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为什么要学习国际关系史-PKU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考研《国际关系史》(王绳祖版)知识点梳理

第五章一八七O年以前欧洲国家对亚非的侵略和亚非各国反殖民主义的斗争第一节英国吞并印度和印度人民的反抗 第二节荷兰侵占印尼和印尼人民的反抗 第三节资本主义列强奴役中国的开始和中华民族的反侵略战争 第四节列强侵略日本和日本国际地位的变化 第五节列强在非洲的侵略活动 第二编近代国际关系(一八七一——九一八年) 第一章一八七一年至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欧洲国际关系 第一节普法战争后的欧洲局势 第二节近东问题和柏林会议 第三节三国同盟的形成 第四节德国联盟体系的完成和法俄同盟的订立 第二章十九世纪七十——九十年代列强瓜分世界的斗争 第一节英俄在中亚的争夺 第二节列强对中国和东南亚的侵略 第三节欧洲列强对非洲的瓜分 第三章帝国主义的最终形成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 第一节帝国主义的最终形成
第四节列强侵略日本和日本国际地位的变化 第五节列强在非洲的侵略活动 第二编近代国际关系(一八七一——九一八年)
第一章一八七一年至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欧洲国际关系第一节普法战争后的欧洲局势 第二节近东问题和柏林会议 第三节三国同盟的形成 第四节德国联盟体系的完成和法俄同盟的订立 第二章十九世纪七十——九十年代列强瓜分世界的斗争 第一节英俄在中亚的争夺 第二节列强对中国和东南亚的侵略 第三节欧洲列强对非洲的瓜分 第三章帝国主义的最终形成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第一节帝国主义的最终形成 第二节美西战争和美帝国主义的殖民扩张 第三节英布战争期间的国际关系 第四节义和团运日俄战争 第一章十七世纪中叶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欧洲国际关系的形成第一节欧洲国际关系体系的形成 第二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第三节法国扩张与西欧列国的反法斗争 第四节北方大战 第五节十八世纪争夺欧洲和殖民地霸权的斗争 第二章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 第一节围绕美国独立战争的国际斗争 第二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第三节法国对外侵略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 第四节拿破仑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
高中历史课程中的现代国际关系

高中历史课程中的现代国际关系现代国际关系是高中历史课程中一个重要而复杂的学科内容。
它涉及到各个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互动。
在历史课程中,学生需要了解现代国际关系的起源、发展以及对当今世界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高中历史课程中现代国际关系的教学内容及其重要性。
一、现代国际关系概述现代国际关系是指自二十世纪初至今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文化等各个领域的联系和互动。
它涵盖了国家主权、国际组织、国际法、国际安全、国际经济以及全球化等重要议题。
学生通过学习现代国际关系,可以加深对当今世界格局和国家间关系的认识。
二、历史背景与重要事件回顾在学习现代国际关系时,学生需要回顾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冷战等。
这些事件对于塑造现代国际关系具有深远的影响。
学生可以通过研究这些事件,了解国家间的冲突、合作以及权力平衡等重要概念。
三、国际组织与国际法在现代国际关系中,国际组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学生需要了解各个国际组织的职能、结构以及作用,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并能够分析国际法在解决国际争端和维护全球秩序方面的作用。
四、国际安全与军事合作学生需要学习国际安全问题,如外交关系、军事合作以及军备竞赛等。
了解各国的安全战略以及军事联盟的形成对于了解国际关系的演变至关重要。
学生还可以研究一些重要的军事冲突,如古巴导弹危机、海湾战争等,以加深对国际安全形势的认识。
五、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合作经济全球化在现代国际关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学生需要了解国际贸易、全球价值链以及国际合作等经济议题。
此外,学生还可以研究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贫富差距等,以了解各国之间的合作与冲突。
六、现代国际关系的重要性学习现代国际关系对于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至关重要。
在当今社会,国家间的联系与互动日益频繁,了解现代国际关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国际事务、参与全球问题的解决以及培养国际合作意识。
国际关系史讲义

国际关系史讲义第1讲《国际关系史》导言一、国际关系史的学科定位新兴的、跨学科的一门学科国际关系史与传统学科如历史学、哲学等相比,兴起比较晚。
国际关系史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同时也是法学、政治学和国际政治等学科的基础。
国际关系史与外交史、世界史、国际关系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国际关系定义一国际关系,是指国际行为主体(国家、国家集团、国际组织、国家群体、非国家行为者)之间的各种交往关系的总和。
国际关系定义二国际关系,指主权国家、国际组织、争取独立的民族解放组织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关系,其中以主权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为主。
国际关系,内涵和外延:内涵:一般认为,国际关系就是跨越国界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它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种复杂的关系。
国际关系与一般的社会关系在实质性问题上是一致的——追求利益。
国际的各种关系实质上就是利益关系。
外延:国际关系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法律、外交等各方面的关系。
在这些关系中,国际经济关系是整个国际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是最活跃的关系;经济关系是政治关系的基础和内因。
研究国际关系的三门学科:(1)国际关系学:从整体上研究国际关系体系运行和演变的规律。
(2)国际关系现状:侧重分析当前国际关系的动向和预测发展趋势。
(3)国际关系史:主要叙述以往国际关系发展的具体历史进程。
国际关系史定义(1)国际关系史,就是研究世界范围内的国家与国家之间、国家集团与国家集团之间以及国际组织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相互关系综合发展的历史的一门学科。
(2)国际关系史,就是以国家与国家之间(包括国际组织)的政治关系的发生、发展、变化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注意国际经济关系、军事关系以及文化、宗教关系,并使之与国际政治关系紧密结合,而且也不应忽视重要历史人物在国际关系演变中所起的作用。
国际关系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国际关系史与国际关系学:国际关系学的一个分支。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

关于讨论、读书报告和成绩评定
• 每次课的第一节讨论与上一讲有关的内容 • 自由发言,每次不超过3分钟;提问、质疑、评论、回应
约1分钟。一般一次发言得5分,累计15分为上限;提问、 质疑、评论得2分,累计10分为上限。发言超时每30秒钟 扣1分。 • 教学网上发起讨论1次计3分,9分为上限;教学网上参与 讨论1次计1分,10分为上限。
黄仁宇:“我洲社会与政治前进的步伐加快了。“人”的 解放,是智识、眼界、思考方式、语言能力、行为能力的全面解放。 分裂的、竞争的欧洲孕育了科技进步和进取精神,这一地区开始迸发 勃勃生机。
• 恩格斯: “日益明显日益自觉地建立民族国家(nationale Staten)的趋向,是
• 欧洲封建制 欧洲封建制是日耳曼人的创造。它的最大的特
点是分权,即把权力的分配和土地的分配结合起 来。
(与中国封建制不同)
• 欧洲十字军征讨(1096——1291年,是一系列在罗马天主教皇的准许下, 西欧的封建领主对地中海东岸的国家发动的持续200多年的宗教战争,天主教圣城耶路 撒冷落入伊斯兰手中,十字军东征大多针对伊斯兰国家。一般被认为是教皇的暴行, 但东征使得西欧直接接触到了当时更为先进的拜占庭文明和伊斯兰文明,这为欧洲的 文艺复兴开辟了道路。)以及诸侯之间的频繁战乱,使中古 欧洲在几个世纪之内走入思想“黑暗”,文化破 产。人对生活丧失了兴趣,寄希望于上帝。基督 教会是维系中世纪欧洲的唯一组织形式。
封建制下的欧洲
“事实上,走入黑幕的欧洲不是走入黑暗 的欧洲,而是走入休息状态的欧洲。在分 裂和休眠状态中的生长和变化是不容易被 外人察觉到的,但对于欧洲是必要的。它 孕育了民主和自治的精神,产生了权利和 义务的规范,这些都是后来欧洲文明中精 髓。”
国际关系学讲义

国际关系学导论讲义第一课国际关系学导论一、学习国际关系学的意义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全球化的时代。
在今天这个全球化的时代,现代化的交通、通信手段把生活在世界各处的人们紧密联系在一起,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种事件无论发生在何处,对世界其他地方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作为个人,无论你是否关心外部世界、国际关系,你的生活都与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发生联系,都与与全球化的世界息息相关。
中国正在越来越深地融入国际社会。
中国在古代和近现代曾经走过漫长的封闭发展的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种种原因,中国还是处于相当封闭的状态,错过了战后世界经济繁荣发展的机会,致使中国的现代化起步很晚。
八十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的中国迅速追赶着世界发展的步伐,今天的中国与外部世界已经形成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联系,变成为世界舞台上的活跃成员和重要角色。
在对外开放的中国,国际关系外交政策不仅仅是国家领导人讨论的问题,已经成为人民普遍关注的问题。
作为一个中国公民,应该了解国家所处的国际环境,认识国家利益与对外政策。
国际关系学是一门涉及面很广、十分有趣、现实性很强的学科。
作为一门文化学科,学习国际关系学的目的是掌握分析国际关系问题的一般知识和方法,更好地认识现实。
国际关系的研究从历史到现实,从理论到实际,涉及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内容非常丰富有趣。
学习的过程不仅能够增长知识,特别是要学会分析国际问题的方法。
作为一个大学生,国际知识和世界眼光是必不可少的文化基础和理论素养。
二、国际关系学的研究对象1、国际关系学的定义如何理解一个学科的定义?一般来说,学科定义即指出这个学科研究的是什么,为研究对象划出一个大体的范围。
斯坦利霍夫曼提出了一个定义:“国际关系学是关于影响世界基本单位的对外政策和权力地位的因素及活动的学科。
”这个定义指出,本学科研究的主体是“世界基本单位”,研究内容是影响这些“基本单位“的”“对外政策和权力地位的因素”,以及这些“基本单位”的“活动”。
第一讲 国际关系概论与研究路径

3.当前国际关系发展的二大趋势 --相互依存(interdependence):世界一个 地方的行为和事件会影响到世界其他地方人们 生活的这样一种状态。 --权威危机(crisis of authority):指现有的 各种权威形式,包括父母、教师、政府、国家 的权威受到挑战,出现危机,人们把他们对这 些权威的遵从和忠诚撤回或转移到别的对象身 上。 --相互依存有时会导致权威危机。
三、国际关系的总体框架
1.国际关系研究要解决的三大问题:
安全:人们基本的生存和福利有保障,国家不受侵 犯。 经济:生产、分配、交换以及商品和服务的消费 等活动。 认同:1〕特性,2〕身份,3〕认同。
安全(security)>>>
和平(peace)
经济(economy)>>>
福利(welfare)
第一讲 国际关系概论与 研究路径
一、什么是国际关系?
国际关系是人们超越国家界限建立的一种特 殊的社会关系,是各种国际行为体(主要 是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张季良
国际关系是国际社会中各种国际行为体(主 要是国家)获取和分配安全、经济和价值 等国际资源的行为及其所形成的相互关系。
1.国际关系不仅仅研究国家之间的关系,还研 究国家与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非国家行 为体之间的关系,以及非国家行为体相互 之间的关系; 2.国际关系不只是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还包 括它们之间的经济和文化关系。 3.国际关系学是指对参与国际政治的各种行为 体,包括国家、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以 及次国家行为体如官僚机构、地方政府和 个人的参与行为,及其彼此之间的互动关 系的研究。(P.2)
4.社会心理学或行为科学 行为科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兴起 了行为主义革命。 个人,不论是单独还是集体,都以某种模 式化的方式行事。 行为科学就是要发现这种模式,提出令人 信服的假说,并系统地在经验中验证。 80年代后逐步衰落,批判者认为一是忽视了 人和社际政治经济学。
学习国际关系史的意义

学习国际关系史的意义学习国际关系史的意义一、了解世界历史现状1、了解战争演变历史:作为广义历史的一部分,学习国际关系史,能够让人了解世界历史上发生过的战争,进而理解现今各国之间存在的矛盾与紧张关系,从而更深入了解世界形势。
2、探寻国际关系演变历史:学习国际关系史,能够让人更进一步探究国际关系的演变历史,如何分析并理解当今世界中存在的大国间的战略关系,以及各国之间的博弈关系,等等,均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洞悉制定政策的历史渊源1、理解决策的历史背景:有了对国际关系史的良好认识,可以帮助分析决策之后可能发生的历史局面,及其之后可能产生的影响。
2、考察国际关系中的伦理规范:掌握了国际关系史,就能够对怎样的行为具有民族精神的支持,及拒绝或诅咒的行为具有明确的标准,可以有效促进各国在国际间尊重、平等相处。
三、完善相互了解的水平1、提高外交交流的效率:通过深入学习国际关系史,可以更深刻地了解现存的世界架构,从而有效提高外交交流过程中的效率和成效。
2、加深彼此之间的相互认知:学习国际关系史,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当今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关系,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衝突和矛盾,有助于在国际上更好地了解彼此,协调发展关系。
四、增强未来发展前瞻性1、培养战略眼光:学习国际关系史能够让我们从未来的角度中看待当今的社会背景,培养出高效的战略思维,预判性有关后果,促进社会进步发展。
2、丰富外交技巧:学习国际关系史可以运用其中的经验教训,使用外交语言进行更轻松有效的交流,树立正确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不同国家之间的交往关系朝着和达成共识的正确方向发展。
总之,学习国际关系史可以让我们更深入理解世界历史演变,洞悉历史背景,探究实现目标的历史渊源,完善彼此的认知,增强未来的发展思维,提升外交技巧,为实现我们共同期待的新世界做准备。
最新版精品课件近代国际关系史1.导论

• 近代国际关系史——1648年结束“30年 战争”的《威斯特伐利亚条约》至1918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 现代国际关系史——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 当代国际关系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结 束至今
五、近代国际关系史的研究对象和特点 近代国际关系史的研究对象:
国际政治关系 国际经济关系 国际文化关系 战争与和平的关系 均势外交与遏制强权的关系
国际体系——星光灿烂的夜空 国际格局——遍布夜空的星座 国 家——无数的星星
宏观层次 中观层次 微观层次
3、大国兴衰之日升日落
三、国际关系史的开端
1. 西欧民族国家的兴起 2.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形成 3. 地理大发现
四、国际关系史的历史分期
• 国际体系演变的线索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维也纳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雅尔塔体系
主讲人:李鸿美
导 论
一、学习国际关系史的意义
1、学科发展的需要
• 世界史>国际关系史> 外交史
外交史
国际关系史
世界史
2、世界形势发展的需要
利比亚骚乱
3万同胞撤离利比亚
孔子学院遍地开花
• • • • • • • • • • • •
北京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 南开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 南京财经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 南京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 武汉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 南京财经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 兰州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 天津师大加拿大研究中心 河北师大加拿大研究中心 大连外国语学院加拿大研究中心
4、经济关系成为国家间关系的基础。
参考书目
•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法律出版社1986年 • 袁明 主编 《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 约瑟夫· 奈著,张小明译:《理解国际冲突:理论和历史》 • 布鲁斯· 拉西特等:《世界政治:供选择的菜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黎塞留
结语: 如何自立?如何共处?
马基雅弗利
霍布斯
格老秀斯
黎塞留
(四) 中国人看世界
1, 近代历史的阴影与启示 2,“全球化”中的文化自觉
结语: 寻找一个观察世界的“中国角度”
2, “有序” 与 “无序”
3,精神层面与宗教影响
1600前的欧亚大陆
(二)欧洲走出中世纪
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2,欧洲 “民族国家” 陆续登上舞台 3,地理大发现:欧洲走向世界 4,“近代欧洲是在战争的铁砧上敲打出来的。”
结语:“无序”的欧洲孕育了近现代民族国家 和 国际关系体系
(三)应对建立国际秩序的挑战
19世纪荷兰文艺评论家许埃特:
“最好的历史记载就如同运用伦勃朗的技巧: 它将一束耀眼的光线投射在某些选择出来的 因素上面,投射在那些最完美、最重大的因 素上面,而将其余的一切都留在阴影里和看 不见的地方。”
法国历史学家马克.布洛克:
“一个历史学家的最重要的才能,是对活生生 的事物的理解能力。”
近代国际关系史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袁 明 教授 2004年 秋季学期
第一讲 为什么要学习国际关系史
▪ 国际关系史---现代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 这门课程在北京大学的历史沿革
(一)现代国际关系的宏观历史背景
1,16世纪前的欧亚大陆:文明发展的不同轨迹与秩 序建立
I. 东亚朝贡体系 II. 穆斯林世界 III. 欧洲封建制
பைடு நூலகம்
(五)关于学习方法
▪ “精讲”与“泛读” ▪ 掌握知识重点:介绍张广达先生的一段话 ▪ 介绍几段语录
司马迁:
“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恩格斯:
“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 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 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有许多特殊的生活条 件,才成为它所成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点 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 而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 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