路,中间醒狮舞动,游龙疾走,虾、蟹各类水族舞具随行,抬大轿,放花炮。

数千人的队伍浩浩荡荡穿村走街,进巷入庙,最后来到河边,鸣8响土花炮,礼毕。

下午和晚上唱祁剧。

是日村民家家户户制作各种美食宴客。

丰阳镇丰阳村、夏湟村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扒龙船镇区边上的小河赛龙舟,镇上万人空巷看赛龙舟、鼓声震天,家家户户制作各种美食宴客,宾朋满座,热闹非西岸镇凡。

农历五月十三,会神节会神节也称关公节,过节时村民扮刘、关、张游神,家家户户制作各种美食宴客。

大路边镇的山洲、小里水一带农历六月初六,浴佛节洗佛,抢鸡将村中祠堂供奉的神像抬至各门楼祭拜后到河中清洗祈福,人们相互泼水嬉戏,人神共浴。

中国传统庆祝活动与习俗一览表

中国传统庆祝活动与习俗一览表

中国传统庆祝活动与习俗一览表
1. 春节
- 日期: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
- 活动:家人团聚,贴春联,焰火晚会,舞狮舞龙,拜年,赏花灯
2. 元宵节
- 日期:正月十五
- 活动: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放小火车,舞狮舞龙
3. 清明节
- 日期:农历四月四日至六日
- 活动:祭祀祖先,扫墓,踏青,放风筝,吃青团
4. 端午节
- 日期:农历五月初五
- 活动: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喝雄黄酒,传递节带,穿五色线
5. 中秋节
- 日期:农历八月十五
- 活动:赏月,吃月饼,猜灯谜,舞龙舞狮,故事传唱,吃柚子
6. 重阳节
- 日期:农历九月初九
- 活动:登高远足,插茱萸,品茗,佩艾草,吃重阳糕
7. 冬至节
- 日期:农历十二月二十二
- 活动:吃冬至饺子,包元宵,拜祭祖先,晒太阳,吃饺子汤
这是中国传统庆祝活动与习俗的一览表,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的特色活动和习俗,让人们更加了解中国文化,同时也加强了家庭和社区之间的联系和团结。

请在适当的节日参与其中,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

(完整版)中国传统节庆与习俗一览表

(完整版)中国传统节庆与习俗一览表

05
重阳节
章节副标题
起源与历史
重阳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秋祭和祭祀大火星的仪式。 九九重阳节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统称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有着多重的文化意义。
习俗与活动
鸡蛋:清明节煮鸡蛋 吃,寓意把疾病和灾 难“煮”走。
馓子:清明节期间的 传统小吃,用面粉炸 制而成,香脆可口。
文化意义
纪念祖先:清明节是祭祀祖先的节日,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和思念之情。
传承文化:清明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祭祀活动传承和弘 扬中华文化。
促进家庭团结:清明节是家人团聚的时刻,祭祀祖先、扫墓等活动增强了家 庭凝聚力和亲情。
XXX
中国传统节庆 与习俗一览表
单击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X
目录
01 春 节 02 清 明 节 03 端 午 节 04 中 秋 节 05 重 阳 节
01
春节
章节副标题
起源与历史
春节起源于上 古时代的岁首 祈年祭祀,是 中华民族最隆 重的传统佳节
春节的起源蕴 含着丰厚的历 史文化内涵, 承载着人们对 新一年的祈愿
弘扬孝道:清明节强调孝道和尊老爱幼的美德,通过祭祀活动弘扬中华传统 美德。
03
端午节
章节副标题
起源与历史
起源:端午节起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
历史:端午节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 神
节日习俗: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饮雄黄酒等
文化意义: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驱邪避疫、祈 求安康的寓意

(完整版)中国传统节庆与习俗一览表

(完整版)中国传统节庆与习俗一览表

(完整版)中国传统节庆与习俗一览表中国传统节庆与俗一览表春节- 时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 简介: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农历新年,通常在公历1月或2月庆祝。

人们举行庆祝活动,包括贴春联、放鞭炮、赏花灯、包饺子等。

端午节- 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简介: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而设立的节日。

人们传统上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等,很多地方还会举行划龙舟比赛。

中秋节- 时间:农历八月十五- 简介:中秋节是一个团圆的节日,也被称为“月圆节”。

人们会欣赏月亮、吃月饼、赏花灯、赏中秋卷等。

重阳节- 时间:农历九月初九- 简介:重阳节是一个传统的祭祖节日,也有登高赏菊的俗。

人们会登高远眺,欣赏秋景,并且佩戴茱萸叶。

元宵节- 时间:农历正月十五- 简介: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人们会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等。

清明节- 时间:公历4月4日前后- 简介: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也被称为扫墓节。

人们会扫墓、祭拜先人、踏青等。

端阳节- 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简介:端阳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以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

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等。

七夕节- 时间:农历七月初七- 简介:七夕节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也被称为“牛郎织女节”。

人们会以浪漫的方式庆祝,如放天灯、写信传情、赏星等。

除夕- 时间:农历十二月的最后一天- 简介:除夕是农历年的最后一天,也是春节的前夜。

人们会进行年夜饭、守岁、放鞭炮等。

农历正月初一- 时间:农历正月初一- 简介:农历正月初一是中国传统农历新年的第一天。

人们会进行拜年、赏红包、贴春联等。

重阳节- 时间:农历九月初九- 简介: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有登高赏菊的俗。

人们喜欢在这一天登高远眺,赏秋景,佩戴茱萸叶。

元旦节- 时间:公历1月1日- 简介:元旦节是中国的法定节假日,也是西方的新年。

人们会进行庆祝活动,如燃放烟花、跨年晚会等。

教师节- 时间:公历9月10日- 简介:教师节是用来纪念教育工作者的节日。

列举8种家乡节日风俗民俗

列举8种家乡节日风俗民俗

列举8种家乡节日风俗民俗1、春节:春节习俗历史悠久,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一般要在除夕当天晚上吃团圆饭,饺子是必不可少的,代表团圆美满,红灯笼、爆竹也是不可缺少的,人们贴春联,穿新衣,逛街购物,看春晚,拜年,贴门神,香案点灯,分发红包等,每家每户举行庆祝仪式,为迎接新的一年添福气。

2、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人们一般要把端午节作为拜拜文明,尊师重道这样一个机会。

人们调制粽子,喝雄黄酒,吃桂花糕,赏菖蒲,赛龙舟,悬赏英雄,歌咏诗词,宣扬抗击疾病的伟大事迹等。

3、中秋节:中秋节是中国最重要的民间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八月十五日。

人们在这一天最重要的习俗就是赏月、赋诗和吃月饼。

中秋节拜月艺术诞生于汉代,它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色,代表着民族精神的团圆,是传统的民族节日。

4、重阳节:重阳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历来以祭祖和登高观花为主要内容。

当天,家家户户都会熬制花粥、厨房制作糕点、特制餐桌上摆满食品,整个重阳节都是一片秋意和欢乐的集体盛宴。

5、中元节:中元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叫冥节,是中国十大传统节日之一,属于七夕的前一天,一般七月十五日,有“赛鬼”和“赛神”的习俗。

它化灭阴阳,传授归元的精神。

中元节有划船比赛,有灯谜题,有拜祭先祖,有礼佛祈请福禄,还有热闹非凡的肉宴,这是中元节的主要风俗习惯。

6、乞巧节:乞巧节是国家法定节假日,也是中国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是一年中唯一一个专门庆祝女子的节日。

当晚,家家户户都要设桌,在桌子上摆上糖果,水果,糕点等,以示对女儿的祝福。

有专门的民俗歌曲,歌述和表达了丰富的乞巧要求和祝愿。

7、元宵节:元宵节是中国新年里最后一个传统的节日,往往是十五天的中国节日里最热闹的一天,也是一年之末的节日,是一种传递岁月的祝福与希冀的象征。

当日,家家户户要精心准备吃元宵,然后放爆竹,看花灯。

人们欢声笑语,互劝元宵,街上到处都是灯火辉煌,充满欢乐和祝福。

8、正月十五:正月十五又称上元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叫农历新年,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又称寒食节,人们要在晚上尝冷饭吃寒食,全家大小男老女小,老人与小孩都要尝冷饭吃,表达全家团圆的情意。

清远文化习俗

清远文化习俗

清远文化习俗清远市是一座年轻而充满魅力的城市。

位于中国广东省的中部,北江中下游,北面和东北面与韶关市为邻,东南和南面接广州市,南与佛山市接壤,西与肇庆市相连,是珠江三角洲开放地区和粤北山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汇集区之一,也是广东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

现辖:清远市区(清城区)及清新区、佛冈县、阳山县、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并代管英德市、连州市两个县级市,共1区2市5县,总面积1.9万平方公里。

所以清远的文化习俗多种多样,丰富多彩。

禾楼歌又叫南歌,是清远本土民间歌唱艺术。

起源于明末清初,流传于今清新县的清西平原区一带。

歌词一般每七字为一句,逢双句押韵,盛大节庆赛歌时,要搭两个“三丈六”高的“禾楼”,歌者在上演唱,分为坐台和攻台两方,此谓禾楼歌名称的来由。

三人燕尾龙舟竞赛“中国龙舟之乡”清远,赛龙舟这项传统娱乐运动极为普及,清远传统三人燕尾龙舟赛已有300多年历史,是一项群众喜爱的民间体育竞技。

每年端午节前后,清新县、清城区各地纷纷举办,锦旗罗伞、锣鼓喧天,观众甚多热闹非凡。

燕尾龙舟又称龙标,三人划艇,尖头燕尾式样,又叫“燕尾艇”或“禾艇”,舟长三丈,短小轻盈,江河、池塘、山溪,都可作竞渡赛场,这是清远赛龙舟普及的主要原因。

传统燕尾龙舟竞赛,不分男女,不固定比赛时间,没人追赶时结束,圈数多者获胜。

因而比赛时间持续到第二天,出现挑灯夜战的壮观场面。

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将比赛规则改为在规定时间内圈数最多者获胜。

龙舟竞渡,河道中锣鼓声与呐喊声此起彼伏,竞渡者汗水与雨水渗透、力量与智慧在比拼。

河堤上,数千上万名群众注目观看,争先目睹龙舟竞渡的风采。

奖品一般有烧猪、锦旗、罗伞和奖金。

清远传统三人燕尾龙舟赛历史悠久,形式独特,群众参与热情高,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抢花炮,是流传在民间的一项传统体育竞技活动。

据传明未清初时期,壮族举办庙会,冬季丰年举行。

抢花炮的人,八至十人一组,自由组合。

广东省连州市泼水节

广东省连州市泼水节

广东省连州市泼水节
《广东省连州市泼水节》
广东省连州市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地方,每年农历三月,这里都会举行一场别具特色的泼水节活动。

这项传统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感受这场盛会。

泼水节源自于傣族传统节日,是一种祈福之意的庆祝活动。

人们在节日当天会穿着传统服装,手持水瓢和水枪,互相泼洒水花,以示心意。

泼水的活动不仅是为了祈福,也是为了驱散不祥之气,象征着新的一年将带来好运和丰收。

在泼水节当天,连州市街道上挤满了人群,热闹非凡。

沿街的商铺也会为游客提供各种水枪和水瓢,并摆放着美食小吃的摊位,人们可以尽情品尝各种美食,感受传统节日氛围。

此外,泼水节期间还会有传统的庙会、龙舞表演和民俗活动等,让游客们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游客们与当地居民一起共度这个难忘的时刻。

广东省连州市泼水节不仅展示了当地人们的热情好客和悠久的传统文化,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独特的体验机会,让人们带着愉悦的心情回味无穷。

这一传统活动的举办也为当地的经济和旅游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城市的一张亮丽的名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坐歌堂
“坐歌堂”是连州过山瑶喜爱的一种 歌唱形式。晚上大家围拢在厅堂中或 火塘边,按预定的位置坐下来唱歌。
瑶安乡 三水乡
农历十
过节村寨以民间文艺表演形式庆祝
月 十 三 民间文 解放,家家户户制作各种美食宴客, 丰阳镇、东陂镇部
至十八, 艺表演 宾朋满座,热闹非凡,其中尤以丰阳 分村寨
解放节
镇夏湟村(10月15日)、梁家水村(1
老少姑娘好好款待,欢叙亲情。
又名“摸八仙”,诙谐幽默的传统歌
农历八 月中秋 前后
调花鼓
舞,表演时只有两个演员,一男一女 东陂镇
围着旋转,边转边唱,伴着舞动的“扇 丰阳镇
花”、“手巾花”形成一个完美的构图。
表演具有浓厚的乡土气味。
大神会是源自汉代的古老傩戏。“大
神”由人戴面具扮演,穿着龙袍座在
农历九
九陂镇 东陂镇
载歌载舞。
不定期 水路歌 流传千年的小北江上的船歌
连州镇
不定期
传统民间歌舞,起初是以民间小调夹 杂歌舞的小演唱形式。表演程式有高 采茶戏 步、矮步、马步、等等,生活气息浓 九陂、清水一带 郁,有说有唱,载歌载舞,轻松活泼, 深受当地群众欢迎。
帅吴敬元。是日十时,在丰溪古庙燃
农历四 月十四, 祖诞节
表演水 族舞, 唱“祁 剧”
响土花炮,然后鞭炮开路,中间醒狮
舞动,游龙疾走,虾、蟹各类水族舞 具随行,抬大轿,放花炮。数千人的 队伍浩浩荡荡穿村走街,进巷入庙,
丰阳镇丰阳村、夏 湟村
最后来到河边,鸣8响土花炮,礼毕。
下午和晚上唱祁剧。是日村民家家户
户制作各种美食宴客。
农历五
镇区边上的小河赛龙舟,镇上万人空
月初五, 扒龙船 巷看赛龙舟、鼓声震天,家家户户制 西岸镇
端午节
作各种美食宴客,宾朋满座,热闹非
凡。
农历五 月十三, 会神节
会神节
也称关公节,过节时村民扮刘、关、 张游神,家家户户制作各种美食宴 客。
大路边镇的山洲、 小里水一带
将村中祠堂供奉的神像抬至各门楼

活动延至深夜,热闹非凡。
星子镇、大路边镇
社节(立 春过后 第五个 戊日)
民间歌 舞表演
部分村寨,西岸镇
也称“社时”送柳舌饭、教新牛等, 村民家家做“炸酿蛋”等美食宴客。
冲口、潘屋、河田、 马带,保安镇水口、 卿罡、栋头、青草
村,龙坪镇元壁、
乌石等村寨
连州镇良江、三古
农 历 二 民间歌 村民自发组织开展各种民间文艺表 滩、沙子岗、鱼田、
竽,两人在一米宽的八仙桌上跳长 鼓。这种仪式,反映瑶族同胞惦念祖 先,祈求人丁安泰、五谷丰登、六畜 兴旺的愿望。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 产项目。
三水瑶族乡的瑶族布袋木狮舞是广 东省乃至中国境内独一无二的道具 舞蹈,是连州瑶族人在千年长途迁徙 表演瑶 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集歌、舞、乐为一 族布袋 体的综合艺术形式,表现了瑶民勤劳 三水瑶族乡挂榜村 木狮舞 勇敢的本性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 布袋木狮造型独特,狮被用一黄布做 成布袋形状,内可藏若干人舞动,变 幻莫测,情趣盎然。
连州民间传统节日及民俗活动一览表
节日时 间和名 称
民俗活 动
民俗特色
节日地点
春节期 间
唱春牛 舞
狮民间 文艺表 演
流传千年的农作舞蹈,在表演时人物 分别扮成生旦、丑旦、丑角、婆旦等 角色在锣鼓声中载歌载舞,舞步以十 字步和矮步为主。
东陂镇、九陂镇、 星子镇一带
正月十
鞭炮炸狮头。狮头过处户主点燃鞭炮
五 元 宵 炸狮头 “烧”狮头祈福,整条街上鞭炮不断, 东陂镇东陂街
舞马鹿是百年来流传在西岸镇东田
坪村的一种特有的中国民间舞蹈。当
农历八
地群众依据心中的美好想象,将马鹿
月十三, 归家女
舞马鹿
塑造成一个非鹿非马非牛的半仙动 物,象征着福寿和吉祥,每逢节日或
西岸镇东田坪村
联谊会
喜庆之时,村民就以舞马鹿这种舞蹈
表达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良好愿
望。当天各家各户都要请回已出嫁的
瑶安乡盘石里村
舞、竹竿舞自娱自乐。
农历六 月初六
接姑姑
也称天后娘娘诞,当天各家各户都要 请回已出嫁的老少姑娘,好好款待一 番。大路边镇油田村还将其姑祖
大路边镇油田村、 星子镇大水边村等
婆刻成神像,由星子镇大水边村的婆 家接回娘家供奉。
农历七
月初七, 七月香
对山歌
也称“七巧节”传统的情人相会节日, 大路边镇的马占、
农历六 月初六, 浴佛节
洗佛, 抢鸡
祭拜后到河中清洗祈福,人们相互泼 水嬉戏,人神共浴。然后是抢活鸡, 连州镇沙坊村 抢得者意味着全年行好运。当天家家
户户制作各种美食宴客,热闹非凡。
将村中祠堂供奉的神像抬至各门楼
农历六 月初六, 神老节
洗佛, 祭祀
祭拜后到河中清洗祈福,人们相互泼 水祈福。当天家家户户制作各种美食 宴客。饭后瑶民们跳起瑶族小长鼓
月二
舞表演 演,制作地方特色美食宴客。
廖屋、洋湄,东陂
镇前江等村寨
农历三 月三
抬花轿
糊鸟仔 嘴节
农村春游踏青活动中的游神活动,节 日村民家家做艾糍等美食。
捏糍粑,用竹枝串成一枝枝糍果,插 到田头地角,让小鸟前来啄食,谓可 糊鸟嘴而防鸟雀啄食谷种。
东陂镇区
大路边镇山塘山 洲、观头洞等村寨
丰阳祖诞节是纪念始祖南唐征南统
盛行男女对山歌。
山洲

一带
用鞭炮炸龙。观者点燃鞭炮往稻草制
农历七 月十四
舞火龙
作的“火龙”上扔,舞者以此祈福。 连州镇鹅公潭村
这是充满勇武、彪悍传统民间夜间
的民俗活动。
农历八 月十五 至十七
舞香火 龙
用鞭炮炸龙。观者点燃鞭炮往稻草制 作的“火龙”上扔,舞者以此祈福。 星子镇、大路边镇
这是充满勇武、彪悍传统民间夜间 等地 的民俗活动。
龙椅上,头顶神伞,由八位汉子抬着,
月初九, 大神会 前边有戴青面獠牙面具的“判官”和 保安镇
重阳节
“行者”开路等游行。大神会为民间
接神驱鬼祈福的傩戏活动,祈求来年
风调雨顺。
农历十 月十六, 盘王节
表演瑶 族高台 小长鼓
小长鼓舞是连州瑶安乡盘石里村的 特有舞蹈,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瑶安瑶族乡盘石里 节日要打长鼓时,瑶族同胞们点上香 村 烛,打起锣鼓,吹起唢呐、横箫、笙、
0月17日)最为隆重
十样锦一般在婚嫁、丧葬等红白喜事
十样锦
和祭祀活动中演奏,十样锦表演在1 还获得了广东省第一届民间
星子镇黄村、四方 村
艺术汇演二等奖。
不定期
又称纸马灯,俗称唱马灯。表演时小
马灯调
旦将纸马扎于腰间作骑马状,小生手 执马鞭作带马状;丑角则打浪伞、舞 扇花,众人围成一圈,或内外圆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