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升麻鳖甲汤及临床运用
升麻鳖甲汤快速治愈银屑病(医案)

升麻鳖甲汤快速治愈银屑病(医案)
刘某,女,14岁,初诊:银屑病急性期,皮损区可见皮肤潮红,头皮尤甚,舌红,苔薄白,脉数。
处方:升麻25克,鳖甲10克,当归15克,川椒6克(另包),雄黄6克,炙甘草10克。
7剂水煎服。
二诊:皮疹基本消退,原方去雄黄再进。
处方:升麻25克,鳖甲10克,当归15克,川椒6克(另包),炙甘草10克。
7剂水煎服。
三诊:近期病情有复发迹象,头皮已见皮屑,舌嫩淡暗边红,脉沉弱。
处方:升麻30克,鳖甲15克,当归15克,川椒6克,酒军3克,炒槟榔10,生内金10克,生山楂30克。
14剂水煎服。
按:升麻鳖甲汤原治疗阴阳毒“面赤斑斑如锦文,咽喉痛,唾脓血”,症属热毒内盛,迫及血分。
本例红皮病型银屑病亦属热毒极盛,故选用升麻鳖甲汤治疗。
方中雄黄6克入煎剂,为仲景原方使用方法,雄黄不溶于水而用水煎服,其意义尚待研究,但相关实验研究表明,雄黄水煎之毒性远远小于雄黄粉冲服。
雄黄主成分为As2S2,会掺杂少量AS2O3,久服可蓄积中毒,引起肝肾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本例患者服药7剂后病势顿挫,故去雄黄再服。
两年后,患者病情有复发迹象,再次来诊,仍予升麻鳖甲汤,因中药房无雄黄故未用。
加入酒军、炒槟榔、生内金、生山楂,旨在消食导滞,以儿童易有食滞,郁而化热则易诱发宿疾。
另,雄黄为治疗恶性肿瘤进展期、免疫类疾病时所习用,治疗肿瘤时与硫黄、大黄配伍作散剂服用,治疗免疫类疾病则用水煎服。
剧毒中药的使用应严格掌握其适应症,必要时可按时行生化检查监测肝肾功能。
升麻鳖甲汤的妙用——恶性肿瘤心生惊恐,中医扶正祛邪控病情

升麻鳖甲汤的妙用——恶性肿瘤心生惊恐,中医扶正祛邪控病
情
滤泡型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是来源于滤泡生发中心细胞来源的惰性B细胞肿瘤。
西方国家的占比为50%,我国占比低为10%-15%。
中药治疗肿瘤的效果有病例好的令人不敢相信。
我长期治疗一位恶性淋巴瘤患者,经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病理确诊后,进行全疗程化疗,后来不能耐受,2017年10月自己放弃化疗,找我吃纯中药,淋巴结得到控制。
2018年12月5日又跟我反馈,经过三甲医院检查,增大的淋巴结有的消失,有的缩小。
我用的就是经方升麻鳖甲汤加减。
最主要的是,患者精气神都有了改观,我说,您现在就是正常人一个,他深表赞同。
其实,懂点中医,你会发现,生活不止病
痛的苟且,还是诗和远方的田野。
#健康2021#。
经方:升麻鳖甲汤

经⽅:升⿇鳖甲汤升⿇鳖甲汤【原⽂】鳖甲⼿指⼤⼀⽚炙,雄黄半两研,升⿇、当归、⽢草各⼆两,蜀椒炒去汗⼀两右六味,以⽔四升,煮取⼀升,顿服之,⽼⼩再服,取汗。
肘后千⾦⽅阳毒⽤升⿇汤,⽆鳖甲有桂:阴毒⽤⽢草汤,⽆雄黄。
【作者】张仲景【出⾃】《⾦匮》【经典回顾】1、阳毒之为病。
⽽⾚。
斑斑舅锦纹。
咽喉痛。
吐脓⾎。
五⽇可治。
七⽇不可治。
升⿇鳖甲汤主之。
2、阴毒之为病。
⾯⽬青。
⾝痛如被杖。
咽喉痛。
五⽇可治。
七⽇不可治。
升⿇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
【组成】⽢草升⿇当归蜀椒甲蟹/鳖甲【时机】1、病在⽓分,有脓疡,为阳毒;2、病在⾎分,⾯⾊铁青,没有流脓,为阴毒,去雄黄蜀椒。
【⽅解】1、润肤、滋阴、透邪、解毒是升⿇鳖甲汤的来源;2、雄黄⼀定要⽣⽤;3、(雄黄、升⿇、蜀椒)那这些都是解毒的药,蜀椒⽤在寄⽣⾍,升⿇是解热毒,雄黄是⾍蛇咬伤的毒、疮毒。
4、鳖甲可以潜得很深,炙⽢过后对肝病很好。
与当归并⽤⼊肝脏。
【应⽤】1、瘴⽓中得到这种病,其傅染的速度⾮常之快;2、带状疱疹。
如果是阴毒的带状疱疹,去蜀椒雄黄。
阳毒的带状疱疹也可以⽤龙胆泻肝汤;3、毒⾍咬伤。
【⽐较集锦】1、阴阳毒病症⽅治表阳毒⾯⾚斑斑如锦纹、唾脓⾎、咽喉痛升⿇鳖甲汤阴都⾯⽬青、⾝痛如被杖、咽喉痛升⿇鳖甲汤去雄黄蜀椒2、阳毒附⽅证治表阳毒附⽅阳毒⾯⾚狂⾔、发癍、烦躁、腰背疼、脉浮、唤痛、下利脓⾎准绳:阳毒升⿇汤温病发癍条辨:化癍汤发热、烦躁、⼝渴、⾃汗、发癍伤寒:⼈参⽩虎汤。
升麻鳖甲汤应用举隅

升麻鳖甲汤应用举隅升麻鳖甲汤出自《金匮要略》, 原治阴阳毒, 临床中我们依其义灵活化裁, 可以治疗多种疾病, 屡收佳效, 兹就近年来应用该方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1、血小板无力症徐某, 女, 43岁, 农民。
2年前劳动时被虫咬伤左下肢, 半月后出现全身大小不等散在紫斑, 尤以下肢明显, 伴头痛, 乏力体倦, 周身疼痛, 特别在感冒后病情加重, 周身痛不可忍, 寝食不安。
先后在多家医院检查其血小板数量、出凝血时间、血清凝血酶原时间均延长, 血小板粘附及聚集功能减退, 拟诊“血小板无力症”, 给予激素、调整整免疫功能等药物治疗1年余不见好转, 故求中医诊治。
查见患者精神不振, 面色暗淡, 四肢及背部散在大小不一紫斑, 轻微瘙痒无脱屑, 以下肢明显, 尤为痛苦的是全身疼痛较剧烈, 呈紧缩样疼痛, 低热, 体温在37.3~37.7℃, 乏力体倦, 头晕纳差, 舌质淡红, 苔薄, 脉细弱。
初以为血热亢盛, 瘀热交阻。
拟清热凉血、化瘀通络, 犀角地黄汤加减:生地、紫草、银花、鸡血藤、络石藤各20g, 水牛角30g, 赤芍15g, 丹皮10g, 黄连6g, 甘草5g。
7剂。
二诊时全身紫斑丝毫不减, 体温不降, 周身疼痛依然, 经思考再三, 认为辨证有误, 病人虽见紫斑, 但脉不数、苔不黄、舌不绛, 大小便俱正常, 并非血热亢盛, 乃寒毒内伏, 血脉瘀滞所致, 无怪乎上方不效也。
仿金匮阴阳毒治例, 以升麻鳖甲汤出入:升麻、炙黄芪、鸡血藤各20g, 鳖甲、当归、赤芍、桂枝、鹿衔草各15g, 红花10g, 川椒7g, 炙甘草6g。
服6剂。
三诊时体温正常, 背部紫斑消退, 周身疼痛减轻。
既见效果, 守方继进15剂, 竟获痊愈。
2、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王某, 男, 28岁, 司机, 1995年4月初诊。
患者3年前感冒后出现四肢无力, 两大腿内侧皮肤疼痛, 红斑, 大小不一, 大者如钱币, 小者如豆, 继则上肢及额部亦出现红斑, 经某院查ESR46mm/h, SGPT 126U/L, 双下肢肌电图示短棘多相波, 肌细胞膜应激性增强。
升麻鳖甲汤治疗白血胞等血液病

升麻鳖甲汤治疗白血胞等血液病升麻鳖甲汤为《金匮要略》治阴阳毒方,在治疗: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等血液病,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治疗,有显著的的疗效。
现真实案例报告如下:1 .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病例:于***,男,69岁,2011年12月初诊。
患者自诉全身暗青斑7月余,1年前劳累后出现胸闷痛,呈胸前区憋闷感,持续约数分钟,休息可缓解,无肩背放射痛,无呼吸困难。
查心电图示“T波改变”。
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今年4月份于深圳市人民医院,广州多家三甲医院诊疗,诊断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给予干扰素,羟基脲等治疗效果不显,遂找中医治疗。
症见面色暗红,肌肤甲错,两目暗黑,唇色紫暗,全身痛,头痛,胸闷,气短,伴心悸,汗出,手足麻木,舌质暗红有瘀斑,苔白厚,脉滑。
中医诊断:阳毒症,证瘀阻脉络。
治宜活血通络,予升麻鳖甲汤加味:升麻30克,蟹甲30克,当归15克,蜀椒10克,水蛭15克,雄黄1克,水飞研细末冲服,川芎10克,三七10克,甘草30克,每日1剂,水煎服,共服15剂。
二诊:青斑减轻,效不更方,原方续服15剂。
胸闷痛减轻,休息可缓解,心悸改善,头晕头痛减轻,肢体麻木减轻,腰痛减轻,纳眠一般,二便调。
按语:升麻鳖甲汤为《金匮要略》治阴阳毒方,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唾脓血,升麻鳖甲汤主之。
升麻鳖甲汤方中升麻,鳖甲,主心腹癓瘕坚积寒热,去痞,息肉,阳蚀,恶肉。
当归,主咳逆上气,温疟寒热洗洗在皮肤中,诸恶疮疡。
雄黄,主寒热鼠瘘,恶疮疽痔死肌,杀精物恶鬼邪气,百虫毒。
蜀椒,主邪气逆咳,温中,逐骨节皮肤死肌,寒湿痹痛,下气。
加水蛭,川芎,三七行气活血,散瘀止痛。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面赤红暗如锦纹,肌肤甲错,全身疼痛,身痛如被杖,症如阳毒症,故用升麻鳖甲汤治疗。
2 . 治疗血小板增多症病例:许***,男,70岁,2011年12月初诊。
近2月反复牙龈出血,鼻衄,皮肤淤紫,头痛,眩晕,手足麻木,胸闷,胸痛,气短,在深圳多家三甲医院诊疗,诊断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给与干扰素,羟基脲等治疗效果不显,遂找中医治疗。
升麻鳖甲汤

升麻鳖甲汤
雷某,面部发斑,四处求医均未见效,后经某医院反复检查,查见红斑狼疮细胞,遂确诊为红斑狼疮。
患者久幕李克光盛名,再三邀请会诊,经征得同意后,于5月初诊视患者。
见其颜面斑色鲜红,以鼻部及两颧尤为明显,略呈蝶形。
舌质红而少苔,切其六脉皆滑数有力,患者自述有灼热感,奇痒难禁,且肢体疼痛,时发寒热。
李克光细审脉症,认为此病可按《金匮要略》阳毒发斑论治,当以解毒透斑为法。
处方升麻鳖甲汤全方加入金银花一味。
1周后复诊,患者谓服药5剂后,面部红斑赤色减退,发热、体痛等症亦大为好转,唯汗出较多,精神疲乏。
切诊其脉稍见细数,李克光仍用前方去蜀椒、雄黄,加生地黄、玄参二味。
此后患者连续服此方数十剂,斑色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基本缓解,能坚持上班工作。
1984年冬患者曾来李克光家中,自述10余年间,病情从未复发。
《金匮要略》治疗阳毒,用升麻鳖甲汤全方,而治阴毒反去雄黄、蜀椒,历代医家多有怀疑,对此应如何理解?李克光云:阳毒、阴毒皆属温毒,治法皆当解毒透斑,切不可从阳证多热、阴证多寒予以曲解。
张仲景制升麻鳖甲汤,其要旨即重在解毒活血,唯阳毒病显于外,利于速散,故方用蜀椒、雄黄,取其辛散解毒之力,以领诸药透邪外出,观《金匮要略》方后有云服之“取汗”,足见此方确有透解之功。
阴毒反去雄黄、蜀椒者,以邪毒深入,难以表散,故不若直用鳖甲、当归、升麻、甘草以入血分,清解深伏之热毒。
此论以陈修园《金匮要略浅注》较为明晰,足供参考。
来源李克光。
“升麻鳖甲汤”加减在皮肤病中的应用

内伤,劳倦过度而致脏腑亏虚,真阴不足,火热内盛,加外受邪毒,内外火毒相搏,使阴阳 失调,气血失和,瘀阻脉络,五脏六腑受损,皮肉、筋脉、关节等失养而致病。本病为本虚 标实,虚实夹杂,其发病之根本在于先天不足,脏腑亏损,以肝肾阴虚,阴虚火旺为主。常 由劳累、外感、情志失调、创伤、阳光过度照射、药毒、产后等因素引发毒、热、瘀可贯穿 于疾病的始终,只不过随着疾病的发展阶段不同,毒、热、瘀的表现程度有所不同而已。因 其正虚邪盛,笔者创立SLE的基本治法是益气养阴、扶正补虚固其本,解毒祛风、散瘀通络 治其标。
“升麻鳖甲汤"加减在皮肤病中的应用
王俊志綦岩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150040)
摘要:升麻鳖甲汤为《金匮要略》中治疗阴阳毒的著名方剂,升麻鳖甲汤加减在皮肤病 中运用十分广泛,对很多疾病效果肯定,疗效显著。本人通过参阅大量有关文献,并结合自 己临床运用之心得体会,撰写本文,以期对升麻鳖甲汤加减方在临床中的运用进行简要的论 述,对升麻鳖甲汤证的病因病机、临床症状、组方意义进行简要的分析。
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原文只此 一条。四逆散证之“四逆”病机应为阳郁。郁乃病机之本,由郁而致厥,这与“热深厥深, 热微厥微”的热厥及少阴寒厥均有明显区别。而四逆散证阳郁之因应为气郁,气郁致阳气郁 阻而厥。因气血功能密切相关,气病易及血,气郁则血亦滞,故病机解释为气血郁滞,阳气 郁阻,则更为全面。四逆散是大柴胡汤、小柴胡汤的变方,后世医家之逍遥散、柴胡疏肝散、 血府逐瘀汤等,皆从四逆散脱胎而来。可见四逆散是一首调畅气血,用 (一)皮肌炎:
皮肌炎是一种较少见的结缔组织疾病。主要侵犯皮肤、肌肉(横纹肌为主)及血管。损 害以肌肉发炎及变性而引起肌肉酸痛和触痛为主,并有软弱乏力,同时皮肤发生毛细血管扩 张,对称性充血,色素沉着等皮炎症状。治疗以皮质类固醇激素为主,有时配合免疫抑制剂, 但因毒副作用过大,使得治疗难以为继。祖国医学对本病尚无明确记载,但根据临床表现当 属“肌痹”、“痿证”的范畴,为外感风湿热毒或风寒湿之邪,结聚于皮肤,气血瘀滞化热, 同时与素体正气不足有关,女性患者约为男性的二倍。¨3例李某,女,49岁。1997年8月 就诊。患者1年前鼻部发现一小皮疹,经某院诊断为皮肌炎,曾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症状时 好时作。诊见面部及胸颈皮损色红,突出皮肤,臂后部皮肤左右侧皮损不甚,但肤色紫融成 片,感觉上下肢近端肌无力,且轻度压痛。伴动则气喘,口甚干喜温饮,大便日行2~3次, 初硬后溏。舌质红、苔中腻,脉细弱。实验室检查:ANA(+)。B超提示膈两侧有少量积液。 证属血分瘀热,兼有脾虚湿滞。治宜清热解毒散瘀,兼健脾利湿。用升麻鳖甲汤加减:升麻、 当归、蜀椒、紫草、赤芍、白芍、党参、炒白术、茯苓、车前子各log,炙鳖甲89,生黄芪、 炙黄芪、水牛角各309,炙甘草39。加减:面部烘热合六味地黄丸;低热不净合青蒿鳖甲汤;
升麻鳖甲汤在皮肤病中的应用

升麻鳖甲汤在皮肤病中的应用天津中医学院杜志坚升麻鳖甲汤出自汉·张仲景《金匮要略》。
近年来,笔者用该方加减治疗多种皮肤疾病,取得较好的效果,今归纳如下:一、组方及方义原方由升麻、当归、鳖甲(炙)、蜀椒、雄黄(研)、甘草组成。
方中升麻、甘草解百毒散风热;鳖甲、当归滋阴散瘀、软坚活络,以搜热毒,蜀椒、雄黄消瘀,通阳散结,取其速散。
二、功效主治解毒活血,辛散透络,清热消斑为本方之功用。
主治因感受时行疫疠火毒之气,邪入阳络、扰及营血,症见面赤,红斑鲜明,咽喉肿痛之“阳毒”病。
三、临床应用举例(一)丹毒患者,女,66岁。
一周前洗浴后发冷发热,面部、前额及鼻部皮肤红肿,波及双目不能开视。
红斑呈蝴蝶状,边缘清楚,有灼热感,部分皮肤糜烂结痂,小便短赤,大便三日未行,舌红苔黄少津,脉沉滑数。
检验:白细胞16500/mm3,中性粒细胞84%,淋巴细胞16%。
体温38.7℃。
诊为颜面丹毒,证属火毒炽盛,血热发斑。
治宜泻火解毒,凉血消斑。
药用升麻、甘草、大黄各10克,鳖甲、当归、丹皮、赤芍、银花各15克,蜀椒3克,雄黄0.5(研冲),广角粉0.5克(冲)。
服七剂后,体温正常,面部红肿消退,皮肤转暗,疼痛痒感轻减,大便已行。
唯觉口干思饮,乏力,脉细数,为余热未清,阴津不足。
原方减蜀椒、雄黄、广角加生地、元参、益母草滋阴清热理血之品服五剂而愈。
按:本病例为急性丹毒。
由于血热内蕴,外受风湿热毒,郁于肌肤所致。
该病发无定处,发于头面者称抱头火丹,多兼风热毒火;发于驱干、腰胯、胁下者称内发丹毒,多兼挟肝火;发于腿者称腿游风、流火、多兼湿热;新生儿丹毒称赤游丹。
临床以颜面及下肢为多见。
该病与“阳毒”病颇相类似,故以此方治之获效。
(二)多形性红斑患者,女,26岁。
近二年来,面部及下颌红斑,经专科医院确诊为“多形性红斑”,虽经多方治疗,时愈时发。
刻诊面部呈三片约2cmx2cm大小鲜红色的斑块,中心稍凹陷,无渗出液,伴低热,关节疼痛,舌红苔白,脉沉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升麻鳖甲汤及临床运用
跟王付大师学经方
跟随全国著名经方大师王付教授学经方,用经方,以王付大师的经方理论体系为核心,系统研究、学习、总结、整理,以全新的解读方式,全面剖析升麻鳖甲汤基本脉证,弄懂仲景本意,学好用活升麻鳖甲汤。
王付教授/主任医师解读怎样才能学好用活乌头赤石脂丸
1【组成】
升麻二两(6g);当归一两(3g);蜀椒炒,去汗,一两(3g);甘草二两(6g);雄黄研,半两(1.5g);鳖甲炙,手指大一枚(10g)。
2【功用】
解毒凉血,化瘀通阳。
3【用法】
上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
顿服之。
老小再服,取汗。
4【适应证】
毒热阳郁血证: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舌红或紫或有瘀点,脉数。
5【配伍原则与方法】
毒热阳郁血证的基本病理病证是毒热内盛而迫于血;热与血相结而肆虐。
因此,治疗毒热阳郁血证,其用方配伍原则与方法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证机选用清热解毒药毒热之邪侵袭营卫气血,营卫气血为毒热所迫而不得滋荣于面,则症见面赤斑斑如锦纹,其治当清热解毒,透毒于外。
如方中升麻、甘草。
2.合理配伍软坚活血药毒热与营卫气血相互搏结而壅滞肌肤,灼腐脉络,塞结为痛.其治当活血软坚散结。
如方中鳌甲、当归。
3.妥善配伍通阳解毒药毒热内盛,阳气为毒热所虐而郁滞,经气不畅,血脉滞涩,其治当通阳解毒。
如方中蜀椒、雄黄。
4.随证加减用药若血热盛者,加生地黄、玄参,以清热凉血:若瘀热
明显者,加牡丹皮、赤芍,以凉血散瘀消肿;若疼痛明显者,加乳香、没香,以活血消肿止痛,等等。
6【临床应用】
1.药用个性升麻清热凉血,化瘀解毒,透达郁阳,善解毒热血证。
鳖甲入血能清热,入络而散结,并能软坚除肿痛。
当归养血活血。
蜀椒解郁结,通阳气,使热毒因阳通而散。
雄黄有毒,以毒攻毒而解毒。
甘草清热泻火而解百毒,能调和诸药。
2.药用共性根据升麻鳖甲汤方中药用主治的个性、共性及特殊性,再根据方中用药相互作用的协调统性与个体差异性,从而决定认识、研究与应用升麻鳖甲汤治法不仅可主治热毒阳郁证,还可主治下列所举病种而具有升麻鳖甲汤主治病理特点者.以法用之.则可取得明显治疗效果。
本方可以治疗毒血症败血症、红斑性狼疮、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及白血病、慢性荨麻疹等病证而见上述证机者。
7【原文应用】
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
(第三14)
勤求仲景博识经方遵义经方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