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地梁计算书--说明

合集下载

基础梁相关及计算

基础梁相关及计算

基础梁基础梁简单说就是在地基土层上的梁。

基础梁一般用于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柱落于基础梁上或基础梁交叉点上,其主要作用是作为上部建筑的基础,将上部荷载传递到地基上。

在工业厂房中,一般都以柱作为主要的承重构件,而墙只起到围护作用,这时就需要在柱的基础上设置一根承担两柱之间墙体荷载的梁,此梁叫基础梁。

基础梁断面一般作成梯形1。

基础梁作为基础,起到承重和抗弯功能,一般基础梁的截面较大,截面高度一般建议取 1/4~1/6 跨距,这样基础梁的刚度很大,可以起到基础梁的效果,其配筋由计算确定。

水利、土建工程中连接上部结构与地基的梁式构件。

一般又称弹性地基梁。

在水闸、船闸、船坞等结构2的底板计算中 , 通常用图 1 所示方法截取梁条 , 以基础梁的计算来代替基础底板的计算。

图 2 为基础梁的计算简图。

基础梁除受梁上荷载作用外,有时还要考虑变温影响、边荷载作用等。

对于半无限大、有限深地基上的常截面梁,在各种外荷载以及边荷载作用下 , 梁的内力、位移均已制成表格 , 以便工程设计中查用。

基础梁计算的关键,在于选择合理的地基模型求解地基反力。

主要的地基模型如下。

①文克勒模型 : 又称基础梁弹簧垫层模型。

它假设地基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与地基沉陷成正比。

半无限大弹性体模型: 它假设地基是半无限大的理想弹性体。

③中厚度地基模型:它假设地基为有限深的弹性层。

④成层地基模型:它假设地基为分层的平面或空间弹性体。

除①外,其余的模型,又称为连续介质地基模型。

此外,有时还采用双垫层弹簧模型、各向异性地基模型等。

在一些小型工程设计或初步设计中,有时直接采用地基反力直线分布假设,使反力的求解成为静定问题,计算大为简化。

②基础拉梁与基础梁拉梁的计算方法有两种:1、取拉梁所拉结的柱子中轴力较大者的1/10 ,作为拉梁轴心受拉的拉力或轴心受压的压力,进行承载力计算。

按此法计算时,柱基础按偏心受压考虑。

(基础土质较好,用此法较节约)2、以拉梁平衡柱底弯矩,柱基础按中心受压考虑。

软基上基础梁计算程序说明(2007年10月)

软基上基础梁计算程序说明(2007年10月)

软基上船闸底板(基础梁)计算程序简介基础梁计算程序是在已有成熟算法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了现代计算机技术资源设计的全新计算程序。

程序考虑的地基模型有文克尔地基、半无限大地基、中厚度地基。

基础梁可以是变截面梁,无限刚梁和不等长梁等等。

梁上荷载可以是任意集中力、均匀力、力偶。

边荷载有均布荷载和三角形分布荷载。

程序在设计上充分考虑到了工程技术人员的设计需要,通过文件控制可批量进行内力计算、内力包络值计算、闸首不同段间内力加权平均值计算等,并通过程序控制完成计算表格(Word 文件)输出。

1 相关计算公式和程序设计要点1.1 平面半无限大弹性地基沉降公式设有单位法向力均匀分布在平面半无限大地基边缘,分布长度c ,分布集度为1/c ,如图1-1所示,图中K 为任一沉降点,B 为参考点,I 点为荷载分布的中心点、B 点距I 点的距离分别为xk,xb ,令地基的弹模为E0;泊松比为μ0,则K 点相对于B 点的沉降公式为:()ki bi i kbF F E --=0201πμη 其中当12≠c x b 时1ln 22ln 222-+-+=cx c x c x c x F b b b b bi , 当12=cx b 时2ln 2=bi F ; 当12≠c x k 时1ln 22ln 222-+-+=cx c x c x c x F k k k k ki , 当12=cx k 时2ln 2=ki F ;1.2平面中厚度地基沉降公式设有分布集度为q 的均匀力作用在地基边界c 上(如图2-2所示)。

假设有限压缩层与刚性下卧层完全粘合,则边界上任意一点k 的沉陷为:ωμηH q E ik21-= ()()()⎥⎥⎥⎥⎦⎤⎢⎢⎢⎢⎣⎡-+---+⎥⎦⎤⎢⎣⎡-+-+-⋅=*⎰1122212115021112222115ln 15ln 1515sin 15sin cos cos sin sin 2k k k k C k k k k d k k k k k k k k I αααααααπω 其中()()()()()22020220421443443αμμαμαααα+-++----=--e e e e I95772156664.0=*C ()Hc x k 5.01+= ()H c x k 5.02-= x 为k 点相对于I 点距离,H 为有限压缩层厚度。

基础梁计算方法

基础梁计算方法

基础梁计算方法基础主梁钢筋的计算主要是底部和顶部的贯通纵筋、底部非贯通纵筋、侧面纵向构造钢筋和箍筋的计算,算法主要来源于04G101-3;一、算量基本方法:一、底部和顶部贯通纵筋:(一)端部外伸时底部和顶部贯通纵筋:端部外伸时上部第一排纵筋和下部最底排纵筋伸至边缘弯折,弯折长度为12*d;底部非底排纵筋伸至边缘即可;上部非第一排纵筋不伸入外伸端,伸入支座对边弯折,弯折长度为12*d;计算规则来源于平法04G101-3第29页。

在软件中是通过基础主梁节点设置第一项“基础主梁端部外伸构造”来设置。

注意:基础梁底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隔开,如:2B25/4B28;则表示底部最底排纵筋是4B28,底部第二排是2B25。

(二)端部无外伸时底部和顶部贯通纵筋:端部无外伸时,根据平法04G101-3第29页,要求基础梁底部和顶部纵筋成对连通设置,底部和顶部多出的钢筋伸至端部弯折,弯折长度为15*d;软件采用传统算法,底部和顶部第一排纵筋伸至对边弯折,弯折长度为h/2,其余钢筋伸至端部弯折,弯折长度为15*d。

软件中是通过基础主梁节点设置第二项“基础主梁端部无外伸构造”来设置。

(三)基础主梁顶部有高差时纵筋的计算:下部纵筋连续通过支座;低跨上部纵筋伸入支座内,伸入长度为la;高跨上部第一排纵筋伸入低跨梁内,伸入长度为la;非第一排纵筋伸入支座内la。

计算规则来源于平法04G101-3第30页。

在软件中是通过基础主梁节点设置第三项“基础主梁顶有高差构造”来设置。

(四)基础主梁底部有高差时纵筋的计算:上部纵筋贯穿支座;下部最底排纵筋伸入高跨梁内,伸入长度为la;非底排纵筋伸入支座内锚固,伸入长度为la;计算规则来源于平法04G101-3第30页。

在软件中是通过基础主梁节点设置第四项“基础主梁底有高差构造”来设置,在节点设置中输入放坡角度,底部钢筋计算时会按照角度计算斜长。

二、底部非贯通纵筋:基础主梁底部非贯通纵筋伸入跨内的长度为自柱中线向跨内延伸至L0/3位置,且不小于1.2L0+hb+0.5hc,hb为基础主梁截面高度,hc 为支座宽,对于中间跨非贯通筋,L0取柱中线两边较大一跨的中心跨度值。

剪力墙、柱、地梁板模板计算

剪力墙、柱、地梁板模板计算

一、参数信息1、构件尺寸地梁截面宽度 B mm 地梁高度 Dmm2、荷载参数:①模板及支架自重标准值G1k平板的模板及小梁 G1ka=kN/m2楼板模板(含梁模) G1kb=kN/m2楼板模板(含梁模)及其支架 G1kc=kN/m2②新浇砼自重标准值 G2k=kN/m3③钢筋自重标准值G3k楼板钢筋自重标准值 G3ka=kN/m3梁钢筋自重标准值 G3kb=kN/m3④砼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 G4k=KN/M2(1)按以下公式计算:γc=kN/m3注:γc为砼的重力密度to=小时注:to为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由条件时按试验确定砼的初凝时间为:h 无条件时按公式to=200/(T+15)计算砼温度 T=℃β1=注:β1为外加剂影响系数,不掺为1,掺缓凝剂为1.2β2=V =m/h 注:V为砼的浇筑速度F =kN/m2(2)按以下公式计算:F=γc×H=kN/m2H——砼压力计算位置到混凝土顶面的高度(等于梁高D)m,(3)对上面两种计算结果取小值:F =kN/m2则有效压头高度 h=F/γc=m 2412472.1167245.7142920 1.5241.21.15注:β2为砼坍落度影响系数,小于30mm时取0.85;50~90mm取1.0;110~150mm取1.1530.30.50.75241.1地梁模板计算书4001000⑤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Q 1k计算模板及小楞 均布荷载Q1ka=kN/M2集中荷载Q 1kPkN 计算支撑小梁的主梁 均布荷载Q1kb=kN/M2计算支架立柱 Q1kc=kN/M2⑥振捣砼产生的荷载标准值Q 2k水平面模板采用Q 2ka=kN/M2垂直面模板采用Q 2kb=kN/M2⑦倾倒砼对垂直面模板产生的荷载标准值Q 3k=kN/M2⑧风荷载ωk 不考虑起作用。

3、材料参数(1)面板:截面实际厚度:mm(2)木方:截面宽度b =mm 截面高度d=mm 截面积S =mm2惯性距I =mm4截面模量W =mm3截面回转半径i =mm强度等级:可选树种:露天环境折减系数:强度设计值折减:弹性模量折减:施工和维修时的短短臧暂情况:强度设计值折减:弹性模量折减:使用年限折减系数(按5年):强度设计值折减:弹性模量折减:22.52.51.5124注:用溜槽、串筒、导管或小于0.2m3的运输工具,取2;容量为0.2~0.8的运输工具取4;容量大于0.8的运输工具取6801.132004011.11.217066671842666.7冷杉、速生杉木、速生马尾松、新西兰辐射松11.56TC11B0.90.854、地梁模板参数竖向小楞的间距:(即梁侧面板的跨度):mm 墙侧面板计算单元宽度:mm 截面高度d mm 截面积S mm2惯性矩I mm4截面模量Wmm3地梁模板体系计算一、地梁模板面板计算1、荷载计算:G4k砼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kN/m2Q2k振捣砼产生的荷载标准值垂直面模板采用Q 2kb=kN/m2Q3k倾倒砼对垂直面模板产生的荷载标准值kN/m2当梁宽≤300时,取Q2k;>300时取Q3k,所以活载Q标准值:kN/m22、抗弯强度计算2.1、均布恒载标准值作用下的弯矩、剪力M 中=××=kN.m0.1252422601000124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第8讲-基础梁设计计算.知识讲解

第8讲-基础梁设计计算.知识讲解

几种常用浅基础的设计
③基础底板的配筋计算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受基底反力的作用,产生双向弯曲。分析时 可将基底按对角线分成4个区域,如图所示。沿柱边缘截面I-I处的弯 矩由阴影部分的地基净反力所产生,截面Ⅱ-Ⅱ的情况与此相似。一般 取柱边缘及变阶处作为验算截面。
几种常用浅基础的设计
对于轴心荷载作用或偏心荷载作用而偏心距小 于或等于1/6的基础偏心方向边长的情况,当基 础底板台阶的宽高比小于或等于2.5时,任意截 面的弯矩可按下式计算。
pk max
2(Fk+ Gk) 3la
几种常用浅基础的设计
2)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设计 当基础承受柱子传来的荷载时,如果柱子周边处基础的高度不够,
就会发生如图所示的冲切破坏,即从柱子周边起,沿45o斜面拉裂,形 成冲切角锥体。在基础变阶处也可能发生同样的破坏。产生破坏的原因 是由于冲切破坏面上的主拉应力超过了基础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因此,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高度由抗冲切验算确定。
M 4 1b 8 a '22 l b 'p jm ap xjmin
几种常用浅基础的设计
垂直于I-I截面方向布置的钢筋面积为:
AS I
MI 0.9 f yho
垂直于II-II截面方向布置的钢筋面积为:
AS
M 0.9 f yho
f y —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N/mm2)。
2)偏心荷载作用基底面积计算
A——基础底面面积。
2.对于偏心受压基础
Pk≤ fa 需满足的条件: pkmax1.2fa
e M kF k G k b6
式中:
Mk——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基础底面的力
矩值。
由: pkmaxpk16be1.2fa

基础梁计算书

基础梁计算书

地基梁计算(一)构件编号:LL-1负弯矩0.00 kN*m,裂缝0.05mm上钢筋 :6f14, 实际面积 :923.63 mm 2,计算面积____ ___ 2:495.00 mm 下钢筋 :6f14,实际面积:923.63 mm 2,计算面积■ ___ ___ 2:495.00 mm箍筋:f8@200 (4),实际面积:1005.31 mm 2/m,计算面积:749.05 mm 2/m上钢筋 :6f14, 实际面积 :923.63 mm 2,计算面积 ___ ____ 2:495.00 mm 下钢筋 :6f14,实际面积:923.63 mm 2,计算面积■ __ ____ 2:495.00 mm箍筋:f8@200 (4),实际面积:1005.31 mm 2/m,计算面积:749.05 mm 2/m正弯矩0.00 kN*m, 负弯矩 36.27 kN*m, 剪力左-196.45 kN, 剪力右196.45 kN,上钢筋 :6f14,实际面积 :923.63 mm 2,计算面积 ____ ___ 2:495.00 mm 下钢筋 :6f14, 实际面积:923.63 mm 2,计算面积____ ___ 2:495.00 mm裂缝0.05mm 正弯矩 18.46 kN*m, 负弯矩 0.00 kN*m, 剪力 -226.67 kN, 挠度0.07mm($), 位置:跨中裂缝0.02mm上钢筋 :6f14, 实际面积 :923.63 mm 2,计算面积____ ___ 2:495.00 mm 下钢筋 :6f14,实际面积:923.63 mm 2,计算面积____ ___ 2:495.00 mm箍筋:f8@200 (4),实际面积:1005.31 mm 2/m,计算面积:749.05 mm 2/m正弯矩 0.00 kN*m,位置: 0.00m 负弯矩 54.40 kN*m,位置: 0.00m剪力 166.23 kN,上钢筋:6f14, 实际面积 :923.63 mm 2, 计算面积 ___ ____ 2 :495.00 mm 下钢筋:6f14, 实际面积 :923.63 mm 2,计算面积 ___ ____ 2:495.00 mm裂缝0.00mm正弯矩 39.18 kN*m,负弯矩 0.00 kN*m,剪力 -256.90 kN,挠度 0.07mm($ ),位置:跨中1跨中:正弯矩 0.00 kN*m, 位置: 0.00m负弯矩 54.40 kN*m , 位置: 0.00m 男力左 -256.90 kN, 位置: 1.20m 男力右 226.67 kN, 位置: 0.00m上钢筋 :6f14, 实际面积:923.63 mm2,计算面积:495.00 mm 2下钢筋 :6f14, 实际面积:923.63 mm 2,计算面积:495.00 mm 21支座: 裂缝0.07mm 正弯矩 18.46 kN*m, 位置: 0.64m 负弯矩 0.00 kN*m, 位置: 0.00m 剪力 226.67 kN, 位置: 0.00m 挠度 0.07mm($), 裂缝0.02mm 位置: 跨中 2跨中:2支座:3跨中:正弯矩0.00 kN*m, 负弯矩 0.00 kN*m, 剪力 -166.23 kN,裂缝0.00mm地基梁计算(二)(取最大桩间距计算)几何数据及计算参数J 550 X4501e 550X4501L550X02.100H2,100ni2.100md 1 -------------- — ----------------- /ee----------------------------------------------------------构件编号:LL-1 混凝土: C30主筋:HRB400 箍筋:HRB400纵筋合力点边距as (mm ): 35.00 指定主筋强度: 无跨中弯矩调整系数:1.00 支座弯矩调整系数:1.00(说明:弯矩调整系数只影响配筋 ) 自动计算梁自重:是恒载系数:1.20 活载系数:1.40二、荷载数据荷载工况1 (恒载):上钢筋:6f14, 实际面积:923.63 mm 2,下钢筋:6f14, 实际面积:923.63 mm 2,2计算面积:495.00 mm 计算面积:495.00 mm 2裂缝0.07mm正弯矩 39.18 kN*m, 位置:0.73m 负弯矩 0.00 kN*m, 位置:0.00m 剪力256.90 kN,位置:0.00m 挠度0.07mm ($),位置:跨中裂缝0.05mm 上钢筋:6f14, 实际面积:923.63mm 2,计算面积___ ____ 2:495.00 mm 下钢筋:6f14,实际面积:923.63 mm 2,计算面积___ ____ 2:495.00 mm箍筋:f8@200 (4),实际面积:1005.31 mm 2/m,计算面积:749.05 mm 2/m4跨中:剪力左-226.67 kN, 位置:1.20m 剪力右256.90 kN, 位置:0.00m4支座:上钢筋:6f14,下钢筋:6f14, 实际面积:923.63 mm 2, 实际面积:923.63 mm 2,计算面积:495.00 mm 计算面积:495.00 mm0支座: 止拶矩0.00 kN*m,负弯矩0.00 kN*m,剪力211.14 kN,上钢筋 :6f14,实际面积 2 :923.63 mm下钢筋 :6f14,实际面积 2:923.63 mm裂缝0.00mm1跨中: 止拶矩88.68 kN*m,负弯矩0.00 kN*m,剪力-316.70 kN,3.截面内力及配筋 位置:跨中计算面积:495.00 mm 计算面积:495.00 mm上钢筋 :6f14, 实际面积 2 :923.63 mm 下钢筋 :6f14,实际面积2:923.63 mm挠度 0.47mm( 裂缝0.16mm 计算面积:495.00 mm 计算面积:614.37 mm 2/m,计算面积:749.05mm 2/m正弯矩 0.00 kN*m,位置 :0.00m负弯矩 110.85 kN*m,位置:0.00m男力左 -316.70 kN,位置 :2.10m 男力右263.92 kN,位置 :0.00m上钢筋 :6f14, 实际面积 ! : 923.63 mm 2,计算面积:775.08 mm 下钢筋 :6f14, 实际面积 ':923.63 mm 2,计算面积:495.00 mm裂缝0.26mm正弯矩 27.71 kN*m, 位置 :1.05m箍筋:f8@200 1支座:2 22跨中:(4),实际面积:1005.31 mm负弯矩 0.00 kN*m,位: 0.00m剪力 263.92 kN, 位置: 0.00m挠度 0.32mm(、 [),位置:跨中裂缝0.02mm上钢筋:6f14,实际面积:923.63 mm 2, 计算面积___ ____ 2:495.00 mm下钢筋:6f14,实际面积:923.63 mm 2,计算面积 ■ __ ____ 2:495.00 mm箍筋:f8@200 (4),实际面积:1005.31 mm 2/m,计算面积:749.05 mm 2/m2支座: 正弯矩 0.00 kN*m,负弯矩 110.85 kN*m, 剪力左-263.92 kN, 剪力右316.70 kN,上钢筋:6f14, 实际面积: 923.63 mm 2,计算面积____ ____ 2 :775.08 mm下钢筋:6f14,实际面积: 923.63 mm 2,计算面积___ ____ 2:495.00 mm裂缝0.26mm3跨中:皿矩 88.68 kN*m,负弯矩 0.00 kN*m,剪力 316.70 kN,挠度 0.47mm( $ ),位 置:跨中裂缝0.16mm上钢筋:6f14, 实际面积: 923.63 mm 2,计算面积___ ____ 2:495.00 mm下钢筋:6f14,实际面积: 923.63 mm 2,计算面积________ 2:614.37 mm箍筋:f8@200 (4),实际面积、:1005.31 mm 2/m,计算面积:749.05 mm 2/m3支座: 止骂■矩 0.00 kN*m,位置: 2.10m负弯矩0.00 kN*m,位置: 2.10m剪力-211.14 kN,位置:2.10m上钢筋:6f14, 实际面积:923.63 mm 2,计算面积 ___ ____ 2:495.00 mm 下钢筋:6f14, 裂缝0.00mm实际面积 :923.63 mm 2,计算面积2:495.00 mm。

梁计算书

梁计算书

梁模板一、工程属性二、荷载设计三、模板体系设计设计简图如下:立面图四、面板验算取单位宽度1000mm,按四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W=bh2/6=1000×15×15/6=37500mm3,I=bh3/12=1000×15×15×15/12=281250mm4 q1=0.9max[1.2(G1k+ (G2k+G3k)×h)+1.4Q2k,1.35(G1k+(G2k+G3k)×h)+1.4×0.7Q2k]×b=0.9max[1.2×(0.1+(24+1.5)×1.5)+1.4×2,1.35×(0.1+(24+1.5)×1.5)+1.4×0.7×2]×1=48.36kN/mq1静=0.9×1.35×[G1k+(G2k+G3k)×h]×b=0.9×1.35×[0.1+(24+1.5)×1.5]×1=46.6kN/m q1活=0.9×1.4×0.7×Q2k×b=0.9×1.4×0.7×2×1=1.76kN/mq2=(G1k+ (G2k+G3k)×h)×b=[0.1+(24+1.5)×1.5]×1=38.35kN/m1、强度验算M max=0.107q1静L2+0.121q1活L2=0.107×46.6×0.142+0.121×1.76×0.142=0.1kN·mσ=M max/W=0.1×106/37500=2.62N/mm2≤[f]=29N/mm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νmax=0.632qL4/(100EI)=0.632×38.35×137.54/(100×9000×281250)=0.034mm≤[ν]=l/400=137.5/400=0.34mm满足要求!3、支座反力计算设计值(承载能力极限状态)R1=R5=0.393 q1静l +0.446 q1活l=0.393×46.6×0.14+0.446×1.76×0.14=2.63kNR2=R4=1.143 q1静l +1.223 q1活l=1.143×46.6×0.14+1.223×1.76×0.14=7.62kNR3=0.928 q1静l +1.142 q1活l=0.928×46.6×0.14+1.142×1.76×0.14=6.22kN标准值(正常使用极限状态)R1'=R5'=0.393 q2l=0.393×38.35×0.14=2.07kNR2'=R4'=1.143 q2l=1.143×38.35×0.14=6.03kNR3'=0.928 q2l=0.928×38.35×0.14=4.89kN五、小梁验算为简化计算,按四等跨连续梁和悬臂梁分别计算,如下图:q1=max{2.63+0.9×1.35×[(0.3-0.1)×0.55/4+0.5×(1.5-0.25)]+0.9max[1.2×(0.5+(24+1.1)×0.25)+1. 4×2,1.35×(0.5+(24+1.1)×0.25)+1.4×0.7×2]×max[0.75-0.55/2,(1.5-0.75)-0.55/2]/2×1,7.62+0.9×1.35×(0.3-0.1)×0.55/4}=7.65kN/mq2=max[2.07+(0.3-0.1)×0.55/4+0.5×(1.5-0.25)+(0.5+(24+1.1)×0.25)×max[0.75-0.55/2,(1.5-0.75)-0.55/2]/2×1,6.03+(0.3-0.1)×0.55/4]=6.05kN/m1、抗弯验算M max=max[0.107q1l12,0.5q1l22]=max[0.107×7.65×0.82,0.5×7.65×0.32]=0.52kN·mσ=M max/W=0.52×106/67690=7.74N/mm2≤[f]=15.44N/mm2满足要求!2、抗剪验算V max=max[0.607q1l1,q1l2]=max[0.607×7.65×0.8,7.65×0.3]=3.716kNτmax=3V max/(2bh0)=3×3.716×1000/(2×45×95)=1.3N/mm2≤[τ]=1.78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ν1=0.632q2l14/(100EI)=0.632×6.05×8004/(100×9350×3215200)=0.52mm≤[ν]=l/400=800/400=2mmν2=q2l24/(8EI)=6.05×3004/(8×9350×3215200)=0.2mm≤[ν]=l/400=300/400=0.75mm满足要求!4、支座反力计算梁头处(即梁底支撑小梁悬挑段根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R max=max[1.143q1l1,0.393q1l1+q1l2]=max[1.143×7.65×0.8,0.393×7.65×0.8+7.65×0.3]=7kN同理可得,梁底支撑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为R1=R5=5.3kN,R2=R4=7kN,R3=5.72kN正常使用极限状态R'max=max[1.143q2l1,0.393q2l1+q2l2]=max[1.143×6.05×0.8,0.393×6.05×0.8+6.05×0.3]=5.54kN同理可得,梁底支撑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为R'1=R'5=4.79kN,R'2=R'4=5.54kN,R'3=4.51kN六、主梁验算主梁自重忽略不计,计算简图如下:1、抗弯验算主梁弯矩图(kN·m)σ=M max/W=0.861×106/4250=202.6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2、抗剪验算主梁剪力图(kN)V max=9.86kNτmax=2V max/A=2×9.86×1000/398=49.55N/mm2≤[τ]=125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主梁变形图(mm)νmax=0.67mm≤[ν]=l/400=500/400=1.25mm满足要求!4、扣件抗滑计算R=max[R1,R4]=0.98kN≤8kN单扣件在扭矩达到40~65N·m且无质量缺陷的情况下,单扣件能满足要求!同理可知,左侧立柱扣件受力R=0.98kN≤8kN单扣件在扭矩达到40~65N·m且无质量缺陷的情况下,单扣件能满足要求!七、立柱验算λ=h/i=1500/16=93.75≤[λ]=150长细比满足要求!查表得,υ=0.64立柱最大受力N=max[R1+N边1,R2,R3,R4+N边2]=max[0.98+0.9max[1.2×(0.75+(24+1.1)×0.25)+1.4×1,1.35×(0.75+(24+1.1)×0.25)+1.4×0.7×1]×(0.8+0.75-0.55/2)/2×0.8,16.14,16.14,0.98+0.9max[1.2×(0.75+(24+1.1)×0.25)+1.4×1,1.35×(0.75+(24+1.1)×0.25)+1.4×0.7×1]×(0.8+1.5-0.75-0.55/2)/2×0.8]=16.14kNf=N/(υA)=16.14×103/(0.64×398)=63.28N/mm2≤[f]=205N/mm2满足要求!八、可调托座验算由"主梁验算"一节计算可知可调托座最大受力N=max[R2,R3]×1=16.14kN≤[N]=30kN满足要求!梁侧模一、工程属性二、荷载组合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G4k=ζγc H=0.8×24×1.6=30.72kN/m2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值S承=0.9max[1.2G4k+1.4Q2k,1.35G4k+1.4×0.7Q2k]=0.9max[1.2×30.72+1.4×4,1.35×30.72+1.4×0.7×4]=0.9max[42.46,45.39]=0.9×45.39=40.85kN/m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值S正=G4k=30.72 kN/m2 三、支撑体系设计设计简图如下:模板设计剖面图四、面板验算梁截面宽度取单位长度,b=1000mm。

龙门吊基础梁计算书

龙门吊基础梁计算书

龙门吊条形基础梁计算一、概况两台龙门吊组合,单台龙门吊自重G=76t,最大起重量为g=30t,吊车轮距6m。

其条形基础梁持力层为回填碎石,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为fa=150kPa,条形基础梁采用C30级混凝土,钢筋采用HRB400级。

该条形基础梁依据《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及《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采用倒梁法进行设计。

二、计算简图取最不利情况为:两列龙门吊进行组合,并同时满载于同一侧,该侧四个轮压同时达到最大,且此时龙门吊处于条形基础梁最边缘处(根据《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8.3.1条第2款要求,最边缘轮压处基础梁挑出l/4=5/4=1.25m)。

最不利荷载作用简图如图1所示,基础梁采用倒梁法进行设计,其计算简图如图2所示:图1 最不利荷载作用简图图2 基础梁内力计算简图其中最大轮压标准值为:Pmax,k=760/4+300/2=340kN。

三、确定基底尺寸根据地基承载力要求确定条形基础基底尺寸,由图1可看出,基础总长度按保守可取为:l=5×2+1.25×2=12.5m那么根据地基承载力要求,基础宽度为:b≥4×340/(100×12.5)=1.08m实际取基础宽度为b=1.2m,并据此取条形基础高度为h=0.5m,验算地基承载力如下:p k=(4×340+25×1.2×0.5×12.5)/(12.5×1.2)=103.2kPa<f a=150kPa 满足要求。

四、基础梁内力及配筋计算(一)内力计算在对称荷载作用下,基底反力呈均匀分布,单位长度的基底净反力设计值为:p j=(1.4×4×340+1.2×25×1.2×0.5×12.5)/12.5=170.32kN/m按连续梁模型,其计算简图如图2所示,采用理正工具箱计算内力如图3所示:图3 计算内力图(二)内力调整根据《地基基础规范》第8.3.2条第1款的规定,边跨跨中弯矩及第一内支座的弯矩值乘以1.2的系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地梁计算书--说明
天然地基上的地梁,我简单分为自承重和不承重..目前做浅基础的时候主要用到这两种
申明:此表仅学习交流之用,为平时算一两个东西而简单做的表格,觉得有用的话可以讨论完善。

这个表格只能算墙下的地梁(轴心受压),计算内容仅仅是地梁的受弯(不包括剪扭计算)、荷载统计、基底反力及翼缘抗剪切的厚度简单查看下,属于单跨检查用的。

1.对于竖向传力不规整的比如有幕墙+墙+构造柱这个力是不均匀的建议pkpm建地梁模型做。

2.对于选择自承重为了满足承载力而做了翼缘的基础梁底部受拉筋也要额外计算。

(自承重理论上每个部位共同沉降,实际肯定有出入的,比如有的地方反力特别小,但是自承重毕竟反力在承载力之内,除非特殊情况,沉降理论上想象也差不多)
3.对于做桩基承台的宜考虑全部由桩承台来承受(非自承重下此表意义不大算的东西偏少,你得在PKPM中建模型做)
4.若做桩基但地梁底下是已知承载力的持力层可以考虑做自承重地梁并使用此表,所以独立基础基本上都可以考虑用此表。

水池底板还打算做地梁的,建议将地梁在PKPM建模做。

对于楼下的问题,水池我总觉得有筏板就可以了,当然因为某些原因做地梁更好些,那么我也不懂这个地梁应该按什么类型考虑,你说两端有支座么就是墙吧,至多是个暗柱当支点,原则上可以用反
力算弯矩算受拉筋,但是这个水池上浮跟往下沉作用在板上有两种荷载情况~~~当然再大也大不过水池里面灌满水就是往下沉的了。

你们觉得该怎么处理比较好?我觉得还是PKPM建模灌满水这样算地梁~
另外还有一种仅仅拉结作用的地梁....也可以用这个表算,很小的话你得注意满足构造配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