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电子线路实习报告(精选4篇)

电子线路实习报告(精选4篇)电子线路篇1:通过一个星期的电工实习,使我对电器元件及电路的连接与调试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打好了日后学习电工技术课的基础。
同时实习使我获得了自动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际连接技能,培养了我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了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独立工作的能力。
最主要的是培养了我与其他同学的团队合作、共同探讨、共同前进的精神。
具体如下:1.熟悉手工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维护与修理。
2.基本掌握电路的连接方法,能够独立的完成简单电路的连接。
3.熟悉控制电路板设计的步骤和方法及工艺流程,能够根据电路原理图、电器元器件实物,设计并制作控制电路板。
4.熟悉常用电器元件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围。
5.能够正确识别和选用常用的电器元件,并且能够熟练使用数字万用表。
6.了解电器元件的连接、调试与维修方法。
实习内容:1.观看关于实习的录像,从总体把握实习,明确实习的目的和意义;讲解电器元件的类别、型号、使用范围和方法以及如何正确选择元器件2.讲解控制电路的设计要求、方法和设计原理 ;3.分发与清点工具;讲解如何使用工具测试元器件;讲解线路连接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4.组装、连接、调试自动控制电路;试车、答辩及评分5.拆解自动控制电路、收拾桌面、地面,打扫卫生6.书写实习报告实习心得与体会:对交流接触器的认识交流接触器广泛用作电力的开断和控制电路。
它利用主接点来开闭电路,用辅助接点来执行控制指令。
主接点一般只有常开接点,而辅助接点具有两对常开和常闭功能的接点,小型的接触器也经常作为中间继电器配合主电路使用。
交流接触器的接点,由银钨合金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耐高温烧蚀性。
它的动作动力来源于交流电磁铁,电磁铁由两个“山”字形的幼硅钢片叠成,其中一个固定,在上面套上线圈,工作电压有多种供选择。
为了使磁力稳定,铁芯的吸合面,加上短路环。
交流接触器在失电后,依靠弹簧复位。
另一半是活动铁芯,构造和固定铁芯一样,用以带动主接点和辅助接点的开断。
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线路实验报告精密全波整流

1、实验所用芯片为 LM324,管脚为 1、2、3 与 4、5、6。 输入正弦电压 vi=5V (峰峰值)、f =1kHz ,用示波器观察并 记录 vi、vo1、vo 的波形,vi、vo1 如图 3 所示、vi、vo 如图 4 所示 。
3
图3
图4 2、用示波器 X-Y 方式,观察电压传输特性曲线,如图 5 所示。
-101
370 0.253 102 498
-1520 -1030 488
-500
-999
-5030
447 -0.793
492 1010
471 -0.724
973 4980
550 -0.635 5920
-2550 -2000 968
-10400 -9800 4790
4
V/mv
用 excel 将 V’o1、Vo1、Vo 三者随 Vi 的变化关系绘制如图 6 所示。
图5
3、输入端加正负直流电压,用万用表测量三点电压, 结果如表 1 所示。
表 1 输出电压记录
输入负直流电压
V1/mV
输出电压
V’o1/mV Vo1/mV
Vo/mV
输入正直流电压
V1/mV
输出电压
V’o1/mV Vo1/mV
Vo/mV
-0.300
-246 -3.51 1.51 101
-638 -200 100
-6000
-4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200-02000 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Vi/mV
2000
4000
6000
V'o1 Vo1 Vo
华中科技大学电力电子实验报告

电气学科大类2010 级《信号与控制综合实验》课程电力电子实验报告姓名童俊_学号U200912052 专业班号电气1011指导教师邓春花老师日期2013/6/25实验成绩评阅人实验四十八 DC/DC 单端反激式变换电路设计实验一. 实验原理1. 单端反激变换电路基本原理在基本的DC/DC 变换器中引入隔离变压器,可以实现变换器的输入端和负载端的电气隔离,从而提高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和电磁兼容性。
同时,当电源电压V S 和负载所需的输出电压V O 相差较大时,也不会导致占空比D 接近1或者0。
而且引入变压器后,电路可以设置多个二次绕组输出几个不同的直流电压。
图48-1是单端反激变换电路原理图。
电路仅有一个开关管,隔离变压器的磁通只能单方向变化。
当有正向偏压加载在开关晶体管VT 的基极上时,VT 导通,当集电极-发射极间的电压达到饱和电压V CE(sat)时,输入电压加在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上的电压。
同时,在变压器的次级绕组中感应出反极性的电压,次级的二极管VD 中没有电流流过,次级绕组处于开路状态。
这时变压器内部并没有能量传递,电源提供给初级绕组的能量全部存储在变压器中。
开关管断开时,电源停止向初级绕组提供能量,同时变压器给负载供电,因此该电路称为图 48-1隔离式单端反激电路的原理单端反激变换电路。
2.自激式单端反激变换器原理及其设计图48-2是一种常见的自激式单端反激变换电路,简称为RCC电路,广泛应用于50W以下的开关电源,它不需要专门的振荡电路,结构简单,由输入电压与输入、输出电流改变频率。
图48-2 RCC基本电路(1)自激原理RCC电路的电压和电流波形如图48-3所示。
输入电压V1是输入交流电压经整流的直流电压。
当V1加到输入端时,V1通过电阻R B 和晶体管VT1的基-射极给VT1的基极一个正的偏置电压,使VT1导通,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流过励磁电流,而此时感应到的次级的电压V2由于二极管的阻挡而不能向负载提供电能,所以电源提供的能量完全积聚在变压器中。
华中科技大学 电子线路实验 PSPICE报告(BJT放大器设计实验)

?BJT放大器设计实验? 实验报告XX:编号:学号:班级:〔一〕单级阻容耦合晶体管放大器设计〔PSPICE电路仿真〕1.条件●+V CC=+12V●R L=2kW●V i=10mV(有效值)●R s=50W2.技术指标要求●A V>30●R i>2kW●R o<3kW●f L<30Hz●f H>500kHz●电路稳定性好2.设计电路图FREQ = 1kVOFF = 03.静态〔直流〕工作点分析FREQ = 1kVOFF = 04.输入输出时间曲线输入曲线:20mV0V-20mV0s0.5ms 1.0ms 1.5ms 2.0ms 2.5ms 3.0ms V(vi)Time输出曲线:500mV0V-500mV0s0.5ms 1.0ms 1.5ms 2.0ms 2.5ms 3.0ms V(vo)Time5.增益幅频响应曲线40(14.734K,32.441)201.0Hz10Hz100Hz 1.0KHz10KHz100KHz 1.0MHz10MHz100MHzV(vo) / V(vi)Frequency6.波特图40(21.544K,30.222)20-201.0Hz10Hz100Hz 1.0KHz10KHz100KHz 1.0MHz10MHz100MHzDB(V(vo)/V(vi))Frequency7.输入阻抗幅频响应曲线30K20K10K(1.2533K,3.4050K)1.0Hz10Hz100Hz 1.0KHz10KHz100KHz 1.0MHz10MHz100MHzV(vi) / I(R1)Frequency8.输出阻抗测试电路9.输出阻抗幅频响应曲线20K10K(11.451K,2.3419K)1.0Hz10Hz100Hz 1.0KHz10KHz100KHz 1.0MHz10MHz100MHzV(vo) / I(Cc)Frequency〔二〕单管放大器安装、调试〔含排除故障〕与性能参数测量1.实验仪器低频信号发生器〔1台〕数字万用表〔1只〕双踪示波器〔1台〕实验面包板〔1块〕直流稳压电源〔双路输出〕〔1台〕元器件及工具〔假设干〕2.电路的装调按照PSPICE仿真设计出来的电路在实验面包板上安装电路,接通电路,用万用表测量静态工作点:V BQ =4.11V,V EQ =3.484V,V CQ =6.970V3.主要技术指标的测量单管放大器测试数据表4.误差分析⑴电压增益理论计算值Av=41.21,实测值Av=51.39,相对误差为24.8%。
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线路测试实验01PSPICE仿真130701

PPT文档演模板
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线路测试实验 01PSPICE仿真130701
(3) 模型参数提取软件 (ModelEd:Model Editor)
其主要功能是提取来自厂家的器件的数 据信息,生成所需要的模型参数。尽管 PSpiceA/D的模型库中提供了一万多种元器 件的模型参数,但在实际应用中仍有用户觉 得不够用,这时ModelEd软件就显得至关重 要。
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线路测试实验 01PSPICE仿真130701
• 瞬态分析 包括瞬态响应分析(Transient Analysis)、
傅里叶分析(Fourier Analysis)。
• 参数扫描 • 包括温度特性分析(Temperature Analysis) 参数扫描分析(Parametric Analysis)。
• 其主要功能是自动调整元器件的参 数设计值,使电路的特性得到改善,实现 电路的优化设计。
PPT文档演模板
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线路测试实验 01PSPICE仿真130701
• OrCAD软件包中各软件之间的相互关系
PPT文档演模板
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线路测试实验 01PSPICE仿真130701
3. OrCAD仿真分析电路过程
❖很强的数据处理能力。(计算机存储量大、 数据处理能力强,设计完后,可以很方便地 生成各种数据文件和报表文件)
PPT文档演模板
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线路测试实验 01PSPICE仿真130701
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流程
PPT文档演模板
•电路安装、调试和测量
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线路测试实验 01PSPICE仿真130701
PPT文档演模板
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线路测试实验 01PSPICE仿真130701
华中科技大学电力电子实验

TL494是一个固定频率的脉冲宽度调制电路,内置了线性锯齿波振荡器,振荡频率可通过外部的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进行调节,其振荡频率如下:
(28 - 1)
输出脉冲的宽度是通过电容CT上的正极性锯齿波电压与另外两个控制信号进行比较来实现。功率输出管Q1和Q2受控于或非门。当双稳触发器的时钟信号为低电平时才会被选通,即只有在锯齿波电压大于控制信号期间才会被选通。当控制信号增大,输出脉冲的宽度将减小。
(2)基于PWM芯片的控制电路设计。
(3)调试验证电路的正确性
(4)分析并验证基于集成PWM控制芯片TL494的PWM控制电路的基本功能
(5)掌握PWM控制芯片的工作原理和外围电路设计方法。
2、实验原理及方案设计
TL494是一种固定频率脉宽调制电路,它包含了开关电源控制所需的全部功能,广泛应用于单端正激双管式、半桥式、全桥式开关电源。TL494有SO-16和PDIP-16两种封装形式,以适应不同场合的要求。其主要特性如下:(参考PCB资源网的学习资料)
实验二十九DC/DC—PWM升压、降压变换电路性能研究
1、实验目的
(1)验证研究DC/DC PWM降压变换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线路实验报告Pspice软件仿真练习(一)

6
2.0K
1.5K
(23.556K,970.831) 1.0K
0.5K
0 10Hz 100Hz V(Vw:+) / I(Vw)
1.0KHz
10KHz Frequency
100KHz
1.0MHz
10MHz
100MHz
图7 8、将射级电容改为 200μF,重新进行一次仿真,静态工作点如图 8,与未改之前相同,误 差可以接受。
图8 9、瞬态分析,输入输出波形如图 9,输入波形未变,输出波形发生微小变化,未发生截止 或 饱 或 失 真 , 符 合 要 求 。 输 入 信 号 幅 值 为 10mV , 输 出 信 号 幅 值 为 0.6V , 电 压 增 益 AV=0.6V/10mV=60>40,符合要求。
7
10mV
0V
SEL>> -10mV V(Vs:+) 1.0V
华中科技大学 《电子线路设计、测试与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Pspice 软件仿真练习(一) ——单级共射放大电路
院(系) :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时间: 地点: 实验成绩: 指导教师:
2013 年
4 月 23 日
1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电子电路 CAD 技术的基础知识,熟悉仿真软件 PSpice 的主要功能。 2、学习利用仿真手段,分析、设计电子电路。 3、初步掌握用仿真软件 PSpice 分析、设计电路的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40 (13.017K,35.724) (70.360,32.761) (1.8500M,32.738)
6.求输入阻抗
选择菜单命令 Trace|Add Plot toWindow,添加一个频率响应曲线窗口, 键入 V (Vs: +) /I(Vs), 单击 ok 按钮,返回,则可显示输入阻抗的幅频特性,然后确定中频区输入阻抗。
电子线路实验报告-文雨婷 34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电子线路实验报告学部: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生姓名:文雨婷班级:12级二班学号:120171021334授课教师:惠志敏MAX+PLUSII软件使用设计一:设计一个全加器1、设计与仿真任务设计一个算术全加器,设输入变量为被加数A、加数B和低位的进位CI,输出变量为和S及进位CO。
要求在MAX+PLUSII系统平台上建立以为算术全加器电路工程项目,试用画原理图方法设计,建立文件名为eda1.gdf,并完成编译与仿真。
2、设计电路按照设计的需要把所有的器件都摆好之后,按照下图连接一位全加器电路元件:二输入与门(AND2),三输入或门(OR3),异或门(XOR),输入/输出引脚(INPUT/OUTPUT).3、仿真步骤及各项技术指标⒈编译原理图文件,无错误后进入波形编辑器界面,建.scf文件。
⒉从网表中加入输入、输出节点到当前文件中,选择所有可仿真节点,完成导入。
⒊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仿真时间长度及栅格尺寸。
⒋利用置0,置1时钟脉冲等编辑输入节点信号的波形。
⒌对设置好的输入波形进行仿真,可得到输出仿真波形。
4、理论分析全加器:两个同位的加数和来自低位的进位三者相加,这种加法运算就所谓的全加,实现全加运算的电路叫做全加器。
5、设计与仿真结论选MAX+PLUSII/Simulator,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点击Start开始仿真,再点击Open SCF可看到如下仿真波形:6、心得体会通过对QuartusII软件的学习,我对数字电路有了更直观具体的了解,并且对数字电路,对可编程逻辑器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自己能在这门课程中与老师多交流多学习。
我明白不管是不是自己的份内之事,都应该用心去完成,也许自己累点,但我收获很多,无论是知识与经验还是别人的称赞与认可。
基本的动手能力是一切工作和创造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我们认为,在这学期的实验中,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还收获了阅历,收获了成熟,在此过程中,我们通过查找大量资料,请教老师,以及不懈的努力,不仅培养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各种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通信工程班级:姓名:指导老师: 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Pspice仿真1 ――单级共射放大电路
实验目的:学习用Papice仿真软件设计电子电路
实验原理:一、Orcad 功能简述电子线路的计算机辅助分析(或仿真)与设计是指用计算机来模拟电路设计者在实验板上搭接电路,并对电路的特性进行分析和仿真,以测量电路及模拟仪器测量电路性能指标等工作。
1、OrCAD的主要功能模块包括Capture CIS(电路原理图设计)、PSpice A/D (模数混合仿真)、PSpice Optimize r (电路优化)和Layout Plus (PCB设计)。
(1)Capture CIS(电路原理图设计)该模块除了可以生成各类电路原理图
外,在工业版中还配备有元器件信息
系统,可以对元器件的采用实施高效管理,还具有ICA功能,可以在设计电路
图的过程中从Internet 的元器件数据库中查询、调用上百万种元器件。
(2)PSpice A/D (模数混合仿真)
该模块可以对各类电路进行仿真分析和模拟,比如静态工作点分析、瞬态分析(时域分析)、交流小信号分析(频域分析)、直流扫描分析、直流小信号传递函数值分析、直流小信号灵敏度分析、统计特性分析(蒙特卡罗分析和最坏情况分析)。
(3)PSpice Optimize r (电路优化)
该模块可以对电路进行优化设计。
OrCAD 的运行环境:Intel Pentium 或等效的其他CPU硬盘为200M以上,内存为32M以上,显示其分辨率为
800 X 60以上,操作系统为Windows 95、Windows 98 以上或Windows NT 以上。
2、Oread集成环境有:模拟和模数混合电路仿真环境、PCB板仿真环境、可编程数字逻辑器件分析设计环境。
二、PSpice仿真步骤
1. 创建工程项目文件(创建的目录名和文件名中不能有汉字、空格等!)。
2. 编辑电路原理图(画电路图)
(1)调元件(2)元件移动、旋转和删除(3)画线
(4)修改元器件标号和参数(5)保存和自动检查
3. 设置仿真分析类型
(1)静态(直流)工作点分析:
(2 )瞬态(时域)分析;
(3)增益Av 的频率特性分析;
4. 仿真分析
5•查看仿真输出结果。
从输出文件中查看仿真结果__文本结果用Probe程序观测__图形。
实验内容:单级阻容耦合晶体管放大器设计
已知条件:+Vcc=+12VRL=2& Vi=10Mv Rs=50Q
性能指标要求:Av>30Ri>2k Q Ro<3k Q fL<30HzfH>500kH电路稳定性好
实验要求:(1)在Schematics中画出已设计好的电路电路图;
(2)测量静态工作点:IB、IC、VBE、VCE (out 文件);(3)观测输入、输出电压波形,并计算电压增益Av;
(4)观测幅频响应曲线:db(V(Vo)/V(Vs:+));
测中频增益、上限频率和下限频率;
相频响应曲线:Vp(Vo)-V(VS:+;)
(5)观测输入电阻的频率响应:Ri -- V(Vi)/I(Vs;)
(6)观测输出电阻的频率响应:Ro-- V(Vo)/I(Vs;)
(7)观察非线性失真现象;
实验结果:(1)、静态(直流)工作点分析结果
直流分析曲线
(2)、瞬瞬态时域分析
①输出输入电压波形(V1 为输入电压,V0 为输出电压)输出输入电压波形曲线
②幅频响应曲线(图中光标指示横坐标频率fL=)
幅频响应曲线
③电压增益曲线(图中光标指示纵坐标增益Av=)
电压增益曲线
④相频特性曲线
相频特性曲线
⑤输入阻抗频率特性
输入阻抗频率特性曲线
⑥输出阻抗频率特性曲线
输出阻抗频率特性曲线
实验参数设置:CB=Cc+10;u RB1=60k;RB2=30k;
CE=400u;)RC=;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