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高效栽培技术
金针菇高产栽培技术

通过 2 0多 天 的培养 。菌 丝长 满全袋 时 . 应 立 即解 开绳 子 ,敞开袋 口有 利 于子实 体 的 形成 , 敞开 袋 口后要 向棚 内喷水 , 增 加棚 内湿 度, 否则 , 培养基表面失水 , 影响菇蕾的形成 。
4 7
匀后 , 使含水 量达到 6 5 %时 即 可 装 袋 , 每 袋
4月 栽培 为 宜 。 三、 采用优 质原 料 和最 佳配 方
适 宜栽 培 金针 菇 的原材 料及 配 方 : 1 、棉 籽壳 8 0 % ,麦 麸 1 5 %,过 磷 酸钙 2 %, 石膏 2 %, 蔗糖 0 . 7 %, 尿素 0 . 3 %; 2 、 棉籽 壳 7 0 %, 麦麸 2 0 %, 木屑 1 0 %; 3 、 木屑 7 5 %, 麦麸 2 0 %, 过磷酸钙 2 %, 石膏 2 %. 白糖 1 %;
出耳 芽处 . 开一 个 1 . 6 e m长 、 3 - 6 m m 宽 的出
耳 孔 ,然后 吊在 木秆 上 ,每根 木 杆挂 4 0 5 0
、
配 方
根绳 , 8 O ~ 1 0 0袋 , 一地 沟 两根 木 杆共 挂 1 6 0 ~
培养 料 为 木 屑 7 8 % 、麸 皮 1 0 %、米 糠
4 、 玉米芯 5 O %。 木屑 2 0 %, 麦麸 2 O %, 过 磷 酸钙 5 %, 石膏 2 %. 尿素 1 %。
四、 栽 培 方 式
菌 丝培 养 主要 是温 度管 理 . 它 虽然 在 8 3 2 ℃都 能 生长 , 但以 2 O ~ 2 5 ℃生 长 最好 . 发 菌 时 防止 袋 子 堆集 过 高 过 密 自身 升 高温 度 . 造 成温 度偏 高而 死亡 .同时也要 解决 温 度过 低 现象 。在 菌丝 生长 过程 中一定 要 采用 暗光 培 养, 光 照 过强一 是对 菌丝 生长 有抑 制 。 二是 菌 丝未 达 到生理 成熟 ,培 养基 表面受 光 照刺 激
金针菇栽培技术的创新和效率提升

金针菇栽培技术的创新和效率提升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是一种优质的食用菌,它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而且有着独特的风味,因此备受人们喜爱。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产量,金针菇的栽培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提高效率。
本文将重点介绍金针菇栽培技术的创新和效率提升措施。
一、栽培环境的调控1. 温度控制:金针菇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0℃-20℃,因此在培养室或大棚内需要通过加热或降温设备来维持适宜的温度。
另外,适当的温度调控还能促进菌丝生长和结球。
2. 光照管理:对金针菇的生长,适宜的光照是至关重要的。
在白天,通过控制透明度较高的薄膜或玻璃,使光线均匀照射到菇床上,提高光合效率。
而夜间则需要合理使用灯光照明来保持恒定的光照环境,提高生产效益。
3. 湿度维持:金针菇对湿度要求较高,一般在80%-90%左右。
可以通过喷淋水雾、设置湿度控制设备等方式来维持适宜的湿度。
而控制湿度的同时,也要注意通风换气,以保持空气的新鲜和循环,避免二氧化碳积聚。
二、床料的选用与处理1. 原料配比:金针菇床料的配比通常采用秸秆、花生壳、麦麸等有机物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比例配比。
同时,通过添加一定量的食用菌料等,可以进一步促进金针菇的生长和产量。
2. 床料发酵处理:在配好的床料中加入适量的发酵菌剂,进行充分的混合和发酵处理。
这样可以使床料更易分解,提高菌丝生长速度,加快金针菇菌丝网的形成,有利于菌柄的长势和产量的提高。
三、种植管理的创新1. 菌种接种方法:传统的金针菇栽培中常使用的是点菌法或插木法,但这种方法容易造成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和菌柄生长的不均匀。
而如今一种较为创新的方法是将菌袋直接放在床料上,使菌丝直接从菌袋中长出,避免了传统接种方法带来的问题。
2. 控制菌丝生长速度:金针菇的产量和品质都与菌柄的生长情况密切相关。
在栽培过程中,通过控制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条件,可以调整菌丝的生长速度,促进均匀的产菇。
金针菇栽培技术

金针菇栽培技术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是一种常见且受欢迎的食用菌,它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使其备受喜爱。
金针菇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丰富的膳食纤维和多种维生素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菜肴、火锅、炒饭、煲汤等食品中。
本文将介绍金针菇的栽培技术,帮助您顺利地进行金针菇的种植。
一、土壤选择与准备1. 所选用的土壤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同时含量适宜的有机质。
建议使用以花生渣、稻草和玉米芯为主要原料的菌棒作为菇培基质。
2. 在土地清理后,用农药喷洒或者晒太阳进行消毒,杀灭病菌和害虫,减少对金针菇的危害。
3. 将培基质进行充分的堆放和腐熟处理,使其达到适合金针菇生长的状态。
二、菇棚建设1. 选择适宜的菇棚位置,通风良好、遮阳性好的地方,以保证光照和空气流通。
2. 菇棚的材料可以选择钢筋混凝土、玻璃钢或者竹木搭建,确保结构稳定,防止温度变化过大。
3. 菇棚内部要保持整洁,防止病菌和害虫滋生,并定期对菇棚进行消毒处理。
三、菇种选择与播种1. 选择优质、健康的金针菇菇种,确保其生长速度和产量。
2. 将菇种培养基质浸泡在冷水中约3-5小时,然后在通风处晾干。
3. 将培养好的菌种均匀撒在培基质表面上,轻轻压实。
四、培养条件调控1. 光照:金针菇对阳光的光照需求并不高,但在菇菌孕育期要保持适度的光照,通常可通过调整窗户的开合度控制光照强度。
2. 温度:金针菇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一般要求培养室内温度保持在15-25摄氏度之间,最适宜温度为20摄氏度。
3. 湿度:适当增加湿度有助于金针菇的生长,可通过喷洒水雾或者在菇棚内设置湿度调节设备来达到合理的湿度。
4. 通风:金针菇需要充足的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的排除,适当调节通风口的大小和角度来保持菇棚内的空气流通。
五、病虫害防治1. 病虫害的预防:保持环境整洁、通风和干燥,避免病菌滋生。
2. 常见病虫害及对策:如遇到蘑菇霉病、软腐病、炭疽病等病害,及时清除受害菇体及其周围的菌丝,并采用药物喷雾进行防治。
栽培金针菇的五要点金针菇,栽培技术

栽培金针菇的五要点金针菇,栽培技术
温度金针菇属于低温结实性菌类。
菌丝在3℃~34℃范围内生长,最适合生长温度为20℃~30℃。
3℃~4℃时菌丝生长缓慢。
金针菇子实体形成所需温度是5℃~20℃左右,原基形成最适合温度是12℃~15℃,以13℃子实体分化最快,形成的数量也最多。
在21℃~23℃,只长几根细弱的子实体,容易干枯。
子实体分化后,在3℃~20℃范围内都能正常发育,低于3℃子实体发育不良,菌盖变为麦芽糖色,品质降低。
湿度培养基的含水量为63%~65%时,菌丝生长最快。
含水量过多,菌丝生长缓慢,甚至不能向基质伸展下去,但因金针菇不能在子实体上喷水,实际配料时含水量以70%为佳。
菌丝培养室的空气相对湿度为60%左右、如果湿度太大,就会增加菌种瓶的污染率。
菇房的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0%~90%。
空气金针菇是好气性菌类,出菇时必须有充足氧气。
子实体形成后,菌盖直径随二氧化碳的浓度(0.06%~4.9%)的增加而变小,二氧化碳含量超过1%就会抑制菌盖的发育,3%的二氧化碳也不会影响菌柄的发育,但以不超过5%为限。
pH值金针菇需要微酸性培养基,在pH值3~8.4范围内,菌丝皆可生长,适宜的pH值为4~7,一般情况下,采用基质的自然pH(pH6左右)值即可。
光线金针菇是厌光性菌类,菌丝在黑暗条件下生长正常,而且幼小的原基也能形成,但是,光线是促进子实体的发生和成熟所必须的。
光线强,菌柄短,菌盖开伞快,子实体的颜色深;光线弱,子实体色泽浅,外观好。
第1页共1页。
大棚金针菇高产五步走

大棚金针菇高产五步走金针菇是低温菌种,适于冬初和冬末春初棚内栽培。
1选料配料选用新鲜、干燥、无霉烂、无结块、无害虫的棉籽壳100千克(用前在阳光下曝晒2天),白糖1千克,熟石灰土千克,麦麸1千克,水150千克。
把上述培养料混匀,加水搅拌均匀,然后闷半小时,再进行播种。
所用工具必须冲洗干净,凡盛过酱油、醋的工具忌用。
2精细播种播前选优质菌种掰成小块,分3层播种,最低层和中层各用菌种1/5,最上面用菌种3/5。
播种时先打深洞,底层洞深6厘米,中层洞深3厘米,洞距20~30厘米。
播上菌种盖上培养料,使培养料中间高四周低呈龟背形,然后在料面上用塑料薄膜盖严。
3科学管理①菌丝体生长阶段管理。
播种后10天内如有个别地方菌种未萌动,可撒石灰水促进萌动,播后在大棚上或阳畦上加盖草帘保温。
在7~10℃条件下,15天左右菌丝就长满整个畦面,30天左右菌丝就深入到料面下5厘米左右,40天就可以揭膜通风催蕾,这时要保持80%以上的高湿环境,每天揭膜通风10分钟,促使菌床由灰白色转为雪白色。
当菌床呈雪白色并有大量琥珀色液滴时,要立即进行催蕾,方法是将培养料上的地膜支高10~20厘米,使空气湿度达到80%以上,每天通风2~3次,每次20分钟,这样连续进行一个星期,即产生大量菇蕾。
出菇前要保持菌床湿润,但不能有积水,以免积水烂菇,温度控制在10~12℃,并遮阴避直射光。
②出菇后管理。
当金针菇长到1~2厘米时,去掉料面上的地膜,保持湿度在90%以上,大棚每天通气1~2次,每次20分钟。
棚内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在0.114%以下。
中期在栽培床上支一层细纱布,这样浇水喷在纱布上,可避免水流冲刷幼菇,同时又可避直射日光,以加快幼菇生长,此期温度应保持5~8℃。
4适时采收当菌柄长而不开伞、颜色呈淡乳白色时,即可采收。
采收时一手按住菌床,一手轻握菇丛从根部摘下。
采收后清理床面卫生,喷水后覆盖薄膜。
连续数天喷水待下茬菇长出。
5菌糠还田栽培过金针菇后的菌糠中还有较高的有机物及氮、磷、钾等营养素。
金针菇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份接种较适宜 , 可 以充分利用 自然 温度 进行栽培袋发菌 。等
1 0 %、 玉米 粉 1 0 %、 豆粉 3 %、 过 磷 酸钙 l %、 石膏 1 %、 白糖
灭好菌 的塑料袋冷却至 2 8 %以下即可进行接种 。 接种箱
用 甲醛 1 0 m L / m 3 , 高锰 酸钾 5 g / m 进行灭菌 3 0 m i n 。接种时
严格操作规程 , 两端接种 , 接种量控制 2 0— 2 5 g /袋 。接种后
母种采用普通 马铃薯培养基 ,配方为 马铃 薯 2பைடு நூலகம்0 0 g( 去
9 病 虫害防治
一
是选用优 良的抗病虫菌种 。二是选择好 的栽培菇房 ,
菇房必须建成南北长条形 , 有利于通风透气。同时 , 要注意菇
房周 围环境卫生 , 不要把 出口处建在靠近堆肥舍 和畜舍的地 方。 三是栽培房的消毒 , 栽培房使 用前 1 d必须进行熏蒸消毒 灭菌 。 消毒灭菌方法 主要有 甲醛 、 高锰酸钾熏蒸法 。 四是利用 化学药剂防治。危害金针菇的害虫主要有菇蝇 、 螨类 , 当温度 升高时 , 这几种害虫发生严重。菇蝇的防治 : 清除衰老 的菌丝
空 闲房屋 、 果菜窖 、 地道 、 阳畦 、 塑料大棚 、 节能 日光温 室
都可作为菇房栽培。 新建的菇房 , 应选择地势高燥 、 靠近水 源
的地方 , 菇房应 向阳, 要有保 温 、 保湿 、 通风换气等条件 。高效
节 能 日光 温 室 是 目前 最 理 想 的 生 产 场 地 ,具 有 方 便 实 用 、 节
金针菇再生法高产栽培技术

金针菇再生法高产栽培技术金针菇具有很强的再生枝特性,当小菇受干枯萎时,在其菌柄上会形成许多新生的子实体原基,对这些原基适当管理,都可以发育成优质菇体,这种方法具有出菇密而齐、柄细、不易开伞、外观好、菇质优、产量高等特点,是值得推广的一种较理想的栽培管理方法。
其高产栽培管理技术如下:一、入室催菇。
菌筒长满袋后移入栽培室,保持12℃至15℃进行催菇。
当料面的子实体长高2~3厘米(呈须根状,只长柄,未长盖)时,打开袋口,尽量下卷贴近料面,并把子实体下压,使之倒伏,紧贴并均匀铺满料面。
若有少量子实体已长菌盖,可剪去菌盖。
二、加强通风。
开袋后要加强通气,第二天压倒的菌柄便开始干枯变褐,一般在开袋后4天左右(气温低于12℃时,则要5~6天),则会从干枯的菌柄上长出大量的小白点(子实体原基)。
当菌柄长高2~3厘米时,高度平整,菌盖大小一致。
在再生法栽培中,由于长出的子实体多,因此要注意搞好通风换气。
可在每次盖湿布前通风0.5~1小时,夜间要打开窗户通风换气1小时,气温超过15℃时,可在夜间盖好湿布后通风4~5小时。
经这样管理菇质好,产量高。
三、拉直袋口。
当菌柄直径2~3毫米时,要拉直塑料袋口。
如果相对湿度大,或有的菌柄较粗不易干枯,压倒后不会再分生出小菌蕾,第二天仍从菌柄上长出菌盖,在这种情况下,菇也会比原来长得多而密,菌柄的高度也较整齐一致。
四、调节湿度。
当菌柄长至10厘米左右时,若空气相对湿度低于85%时,则要在袋口上盖湿布或在盖纸上勤喷水;当菌柄长达15厘米、菌盖直径不超过13毫米,达到商品规格时,要及时采收。
采收后要耙去料面的老菌皮和残留菌柄,让料面干燥1~2天,再将袋口加套环和棉塞,培养8~15天,又有第二批菇发生。
如果培养料较干,要提前在袋口上盖湿布,一般袋口拉直后就盖湿布。
第三批菇与第一批管理相同。
寿宁金针菇的高产栽培技术

6 金针菇病害 防治
金 针菇 的病 害主 要有2 类 , 分 别 是 黑 斑 病 与 锈 斑 病 。其 中 ,黑 斑病 的病 原 菌为 假 单 胞杆 菌 ,容 易 出现 单 鞭 毛 ,也 没 有 芽孢 。在进 行管 理 的过 程 中 ,需要 将 冷 水 喷 到子 实 体 内 ,在 低 温条 件 下 , 该组 织 容 易 出现 吸 水 过 多 ,导致 细 菌 大量 繁 殖 ,这 是 引 发 黑斑 病 的 主 因 。在 发 病 之后 ,菌 盖 面会 出现 黑 色病 斑 ,稍 微 带 有 一些 粘 性 , 组 织 容 易变 软 , 并呈 现 扩 大趋 势 ,黑斑 病 严 重 的话 ,会 导 致整 个 菌 盖 变 黑 , 出现 轻微 臭 味 。进 行 防 治 的最 佳 方 法 是 不要 将 水 喷洒 到子 实 体上 。而锈 斑 病 的 病 原菌 是 荧 光 假单 孢 杆 菌 。高 温 、 中温 、菌 盖表 面 积 水 以及 通 气 不 好 的话 ,就 会 出现 该 病 。在 锈 斑 病 发病 初 期 , 菌盖 上 有 针 头大 小 的黑褐 色 斑 点 , 之后 再 逐渐 成 芝 麻 大 ,并 呈 现 锈 褐色 ,边 缘 也不 齐 整 ,病 斑 不 凹 陷 ,呈 现 出一 些 不 规 则 的大 锈 斑 。 防治 办 法 主要 是 菇 房 内 的湿 度 不 能太 高 , 通风 要 好 。不要 在 菇 体上 喷 水 。在 出现 锈斑 病 后 ,及 时 进行通风降温,降低湿度,提升金针菇病害防控水平。
金 针 菇 的 种植 水 平 。
关键词 :寿宁 ;金针 菇;高产 ;栽培技术
中图 分 类 号 :¥ 6 4 6 文 献 标 识 码 :A
1 材料准备
1 . 1 塑 料袋 规格 长3 5  ̄4 5 c m,宽 1 5 ~1 8 c m,厚0 . 0 3 5  ̄0 . 0 5 mm,每 袋装 干料 3 5 0  ̄5 0 0 g ,高压 蒸汽 菌使 用 聚丙 烯袋 、 常压 蒸 汽灭 菌使 用聚 乙烯袋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延安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J o u r n a l o f Y a n a nU n i v e r s i t y (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E d i t i o n )
V o l . 3 5 N o . 3 S e p . 2 0 1 6
[ 5 ] [ 4 ]
常见栽 培 配 方 有: 配方 1 : 棉籽壳 7 8 %, 麸皮 2 0 %, 糖1 %, 碳酸钙 1 %; 配方 2 : 豆秸屑 7 8 %, 麸皮 1 0 %, 玉米粉 1 0 %, 石膏 1 %, 糖1 %; 配方 3 : 棉籽壳 2 5 0 %, 玉米芯 4 0 0 %,木 糖 渣 1 0 0 %,麸 皮 1 6 0 %, 玉米面 6 0 %, 石灰 2 5 %, 普通过磷酸钙 0 3 %, 硫酸镁 0 2 %。配 方 4 : 棉籽壳 5 8 %, 米糠 1 2 %, 麸皮 1 0 %, 玉米面 5 %, 棉籽饼 2 %, 木屑 9 %, %, 石膏 1 %, 石灰 1 %, 普通过磷酸钙 大豆 粉 1
。发菌期一般为 3 0d左右,
培养室内通风不好, 造成二氧化碳浓度高, 菌包之间 摆放间隔太小, 影响空气流通, 使得栽培瓶内出现局 部温度过高的现象, 因此, 发菌期间, 一定要密切关 C O 注温度的变化, 做好通风降温、 2 浓度和氧气的调 控措施。 2 5 出菇管理 2 5 1 降温催蕾 为促使菌丝生成原基, 工厂化生产多采用再生 法, 刺激菌丝早出菇, 提高菇的发生密度、 健壮程度、
1 6 , 1 7 ] 进行出菇培养 [ 。
2 3 灭菌、 冷却 制包完成后, 迅速放入灭菌锅中立即灭菌, 放置 3h ) 就会发酵, 灭菌可采 时间过长( 夏天不超过 2~ 用常压灭菌( 保证料内温度 1 0 0 ℃ 以上维持 8~ 1 2 , 焖一夜出锅) 和高压灭菌( 1 2 1 ℃、 0 1 1M P a 压力 h 下维持 1 5~ 2h ) 两种方法。一般情况下, 将灭完菌 的菌棒进行自然冷却; 高温季节, 需将灭完菌的菌棒 推入预冷间, 打冷降温, 待包内温度低于 2 8 ℃时, 即可 接种, 温度过高会导致发菌过慢甚至不发菌 2 4 接种、 培养 接种一般在接种箱活着接种车间进行, 在进行 接种之前必须对接种箱或者接种车间进行消毒处 理。一般每袋菌种( 7 5 0g / 袋) 可以接 2 5~ 3 0袋, 接 种时, 接种人员需对自身和接种设备进行消毒, 确保 在无菌条件下完成接种。 接种完的菌袋摆放于阴暗、 清洁、 通气性良好的 4 ℃~ 2 8 ℃, C O 培养室, 控制温度为 2 2 浓度控制在 3 5 0 0μ L / L以下, 空气湿度为 6 0 %~ 7 0 %, 湿度过高 菌棒生长缓慢, 容易滋生杂菌; 湿度过低易导致菌丝 生长过慢, 甚至干死
1 2 ] 。 棒进行封口 [
2 5 2 缓冲和抑制 当菇蕾长至 1 3~ 1 5m m时, 需将菌包进行缓冲 培养。缓冲培养条件为: 温度为 8 ℃~ 1 0 ℃, 湿度为 8 5 %~ 9 0 %, 2~ 3d 就可进行抑制培养。 抑制的目的是抑大促小, 使菇体整齐均一、 健 ℃左右, 湿度 7 0 %~ 8 0 %, 壮。抑制条件为室温度 4 时间 7h , 抑制分为风抑制和光抑制, 或者两者同时 使用。风抑制的作用是通过微风吹拂, 吹干菇蕾, 促 5~ 2 0c m/ s 其重新萌发。风抑制方法是前 2d吹 1 的弱风, 后 2d 吹4 0~ 5 0c m/ s 的较强的风, 最后 2d 吹8 0~ 1 0 0c m/ s 的强风。光抑制是通过光照, 使生 长较快的菇体生长受到抑制, 使得大小菇蕾同步生 0h内分几次用 5 0 0~ 1 0 0 0L x 长。方法是每天在 1 的光照射。待菇体长至袋口即可卷纸, 室温为 6 ℃, 空气湿度 7 5 %, 当菇体长出袋口 3c m 时, 套纸筒,
[ 3 ]
2 栽培技术
2 1 栽培料的选择及配制 培养料是生产优质高产金针菇的基础, 其质量 的优劣决定着栽培的成败和产量的高低。因此, 生 产原料要求干燥、 新鲜、 无虫害、 无霉变, 保证绿色安 全。培养料霉变、 酸败不但会影响其营养成分, 甚至
8 ] 。 会导致灭菌不彻底, 最终影响质量和产量 [
6 6 因可能是: 培养料含水量偏低, 发菌阶段空气湿度不 3 ℃ 空气、 湿度偏低、 C O 足; 出菇培养温度高于 1 2浓 度偏高, 通风不足, 延长了营养生长向生殖转化的时 间。预防措施: 出菇期间培养温度 1 0 ℃~ 1 2 ℃, 湿 0 %左右, 定时通风, 防止气生菌丝生长过 度保持 9 旺形成菌膜。 2 6 2 不现蕾。发生的主原因有: 培养料含水量 低、 料面干燥; 出菇室温度偏高、 空气干燥且通风不 足。预防措施: 出菇期温度保持在 1 0 ℃ 左右、 空气 5 %~ 9 0 %, 调节通风。 相对湿度 8
[ 1 0 , 1 1 ]
整齐度。当菌包成熟后, 即可降温催蕾。将室温调 至1 4 ℃~ 1 6 ℃, 促使菌包内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 长, 诱导原基分化形成菇蕾, 当菌包内形成密集的菇 蕾时, 拔掉棉花塞和套环用刀片将菌包顶部割开。 随后将 温 度 控 制 在 5 ℃ ~8 ℃, 空气湿度 8 5 % ~ 每天保证 2~ 3h光照刺激, 加强通风, 每天换 9 0 %, 气 4~ 5次, 每次 1 5m i n , 在制冷机组的风力作用下, 开过口的菇蕾很快倒伏、 枯死。继续培养, 一般 7d 左右, 就可以看到新的再生菇, 称“ 毛菇” , 此时, 出菇 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不可太高, 若超过 9 0 %, 菇尖端部 分萎缩, 一旦停止吹风, 又恢复生长, 无法提高产量。 故空气相对湿度以 7 5 %~ 8 0 %为宜, 同时要掌握好原
1 8 ] 2 6 3 原基密集, 有效菇稀疏 [ 。发生原因: 片面
3 采收及采后管理
当金针菇柄长 1 2~1 5c m 、 未 开 伞, 应立即采 收。采收前 2~ 3d 适当降低室内相对湿度, 自然除 去菇体上的凝结水, 以获得优质的商品菇, 采收后及 时清理料面, 进行补水。补水后要加强通风, 待菌体
1 2 菌种的选择 优良菌种的选择至关重要, 直接关系到产品的
7 ] 品质和质量 [ 。一般按子实体发生的多少、 色泽,
出菇快慢、 迟早, 发生的温度划分, 生产上主要的栽 白色品系 F V 2 1 、 杂交 1 9 、 培品 种 有: 三 明 1号、 F V 0 8 8 。
养丰富, 具有很高的食药用价值。经常食用金针菇 可以降低胆固醇, 并对溃疡病、 肝病有一定的防治功 效, 金针菇所含有的一种碱性蛋白质, 还有抑制多种 肿瘤细胞的功效。金针菇以富含赖氨酸而著称, 可 以活化神经细胞促进智力发展, 素有“ 增智菇” 的美 誉
金针菇[ F l a m m u l i n av e l u t i p e s ( F r ) s i n g ] 学名毛 柄金钱菌, 又称毛炳小火菇、 金菇、 智力菇等, 在黑暗 环境中生长, 为腐生营养型, 是一种异养生物, 属担
1 , 2 ] 。其菌盖粘滑, 菌柄脆嫩, 风味鲜美, 营 子菌类 [
。金针菇的适应性强, 栽培方法比较简单, 成
本低, 周期短, 既可以大面积专业化生产, 又可以小 面积家庭式栽培。现就其栽培及管理技术介绍如 下, 为金针菇栽培提供技术指导。
1 栽培季节及菌种的选择
1 1 栽培季节 金针菇 属 低 温 结 实 性 真 菌, 菌丝可在 5 ℃ ~ 3 2 ℃生长, 最适温度为 2 2 ℃~ 2 5 ℃; 子实体分化发 育适应范围 3 ℃ ~1 8 ℃, 以1 2 ℃ ~1 3 ℃ 生长最佳。 ℃ 菌盖会变成麦芽 对高温抵抗力较弱, 温度低于 3 糖色, 并会有畸形菇出现 长甚至死亡
[ 1 4 ] [ 1 3 ]
。
2 5 3 拉袋口 抑蕾结束后, 当新菇蕾长至 4~ 5c m时, 可进行 拉袋口或套袋。根据实际生产情况, 拉袋口可以一 次或多次完成, 但是要注意, 拉袋过早, 菌袋中间菇 蕾会因缺氧而不能充分发育, 导致产量下降。 2 5 4 子实体生长期管理 子实体 生 长 其 环 境 条 件 参 数: 温度为 8 ℃ ~ 1 0 ℃, 相对湿度为 8 0 %~ 8 5 %, C O 0 0 0~ 2 浓度为 1 2 0 0 0μ L / L , 光照为 1 5 0~ 3 0 0L x , 照射时间为 0 2 5 , 时间为 8~ 1 0d 。子实体生长时不需要刻意进 h / d 行光照, 一般查库时开灯就能满足需要, 防止菌柄变 粗或菌柄中间形成凹陷, 室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 2 6 菇蕾形成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预防措施 2 6 1 催蕾阶段, 料面出现大量气生菌丝。主要原
D O I : 1 0 . 1 3 8 7 6 / J . c n k i . y d n s e . 2 0 1 6 . 0 3 . 0 6 4
金针菇高效栽培技术
, 2 , 2 , 2 刘 阳1, 赵瑞华1 , 贺晓龙1 , 任桂梅1
( 1 延安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2 陕西省区域生物资源保育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 延安 7 1 6 0 0 0 )
第 3期 金针菇高效栽培技术
6 5
秸、 玉米芯、 麦秸等应粉碎成粗屑状; 木屑应经过长 期淋雨日晒或堆积一段时间后, 有利于金针菇生长。 配料时加水量应稍大, 需根据不同的培养调节含水 5 %~ 7 0 %, 按配方准确称量后最好将料放在 量在 6 再加水拌 3遍, 使料吸水 水泥地面上, 先干拌 3遍, 充足
1 5 ] 。 基枯萎的程度, 这是再生法成功与否的关键[
。
2 2 制包 金针制袋一般有两种规格, 第 1种为: 1 7c m× 3 4c m , 装0 3k g 料, 一头接种、 出菇, 另一头密封、 1 7c m× 4 5c m , 两头接种、 两头出 折角; 第 2种为: 菇。工厂化生产金针菇使用专用冲压式打包机, 将 配制好的培养料通过料斗落入菌袋中, 料高度一般 4~ 1 5c m , 手工套筒、 取包, 最后将打好包的菌 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