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与营养(上下)课件

合集下载

运动训练与营养(上下)课件

运动训练与营养(上下)课件

运动训练与营养(上下)课件运动训练与营养(上)运动与营养为维持身体健康的二大要素,如同鸟的双翼,缺一不可,且二者关系密切。

均衡的饮食及适量补充保健食品,可维持良好的体适能,增加身体的活动量,如果再加以适当的运动,体适能就愈好,身体也愈健康。

台北医学院保健营养学系、研究所谢明哲教授健康靠自己俗语说:「健康不是一切,但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

」增进健康、拥有健康和享受健康不是靠医生或药物,而是要靠自己的饮食习惯(均衡的营养)和生活习惯(适度的运动),以及付诸行动、持之以恒的决心和毅力(修养)。

故吾人的身体健康靠自己,靠自己生活中的三养——营养、保养和修养。

运动的好处日常生活中的定期运动可增进体适能,使得身体常感精力充沛、精神饱满,让您充满活力地完成每日的工作。

参与随兴发起的体力活动时,也不会感觉力不从心。

规律运动的好处简述如下:1.可改善摄氧能力,增进细胞氧化功能,进而促进营养素的代谢。

2.可因改善摄氧能力,使细胞较不易缺氧,以致精神较饱满,不易疲劳,注意力亦较能集中。

3.可增加心搏出量,减低安静时的心跳速率,减轻心脏负担,因而增进心肺功能,使人较镇静,较不敏感,也较易入睡。

4.可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的胆固醇,HDL),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的胆固醇,LDL),故能降低动脉粥状硬化以及心血管疾病之罹患率。

5.规律运动可降低交感神经对小动脉之刺激、因而可以减低压力所造成的紧张情绪。

规律运动亦可减少肾脏对钠的再吸收率,增加二氧化碳排出量,并使脑部毛细血管扩张,进而达到降低血压的功能。

6.可增加脂肪的代谢,延长肝醣耗尽的时间,使身体可从事较长时间的运动。

并且能提高基础代谢率,增加热量消耗,有助于维持理想体重以及帮助减重。

7.可维持肌肉的质量、弹性和强度,维持骨质密度,减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运动和营养的关系运动和营养的关系密切,对一般人来说,「均衡的营养」和「适度的运动」是维持身体健康的二大要素。

对运动员而言,营养的调配对于维持健康及提高运动成绩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营养与运动ppt课件

营养与运动ppt课件

运动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运动是指通过肌肉活动产生身体位移或身体内部器官的生理 变化,以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分类
运动可以分为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两大类。有氧运动是指通 过持续性的有氧代谢来达到锻炼身体和内心的效果,如慢跑 、游泳等;无氧运动则是指肌肉在缺氧状态下进行的高速、 剧烈的运动,如举重、冲刺等。
,如维生素、矿物质、抗氧化剂等,以支持身体的抗氧化应激和修复过
程。
03
运动员饮食原则
运动员的饮食应遵循多样化、均衡、适量和科学的原则,确保摄入足够
的营养素,同时避免过度摄入或缺乏某种营养素。
健身者营养
健身者能量需求
健身者的能量需求取决于其锻炼强度和频率。为了支持肌 肉生长和修复,健身者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并合理安排 膳食,以满足这一需求。
运动科技的发展
运动科技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运动科技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例如,智能健身器材、虚拟现 实运动等新兴科技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有趣的运动方式。
运动科技的发展趋势
未来,运动科技将更加注重智能化、个性化和社交化。通过可穿戴设备、大数据 等技术,可以更精确地监测和分析运动数据,为人们提供更加科学、个性化的运 动方案。
03
营养与运动的关联
运动对营养的影响
运动消耗能量
运动能够消耗大量的能量 ,促进新陈代谢,增加食 欲和消化吸收能力。
运动促进营养吸收
运动能够促进肠道蠕动, 提高营养物质的吸收效率 。
运动改善身体成分
运动能够减少脂肪、增加 肌肉,改善身体成分比例 。
营养对运动的影响
营养提供能量
营养是运动的基础,提供能量和营养素,支持身体的运动表现。
营养与运动结合的发展

体育运动与营养培训ppt(24P)

体育运动与营养培训ppt(24P)
原则
在运动后,为了帮助身体恢复和补充能量,应该及时进行营 养补充。
建议
在运动后30分钟内,应该吃一些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如 鸡蛋、牛奶、鱼肉等,同时补充一些易于消化的碳水化合物 ,如面包、米饭等。
特殊人群的运动营养补充
儿童和青少年
在运动前后,应该注意控制饮食 ,保证营养均衡,避免过度摄入
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
高强度间歇训练过程中,身体会大量出汗,容易丢失电解质。建议在饮食中适当添加钠、 钾、镁等电解质,以维持身体正常代谢。
控制脂肪摄入
高强度间歇训练后,身体需要更多的能量来修复肌肉和补充糖原。建议控制脂肪摄入,尤 其是饱和脂肪的摄入,以维持身体的
蛋白粉的使用与注意事项
增强免疫力
有氧运动过程中,身体的免疫力 会受到挑战,建议摄取富含维生 素C、E和β-胡萝卜素等抗氧化剂 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绿叶蔬
菜等。
高强度间歇训练的营养补充策略
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
高强度间歇训练对肌肉纤维的刺激较大,建议在训练后补充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 以促进肌肉生长和修复。
补充电解质
提高运动表现
合理的营养摄入能够提高 运动表现,如增强耐力、 力量和速度。
体育运动与营养的相互关系
相互补充
相互促进
体育运动和营养是相互补充的,合理 的营养摄入能够保证运动的顺利进行 ,而运动也能够促进营养的吸收和利 用。
合理的体育运动和营养摄入能够相互 促进,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和运动表现 。
相互影响
体育运动和营养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 关系,运动能够改变身体对营养的需 求和利用,而营养的摄入也会影响运 动的表现和效果。
碳水化合物有助于提高运动耐力
通过合理的饮食安排,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耐力,延长运动时间。

运动与营养补充ppt课件(共33张PPT)

运动与营养补充ppt课件(共33张PPT)

LOGO
五、球类工程运发动的膳食营养特点
要求运发动具备力量、耐力、灵敏、速度、技巧等 多方面的素质,运动强度大,多变,有间歇。运发 动机体能量耗费较高。其膳食供应应根据运动量的 大小,保证充足的能量。
在三大能量营养素中,这类工程运发动的膳食提倡 以高糖为中心。
补液对团队工程也有良好的作用,可减轻自觉的疲 劳感、改良运动耐力。
磷脂是动植物细胞的主要成分,对细胞膜的流动 性、通透性和完好性等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12页,共33页。
LOGO
〔三〕蛋白质补充与运动才干 1.影响蛋白质需求量的要素 (1) 膳食 (2) 训练类型 (3) 练习时间 (4) 训练程度 (5) 性别 (6) 环境温度
第13页,共33页。
LOGO
2. 蛋白质的补充
第33页,共33页。
LOGO
第21页,共33页。
LOGO
〔六〕水与电解质的补充与运动才干 为维持机体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坚持良好的运动
才干,运发动在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应合理补 充液体。 运发动补液的主要目的: 1.及时补充丧失的水和电解质以迅速恢复和维持体液平 衡; 2.提供能量,增进运动才干。
第22页,共33页。
LOGO
第6页,共33页。
LOGO
〔二〕改良措施
1. 对运发动强化营养学知识的宣传与教育。
2.对运发动进展定期的膳食营养调查,实行科学营养配 餐制度。
3.注重早餐,添加奶制品、豆制品和蔬菜〔生吃〕、水 果的比例。
4.运发动科学地选择食物。逐渐做到:
①4多:主食、蔬菜、水果、奶制品〔或豆制品〕多;
②3少;油脂、肉类、油炸食品少。
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都应补糖。 (2)补糖的类型

《运动与营养》课件

《运动与营养》课件
《运动与营养》PPT课件
《运动与营养》是一份旨在探讨身体活动和饮食之间关系的课件。通过本课 件,我们将了解身体锻炼的好处以及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第一部分:运动
身体锻炼的目的
了解为什么要进行身体锻炼以及相关目标的 设定。
运动对身体的好处
探讨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包括增强心肺 功能和提高免疫力。
常见的运动方式
解释营养的概念以及它对人体的重要 性。
健康饮食的原则
探讨保持健康饮食的原则,如多样化 饮食和合理控制摄入量。
第三部分:运动与营养的关系
运动对营养的影响
讨论运动如何影响身体对营养的吸收和利用。
营养对运动的影响
介绍营养如何影响运动表现和身体恢复。
运动时如何保持营养均衡
给出在运动期间保持合理饮食的建议,以保持营 养均衡。
营养如何增强运动效果
提供饮食调整的方法,以增强身体在运动中的表 现。
总结与展望1ຫໍສະໝຸດ 运动与营养对健康的重要性强调运动与营养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并总结主要观点。
2
着眼未来的健康生活方式建议
提出未来的健康生活方式建议,如定期锻炼和均衡饮食。
3
引导人们采取健康的运动和饮食习惯
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健康的运动和饮食习惯,以改善生活质量。
介绍常见的运动方式,如慢跑、游泳和瑜伽 等。
运动前的准备工作
介绍运动前的适当准备工作,如热身运动和 适当的饮食摄入。
第二部分:营养
1
人体需要哪些营养素
2
列举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如蛋白
质、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等。
3
常见营养素的摄入量要求
4
介绍常见营养素的摄入量要求,帮助 人们合理安排饮食。
营养的定义

运动与营养PPT课件

运动与营养PPT课件

速度性运动项目营养指导
膳食指导: 碳水化合物:使(ATP)和磷酸肌酸(CP)的再合成加速
的要求。丰富易吸收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神经活动高度紧张,为肌肉和神经的代谢需要,
蛋白质功能占15%,2g/d.kg。优质蛋白质至少占1/3。 多量VC、VB2、磷、蔬菜、水果。
形成的酸性代谢产物在体内堆积,应多吃蔬菜、水果等碱 性食物。
球类性运动项目营养指导
5、球类性运动的营养指导 对力量、速度、耐力、灵巧各方面素质要求较全面的运动。
如:足球、篮球、排球、橄榄球、羽毛球、乒乓球等运动。 特点: 运动量较大,热能消耗量多。 不同球类运动以及同一球类运动
不同位置运动员能量消耗有较大差异。 根据个体的运动强度、量强度(大强度)、中等强度、小强度
1.以心率确定运动强度 (方便可行) 心率是最简便、易测的生理指标。 运动生理学研究表明当心率在110~170次/分钟范闱时, 心率与运动强度之间呈直线相关的关系。
运动与营养
最大心率计算公式是: 最大心率(次/分钟)=220-年龄
不同强度运动的心率范围约为:
营养指导
需要量 种类
能量 蛋白质
维生素
矿物质
营养指导
能量需要量高于成人,对长时间、耐力性项目,及时 补充碳水化合物。P454.脂肪占25%-30%。
7-11岁:3g/kg, 占总能量14%-18%。 大于12岁:2g/kg 占总能量14%-16%。 运动期间:每天增加10-20克,优质蛋白占1/2-2/3。
球类性运动项目营养指导
膳食指导: 高碳水化合物:运动前的3~4小时采用高碳水化合物饮食 高优质蛋白质:12-15%。对于有身体接触的运动项目,可能
会造成肌肉损伤,运动后迅速的补充蛋白质有助修复受伤的 肌肉和组织。 多补充水、糖、VC、VB1、VA、VE。 小球类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等,要求食物中维生素A的 含量应更高。

运动与营养 PPT课件

运动与营养 PPT课件
32
五、女子体育锻炼与营养
女子体育锻炼时的营养需求
2.蛋白质: 女子蛋白质摄入量应保持在1.2g/日/ kg体重左右。 2000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推荐: ○ 50岁以下女子轻体力活动蛋白质需要量65g/日, ○ 中等体力活动蛋白质需要量为70g/日, ○ 重体力活动时蛋白质需要量为80g/日。 3.糖: 糖推荐摄入量为8~10g/日/kg体重, 高强度运动后应立即补充糖,促恢复,加快消除疲 劳。运动结束后30min内补充1.5g/kg体重。

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以成为广大人民群 众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1995年,国务院颁布“体育法” 制定“奥运争光计划”、 “全民健身计划”,


推出“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8
奥运争光计划--更高、更快、更强。
展现国家强盛,为民族争世界一席之地。
全民健身计划--健康第一。 “全民健身,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是增强中华民族体魄的庞大的伟大的系 统工程。
26
四、学生的体育运动与营养
(二)业余训练时的营养需要
5.维生素: 每消耗4.184MJ(1000kcal)的能量,维生素B1、 B2的供给量为1mg;维生素PP的供给量为10mg,维生 素C的供给量为35~40mg。
7~11岁的儿童青少年维生素A的供给量为每日 1200µ g视黄醇当量,12~18岁为1500 µ g视黄醇当量, 维生素D每日不低于10µ g。 青少年运动员尤其要吃深绿色和橙黄色的蔬菜、水 果以补充各种维生素。
● 15
②糖的分解供能特点:
二、运动与能供的若干基础知识
(2)脂肪代谢
①脂肪的代谢方式:氧化分解供能。 ②脂肪分解供能特点: ●必须有氧参与,分解为CO2和H2O,释放ATP。 ●含能最多(1g脂肪氧化放能38.94kJ;9.3kcal)。 ●长时间肌肉活动的重要能源。 ③脂肪代谢与糖代谢比较: ◆动员慢; ◆耗氧大; ◆能效低; ◆长时间耐力运动后期脂肪供能比例增加

体育运动与营养培训ppt(24P)

体育运动与营养培训ppt(24P)
作为能量的补充,同时 有助于维持正常的生理 功能。
维生素和矿物质
如钙、铁、锌等,对于 骨骼健康和肌肉功能至 关重要。
耐力型运动的营养需求
高碳水化合物摄入
耐力型运动如长跑、游泳等依赖碳水化合物 提供持久的能量。
适量的蛋白质
用于肌肉修复和生长,防止运动性疲劳。
适量的脂肪
在长时间运动中提供能量,并有助于维持体 温和保护内脏。
分类
体育运动可分为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三大类。竞 技体育以追求最高运动成绩为目标,群众体育以健身娱乐为 主要目的,学校体育则是通过体育教学和锻炼促进学生身心 全面发展。
体育运动的重要性
01
健康促进
体育运动能够提高身体机能,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 促进健康。
02
心理效益
体育运动能够调节情绪,减轻压力,提高自信心和自尊 心,增强心理健康。
多元化趋势
体育运动的形式和内容越来越多样化,满足不同人群的需 求,如健身、休闲、竞技等。同时,体育运动也逐渐与其 他领域融合,形成新的体育文化和产业。
02 营养学基础知识
营养素的种类与功能
蛋白质 脂类 碳水化合物 维生素 矿物质
构成人体组织的基本物质,参与体内各种代 谢过程,维持体液平衡,提高免疫力。 提供能量,维持体温,保护内脏,促进脂溶 性维生素的吸收。
提供能量,维持血糖水平,节约蛋白质。
调节生理功能,维持人体正常代谢和健康。
构成骨骼、牙齿等硬组织,维持体液平衡, 参与酶系统的活化。
营养素的摄入与消耗
能量摄入与消耗
人体每天需要摄入足够的能量以维持 生命活动,而能量的消耗则包括基础 代谢、体力活动和食物热效应三个方 面。
营养素的消化与吸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训练与营养(上)
运动与营养为维持身体健康的二大要素,如同鸟的双
翼,缺一不可,且二者关系密切。

均衡的饮食及适量
补充保健食品,可维持良好的体适能,增加身体的活
动量,如果再加以适当的运动,体适能就愈好,身体
也愈健康。

台北医学院保健营养学系、研究所
谢明哲教授
健康靠自己
俗语说:「健康不是一切,但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

」增进健康、拥有健康和享受健康不是靠医生或药物,而是要靠自己的饮食习惯(均衡的营养)和生活习惯(适度的运动),以及付诸行动、持之以恒的决心和毅力(修养)。

故吾人的身体健康靠自己,靠自己生活中的三养——营养、保养和修养。

运动的好处
日常生活中的定期运动可增进体适能,使得身体常感精力充沛、精神饱满,让您充满活力地完成每日的工作。

参与随兴发起的体力活动时,也不会感觉力不从心。

规律运动的好处简述如下:
1.可改善摄氧能力,增进细胞氧化功能,进而促进营养素的代谢。

2.可因改善摄氧能力,使细胞较不易缺氧,以致精神较饱满,不易疲劳,
注意力亦较能集中。

3.可增加心搏出量,减低安静时的心跳速率,减轻心脏负担,因而增进
心肺功能,使人较镇静,较不敏感,也较易入睡。

4.可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的胆固醇,HDL),降低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坏的胆固醇,LDL),故能降低动脉粥状硬化以及心血管疾病
之罹患率。

5.规律运动可降低交感神经对小动脉之刺激、因而可以减低压力所造成
的紧张情绪。

规律运动亦可减少肾脏对钠的再吸收率,增加二氧化碳
排出量,并使脑部毛细血管扩张,进而达到降低血压的功能。

6.可增加脂肪的代谢,延长肝醣耗尽的时间,使身体可从事较长时间的
运动。

并且能提高基础代谢率,增加热量消耗,有助于维持理想体重
以及帮助减重。

7.可维持肌肉的质量、弹性和强度,维持骨质密度,减少骨质疏松症的
发生。

运动和营养的关系密切,对一般人来说,「均衡的营养」和「适度的运动」是维持身体健康的二大要素。

对运动员而言,营养的调配对于维持健康及提高运动成绩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一、运动员的营养
良好的营养可以增进运动员的健康,提高运动成绩,因此一位杰出的运动员除了靠后天的训练和培育外,更需注重日常饮食与营养。

除此之外,还必须注意赛前饮食的调配、竞赛中饮料的补充及比赛后体能的恢复和营养素的补给,才能创造更杰出的佳绩。

二、不同项目运动员的日常饮食
1.肌肉型以及速度型运动员
举重、投掷、摔角及拳击等运动员需要强健的肌肉,所以必须补充大量高品质的蛋白质,每日每公斤体重约需补充2 ~ 3公克的蛋白质。

2.耐力型运动员
中、长距离长跑、400米以上的游泳以及各类球类运动的运动员需要持久的耐力,所以对于热量的需求较高。

这类运动员需要大量容易消化的醣类,每公斤体重每日醣类的需要量约为10公克。

三、不同训练阶段的饮食
1.赛前饮食
运动员在比赛前多因神经高度紧张,而造成消化机能减弱及食欲不佳,故赛前饮食是以保持最佳体重与体脂肪百分比为目的。

赛前饮食原则如下:
o提供适当能量。

o摄取醣类含量丰富的食物。

o多选用蔬菜以及水果,以增加体内维生素与矿物质的储存量。

o摄取容易消化,且体积和重量小的食物。

o避免摄取辛辣、刺激、盐渍、含纤维素多的粗糙谷类杂粮,及易产气的豆类等食物。

2.比赛当日的饮食原则
o提供充足的热量。

o增加食物营养密度,所以食物的体积以及重量宜小。

o对肠胃道无刺激、易消化的食物。

o避免提供大量肉类以及脂肪含量多的食物。

o可于赛前或当日补充综合维生素。

o符合运动员的喜好与习惯。

o应于赛前2小时进餐完毕。

o比赛环境热时,应在赛前补充约500毫升的水分。

o赛前不可服用含有酒精的饮料。

3.比赛中的饮食原则
o补充含糖或电解质的饮料。

o补充容易消化吸收的液体或半固体食物,以预防低血糖及饥饿感。

o食物的体积宜小且营养密度大,以免影响呼吸。

4.赛后的饮食原则
o比赛后15分钟,可提供流质性高的醣类食物,以迅速补充血糖以及肌肉的肝醣。

例如:含糖的电解质饮料或果汁饮料。

o赛后2 ~ 3天仍应提供足够的热量,促进肌肉中肝醣的储存、补充电解质以及酵素的浓度。

o供应低脂肪饮食。

运动训练与营养(下)
享受过NBA美国职业篮球决赛时的激烈
战况,接着而来的是本世纪最后一届世界
杯足球赛的精湛演出。

运动迷在观赏球员
们在赛场上淋漓尽致的技能与体能表现后,多少会受到感染,也想到户外舒展身手。

但运动后体力的耗损,要
如何补充营养?本单元内容告诉您!
台北医学院保健营养学系、研究所
谢明哲教授
健康靠自己
俗语说:「健康不是一切,但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


增进健康、拥有健康和享受健康不是靠医生或药物,而
是要靠自己的饮食习惯(均衡的营养)和生活习惯(适度的运动),以及付诸行动、持之以恒的决心和毅力(修养)。

故吾人的身体健康靠自己,靠自己生活中的三养——营养、保养和修养。

水分对运动的重要性
一、水分对运动的重要性
1.预防脱水状态:运动员会因为摄取高蛋白、高脂肪、低醣类饮食(即
高运动表现饮食)或因热量的消耗增加而使水分大量丧失,而发生脱
水的现象。

2.调节体温。

二、运动时用水的智能
1.比赛时,利用水来冷却肌肤。

2.运动或比赛前约15分钟饮用2杯清水。

3.运动或比赛中每15~30分钟,至少饮用1杯清水。

4.在运动前12小时内,若是饮用了含咖啡因的饮料,例如:可乐、茶、
咖啡等则需要多喝1杯清水。

5.冷水比热水容易由胃部吸收送入血液。

而且冷水也有助于降低上升的
体温。

藉适当的营养性体力增补剂来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表现。

常被使用的营养性增补剂如下:
一、醣类
1.葡萄糖
适量补充可维持血糖、延缓疲劳发生时间及提高耐力。

2.蔗糖
可以维持运动中的血糖、提高耐力等,而且其效力与葡萄糖相同。


外,蔗糖也有促进醣类的氧化作用以产生运动时所需热量的功能。

(Massicotte, 1989; Murray, 1989; Owen, 1986)
3.果糖
通常于运动后补充,可增加肝脏中肝醣的合成,且可使体力迅速恢复。

二、高蛋白质食品
可增加体力与耐力,建造肌肉组织。

三、维生素
1.维生素B1、B2以及B12:可增加神经传导物质的产生,具有镇定作用。

2.维生素B6:可促进肌肉中的肝醣转变为热量。

3.抗氧化维生素:以运动生理学的观点而言,运动伤害,如扭伤、关节
发炎等,与自由基的激增有密切的关系。

人体中多多少少有自由基的
存在,在一般的情况下,并不会对身体造成威胁。

但是一旦体内的组
织受伤,体内的自由基会大量增加,而引起受伤组织的肿胀、发炎以
及疼痛等症状。

此时若不及早修复受伤组织,自由基甚至于会攻击正
常的组织细胞,造成不良的后遗症。

以关节炎为例,大量的自由基会
侵蚀关节软骨中的胶原蛋白,使软骨受损,侵蚀软骨中的胶原蛋白,
即使发炎痊愈后,关节仍然无法恢复以前的状况,而发生僵硬、疼痛
等关节老化现象。

受伤组织中自由基的产生情形如下:
事实上,最新的研究显示,抗氧化剂可用来捕捉或消除体内多余的自由基。

而各种抗氧化剂中又以抗氧化维生素,如:维生素E、维生素C及(-胡萝卜素等的安全性最高。

除了可以消除体内自由基,预防过早老化以外,亦可快速恢复发炎、扭伤等运动伤害,以及提高最大摄氧量。

因此,抗氧化维生素的维生素E、维生素C以及(-胡萝卜素常被做为运动员的营养性体力增补剂。

四、矿物质
1.铁质
可以增加血红素的生成,而间接地提高红血球的携氧能力。

耐力型选
手以及女性动员尤需补充铁质。

2.钠和钾
可防止长时间运动后所发生的低血钠症、补充体内电解质的流失,维
持体内电解质的平衡,以防止心率不整、肌肉抽筋等现象。

3.碳酸氢钠
可促进肌肉的氢离子以及乳酸的排出,减少细胞内的酸度,以延缓肌
肉疲劳发生的时间。

定期的日常运动有种种好处。

你可以拟定运动目标,有助于提高运动之动机,并有助规律运动习惯的养成。

配合日常营养均衡的饮食及适当补充营养性体力增补剂,可以保持最佳的体适能与体力。

运动和营养为追求身体健康的不二法门,追求健康没有假日也永不嫌晚,付诸行动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