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指南解读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及《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解读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及《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解读一、概述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
由于测量和收集出血量的主观因素较大,实际发病率更高。
产后出血发病突然且来势凶猛,若处理不及时或不当,可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
防治产后出血是产科领域中的重要课题。
为了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其导致的孕产妇死亡,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依据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和共识,制定了《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
本指南旨在帮助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对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识别、处置及管理等环节提供指导,以期改善母婴结局,保障母婴安全。
同时,为了帮助广大医务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本文还将对指南进行解读。
解读部分将详细阐述指南制定的背景、意义、关键内容以及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要点,旨在提高医务人员对产后出血预防和处理的认知和能力,从而有效预防和及时处理产后出血,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高母婴健康水平。
1. 产后出血的定义和重要性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毫升,或剖宫产者出血量超过1000毫升的情况。
这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位居我国产妇四大死亡原因之首。
其发病率约占分娩总数的23,但由于测量和收集血量的主观因素较大,通常估计失血量仅为实际失血量的一半,故实际发病率更高。
产后出血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高发病率和高致死率,更在于其可预防性。
绝大多数产后出血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是可避免的,其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
对产后出血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是每一个妇产科医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产后出血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和凝血功能障碍等。
子宫收缩乏力是最常见的原因,可由全身因素、产科因素和子宫因素等多方面影响。
其他如前置胎盘、胎盘粘连或植入、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也可导致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指南解读ppt课件

Womens Med, 2005,50:148-163
最新编辑ppt
28
背面观
正面观
正面观
最新编辑ppt
29
③盆腔血管结扎:
包括子宫动脉结扎和髂内动脉结扎
子宫血管结扎适用于难治性产后出血,尤其是剖 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或胎盘因素的出血,经宫缩剂 和按摩子宫无效,或子宫切口撕裂而局部止血困 难者。
血红蛋白每下降10g/L,失血约400~500ml。但 是在产后出血早期,由于血液浓缩,血红蛋白 值不能准确反映实际出血量。
最新编辑ppt
9
失血速度也是反映病情轻重的重要指标
重症的情况包括: 失血速度>150 ml / min 3 h内出血超过血容量的50% 24 h内出血超过全身血容量
最新编辑ppt
最新编辑ppt
30
推荐五步血管结扎法:
A、单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 B、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 C、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 D、单侧卵巢子宫血管吻合支结扎 E、双侧卵巢子宫血管吻合支结扎
* Abd Rabbo SA. Stepwise uterine devascularization: a novel technique for management of uncontrolled postpartum hemorrhage with preservation of the uterus. Am J Obstet Gynecol, 1994,171:694-700
以子宫恢复正常收缩并能保持收缩状态为止,要 配合应用宫缩剂。
最新编辑ppt
19
子宫按摩
最新编辑ppt
20
(2)应用宫缩剂:
①缩宫素: 为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的一线药物。缩宫素应用相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23)解读PPT课件

01
新型止血药
近年来,一些新型止血药如重组凝血因子等逐渐应用于产后出血的治疗
,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等优点。
02
子宫收缩剂新剂型
随着药物制剂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型子宫收缩剂如长效缓释剂型等
逐渐应用于临床,提高了药物治疗的便捷性和有效性。
03
血管活性药物新应用
血管活性药物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一些新型血管活
并发症预防措施制定和执行情况回顾
预防措施制定
针对高危因素,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措施,如加强产前检查、积极 处理第三产程、使用宫缩剂等。
执行情况回顾
定期对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回顾和评估,确保措施的有效实 施。
康复期患者心理干预和营养支持策略
心理干预策略
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增强康复信心。
国内外相关指南比较
80%
国际指南
强调多学科协作、早期识别和积 极处理。
100%
国内指南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注重预防、 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
80%
本指南特色
在总结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结 合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实践,形 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后出血预防 和处理指南。
02
产后出血预防措施
加强孕期保健与管理
健康教育
分娩时机选择
避免过早或过晚分娩,以 减少产后出血的风险。
分娩过程中的监测
在分娩过程中,密切监测 孕妇的生命体征和出血情 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情况。
03
产后出血诊断与处理原则
早期诊断及评估方法
产后出血定义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分娩 者出血量≥500ml,剖宫产者 ≥1000ml。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23)》解读PPT课件

建立完善的产后出血救治体系,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 治。
加强多学科协作与沟通
加强产科、血液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之间的协作与沟通,共同 提高产后出血的救治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补充铁元素和维生素
鼓励患者多食用富含铁元素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红枣、菠菜、动物肝 脏等,以预防贫血和增强免疫力。
康复锻炼与生活方式建议
制定康复锻炼计划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康复需求,制 定个性化的康复锻炼计划,包括产后 瑜伽、盆底肌锻炼等。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建议患者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 熬夜和过度劳累;注意个人卫生,保 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避免长时间站立 或久坐,以防止盆腔淤血。
02
新型止血材料与技术研发
研发更加高效、安全的止血材料和技术,为产后出血的救治提供更多选
择。
03
产后出血与凝血功能障碍关系研究
深入探讨产后出血与凝血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救治提供更多理
论依据。
提高产后出血防治水平建议
加强产后出血培训与教育
提高医护人员对产后出血的认识和处理能力,加强相关培训和教 育工作。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 (2023)》解读
汇报人:xxx 2024-05-08
目录
• 引言 • 产后出血风险评估与预防 • 产后出血诊断与治疗原则 • 药物治疗在产后出血中应用 • 非药物治疗在产后出血中应用 • 产后出血患者管理与康复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产后出血定义与背景
产后出血定义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ml, 剖宫产者≥1000ml,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
评估方法
通过对比手术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以及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和症状的改善情况, 综合评估手术治疗效果。同时,还需关注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如感染、损伤 等。
产后出血诊疗指南

(4)失血速度也是反映病情轻重的重要指 标,重症的情况包括:失血速度> 150ml/min;3h内出血量超过血容量的50% ;24h内出血量超过全身血容量。
1、产后出血的处理可分为预警期、 处理期和危重期,分别启动一级、 二级和三级急救方案,见图。
产后出血处理的2:1:1原则:
(1)产时出血量>200ml(胎儿娩 出至胎盘娩出结束),产后在产房 观察期间>100ml;
(2)回病房>100ml。剖宫产的病 人按同样方法处理。
产后出血的处理流程图
急性失血时的输血:
<15~20%血容量,输液以晶体为主 辅以胶体;
20~40%血容量失血,输液以晶体为 主辅以胶体液+红细胞,胶体液24小 时内总量不超过1000ml;
>40%血容量失血,输液(晶体及胶 体液)+红细胞+血浆及凝血物质, 如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复合物等 。
失血量在2000ml以上时,一般输血 量为失血量的70%左右。
②B-Lynch缝合:适用于宫缩乏力
、胎盘因素和凝血功能异常性产后 出血,子宫按摩和宫缩剂无效并有 可能切除子宫的患者。先试用两手 加压观察出血量是否减少以估计BLynch缝合成功止血的可能性,应用 可吸收线缝合。B-Lynch缝合术后并 发症的报道较为罕见,但有感染和 组织坏死的可能,应掌握手术适应 证。如合并凝血功能异常,除手术 外,需补充凝血因子等。
胎盘、第三产程处理不当
(四)、凝血功能障碍
血液系统疾病
遗传性凝血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23)解读PPT课件

前后对比法
01
将指南实施前后的产后出血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观察变化
趋势。
分组对比法
02
将产妇按照是否接受指南实施进行分组,比较两组的产后出血
相关指标差异。
多因素分析法
03
综合考虑产妇年龄、产次、分娩方式等多因素,分析指南实施
对不同人群产后出血的影响。
持续改进策略与建议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医护人员和产妇对产后出血的认 识和重视程度,促进指南的落实。
提高产科医护人员对 产后出血的认识和重 视程度。
国内外相关指南比较
国际指南
强调多学科协作、早期识 别和积极处理。
国内指南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注重 预防、早期诊断和合理治 疗。
本指南特色
在总结国内外经验基础上 ,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产 后出血预防和处理规范。
02
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及评估
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分娩期预防措施
预防性使用宫缩剂
在分娩过程中,预防性使用宫缩 剂可以增强子宫收缩力,减少产
后出血的发生率。
控制分娩速度
过快或过慢的分娩速度都可能导 致产后出血,医护人员应合理控
制分娩速度,确保母婴安全。
早期识别高危因素
医护人员应在分娩过程中早期识 别可能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 ,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并
完善监测体系
建立健全的产后出血监测体系,及时 发现和处理产后出血问题。
强化培训考核
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 其产后出血预防和处理能力。
开展科研攻关
针对产后出血预防和处理中的难点问 题,开展科研攻关和技术创新,提高 防治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术式选择
产后出血预防及处理指南2023版解读PPT课件

药物预防措施应用
宫缩剂使用
在分娩过程中,适时使用宫缩剂 ,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
。
止血药物使用
针对高危孕妇,预防性使用止血药 物,降低产后出血风险。
预防性输血
对于存在严重产后出血风险的孕妇 ,可考虑预防性输血措施。
04
产后出血处理方法详解
药物治疗方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效果评价
缩宫素类药物
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量,但 需注意过敏等不良反应。
营养与运动
指导孕妇合理饮食、适当 运动,保持良好的身体状 态,降低产后出血风险。
分娩方式选择及产程管理优化
分娩方式选择
根据孕妇实际情况,选择 适合的分娩方式,降低产 后出血风险。
产程管理优化
加强产程监测,及时发现 并处理产程异常,避免产 程过长导致的产后出血。
无痛分娩
推广无痛分娩技术,减轻 分娩疼痛,降低因疼痛导 致的产后出血风险。
死亡率
产后出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率在 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存在差异, 但整体呈下降趋势。
对母婴健康影响
母体健康
产后出血可能导致母体出现休克、感染等并发症,严重时甚 至危及生命。
婴儿健康
产后出血可能影响母乳喂养,增加新生儿窒息、早产等风险 。
社会经济负担
医疗资源消耗
产后出血的处理需要占用大量医疗资 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
髂内动脉结扎术
通过结扎髂内动脉,减少盆腔血流量,有助于控 制出血。
根治性手术时机选择和患者沟通
手术时机
在药物治疗和保守性手术无效时,或 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多器官功能衰竭 等严重情况时,需考虑根治性手术。
患者沟通
医生需充分告知患者及家属手术必要 性、风险及预后,取得患者及家属的 理解和配合。同时,关注患者心理状 况,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
产后出血管理指南解读课件

预防措施
产前预防
产后观察
对有产后出血风险的孕妇进行筛查, 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如补充铁剂、维 生素K等。
产后2小时内是出血高风险期,应密 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和出血情况, 及时发现并处理。
产程管理
密切监测产程进展,及时发现和处理 产程延长、急产等问题,以减少产后 出血的发生。
紧急处理流程
03
产后出血的护理与康复
Chapter
护理要点
01
02
03
观察与评估
密切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 ,包括血压、心率、呼吸 等,以及出血量、颜色和 性状。
体位管理
确保产妇保持舒适体位, 避免长时间卧床导致血栓 形成。
疼痛护理
提供适当的疼痛缓解措施 ,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 等。
心理支持与康复指导
心理疏导
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输注晶体液 、血液制品等,以补充血容量。
对于严重产后出血,应组织产科 、重症医学科、血液科等多学科 会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快速识别 补充血容量 止血措施 组织多学科会诊
医护人员应具备识别产后出血的 能力,一旦发现出血量超过正常 ,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
根据出血原因采取相应的止血措 施,如按摩子宫、使用止血药物 、手术缝合等。
药物治疗与输血
药物治疗
使用宫缩剂、止血药物等,以促进子 宫收缩、减少出血。
输血治疗
根据出血量和血液指标,决定是否进 行输血治疗,输血应以补充红细胞为 主,避免过量输血导致并发症。
手术治疗
保守手术
对于严重的产后出血,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进行保守手术,如子宫动脉 栓塞术等。
子宫切除术
在危及产妇生命的情况下,经保守手术无效时,可考虑进行子宫切除术,以控 制出血、挽救产妇生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四、产后出血的处理流程
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包括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向 上级医生或有经验的助产士呼救,并通知血库和检验 科,边求助边处理;
.
⑤子宫切除术:
适用于各种保守性治疗方法无效者。一般为次全子宫切除, 如前置胎盘或部分胎盘植入宫颈时行全子宫切除。
操作注意事项:由于子宫切除时仍有活动性出血,故需以 最快的速度“钳夹、切断、下移”,直至钳夹至子宫动脉水 平以下,然后缝合打结,注意避免损伤输尿管 。
子宫切除后如盆腔广泛渗血,用纱条填塞止血并积极纠正 凝血功能。
.
子宫血管结扎步骤示意图
.
髂内动脉结扎术手术操作困难,需要对盆底手术熟练 的妇产科医师操作。适用于宫颈或盆底渗血、宫颈或 阔韧带出血、腹膜后血肿、保守无效的产后出血,结 扎前后准确辨认髂外动脉和股动脉,必须小心勿损伤 髂内静脉,否则可导致严重的盆底出血。
* Papathanasiou K, Tolikas A, Dovas D,et al. Ligation of internal iliac artery for severe obstetric and pelvic haemorrhage: 10 year experience with 11 cases in a university hospital. J Obstet Gynaecol, 2008,28:183-184
.
1、宫缩乏力的处理:
(1)子宫按摩或压迫法 可采用经腹部按摩或经腹经阴道联合按压,时间
以子宫恢复正常收缩并能保持收缩状态为止,要 配合应用宫缩剂。
.
子宫按摩
.
(2)应用宫缩剂:
①缩宫素: 为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的一线药物。缩宫素应用相
对安全,大剂量应用时可引起高血压、水钠潴留和 心血管副作用。
.
④经导管动脉栓塞术 (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 TAE):
适应证:经保守治疗无效的各种难治性产后出血(包括宫 缩乏力、产道裂伤和胎盘因素等),生命体征稳定。
禁忌证:生命体征不稳定、不宜搬动的患者;合并有其他 脏器出血的DIC;严重的心、肝、肾和凝血功能障碍;对 造影剂过敏者 。
.
休克指数估计失血量
休克指数=心率/收缩压(mmHg)(正常<0.5)
休克指数 0.6~0.9 =1.0 =1.5 ≥2.0
估计失血量(ml) 500~ 1000~ 1500~
2500~
占血容量(%) <20 20~30 30~50
≥50~70
.
血红蛋白估计失血量 血红蛋白每下降10g/L,失血约400~500ml。但 是在产后出血早期,由于血液浓缩,血红蛋白 值不能准确反映实际出血量。
.
产后出血的原因和高危因素
.
二、产后出血的诊断
产后出血的诊断不难,难的是对失血量的测量和 估计,大出血时易诊断,少量缓慢出血易误诊。 失血量的绝对值对不同体重者意义不同。因此, 最好能计算出失血量占总血容量的百分数。
注:妊娠末期血容量(L)的简易计算方法为非孕 期体重(kg)×7%×(1+40%); 或非孕期体重 (kg)×10%
* El-Hamamy E, B-Lynch C. A worldwide review of the uses of the uterine compression suture techniques as alternative to hysterectomy in the management of severe post-partum haemorrhage. J Obstet Gynaecol, 2005, 25:143-149.
.
宫腔水囊填塞
.
宫腔纱条填塞
.
②B-Lynch缝合:
适用于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和止血功能异常性产后出血, 手法按摩和宫缩剂无效并有可能切除子宫的患者。
先试用两手加压观察出血量是否减少以估计B-Lynch缝 合成功止血的可能性,应用可吸收线缝合。
B-Lynch术后并发症的报道较为罕见,但有感染和组织 坏死的可能,应掌握手术适应证。如合并止血功能异常, 除手术外,需补充凝血因子等。
.
失血速度也是反映病情轻重的重要指标 重症的情况包括: 失血速度>150 ml / min 3 h内出血超过血容量的50% 24 h内出血超过全身血容量
.
三、产后出血的预防
1.加强产前保健:
产前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充分认识产后出血的高 危因素,高危孕妇应于分娩前转诊到有输血和抢 救条件的医院。
.
* Abd Rabbo SA. Stepwise uterine devascularization: a novel technique for management of uncontrolled postpartum hemorrhage with preservation of the uterus. Am J Obstet Gynecol, 1994,171:694-700
* Price N, B-Lynch C. Technical description of the B-Lynch brace suture for treatment of massive postpartum hemorrhage and review of published cases. Int J Fertil Womens Med, 2005,50:148-163
(2)胎儿娩出后(45~90 s)及时钳夹并切断脐带,有控制的牵拉脐带协 助胎盘娩出;
(3)胎盘娩出后按摩子宫。产后2 h是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时段,密切观 察子宫收缩情况和出血量变化,应及时排空膀胱。
* Elbourne DR, Prendiville WJ, Carroli G, et al. Prophylactic use of oxytocin in the third stage of labour.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01,(4):CD001808
系前列腺素PGE1的衍生物,引起全子宫有力收 缩,在没有欣母沛时可作为替代品。
高血压、活动性心肝肾病及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者慎用,青光眼、哮喘及过敏体质者禁用。
.
(3)手术治疗
①宫腔填塞 ②B-Lynch缝合 ③盆腔血管结扎 ④经导管动脉栓塞术 (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 TAE) ⑤子宫切除术
.
正面观
背面观
正面观
.
③盆腔血管结扎:
包括子宫动脉结扎和髂内动脉结扎 子宫血管结扎适用于难治性产后出血,尤其是剖
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或胎盘因素的出血,经宫缩剂 和按摩子宫无效,或子宫切口撕裂而局部止血困 难者。
.
推荐五步血管结扎法:
A、单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 B、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 C、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 D、单侧卵巢子宫血管吻合支结扎 E、双侧卵巢子宫血管吻合支结扎
20-30 >100 >20-30 稍下降 偏低 延迟 减少(20-30) 不安
30-40 >120 >30-40 下降 低 延迟 少尿(<20) 烦躁
>40 >140 >40 显著下降 低
缺少
无尿 嗜睡或昏迷
* Cohen WR. Hemorrhagic shock in obstetrics. J Perinat Med, 2006,34:263-271
.
①宫腔填塞:
有宫腔水囊压迫和宫腔纱条填塞两种方法 阴道分娩后宜选用水囊压迫 剖宫产术中选用纱条填塞
宫腔填塞后应密切观察出血量、子宫底高度、生命体 征变化等,动态监测血红蛋白、止血功能的状况,以 避免宫腔积血,水囊或纱条放置24~48 h取出,要注意 预防感染。
* Dabelea V, Schultze PM, McDuffie RS. Intrauterine balloon tamponade in the management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Am J Perinatol, 2007, 24:359-364
.
一、产后出血的原因和高危因素
产后出血的四大原因:
宫缩乏力(70%~90%) 产道损伤(20%) 胎盘因素(10%) 凝血功能障碍(1%)
* 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 ACOG practice bulletin:
clinical management guidelines for obstetrician-gynecologists number 76, October 2006: postpartum hemorrhage. Obstet Gynecol, 2006,108:1039-1047
.
常用的估计失血量的方法有: 1、称重法或容积法 2、监测生命体征、尿量和精神状态 3、休克指数法 4、血红蛋白测定
.
监测生命体征等估计失血量
占血容量 脉搏 呼吸 (%) (次) (次)
<20 正常 14-20
收缩压 脉压差 毛细血管 尿量 中枢神经 再充盈 (ml/h) 系统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30) 正常
* Vegas G, Illescas T, Muñoz M,et al. Selective pelvic arterial embolizat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obstetric hemorrhage. 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 2006,127:6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