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的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
中国邮政快递(EMS)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毕业论文素材

中国邮政快递(EMS)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毕业论文素材)素材41.中国邮政快递(EMS)存在的问题:(一)体制痼疾政企不分,责权利失衡现行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员工观念不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政企合一的体制,普遍服务性业务与竞争性业务混合,导致市场意识不强。
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思维和工作方式,使邮政员工目前的思想观念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缺乏发展物流的全局观念,也缺乏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进而建立战略联盟的意识。
长期以来采用的“政企合一”是邮政体制存在的最突出问题。
邮政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滞后;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业务经营结构落后,专营业务不适当扩大。
由于体制不顺,导致在其管理中仍留有许多计划经济的影子。
例如:在管理上基本还是使用行政手段,指令性计划;对某些业务实行专营,对速递各环节的管理仍停留在粗放式管理阶段。
这不仅严重制约了邮政企业效率的提高,同时也阻碍了邮政市场的开放与竞争。
因此,现行的中国邮政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二)市场观念淡薄,营销能力有限并且缺乏商业技巧1998年邮电分营后,中国邮政开始独立经营。
但是中国邮政仍然是政府型企业,长期在政府政策的保护下垄断经营,导致邮政的经营缺乏市场观念。
企业在制定决策时很少考虑市场需求和用户消费心理的变化,缺乏市场营销观念和竞争意识。
同时,正是由于垄断经营,中国邮政快递的定价机制缺乏灵活性,制定价格时只考虑自己,不考虑竞争对手。
邮政职工长期受到集体主义教育氛围的熏陶,并且长期依赖政府补贴,与外资快递和民营快递企业相比,缺乏相应的商业技巧。
(三)品牌意识缺乏,品牌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十分突出品牌意识缺乏具体表现在:品牌定位不准、缺乏内涵、维护管理水平落后,致使邮政品牌体系缺乏整体效应。
中国邮政企业根据市场竞争的需要,加强了专业化经营的深度,但从品牌表现来看,中国邮政一直缺乏统一的品牌规划,品牌形象缺乏“凝聚力”。
邮政下属诸多子品牌“EMS”、“思乡月”、“绿卡”、“中邮专送广告”等都是各自为政,难以形成连锁经营的大品牌。
中国邮政的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

中国邮政的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一、中国邮政的发展现状中国邮政作为我国国营企业,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有了长足的发展。
邮政服务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商业活动和公民生活提供了基本保障。
然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快速发展,邮政行业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电子通信技术的快速普及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们越来越依赖电子邮件和其他电子通信工具,而减少了对传统邮政服务的需求。
此外,电子商务的兴起也大大影响了邮政业务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网络购物,使得快递服务需求激增,而不再依赖传统的邮政服务。
其次,快递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
随着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快递公司积极引进新的技术和服务创新,提高配送速度和质量,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迅速蚕食了传统邮政的市场份额。
最后,传统邮政企业在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繁琐的审批程序和不灵活的决策机制,传统邮政企业的运营效益较低。
而一些私营快递企业在管理方面更加灵活和高效。
二、中国邮政的发展对策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国邮政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来提升竞争力和适应市场需求。
首先,中国邮政需要加快转型升级。
邮政企业应积极引入新技术和自动化设备,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他们需要发展全国覆盖的现代物流网络,并加大投资研发力度,研究新型配送模式和绿色物流解决方案,提高运营效益。
其次,中国邮政需要加强渠道建设和营销能力。
他们应该发展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适应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
邮政企业可以进一步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拓展电子商务业务,提供一站式配送服务。
此外,企业需要加强市场调研,研究消费者需求和趋势,提前调整战略和业务规划。
最后,中国邮政需要进行内部和提升管理水平。
邮政企业应简化决策程序,提高决策的灵活性和效率。
他们应加强人员培训和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力。
同时,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机制,加强业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总之,中国邮政作为我国重要的国家邮政企业,面临着许多挑战。
中国邮政快递(EMS)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学士学位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中国邮政快递(EMS)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中国邮政快递(EMS)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快递业发展迅猛。
中国邮政(EMS)作为国有企业有着自身经营的独特优势和资源,如遍布城乡的网络覆盖范围和庞大的投递队伍;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形象;便利的绿卡金融网等。
但是也存在着体制不顺、政企不分,市场观念淡薄,服务意识和品牌意识缺乏,服务价格较高并且缺少灵活性等方面的不足之处。
随着中国邮政市场的对外开放,跨国物流企业纷纷登录中国,凭借其雄厚的物质基础,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抢占了我国国际快递市场和部分国内快递市场,而且还在迅速扩张。
同时,民营快递如雨后春笋般突起,其较低的定价和便捷的服务使其行业规模和市场份额日渐增大,成功抢占了部分国内同城快递市场。
这些都给EMS的发展带来了挑战。
在和国外外资快递巨头、民营快递公司的抗衡中,我国邮政快递EMS应当如何克服不足,发挥比较优势继续经营?为此,文章在分析中外快递的发展以及EMS 现状的情况下,为EMS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与对策,以便快递业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邮政EMS;竞争;问题;对策China's postal express (EM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development and countermeasuresAbstract:With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China's express industry is developing rapidly. China Post (EMS) business as a state-owned enterprises have their own unique strengths and resources, such as network coverage across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a large delivery team; the strength of large corporate image; convenience green card and other financial networks. But there are also system that is not, witch hunt, market a sense of service and lack of brand awareness, higher prices and the lack of flexibility in service areas such as inadequate. With China opening up the postal market, multinational logistics enterprises have logged in China, with its strong material base, advanced management experience and technology, to seize the international express delivery market in China and part of the domestic express delivery market, but also in rapid expansion. Meanwhile, the private courier mushroomed processes, its lower pricing and convenient services to industry, an increasing scale and market share, successfully seize the city of some domestic express delivery market. EMS gave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challenges. Foreign capital and foreign giants in the express delivery, private courier companies to compete in China EMS express mail should be how to overcome the lack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continue to operate? To this end,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and EMS express delivery status of the cas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MS recommenda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better express industry development.Keywords: Postal EMS; Competition; Question; countermeasures摘要 (I)目次..................................................... 错误!未定义书签。
邮政行业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邮政行业的现状与问题分析邮政行业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承担着邮件传递、快递物流等重要职能。
随着电子通信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邮政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对邮政行业的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邮政行业的现状邮政行业在我国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已经形成了以中国邮政为龙头的新型邮政企业集团,邮政网络已经覆盖到全国各地,快递、包裹邮件等服务发展迅速。
但是,随着电子通信的普及和快递行业的竞争加剧,邮政行业也面临着一些现状问题。
1. 面临市场竞争压力虽然邮政行业在快递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目前快递市场竞争激烈。
一方面,许多私人快递企业通过创新和灵活的业务模式迅速崛起,与国有企业展开竞争。
另一方面,电商巨头也纷纷进军快递领域,通过自建快递物流体系,进一步加剧了竞争压力。
2. 需要适应数字化转型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使得许多传统的邮政服务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挑战。
例如,电子邮件的普及和手机短信的流行,使得书信邮件的传递量大幅减少。
因此,邮政企业需要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开发更多便捷、高效的服务,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3. 配送效率问题快递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快递包裹的数量大幅增加,对邮政企业的物流配送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然而,由于人力成本和路线规划等问题,配送效率不高成为制约邮政行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二、邮政行业面临的问题邮政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和改进。
1. 费用和成本问题邮政行业要保持竞争力,需要不断提供更好的服务,但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特别是对于终端用户而言,邮件、快递费用的上涨,使得部分用户转向其他替代物,从而影响了邮政企业的收入。
2. 网络覆盖不足问题虽然邮政网络已经大规模铺设,但是在一些偏远地区或农村地区,邮政服务仍然存在覆盖不到位的问题。
这会导致这些地区的居民无法享受到邮政服务,也会造成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3. 安全和信任问题快递行业的发展,也给公众带来了一些安全和信任问题。
中国邮政快递(EMS)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中国邮政快递(EMS)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摘要:中国邮政快递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分析了近年来中国邮政快递的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从产业链、运营模式、客户需求和服务质量等方面探讨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针对现状,建议加强产业链协同,加强运营效率,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优化竞争策略。
关键词:中国邮政快递;发展现状;对策研究;产业链;服务质量一、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电子商务行业的迅速兴起,邮政快递行业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配套服务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根据中国邮政发展计划,到2020年,中国邮政快递业总收入将达到3500亿元,快递业户外业务量将达到800亿件以上。
然而,随着市场的竞争加强,邮政快递行业已面临着一些严重的问题,其中主要包括:服务质量不断下降、竞争压力增大、客户的多元化需求其对策研究的实践性非常强,本文将重点分析并探讨中国邮政快递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二、中国邮政快递的发展现状1. 发展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国内快递业务量不断增加,邮政快递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目前,中国快递市场规模已超过了2200亿元。
它已成为了我国物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带动了国内服务行业的发展。
2. 运营模式中国邮政快递发展的初始模式是依托国家邮政渠道,逐步发展成为全面开放、多元化经营的市场模式。
当前,中国邮政快递主要采用的运营模式有:自营、加盟、代理等。
其中,自营模式是指邮政快递自己拥有物流信息和运输资源的方式,加盟模式是指自主开展业务,向下属经营者提供品牌、管理、技术和产品等支持服务,代理模式是指邮政在某些区域委托第三方公司或个人提供快递服务。
3. 客户需求随着IT技术的快速发展,消费行为更加个性化,顾客对快递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
如今,顾客对快递服务的要求不仅局限于送货快速、服务态度好,更关注快递包裹的安全保障、返还货物的迅速、跟踪透明度等。
中国邮政快递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剖析

中国邮政快递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剖析
一、中国邮政快递发展现状
1、快递业务持续增长
近年来,快递行业发展迅速,已成为物流运输的主要模式。
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快递市场总规模达到6.28万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至7.22万亿元。
2024年,国家邮政快递物流业务收入1338.4亿元,同比增长25.4%,快递服务量达到47.3亿件,同比增长11.5%。
2、发展趋势发生改变
近年来,中国快递业务呈现爆发式发展,并发生了以下变化:(1)市场竞争加剧,快递服务模式不断创新;(2)网络发达,物流信息化程度不断加强;(3)渠道多元,业务类型日益丰富;(4)客户服务水平提高,客户满意度不断改善;(5)技术升级,成本效益不断优化;(6)物流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二、中国邮政快递发展的对策
1、强化技术支撑
邮政快递行业应该加强技术支撑,积极推进快递物流信息化建设,完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提高服务质量,提升业务管理水平。
2、不断完善配送体系
邮政快递行业应不断完善网点设施,加强企业的物流管理,加快研发新型配送设备和车辆,以满足客户的快递需求。
3、认真办理业务
邮政快递行业应加强业务办理,打破办理环节繁琐。
中国邮政快递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剖析

中国邮政快递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剖析中国邮政快递在过去几十年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国内最重要的快递服务提供商之一、然而,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对快速、安全、便捷的物流需求增加,中国邮政快递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对中国邮政快递的发展现状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首先,中国邮政快递在快递网络的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目前,中国邮政快递已经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大规模快递网络,拥有遍布城乡的网点和服务站点。
同时,中国邮政快递还通过与其他快递公司的合作,建立了全球覆盖的物流网络。
这使得中国邮政快递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提供快速、安全的快递服务。
其次,中国邮政快递在服务质量和技术创新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中国邮政快递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提升了物流过程的可视化和透明度,改善了服务质量。
此外,中国邮政快递还积极推动无人配送和智能物流设施的应用,提高了快递服务的效率和便捷性。
然而,中国邮政快递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快递行业竞争激烈,市场份额被一些大型私营快递企业占据。
这些企业通过建立新的物流网络和引入创新技术,提供更快速、更安全的快递服务,使得中国邮政快递的市场份额受到一定的压缩。
其次,快递服务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压力。
随着快递业务的快速增长,快递包装和废物的处理问题日益突出。
快递包装的过度使用和废物的排放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的负担,也对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了挑战。
针对以上问题首先,中国邮政快递可以加强与其他快递企业的合作与联盟,形成优势互补的合作伙伴关系。
通过合作,中国邮政快递可以扩大快递服务的覆盖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其次,中国邮政快递可以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和智能化的力度。
通过引入更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中国邮政快递可以提升物流过程的可视化和透明度,改善快递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中国邮政快递还可以加大对无人配送和智能物流设施的投入,提高快递服务的便捷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我国邮政储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浅议论文

我国邮政储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浅议论文我国邮政储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浅议论文1我国邮政储蓄银行的现状1.1网点规模大,网络覆盖而广。
2007年3月6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成立,2012年1月21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依法整体变更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经过改制前后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己成为全国网点规模最大、网点覆盖而最广、客户最多的金融服务机构。
目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邮政营业网点遍及广裹城乡、ATM机随处可见。
邮政储蓄网络系统不仅实现了在全国网点的通存通兑,还提供了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视银行等电子服务渠道,极大程度地方便了客户,称得上是身边的银行,手边的银行1.2拥有客户众多、资金雄厚。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拥有的本外币账户数、客户总数、本外币存款余额居全国银行业第五位;资产总规模居全国银行业第六位。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资金优势十分明显,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中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商业银行与邮政储蓄银行在大额协议存款方而的合作的不断加强,邮政储蓄开拓大额协议存款业务的前景十分广阔1.3设备及人员素质普遍不高,专业性金融人才匮乏。
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我国邮政储蓄银行在营业大厅的设施及包含电脑、办公桌椅在内的办公设备相对陈旧,在提供给客户高速快捷的`服务与舒适的储蓄环境方而相对落后。
此外,由于邮政储蓄隶属于邮政部门,与邮政业务、邮政速递物流、集邮以及代理保险、代发养老金、代发工资、代理国债、代收代付各种资费等业务部门同在一个业务大厅,在人员分配上,各职务换岗的现象时有发生,屡见不鲜,这样就给从业人员的培训及岗位技能的提高带来困难,更加不利于员工的管理,从而导致了业务人员从业经验少及专业性金融人才匾乏的现状1.4市场竞争激烈。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虽然有自己的优势,然而面对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发现和改正不足。
外资银行在资产规模、管理体制、金融创新能力、人才引进等方而优势明显;而中资银行在公司治理结构、硬件设备、服务水平和资金实力等方而存在优势2我国邮政储蓄银行存在的主要问题2.1邮政储蓄违规经营现象时有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EMS的SWOT分析与建议摘要:在快递市场需求暴增的形势下,中国邮政速递业务正承受着民营快递和国外速递巨头的两面夹击,市场正一步步向自由竞争市场迈进,中国邮政快递(EMS)如何乘风破浪,迎接挑战,在新一轮竞争中取胜?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通过分析EMS的优势,劣势以及所具有的机遇和面临的威胁,系统化的综合考虑个方面因素,以全局化的角度为中国邮政快递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和参考方案。
1. EMS现状分析1.1 EMS简介EMS(Express Mail Service)即邮政特快专递服务。
它是中国邮政提供的一种快递服务,主要是采取空运方式,加快递送速度,一般来说,根据地区远近,一般1-8天到达。
该业务在海关、航空等部门均享有优先处理权、它以高速度、高质量为用户传递国际、国紧急信函、文件资料、金融票据、商品货样等各类文件资料和物品。
公司拥有员工20,000多人,EMS业务通达全球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近2,000个城市。
EMS特快专递业务自1980年开办以来,业务量逐年增长,业务种类不断丰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除提供国、国际特快专递服务外,EMS相继推出国次晨达和次日递、国际承诺服务和限时速递等高端服务,同时提供代收货款、收件人付费、鲜花礼仪速递等增值服务。
EMS拥有首屈一指的航空和陆路运输网络。
依托中国邮政航空公司,建立了以为集散中心的全夜航航空集散网,现有专用速递揽收、投递车辆20,000余部,飞机近20架。
覆盖最广的网络体系为EMS实现国300多个城市间次晨达、次日速递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EMS具有高效发达的处理中心。
全国共有200多个处理中心,其中、和处理中心分别达到30,000平方米、20,000余平方米和37,000平方米,同时,各处理中心配备了先进的自动分拣设备。
亚洲地区规模最大、技术装备先进的中国邮政航空速递物流集散中心也已在建成并投入使用。
EMS还具备先进的信息处理能力。
建立了以国300多个城市为核心的信息处理平台,与万国邮政联盟(UPU)查询系统,可实现EMS的全球跟踪查询。
建立了以()、短信(5185)、客服(11185)三位一体的实时信息查询系统。
EMS一贯秉承“全心、全速、全球”的核心服务理念,为客户提供快捷、可靠的门到门速递服务,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和社会的多层次需求。
先后荣获“中国消费者十大满意品牌”、“全国名优产品售后服务十佳”和“中国货运业快递信息系统和服务规金奖”等奖项。
1.2 EMS业务在国特快专递的基础上,中国邮政开办了同城特快专递、国收件人付费、次晨达特快专递、经济快递、京津当日递和国际特快专递等业务,其中同城特快专递发挥特、快、专的优势在同城区域提供快速、准确传递的特殊服务,国收件人付费由收件人支付快递费用,次晨达特快专递发挥全夜航优势为客户提供限时传递的高品质业务,经济快递为大宗客户提供批量交寄、安全性高、性价比高的物品类快递业务,京津当日递为京津两地客户提供安全、快捷的限时快递服务,国际特快专递为客户提供全球围的快递业务,并支持收件人付费。
另外,客户可以自愿支付一定的费用为保价,还可以通过手机等查询计费并跟踪查询快件传递状态,并对快递服务做出评价或是提出投诉和建议。
1.3 快递业形势由于其它快递公司的加入,EMS的核心竞争力呈减弱趋势。
在我国国速递市场上,EMS 多年来占据着垄断地位。
由于经营时间长和其国有企业的特殊身份,在快递业,它已成为安全和保障的象征。
为了保证重要文件的安全传递,大多数企业在国速递方面的首选还是EMS。
因此可以推断,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EMS在国速递市场上还是拥有极大优势的。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EMS就可以永远高枕无忧,一些民营企业经过数年的苦心经营,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实力和市场份额,他们以其低廉的运输价格、灵活的运输方式、周到的服务抢走了EMS的国业务方面的大批客户。
而且一些外资企业也看重了中国这块肥肉试图分一块。
而且这些都对EMS快递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因此国出现了群雄逐鹿竞争场面。
2. EMS的SWOT分析2.1 EMS的优势分析2.1.1 健全的国配送网络—发展的基础中国邮政EMS最大的优势是庞大、较为健全的国网络优势,现拥有各类运输车辆3.3万辆,并拥有独立的邮运飞机10架,全国邮路总长度达到340万公里,形成了航空、铁路、公路、水路等立体运输体系和独立的快递邮政运输网络,现有的实物投递网络规模之大无人可与之匹敌。
虽然外资快递巨头的国际网络覆盖围比中国邮政特快专递EMS要广,但是就国市场而言,EMS的网络覆盖围要大于外资快递巨头和民营快递企业。
中国邮政的经营围已经通达全国31个省(除外)、自治区、直辖市、1875个地级以上县市,基本覆盖全国。
依托中国邮政强大的网络优势,EMS将其网络延伸到全国各乡镇,甚至广大的农村地区,是民营快递和外资企业无法拥有的优势。
中国邮政现拥有55万人的职工队伍,其中训练有素、富有经验的投递人员占有很大比例。
中国邮政已经形成的四通八达覆盖国国外的邮政网,在快件的投递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1.2 老品牌与良好的信誉—大企业形象中国邮政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有着良好的信誉和形象,“百年邮政”深得人心。
中国邮政属于政府经营企业,同其他企业相比有两大基本原则:普遍服务和通信安全。
拥有良好的企业信誉与雄厚的实力,赢得了百姓和企业的普遍信任,这是中国邮政业已形成的十分宝贵的无形资产,成了中国邮政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这对中国邮政参与电子商务的物流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邮政的无形资产是外资快递企业和民营快递企业在短时间无法取得的。
中国邮政快递企业深深扎根于中国,社会关系网络较为密切,因此它提供的服务更能适应中国人的需要。
根据市场调查,在速递服务中,78﹪的客户愿意使用EMS。
邮政多年秉承“迅速、准确、安全、方便”的指导方针,是EMS成为客户信赖的重要基础。
在安全性方面,EMS经过20多年的发展,使EMS在从收寄到投递各个环节紧紧相扣、严密作业,90﹪以上的客户认为EMS的安全性远远超过其他私营速递公司。
2.1.3 国家政策——坚强后盾邮政长期作为国家事业单位而存在,在经营过程中与地方政府建立起了良好的关系,国家以及地方政府也给予了部分政策支持。
中国新出台的《邮政法》于2013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尽管其中做出了一些有利于民营快递企业的心规定,但却有这么一条规定:"同城快递50克以下、异地快递100克以下由邮政专营"。
据悉当前信件业务占民营快递公司业务总量的四至六成,其中100克以下的又占其中八成,同城快递50克的占五至六成。
这意味着新《邮政法》实施后,中国邮政将获得原本最高近八成的信件快递业务。
这一政策避免了邮政在与私营公司竞争当中由于承担普遍服务而处于明显的成本劣势,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邮政的基本利益。
并且,绝大多数省市区都出台了《邮政管理办法》,给予了邮政在过路过桥、基础设施、车辆停放等优先和优惠政策,为邮政EMS降低运营成本创造了政策环境。
同时,车辆在交通管制上也为EMS提供了便利条件,从而加快了EMS 传递速度和工作效率。
2.1.4 得天独厚的“三网合一”中国邮政的实物网是国家多年投资建成的,近年来中国邮政又建成了绿卡金融网和综合计算机网。
网络优势是邮政参与物流市场竞争的强大优势,具体表现在:信息网、物流网和金融网的融合,使信息、资金与物品能安全有效地流动, 实现了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有效合一,将进一步加快信息反馈速递,提高服务质量中国邮政拥有全国联网的邮政金融网,实现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异地存取,形成了绿卡网络、电子汇兑、网上支付、代理业务平台四大体系。
目前,中国邮政拥有的属于自己的实物网、信息网和资金网,实现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有效合一。
从而使“三网合一”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拥有完善的国网络使得中国邮政EMS具备了长远的竞争优势,由于自建网络的高成本和复杂性,国没有一家速递公司能在短期建立起能与EMS相抗衡的速递网络。
2.2 EMS的劣势分析“国有邮政收费同比其他快递行业高”,“邮政服务态度不好,不上门取件也不上门送件,价钱又高,效率又慢,又丢信……"这是有代表性的跟帖,或许EMS没有网友说得这么不堪,这只是一种出自惯性的"恶意"。
但从这就能看出中国邮政现阶段的不良口碑,反映了中国邮政存在的种种不良现象和劣势。
2.2.1 自动化水平低,处理效率低就我们国速递公司相比而言,EMS有着其他私营速递公司所不具有的配送网络优势,然而中国入世后,国外的速递公司己经加快了在中国速递市场的开拓步伐,我们不能只沉溺于与国竞争对手相比的优势之中,而忽视了来自国外速递公司的潜在竞争。
由于传统邮政是以手工为主的生产组织方式。
即使现在,我国邮政速递行业在分拣和封发这两个环节仍基本依靠手工作业完成,工作效率低且运输、投递、营收等各个环节运用信息自动化技术的少,设备落后,机械化程度低。
而国外的大型速递公司对快件的分拣和封发工作己实现自动化作业,仅对一些特殊情况用人工作为补充,大部分的快件从卸车到处理完毕再次装车的平均时间只有90秒,部处理速度的加快也使快件的速度得以大大加快。
中国邮政速递如果不能引进新的技术手段,将各个环节进行优化,将很难在未来的速递市场中保持其领先优势。
2.2.2 组织结构不合理国家邮政局将各类邮政业务(函件、包裹、集邮业务等)专业化管理,设置了专门的职能部门,但是在2008年,国家邮政局又设立了中国速递物流公司,将速递业务独立化和公司化,这样看似是有利于速递业务的发展,中国速递服务公司自主完成收入计划、制定利润指标,但其实使中国速递服务公司与邮政局平行管理,没有考核权,仅进行业务指导,成立的中国速递物流公司实施的省级管理,使得地市和县级速递公司缺乏灵活性、自主性,从而导致机构重叠,影响了管理效率,条块分割而很难实现规模经济,而且由于控制跨度大导致管理效率低,部竞争过于激烈导致违规经营现象屡禁不止,耗严重,使EMS形象受损。
2.2.3 价格缺乏灵活性和吸引力在现阶段来说,一部分省市为了增加市场竞争力,尝试摆脱速递价格全国统一的行政管理模式,实施速递的自主定价,然而就绝大多数省市来说,EMS收费标准依然是统一收费形式。
这种统一定价形式具有极大的不合理性。
一是不论快件运递送达的距离远近,实行统一定价;二是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核算体制对EMS业务进行专业核算;三是以用高资费业务的利润来补贴低资费业务亏损的做法是一厢情愿。
这种远近距离统一收费的标准,客户是很难理解的,他们不会将近距离快件和远距离快件的价格结合起来看待整个国EMS快件价格的合理性。
由此出现这样的现象,那就是社会舆论以及消费者经常声讨EMS的暴利和侵犯消费者权益,另一方面对邮政部门大量承担为民众不计报酬的普遍服务的事实视而不见或觉得理所当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