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家洲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方案

熊家洲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方案
熊家洲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方案

大冶市熊家洲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方案

一、规划初步研究

1.1项目区位

大冶市位于长江中游南岸,湖北东南部。依托长江,背靠武汉,北连黄石、鄂州,南毗九江,西邻咸宁,东达安庆,距中部最大城市武汉市仅90公里。大冶市地理区位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地处中国第四大核心增长极——长江中游城市群“中三角”腹地,是武汉城市圈的重要支点。京九铁路黄石二级火车客、货运站坐落于大冶开发区内,距武汉天河国际机场100公里,距国家一类开放口岸长江黄石棋盘洲码头仅20公里。京九铁路、武九城际铁路、106国道、314和315省道贯穿境内,大广高速、黄咸高速在境内交汇,与沪蓉、京珠、杭瑞等高速公路互联互通,到达周边省会城市长沙、合肥只需3个小时车程。随着武九城际铁路的开通,大冶到武汉、九江仅需半个小时,到南昌只需70分钟。

熊家洲片区位于大冶市城区南部、大冶湖南部,与老城区隔湖相望。熊家洲片区东与阳新接壤、北与大冶和黄石一水相隔,承接了黄石、大冶、阳新环大冶湖一体发展、对接融合的发展重任!

规划范围

规划用地东与《大冶市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边界线重合,南至黄咸高速沿线,西至金井路,北抵大冶湖南岸。规划范围面积约2246公顷(含法官山、桃花山、王达山山体及沙洲舞台水域面积约422公顷)。

1.2项目理解

熊家洲片区位于大冶湖南缘与丘陵地带交接处,地形南高北低:南部为丘陵区,地势北倾;北部和中部为大冶湖盆,地势平坦。片区北部有部分用地为大冶湖围垦区,现状为鱼塘和湖塘,以水产养殖和莲藕种植为主。片区中部和南部用地使用以农用地为主,还包括部分村庄建设用地和工矿用地,其他用地的比例不高。

近几年来,随着大冶市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逐渐扩大,熊家洲片区因为其良好的交通区位和濒临大冶湖的生态环境优势,在城市发展的过程

中受到越来越多重视,大量的城市建设开发项目进入该片区,《大冶市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将熊家洲片区定位为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的都市生活区;城市生活副中心。以规划在建的碧桂园居住项目为依托,利用滨临大冶湖的良好生态自然环境条件发展低密度的生活居住片区,同时配套以商业零售、文化娱乐、社会福利等生活服务性功能设施,打造城市生活副中心。因此规划部门需要一套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应的控规体系加强对该片区城市建设开发的控制力度,塑造良好的城市空间,保证宜居的城市生活环境,树立美好的城市形象。

本次控规应该立足于城市新区这个独特的规划环境,在城市规划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对大冶市城市总规进行深化和补充,将总规中关于熊家洲片区职能定位进行落实,确定片区的发展目标和方向,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对于总规的用地布局、道路交通和市政设施等进行调整细化。将总规的原则等宏观方面的控制转变成为量化的指标,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城市建设控制指标体系,使规划与土地开发建设相衔接。同时,对下一层修规编制提出直接指导的准则,在保证良好的城市环境和城市形象的前提下,增加规划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二、规划技术路线与工作内容

2.1技术路线

2.2工作内容

1)现状调研阶段:

①现场踏勘及资料搜集阶段:现状踏勘阶段主要完成现状建设情况调查及

城市总体发展计划。分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主要与规划行政部门和地

方行政部门接触,取得意识上共识,及规划的具体目的和预期;另一方

面,现场调查取得第一手实景资料,为下一步的现状分析工作打好基础,

具体工作方式为现场调查评估、拍照摄影及与公众交流等方式。

②资料整理、补充及分析阶段:此阶段包括基础工作资料整理与补充、规

划背景分析、上位规划解读、基础资料分析与研究以及现状调研成果的

形成。

2)初步方案阶段:

①规划概念形成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基于前面的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之上,

形成设计原则、依据、理念,明确对熊家洲片区的总体定位、功能构成、发展策略等内容,从而确定片区的空间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整体把握熊家洲片区的用地布局,交通组织、控制指标体系以及划分规划单元。②多方案比较阶段:这一阶段探讨多套具体设计方案,组织全体讨论修改,

形成定案。并结合前面的分析与规划概念,与甲方进行讨论与调整。③优选方案及细化、深化阶段:根据多方的建议与意见,确定主要设计方

案,并进一步深化、细化,完成规划总图与相关分析图,以及部分规划文本文字。同时对各项专题研究进行讨论,形成专题研究报告。

④成果完善及方案汇报阶段:整合前面的所有成果,形成初步方案成果,

包括说明书、图件。

3)方案调整完善阶段:

初步规划方案完成之后由设计方向甲方汇报成果,甲方提出进一步的修改意见,并以书面形式反馈给设计方。设计方按照甲方的反馈意见调改完善方案,由甲方组织有关专家和领导进行审定。大致经过以下四个阶段:

①初步调整方案确定阶段:根据初步汇报的修改意见,对用地布局、交通

组织、配套设施、工程设施以及指标体系进行修改,确定调整方案。②方案调整深化阶段:在调整方案的基础上,对各个规划单元、地块的指

标体系、基础设施配套等进行细化、深化,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老城区城市设计。

③形成最终调整方案成果:完成调整方案的规划总图及相关规划分析图,

完成规划文本及规划说明书的编制,同时深化并完成专题研究报告。④调整方案汇报阶段:整合调整阶段的方案成果,由甲方组织有关专家和

领导进行审定。

4)正式成果编制阶段:

正式成果编制阶段,设计方按照甲方审定意见编制正式成果并报甲方验收,并由甲方报规划部门审批。并根据汇报审批意见对调整方案进行修改完善综合形成最终成果。直至规划部门正式批准后,本次规划正式完成。此阶段大致经过以下三个阶段:

①形成最终成果阶段:根据汇报审批意见,对调整方案进行进一步修改完

善,同时完成规划总图、相关分析图、分图图则以及城市设计的最终成

果,完成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的编制,完成专题研究报告的编制。

②专家汇报阶段:将规划成果报甲方验收,由甲方组织专家汇报。

③成果调整及报批阶段:对汇报的规划成果进行调整,由甲方报规划部门

审批。

三、规划编制的进度保证

整个规划编制的过程大概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总用时6个月。详情见下表:

四、规划预期成果

3.1文本

对规划的主要内容进行汇总、提升,形成简明的法律性条文,作为规划

实施的强制性文件。

主要包括:总则、规划目标和原则、土地使用性质控制、土地使用强度控制、建筑物控制、用地布局规划、道路交通控制、公共配套设施规划、绿地系统规划、景观规划与城市设计引导、市政工程设施规划、城市安全规划、附则、公共服务设施配件一览表、各类建筑时间范围表、各地块用地控制指标一览表。

3.2图纸

规划内容的直观表达方式,图纸与文本一起构成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法律性文件。

主要包含:区位分析图、规划范围图、用地现状图、道路现状图、建筑质量评价图、用地规划图、规划结构图、道路系统规划图、道路断面规划图、绿地系统规划图、景观系统规划图、居住用地规划图、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规划图、商业服务业设施规划图、中小学服务半径规划图、公共服务设施与公用设施规划图、给水工程规划图、排水工程规划图、电力工程规划图、通信工程规划图、燃气工程规划图、供热工程规划图、环卫设施规划图、综合防灾规划图、五线控制规划图、容积率控制图、建筑高度控制图、规划单元划分图、地块编码图、平面意向图、片区城市设计、总图图则、分图图则。

3.3规划说明书

说明书是对规划文本和图纸的解释以及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和建议。

3.4专题研究报告

专题研究报告是针对规划中涉及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的详细研究。

主要包含:区域协调发展专题研究、生态系统循环发展专题研究、开发时序专题研究。

3.5附件

附件是基础资料汇编、会议纪要等附属性文件。

五、规划重难点分析

5.1重点

1)调整确定城市用地功能和结构。碧桂园居住项目进驻为片区功能和用地结构的调整提供了契机,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对熊家洲片区用地

的规划布局,以及片区在城市中的功能定位——居住、商贸、文化、

旅游——进行用地结构调整。

2)构建完善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一是处理好熊家洲片区的对外交通以及它与其它城市片区的交通关系,使对外道路系统与片区内部道

路系统相得益彰。二是新建片区内部道路,对现有道路体系进行评

估,结合地形,构建合理完善的道路系统。

3)确定合理的城市建设控制指标。本着利于城市整体环境塑造,增强开发建设的可操作性的原则,对不同地段因地制宜地确定不同的控

制指标,既要满足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又要使规划管理实施有可操

作性。

4)突出大冶湖沿岸的规划设计。结合大冶湖沿岸的用地功能对大冶湖进行环境整治,规划沙洲舞台、滨河路及滨江景观带,治理污染,

使规划后的沿湖带成为大冶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5)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根据大冶市城市特点,片区绿地系统以法官山、桃花山、王达山等山体、沿湖绿地以及小块街头绿地开发为

主,打通绿道通廊,因地制宜地优化城市绿地系统。

5.2难点

1)如何在新区开发的过程中,保持大冶市城市特色。以对接老城区为基础,通过整体上的功能布局调整、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保护

来提高城市整体机能,保持城市特色和城市文化的延续性,避免着

眼于局部的城市开发导致的与老城区脱节的现象。

2)如何利用法官山、桃花山、王达山等山体和大冶湖这些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塑造山水相融的宜居城市格局。熊家洲片区内有大面积

的山体,同时北临大冶湖水域,在城市建设中要将山和水渗透到城

市中,打造贯通的景观通廊,形成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

3)如何合理确定熊家洲片区内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强度,在保证城市宜居生活环境的同时,兼顾城市政府的土地收益和开发商的合理利益,

刺激土地开发,达到城市环境效益与土地资源经济效益的平衡,社

会公众利益与开发商个人利益的平衡。

4)如何增加相应的弹性机制,如容积率奖励、容积率区间范围、用地兼容性、建筑适建范围等,保证控规管理与实施过程中的灵活性和

可操作性。

5)如何避免因控规逻辑性强而形象性缺失的特点导致对城市空间形态和城市风貌的控制力不足的现象。控规中对建筑形体风格、体量、

色彩等方面的控制要求大同小异,缺乏针对性。单纯依赖控规的法

定性编制成果对片区进行控制,容易导致片区地块各自为政,彼此

之间缺少有机联系。在编制过程中建立控规与城市设计协同机制,

在针对不同的实际问题时更加灵活而有针对性。

六、规划建议

6.1应用全局性的眼光综合分析现状条件

编制熊家洲片区控规,必须深入了解大冶市城区的现状城市建设情况,对城市未来总体格局、用地调整、容量控制进行整体把握,从而确定熊家洲片区在城市未来发展中承担的城市职能、人口容量等,然后在熊家洲片区范围内进行分区,建立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标准分区和编制单元,再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对各个分区单元和地块的指标控制进行细化调整。

6.2提高规划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新城控规在现状调查阶段应注重产权属性调查、“六线”调查、企业和农村社区的问卷调查,在规划方案阶段应该在满足国家规范标准和上位规划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城市建设用地的控制指标,明确城市建设用地兼容性以及各类建筑的适建范围,在保证规划可操作性的前提下提供简明易懂的控规文本、图则和说明书。

6.3注重控规与其他相关规划的衔接

控规必须以城市总体规划等上位规划为主要依据,同时应与规划范围内已经报批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相关的专项规划相衔接,避免由于控规内容与其它规划出现冲突、遗漏或反映不准确导致的控规无法落实的情况。

6.4融入一定的城市设计的思想

城市新区控规应该提供城市空间和建筑布局示意,同时对于建筑体量、建筑色彩、景观设计、夜景照明等内容制定引导图则,经城市规划主管部门

核准后,作为指导规划管理实施的直接依据

6.5加强公众参与

由于公众参与中的主体在观念、知识背景、社会地位以及利益诉求上面各不相同,其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也不相同,针对熊家洲片区控规的公众参与应根据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地块改造方式,增加公众参与的方式和深度。6.6加强控规的调整管理

控规调整是必要的法律程序,对于正常的、动态的建设管理不可或缺,但控规调整程序应该通过合理的程序设计和措施,从扩大公众参与、健全相应规定、细则等出发,完善技术管理要求,使控规调整审查程序制度化,经过申请—论证—预审—公示—审查—结论这六部分进行。

XX县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XX县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主要内容 (公示文件) XX县人民政府 二〇一九年七月 一、总则 1、规划目的 2017年XX县完成了《XX县县城总体规划(2015-2030)》编制工作,为XX 县未来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以下简

称城乡规划法)进行了修订,为有效指导城市规划建设和各建设项目的落实,实现管理活动的全程监管,雅克设计有限公司受XX县人民政府的委托编制《XX县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规划范围 控规编制范围为中心城区范围,包括富林镇萝卜岗半岛、富泉镇富泉社区、流沙河大桥至寨子山之间省道306以内滨湖地区、寨子山及山前滨湖用地以及部分汉源湖区。总面积约18.5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5.5平方公里。 3、规划依据及参考文件 1)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15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修订)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2006)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2002) ?《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建设部,2006) ?《四川省城乡规划条例》(2011) 2)标准规范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50413-2007)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16)》(GB50180-93) ?《XX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7) 3)相关规划 ?《XX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XX县县城总体规划(2015-2030年)》 ?《XX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2014) ?《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瀑布沟水电站汉源库区移民安置文件汇编》 ?《XX市XX县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

惠州市江北白沙堆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惠州市江北白沙堆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法定文件

目录 第一章总则 (4) 第一条规划目的 (4) 第二条规划依据 (4) 第三条规划范围 (4) 第四条适用范围 (4) 第五条使用原则 (5) 第二章发展目标与规模 (5) 第六条发展目标 (5) 第七条用地规模 (5) 第三章地块划分与编码 (5) 第八条管理单元的划分与编码 (5) 第九条地块划分与编码 (5) 第四章土地使用性质控制 (6) 第十条土地使用性质控制 (6) 第十一条土地使用兼容性 (6) 第十二条土地使用性质的执行规定 (6) 第五章土地使用强度控制 (6) 第十三条土地使用强度控制总原则 (6) 第十四条建筑面积补偿奖励 (6) 第十五条土地使用强度控制的执行规定 (7)

第六章道路交通规划 (7) 第十六条道路系统控制 (7) 第十七条道路交叉口控制 (7) 第十八条交通设施控制 (7) 第十九条道路竖向规划 (8) 第七章绿地系统规划 (8) 第二十条规划结构 (8) 第二十一条绿地系统控制 (8) 第二十二条防护绿地 (8) 第八章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8) 第二十三条配置要求 (8) 第二十四条调整规定 (9) 第九章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9) 第二十五条给水工程规划 (9) 第二十六条污水工程规划 (9) 第二十七条雨水工程规划 (10) 第二十八条电力工程规划 (10) 第二十九条电信工程规划 (10) 第三十条燃气工程规划 (10) 第三十一条环境卫生工程规划 (11) 第十章附则 (11) 第三十二条调整原则 (11)

第三十三条生效日期 (11) 附表 (12) 附表1:土地利用现状一览表 (12) 附表2:建设用地兼容性表 (13) 附表3:规划用地平衡表 (14) 附表4: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一览表 (15) 附表5:法定文件地块控制内容 (16)

海口市金沙湾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海口市金沙湾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金沙湾片区位于西海岸粤海铁路火车站西侧,规划用地面积1536.5公顷。目前已完成该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草案)的编制工作 功能定位 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总体发展目标,依托滨海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精品旅游度假和时尚海岸居住,建设旅游度假与城区相融的滨海旅游新区。 规划结构 根据规划区功能定位及道路网结构,规划形成“一带七区”的功能结构。 “一带”是指沿滨海发展的海岸。 “七区”是指七个功能组团。 海湾度假区----布局于滨海第一层面,充分发挥临海优势,发展旅游度假相关的酒店、度假设施以及商业文化休闲等配套服务。 商务社区----规划于片区北部,以铁路西广场大道为轴线,发展商务、贸易、酒店、会务,以及酒店式住宅、商业配套等功能,形成综合型的商务社区。 国际社区----规划于内河北段周边,发展面向国际的高档居住社区,配置国际医院、国际学校以及多元化的商业文化服务,吸引国际化人群的居住度假需求。 游艇社区----布局于琼海大道南部、临海路东南侧部分,利用内湖两岸的水域和空间资源,建设游艇社区,并配置相关配套设施。 安置社区----规划于滨海大道以东,琼海大道两侧,设置集中的动迁安置小区,配备完善的社区及教育设施,提供良好的社区生活水平。 风情小镇区---位于片区中部,规划碧海路、荣山路周边,通过丰富多样的商业文化设施格调独特,别具风情,建筑风貌和空间布局,形成具有活力和特色的滨海休闲游览区域。 生态保育区----位于片区南部,规划作为结构性的生态用地,并通过高尔夫等以绿地为主的开发,将生态环境建设与国际度假功能互为结合。

金沙湾片区功能分区规划图

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002-7-5] 审批依据 审批内容 审批条件 审批程序 申报要求 公开方式 办理部门 审批依据 关于试行“北京市区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为更好地执行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完善调整控规的程序,以及实行社会公众参与,经市政府批准,决定于2002年1月1日起,在北京市区范围内试行“北京市区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管理办法”,请遵照执行。 二OO一年十二月三十日 《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管理办法(试行)》 《关于实施<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管理办法>细则(试行)》 《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调整的技术管理要求(试行)》 审批内容 根据《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管理办法(试行)》第七条的规定:各级政府及组成部门、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单位和个人,因城市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拟改变《市区控规》规定的规划控制指标的,可向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审批条件 有土地使用权的、申请调整控规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称申报单位),到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综合处申报大厅收件窗口申报。申报前须填写"控规调整审批申报表"。申报时提交由具有甲级和乙级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编制的控规调整可行性论证报告,纸文件一式5份,电子文件2份,图示展板1套。论证报告内容必须符合《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调整的技术管理要求》(试行)中有关要求。综合处经审查后认为可以受理并发给申报单位"控规调整立案表"。 审批程序 综合处在受理申报单位申报后,在1个工作日内,将论证报告转到重点处,进入预审、公示程序。 进入预审、公示程序后,由重点处进行论证报告图纸文件初步校核工作及公示材料准备工作,期限为5个工作日。之后组织论证报告预审工作及公示工作。公示与预审工作同时进行,期限为15个工作日。 预审与公示完成后3个工作日内,重点处将预审意见及公示汇总意见整理后,请示委主管副主任及相关领导安排控规调整审查组审查会议,将预审意见及公示意见与论证报告一并报控规调整审查组审查会议。

连云港市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划说明

连云港市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说 明 城市中心区是市级公共设施相对集中、人流、物流活动频繁的公共活动地段,是城市社会、经济和文化信息的中心,也是城市交通系统的焦点。 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的目的就是通过以人为本的理性设计理念,加强城市中心区的综合效益,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中心区环境。 城市新区是集市级行政、文化娱乐、教育和地区性的商业、金融、居住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的新城市中心区。 规划从历史的演进角度把握住连云港“山——海——城” 为一体的城市格局,突出“新城区、新形象、新人文”的规划主题,将绿色生态融入新区,塑造出具有生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充满人性空间的新城市形象,为新城区创造出新的人文环境。 一. 区域条件分析 规划新区位于连云港市新浦区的东南侧,是老城区与新浦东区的结合部。规划范围东起宁连公路,西至瀛州路,南起海宁路,北至苍梧路,规划用地面积675.5公顷。 区内有三条东西向的城市主干道即苍梧路、朝阳路、海宁路,四条南北向的城市主干道即瀛州路、郁州路、科苑路和学院路,并有宁连公路从该地段东侧通过,苍梧路与宁连公路交叉处规划部分苜蓿叶型立体交叉,交通十分便捷。从区位角度分析,新区处在一个联系历史与未来城市空间的过渡地段;从环境景观概念角度分析,该区域是将连云港花果山风景区以及远处 的凤凰山自然景观引入城市的纽带;从城市空间、城市轮廓线的角度分析,该区域作为新城区将是城市重心所在,将集中城市较多的高层建筑和公共活动场所。因此将该区域作为城市新中心区来建设,其区域条件是十分优越的。 二. 现状概况 新区内现状,已建成地区主要以居住用地为主,其中苍梧小区、博纳花园小区均是新建的居住区,其建筑造型、小区绿化环境、小区配套设施均体现了连云港市居住区的较高水平。沿瀛州路和朝阳路西端有少量行政办公用地,苍梧路两侧则以大专学校用地为主。现状用地范围内有体育运动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和正在建设的新海高级中学,苍梧路北侧还有连云港的最高 花果山及远处的凤凰山

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指标体系研究_齐奕

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指标体系研究    齐奕      摘 要:旅游度假区规划介于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之间,包含旅游发展与城镇建设双重职能。当前控制性详细规划相关规范控制指标体系较为单一,缺乏对旅游度假区有针对性的控制和指引,使得规划实施过程难免出现规划失效,早期建设的大部分度假区面临城镇化趋势,旅游度假职能发展受限。本文探讨了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提出度假区控制指标体系应包含基本指标控制、旅游设施控制、城市风貌引导三个方面内容,控制与引导相结合,并通过三个层次的指标细分尝试提出控制指标体系的构成。本文以武夷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控规为例,阐述了通过多层次、多类型控制指标体系妥善处理山水城的融合,旅游度假功能的完善和休闲度假环境的营造,提出了旅游度假区控规编制的新思路。  关键词:武夷山;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体系    1 前言  旅游度假区是依托良好的旅游资源环境、单位面积投入产出大的旅游开发形式,是最小单元的旅游目的地,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经济开发区,集中满足旅游者食、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的需求(刘爱利,刘家明,刘敏,郑斌,2008)。我国旅游度假区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产生,1992年开始建设1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至今已有近20年的发展历史。  早期我国的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以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为依据,通常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以土地使用控制为重点,详细规定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强调规划设计与管理及开发相结合,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2003年2月国家旅游总局发布《旅游规划通则》,其主体借鉴了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并界定了旅游区规划的层次及内容,首次规定了旅游区控规的具体内容和适宜程度。意味着旅游度假区规划第一次有针对性的规范指引。但《旅游规划通则》在具体控制指标体系方面与一般城市规划类似,主要包括针对土地利用和环境容量的一般性指标,如容积率、建筑高度、建筑密度、绿地率等,缺乏对度假区的特色要素有针对性的控制和引导。  控制指标体系是控规中的核心内容,现行控制性详细规划规范针对旅游度假区而言控制指标体系较为单一,难以体现规划的实效性。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应考虑度假区自身的特点与发展诉求,在控规中建立有针对性的控制指标体系,有效引导其发展。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索引号]CBA08G-0303-2008-00073 [信息名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信息种类]规划信息---区域规划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建设发展局 [发布时间]2008-01-31 [内容描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规划包括:规划范围、规划原则与目标、规划的作用和地位、规划单元的确定。 [正文] 一、规划范围 本次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范围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城区,即由泰达大街(北),南海路(西),北海路(东),津塘四号路(南),所围合的各项城市用地,用地面积为2.7平方公里。 二、规划原则与目标 (一) 规划原则: 1. 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为依据,以土地利用控制为重点,协调规划设计、规划管理需求与物业开发三者的关系,使规划管理实现规范化、法制化; 2. 根据目前开发区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发展的需求与可能对规划范围内各类用地进行优化利用的调整; 3. 完善规划范围内的城市基础设施(道路交通、市政公用)和公共设施的载体能力和服务水平;

4. 通过土地、利用的规划调整,改善规划范围的环境质量、景观面貌,实现开发区生态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和有机平衡; 5. 遵循开发建设的时序性,坚持整体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调整好各开发阶段的关系,更好满足土地拨划的要求; 6. 应有利于开发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有利于开发区当前与长远的有序发展。 (二) 规划目标 1. 形成完善、统一、和谐的中心区商务系统,营造高效、高质、高水平的商务运作体系,营造轻松、舒适、娱乐的商业休闲体系; 2. 形成若干具规模的高档住宅区和住宅小区,并形成完善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 3. 通过对规划范围内绿地率的严格控制,扩大绿色开敞空间,从而改善建筑景观与风貌; 4. 严格控制建筑退后红线及街面设计,形成具有韵律感、亲切感的街面景观; 5. 通过城市设计有重点的控制第一、第二、第三大街沿线的建筑景观、风貌及建筑细部小品的处理; 6. 保证规划范围内长期发展所需要的交通、市政、公用配套基础设施的用地与合理位置,确保中心城区基础设施的高标准承载能力,满足开发区可持续有机发展的需要; 7. 形成条例化、指标化、图则化的控制体系,强化规划的控制、引导功能,保证中心城区合理有序的进行发展,更加有效地服务于规划管理、土地出让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等具体工作的实施;

龙栖湾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附件: 龙栖湾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一、规划概况 规划区范围和面积:东起乐东与三亚交界的石柱岭,南到海滨,西至望楼河,北靠九所镇区,规划控制范围面积约2470hm2。其中建设用地约1660.49hm2。 规划目标:建成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别具特色的热带海滨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社区。 总体布局:依据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基本布局,形成“一带、两廊、四轴、五区”的总体空间结构,主要内容包括: 一带:滨海岸线形成的休闲旅游带。 两廊:由清塘河和抱套河等两条河流及沿河防护林带形成的景观廊道。 四轴:由东西向的滨海路,南北向的九龙大道——滨海路、九所公园——滨海路、西线高速公路——海榆西线等四条道路形成的交通轴线。 五区:以望楼河、清塘河、鸭母溪、抱套河、石柱岭等自然地貌互相分隔形成五个各具特色的功能区,规划区内由西至东依次为西部的望楼港组团、北部的罗马组团、南部的龙栖组团、中部的抱套组团、东部的石柱岭组团。 规划区内总人口控制在6.80万人。 二、区域环境现状 (1)该区域环境空气污染物SO 2、NO 2 、TSP、PM 10 浓度均符合GB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改版)中一级标准限值要求,区域内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良好。 (2)评价区内的主要地表水望楼河、鸭母溪及抱套河监测结果表明,评价区内的主要地表水体已受到严重的污染,水体环境现状质量已达不到相对应的水体功能,造成水体环境质量恶化的主要原因一是河道内有大量的畜禽养殖;二是水体周边村庄的生活污水的无序排放等有很大的关系。 地表水各监测点中多菌灵、百菌清、毒死蜱、甲胺磷均未检出。 (3)地下水各监测点中多菌灵、百菌清、毒死蜱、甲胺磷均未检出。其中1#监测点氯化物、氨氮、硫酸盐、锰、总大肠菌群超标、2#监测点高锰酸盐指数、氨氮、锰超标、3#监测点氯化物、总大肠菌群超标外,其余监测因子均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造成以上几个监测因子超标的原因主

关于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管理办法

关于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条为了严格执行和完善、深化《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市区控规》),依据《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及其它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市区控规》的规划范围。市区其他地区陆续被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管理依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是《市区控规》实施的主管部门。各区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权限负责本区行政区域内《市区控规》的实施管理。 第四条《市区控规》实施应坚持严格执行的原则,在实施中不断完善、深化和调整,实行《市区控规》调整的社会参与及监督。 第五条凡在《市区控规》规划范围内进行建设的单位和个人,应依照《市区控规》和本办法进行规划建设,服从规划管理。 第六条《市区控规》文件、图纸及图则,应在不断深化和完善的基础上逐步向社会公布。 第七条各级政府及组成部门、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单位和个人,因城市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拟改变《市区控规》规定的规划控制指标的,可向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第八条申请前应进行规划调整可行性论证,由申请方委托具有甲级和乙级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进行规划调整可行性论证。规划设计单位应严格按照本规定附件《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调整的技术管理要求(试行)》进行论证。技术管理要求应在实施中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予以补充、完善。 第九条规划调整可行性论证报告在审查前应进行预审,预审工作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 第十条规划调整可行性论证报告应向社会公示,公示时间为十五个工作日,公众建议和意见,作为审查内容,随论证报告报审。 第十一条由市规划、环保、国土房管、文物、园林、交通管理等部门组成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审查组,对规划调整可行性论证报告进行审查,审查会议每月召开一次,审查意见报市政府批准。 第十二条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收集、汇总《市区控规》每年的执行情况,及时向市政府报告。 第十三条市组织编制城市规划的工作机构应根据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时对《市区控规》进行综合修订。

《城南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pdf

《城南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主要内容 一、规划范围 城南新区位于阜阳老城南部的颍南片区之中,用地范围北起淮 河路,西至南京路,南到竹园路,东至京九铁路,规划用地总面积1826.00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731.04公顷。规划范围内各项建设活动必须符合本规划。 二、规划发展目标 为实现阜阳城市向西向南拓展、完善城市总体结构、提升城市 功能的总体目标,在城南建设一个以文化、市民服务、创意研发为 互补功能,生态居住、社区服务为支撑功能,充满活力、富有地域 特色的综合化新区和现代化都市中心。 三、规划功能定位 以商业金融、商务商贸为主导功能,以文化、市民服务、创意 研发为互补功能,生态居住、社区服务为支撑功能,绿色、智慧型 高品质综合新区。 四、规划布局结构 规划以三河(中清河、西清河、五道河)交汇处的双清湾为核心,积极引导滨水景观塑造与活动组织,构建“十字双轴、多区多 节点”的总体空间结构。 十字双轴—— (1)南北向的城市空间主轴:以阜王路及中清河为主体,向南延伸至京九铁路,以延续“轴连老城、三清贯颍”的城市文脉,同 时滨水沿线设置市民服务中心、城建展览馆与档案馆、歌剧院、青

少年宫、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体育场馆、星级酒店、商务楼 等大型公建,以开敞的滨水空间组织大型城市公共活动。 (2)东南向新城活力轴:以八里松路为景观路、以润河路为交 通纽带,结合五道河岸线与公共功能的集聚,强调“市民服务、活 力休闲”的理念,将商业中心、市民服务中心、市民文化中心、社 区中心、滨水休闲餐饮、滨水度假、会展商贸、主题乐园等各种市 民服务性空间串联起来,空间上以收放有序的滨水建筑与绿地空间 相互穿插,并组织各种休闲活动。 多区——沿“十字双轴”安排市民服务区、市民文化区、商务 办公区、商业金融区、创智住区等重要功能片区。 多节点——根据社区规划,结合水系、绿地公园形成2处街道中心和7处社区中心,通过水系将这些空间节点联结在一起,形成 充满活力的空间网络结构。 五、城市建设用地布局 1、居住用地(R) 规划居住用地分为二类居住用地和商住混合用地。总居住用地 面积734.82公顷,占规划建设总用地的42.71%。 (1)二类居住用地(R2) 规划住宅用地主要分布于八里松路北侧,共划分为7个二级社区(居住社区,其中3、8#号二级社区部分位于规划区内)。规划二类居住用地面积586.76公顷。 (2)商住混合用地(R-B) 规划商住混合用地主要结合市级、区级商业等公共服务中心设置,规划商住混合用地面积148.06公顷。 2、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A)

某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doc

****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成都分院2008.02 1 第一章现状概况一、区位关系及规划范围 1、区位关系 **区位于**镇镇区东西两侧,是**镇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318国道穿境而过,西距天全12公里,东距雅安市区26公里。2、规划区用地范围 **区分为**片区和思经片区,**片区用地范围北至土地堂,西至**大桥,东至切山三级水坝,南至盐水岩,面积2.58平方公里。思经片区用地范围北至思经河,东到思经路,西邻思经乡,南到思经路,面积为0.33平方公里。 二、现状概况 1、**区基本情况。区属于山地丘陵地带相间地带,**片区自然地势总体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地形整体起伏变化不大,局部有陡坎,平均海拔在650~720m,其用地大部分为农田。规划区内现有**110kV变电站,沿凤阳大道两侧形成汽车修配及商业小店铺。**城总体规划产业布局已将**镇作为建材及食品加工区。同时工业区也是未来**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思经片区现状用地属思经河冲击平地,主要为农田、村镇用地,现有思经乡政府、思经小学等单位,基础设施主要有思经水厂、35KV变电站等。

2、天全工矿企业基本情况:区内现有工矿企业有年产量70万吨的治权水泥厂、年产量为20万吨的二郎山水泥厂、琼雅工业硅等20多家工矿企业,年产值约2亿元。三、**区开发建设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 1、有利条件 A、区位优势。**区地处雅安与**城的经济发展轴上,地理区位优越。 B、资源优势。**镇周边矿产资源丰富,同时区靠近天全河,取水方便,并能满足生产生活用水要求。区内已建成**110kv变电站,电力得到保证。 C、依托旧镇,开发新区。**区配套的居住用地及生活服务设施由**镇统一安排。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并能取得良好的综合效益。 D、用地较平坦,有满足区用地规模,且已有一定的基础设施。 2、不利因素 A、**区涉及部分拆迁企业和居民区,拆迁补偿投入资金较大。 B、**110kV变电站虽能对工业区开发建设有利,但高压线走廊对用地布局有一定影响。 第二章规划依据、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 一、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

钱江新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一、规划演变过程 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的规划从90年代初开始酝酿到现在的10多年时间里,经历了从设想到逐渐成熟的各个阶段,其中的几轮规划和无数次的论证都为本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具体来说: 第一阶段:定性与功能探讨 虽然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有许多规划界专家学者提出城市向钱塘 江边发展的思路,但最终以法律的形式确认是在1996年对杭州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中,明确提出了在钱塘江边的原江滨二、三号区块建设杭州未来的商务中心区(CBD)。以此为契机,由杭州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该地区的功能定位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建设为城市内部服务并兼顾中央商务职能的城市新中心的概念。 第二阶段:规划雏形初现 99年杭州市规划局组织编制了《杭州市钱塘江两岸城市景观设计》,对该地区与城市的联系,空间形态、功能区块的划分进行了概念方案的设计,并由杭州市规划院进行了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的编制。以此为基础,2000年底开始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为主进行了《杭州市江滨城市新中心城市设计》,规划中对区域与外围城市交通的衔接、与城市形态、功能结构的关系等内容提出了大量建设性意见,并通过借鉴国内外CBD的开发建设经验对杭州城市新中心(现称钱江新城核心区)的开发容量提出明确的建议,规划中提出的交通保护核、办公园区(OFFICE PARK)等概念都为此后的规划所贯彻和采纳。 上海院《杭州市江滨城市新中心城市设计》 第三阶段深化完善阶段 在上两个阶段规划、论证基础上,伴随杭州市政府要求设立15平方公里钱江新城这一重大决策的提出,和以杭州大剧院为代表的一些重要市级公共建筑在核心区块的启动,杭州从“西湖时代”转向“钱塘江时代”不再是纸上谈兵,已经跨出了坚实的一步。为了更好地建设杭州新城市中心地区,杭州市规划局邀请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整个钱江新城地区进行了概念规划;与此同时,钱江新城建设指挥部邀请德国欧博迈亚公司对核心区进行了城市设计方案咨询,杭州市规划局组织了《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战略规划》等规划,为核心区的建设提供了大量好的设计理念,在综合上述规划后最终形成了由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钱江新城概念性规划设计》,成为本规划的主要编制依据。 第四阶段后续规划与建设阶段 本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并非最终规划文件,在该规划基础上还将进行核心区地下空间开发规划和数字新城规划等内容,核心区部分地区的城市设计和修建性详细规划还将进一步深化,区域外围的交通分析研究、轨道交通线路研究、市政工程设施研究等大量的规划工作还有待进行。 二、规划解读 1

《广西玉林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

《广西玉林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 发布时间:2011-05-20 来源:玉东新区工委管委办公室 一、规划背景 根据玉林市城市总体规划和玉东新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目标要求,为了科学指导玉林经济开发区整体良性发展,我局根据玉东新区工委、管委的部署,组织编制了广西玉林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现对规划予以公示。 二、规划编制范围 本次规划编制范围:北起人民路,南至洛湛铁路,东至文体路,西达广场东路,总面积为13.10平方公里。其中,南流江北片为玉东新区管辖范围,面积约 8.96平方公里。 三、规划定位、发展目标和人口规模 (一)规划定位 1.经济全球化时代广西吸引外资和尖端技术产业的前沿阵地,以物流配送、健康食品、医药制造、医疗器械、机械配件等为主的低碳健康产业基地; 2.玉林城市先进制造业的集中区、高新技术的集聚区、总部经济的示范区以及环境优美生活便利的生态居住区。 (二)发展目标 1.做大做强以健康食品、医药制造和医疗器械等为主的健康产业。

2.完善开发区配套服务业,到2015年实现开发工业用地规模达200公顷,吸纳企业员工约8万人,实现产值达到百亿元以上。 3.将玉林经济开发区打造成玉林市“先进制造业的集中区、吸引外资的集聚区、物流经济的先导区、总部经济的示范区”。 (三)规划规模 参考玉林城市总体规划和玉林市近期建设规划对人口规模的预测,并综合考虑该区的规划定位、生态环境条件、人口与用地建设条件等诸多因素,本规划区的物流及工业就业人口规模为6.5万人,居住生活人口14.9万人。建设用地规模为12.69平方公里。 四、规划结构 玉林经济开发区规划结构为:“一带、两心、三轴、八区”。 1.一带: 城市绿带——依托东西流向的南流江构建滨水景观带 2.两 “公园绿心”——规划在二环东路东侧区域规划一处综合性的城市公园,形成城市“绿心”。 “服务中心”——规划在二环东路西侧区域结合体育、文化、商业、绿地、广场等用地,综合开发形成区域性的公共服务中心。 3.三轴: 发展主轴——交通联系轴。沿二环东路南北向贯穿整个规划区,是开发区各片区的交通发展联系轴线。

阆中市新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阆中市新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引言 阆中市新中心区开发建设的积极意义 老城面临的突出问题: 老城现今最突出的问题就在于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之间的矛盾。要对古城实施有效的保护,就必须减缓它的压力。通过新城的开发建设,将老城的一些功能尤其是行政功能通过土地置换,转移至新城区,来达到有效保护古城的目的。只有把行政职能分解出去,才能通过置换作用,通过城市的产业结构的调整来实现空间结构的调整,才能增加城市空间的有效供给,达到满足城市发展的最终目的。老城的扩张建设要迅速减少,通过减少需求,疏解城市功能来减少现有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要严格控制现有老城区的人口和功能,并最终实现人口在一定范围的净减少,进而实现历史文化名城的有效保护。 新中心区开发建设的积极意义: 阆中市能否实现新一轮的经济增长,能否提高城市化水平,实现城市及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新中心区的开发建设的成功就显得至关重要。只有新中心区快速、稳定、健康地发展,才能带动整个新区(包括居住区、工业区)的整体发展,进而带动阆中市新的跨越式发展。 1 总则 1.1 为使阆中市新中心区的城市建设能够协调有序发展,控制和引导新区建设和改建,合理利用土地和改善城市设施及环境,特编制本规划。 1. 2 规划背景 ·阆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及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设想。

·城市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总规的宏观意图。 1. 3 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及相关法规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相关法规文件; ?《阆中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 ?阆中市规划局提供的1:1000地形图及各种现状资料。 1. 4 本规划以国家上述有关政策、规范、规划为依据,并与有关专项规划协调,规划中使用的土地分类代码,计算标准等均按国家有关统一标准执行。本规划中未详细规定的有关城建的标准均按当地的有关规定执行。 1. 5 本规划的现状时间界定:依据项目委托时所提供的现状和规划资料所认定的截止时间。 1. 6 本规划包括文本、实施细则、图则、和图纸等四部分。经批准后的文本、实施细则和图则,应作为城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实施管理和指导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依据。 2 规划范围、性质和规模 2.1 规划范围 ?阆中市新中心区位于七里镇,紧邻现从南充方向来的入城大道——七里大道。西临七里大道,北靠东山路,南为长青大道,东依体育路。北距阆中市老城区一公里左右。

钱江新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前言 在世纪之交,杭州市以行政区划调整为契机,开始实施跨江、沿江发展新战略,城市空间从围绕西湖建设发展的“西湖时代”正式跨入以钱塘江沿岸为依托,两岸夹江联动发展的“钱塘江时代”。作为这一转折的标志,在钱塘江北岸滨江地带建设15平方公里的钱江新城成为新世纪杭州城市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本次规划区域位于钱江新城的核心地段,经过几轮规划和一系列分析论证后,其规划面积由原来的2.56平方公里扩大到4.01平方公里,目前杭州大剧院和部分区域性基础设施已先期启动,钱江新城核心区的建设已进入实质性阶段。2001年初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杭州市江滨城市新中心城市设计》,又邀请德国欧博.迈亚公司编制了“钱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规划国际咨询”方案等,为有利于将上述方案中好的设计理念得以贯彻实施,并指导下一步各具体区块的城市设计、详细规划和建筑设计,特编制本规划。 2003年1月30日,由杭州市政府组织,在钱江新城建设指挥部召开了由各职能部门参加的规划审查会,提出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本规划文件以该会议纪要(见附件)为依据,对相关内容进行调整并形成该正式文本。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二○○三年三月

第一部分回顾与总结

回顾与总结 一、规划演变过程 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的规划从90年代初开始酝酿到现在的10多年时间里,经历了从设想到逐渐成熟的各个阶段,其中的几轮规划和无数次的论证都为本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具体来说: 第一阶段:定性与功能探讨 虽然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有许多规划界专家学者提出城市向钱塘江边发展的思路,但最终以法律的形式确认是在1996年对杭州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中,明确提出了在钱塘江边的原江滨二、三号区块建设杭州未来的商务中心区(CBD)。以此为契机,由杭州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该地区的功能定位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建设为城市内部服务并兼顾中央商务职能的城市新中心的概念。 第二阶段:规划雏形初现 99年杭州市规划局组织编制了《杭州市钱塘江两岸城市景观设计》,对该地区与城市的联系,空间形态、功能区块的划分进行了概念方案的设计,并由杭州市规划院进行了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的编制。以此为基础,2000年底开始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为主进行了《杭州市江滨城市新中心城市设计》,规划中对区域与外围城市交通的衔接、与城市形态、功能结构的关系等内容提出了大量建设性意见,并通过借鉴国内外CBD的开发建设经验对杭州城市新中心(现称钱江新城核心区)的开发容量提出明确的建议,规划中提出的交通保护核、办公园区(OFFICE PARK)等概念都为此后的规划所贯彻和采纳。 上海院《杭州市江滨城市新中心城市设计》 第三阶段深化完善阶段 在上两个阶段规划、论证基础上,伴随杭州市政府要求设立15平方公里钱江新城这一重大决策的提出,和以杭州大剧院为代表的一些重要市级公共建筑在核心区块的启动,杭州从“西湖时代”转向“钱塘江时代”不再是纸上谈兵,已经跨出了坚实的一步。为了更好地建设杭州新城市中心地区,杭州市规划局邀请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整个钱江新城地区进行了概念规划;与此同时,钱江新城建设指挥部邀请德国欧博迈亚公司对核心区进行了城市设计方案咨询,杭州市规划局组织了《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战略规划》等规划,为核心区的建设提供了大量好的设计理念, 在综合上述规划后最终形成了由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

基于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思考与探索

基于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思考与探索 于 敬 张 勇 余楼刚 摘要:近年来,随着旅游业地位的提升,旅游规划的发展与旅游资源的开发也达到了高潮。国内许多城市都也把旅游度假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城市大多拥有卓越的生态环境和优质的山水资源,因此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受到普遍关注。但与旅游度假的红火发展和度假区如雨后春笋般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作为指导开发建设重要管理依据的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简称度假区控规),国内对其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所有的实践活动尚处在盲目、探索的阶段,难以形成较为系统的指导经验。笔者通过在千岛湖的若干度假区控规的编制实践,对度假区控规进行思考,以期得到有意的探索。 关键词:控制性详细规划、旅游度假区、指标体系、千岛湖 1 研究背景 1.1旅游度假区总体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旅游业已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旅游产品正从观光型向观光、度假和专项旅游相结合的趋势发展。度假旅游正成为发展速度最快的旅游产品,国家和多数地方政府都将度假旅游的发展与度假区建设作为其旅游业乃至地方经济发展的重点。具相关部门的统计,地方旅游度假区的发展以长三角为最。长三角范围内已建、在建和列入计划的省级、国家级度假区约30个,其中浙江省约有15个。粗略计算,其余各类地方级度假区则多达80余个。在这种情况下,旅游度假区相关规划编制的数量随之大幅增加,迫切需要开展深入、细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总结。 1.2度假区控规编制的法规依据和研究基础 对多数旅游度假区进行研究发现,其选址多在风景名胜区(简称风景区)的外围地带,部分度假区用地还被划入城市建设用地范围,以便于开发建设。因此,从我国现行的城乡规划及相关法律法规看,与度假区控规直接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和《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同时,从度假区的发展定位、功能构成、类型特点等方面看,均

养生度假区详细规划文本

中华银杏文化园(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则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加强和规范泰兴市宣堡镇规划建设管理,有效控制宣堡镇及周边地区的建设与开发,塑造区域新形象,形成辐射带动整个泰兴城区,体现时代特征,充满活力与魅力的宣堡的新的核心,制定本规划文本。 第2条《中华银杏文化园(一期)修建性详细规划》是宣堡镇银杏文化园区一期的指导性文件,规划范围内任何拆建、改建、扩建或新建项目,均应符合本规划的规定和要求。 第3条本规划由文本、规划图、分图图则和说明书四部分组成。文本和图纸(包括规划图和图则)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两者应同时使用,不可分割。 第4条本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007) 《江苏省城市管理条例》(2000) 《泰兴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1997) 《泰兴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7) 《泰兴市宣堡镇分区规划》(2008) 其他相关法规、标准和规范 第5条本规划设计的指标是依据国家和泰兴市有关法律、规范和规定,结合宣堡镇银杏文化园区的实际情况和今后发展需要制定的。 第6条本规划的解释权属泰兴市规划局,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对各种问题的协调处理,由泰兴市规划局负责。 第二章功能与规模 第7条中华银杏文化园(一期)的功能定位为旅游、商业、文化、居住的有机组成区域,是泰兴市重要的旅游、商业、文化、产业服务中心。 第8条中华银杏文化园(一期)用地规模188.3公顷,总建筑面积控制在80.35万平方米,平均容积率控制在0.43(容积率计算不包含地下空间)。 第9条园区自东向西,由北向南将整体划分为A-H共8部分,包含居住、商业、医疗、文化、公园、体育、休 闲娱乐和酒店等用地类别。其中居住建筑,总建筑量约36.06万平方米;商业金融建筑,总建筑量控制在 20.14万平方米;酒店建筑,总建筑面积控制在1.47万平方米;医疗卫生建筑,总建筑量控制在10.85万 平方米;体育建筑,总建筑量控制在3.32万平方米;宗教建筑,总建筑量控制在1.03万平方米,休疗养建筑,总建筑量控制在2.96万平方米。 第10条在规划中,园区留出一、二、三期动迁房用地约22.16公顷,满足搬迁需求。在搬迁建设过程中应该按照三个步骤进行:首先开发城市空地、农田用地:其次拆平违规建筑,重新开发住区;最后是棚户区反迁。 第三章用地布局 第11条中华银杏文化园(一期)的土地使用主要考虑旅游度假功能、居住功能和配套的商业、文化、休闲娱乐、及产业服务等功能。总体上形成两个功能中心——以银杏文化公园为中心的旅游休闲区和以银杏文化商业街为中心的居住及配套区。并大致分为四个板块——以东面公园新村及中明养生公馆、企业养生公馆为主的居住板块;以济川古街、银杏文化商业街、文化温泉酒店、养生医院、高端会所、中华传菜集中营、赛马俱乐部及万家宗祠和万佛寺为主体的公共设施板块;以中华银杏文化园及温泉文化公园为主的文化板块和以进入园区的交通停车为代表的交通板块。具体用地构成指标参见《附表一:规划用地构成表》 第四章土地使用控制 第12条规划区内土地使用性质分类和分类代号采用国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的规定。本规划用地一般划分至中类。 第13条地块控制指标包括地块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容积率、建筑限高、建筑后退、绿地率、公共绿地面积和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等强制性指标,以及建筑密度、配建车位、禁止开口路段等非强制性指标。规划区内的开发建设应符合规划控制指标的规定。具体见分地块分图图则,以及《附表二: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第14条中华银杏文化园(一期)细分地块结合道路与地形条件有所变化。中明养生公馆及企业养生公馆开发地块适当划小,文化公园及水域等旅游开发所占地块相应划大。 第15条以街坊为单位进行成片开发时,街坊内的地块界线和内部道路可根据实际开发建设的需要,在下一层次的规划设计中适当调整,但必须符合分图图则中强制性控制指标的规定。

某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第一章现状概况 一、区位关系及规划范围 1、区位关系 **区位于**镇镇区东西两侧,是**镇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318国道穿境而过,西距天全12公里,东距雅安市区26公里。 2、规划区用地范围 **区分为**片区和思经片区,**片区用地范围北至土地堂,西至**大桥,东至切山三级水坝,南至盐水岩,面积2.58平方公里。思经片区用地范围北至思经河,东到思经路,西邻思经乡,南到思经路,面积为0.33平方公里。 二、现状概况 1、**区基本情况。区属于山地丘陵地带相间地带,**片区自然地势总体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地形整体起伏变化不大,局部有陡坎,平均海拔在650~720m,其用地大部分为农田。规划区内现有**110kV变电站,沿凤阳大道两侧形成汽车修配及商业小店铺。**城总体规划产业布局已将**镇作为建材及食品加工区。同时工业区也是未来**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思经片区现状用地属思经河冲击平地,主要为农田、村镇用地,现有思经乡政府、思经小学等单位,基础设施主要有思经水厂、35KV变电站等。 2、天全工矿企业基本情况:区内现有工矿企业有年产量70万吨的治权水泥厂、年产量为20万吨的二郎山水泥厂、琼雅工业硅等20多家工矿企业,年产值约2亿元。三、**区开发建设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 1、有利条件 A、区位优势。**区地处雅安与**城的经济发展轴上,地理区位优越。 B、资源优势。**镇周边矿产资源丰富,同时区靠近天全河,取水方便,并能满足生产生活用水要求。区内已建成**110kv变电站,电力得到保证。 C、依托旧镇,开发新区。**区配套的居住用地及生活服务设施由**镇统一安排。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并能取得良好的综合效益。 D、用地较平坦,有满足区用地规模,且已有一定的基础设施。 2、不利因素 A、**区涉及部分拆迁企业和居民区,拆迁补偿投入资金较大。 B、**110kV变电站虽能对工业区开发建设有利,但高压线走廊对用地布局有一定影响。 第二章规划依据、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 一、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 3、《**城厢镇总体规划(2005-2020)》、《天全**镇城镇总体规划2007-2020》; 4、《城市用地分类及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5、《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

三亚市凤凰温泉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三亚市凤凰温泉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简介 一、规划范围 凤凰温泉旅游度假区位 于三亚市的中北部,南面紧邻 绕城高速公路,距离南面的凤 凰国际机场约三公里,距离市 区不到15分钟车程,是市区 往南岛农场的必进之路。整个 规划面积320.12公顷。现状区 域内北部有德山水库,中部有 一个50米的山峰,东面规划 区范围外有一处河流,南面有 一处已建成的温泉旅游用地。其它区域现状为林地、草地,地势较平坦 二、定位和功能 1.总体定位:依托凤凰温泉和自然山水特色,以温泉旅游服务为先导,打造具有海南民族特色,生态型田园温泉旅游区。 2.核心功能: (1)温泉度假功能——温泉SPA、温泉疗养、温泉会所、温泉文化、度假别墅。 (2)商务会议功能——五星酒店、商务酒店、旅游接待、公共服务、商业 街。 (3)民俗文化功能— —民俗风情街、特色餐饮、 凤凰公园。 (4)田园风光功能— —田园农家乐、田园风光、 特色农业。 (5)运动休闲功能— —体育公园、9D高尔夫、 极限运动、汽车营地。

三、规划布局 1.规划结构 “一山一水一林地、 两脉双区共发展” 一山、一水、一林地: “一山”指基地中部的自 然山体,把基地自然的分 成两部分。“一水”指基 地北部的德山水库,是基 地重要的景观资源。“一 林地”指基地南面的林 地,以展现田园风光为主 要特征,是体现基地田园 风格最重要的标志性景 观。 两脉、双区、共发展:“双脉”指基地的两条水系,一条位于中部区域贯穿整个基地,成为基地内部重要的景观水系,另一条位于基地的东北部,是体现基地滨水性重要的景观水系。“双区”分别指南片以温泉为主题发展的度假休闲区和北片以温泉的水体景观为主题发展的度假休闲区。 “共发展”指基地结合自然的景观资源,形成以温泉疗养、健康保健、休闲度假为依托;商务会议、民俗文化、田园观光、健康运动为特色;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为目标的生态型田园温泉旅游区,并在此基础之上协调区域功能,合理组织交通,提高城市运作效率,美化城市形象,使之成为三亚市旅游接待的新窗口 2.功能分区 根据旅游区的总体功能结构,形成十四个功能片区。 田园观光区:位于规划区中心,是整个旅游度假区的核心景观区。 商业民俗文化综合服务区:位于基地的入口位置,提供商业服务,展现民俗文化。 拆迁安置区:位于基地的东南角,是原有居民的动迁安置区域,除了提供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