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市七年级语文下册 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学案1(无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导学案部编版)

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导学案1.培养并掌握“快速阅读”这一基本的阅读技巧。
2.通过主题研究等方式,深度阅读《海底两万里》这部科幻名著的主要内容、主要人物及重要情节。
3.通过阅读分享活动,深化对主要人物的理解,对思想内容的理解,感受小说中描绘的海底世界的神奇和惊险,进一步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
◆活动一、激趣导入,了解作者1.了解“诺第留斯号”潜艇的前世今生1866年凡尔纳通过想象创造了“诺第留斯号”。
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1886年英国人发明了以电力作为动力的潜水艇,取名“诺第留斯号”。
1954年美国建成了世界第一艘以核反应堆作为动力的潜水艇,取名“诺第留斯号”。
2.了解作者。
儒勒·凡尔纳 (1828—1905),法国科幻和探险小说家,被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凡尔纳早年在巴黎学法律,后来从事文学创作,写出了很多科学幻想小说,如《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地心游记》《从地球到月球》《环绕月球》《八十天环游地球》等。
他的故事生动,幻想有科学基础,许多预想被后来的科学发展所证实。
◆活动二、整体浏览,激发兴趣1.了解《海底两万里》故事概要故事发生在1866年,法国人阿龙纳斯是一位生物学家,应邀赴美参加一项科学考察活动。
这时,海上出了一个怪物,闹得沸沸扬扬。
科考活动结束后,生物学家正准备束装,计划返回法国,却接到美国海军部的邀请,于是改弦更张,登上了一艘驱逐舰,参与“把那个怪物从海洋中清除出去”的活动。
经过千辛万苦,“怪物”未被清除,驱逐舰反被“怪物”重创,生物学家和他的仆人及为清除“怪物”被特意请到驱逐舰上来的一名捕鲸手,都成了“怪物”的俘虏。
结果发现“怪物”是一艘尚不为世人所知的潜水艇,名为“诺第留斯号”。
潜艇对俘虏倒也优待,只是,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潜艇艇长尼摩从此永远不许他们离开。
阿龙纳斯一行别无选择,只能跟着潜水艇周游各大洋。
十个月后,这三个人终于在极其险恶的情况下逃脱,生物学家才得以把这件海底秘密公诸于世。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学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学案《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学会自主阅读,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让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向往探险的热情,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力、丰富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重难点:1、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学会在阅读中思考。
2、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书香满园,学以正身”是课外阅读课的宗旨。
阅读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我们构建其高尚而充实的精神世界,让我们在不断的阅读中,知识得以积累,能力得以提高,心灵得以净化。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希望同学们成为终身爱阅读,终身爱学习的人,能够掌握系统科学的读书方法,养成习惯,形成能力,最终达到“自能读书”的目的。
2、基本做法:①保证课外阅读时间。
每天有20分钟课外阅读时间。
②保证课外阅读量。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初中生的阅读量不能少于每年80万字。
③推荐课外读物,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篇章,提高阅读质量。
④指导学生阅读。
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做好读书积累。
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养成善于积累的习惯。
⑤丰富指导课内容,加强阅读交流。
如举办课外阅读故事会、阅读欣赏、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等。
二、阅读鉴赏。
1、介绍科幻小说及其特点。
2、介绍作者凡尔纳。
3、学生复述故事情节。
4、人物赏析(1)说说书中的主要人物(四个半人物)。
⑵人物评析:在这些人物中,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说说你喜欢他的理由。
学生小组交流、课上分享。
三、课堂小结凡尔纳作品中的幻想都以科学为依据。
他的许多作品中所描绘的科学幻想在今天都得以实现。
比如现在我们所知道的海底隧道。
更重要的是他作品中的幻想大胆新奇,并以其逼真、生动、美丽如画令人读来趣味盎然。
他的作品情节惊险曲折、人物栩栩如生、结局出人意料。
所有这些使他的作品具有永恒的魅力。
这也正是《海底两万里》这部科幻小说经历一百多年仍为广大读者所喜欢的原因。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名著导读 《海底两万里》学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对《海底两万里》的阅读学习,激发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2、进一步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
3、感受小说中精彩的海底美景的描写。
一、学生展示(一)我的积累:1、注音并抄写。
棘皮动物海槌鱼蔷薇赭色2、释义。
千钧一发翱翔3、我积累的字词:(三)文学常识填空。
1、儒勒?凡尔纳是(国家)科幻小说家,他是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
他被公认为“”。
2、《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的三部曲之二,其余两部是:第一部是第三部是。
(四)整体感知:阅读名著导读及精彩片段,完成下列填空。
1、《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的是什么故事?用一句话概括。
2、尼摩船长是一个怎么样的人?3、小说中精彩的海底美景的描写,请你摘抄几句,说说它的精彩之处.(五)初读质疑——(学贵有疑)二、请你设计导入语三、课堂提升:阅读小说后讨论以下问题。
1、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请概括出3次险情。
2、对照地球仪或者地图,沿着小说中潜艇经历的航程,核对它经过了哪些地方?3、《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纯虚构的科幻小说,你觉得这部书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书中哪些想像事物如今已经变成现实,通过这些事例你能看出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的某些关系吗?四、总结收获。
◆综合性测评一、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1、下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杳无消息(y ǎo ) 匿名(nì) 畸形(q ī) 解剖(p ōu )B 、广袤无垠(mào) 嬉戏(x ī) 管束(sù) 虐待(nüè)C 、颔首低眉(hàn) 污秽(huì) 迸射(bèng) 诘责(jié)D 、冥思遐想(xiá) 小憩(qì) 姮娥(huán) 滞留(zhì)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2009年是祖国60周年华诞,届时国人将举国弹冠相庆....,共同感受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教案 新人教版(2021学年)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教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教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教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教学目标....:.1、通过对《海底两万里》的阅读指导,进一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2.、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描写。
..............教学重点:.....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学难点....:.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描写。
..........教法学法....:.速读法...,.活动展示法.....,.练习法...教学课时:.....2课时...课前准备:.....1、师生共读《海底两万里》............... 2.、学生每人写......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指导过程:.....第一课时....一、什么是快速阅读.........速读可以使你更快地阅读资料.............,.在短期记忆中你可以掌握更多.............,.所以也会理解得更好。
《海底两万里》 导学案

《海底两万里》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儒勒·凡尔纳及其作品《海底两万里》的创作背景。
2、梳理小说的主要情节,概括人物形象。
3、探究小说中的科学幻想与现实的关系,感受作品的科学精神。
4、体会小说精彩的语言特色,培养阅读科幻小说的兴趣。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梳理小说的主要情节,概括人物形象。
(2)体会小说精彩的语言特色。
2、难点(1)探究小说中的科学幻想与现实的关系,感受作品的科学精神。
(2)理解小说丰富的思想内涵。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儒勒·凡尔纳(1828—1905),19 世纪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和冒险小说作家,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他的作品以丰富的想象力、生动的描写和严谨的科学精神著称。
代表作有《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气球上的五星期》等。
2、作品背景《海底两万里》创作于 19 世纪后期,当时欧洲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们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凡尔纳在这样的背景下,凭借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扎实的科学知识,创作了这部充满奇幻色彩的科幻小说。
四、自主学习1、阅读小说,概括主要情节。
故事开始于 1866 年,当时海上出现了一只被认为是独角鲸的神秘怪物。
阿龙纳斯教授接受了美国海军部的邀请,登上了一艘名为“林肯号”的驱逐舰,参与追捕这只怪物。
在追捕过程中,“林肯号”遭到了怪物的袭击,阿龙纳斯教授和他的仆人康塞尔以及一名捕鲸手尼德·兰意外落入水中,被怪物所救。
原来,这只怪物并不是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名为“诺第留斯号”的潜水艇。
潜艇的主人是尼摩船长,他邀请阿龙纳斯教授等人留在潜艇上,开始了一段奇妙的海底之旅。
在“诺第留斯号”上,他们经历了种种冒险,如穿越海底隧道、在珊瑚礁中狩猎、参观海底沉船、与章鱼搏斗等。
他们还游历了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等海域,见识了各种奇妙的海底生物和景观。
最终,阿龙纳斯教授等人在挪威海岸逃离了“诺第留斯号”,回到了陆地。
七年级语文下册 名著导读 海底两万里导学案 新人教版

海底两万里(第1 课时)【学习目标】课标要求:1、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 给他们提供阅读材料和阅读实践机会 利用多媒体和学生交流。
2、让学生在阅读中 学会制作“读书笔记卡” 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目标达成:1、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向往探险的热情。
学习流程:【《海底两万里》基本常识】《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凡尔纳),他被举为(科幻小说之父)是(法国人)。
本书是凡尔纳著名三部曲的第(二部)。
其他两部分别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神秘岛)、凡尔纳在书中所描写的海底潜艇,太空飞行如今变成了现实。
1866年,有人以为在海上见到了一条独角鲸,法国博物学家阿龙纳斯(又译:阿罗纳克斯)最后发现那是一艘名为诺第留斯号的潜艇,并且他和仆人康塞尔(又译:孔塞伊)和一个捕鲸手尼德兰(又译:内德•兰德),被尼摩(又译:内莫)船长囚禁在这艘潜艇开始了海底两万里的环球旅行。
尼摩是个不明国籍的神秘人物,他在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这艘潜艇不仅异常坚固,而且结构巧妙,能够利用海洋来提供能源,他们依靠海洋中的各种动植物来生活。
潜艇艇长对俘虏倒也优待;只是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潜艇艇长尼摩从此之后不再允许他们离开。
阿龙纳斯一行人别无选择,只能跟着潜水艇周游各大洋。
在旅途中,阿龙纳斯一行人遇到了无数美景,同时也经历了许多惊险奇遇。
例如:1.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他们的船搁浅了,遇到当地土著人的攻击,尼摩船长用他的闪电挡住土著人进入“鹦鹉螺”号。
2.在南极他们被困在厚厚的冰下,船上极度缺氧.但船上所有人轮流用工具把底部厚10米的冰盖砸开,逃上大海。
3.在大西洋“鹦鹉螺”号被章鱼所困扰,他们拿斧头和章鱼展开肉搏战,一名船员惨死。
4.在北大西洋“鹦鹉螺”号遇到一艘英国驱逐舰的炮轰,除那三位俘虏外个个义愤填膺,用“鹦鹉螺”号的冲角把驱逐舰击沉。
5.在印度洋的珠场和鲨鱼展开过搏斗,捕鲸手尼德•兰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
他们眼中的海底,时而景色优美、令人陶醉;时而险象丛生、千钧一发。
七年级语文下册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学案新人教版

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结合精彩故事体验海底世界的惊险和神奇。
2.在阅读中,学会制作“读书笔记卡”,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课前准备】1、课前大约两周,阅读《海底两万里》全文。
2、要求写出200字左右的内容简介。
【相关链接】1.走近作者儒勒·凡尔纳(JulesVerne,1828.2.8-1905.3.24)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及诗人。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奇妙的遨游》为总名,代表作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等。
他的作品对科幻文学流派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他与赫伯特·乔治·威尔斯(英国著名小说家、新闻记者、政治家、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一道,被称为“科幻小说之父”。
2.相关资料科幻小说全称科学幻想小说,是一种起源于近代西方的文学体裁,其定义为在尊重科学结论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设想(而非妄想)而创作出的文艺,一般认为优秀的科幻小说须具备“逻辑自洽”、“科学元素”、“人文思考”三要素。
当下以叙事为重点,追求人文思考已成为科幻小说主流,科幻与奇幻小说界限日益模糊,国内科幻小说还呈现出轻科学偏文艺的趋势。
【自主学习】1.通过参阅课本附录资料和查阅搜集有关资料,较全面的了解作者经历及创作背景。
2.课余时间浏览通读全书,弄清四十七章的故事情节,并能概括各章的内容。
3.学习制作读书卡片,读书卡片的类型有很多,比如:【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面填空题。
1.《海底两万里》是(国家)的作品,是他的海洋三部曲之一,另外两部作品是《》,《》。
他被公认为“”。
书中的主人公是自然科学家,他和同伴、,在一次海洋追捕中,意外地登上了“”潜水艇,从而开始了充满传奇色彩的海底探险。
2.故事发生在1866年,法国生物学家,应邀赴美参加一项科学考察活动。
部编人教版七下语文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海底探险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海底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制作一个小型潜水艇模型,演示浮力原理。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都非常投入。他们围绕海底探险相关的实际问题展开讨论,提出了许多有创意的想法。同时,通过制作潜水艇模型,学生们直观地理解了浮力原理,加深了对科学知识的掌握。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的表现让我感到惊喜。他们围绕科学探索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展开讨论,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了热烈的交流。我在一旁观察,适时给予引导和启发,帮助他们拓展思路,解决问题。
-结合现实案例,让学生思考小说中的科技问题在当代社会的体现,如对比小说中的潜艇与现实中的深海探测器。
-鼓励学生进行创意写作或跨学科项目,将小说中的科学探索精神应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如设计一个环保ຫໍສະໝຸດ 目或科技创新方案。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海底两万里》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是否曾经想象过海底世界的样子?”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这部科幻名著的奥秘。
-指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小说中的问题,如尼摩船长的正义与矛盾、科技的双刃剑等。
-培养学生将阅读感悟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高阅读迁移能力。
举例解释:
-针对小说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情节,设计图表或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故事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底两万里》
[学习目标]
1.了解“快速阅读”的阅读方法,掌握“快速阅读”方法的知识要点。
2.通过速读《海底两万里》,了解作品内容,理清故事情节。
[预习指导]
(一)知识链接
1.作家简介:儒勒•凡尔纳是法国著名的科幻和探险小说家,被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
和“现代科幻小说之父”。
《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海洋三部曲”之一,也是他的代表作,还有两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
2.背景知识:凡尔纳母亲的家族中有许多是航海家,他的启蒙教师还是一位船长的遗孀。
幼小的凡尔纳一直向往着远航探险。
11岁时,为了给表妹买一串贝壳项链,他悄悄登上了一艘开往印度的邮船。
不料中途被父亲截了回来,挨了一顿揍。
在家里,他留着泪向父亲发誓:“以后只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
”正是这样的,使得凡尔纳一生博览群书,在幻想中遨游世界,从而创作出了许多著名的科幻小说。
3.快速阅读:是一种基本的阅读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尽快地把握全书的内容。
(1)速读的基本要求:避免发声。
减少注视点。
缩短眼停时间。
④避免回视。
(2)速读的主要方法:
浏览法。
浏览法是指对一般不需要细致了解的书籍,只是从总体上粗略掌握书中大概内容的一种阅读方法。
它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广泛地了解信息,有助于开阔视野,是博览群书所常用的重要方法。
扫读法。
扫读法是指对文章内容一目数行、一目十行地扫瞄,以大容量获取信息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
③跳读法。
跳读法是指跳过一些无关紧要的部分而直取读物的关键性内容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
④寻读法。
寻读法是指为得到急需的有关资料,在众多相关书籍资料中搜寻查
找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
⑤猜读法。
猜读法是指在读书读文章时,以所了解的题目或已看的前文作为前
提,对后面的内容预作猜想,然后将其与后文实际内容进行印证比较的一种阅读方
法。
(3)快速阅读需要注意的问题
①要保持注意力的集中。
②提高整体识读的能力。
③正确处理好阅读速度与理解、记忆的关系。
一般来说,快速阅读的理解率应
保持在70%左右的水平。
(二)预习新知
1.采取“快速阅读”的方式,阅读《海底两万里》,完成下面表格:
航海路线遭遇的险情解决办法
太平洋在海底森林狩猎,遇到一对角鲨因角鲨视力不好,全体伏倒在地,逃过
一劫
太平洋
(经托雷斯海峡)潜水艇触礁搁浅借助五天后太平洋的涨潮返回海洋
到附近陆地休憩,遭到土著人围攻潜艇的扶梯通了电,土著人无法上潜艇,
纷纷逃跑
印度洋在锡兰采珠场参观,为了救被鲨鱼攻击
的采珠人,尼摩船长与鲨鱼搏斗在危难关头,尼德·兰一叉刺中鲨鱼要害,将其杀死
红海(阿拉伯隧道)在捉捕儒艮时被报复,小艇差点被儒艮
掀翻
尼德·兰用捕鲸叉刺中了儒艮的心脏
南极海域在南极圈遭遇冰川封路;潜艇潜到更深的水层去,选择从冰山底
下穿过
在南极点,遭到浮冰围困,潜艇再次搁浅,面临缺氧危险众人轮流凿冰,并用沸腾的开水喷射冰,最后撞开冰层
大西洋遭到章鱼袭击船员集体用斧头与章鱼肉搏,最后击退
[巩固练习]
快速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
轰的一声炮响了,这时船员们的欢呼声混杂在一起。
炮弹打中了,正打在动物身上,但是并没有给它致命的打击,而是从它圆圆的身上滑过去落在二海里远的海中。
“真怪!”老炮手暴跳如雷,说,“这混蛋的身上一定有一层六英寸厚的铁甲!”“该死的东西!”法拉古舰长喊。
追逐又开始了,法拉古舰长弯身对我说道:“我要一直追到我们的船爆炸为止!”“对,您对!”我答。
人们只指望这动物筋疲力尽,它总不能跟蒸汽机一样,永远不感到疲倦。
然而它一点也不疲倦。
这么多时间
过去了,它并没有显出一点疲劳的样子。
再说,我们是应该表扬林肯号的,它用不
屈不挠的精神进行了这次恶斗。
我估计,在11月6日这倒霉的一天里,它所跑的路
程不下五百公里!黑夜降临了,阴影笼罩了波涛汹涌的海洋。
这时候,我以为我们
的远征结束了,我们永远不能再见到这个古怪的动物了。
可是我错了。
晚上十点五
十分,电光又在战舰前面三海里的海面上亮起来,还是跟昨天夜里一样辉煌,一样
强烈。
那条独角鲸好像是停着不动。
也许白天跑得累了。
它睡着了,它随着海水荡
漾。
这是一个好机会,法拉古舰长决定利用这次机会。
他发出命令。
为了不至把敌
方惊醒,林肯号减低速度,小心谨慎地前进。
在大海中碰到睡着了的鲸鱼,因而胜
利地攻击它们,这并不是希奇的事情,尼德•兰也不止一次在鲸鱼昏睡的时候叉中了
它们。
加拿大人又到了船头斜桅下,走上了他原来的岗位。
战舰慢慢地前进着,一
点声息也没有,离这动物三百七十米左右的时候关了气门,船现在只凭本身余下的
气力走动。
船上连呼吸声也听不到。
甲板上绝对沉寂。
人们距白热的焦点不到一百
英尺了,光度更强起来,照得我们的眼睛发昏。
这时候,我伏在船头前面的栏杆上,
章鱼
参观复仇者号的坟墓时,遭到一艘战舰的攻击
尼摩船长下令用鹦鹉号攻击战舰底部,
击沉了战舰 北冰洋 (挪威西海岸海域)
教授、尼德·兰和康塞尔准备从艇上逃跑时遭到大漩涡
教授、尼德·兰和康塞尔被漩涡抛入水
中,被渔民救起,在小岛脱险
看见尼德•兰在我下面,一手拉着帆索,一手挥动他锋利的鱼叉。
就和这睡着的动物距离不过二十英尺了。
忽然,他的胳膊使劲地一伸,鱼叉投了出去。
我听到鱼叉发出响亮的声音,像是碰上了坚硬的躯壳。
对面的电光突然熄灭,两团巨大的水猛扑到战舰甲板上来,像急流一般从船头冲至船尾,冲倒船上的人,打断了护墙桅的绳索。
接着船被狠狠撞了一下,我没来得及站稳,从船栏杆被抛掷到海中去了。
1、为什么说那条独角鲸是“古怪的动物”?
2、“在11月6日这倒霉的一天里”,为什么说这一天是倒霉的?
3、“接着船被狠狠撞了一下,我没来得及站稳,从船栏杆被抛掷到海中去了。
”后来,“我”怎么了?请简要概述。
1因为它不怕炮弹,不知疲倦,其实,它是一艘不为人所知的潜水艇。
2因为他们搜寻了几个月的目标终于出现,但追逐了一整天却一无所获。
3、后来,“我”被潜艇俘虏,跟着潜水艇周游各大洋。
十个月之后,在极其险恶的情况下逃脱,并把这件海底秘密公诸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