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初中音乐教案八年级音乐《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教学设计.docx

合集下载

浙江省上虞市竺可桢中学八年级音乐 《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教案

浙江省上虞市竺可桢中学八年级音乐 《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教案

浙江省上虞市竺可桢中学八年级音乐《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教案课堂档案课题我们同是属一个世界年级初二学校教学目标1、知道音乐艺术在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等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进一步在音乐的影响下增强对人类生存发展的责任感。

感受以歌唱的方式援助受灾者的激情,知道“拯救人类生命,就只能靠我和你”的主题思想。

2、学生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去感受,并在环保意识增强的同时,渴望有为世界做点事的思索,学会用歌唱、朗诵等艺术形式去描绘、热爱世界,造福人类。

重、难点1、通过音乐让学生感受世界,大胆的预测未来,使他们能运用各种表演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2、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我们同属一个世界》的主旋律,用正确的气息控制、演唱好歌曲,用正确的节奏演绎好歌曲。

场外题记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对学生有了更深的了解。

他们虽然受社会客观环境的影响,身上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问题,但他们的可塑性很大,而且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他们易于接受好的东西,同时也易于受到不良影响,这样老师的正确引导就至关重要了。

俗话说:动人心者,莫先乎情。

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交流。

教师对学生要有情感投入,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给学生以热情、大方、和蔼可亲的印象。

这样学生就会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对教师所讲的课程中来,产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心理效应。

从而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激起学生的丰富的想象和创造思维的空间,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产生共鸣。

艺潮拍岸一、陶冶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课间)学生陆续的走进教室,他们注意到了老师做的小小FLASH(标题很明确‘海啸’)。

“咦,这就是前几天那个海啸的场面吗?”“是啊,我那时候看新闻里放了,死的人很多,很惨的。

”学生七嘴八舌的讨论着。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看,陶冶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便于突出本课主题)二、激励与要求并用,兴趣与快乐结合(上课了)师:请同学们看这几幅画(出示画面),看看画面上出现了哪些东西?生:回答画面内容。

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音乐《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教案 苏

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音乐《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教案 苏

教学课题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教学时间(日期、课时) 1学情分析学生对教材的几首歌曲应该有听过,可能听到熟悉的乐曲会唤起印象,通过学习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些歌曲。

教学准备视频搜集补充资料整理集体备课意见和主要参考资料页边批注加注名人名言苏州市第二十六中学备课纸第页页边批注教学过程一、欣赏《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提问:根据书本的图片,谱例提示,想一想这首歌表达的什么内容?1、背景资料:《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是1985年1月28日在美国洛杉矶“生存援助音乐会”中的大会主题曲。

1985年,非洲的埃塞俄比亚、苏丹、毛里塔尼亚等国发生了严重干旱,粮食短缺,成百万人死于饥荒。

消息传来,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救援饥饿的非洲人民。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英国和美国举行的由民间发起的“生存援助音乐会”。

这首主题歌是西方摇滚巨星迈克尔杰克逊和莱昂内尔里奇连夜赶写出来的。

这首歌制成磁带分寄给美国几十名歌星时附上迈克尔杰克逊写的一段话:“如果将来你们的后代问起,他们的爸爸妈妈为人类面临饥荒做了些什么?你们可以骄傲地回答他们,你们做了应做的贡献。

”2、作者简介:迈克尔杰克逊(1958—2009)美国摇滚歌星。

他出生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加里市的一个多子女的黑人家庭,父母都是民歌手。

他从小受家庭音乐环境的影响,5岁时就登台演出。

任“杰氏五兄弟”演唱组的领唱。

1972年1月他首张专辑《必须到那》出版发行。

1978年,出演《绿野仙踪》。

1980年,推出《墙外》,其中4首歌进入当年的美国“十大流行金曲”。

该唱片在国内售出500万张,海外发行800万张,杰克逊因此获美国音乐奖,后来该唱片又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荷兰荣获金奖、白金奖。

3、歌曲分析:《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是F调,4/4拍,曲调十分流畅,音域也不宽。

歌曲看起来像是由三段曲调和一段副歌组成,实际上这三段曲调,又是用许多位歌星所熟悉的曲调重新编配填词而成。

苏州市第二十六中学备课纸第页页边批注二、《手拉手》1、背景资料:《手拉手》是1988年汉城第二十四届奥运会会歌。

八年级第15册音乐教案

八年级第15册音乐教案

八年级第15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我们同属一个世界》第一课时【教学课题】歌曲《让世界充满爱》、欣赏《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让世界充满爱》《我们同属一个世界》两部作品的曲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过程与方法:能够以柔和、统一、真挚的情感及满怀深情的声音学唱《让世界充满爱》。

并通过分析、实践,处理歌曲;加深对音乐情感的感受和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歌曲《让世界充满爱》的学唱及同主题音乐作品的欣赏让学生深入感受“让世界充满爱”的真挚情感。

【教学重点】用真挚的情感及满怀深情的声音学唱《让世界充满爱》【教学难点】用真挚的情感及满怀深情的声音学唱《让世界充满爱》【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音乐资料【授课类型】新授课【授课方法】情景导入法、感受体验法、启发式谈话法【课时安排】1课时(第一单元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感受爱1、提问导入:近一年来世界上发生的哪次天灾让你痛彻心扉?学生:(印度洋海啸,美国的飓风,巴基斯坦地震)导语:确实,如同学所说地震,海啸让我们一次次见证着生离死别,但同学们想过没,比天灾更让人恐惧的是人祸,恐怖袭击、战争无时无刻不在用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并不太平,于是无数热爱和平的人走到一起呼唤出人类共同的心声——让世界充满爱。

2、出示课题:让世界充满爱二、歌唱爱——学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1、导入:课件播放以《让世界充满爱》为背景音乐的,一组以爱为主题的图片串联起的FLASH 作品要求:找出FLASH中最让你感动的一个画面,说出让你记忆深刻的理由。

学生1: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乞丐给一个盲人施舍钱币——一个乞丐尚能给予别人以帮助,更何况我们。

学生2:在洪水中解放军战士我自己的身躯挡住汹涌的洪水,保护好小婴儿——正是因为有很多素不相识的人在危难中给比人以帮助,才使得他们渡过难关,重新站立起来。

……师:同学们看得很仔细,说得也很动情,确实,贫困、灾难、战争,一次次地向人类发出挑战,而我们一次次地战胜了所有的这些,正是因为人们心中有爱,我们才一次次地拯救了他人,也拯救了自己。

2《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教案

2《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教案

《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教案(音乐九年级上册)授课时间:2014年9月9日课时:1课时授课人: 吕艳萍课型:欣赏课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爵士乐、摇滚乐在音乐上的基本特点,了解摇滚音乐对社会的积极与消极作用,能对其不健康的影响有所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音乐艺术在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等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进一步在音乐的影响下增强对人类生存发展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对歌曲所蕴含情感的理解与把握。

三、教学用具:计算机、教学光盘、钢琴、音响四、教学过程(一)欣赏《我们同属一个世界》1、初听音乐,感受音乐情绪教师提问:歌曲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旋律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充满激情和力量感,旋律比较自由。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音乐,激发学习欲望)2、创作背景《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是1985年1月28日在美国洛杉矶“生存援助音乐会”中的大会主题歌。

1985年,非洲的埃塞俄比亚、苏丹、毛里塔尼亚等国严重干旱,粮食短缺,成百万人死于饥荒。

据估计,非洲有一亿五千万人受到饥饿的威胁。

消息传来,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救援饥饿的非洲人民。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英国和美国举行的由民间发起的“生存援助音乐会”。

1985年1月28日,在洛杉矶举行了规模空前的援助非洲的大义演,在场的歌星和工作人员手挽手同声高唱这首大会的主题歌《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感人涕下。

这首主题歌是西方摇滚巨星迈克尔·杰克逊和莱昂内尔·里奇连夜赶写出来的。

这首歌推出后,很快响遍全球,几天内唱片销售突破100万张,收入的5000万美元全部用于救援非洲灾民。

演出的当天晚上,美国著名影星简·方达主持了这次实况转播的电视节目。

她最后说道:“这不只是个群星灿烂的夜晚,而且是流行音乐史上一个更高尚的时刻,它表明,流行音乐在过去的几年里所产生的歌星们,对这个世界所具有的责任感……”2、作者简介教师播放杰克逊演出照片。

我们同属一个世界音乐教案

我们同属一个世界音乐教案

我们同属一个世界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我们同属一个世界”这一主题的内涵,感受音乐在促进全球团结与和谐方面的力量。

2、引导学生欣赏与分析以“我们同属一个世界”为主题的音乐作品,培养其音乐鉴赏能力。

3、鼓励学生通过音乐创作或表演,表达对世界和平、团结与友爱的向往。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我们同属一个世界”的主题意义,感受音乐所传达的情感。

(2)帮助学生掌握相关音乐作品的特点、风格及表现手法。

2、难点(1)如何让学生将对主题的理解转化为自身的音乐表达。

(2)引导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时,能够从多维度进行分析和评价。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我们同属一个世界”这一主题的背景、意义以及相关音乐知识。

2、欣赏法:播放相关音乐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音乐的魅力。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

4、实践法:安排学生进行音乐创作或表演,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1)通过播放一段世界各国人民共同欢庆的视频,引入“我们同属一个世界”的主题。

(2)提问学生对“世界”和“团结”的理解,引发学生的思考。

2、知识讲解(1)介绍“我们同属一个世界”这一理念的起源和发展。

(2)讲解音乐在表达人类共同情感、促进世界团结方面的作用。

3、作品欣赏(1)播放迈克尔·杰克逊的《We Are The World》,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

(2)分析歌曲的创作背景、音乐特点以及所传达的情感。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呼吁团结、关爱的部分。

4、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歌曲中哪些元素让你感受到了世界的团结?你认为音乐如何能够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传达共同的情感?(2)每个小组选派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5、音乐创作与表演(1)鼓励学生以“我们同属一个世界”为主题,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可以是歌词创作、旋律哼唱或者节奏编排。

《第一单元 流行乐风 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音乐人音版九年级

《第一单元 流行乐风 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音乐人音版九年级

《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1. 掌握歌曲《我们同属一个世界》的基本旋律与歌词内容。

2. 理解歌曲所传达的和平、友爱与团结的世界观。

3. 通过歌唱和音乐欣赏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激发学生对多元文化音乐的兴趣,增强其国际视野。

二、教学重难点本课时的重点在于:1. 歌曲的旋律掌握与歌词的准确演唱。

2. 理解歌曲背后所蕴含的全球和平共处的意义。

难点在于:1.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2.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歌曲内涵及所传达的国际友爱精神。

三、教学准备课前准备包括:1. 准备《我们同属一个世界》的乐谱和录音资料。

2. 收集有关国际友好关系的图片和故事,以供教学中使用。

3. 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包括音响设备和投影仪等。

4. 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和规则,以促进学生间的有效互动与交流。

四、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1. 创设情境,引发兴趣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世界各地的音乐片段,包括民族、流行等不同风格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

随后,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音乐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故事和文化吗?”引导学生对音乐背后的文化背景产生好奇心。

2. 引出主题,明确目标教师简短介绍本节课的课题《我们同属一个世界》,说明本课将通过歌曲的学习和赏析,了解多元文化的交融,以及音乐在其中的作用。

告诉学生今天将共同学习一首能代表多元文化的世界经典歌曲,旨在培养学生尊重差异、平等看待各种文化的意识。

(二)新课学习1. 歌词解析与文化探讨首先,教师朗读歌词,并逐句解释其含义,尤其是一些生僻词汇或表达方式,使学生能准确理解歌词的内容。

接着,带领学生分组探讨每句歌词背后所反映的不同地域文化和思想感情。

教师需适时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并鼓励他们用多元的视角去看待世界文化。

2. 歌曲演唱与情感体验在学生对歌词有了一定理解后,开始学习歌曲的演唱。

《第一单元 流行乐风 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音乐人音版九年级

《第一单元 流行乐风 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音乐人音版九年级

《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举世化和国际化的观点,以及它们在摩登社会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以举世视野看待问题的认识,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到举世问题和挑战需要举世共同应对,建立举世共同体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举世化的过程和影响,以及举世化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建立举世共同体认识,以及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学视频和案例,以便在教室上进行展示和讨论。

2. 准备一些与举世化相关的书籍和资料,供学生课后阅读和参考。

3. 制作PPT课件,以便在教室上进行讲解和互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观看相关视频,让学生谈谈观后的感受,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举世性的挑战,需要举世性的合作。

2. 展示图片和数据,让学生感受当前世界面临的环境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严重性。

(二)新课讲授1. 阅读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当前的环境问题?如何共同建设一个美丽的世界?2. 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就如何共同建设一个美丽的世界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 教师总结并讲授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行动,强调共同应对举世性挑战的重要性。

(三)教室互动1. 提问:在平时生活中,我们能为共同建设一个美丽的世界做些什么?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垃圾分类、勤苦用水、低碳出行等),制定一份行动计划,并分享给全班同砚。

3. 教师点评并鼓励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行动。

(四)小结作业1. 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共同建设美丽世界的重要性。

2. 安置作业: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钻研,制作一份PPT,并在全班进行分享。

通过以下是我为你准备的关于“可持续发展与绿色能源”主题的PPT内容:**幻灯片1:封面*** 主题:可持续发展与绿色能源* 介绍:我们的演讲将盘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绿色能源如何推动这一经过。

浙江省上虞市竺可桢中学八年级音乐 《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教案

浙江省上虞市竺可桢中学八年级音乐 《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教案

《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教案课堂档案激情,知道“拯救人类生命,就只能靠我和你”的主题绘、场外题记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对学生有了更深的了解。

他们虽然受社会客观环境的影响,身上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问题,但他们的可塑性很大,而且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他们易于接受好的东西,同时也易于受到不良影响,这样老师的正确引导就至关重要了。

俗话说:动人心者,莫先乎情。

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交流。

教师对学生要有情感投入,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给学生以热情、大方、和蔼可亲的印象。

这样学生就会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对教师所讲的课程中来,产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心理效应。

从而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激起学生的丰富的想象和创造思维的空间,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产生共鸣。

艺潮拍岸一、陶冶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课间)学生陆续的走进教室,他们注意到了老师做的小小FLASH(标题很明确‘海啸’)。

“咦,这就是前几天那个海啸的场面吗?”“是啊,我那时候看新闻里放了,死的人很多,很惨的。

”学生七嘴八舌的讨论着。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看,陶冶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便于突出本课主题)二、激励与要求并用,兴趣与快乐结合(上课了)师:请同学们看这几幅画(出示画面),看看画面上出现了哪些东西?生:回答画面内容。

(巨浪、灾民、死难者尸体等)师:通过画面,你有什么感受?生:感受到了悲伤的气息。

师:下面请同学们来听听这几组声音,你听到了什么?生:我听到了哭喊声、巨浪冲击声、风呼啸声等。

师:中新网2月4日电据法新社报道,由于印尼政府宣布该国死亡人数进一步上升,印度洋海啸遇难者总人数已经超过29.2万人。

生:这么多啊。

师:请同学们再看这几幅画(出示画面),看看画面上出现了哪些东西?生:回答画面内容。

(风筝、小草、花等)师:通过画面,你有什么感受?生:感受到了幸福的气息。

师:好,下面请同学们来听听这几组声音,你听到了什么?生:我听到了鸟鸣声、小溪的流水声、下雨声、风声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初中音乐教案八年级音乐《我们同属一个世
界》教学设计
八年级音乐《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歌曲《让世界充满爱》《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手拉手》
教学目标:1、欣赏《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感受以歌唱的方式援助受灾者的激情,感悟“拯救人类生命,就只能靠我和你”的主题思想。

2.学习爵士、摇滚乐在音乐上的基本特点,了解摇滚音乐对社会的积极与消极作用,能对其不健康的影响有所认识。

3、学唱《手拉手》,懂得音乐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1.《我们同属一个世界》
2.爵士乐、摇滚乐。

教学难点:现代流行音乐的影响
教具准备:钢琴、电视机、VCD、幻灯机
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对通俗音乐非常感兴趣,他们永远是走在流行音乐的前沿。

教材分析:1、《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是1985年在美国洛衫矶“生存援助音乐会”中的大会主题歌。

1985年非洲等国发生了严重干旱,粮食短缺,有一亿五千万人受到饥饿的威胁。

消息传出,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救援饥饿的非洲人民。

在美国洛衫矶“生存援助音乐会”中,在场的歌星和工作人员手挽手同声高唱这首大会主题歌《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感人涕下。

这首歌是摇滚巨星迈克杰克逊和莱昂内尔里奇连夜赶写出来的。

这首歌制成磁带分寄给美国几十名歌星时附上迈克杰克逊写的一段话:“如果将来你们的后代问起,他们的爸爸妈妈为人类面临饥荒做了些什么?你们可以骄傲底回答他们,你
们做了应有底贡献。

”这首歌推出后收入底5000万美元全部用于救援非洲道德难民。

2、迈克杰克逊:美国著名黑人摇滚巨星。

5岁时登台演出。

任“杰氏五兄弟”演唱组底领唱。

杰克逊在80年代底世界流行歌坛上出尽风头。

3、《手拉手》是1988汉城第24届奥运会会歌。

歌曲表现世界人民热爱奥运、热爱和平底炽热情感。

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

复习《让世界充满爱》第二部分。

2、抽查学生掌握情况。

3、欣赏法引入新课。

播放迈克杰克逊一首摇滚乐。

提问:这是一首什么类型的歌曲?摇滚乐
4、简单回顾上学期学过的摇滚乐的内容。

以提问的方式回顾
起源:美国50年代
汇集:布鲁斯音乐、乡村音乐、波普音乐。

5、初次欣赏迈克杰克逊《我们同属一个世界》。

提问:初次听后感?
6、介绍作品产生背景。

7、听析B段副歌部分。

分析歌词中所唱的内容“天下一家,四海皆兄弟,要人人生活得更美好,从现在做起。

拯救人类生命,就只能靠自己,那光辉得明天,靠我和你。

这几句,它是歌曲得主要内容,富有号召性。

在演唱风格上,是摇滚乐得典型唱法。

它不拘一格,比较自由。

全曲得高潮,表现了信心不可动摇,前途灿烂光明和团结得力量。

8、复听全曲。

在教师得带领下和着乐曲轻声唱。

9、欣赏《手拉手》
10、介绍《手拉手》背景:24届奥运会会歌。

体现得奥运精神:“我们手拉手,友谊传四方”。

歌曲深蕴得巨大感情力量,成为20世纪80年代最具广泛得流行歌曲之一。

11、总结以上两首歌曲,说明在80年代摇滚音乐在重大社会问题逐渐发挥得积极作用。

12、讨论:对迈克杰克逊音乐的讨论。

13:总结:对迈克杰克逊既做过好事,又有丑闻的人物,正确认识他的音乐对社会、对人的正负面影响,以逐步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审美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