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精知识

合集下载

香精基础知识概述

香精基础知识概述

清真
素食
特定人群
犹太
对香精的
要求
非转基 因原料
不含过 敏原物

产品 分类
产品概述
香精 提取物
• 混合香精:奶类香精、水果香精等,如牛 奶、芝士、梨、苹果
• 水洗香精:水果香精,如柠檬、甜橙 • 乳化香精:可乐、橙香、牛奶香精等
• 植物提取物:如菊花、绿茶、枣、枸杞提 取物等
主剂
• 主剂:茶浓缩液、碳酸类
✓ 油溶性香精: 所选用的香料溶解在油性溶 剂中,如花生油等天然油脂 、甘油三脂等有机溶剂。
乳化香精
✓ 主要成分为蒸馏水、香料、 乳化剂、稳定剂等,主要用 于果汁、巧克力、奶制品等 。
✓ 可增加果汁饮品的浊度,使其 色泽、外观更厚重,口感更厚 实,留香更长久。
粉末香精
✓ 由固体香料混合物磨碎研 细而成,或由粉末状载体 吸收香精而成。
香精基础知识概述
1、香精基础知识 2、香精的奥妙 3、香精市场浅析 4、产品概述
内容
1 • 什么是香精?
香精基础 知识
2 • 如何确定香精的天然属性? 3 • 香精的物理形态 4 • 香精品评
5 • 香精的稳定性及贮存
什么是香精?
香气 + 口感=香精
✓ 一些具有特殊香气或口感物质的浓缩品
✓ 专门用来添加或提升(食物的)香气和口感
✓ 天然风味的简单化“复制”
苹果香精:天然
多于600种原料
调香
10~40种原料
植物原材料 天然
已在植物中发现 的化学成分
天然等同
还未在食物中发 现的化学成分
人工
溶剂及载体系统
香精
天然香原料
物理方法、酶法、微生物方法 萃取:香兰素、苯甲醛、 蒸馏:柑橘油、薄荷油、丁香油

日化香精安全技术信息

日化香精安全技术信息

物质安全数据1.物质的确认/制备公司产品:日化香精供应商:产品编号: CH3001782.成分/组成信息3.混合物4.危害性的确认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

健康危害:如与皮肤直接接触会造成过敏。

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体具有毒性,可能会对水环境造成长期的不利影响。

燃爆危险:本品不易燃4.急救方法食入用水冲洗嘴,喝下 0.2 升牛奶或水,不要催吐并立即就医治疗。

吸入若大量吸入,应将当事人移到通风处,保持舒适的位置休息并立即就医治疗。

皮肤接触脱去受污染的衣服,用大量的水冲洗皮肤,如果有可能用肥皂清洗。

发现有组织损坏的痕迹或表面有持续的刺激感应立即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眼睛。

发现有组织损坏的迹象或表面有持续的刺激感应立即就医治疗。

5.消防产物灭火介质二氧化碳、泡沫、干燥化学物,绝对不能直接用水喷射。

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烟。

异常火灾或爆炸封闭的包装容器可能会由于高温产生高压膨胀,如有可能,应用冷水喷射容器外部进行冷却。

6.事故处理方法移去所有燃烧源,提供适当的通风设备,用多孔性强的惰性材料,例如:泥土或沙吸收物质,吸收该物质,并按当地法规进行销毁。

大量溢出时应用沙子或其他惰性材料围封,然后转移到一个适当容器中(不锈钢容器为佳)回收或按当地法规销毁,最好是焚烧。

由于有自燃的危险,一些易燃物如用于清洗泄漏后的物质,必须用水浸没并尽快销毁。

7.运作和储藏使用操作员使用时应配戴具有防止飞溅的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工作衣、耐酸/碱的工作鞋产品使用区域应严禁吸烟,动火作业。

*为防止火灾,产品不能进行加热,或接触明火或动火区作业。

*在成品,或使用过剩的仓储中,香精应储存在低温环境中。

对于清洁泄漏产品的清洁材料应立即进行处理,焚化是一种较好的处理方法,因为有专业报告说明被该类品浸泡过的布片会发生自燃。

储存满桶密封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环境中。

储存在原装容器中,避光存放,防止日晒雨淋,远离火源。

香精基础知识4-乳化香精生产理论

香精基础知识4-乳化香精生产理论
4.酸度剂:最常用的是柠檬酸,它既是pH调节剂,又是酸味剂。在可乐型乳化香精中常用磷酸。
5.增香剂:常用者为麦芽酚、乙基麦芽酚。在可乐型乳化香精中往往加入微量的咖啡因。
6.蒸馏水或去离子水、色素等。
四、乳化香精生产工艺和主要设备
1.生产工艺
油相组分混合->100目过筛->测相对密度;水相组分混合->100目过筛->测相对密度;油相与水相混合->预乳化->4um一次均质->2um二次均质->检验->灌装->成品。
2.增稠剂:在食用乳化香精中起平衡剂作用。其目的是适当增加乳状液的粘度,使油粒子之间碰撞机会减少,降低沉降速度,从而使体系更趋稳定。在食用乳化香精中常用的增稠剂有甘油、果胶、山梨醇、海藻酸钠、羧甲基淀粉钠(CMS),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等。
3.防腐剂:在食用乳化香精中最常用的有苯甲酸、苯甲酸钠。
实践证明,在乳化液中,控制分散相(油相)粒子的大小是非常重要的。当分散相粒子的直径大于2um时,观察到的溶液为两相分离;分散相粒子的直径为1-2um时,溶液为乳白色;分散相粒子直径为1-0.1um时,溶液为蓝白色;分散相粒子直径为0.05um以下时,溶液则转为透明清液。从斯托克斯定律出发,分散相粒子直径越小越好,但对乳化香精来说,还是应当考虑天然混浊感的问题。粒子大于1.2um的乳化香精,乳化稳定性会下降;粒子小于0.1um的乳化香精,用于饮料中反而会没有浊度;粒度在0.5-1.2um之间,能够产生最佳的乳浊液的效果。乳化香精中分散相(油相)粒子的大小主要用重均质设备来控制。
c.达玛胶(Damar Gum):达玛胶是达玛醇和达玛酸的天然树脂的酸性聚合物。相对密度1.05-1.08。抗氧化能力强,并显示出良好的浊度。

香料香精知识讲解

香料香精知识讲解
柚子用冷压法制取的果皮油的特征香气成分: 枯茗醇、麝香草酚、甲酸香茅酯、甲酸香叶酯
b 苹果 迄今为止,已知构成苹果香气的化合物达250种以上, 醇类、酯类、醛类是苹果特征香气的主要成分
日本的红玉苹果的香气成分:n-丁醇等醇类 美国的delicious苹果的香气成分:酪酸乙酯等酯类
C 葡萄 在葡萄香气成分中,目前已知的化合物有280种以上, 其中以酯类和醇类是呈香的主要成分。
胡椒)
浸膏:是指用有机溶剂浸提香料植物组织的可溶性物质, 最后经除去所用溶剂和水分后所得固体膏状制品。
油树脂:指用有机溶剂浸提芳香植物组织,然后蒸去溶 剂后所得的液体制品
精油:是有芳香气味的挥发性液体,为了采油须先收集 果实、种子树皮根等含油量高的部分,进行提炼而成。
酊剂:用酒精和药物配制而成的。指用一定浓度的乙醇, 在室温下浸提天然药材,并澄清过滤后所得的制品。
香气阈值:嗅觉辨别出该种物质存在的最低浓度
香气值:为了将香味物质在食品中的作用用数值化表示出来,
而引出的定义
香味物质的浓度
香气值 =
阈值
香气值小于1时,香味物质不会引起人的感觉。
什么时间对香味的感觉最为敏锐?
香气和香味的感觉是相辅相成的,当咀嚼食物的时候,香味物 质进入鼻咽部,并与呼出的气体一起通过鼻孔进入鼻腔,甚至 当食物进入食道时,呼气时,香味物质也由鼻咽向鼻腔部转移。
型,但在香精中所占比例不一定最多,有时甚至 很少。如菠萝占7%,在苹果香精中占10%)
辅助剂:起着调节香气和香味,使之变得清新幽雅的 作用,
分为合香剂(调和香味)和修饰剂(特定风韵)
定香剂:起着调节调和香料中各组分的挥发度,使之挥 发尽量成比例,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香精固有 的香气和香味。

香精基础知识

香精基础知识

香精语言
描述与闻香和香精有关的词汇:
Aldehydic Bread-like Caramel-like Citrus-like Earthy Floral Leafy Meaty Nutty Spicy Herbaceous 醛味 面包味 焦糖味 柑橘味 泥土味 花香味 叶味 肉味 果仁味 香辛味 草药味 Alliaceous Buttery Cheese-like Creamy Fatty Fruity Lemon-like Minty Smokey Sweet Woody 葱蒜味 牛油味 芝士味 奶油味,忌廉味 油脂味 果味 柠檬味 薄荷 烟薰味 甜味 木味
18
7
10 - 15% 85 - 90%
香精形态
液态柑橘类香精 (无溶剂) 100%柑橘油和香精原料物质 粉末香精 (喷雾干燥,吸附,干混合) 香精原料物质 载体 10 - 20% 80 - 90%
- 常用载体:麦芽糊精,阿拉伯胶,糖,盐 和淀粉
8
香精形态
乳浊香精 香精原料物质/油 水和添加剂 10 - 20% 89 - 90%
16
香精稳 香精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由于萜烯是非常好的有机溶剂,在香精调配中,应 避免使用PET瓶 乳化香精受温度影响很大,高温或冷冻均会引起 浮油分层现象;乳浊香精颗粒表面带负电荷,故 水中金属离子对其稳定性影响较大;乳化香容器的清洗
盛装香精的容器应使用可避光且专用于香精的塑料 容器,容器在使用一定时间后应即时更换; 容器应以专用无味洗涤剂清洗,然后用热水冲洗, 再用食用级酒精喷洗,最后烘干;
14
溶剂的判断
丙二醇为溶剂:滴入水中后下沉,在底部扩散 酒精为溶剂:滴入水中后波浪形散开,若有橙油 ,则有白色反光出现 Washed香精:滴入水中后如同酒精溶剂,但搅动 即溶解散开 甘油三醋酸酯为溶剂:直接沉入水底,不溶于水 植物油为溶剂:比重轻,浮于水面

香料香精知识介绍

香料香精知识介绍

3、海狸香 ▪ 海狸香(Castreum)是从雌雄海狸生殖器附近的
梨状腺囊中取得的分泌物。 ▪ 产地:加拿大和西伯利亚 。 ▪ 海狸香有那些性能? ▪ 主要香成分 :生物碱和吡嗪等含氮化合物 。 ▪ 用途:作定香剂。
4、龙涎香
▪ 龙诞香(Ambergris)是在抹香鲸胃肠内形成的 结石状病态产物,自体内排出在海上漂流或冲至 海岸上,经长期风吹பைடு நூலகம்淋、日晒发酵而成的,也 可从捕获的抹鲸体内经解剖而取得,目前主要来 自捕鲸业。
▪ 香精中某些成分与加香制品或包装容器材料之间 的反应等。
4、快速检测稳定性的方法
▪ ①加温法:将香精置于高于室温的温度下 保存一定时间,评价香型的变化;
▪ ②冷冻法:将香精及加香制品置低温,一 定时间后观察其粘度、澄清度的变化;
▪ ③光照法:用紫外光照射香精,一定时间 内观察其粘度、色泽的变化和评价香型的 变化。
含氮和含硫类化合物在天然植物性香料中存在及 含量都很少。
2、植物性天然香料的生产方法
➢ 植物性天然香料的生产方法通常有五种:水蒸气蒸 馏法、压榨法、浸提法、吸收法和超临界流体萃取 法。
➢ 不同植物的含香成分和含香部位适合不同的生产方 法,也得到不同形态的产品。具体关系见表4-1。
产品名称
定义及状态
花香香精配方 。
▪ 粉类化妆品用香精 :表4-5 玫瑰型香精配方。 ▪ 油蜡类化妆品用香精配方 :表4-6 玫瑰果香型香精
配方。 ▪ 牙膏用香精配方 :表4-7 牙膏香精配方。 2、洗涤用品香精配方 :表4-8 洗涤用品香精配方
(二)食用香精类配方
▪ 食用、医用香精配方:表4-9 食用香精配方 。 ▪ 酒用、烟用香精配方:表4-10 烟、酒用香精配方 。

香料香精专业知识名词解释

香料香精专业知识名词解释

日用香精概念一、香料香精制品名词:1、香料:一种能被嗅感嗅出香气或味感尝出香味的物质,应具有自己的香气或香味特征。

用于配制香精的物质。

2、香精(调和香料):按特定配方由几种或多种香料调配而成的,具有一定香型的香料混合体。

3、调香:将相关香料通过一定的调配技术,调配出具有一定香型和香韵以及有一定应用价值的香精。

4、精油:指从香料植物的根茎叶花枝木皮果籽或泌香动物中加工提取所得到的挥发性含香物质制品的总称。

5、除萜精油:指部分或全部除去精油中所含单萜烯类和倍半萜烯类成分后的精油。

6、精馏精油:是精油经过减压分馏以除去其中某些香气不宜的组分,但不改变该精油原有的主要性质而得到的精油。

7、浓缩精油:为了适应某些香精的调配时香气或香味以及强度的要求,采用真空分馏或萃取或制备性层析等方法,将精油(原油)中某些无香气或香味价值低的成分除去后的精油成品。

8、配制精油:天然精油因多种原因不能保持稳定的供应,用人工调配的方法来代替或部分代替某些精油品种,制成香气和质量要求接近或同种天然精油的产品。

9、重组精油:采用一定的方法除去天然精油中对人体皮肤有害的成分,再根据实际情况补充其他必要的组分,从而使其质量符合原使用要求所重新组成的精油。

10、浸膏:指用有机溶剂浸提香料植物器官(有时包括香料植物的渗出物树胶或树枝)然后除去溶剂所得的香料制品。

11、香树脂:指用有机溶剂浸提香料植物渗出的树脂样物质所得的香料制品,成品中不应含有原用的溶剂和水分,香脂多半呈黏稠液态,有时呈半固态或固态。

12、香膏:是香料植物由于生理或病理的原因而渗出带有香气成分的树脂样物质。

13、树脂:天然树脂可分为由植物渗出物所形成的和由渗出物制取的两种。

天然树脂是植物渗出植株外的萜类化合物因受空气氧化而形成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不溶于水,但大多天然树脂是没有香气的。

经过制备的树脂是将天然树脂渗出物经加工得到的树脂。

14、油树脂:有天然油树脂和经过制备的油树脂之分。

香精的成分知识点总结

香精的成分知识点总结

香精的成分知识点总结香精是一种用于增加产品香味的化学物质,它被广泛用于食品、香水、洗涤剂等产品中。

香精的成分可以是天然的,也可以是合成的,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以达到所需的香味效果。

香精的成分通常包括香料、溶剂和稳定剂等,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香精的成分知识点。

1. 香料香料是香精的主要成分之一,它们是能够散发出愉悦香味的化合物。

香料可以来源于天然植物或动物,也可以通过化学合成得到。

常见的天然香料包括薄荷、香草、柠檬、玫瑰等,而合成香料则包括酮、醛、酯等有机化合物。

不同的香料有不同的香味特性,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以调配出不同的香味。

在食品工业中,常用的香料包括香草精、苹果精、巧克力精等,而在香水工业中,常用的香料包括玫瑰精、茉莉精、橙花精等。

2. 溶剂溶剂是香精中的重要成分之一,它们可以帮助香料充分溶解,并且能够使香味长时间散发出来。

常用的溶剂包括酒精、乙醇、丙二醇等。

在食品工业中,常用的溶剂包括食用酒精、水等,而在香水工业中,常用的溶剂包括乙醇、丙二醇等。

不同的溶剂有不同的挥发性和稳定性,它们能够影响到香精的使用效果和品质。

3. 稳定剂稳定剂是用于保持香精中香料的稳定性和持久性的化合物。

常用的稳定剂包括抗氧化剂、防腐剂、抗氧化剂等。

它们能够延长香精的保存期限,并且能够保持香精的香味不变。

在食品工业中,常用的稳定剂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E等,而在香水工业中,常用的稳定剂包括丙二醇、山梨酸等。

稳定剂的选择和使用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以确保香精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

4. 其他成分除了上述三种主要成分外,香精还可能包括一些其他成分,例如增稠剂、着色剂、调味剂等。

这些成分能够提高香精的质地和外观,并且能够使香精更容易使用和识别。

在食品工业中,常用的增稠剂包括明胶、果胶等,而在香水工业中,常用的调味剂包括甘草、糖等。

这些成分的使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以确保香精的使用效果和品质。

总之,香精的成分主要包括香料、溶剂和稳定剂等,不同的成分能够影响到香精的使用效果和品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精香料是以改善、增加和模仿食品的香气和香味为主要目的的食品添加剂,也称增香剂。

一、1.1基本概念1.香料(perfume):也称香原料,可用来调制香精的原料:2.香精(perfume compound):亦称调合香料,由人工调配出来的各种香料的混合体,香精具一种香型。

如玫瑰香精、茉莉香精等:3.天然香料(Natural perfume):天然香料分动物性天然香料和植物性天然香料。

它们来源于自然界的动植物。

4.合成香料(Synthetic perfume):采用天然原料或化工原料,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制取的香料化合物。

按官能团分类,合成香料可分为酮类香料、醛类香料、酸类香料、酯类香料、内酯香料、醚类香料、酚类香料、睛类香料、烃类香料、缩醛缩酮类香料。

按碳原子骨架分类:萜类香料、芳香族香料、脂肪族类香料、含硫含氮和稠环类香料、合成麝香类香料等。

5.单离香料(perfume isolates):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从天然香料中分离出来的单体香料化合物称单离香料。

如从薄荷油中分离出来的薄荷醇:6.辛香料(Spice):专门作为调味用的香料植物及其香料制品,如花椒、胡椒等.7.席馥基(Schiff base):含氨基的化合物与醛类化合物缩合产物为曳馥基。

该香料香气持久,化学稳定性好。

1.2天然香料常用术语1.精油(Essential oil):亦称香精油,是植物性天然香料的主要品种,对多数植物性原料,主要用水蒸气蒸馏法和压榨法制取精油。

2.浸膏(Concrete):是一种含精油和植物蜡等呈膏状的浓缩的非水溶剂萃取物,先用挥发性有机溶剂浸提香料植物,再蒸馏回收,残留物即为浸膏。

3.酉丁剂(Tincture):乙醇溶液,是以乙醇为溶剂,在室温或加热条件下浸提植物原料所得。

4.净油(Absolute):用乙醇萃取浸膏、香脂或树脂所得到的萃取液,经过冷冻处理,滤去不溶的蜡质等杂质,再减压蒸馏去乙醇,所得到净油。

是调配化妆品和香水的佳品。

5.香脂(Pomade):用精制的动、植物油脂吸收鲜花中的芳香成分后得到的油脂。

6.香膏(Balsam):香料植物由于生理或病理原因,渗出的带有香成分的膏状7.树脂(Resin):分为天然树脂和经过加工的树脂。

天然树脂是植物渗出来的萜类化合物因受空气氧化而形成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

经加工的树脂是指将天然树脂中的精油去除后的制品。

8.香树脂(Resinoid):用烃类溶剂浸提植物树脂类或香膏类物质而得到的具有特征香气的浓缩萃取物。

9.油树脂(Oleoresin):用溶剂萃取天然辛香料,再蒸除溶剂后得到的具有特征香气或香味的浓缩萃取物。

1.3香料调和中的常用术语l.香型(Type):描述某一种香精或香制品的整体香气类型或格调,如玫瑰香,古龙型等。

2.香韵(Note):描述一种香料(精)或加香产品中带有某种香气韵调而不是整体香气的特征。

3.香势(Odor concentration):亦称香气强度,是指香气本身的强弱程度。

4.头香(Top note):顶香,在嗅辨香精时,最初片刻的香气印象。

一般由扩散能力强的香料所产生。

5.体香(Body note):中段香韵,是香精的主体香气。

是头香后立刻被嗅到的香气且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或一致。

6.基香(Basic note):底香或尾香,是头香体香挥发后留下的最后香气。

7.调合(Blend):调几种香精混合在一起,使之协调一致。

8.修饰(Modify):用某种香料的香气去修饰另一种香料的香气。

使之在香精中发生特定效果,从而使香气变得别具风韵。

9.香基(Base):由数种香料组合而成得香精的主剂,具一定香气特征,代表某种香型。

一般作为香精中的一种原料来使用。

二、香气与分子结构的关系2.1发香物质分子中必须有一定种类发香基团发香基团决定气味种类。

单纯的碳氢化合物极少具怡人香味。

1.含氧基团:羟基、醛基、酮基.、羧基.、醚基、苯氧基、酯基、内酯基等。

2.含氮基团:氨基、亚氨基、硝基、肼基等。

3.含芳香基团:芳香醇、芳香醛、芳香酯、酚类及酚醚。

4.含硫、磷、砷等原子的化合物及杂环化合物。

2.2碳链结构1.不饱和化合物比饱和化合物香气强。

2.双键能增加气味强度。

3.三键的增加能力更强,甚至产生刺激性。

如丙烯醇CH2=CH—CH20H的香味比丙醇CH2一CH2一CH20H要浓。

桂皮醛C6H5一CH=CH—CH0香味温和。

苯丙炔醛C6H5CCCH0具刺激味。

4.分子中碳链的支链,特别是叔、仲碳原子的存在对香气有显著影响。

如乙基麦芽酚比麦芽酚的香味强4~6倍。

5.碳原子数在10~15左右香味最强。

醇:碳原子在1~3时具轻快的醇香,4~6有麻醉性气味,7以上有芳香性。

10以内的醇分子是增加时气味增加,10以上的气味渐减至无味。

脂肪酸:低分子者气味显著,但不少具刺激性异味和臭味。

l 6碳以上者一般无明显气味。

羰基化合物:较强气味。

脂肪醛:低级脂肪醛有刺激味,随碳原子增加刺激性减弱而逐渐出现愉快的香味,尤其8~12碳的饱和醛,高倍稀释下有良好的香气。

Α、β不饱和醛有臭味。

2.3取代基相对位置不同对香气的影响取代基相对位置对芳香族化合物香味影响很大。

2.4分子中原子的空间排布不同对香味所产生的影响一种化合物的不同异构体,往往战味不同。

2.5杂环化合物中的杂原子对香味的影响有机硫化物含氮化合物,吲哚也有臭味。

甲硫醚与挥发性脂肪酸、酮类形成乳香。

某些含氧与硫和含硫与氮的杂环化合物有肉香味。

三、香精的三种成分1954年,英国著名调香师扑却(Poucher)按照香料香气挥发度,在辨香纸上挥发留香时间的长短,分为头香、体香、基香。

香精由头香香料、体香香料和基香香料三部分组成。

3.1头香香料属于挥发度高,扩散力强的香料,在评香纸上留香时间小于2小时,头香赋予人最初的优美感,作为对香精的第一印象很重要。

3.2体香香精具中等挥发度,在评香纸上留香时间为2’6小时,构成香精香气特征,是香精香气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3.3基香香料亦称尾香,挥发度低,富有保留性,在评香纸上残留时间6小时以上,也是构成香精香气特征的一部分。

四、香精分类4.1按香型分类1.花香型香精如玫瑰、水仙等,多用于化妆品中。

2.非花香型香精如檀香、粉香。

多根据幻想而调配,如力士、古龙、黑水仙等,多用于化妆品中。

3.果香型香精模仿果实的香气调配而成,如桔子、香蕉、苹果等,多用于食品、洁齿品中。

4.酒用香型香精如清香型、浓香型、酱香型、白兰地酒香。

5.烟用香型香精如可可香、桃香、薄荷香、山茶花型。

6.食品用香型香精如方便食品中多用肉香型、海鲜香型等。

4.2根据香精的形态分类香精液体香精水溶性香精油溶性香精乳化香精固体香精担体吸收粉末香精粉碎型粉末香精微胶囊型粉末香精1.水溶性香精该香精以醇类为溶剂,主要是乙醇,也有丙二醇、丙三醇,一般溶剂用量为40—60%。

2.油溶性香精以油性溶剂为载体,一类是天然油脂,如花生油、菜籽油、茶油等:另一类为有机溶剂,常用的有苯甲醇、甘油三乙酸、酯等。

也有的油溶性香精不J'f-D1:l油性溶剂,由香精本身互溶性配制而成。

以植物油为溶剂调配的油溶性香精主要用于食品工业中,以有机溶剂和香料之间的互溶而配制的油溶性香精,一般在日化工业中应用。

3.乳化香精除含少量香料,表面活性剂和稳定剂外,其主要组分是蒸馏水,通过乳化可抑制香料挥发。

4.粉末香精由固体香料磨碎混合制成的粉末香精,粉末状担体吸收香精制成的粉末香精和由赋形剂包覆香料而形成的微胶囊粉末香精等三种类型。

五、香精配方的确定5.1明确所配香精的香型、香韵、用途和档次。

5.2考虑香精组成,即哪些香料可以作主香剂,协调剂,变调剂和定香剂。

5.3根据香料的挥发度,确定香精组成的比例,一般头香香料占20’30%,体香香料占35’45%,基香香料占25’35%。

5.4提出香精配方初步方案。

5.5正式调配。

六、香精工业中的高新技术6.1美拉德反应在香精中的应用美拉德反应在香精中的应用在国外研究比较多,但在国内研究应用很少,该技术在肉类香精及烟草香精中有非常好的应用。

所形成的香精具天然肉类香精的逼真效果,具有调配技术无法比拟的作用。

美拉德反应技术在香精领域中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的香精调配和生产工艺的范畴,是一全新的香精香料生产应用技术,值得大力研究和推广,尤其在调味品行业。

6.1.1.美拉德反应机理(Maillardreaotion)1912年法国化学家Maillard发现甘氨酸与葡萄糖混合加热时形成褐色的物质。

后来人们发现这类反应不仅影响食品的颜色,而且对其香味也有重要作用,并将此反应称为非酶褐变反应(non—enzj.micbrowning)[2]。

1953年Hodge对Mai l lard 反应的机理提出了系统的解释,大致可以分为如下3个阶段[3—5]。

1.起始阶段(1)席夫碱的生成(ShiffBase):氨基酸与还原糖加热,氨基与羰基缩合生成席夫碱。

(2)N一取代糖基胺的生成:席夫碱经环化生成。

(3)Amadori化合物生成:--取代糖基胺经Amiadori重排形成Amadori化合物(卜氨基-i-脱氧一2一酮糖)。

2.中间阶段在中间阶段,Amadori化合物通过三条路线进行反应。

(1)酸性条件下,经1,2一烯醇化反应,生成羰基甲呋喃醛:(2)碱性条件下:经2,3一烯醇化反应,产生还原酮类褐脱氢还原酮类。

有利于Amadori重排产物形成卜deoxysome。

它是许多食品香味的前驱体。

(3)Strecker聚解反应:继续进行裂解反应,形成含羰基和双羰基化合物,以进行最后阶段反应或与氨基进行Strecker 分解反应,产生Strecker醛类。

3.最终阶段此阶段反应复杂,机制尚不清楚,中间阶段的产物与氨基化合物进行醛基一氨基反应,最终生成类黑精。

Maillard反应产物出类黑精外,还有一系列中间体还原酮及挥发性杂环化合物,所以并非Mai l lard反应的产物都是呈香成分[6]。

6.1.2肉类香精的生产从l960年开始,就有研究利用各种单体香精经过调和生产肉类香精,但由于各种熟肉香型的特征十分复杂,这些调和香精很难达到与熟肉香味逼真的水半,所以对肉类香气前体物质的研究和利用受剑人们的重视。

利用前体物质制备肉味香精,主要是以糖类和含硫氨基酸如半胱氨酸为基础,通过加热时所发生的反应,它们包括脂肪酸的氧化、分解、糖和氨基酸热降解、羰氨反应及各种生成物的二次或三次反应等。

所形成的肉味香精成分有数百种。

以这些物质为基础,通过调和可制成具有不同特征的肉味香精[5]。

Mai l lard反应所形成的肉味香精无论从原料还是过程均可以视为天然,所以所得肉味香精可以视为天然香精。

6.2香精缓释与多重乳状液技术[7]由于香精沸点低,挥发性高,留香时间短,影响终产品的品质,所以香精香料的缓释和控释技术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也是难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