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基雅维利的思想
浅析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及其历史意义

摘要:本文从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人性恶论开始,阐述了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的核心,即专制君主论;政治思想的主要方面,即一套完整的君主统治术,并从历史的角度,客观具体地分析了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的历史意义,从而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马基雅维利其人以及他的主要政治思想。
关键词:马基雅维利;君主论;政治思想一、生平和主要著作尼科洛·马基雅维利(1469--1527),意大利佛罗伦萨人,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个提出君主制思想的政治思想家。
马基雅维利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父亲是一名贫穷的律师,由于家庭经济状况拮据使得马基雅维利无法投奔名师学习,主要靠自学成才,他博览群书,受古罗马文化的影响较大,这对他后来的政治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再此基础上发展了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1498年29岁的马基雅维利受命担任佛罗伦萨共和国最高执行委员会的秘书,协理外交工作。
他多次出使国外,出入于欧洲各国的宫廷,在当时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国际交往中,增长了见识,开拓了眼界,对他后来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马基雅维利非常著名的著作名为《君主论》,这是他政治思想方面非常重要的论著,他的君主专制理论和君主统治术就完整的体现于他的这部著作之中。
二、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1、人性恶论——政治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马基雅维利认为,正是人类的集合构成了社会,所以“人性”体现了社会中最基本的实际。
他把人性作为整个政治学说的基础,要求意大利的君主和政治思想家们应该将人性作为探究和观察社会中的政治问题的出发点。
他说:“历史经验之所以值得借鉴,是因为历史和现实总有许多相似之处,这种历史和现实的相似性是由人性的相似性所决定的”。
[1]马基雅维利认为只要是人都会有一种相同的本性,即“人很凶恶,又很怯懦;人的欲望总是超过自己的能力,欲望无穷而能力有限,因此人总是得不到满足;人们不知感恩图报,总是临难苟免。
”[2]2、专制君主论——政治思想的核心马基雅维利认为,既然人性是恶的,蜕化了的人民无法建立共和国。
简述马基雅维利主义

简述马基雅维利主义
马基雅维利主义是一种以实际功效为核心的政治伦理思想,由意大利政治思想家尼可罗·马基雅维利(Niccolò Machiavelli)提出。
马基雅维利主义主张为了达到政治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地使用权力和策略。
马基雅维利主义的核心观点包括:
1. 政治行为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和维持权力:马基雅维利主义认为,政治行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取和维持权力,而不是追求道德或伦理的完美。
2. 权力的获取和运用需要策略和手段:为了获取和维持权力,政治家可以采取各种策略和手段,包括欺骗、暴力、权谋等。
3. 道德和伦理是次要的:马基雅维利主义认为,在政治行为中,道德和伦理是次要的,甚至可以被忽视。
政治家只需要关注权力的获取和运用,而不需要考虑道德和伦理的限制。
4. 人性本恶:马基雅维利主义认为,人性本恶,人们总是自私、贪婪、虚荣和残忍的。
因此,政治家需要利用人性的弱点来获取和维持权力。
马基雅维利主义在政治和管理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但也受到了许多批评。
一些人认为,马基雅维利主义鼓励不道德和不诚实的行为,会破坏社会的信任和稳定。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谨慎地对待马基雅维利主义的观点,并在道德和伦理的框架内运用其策略和手段。
马基雅弗利的政治思想

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
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军队和法律是权力的基础。
在和平时期军队起到维护社会治安,象征国家的军事力量的作用;在战争时期,军队就成为了君主抵抗外来侵略,保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力量。
2、君主应当大权独揽,注重实力,精通军事。
3、君主不应受任何道德准则的束缚,只需考虑效果是否有利,不必考虑手段是否有害,既可外示仁慈、内怀奸诈,亦可效法狐狸与狮子,诡诈残忍均可兼施。
4、君主可以和贵族为敌,但不能与人民为敌。
因为民众数量庞大,如果与人民为敌,将会威胁到君主统治。
5、君主应当不图虚名,注重实际。
残酷与仁慈、吝啬与慷慨,都要从实际出发。
明智之君宁蒙吝啬之讥而不求慷慨之誉。
马基雅维利论文: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刍议

马基雅维利论文: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刍议摘要马基雅维利,这个具有非常大争议的人物,像个迷摆在我们面前。
他的政治理论对近现代政治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但他的传世之作《君主论》却让其遭人非议,他被人称为“罪恶的导师”、“非道德主义者”。
但本人认为其政治思想并非是像他人所说的“不道德的思想”,而是出于祖国统一的需要,他的政治思想对近代政治学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关键词马基雅维利政治权术政治道德尼可洛·马基雅维利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最早的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奠基人。
他出身于佛罗伦萨一个趋于没落的贵族之家。
他经历了佛罗伦萨共和国政府统治到梅迪奇家族独裁统治,再又回到共和国政府统治的过程,因此他有丰富的政治经验。
他分别研究和考察了各国国力强盛或衰落的原因,深感意大利国力单薄的原因在于内耗与外侮,从此致力于探讨统一祖国的方案。
《君主论》正是这一探索的产物,也是他最主要的政治理论代表作。
在该书中,他以现实主义态度和纯经验的方法探讨政治问题。
一扫古希腊、中世纪政治理论所带有的伦理化和神学色彩,将政治问题界定为权力问题。
他围绕着如何统一意大利这个目标,着重论述了夺取权力和巩固权力的方法及权术。
正是这样一本肆无忌惮的谈论如何不择手段的运用权术去统治国家,在政治中玩弄各种阴谋诡计而不必要讲道德的书,让他成为一个最具有争议的政治思想家之一,对他也是贬多于褒,称他为“罪恶的导师”,并将政治上的阴谋诡计称为“马基雅维利主义”。
但本人认为,马基雅维利只是明确的说出了一种政治现象,是将别人在政治上做了但没有说出来的说了出来。
他的政治思想从某种角度来说是在阐述如何玩弄政治权术,但他的出发点是为了祖国的统一,所以他首先应该是一个爱国者,他的政治思想理论也不存在道德不道德的问题。
一、君主论为什么说他首先是一个爱国者呢?这应当看他当时所生活的时代背景:中世纪之末,意大利资产阶级的经济活动已经比其他国家更为先进。
浅析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

关键词 : 力 权 人性论 国 家论 统 治权 术论 的 国 际交 往 中 ,洞悉 了许 多 国 家 的 统 治 者 在 冠 免 堂 皇 词 句 下 玩 弄 的 阴 谋 诡 计 , 长 见 识 , 拓 了 眼 界 . 他 后 来 的 君 主 思 想 发 增 开 为 展产生 了重大影响。但 由于后来索迪 里尼政权 的倒 台. 马基雅维 利 的政治生涯不得不 告以终结 多年的政 治生涯. 使他痛感意大
一
利 的软弱和分裂之苦 。强烈 的民族 自尊心和爱 国情使他多 么希 望能够有一个力量足够强大 的君主来治理 国家,君主论》 《 正是在
这 一 迫 切 渴 望 祖 国统 一 的 社 会 历 史 背 景 下 写 出 的 。在 《 主 论 》 君 的最后五章, 他非常激动地 呼吁意大利的政治统一 , 他认 为: 令人 沮丧 、 混乱和分裂 的意大利 的唯一出路, 是建 立一个强 大的 民族 国家。 二 、 基雅 维 利主 要 的政 治 思 想 马 ( ) 性 论 一 人 马基雅维利坚持性恶论 。特别是在基督教诞生后 .原罪说” ” 更是与 … 恶论” l 生 紧密相 连。马基雅维利认为 . 人类天生都是 自私
浅 析 马 基 雅 维 利 的 政 治 思 想
赵 ( 克州 党校 中图分类号 : DO 媛 新 疆 阿 图什 8 55 ) 4 3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8 9 5 (0 ) — 2 7 0 1 0 — 2 X 2 1 09 0 8 — 2 2
摘 要 : 文通 过 对 马 基雅 维 利 的 政 治 思 想 产 生 的 背景 、 基 雅 维利 主 要 的政 治 思 想及 马基 雅 维利 的 政 治 思 想 意 义 等 三 个 本 马
论马基雅维利管理思想在人本管理中的应用

论马基雅维利管理思想在人本管理中的应用在提倡以人为本的社会环境中,现代管理思想逐渐也转向人本管理,这其实就可借鉴马基雅维利主义中的管理思想。
马基雅维利主义主要对领导与群众及领导力进行阐述,这在现今的人本管理中是可以作为参考的。
就从马基雅维利管理思想及其在人本管理中的应用等几方面进行简单阐述。
标签:马基雅维利;管理思想;人本管理思想0 前言我们接触到的一般管理理论大多都是在本世纪初才出现的,这被称为“现代管理理论”,但是管理并不是到了本世纪才有。
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尼古拉·马基雅维利(Niccolo Machiavelli,1469-1527)于16世纪所著《君主论》一书中的管理思想。
马基雅维利从唯心主义观点出发,把“权力欲望”和“财富欲望”看作是人性的基础。
其给政治家这样的建言:作为君主,应该首先让人畏惧,而不是被人爱戴。
“人们爱戴君主,是基于他们自己的意志,而感到畏惧则是基于君主的意志,因此一位明智的君主应当立足在自己的意志之上,而不是立足在他人的意志之上。
”认为君主要始终“保持着他的至尊地位的威严”。
管理发展到今天,已经倾向人本管理。
为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现代管理要求个性化定制,模糊管理,这对任何一个管理者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人本管理,在极力推崇利润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的企业财务目标的今天,似乎被理解成了尽可能地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开发人力资源和重视运用人力资本,说得“不文明点”,人只是一种创造财富的高级工具,其实在某一程度上看,与马基雅维利主义有异曲同工之处。
1 马基雅维利管理思想与人本管理高马基雅维里主义的个体重视实效,保持着情感的距离,相信结果能替手段辩护。
大量的研究探讨了有关马基雅维里主义与行为结果的关系。
高马基雅维里主义者比低马基雅维里主义者更愿意操纵别人,赢得利益更多,更难被别人说服,他们更多地是说服别人。
但这些结果也受到情境因素的调节。
由此,马基雅维里主义对统治者怎样管理国家、怎样更好地运用权威,提出了四条原则:(1)群众认可,权威来自群众;(2)内聚力,组织要能够长期存在,就要有内聚力,而权威是必须在组织当中行使的;(3)领导能力,掌权之后要能够维持下去,就必须具备领导能力;(4)求生存的意志,就是要“居安思危”。
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论文

浅析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摘要通过概述马基雅维利的代表作《君主论》的内容和观点,对马基雅维利的政体思想和君主制权术思想进行了简要分析。
在此基础上给出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的现代意义及对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马基雅维利《君主论》君主制政治思想尼可罗·马基亚维利(1469—1527年)是意大利的政治哲学家,是中世纪晚期意大利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
他主张结束意大利在政治上的分裂状态,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
马基雅维利从基本人性出发,以历史事实和个人经验为依据研究社会政治问题。
他把政治学当作一门实践学科,将政治和伦理分开,把国家看作纯粹的权力组织。
他认为人本性自私,人的本性即是追求私利、名誉与财富,其国家学说便以此性恶论为基础而建立。
国家通过颁布法律来防止人类无休止的斗争,通过建立秩序来约束邪恶。
他创造了自己的一套统治权术思想,其政治权术思想被后人称为马基雅维利主义。
一、马基雅维利与《君主论》马基雅维利出生于弗洛伦萨一个共和背景深厚的世家。
他出生时家道已经衰落,但父亲依然让他接受古典教育和人文主义训练。
马基雅维利1498年开始在弗洛伦萨共和国任职长达14年。
期间他致力于共和国的军事与外交,作为外交使节进行过20次外交旅行。
这些经历使他以旁观者清的眼光,看清了意大利政治的弊端,加之他长期在高层圈子活动,看遍了自负之辈勾心斗角、玩弄权术的嘴脸。
这些都为他创作《君主论》奠定了基础。
《君主论》作为他的代表作,完整地阐述了马基雅维利的君主专制理论和君主权术论。
其理论基础是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和伪善的,因此驾驭人类就需要运用强有力的手段。
他把但丁的统一思想与军权思想付诸实践,为君主提供了各种施行办法。
《君主论》中他描绘的理想的君主形象是:君主应具有强大的实力,全力以赴做好当下的事情。
君主应学会做恶人,令人生畏而非令人爱戴。
只有这样,君主才能真正一呼百应、令行禁止。
其次,他认为君主应摆脱传统的善恶观念,树立自己绝对的威信。
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

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马基雅维利(Niccolò Machiavelli)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一位政治家、历史学家和军事理论家。
他的政治思想以其独特的实用主义和现实主义而闻名于世。
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对于政治学和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并分析其对现代政治的启示。
一、马基雅维利的背景和时代背景马基雅维利生活在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的意大利。
当时的意大利是一个由城邦组成的分裂国家,处于割据和混乱的状态。
这个时代的政治动荡和战争给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实践基础。
二、马基雅维利的实用主义和现实主义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以实用主义和现实主义为核心。
他认为政治家应该以实际的利益为出发点,而不是基于道德或伦理的考虑。
他主张政治家应该善于运用手段来达到目的,无论这些手段是善良还是邪恶。
他认为政治家应该根据形势灵活变通,不拘泥于道义束缚。
这种实用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思想,使马基雅维利的政治观点与当时的宗教和伦理观念产生了冲突。
三、马基雅维利的权力观马基雅维利对权力的观点也是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认为政治的核心是权力,政治家应该追求权力的获取和巩固。
他主张政治家应该善于运用权力,通过掌握军事力量和政治手段来维护自己的统治。
他认为政治家应该善于运用恐惧和威慑来维护自己的权威。
这种权力观念对于现代政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马基雅维利的军事思想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中也包含了丰富的军事思想。
他主张军事力量对于一个国家的安全和统一至关重要。
他强调军事力量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军事战略和战术的原则。
他认为军事力量应该是政治权力的延伸,政治家应该善于运用军事手段来达到政治目的。
五、马基雅维利的对现代政治的启示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虽然诞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但其对现代政治的启示至今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他的实用主义和现实主义观点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的国际关系和政治局势时,政治家应该以实际利益为出发点,善于运用手段来达到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照古今的马基雅维利
【摘要】马基雅维利是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人物之一。
也被认为是近代政治之
父。
他认为君主所必备的素质是凶猛如狮,狡猾如狐,一部历史就是强者的历史。
权力的运作不可用正常的价值衡量,更不能用道德能力去判断,它有它自己的法
则,为达到目的没有什么不应该。
《君王论》并不是在教人如何塑造人格,而是在教一个国家如何维护自己的国格。
“为达到目的没有什么不应该”,这里的所谓“目的”从根本上讲就是国家利益。
在政教势力犬牙交错,国土割据林立,强邻纷纷染指的现实下,如果不能自强求存,而是一味抱残守缺,灭亡就不可避免。
陈独秀就曾经犯过类似错误,使年轻的中共遭受了重大的损失。
毛泽东曾经说过:“革命不是请客吃饭”,“用革命的两手对付反革命的两手”,其实说明的是一样的道理。
[关键词]:君主论共和制政治学
马基雅维利一生辛苦坎坷,郁郁而终。
可是死后却如此声名显赫,或者说恶名昭彰。
很少有人像马基雅维利这样,为自己赢得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有些人怒骂他的邪恶;有些人同情他的善良。
马基雅维利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政治家和外交家,同时也是一位影响深远的思想家,是一座任何人在研究近代政治思想的时候所无法避开的碑。
在他之前的政治学研究,大都是从思想出发的,柏拉图的《理想国》也好,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也好,他们进行应然性的判断并且认为政治即是若此。
而到了马基雅维利这里,政治学开始由应然性向实然性转变。
马基雅维利的结论是从现实出发,是经验判断的结果。
马克思说:“从近代马基雅维利……以及近代的其他许多思想家谈起,权力都是作为法的基础的,由此,政治的理论观念摆
脱了道德,所剩下的是独立地研究政治的主张,其他没有别的了。
”①
马基雅维利第一个实现了政治学的“去道德化”,因此当之无愧地为自己获得了“近代政治学之父”的美誉。
臭名昭著的“马基雅维利主义”集中体现在《君主论》第十五章到第十八章。
在这一段的论述中,马基雅维利从人性恶的观点出发,得出了君主在必要时,应该摒弃道德,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的结论。
也正是在这里,马基雅维利提出了著名的“狐狸和狮子”的隐喻,他认为:君主应当像狮子那样勇敢,但是,在这里,他却更强调狐狸的狡猾:“许多合约和许多诺言由于君主们没有信义而作废和无效;而深知怎么做狐狸的人却获得最大的成功。
”
马基雅维利是政治是邪恶的政治?
的确,在马基雅维利那里,政治的核心是权力而非道德,但是但这并不意味着否定道德,“事实上,他并未抛弃道德。
”(杨鹏飞,1993)②事实上,他从未抛弃道德。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而人们总是关注与后面一句,却不去考察马基雅维利的目的。
例如,马基雅维利提倡君主吝啬,可是,这种吝啬,正是为了“不去掠夺老百姓,为了能够保卫自己”啊!
可是,马基雅维利却呼唤一个统一的意大利,《君主论》最后一章取题为《奉劝将意大利从蛮族手中解放出来》,其意不言而明。
于是,从某种角度上看,马基雅维利便成了造成近现代民族
国家与邻为壑的现状的罪魁。
因此而指摘马基雅维利,公正么?
我倒认为,马基雅维利相对于但丁而言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对现实的把握。
可以说,马基雅维利与但丁为达成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为了解除人们的痛苦,这种痛苦是他们亲眼所见,亲身体会的,我指的是分裂与战争。
马基雅维利不但呼唤一个君主出来,而且他要这个君主出来统一意大利。
这个理想,两百多年后实现了——当马志尼登录西西里振臂一呼的时候,意大利人无疑把他当成了新时代的摩西。
卢梭为马基雅维利的辩护辞是这么写的:“马基雅维利假装劝诫国王们,实际上却是淳淳劝诫人民。
”他把《君主论》称为是“共和人士”的宝书。
③
卢梭显然对马基雅维利所描述的那样一头玩弄权术,轻约背信的政治怪兽怀有一种很深的芥蒂,并且他深信这种厌恶是包括马基雅维利在内的“共和主义者”所共通的。
卢梭根据马基雅维利在《李维史论》中所阐述的观点而把马基雅维利拉到了共和主义这一边。
的确,《李维史论》同《君主论》的根本准则是对立的,而这种对立,正是共和同专制的对立。
马基雅维利的思想渊源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对现实的分析;另一个是对历史的分析。
马基雅维利的历史是罗马史。
如果仔细考察一下罗马共和国的斗争历史,我们就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简单事实:恺撒是以人民党领袖的身份登上皇位的。
与
恺撒同一阵营的从格拉古兄弟开始,还有马略、秦纳等;而贵族党人则包括苏拉、西塞罗、庞培等。
一整部罗马共和国史,就是人民党同贵族党斗争的历史,罗马从共和国向帝国的演变,也是这种斗争的直接结果。
但是,马基雅维利对于这两种君主政体的态度,却又不是一而视之的。
马基雅维利问道:“为什么亚历山大大帝所征服的大流士王国在亚历山大死后没有背叛其后继者?”
如果说,马基雅维利的权术论是指:“只要君主的目的合理,就可以不择手段”的话,那么追问一下,什么是所谓的“合理的目的”倒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如果考虑一下马基雅维利的生平和著述,我们可以发现,马基雅维利的君主是人民的君主,如果说君主是一种手段,那么,人民才是最终的目的。
首先,从君主的政治合法性上看,马基雅维利反复告诫君主:君主权力的基础是人民。
他告诫那些由于人民的赞成而成为君主的人始终同人民保持友好关系,同时劝诫那些因为同人民对立而获得贵族支持的君主想方设法争取人民的支持。
即是是武力再强大的君主,也必须获得人民的支持才能维系他的统治。
④其次,从君主的目的上看,马基雅维利的君主是一个保护人民的君主。
马基雅维利认为:君主除了战争、军事制度和训练之外,不应该有其它的目的。
由此可见,马基雅维利的君主对于他的人民而言,不是一个权谋术的君主,而是一个武装首领、一个统帅。
他十分推崇德国的统治方式,因为德国皇帝十分重视军事训练,并且制
定了很多关于保持军事训练的规章制度。
但是,又不依靠武力的淫威使他的人民屈服,他令各个城市拥有坚固的防御工事,又让他们享有完全的自由。
⑤
再次,我们从马基雅维利为君主所作的种种限定上看,马基雅维利的君主不是,也不可能是一个恣意妄为的暴君。
一、从君主的主观方面看,马基雅维利认为贪婪和暴虐是君王首先应该避免的两件事情。
⑥二、从制度层面上看,马基雅维利推崇法国的议会制度。
⑦尽管当时的议会制度确实与当今的议会制度不同,但是也无可否认,马基雅维利的议会也是民意的代表。
后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能够从英法开始,与这两个国家的议会制度渊源也是分不开的。
马基雅维利在当时是情况下,意识到用议会来限制王权,这一点确实非常了不起。
马基雅维利是旧时代的最后一位弥赛亚,是一位为新时代鸣锣开道的人。
正是因为他的前瞻性,当时的人难以理解他。
这也就决定了他悲剧的一生。
可是,新时代的人能够理解他么?
如今,君主不在了,人们管这个时代叫做“民主”。
中国人对“民主”这个词眼的理解,大都还停留在“人民当家作主”上面,可是在马基雅维利那里,他已经俨然把人民当成了他的君主:马基雅维利是一这个真正的民主主义者。
就凭这一点,我想向这个在在历史的道路上前行的探索者致以深深的敬意。
①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全集”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三卷368页
②杨鹏飞“马基雅维利对近代政治学说的贡献”。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二期,P52
③让-雅克·卢梭“社会契约论”。
杨国政译,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P63,P168
④马基雅维利“君主论”。
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P47
⑤马基雅维利“君主论”。
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P50-51
⑥马基雅维利“君主论”。
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P87
⑦马基雅维利“君主论”。
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P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