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辩证关系
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课堂小结
认识世界 改造客观世界 人类的两项 基本活动 目的 改造自然界
改造人类社会
改造世界观 核 心
改造世界
改造自己的思想 改造人生观
改造价值观
改造主观世界 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 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关系 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 都离不开 实践 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
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提高 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4. 改造客观世界的任务具有历史性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
人怎样才能不落后?
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
二.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主观世 界 改造主观世界
改造自己的思想 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 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 是指人们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相对 稳定的内心世界。它来自并反映客观世界。 (1)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改造主观世界中,世界观、人生观和 价值观的改造处于核心的地位。
自然界 整个 人类社会 世界
客观世界 相互联系的 统一整体
人的思维
主观世界
人类两项基本活动:
认识
基础
自然界
世 界
改造
目的
客观世界 人类社会 思维 主观世界 辨证关系
一. 改造客观世界的任务
第一框
改造客观世界的任务
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联系的
认识世界:就是正确地认识世界的普遍本质及发展规律,
第二框:
科学理论对改造世界的
指导作用
19世纪以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蒸气机、发 电机、计算机等的兴起和普及),带来了经济繁 荣。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以很大篇幅总结了资 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技术进步对经济所起的作用, 指出科学技术创造一种生产力,会生产较大量的 使用价值,减少一定量效果上的必要劳动时间。 最早在工程领域开展经济评价工作的是美国 的惠灵顿,他用资本化的成本分析方法来选择铁 路的最佳长度或路线的曲率,他在《铁路布局的 经济理论》(1887年)一书中,对工程经济下了 第一个简明的定义:“一门少花钱多办事的艺 术”。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作者:常中正来源:《学理论·上》2014年第07期摘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是彼此联系、相互统一、不可分割的。
改造主观世界,核心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切实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问题。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
通过阐述价值与价值观的哲学内涵,从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思想与观念入手,找出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所包含的特点,进一步阐述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当代意义,是当今时代最进步的价值观。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认识论;党的理论创新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9-0027-02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核心是实现人民的发展,改善人民的生存现状,一切为了国家和社会,为了广大无产阶级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它是建立在尊重人、关爱人的基础上,在与国家和社会利益不矛盾的情况下,努力实现个人价值的观念。
正确树立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不动摇,能够使人民明确社会发展的方向,凝聚人民的力量,为党和民族的富强、为国家和社会的前进做出贡献。
一、价值与价值观的哲学概念价值:在哲学上,价值首先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价值同人的需要有关,但他不是由人的需要决定,其所表达的是一种人与物之间的需要与满足的对应关系,即事物(客体)能够满足人(主体)的一定需要,成为人们目的、兴趣所追求的对象。
价值源自于主体的需要,价值的形成实质是主客体之间需要与满足关系的不断生成。
我们通过观察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生活环境和自然事物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就可以发现人和生活环境各自具有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性质和能力,发现人和环境具有的价值。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8版)第二章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

有助于我 们提高自身的 思想修养和精 神境界。
有助 在改变 的同时 转向自 重视并 人自身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 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 动状态的范畴,是指人在活 和利用必然所表现出的一种 态。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 的改造”。
人不能摆脱必然性的制 识必然性的基础上才有自由 是人的自有限度,也是自由 规律。
*必然性即规律性,指的是 意识而存在的自然和社会发 观规律。
任性不是自由,无知不能获得自由 自由是有条件的。
认识条件 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
AB
实
能够将获得的规
认识必然和争取自由,是人类认识 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是一个历 史性的过程。
任何实践都是一定历史阶段的具体 实践,由主客观条件制约的自由也必然 是历史的、具体的,超越社会发展阶段、 超越实践能力与实践发展水平的自由是 不可能实现的。
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从实际出发,关键是要注重事实, 从事实出发。
(二)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
思想路线就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 行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一定的世 法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和贯彻。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基本内涵: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 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改造世界——有利于生 展的需要,创造自己 界和生活方式。
(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及其
对立统一
客观世界
主观世
改造二者:辩证统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 世界的观点有重要意义:
1
2
有助于我们 提高认识世界的 能力,在工作中 努力做到主观符 合客观,更好地 处理主观世界和 客观世界的关系。
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

1、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过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 这从哲学上看是因为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保证正确的方向 B、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应加强人的主观世界的改造 C、弘扬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D、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多数人认为,捐献骨髓是直接从供者骨内抽取骨髓, 因而很害怕,不敢捐献,造成我国医用骨髓缺乏。这说明 A、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 B、人的主观世界状况影响着人的行为 C、要加强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 D、人的自然性中渗透着人的社会性
相互联系
改造自然界
相互促进
改造人类社会
(1)改造自然界的活动推动着生产和科学文化
的发展,从而也推动着社会制度的变革和发展。 (2)正确改造社会的活动,调整和改变了经济、 政治、思想等各个领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然 推动科学文化的进步和社会生产的发展,从而也就
推动着改造自然的活动越来越向纵深发展。
4、改造客观世界的任务具有历史性
(1)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人们面临的改 造客观世界的任务是不同的。 2、我们现阶段改造客观世界的任务-----把 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古今中外,名家伟人,总是谆谆教诲人们 要注意改造自己。 “吾日三省吾身”,是谓不懈的改造;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谓求进 的改造;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人为鉴可明得 失”,是谓借鉴的改造; “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是谓终 生的改造 。 改造的针对性、方式等各不相同,但有一点 却是共通的,那就是自觉意识与持久毅力。
认识世界就是认识世 界的本质及其发展 规律
改造世界具体地说就 是改造自然界、改 造社会、改造人们 的关系和人自身即 改造客观世界和主 观世界
2、联系 认识世界的 目的是为 了改造世 界。改造 世界又有 利于认识 世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六讲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

而不是以可能性为依 据的。
(二)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 路线的核心
1.思想路线与认识路线的定义及其辩证关系
(1)定义
思想路线就是人们实践活动中用以指导行 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一定的世界观和 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和贯彻,认识 路线和思想路线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一)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辩证 统一
1.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人类创造历史的两 个基本活动
(1)认识世界:主体能动的反映客体,获 得关于事物本质及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 探索和掌握真理。
(2)改造世界 人类按照有利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改变事物的现存形式,创造自己的理想形 式和生活方式。
2.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统 一的辩证关系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 论的基本要求
(二)实事求是是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 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
案例导入1:领导下河游泳证明水质好
2012年,某市领导曾表示,检验河水治理 成效,不以报上来的数据为标准,要求以 领导下河游泳作为治理好的标准,要求环 保局长带头下河游泳。
的出发点。
2.“实际”: 变化发展着的实际;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
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
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 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的思想、原则为根据 的。这些原理不过是以现存的阶级斗争, 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 述。
3.从实际出发,关键 是要尊重事实,从事 实出发
平衡到均衡的过程,即使达到很高的水平 也会有差别。
5.自由和必然的关系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 始终,并成为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永恒矛盾
2022年天津财经大学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天津财经大学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2、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3、实践的中介是()A.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B.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C.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D.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4、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的标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D.一元论和二元论5、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A.是不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B.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C.是不是有新形式和新特点D.是不是得到大多数人的承认6、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都存在的经济关系是()A.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制B.实行按劳分配原则C.实行按需分配原则D.实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体制7、采用“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方法的是()A.空想社会主义者B.马克思主义C.唯物主义D.唯心主义8、马克思说:“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这说明了()A.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形式B.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的基本形式C.暴力革命与和平发展互相排斥D.暴力革命与和平发展可以相互取代9、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主要依据是()A.现代无产阶级日益壮大和觉醒B.个别企业有组织的生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尖锐化D.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10、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A.生产力B.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D.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11、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生产资料所有制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12、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于()A.具体劳动B.剩余劳动C.商品的生产形式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13、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A.它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B.它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本身具有价值C.它具有计量单位D.它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1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宏观管理和调节体现的是()A.全体劳动人民的经济利益B.个别金融寡头的经济利益C.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D.国有企业的经济利益15、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过渡性要()A.否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切改良B.对资本主义采取全面肯定的态度C.借鉴资本主义社会中反映人类文明进步的改良D.借鉴并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二、多项选择题16、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基本形态有( )A.朴素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庸俗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17、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A.对工人的剥削程度B.预付资本量的大小C.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D.劳动生产率的高低18、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是建立在()A.建立在个体高度自由自觉的基础上B.建立在每个人的发展之上C.旧式分工的消除D.生产力的极大发展19、垄断价格是()A.垄断资本家取得垄断利润的主要手段B.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规定的商品价格C.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D.成本价格加垄断利润20、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行动的指南,为什么?()A.马克思主义教给我们认识世界的方法。
专题: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

(4)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①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 修养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
②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需要不断改 造主观世界;
③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脚踏实地, 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 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5)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现代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导致就业形式多样 化,就业方式不断增加,可以更加灵活地选择。
《文化生活》的角度
一、文化对人的影响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 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 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 人创造文化,文化塑造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 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们能主动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参加健 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途径。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艰苦 奋斗精神任何时候都是应该弘扬的。
劳动者
根据个人的兴趣、专长和 ⑴树立自主择业观 条件,自主选择职业。
⑵树立竞争就业观 要通过劳动力市场竞争来 实现自主择业。 ⑶树立平等就业观 各种正当职业劳动者,都是创造社会 财富所必需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⑷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B.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地位:
a.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 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 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作用) b.社会主义文化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并 依靠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力量,在人民大众的文 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 (原因)
“三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 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辩证关系及重要意义

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辩证关系及重要意义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改造客观世界是指人类通过科学技术手段改善社会和自然环境,创造更加美好的物质条件和生活条件。
改造主观世界是指人类通过思想和文化的传播、教育、感召等方式,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水平。
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重要意义是相互关联的。
只有在客观世界得到改造的基础上,人们才能拥有更好的物质条件和生活条件,从而提高主观世界的素质和文化水平;而只有在主观世界得到改造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
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辩证关系,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客观条件制约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又反过来促进客观条件的改变。
2. 改造客观世界需要先有思想准备,改造主观世界需要有物质基础。
3. 人们的主观世界通过与客观世界互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进而推动社会自我完善。
因此,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紧密相连的前提下,才能够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重建设"的目标,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着更加发展、完善和
幸福的方向前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
辩证关系
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又包括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
毛泽东明确提出并论述了改造主观世界的问题,他指出:“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
”这一论述对于我们深化理解“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世界分化为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两个方面。
客观世界是指“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包含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两个部分。
主观世界是指人的意识、观念世界,是人的头脑反映和把握物质世界的精神活动的总和,是人的知识、情感、意志即知情意的统一体。
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二者是对立的,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具有不同的存在方式,二者发展也具有不完全同步性;另一方面,二者又是统一的,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在反映与被反映的意义上具有同构性,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与主观世界的运动规律具有同一性,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可以相互转化。
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是辩证统一的。
只有认真改造主观世界,才能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才能深刻改造主观世界。
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改造主观世界不仅包括提高人的认知能力,还包括丰富人的情感世界,提高人的意志品质,核心是改造世界观,即观察和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关于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的观点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有助于我们提高认识世界的能力,在工作中努力做到主观符合客观,更好地处理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
关系。
其次,有助于我们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精神境界。
最后,有助于我们在改造外部世界的同时,把目光转向自身,高度重视并努力实现人自身的改造。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也谈到了“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的问题。
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随着社会的发展,人自身的改造或人的自我改造就更加重要。
不论是个人、团体还是政党,要自觉地实现自我改造,就需要以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打造和锤炼自己,提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