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地图集》的总体设计思想
城市历史地图集的编制设计研究——以《沈阳地图荟萃》图集为例

第 4期
刘志强等 . 城市 历史地图集的编 制设计研究
15 1
比例 , 造成 阅读 、 阅地 图信 息不 便这 个难 题 。每 幅地 查 图设计 为一 个全 开 尺 寸 , 对 地 图进 行 了地 图 的基 本 并
4 3 地 图的调 色 .
地 图拼接完 成 后 , 对 地 图 整体 调 色 。这 是 因 为 要
市 街 巷 图等 。图集 中城市 古 旧地 图的编排 顺序 按 历 史 年 代顺 序编 排 , 我们精 选 了 自清 末 宣统 二 年 (90年 ) 11
~
旧地图及相关资料的收集是最繁杂与辛劳的, l 沈 为r 《
阳地图荟萃》 城市历史地图集的顺利编制 , 我们以沈阳
市勘 察测 绘研 究 院馆 藏 的 沈 阳城 市 地 图为 主 , 辽 宁 从
地 图进行研 究 , 才能 明 了不 同历史 时期沈 阳城 市赖 以发 展的条件 和特 点 , 而 制订 出合乎 沈 阳实 际 、 有沈 阳 从 具
位、 发行 单位 、 比例尺 、 幅尺寸 、 图评述 、 图 简 图 、 图 地 地 存储 路 径 等 内容 进 行 记 录 。 “ 阳市 古 旧地 图 数 据 沈
等地图相关信息 ) 和地图制图方法及 当时城市特征及
以 中华 传统 的 印章 、 纹 、 纹进 行修 饰 。 条 底
3 3 装 帧 的设计 .
丰富的历史 内容 等方面进行基本评述。其次 , 我们配 4 4 地 图文 字编 写 .
图集装 帧设计 体 现 较 强 的 艺术 性 , 于单 幅地 图 对
[ ] 庞玉华.对地 图集总体 设计 的思考 [ ] 5 J .测绘 通报 ,0 7 2 0
( 5):6~7 7 7
2 1 年 8月 01 第 4期
辽宁省城镇体系规划文本

辽宁省城镇体系规划文本(2003~2020年)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社会经济与城镇发展战略第三章城镇体系发展规划第四章城市群(带)发展规划第五章小城镇建设规划第六章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第七章资源开发规划第八章重大设施建设规划第九章防灾规划第十章与相邻省(区)的协调第十一章实施措施第十二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动辽宁省城镇体系健康发展,带动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促进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实现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远景发展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十一条规定,制定《辽宁省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年)》(以下称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是指导和调控辽宁省城镇化和城镇体系建设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内容涵盖全省城镇化和城镇体系发展战略、主要目标、总体布局、分区规划、配套政策措施以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资源开发利用规划、跨地区城镇体系规划、重大区域性基础设施规划。
各市(县)城镇体系规划、各城镇总体规划必须遵守本规划。
第三条本规划范围为辽宁省行政区划范围。
第四条本规划基期为2000年,近期到2005年,中期到2010年,远期到2020年。
第二章社会经济与城镇发展战略第五条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实施科教兴省、对外开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保持社会稳定,再造辽宁发展新优势。
近期,老工业基地改造取得基本成效。
2010年,基本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得到根本转变,国内生产总值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
第六条城镇发展战略:优先发展沈阳、大连和沈大高速公路沿线城镇,提升锦州、丹东的区域地位,构筑沈大鞍城市带、辽西城市群、辽东边境城镇群协调发展的城镇空间格局。
2010年沈阳、大连和部分沿海地区基本实现现代化,2020年沈大鞍城市带基本实现现代化。
第七条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努力缩小地区及城乡发展差距,改善人民生活,实现经济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浅析《山西省传统村落地图集》的结构和编制特色

贾成全(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院第三测绘院,山西太原030002)摘要介绍了山西省传统村落的特点与分区,以及《山西省传统村落地图集》的主要内容结构、设计思想和编制特色,图集以区域地理学的观点和地图表现手段,科学地展示了山西省传统村落产生的自然、社会和文化背景,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其分布、现状及保护情况,对推动山西建设文化强省、增强全社会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意识、促进政府部门实现对传统村落的科学管理与决策、合理开发利用、制定保护发展规划等诸多方面提供了权威的决策信息和详实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传统村落;内容结构;编制特色中图分类号P28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7319(2019)03-0044-06浅析《山西省传统村落地图集》的结构和编制特色0.引言传统村落是指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和经济价值的村落;这些村落保留了完整的建筑环境和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的民俗民风,虽经历久远年代,但至今仍在为人们提供服务。
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农耕文明的精髓和中华民族的根基,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与自然生态景观资源,是维系华夏子孙文化认同的纽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被誉为中华民族的DNA,对中华民族具有核心的凝聚力。
《山西省传统村落地图集》封面(如图1所示):据不完全统计,山西省约有3000余座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古村落,这些村落古民居建筑群独具特色,传统街巷和整体风貌保存较好。
2012年,山西省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的要求,下发了《山西省传统村落调查实施方案》,对全省1213个已公布命名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已公布命名的旅游特色村镇、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传统民居成片的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村落和具有重要意义或特色景观的古村落进行了调查。
截至2016年底,已调查建档的传统村落有1400多个,遍布全省,其中有4批279个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位居全国前列。
4.四年辽宁地方教案

2、你知道有哪些体坛人物来着辽宁?
3、了解体育代表人物奥运第一人、乒乓之星
了解王楠的体育之路。
4、了解民族体育发展之路
满族赛威呼:满族"赛威呼",是一场古老的民间体育活动,后来出现陆 地赛威呼的形式。比赛时,五人为一队,英中前四人而朝向终点,第五 人朝向起点,四人排列同握两根木杆,第五人独握一根象征舵的木棍。
视频导入,渲染气氛,简单
明了,直奔主题
增强了学生对于文化与自然 环境之间关系的感性认识, 进一步培养了学生探寻饮食 习惯和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 兴趣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增
强民族责任感
板
书 设 计
美食资源蕴佳味
萨其马、小鸡炖蘑菇、熬鱼炖茄子、老边饺子
教
了侖
军辽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工业的发展之路,以及振兴东北的战略。
直观感受,更接近生活,
特点。)
老师:这些地形、气候特点促进了我们在农业,
感受家
哪方而的发展呢?
学生:水果、水稻
(老师介绍当地的生产特色。)
老师:苹果、玉米、水稻小麦、髙粱……各种花 卉
老师:随着家乡农业的发展,我们的物产更加丰 富,有好多的上特产闻名全国!(过渡) 二、家乡的土特产(板书)
苹果、梨、桃、樱桃、匍萄、东北三宝
板
书 设 计
乐舞情牵美辽宁
教
了解人文体育精神,感受多民族传统文化和地域的影响,有着丰富多彩的体冇活动。
感受体坛人物的风采
美食资源蕴佳味第1课时课前准备课件
重 点
了解体育发展之路
难 点
感受体育人文精神
教学流程
教 学 环 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浅析《沈阳实用地图册》的设计与编制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GEOMATICS & 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第44卷第2期2021年2月Vol.44, No.2Feb.,2021浅析《沈阳实用地图册》的设计与编制曹雷(沈阳市勘察测绘研究院,辽宁沈阳110000)摘要:《沈阳实用地图册》是一部集宣传、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实用地图册。
本文论述了该图册的编制意义、编制原则、内容结构、主要技术指标、具体的设计与编制、编制特点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地图册;实用性;设计与编制中图分类号:P2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867( 2021) 02-0185-02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Design and Compilation of"Shenyang Practical Atlas "CAO Lei(Shenyang Institute of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and Surveying Research , Shenyang 110000, China )Abstract :" Shenyang Practical Atlas " is a practical atlas of the publicity and service functions.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om pilation meaning, the compilation principle, the content structure, the main technical indicators, the specific design and compilation,the compi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tlas, etc.Key words : atlas ; practical ; design and compilation0 引 言沈阳市是辽宁省省会,是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 是中国东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商贸中心,是中国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推荐教学设计(第1课时)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教材分析】东北三省在北方地区中是一个典型的综合区域,不仅自然地理条件独特,而且其农业和工业在全国都有这重要的地位。
本节系统讲述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农业地理、工业地理三个方面的内容。
每个标题不仅叙述地理特点,还通过活动突出分析地理特点形成的方法。
本节是中国区域地理省级区域的开始,也是代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城市区域学习的方法才能更好的学习后面的内容,并且可以自学其他教材中没有介绍的区域。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一年的初中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掌握了一些关于中国领土的知识,具备了这些知识能力、方法之后再来学习《东北三省》就简单多了。
但由于地理内容的问题抽象性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图片、录像、阅读材料等材料来增加学生的间接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指导学习分析地图,主要采取看视频、提问题的形式,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地图、分析地图,有利于抓住事物特征。
【课程标准】运用地图简要评价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结合气候统计图归纳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东北三省地形图,指出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范围和地形。
2.通过阅读东北三省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东北三省雪期始期、终期和雪厚的分布图。
总结东北三省的气候特点。
【教学重难点】运用地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主要地形类型,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讨论法、读图分析法、启发引导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播放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东北三省的文化。
了解了东北三省自然、人文的总体概况,带着老师提出来的疑问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任务1 通过阅读东北三省地形图,指出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地形区。
根据老师出示的东北三省地形图,说出 1.位置、范围:位于我国东北部,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
《第一章第一节疆域》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疆域》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中国疆域的基本概念,包括疆域的地理位置、面积大小以及行政区划的基本情况。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我国疆域的分布特点,认识到我国疆域辽阔、资源丰富、民族多样的基本国情,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国家认同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中国疆域的地理位置和主要行政区划,理解我国疆域的分布特点和影响。
教学难点:通过地图和实例,让学生深刻理解我国疆域的广阔性和多样性,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地理信息整合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材与教具:准备初中地理教材、地图册、投影仪及中国地图等教具。
2. 课件与资源:制作包含中国疆域分布、行政区划、地理特点等内容的PPT课件,准备相关地理图片和视频资源。
3. 学生预习:布置学生预习任务,要求学生提前了解我国疆域的基本情况,收集相关地理资料。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课堂开始时,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地理知识,如中国的地理位置、主要地形等。
接着,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疆域辽阔,都有哪些省份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索《疆域》这一课。
”通过这样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新课展开(一)了解疆域概念教师首先向学生解释疆域的概念,包括疆界、国土面积、地形地貌等。
通过图示和文字描述,使学生对疆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中国疆域的概述通过幻灯片展示中国疆域的概况,包括领土面积、东西南北的边界、海岸线等。
让学生了解中国在亚洲乃至世界的位置和重要性。
(三)主要省份介绍1. 分类介绍:将中国省份按照地理位置、经济特点等进行分类,如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内陆地区等,并逐一介绍每个地区的代表省份。
2. 互动学习:利用中国地图,让学生自己指出每个省份的位置,并回答一些关于该省份的简单问题。
例如,学生可以分享该省份的特色美食、名胜古迹等。
3. 视频教学:播放关于中国各省份的短片或图片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各省份的风土人情。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宁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宁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5.24•【字号】辽政发[2014]11号•【施行日期】2014.05.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宁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辽政发〔2014〕11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现将《辽宁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辽宁省人民政府2014年5月24日辽宁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14年5月)目录序言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自然状况第二节综合评价第三节机遇挑战第二章指导思想第一节开发原则第二节重大关系第三章目标和任务第一节战略目标第二节战略任务第三节主体功能区划分第四章优化开发区域第一节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第二节区域发展定位及重点第五章重点开发区域第一节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第二节区域发展定位及重点第六章农产品主产区第一节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第二节区域发展重点第七章重点生态功能区第一节功能定位和类型第二节规划目标第三节发展方向第四节开发管制原则第八章禁止开发区域第一节功能定位第二节管制原则第九章区域政策第一节财政政策第二节投资政策第三节产业政策第四节土地政策第五节农业政策第六节人口政策第七节民族政策第八节环境政策第九节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第十章绩效考核评价第一节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第二节强化考核结果运用第十一章规划实施第一节省政府有关部门职责第二节市县级人民政府职责第三节监测评估附件:1.辽宁省重点开发的城镇名录2.辽宁省农产品主产区(点状分布)乡镇名录3.辽宁省禁止开发区域名录4.辽宁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成果图5.主体功能区规划名词解释序言国土空间是宝贵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
为了我们的家园更美好、经济更发达、区域更协调、人民更富裕、社会更和谐,为了给我们的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必须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科学开发我们的家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辽宁省地图集》的总体设计思想【摘要】本文介绍了《辽宁省地图集》的总图设计思想,主要阐述了《辽宁省地图集》的内容结构和设计特点,以及对整个图集设计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辽宁省地图集设计地图要素
1、概述
《辽宁省地图集》采用了最新的数字制图技术手段,汇集了全省各个专业资料,客观全面地反映辽宁省地图集改革开放近30 年来辽宁省所取得一系列成就,是各级政府及部门进行宏观管理、科学决策的依据,是对外交流合作中推介辽宁、树立形象的主要媒介,是人们日常生活、外出旅游的良好向导,也是地理科学和地图学进行研究的重要参考。
《辽宁省地图集》记录了这个时代辽宁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情况,具有重要的文献史志价值。
2、地图集的总体设计
2.1 设计原则
辽宁省地图集图集为公开版地图,本图集要充分利用各图幅面,采用多种表示方法,尽可能反映较多的信息量。
利用卫星、航空遥感、数字高程模型等现代测绘技术,应用计算机制图和四色印刷作为图集设计、编制的基础及主要方法,体现当代先进科技水平,缩短编制周期,降低制作成本,保证图集质量。
图型设计新颖、美观,符号表示清晰、形象,色彩搭配明快、和谐,文字表述简洁,图表、
图片选用恰当,装帧设计庄重大方,力争达到国内同类图集的先进水平是从应用者角度出发,最大限度地满足应用者的参考需求,以科学性、实用性为最高要求。
注重图集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可靠性、规律性,运用制图综合和方法分类,对所有内容进行科学分析,揭示其内在联系,使辽宁省地图集的编制建立在严密的科学基础上。
2.2 图集开幅设计
《辽宁省地图集》根据国际惯例采用国际标准a4开本,该开本符合国内进口设备的生产条件,印刷成品庄重大方,便于同行间交流。
2.3 图集结构设计
《图集》的前后顺序编排规则是先排总图后排各地市图、同时兼顾传统习惯、地域关系。
全国图在前,即《中国政区图》,后排全省图,全省图按照《辽宁省政区图》、《辽宁省人口图》、《辽宁省地势图》、《辽宁省交通图》、《辽宁省高速公路图》、《辽宁省主要公路里程表》、《辽宁省气候图》、《辽宁省水利工程图》、《辽宁省矿产资源图》、《辽宁省植被图》、《辽宁省旅游图》等顺序编排。
再以省辖市为图组,按行政区代码排序,省会城市沈阳市在各地市图组内,先排全市交通图、再排城区中心街道图和所辖市、区的城区图,以下以地市所在县区以行政编码排序为前后,考虑到页面编排的实际情况,个别图幅的顺序可能略有调整。
同时还要考虑在图组间及版
面适当位置加排部分整版彩色画面,也可在图幅内不影响主体内容情况下,适当排一些图片以丰富图集的内容。
2.4 图集内容设计
《辽宁省地图集》由全省系列地图、省辖市行政区划图、省辖市城区图、县(市、区)行政区划图组成;全省系列图比例尺为1:200万(省政区为1:220万),每幅省图占两页面,全省系列图包括《辽宁省卫星影像图》、《辽宁省政区图》、《辽宁省人口图》、《辽宁省地势图》、《辽宁省交通图》、《辽宁省高速公路图》、《辽宁省主要公路里程表》、《辽宁省水利工程图》、《辽宁省矿产资源图》、《辽宁省植被图》、《辽宁省气候图》、《辽宁省旅游图》等。
省辖市图采用1:25万数据作地理底图;省辖市城区图采用1:1万地形图编绘。
县(市)区图根据各地形状和面积大小,比例尺基本定在1:15万—1:35万之间。
本图集正文约150页,加上前后附页并考虑到其他不可预见的因素,则整本图集约210余页。
包括大小地图140余幅,以及彩照、图片、图表、文字等。
2.5 基础底图编制
通过数据转换或重新数字化获取底图数据,经编绘打印基础底图,用于下一步的资料获取与图幅设计。
2.5.1主要工序
a) 首先编绘1:25万。
b) 辽宁省全要素地理地图、以保证全省各要素的衔接正确、居
民地密度关系协调自然、河流关系正确。
全要素内容选取、注记对应关系准确无误。
c) 采取专人、专项要素流水线作业模式。
d)各负其责、分工协作。
在制作各县市地图时可采取分县市分任务的作业方法。
最后由一人统稿。
e) 保证编稿图的数学精度,
f) 编稿前要先行几何纠正、准确定位、比例尺计算正确。
g) 要素的编绘要充分体现编稿图的构思、位置准确、各要素间关系合理正确、线划符号符合规定。
2.5.2计算机图幅、图组编绘
以底图与收集的资料为基础,根据总体设计与图幅、图组的设计要求,进行计算机编绘。
2.5.3计算机排版
按设计要求将各图幅、图组、照片、文字进行计算机排版,合理安排、调整版面,最终确定图集样本。
2.6 整饰、印刷与装帧设计
根据《图集》的总体结构安排和使用要求以及书刊装订形式,在图幅正文内容的基础上另加封面、扉页、版权页、辽宁省概况、图例、目录、封底等。
装订形式为机器锁线,粘胶,外装帧为:封面压膜、部分外加塑料护封,部分精装。
印刷用纸为进口128g铜版纸,4色印刷。
3、设计体会
3.1艺术的效果,取决于色彩应用色彩和色彩饱和度是地图表示的重要手段之一,色彩要与其它内容合理搭配,相互补充,协调一致,才能有效地发挥色彩在表示地图时的作用。
因此在色彩的设计中,我们认真研究色彩的搭配艺术,不但要强调各个版面的艺术感,而且要使各个要素的颜色一目了然,清晰易读。
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对同一个地区色相要求一致,这样强调图集的整体感。
对点状符号、现状符号、注记用色在色彩应用上要达到一定饱和度,才能保证主题内容突出,符号清晰、注记层次分明、线划内容对比强烈。
这样才能配置不同的字体和字型、配置丰富的色彩符号,让它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方显图集的厚重。
层次清晰、方便阅读。
3.2完善的制作技术,才能确保优质成果《图集》的制作是在win2000和winxp平台上选用coreldraw11、photoshop、maigis等软件制作而成的,采用了汉仪、方正等字库字体。
整个生产过程严格按照统一的编辑设计进行。
各图幅整饰,在使用coreldraw编辑完成及修改无误后,方才可以导入正式图版排版。
制图作业中专门建立了统一的符号库,以供各图幅使用。
各景点的图片在采用前全部使用photoshop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效果预处理,由于获得的原始图片资料大部分达不到应用的要求,在灰度、饱和度、对比度、亮度、色彩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加工调整,保证了照片光亮美观。
处理
完照片后,再导入coreldraw版面,最后进行图形效果整饰及整体艺术润色加工。
这个过程对提高地图表现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4、结束语
《辽宁省地图集》在地图设计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图集的整个设计工作都充分应用了制图新技术,使其在内容上能够满足广大读者使用地图的需要,而且在表现形式上又是一本设计精美的地图产品。
为保证图集能尽量满足读者的需要,仅是设计人员的设计是不够的。
依靠集体的智慧对设计不足的地方加以改进,有时要经过多次反复修改后才能定稿,目的也是为了让图集尽可能多地满足读者要求,达到设计的最佳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