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混凝土配合比与水工砂浆配合比设计方法(doc 19页)
砂浆的组成与性能

砂浆的组成与性能一、砂浆的组成材料1.胶凝材料砌筑砂浆常用的胶凝材料有水泥、石灰、石膏等。
在选用时应根据使用环境、用途等合理选择,在干燥环境条件下使用的砂浆既可以选用气硬性胶凝材料,又可以选用水硬性胶凝材料,在潮湿环境下或水中使用的砂浆必须选用水硬性胶凝材料。
配制砂浆用的水泥强度一般为砂浆强度的4~5倍为宜。
2.掺加料及外加剂为了改善砂浆的和易性,节约水泥用量,在砂浆中常掺入适量的掺加料或外加剂。
可在纯水泥砂浆中掺入石灰膏、黏土膏、磨细生石灰粉、粉煤灰等无机塑化剂或皂化松香、微沫剂、纸浆废液等有机塑化剂。
石灰、黏土均应制成稠度为12cm膏状体掺砂浆中。
黏土应选颗粒细、黏性好、含砂量及有机物含量少的为宜。
3.砂配制砌筑砂浆用砂应符合砂浆用砂的技术要求,一般宜采用中砂,毛石砌筑则宜选用粗砂。
砂的最大粒径因受灰缝厚度的限制,一般不超过灰缝厚度的1/5~1/4。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11)规定砂的含泥量不大于5%。
4.拌和用水砂浆拌和用水的技术要求与混凝土拌和用水是相同的。
二、砂浆技术性质新拌的砂浆应满足下列性质。
(1)满足和易性要求。
(2)满足设计种类和强度等级要求。
(3)具有足够黏结力。
(一)和易性砂浆的和易性是指砂浆拌和物在施工中既便于操作,又能保证工程质量的性质。
和易性好的砂浆,在运输和施工过程中不易产生分层、泌水现象,能在粗糙的砌筑底面上铺成均匀的薄层,使灰缝饱满密实,且能与底面很好地黏结成整体,既便于施工又能保证工程质量。
砂浆的和易性包括流动性和保水性两个方面。
1.流动性砂浆流动性表示砂浆在自重或外力作用下流动的性能。
用“沉入度”表示。
用砂浆稠度仪通过试验测定沉入度值,如图10-9所示,以标准圆锥体在砂浆内自由沉入10s,沉入深度用cm数值表示。
沉入值大,则砂浆流动性大。
流动性过大,硬化后强度将会降低;流动性过小,则不便于施工操作,因此新拌砂浆应具有适宜的流动性。
DL·T+5330-2005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计算值小于 2.5 MPa 时,计算配制抗压强度用的标准差应取不小于 2.5 MPa;当混凝土设计
龄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等于或大于 30 MPa,其抗压强度标准差计算值小于 3.0 MPa 时,
计算配制抗压强度用的标准差应取不小于 3.0 MPa。
5.0.5 当无近期同品种混凝土抗压强度统计资料时,б值可按表 5.0.5 取用。施工中应根据
3.1.8 预应力混凝土 prestressed concrete 施加预应力且强度等级不低于 C30 的混凝土。
3.1.9 泵送混凝土 pumped concrete 在混凝土泵的压力推动下,能沿管道输送到浇筑地点进行浇筑的流动性混凝土。
3.1.10 喷射混凝土 sprayed concrete 利用压缩空气或其他动力,将按一定配合比拌制的混凝土混合料沿管路输送至喷头处,
3.1.16 用水量 water content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拌和水量(不包括骨料吸收的水)。
3.1.17 水胶比 water-cementitious material ratio 水泥混凝土或砂浆中拌和水(不包括骨料吸收的水)与胶凝材料的质量比。
3.1.18 砂率 fine-to-coarse aggregate ratio 混凝土中砂与砂石的体积比或质量比,本标准中非注明的一般均指体积砂率。
应符合设计要求。
5.0.4 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差б,宜按同品种混凝土抗压强度统计资料确定。
1 统计时,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总数应不少于 30 组。
2 根据近期相同抗压强度、相同生产工艺和配合比的同品种混凝土抗压强度资料,混
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差б按下式计算:
б= {[∑(ƒcu,I)2 ― n (mƒcu)2] / (n―1)}-2
水工C35W12F50砼配合比设计模板

C35W12F50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xxxxxx有限公司xxxxxxx工地试验室二〇一七年一月目录一配合比参数 (1)1.1 混凝土设计等级 (1)1.2 坍落度和含气量 (1)二原材料选用 (1)2.1 水泥 (1)2.2 粉煤灰 (1)2.3 粗集料 (1)2.4 细集料 (1)2.5 减水剂 (1)2.6 抗裂防水剂 (1)2.7 拌和用水 (1)三配合比设计依据 (2)3.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 (2)3.2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 352-2006 (2)3.3《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L 677-2014 (2)四C35W12F50泵送混凝土设计步骤 (2)4.1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2)4.1.1 确定配置强度(f cu,o) (2)4.1.2 确定水胶比 (2)4.1.3 确定单位用水量 (2)4.1.4 计算单位胶凝材料用量(m co) (3)4.1.5 确定砂率(βs) (3)4.1.6 确定减水剂用量 (3)4.1.7 采用质量法计算各种材料用量 (3)4.1.8 粗骨料最佳掺配比例及粗骨料用量的确定 (4)4.1.9 基准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材料用量(㎏) (4)4.2 试配 (5)4.3 配合比调整 (5)4.4 混凝土强度试验 (5)4.5 碱含量和氯离子含量计算 (7)4.6 混凝土配合比抗冻抗渗性能检测 (7)4.7 确定混凝土配合比 (7)一配合比参数1.1 混凝土设计等级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C35;抗渗等级:W12;抗冻等级:F50。
1.2 坍落度和含气量坍落度要求160mm~200mm,含气量要求4.5%~5.5%。
二原材料选用2.1 水泥水泥采用xxxxxx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P.O 42.5(低碱)普通硅酸盐水泥。
2.2 粉煤灰粉煤灰采用xxxxx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F类I级粉煤灰。
2.3 粗集料粗集料采用xxxxxxx采石场xxxx采区生产的碎石,粒级为5~20mm、16~31.5mm。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第四节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水泥、水、砂、石)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常用的表示方法有两种:①以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各项材料的质量表示,如水泥300kg、水180kg、砂720kg、石子1200kg;②以水泥质量为1的各项材料相互间的质量比及水灰比来表示,将上例换算成质量比为水泥∶砂∶石=1∶∶4,水灰比=。
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任务,就是要根据原材料的技术性能及施工条件,合理选择原材料,并确定出能满足工程所要求的技术经济指标的各项组成材料的用量。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是:(1)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所要求的强度等级。
(2)满足施工所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3)满足混凝土的耐久性(如抗冻等级、抗渗等级和抗侵蚀性等)。
(4)在满足各项技术性质的前提下,使各组成材料经济合理,尽量做到节约水泥和降低混凝土成本。
二、混凝土配合比的三个参数(一) 水灰比(W/C)水灰比是单位体积混凝土中水与水泥质量的比值,是影响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主要因素。
其确定原则是在满足强度和耐久性的前提下,尽量选择较大值,以节约水泥。
(二)砂率(βS)砂率是指砂子质量占砂石总质量的百分率。
砂率是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重要指标。
砂率的确定原则是在保证混凝土拌和物粘聚性和保水性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取小值。
(三)单位用水量单位用水量是指1m3混凝土的用水量。
单位用水量的多少反映了单位混凝土中水泥浆与集料之间的比例关系。
在混凝土拌和物中,水泥浆的多少显著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同时也影响强度和耐久性。
其确定原则是在达到流动性要求的前提下取较小值。
水灰比、砂率、单位用水量是混凝土配合比的三个重要参数,在配合比设计中正确地确定这三个参数,就能使混凝土满足上述设计要求。
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步骤(一)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资料(1)明确设计所要求的技术指标,如强度、和易性、耐久性等。
(2)合理选择原材料,并预先检验,明确所用原材料的品质及技术性能指标,如水泥品种及强度等级、密度等;砂的细度模数及级配;石子种类、最大粒径及级配;是否掺用外加剂及掺和料等。
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DL/T 5330-20052005-11-28发布 2006-06-01实施1 范 围本标准规定了水电水利工程水工混凝土及砂浆配合比的设计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水电水利工程水工混凝土及砂浆的配合比的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75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 200 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GB/T 208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GB 1344 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T 1346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 17671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 18046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粒化高炉矿渣粉DL/T 5055 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DL/T 5057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T 5082 水工建筑物抗冰冻设计规范DL/T 5100 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DL/T 5112 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DL/T 5117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试验规程DL/T 5144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 5150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DL/T 5151 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DL/T 5152 水工混凝土水质分析试验规程DL/T 5181 水电水利工程锚喷支护施工规范DL/T 5207 水工建筑物抗冲磨防空蚀混凝土技术规范3 朮 语 和 符 号3.1.1水工混凝土 hydraulic concrete用于水电水利工程的挡水、发电、泄洪、输水、排沙等建筑物,密度为2400kg/m3左右的水泥基混凝土。
3.1.2水工砂浆 hydraulic mortar指与水工混凝土接触使用的水泥基砂浆,用于混凝土与基岩接触铺筑、混凝土浇筑升层间铺筑、混凝土施工中局部处理等。
13水泥砂浆配合比强度 水泥强度等级与水泥标号对照及常用配合比表word精品文档19页

13水泥砂浆配合比强度水泥强度等级与水泥标号对照及常用配合比表水泥强度等级与水泥标号对照表水泥标号GB175-1992 GB1344-1992 GB12958-1991 325# 425# 525# 625# 725# 水泥强度等级GB175-2019 GB1344-2019 GB12958-2019 --32.5Mpa 42.5Mpa 52.5mpa 62.5mpa砌筑砂浆配合比表单位:立方米定额编号项目M1.0 材料32.5Mpa 水泥石灰中砂水单位吨吨立方米立方米数量0.158 0.075 1.015 0.400 M2.5 数量0.176 0.067 1.015 0.400 1 2 3 混合砂浆M5.0 数量0.204 0.055 1.015 0.400 M7.5 数量0.232 0.042 1.015 0.400 M10 数量0.261 0.030 1.015 0.400 单位:立方米定额编号项目材料32.5Mpa 水泥石灰中砂水单位吨吨立方米立方米 6 混合砂浆M15 M5.0 数量0.317 0.005 1.015 0.400 数量0.216 -1.015 0.290 M7.5 数量0.246 -1.015 0.290 7 8 9 水泥砂浆M10 数量0.271 -1.015 0.290 M15 数量0.330 -1.015 0.290 M20 数量0.390 -1.015 0.290 10 11 4 5现浇碎石混凝土配合比表单位:立方米定额编号项目材料32.5Mpa 水泥42.5Mpa 水泥中砂单位:立方米定额编号项目材料32.5Mpa 水泥42.5Mpa 水泥单位吨吨6 C40 碎石粒径52.5Mpa 水泥中砂吨立方米立方米立方米立方米-0.348 0.845 -0.2200.472 0.360 0.873 -0.220-0.507 -0.860 0.200-0.409 -0.903 0.200-0.359 -0.914 0.200单位:单位:立方米定额编号项目材料32.5Mpa 水泥42.5Mpa 水泥52.5Mpa 水泥中砂单位:立方米定额编号项目15 C15 16 C20 17 C25 碎石粒径材料32.5Mpa 水泥42.5Mpa 水泥中砂单位吨吨立方米立方米立方米数量0.271 -0.499 0.884 0.190数量0.352 -0.402 0.930 0.190数量0.406 -0.353 0.943 0.190数量0.467 -0.342 0.913 0.190数量-0.406 0.353 0.943 0.190 单位:立方米定额编号项目材料42.5Mpa 水泥52.5Mpa 水泥62.5Mpa 水泥中砂20 C4021 C4522 C50 碎石粒径23 C5524 C60数量0.467 --0.342 0.913 0.190数量-0.415 -0.351 0.939 0.190数量-0.456 -0.344 0.919 0.190数量--0.415 0.351 0.939 0.190数量--0.444 0.346 0.924 0.190单位:立方米定额编号25 26 27 28 29项目材料32.5Mpa 水泥42.5Mpa 水泥中砂C15C20C25 碎石粒径C30C35数量0.260 -0.491 0.909 0.180数量0.333 -0.394 0.958 0.180数量0.384 -0.346 0.973 0.180数量0.442 -0.336 0.943 0.180数量-0.384 0.346 0.973 0.180 单位:立方米定额编号项目材料42.5Mpa 水泥52.5Mpa 水泥62.5Mpa 水泥中砂30 C4031 C4532 C50 碎石粒径33 C5534 C60数量0.442 --0.336 0.943 0.180 数量-0.393 -0.344 0.969 0.180 数量-0.431 -0.338 0.949 0.180 数量--0.393 0.344 0.969 0.180 数量--0.421 0.340 0.954 0.180预制碎石混凝土配合比表单位:立方米定额编号项目材料32.5Mpa 水泥42.5Mpa 水泥中砂单位:立方米定额编号项目材料32.5Mpa 水泥42.5Mpa 水泥单位吨吨6 C45 碎石粒径52.5Mpa 水泥中砂吨立方米立方米立方米立方米0.448 0.367 0.889 -0.2100.493 0.358 0.867 -0.210-0.415 -0.916 0.190-0.365 -0.931 0.190-0.354 -0.900 0.190单位:立方米定额编号项目材料42.5Mpa 水泥52.5Mpa 水泥中砂单位:立方米定额编号项目15 C20 16 C25 17 C30 18 C35 19 C40碎石粒径单位:立方米定额编号项目材料52.5Mpa 水泥中砂水下灌注碎石混凝土配合比表单位:立方米定额编号项目材料32.5Mpa 水泥42.5Mpa 水泥52.5Mpa 水泥中砂抹灰砂浆配合比表单位:立方米定额编号项目1:2.5 材料32.5Mpa 水泥石灰中砂水单位吨吨立方米立方米数量-0.240 1.200 0.600 1 石灰砂浆1:3 数量-0.216 1.200 0.600 1:1 数量0.758 -0.760 0.300 1:2 数量0.55 -1.100 0.30 2 3 4 水泥砂浆1:2.5 数量0.485 -1.200 0.300 1:3 数量0.404 -1.200 0.300 5 6单位:立方米定额编号项目1:1:1 材料32.5Mpa 水泥石灰中砂单位吨吨立方米数量0.467 0.234 0.460 1:0.5:1 数量0.577 0.144 0.580 1:0.2:2 数量0.504 0.048 1.000 7 8 9 混合砂浆1:1:2 数量0.379 0.192 0.760 1:0.3:3 数量0.391 0.060 1.170 1:0.5:3 数量0.368 0.090 1.100 10 11 12水立方米0.6000.6000.6000.600.6000.600单位:立方米定额编号项目1:0.5:4 材料32.5Mpa 水泥石灰中砂水单位吨吨立方米立方米数量0.303 0.078 1.200 0.600 1:0.5:5 数量0.242 0.060 1.200 0.600 13 14 15 混合砂浆1:1:4 数量0.275 0.138 1.100 0.600 1:2:1 数量0.335 0.336 0.330 0.60 1:1:6 数量0.203 0.102 1.200 0.600 1:3:9 数量0.129 0.192 1.160 0.600 16 17 18单位:立方米定额编号项目1:1.25 材料32.5Mpa 水泥白石子水单位吨吨立方米数量 1.175 1.147 0.300 19 20 水泥白石子浆1:1.5 数量0.979 1.272 0.300 1:2 数量0.734 1.472 0.300 1:2.5 数量0.588 1.560 0.30 1:3 数量0.490 1.560 0.300 21 22 23 24 素水泥浆数量1.502 -0.300垫层、垫层、保温层材料及其它配合比表单位:立方米定额编号项目1:8 材料32.5Mpa 水泥蛭石珍珠岩水单位吨立方米立方米立方米数量0.175 1.200 -0.400 1 2 水泥蛭石1:10 数量0.148 1.280 -0.400 1:12 数量0.131 1.340 -0.400 1:8 数量0.168 -1.160 0.400 3 4 5 水泥珍珠岩1:10 数量0.143 -1.230 0.400 1:12 数量0.125 -1.300 0.400 6单位:立方米定额编号项目材料32.5Mpa 水泥石灰中砂单位吨吨立方米7 陶粒混凝土CL10 数量0.318 -0.620 8 水泥石屑浆1:2 数量0.734 --9 水泥豆石浆1:2.5 数量 1.175 --数量0.735 --10 水泥粒砂浆粒砂石屑陶粒麻刀水立方米立方米立方米千克立方米--0.893 -0.735-0.950 --0.3000.780 ---0.3001.080 ---0.300单位:立方米定额编号项目材料32.5Mpa 水泥石灰中砂矿渣麻刀水单位吨吨立方米立方米千克立方米11 水泥石灰麻刀浆数量0.224 0.222 0.890 -16.60 0.600 35# 数量0.081 0.094 -1.530 -0.300 50# 数量0.102 0.119 -1.400 -0.300 12 13 矿渣混凝土75# 数量0.133 0.154 -1.490 -0.300 100# 数量0.158 0.184 -1.360 -0.300 14 15单位:立方米定额编号16 17 18 19项目材料32.5Mpa 水泥碎砖石灰中砂碎石4-8cm 水单位吨立方米吨立方米立方米立方米碎石三合土1:1:4:8 数量0.165 -0.069 0.660 1.110 0.300碎砖四合土1:1:6:12 数量0.116 1.160 0.048 0.680 -0.300 1:1:4:8 数量0.146 -0.061 0.580 0.980 0.300碎石四合土1:1:6:12 数量0.103 -0.043 0.610 1.040 0.300单位:立方米定额编号项目1:1:8 材料32.5Mpa 水泥石灰炉渣矿渣水单位吨吨立方米立方米立方米数量0.177 0.074 1.180 (1.180) 0.300 20 21 水泥石灰炉渣1:1:10 数量0.146 0.061 1.230 (1.230) 0.300 1:1:12 数量0.126 0.053 1.270 (1.270) 0.300 35# 数量0.109 0.084 1.600 -0.300 22 23 24 25 26炉渣混凝土50# 数量0.136 0.106 1.540 -0.300 75# 数量0.175 0.135 1.460 -0.300 100# 数量0.207 0.160 1.380 -0.300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您的在线图书馆。
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

表1-1 水泥矿物成份及其特性
成份 3d
抗压强度(MPa) 7d 28d 90d 180d 3d
水化热(kJ/kg) 7d 28d 90d 180d
C3S 29.6 32.0 49.6 55.6 62.6 410 461 477 511 507
C2S 1.4 2.2 4.6 19.4 28.6 80 75 184 230 222
表1-3.1 细骨料(砂)质量要求
项目 天然砂中含泥量 人工砂中石粉含量
坚固性
云母含量 表观密度 轻物质含量 硫化物及硫酸盐 有机质含量
指标 ≤3% 6%~17% ≤8% ≤10% ≤2% ≥2500 (kg/m3) ≤1% ≤1% 浅于标准色
备注 含泥量系指粒径小于0.08mm
的细屑 小于0.16mm的颗粒 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 无抗冻要求的混凝土
选择骨料应注意的问题
骨料品种对混凝土单位用水量有显著性影响,用水量由 低到高依次为:天然骨料-灰岩人工骨料砂岩人工骨料角砾岩人工骨料-花岗岩人工骨料。
碱-碳酸盐反应“ACR”主要是指混凝土中的碱与含白云 石的石灰岩的骨料反应,由于白云石含粘土,碱离子通 过包裹在细小白云石外的粘土渗入白云石颗粒,使之产 生去白云石化反应,反应产物不能通过粘土向外扩散, 而使骨料膨胀,导致混凝土开裂。根据《水工混凝土试 验规程》的有关规定,采用“岩石柱法”进行检验。
碱-硅反应“ASR”是指混凝土中的碱与骨料中的活性二 氧化硅,如微晶质、隐晶质、玻璃质和应变的石英及 玉隧等发生反应,生成碱的硅酸盐凝胶,吸水后体积 膨胀,导致混凝土开裂。由于ASR和ACR是不同类型的 膨胀反应,故检验方法也不同,《水工混凝土试验规 程》中采用“砂浆长度法”和“压蒸快速法”等方法 来进行检验
水工砼配合比设计方法

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SL352-2006附录A)1.基本原则1.1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设计与施工要求,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且经济合理。
1.2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应收集相关工程设计资料,明确设计要求:1.混凝土强度等级及强度保证率。
2.混凝土的抗渗、抗冻等级和其他性能指标。
3.混凝土的工作性。
4.骨料的最大粒径。
1.3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应收集有关原材料的资料,并按有关标准对水泥、掺合料、外加剂、砂石骨料、拌和水等性能进行检验,并符合标准要求。
2.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2.1计算配置强度:f cu,0=fcu,k+tσ式中: fcu,0——混凝土配制强度(MPa);fcu,k——混凝土设计龄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t——保证率系数,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保证率和保证率系数的关系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差σ,宜按同品种混凝土抗压强度统计资料确定,当无近期同品种混凝土抗压强度统计资料时,σ值可按下表取用。
2.2选定水胶比根据混凝土配置强度计算水胶比:W/(C+P)= A×fce / (fcu,0+ A×B×fce)式中:A 、B——回归系数;A=0.46、B=0.07fcu,0——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fce——水泥28天抗压强度实测值(MPa)。
根据《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对最大水胶比的限值,选取3~5个水胶比。
水胶比最大允许值2.3选取混凝土用水量应根据骨料最大粒径、坍落度、外加剂、掺合料及适宜的砂率通过试验确定。
当无试验资料时,其初选用水量可按下表选取。
常态(普通)混凝土初选用水量表单位:kg/m32.4选取最优砂率最优砂率应根据骨料品种、品质、粒径、水胶比和砂的细度模数等通过试验选取。
即在保证混凝土拌和物具有良好的粘聚性并达到要求的工作性时用水量最小的砂率。
2.5石子级配的选取石子最佳级配(或组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一般以紧密堆积密度最大、用水量较小时的级配为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工混凝土配合比与水工砂浆配合比设计方法(doc 19页)附录A 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A.1 基本原则A.1.1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设计与施工要求,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且经济合理。
A.1.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做到:1应根据工程要求,结构型式,施工条件和原材料状况,配制出既满足工作性、强度及耐久性等要求,又经济合理的混凝土,确定各组成材料的用量;2 在满足工作性要求的前提下,宜选用较小的用水量;3 在满足强度、耐久性及其他要求的前提下,选用合适的水胶比;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A.2 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A.2.1 目前水工混凝土设计龄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采用两种方式。
一种以强度等级“C ”表示,与国际标准ISO3892接轨,龄期28d ,强度保证率为95%,如C20;另一种是惯用的强度标号“R ”表示,龄期90d 或180d ,强度保证率为80%,如R 9015或R 18015。
不论哪种方式表示,混凝土设计龄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系指按照标准方法制作养护的边长为150mm 的立方体试件,在设计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设计保证率的抗压强度,以MPa 计。
A.2.2 混凝土配制强度按公式(A.2.2-1)或公式(A.2.2-2)计算:σt f f kcu cu +=,0, (A.2.2-1)vk cu cu tc f f -=1,0, (A.2.2-2)式中 f cu,0——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f cu,k ——混凝土设计龄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t ——概率度系数,由给定的保证率P 选定,其值按表A.2.2选用;σ——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差,MPa ;c v ——变异系数。
表A.2.2 保证率和概率度系数关系保证率P(%)70.075.080.084.185.090.095.097.799.9概率度系数t 0.525 0.675 0.840 1.0 1.040 1.280 1.645 2.0 3.0A.2.3 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差σ 和变异系数c v ,宜按同品种混凝土抗压强度统计资料确定。
1 统计时,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总数应不少于30组;2 根据近期相同抗压强度、生产工艺和配合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抗压强度资料,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差σ按公式(A.2.3-1)计算:1122,--=∑=n nm fni f icu cuσ (A.2.3-1)式中 f cu,i ——第i 组试件抗压强度,MPa ;cuf m ——n 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平均值,MPa ; n ——试件组数。
3 变异系数c v 按公式(A.2.3-2)计算:cuf v m c σ=(A.2.3-2) 4 当混凝土设计龄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小于或等于25MPa ,其抗压强度标准差(σ)计算值小于2.5MPa 时,计算配制抗压强度用的标准差应不小于2.5MPa ;当混凝土设计龄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等于或大于30MPa ,其抗压强度标准差计算值小于3.0MPa 时,计算配制抗压强度用的标准差应取不小于3.0MPa 。
A.2.4 当无近期同品种混凝土抗压强度统计资料时,σ值可按表A.2.4-1取用,c v可按表A.2.4-2取用。
施工中应根据现场施工时段强度的统计结果调整σ值。
表A.2.4-1 标准差σ选用值MPa设计龄期抗压强度标准值≤15 20~25 30~35 40~45 50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差 3.5 4.0 4.5 5.0 5.5表A.2.4-2 变异系数c v选用值设计龄期抗压强度标准值≤15 20~25 ≥30~35(MPa)变异系数c v0.20 0.18 0.15A.3 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A.3.1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应以饱和面干状态骨料为基准。
A.3.2 混凝土配合比应按下列步骤进行计算:1 计算配制强度f cu,0,求出相应的水胶比,并根据混凝土抗渗、抗冻等级等要求和允许的最大水胶比限值选定水胶比;2 选取混凝土的用水量,并计算出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或胶凝材料用量);3 选取砂率,计算砂子和石子的用量,并提出供试配用的计算配合比。
A.3.3 根据混凝土配制强度选择水胶比。
在适宜范围内,可选择3~5个水胶比,在一定条件下通过试验,建立强度与胶水比的回归方程式(A.3.3-1)或图表,按强度与胶水比关系式(A.3.3-2)选择相应于配制强度的水胶比。
)(0,B wpc f A f cecu -+⋅= (A.3.3-1)cecu cef B A f f A p c w ⋅⋅+⋅=+0)/(, (A.3.3-2)式中 f cu,0——混凝土的配制强度,MPa ;f ce ——水泥28d 龄期抗压强度实测值,MPa ;w p c /)(+——胶水比; )/(p c w +——水胶比。
A 、B ——回归系数,应根据工程使用的水泥、掺合料、骨料、外加剂等,通过试验由建立的水胶比与混凝土强度关系式确定。
A.3.4 根据工程需要,通过试验确定混凝土强度增长率,即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其他龄期的强度与28d 龄期的强度之比的百分数。
A.3.5 混凝土的水胶比应符合A.5.1的规定。
A.3.6 混凝土的用水量可按A.5.4或相应类别混凝土的用水量确定原则选取。
A.3.7 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m c +m p )、水泥用量m c 和掺合料用量m p 按下式计算:)/(p c w mm m wpc+=+ (A.3.7-1) ))(1(p c m c m m P m +-= (A.3.7-2))(p c m p m m P m += (A.3.7-3)式中 m c ——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kg ;m p ——每立方米混凝土掺和料用量,kg ; m w ——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kg ;P m ——掺合料掺量; )/(p c w +——水胶比。
A.3.8 混凝土的砂率可按A.5.6或相应类别混凝土的砂率确定原则选取。
A.3.9 砂、石料用量由已确定的用水量、水泥(胶凝材料)用量和砂率,根据“绝对体积法”计算。
1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砂、石的绝对体积为:][1,αρρρ+++-=ppccwwgs m mm V (A.3.9-1)砂料用量:svgs sS V m ρ,= (A.3.9-2)石料用量:gvgs gS V m ρ)1(,-= (A.3.9-3)式中 V s,g ——砂、石的绝对体积,m 3;m w ——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kg ; m c ——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kg ; m p ——每立方米混凝土掺合料用量,kg ; m s ——每立方米混凝土砂料用量,kg ; m g ——每立方米混凝土石料用量,kg ; α——混凝土含气量; S v ——体积砂率;ρw ——水的密度,kg/m 3; ρc ——水泥密度,kg/m 3; ρp ——掺合料密度,kg/m 3;ρs ——砂料饱和面干表观密度,kg/m 3; ρg ——石料饱和面干表观密度,kg/m 3。
2 各级石料用量按选定的级配比例计算。
A.3.10 列出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的计算用量和比例。
A.4 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调整和确定A.4.1 试配1 在混凝土配合比试配时,应采用工程中实际使用的原材料。
2 在混凝土试配时,每盘混凝土的最小拌和量应符合表A.4.1的规定,当采用机械拌和时,其拌和量不宜小于拌和机额定拌和量的1/4。
表A.4.1 混凝土试配的最小拌和量骨料最大粒径(mm)拌和物数量(L)20 1540 25≥80 403 按计算的配合比进行试拌,根据坍落度、含气量、泌水、离析等情况判断混凝土拌和物的工作性,对初步确定的用水量、砂率、外加剂掺量等进行适当调整。
用选定的水胶比和用水量,每次增减砂率1%~2%进行试拌,坍落度最大时的砂率即为最优砂率。
用最优砂率试拌,调整用水量至混凝土拌和物满足工作性要求。
然后提出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用的配合比。
4 混凝土强度试验至少应采用三个不同水胶比的配合比,其中一个应为A.5.1确定的配合比,其它配合比的用水量不变,水胶比依次增减,变化幅度为0.05,砂率可相应增减1%。
当不同水胶比的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与要求值的差超过允许偏差时,可通过增、减用水量进行调整。
5 根据试配的配合比成型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件,标准养护到规定龄期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根据试验得出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其对应的水胶比关系,用作图法或计算法求出与混凝土配制强度(f cu,0)相对应的水胶比。
A.4.2 调整1 按A.4.1试配结果,计算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用量和比例。
2 按下列步骤进行调整:1)按确定的材料用量按公式(A.4.2-1)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和物的质量:gspcwcc m m m m m m ++++=, (A.4.2-1)2)按公式(A.4.2-2)计算混凝土配合比校正系数:cc t c m m ,,=δ (A.4.2-2)式中 δ——配合比校正系数;m c,c ——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和物的质量计算值,kg ;m c,t ——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和物的质量实测值,kg ;m w ——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kg ; m c ——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kg ; m p ——每立方米混凝土掺合料用量,kg ; m s ——每立方米混凝土砂子用量,kg ; m g ——每立方米混凝土石子用量,kg 。
3 按校正系数δ对配合比中每项材料用量进行调整,即为调整的设计配合比。
A.4.3 确定1 当混凝土有抗渗、抗冻等其他技术指标要求时,应用满足抗压强度要求的设计配合比,进行相关性能试验。
如不满足要求,应对配合比进行适当调整,直到满足设计要求。
2当使用过程中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调整或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1)对混凝土性能指标要求有变化时;2)混凝土原材料品种、质量有明显变化时。
A.5 常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参数A.5.1 混凝土的水胶比应根据设计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通过试验确定,并不超过表A.5.1的规定。
表A.5.1 混凝土的水胶比最大允许值部位严寒地区寒冷地区温和地区上、下游水位以上(坝体外部)0.50 0.55 0.60上、下游水位变化区(坝体外部)0.45 0.50 0.55上、下游最低水位以下(坝体外部)0.50 0.55 0.60基础0.50 0.55 0.60内部0.60 0.65 0.65受水流冲刷部位0.45 0.50 0.50 注:在有环境水侵蚀情况下,水位变化区外部及水下混凝土最大允许水胶比应减小0.05。
A.5.2 混凝土的水胶比还应满足设计规定的抗渗、抗冻等级等要求。
混凝土抗渗、抗冻等级与水泥品种、水胶比、外加剂和掺和料品种及掺量、混凝土龄期等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