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也可以这么有趣
采用多种方法营造有趣生物课堂

不到 的效果 。 例如讲到鱼类等生物的多样性 时 , 可采
用“ 开火 车” 的形式 , 让每个学生报一种 鱼名 , 不能重 复; 用 围棋 的黑 、 白子代 表精子和卵细胞 , 以了解 受 精时精子和卵细胞结合 的概率 。 在 学 习效果十分明显。
、
图 片 设境 。 激 发 兴 趣
心理学认为 ,图像可唤起 和组织学生原有知识 经验 中的感性材料 , 帮助学生确定所 学文字 的意义 , 进行语言和形象的双重联 系 ,便 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何 比粮食贵 ” 来讲解生态 系统 的能量流动 ; 用“ 两个
黄鹂鸣翠柳 , 一行 白鹭上青天” 的诗句来说明生物多 样性的美学价值 ……相信这些诗句定会 给学生 留下 美的感 受。
其珍惜前人 留下的宝贵财富 ,更加努力地学 习。例 如, 在讲到孟德尔研究 相对性状 的遗传时 , 教 师可 以 创设 这 样 的情 境 : 利 用 多媒 体 展 示 出孟 德 尔 的 图 片 , 打出字幕 “ 七年耕耘源于对科学 的痴迷 , 一畦畦豌 豆 蕴藏 着遗传 的秘密 。 实验设计开辟 了研究 的新路 , 数
综上所述 ,在生物课 堂上运用多种方法激 发学 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 让每一堂生物课都活起来! 动起
考 。例如 , 在《 种子和果实的形成》 中, 我先简 略介绍
了大千世界 中百花种种 、 果 实繁多 , 然后设 问 : “ 为什 么一朵桃花能变成一个又大又甜的桃子 ?” “ 为什 么 果实都结在开花的部位?” 在介绍“ 显性基 因遗传 和
六、 课 堂游 戏 。 激 发 兴趣
学统计揭示 出遗传 的规律。” “ 孟德尔花七年 的时间
进行 豌 豆 的杂 交 实 验 , 他究 竟 发 现 了什 么 规 律 呢 ? ”
生动有趣的小学四年级生物课

生动有趣的小学四年级生物课生动有趣的小学四年级生物课在小学四年级的生物课上,每一次讲述都是一场精彩的冒险旅程。
教室里,孩子们如同开启一本神奇的百科全书,每一页都充满了惊奇和新奇。
老师是他们的导游,带领他们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让我们来描绘一下这个充满生机的教室场景吧:探索神奇的昆虫世界今天,老师带着孩子们深入昆虫的奇妙世界。
小蚂蚁是他们的第一个目标。
老师生动地描述小蚂蚁的家园——一个由泥土和树叶构成的奇妙城堡。
孩子们仿佛看见了小蚂蚁们忙碌的身影,背着粮食穿梭在密林中。
“小蚂蚁就像小勤劳者一样,永不停息地工作,它们的家园比我们的房子还要复杂哦!”老师生动地形容道。
植物的神奇世界接下来,是植物的神奇世界。
老师展示了一片绿色的叶子,宛如一位优雅的小姐。
她告诉孩子们:“植物就像我们的朋友一样,它们需要水和阳光才能茁壮成长。
它们的叶子如同我们的皮肤,呼吸着空气,感受着世界的温暖。
”孩子们纷纷举手,好奇地问:“老师,植物会说话吗?它们有没有感觉?”老师微笑着回答:“虽然它们不会说话,但它们有自己的语言——用风和阳光与世界交流。
”动物的神秘世界最后,老师带着孩子们进入动物的神秘世界。
他们看见了一只灵活的小松鼠,它如同一位顽皮的小精灵,快速地在树林间穿梭跳跃。
孩子们被它的灵活动作所吸引,仿佛自己也成为了森林里的一部分。
“小松鼠是森林里的快乐使者,它们善于爬树和跳跃,总是充满活力!”老师用温暖的眼神看着孩子们,鼓励他们也能像小松鼠一样勇敢而活泼。
结语生物课堂上,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是走进了一个充满奇迹的世界。
每一堂课都是一次心灵的冒险,让他们从书本上走向自然,从文字中感受生命的力量。
在这个充满生机和探索的旅程中,他们不断发现,不断成长,为未来的探索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节有趣的生物课_初二作文

一节有趣的生物课
进入初中以来,我已经上了很多课,有些课令我难忘,其中就有我最喜欢的生物课。
星期二上午第四节课,全班同学都严阵以待,准备接受生物郭老师的“洗礼”。
生物课代表早已将作业情况记录本和奖品放在了讲桌上。
郭老师伴着上课铃声踏进教室,同学们各个端坐目视前方。
郭老师熟练地捧起记录本,抑扬顿挫地“朗诵”起来:“作业情况比较优秀的有:朱桁俊、范可欣......”读了好一大会儿又说:“这些都是作业比较认真的,大家鼓掌欢迎!”“啊——嗯——下面进行复习提问环节。
”同学们都自觉的将书放好。
郭老师环视四周清清嗓子:“第一个问题:细胞中所含的物质可以分成几大类?”全班同学几乎同时举起手来,一些得奖心切的同学不断地与老师拉关系:陈硕站在凳子上,扯着嗓子叫到:“老师,你两个星期都没叫我了。
”陶兆凯不甘示弱:“老师你上次都说叫我了。
”郭老师指着陶兆凯说:“好,那就你说吧。
——”同学们发出阵阵惊叹,长得好也能得奖啊,紧接着,郭老师又指着张锐:“张锐同学不也长得不错吗?给予物质奖励一份儿。
”“哇
——”又是一阵惊叹,老师走到了我面前说:“董浩然同学也长的不错......”我心中大喜——我可以得奖了!结果郭老师后面的话令我大失所望:“鉴于董浩然同学是生物组长,这次就不发奖了。
”我的天哪,二十一世纪哪有这道理呀!不过,郭老师的忽悠确实幽默,我也不禁笑了起来。
郭老师使枯燥的生物课变得生
动、有趣,让同学们都学的津津有味儿,上课发言积极踊跃,作业认真按时完成,也使我们爱上了生物这门学科,我更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上了生物课。
这堂生物课真有趣作文

这堂生物课真有趣作文
“哇,今天有生物课诶!”我一进教室就兴奋地和同桌说道。
上课铃响了,生物老师笑着走进教室,手里还拿着一个神秘的盒子。
同学们都好奇地盯着那个盒子,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
“同学们,安静啦!今天我们要上一堂超级有趣的生物课哟!”老师说道。
“老师,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呀?”急性子的小明迫不及待地问道。
“嘿嘿,等会儿你们就知道啦!”老师故意卖起了关子。
这时候,老师打开了盒子,哇,原来是一些小动物模型和植物标本。
我们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
老师拿起一个青蛙模型,开始给我们讲解青蛙的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
“你们看,青蛙的眼睛鼓鼓的,是不是很可爱呀?它可是捉害虫的小能手呢!”老师绘声绘色地讲着,我们都听得入了迷。
“那青蛙是怎么捉害虫的呀?”我好奇地问道。
“哈哈,这个问题问得好!青蛙呀,它会静静地趴在那里,等害虫飞过来,然后迅速伸出长长的舌头,一下子就把害虫卷进嘴里啦!”老师边说边做着动作,把我们都逗笑了。
接着,老师又给我们展示了一些植物标本,有五颜六色的花朵,还有形状各异的叶子。
“哇,这些植物都好漂亮啊!”小丽忍不住赞叹道。
“是呀,植物也是我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呢!它们能进行光合作用,给我们提供氧气。
”老师说道。
这堂生物课真的是太有趣啦!我们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还看到了这么多好玩的东西。
时间过得好快呀,感觉还没上够呢。
这堂生物课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生物世界的好奇心之门。
我突然觉得,原来生物世界是这么的丰富多彩,这么的神奇!我以后一定要更加努力地学习生物知识,去探索更多的奥秘!。
让高中生物课生动有趣

让高中生物课生动有趣生物学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把活的知识学活,并能灵活运用才能抓住新课程教学的灵魂。
而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充分发挥学科特色,让知识真正活起来。
本人就如何实现生物课堂教学的高效率,采用哪些有效的教学方法,使高中生物课生动有趣在教学的过程中做了一点探索,浅谈如下:一、课堂气氛活起来上课时,教师一定要面带微笑,激情饱满,用高昂的激情去感染学生,让他们自然而然地紧跟教师的讲课去思考、理解和记忆。
课堂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厌倦,最终失去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我的体会最深:1.要理论知识实际化。
讲无氧呼吸时,我从长跑、做泡菜、制酒等方面发挥:(1)长跑后我们总感到腰酸背痛,为什么呢?因为长跑时氧气供应不足,我们的体细胞会进行少量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组织里乳酸积累过多会使人腰酸背痛。
(2)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可进行乳酸发酵产生乳酸。
这就是泡菜比新鲜蔬菜保存时间长,不易腐败、味美可口的原因。
(3)制酒时为什么要密封等等。
2.巧用比喻:细胞膜的结构像花生糕:花生米像蛋白质分子,爆米花像磷脂分子,花生米以不同的深度覆盖、镶嵌或贯穿于其中。
谈到花生糕,学生们都笑了,因为它们的外形确实有点相像。
我同时强调:细胞膜与真实的花生糕又有不同:(1)它的“爆米花”——磷脂分子只有两层。
(2)它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可以运动,整个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比喻中的不恰当部分必须及时修正,以防误导)。
3.妙用诗词。
(1)自由扩散:可形象地表述为“飞流直下三千尺”。
(2)协助扩散:可形象地表述为“轻舟已过万重山”。
“(3)主动运输:可形象地表述为“逆水行舟用力撑”。
(4)三口诀谐音助记忆。
有丝分裂各期特征:①间期特征:dna复制、蛋白质合成——d 复蛋合在间期;②前期特征:核仁、核膜消失,纺锤体、染色体出现——仁膜消失两体现;③中期特征: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构成赤道板——赤道板上排整齐;④后期特征:着丝点分裂,在纺锤丝的牵引下,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均分牵拉向两极;⑤末期特征:核仁、核膜重新出现,纺锤体消失——仁膜重现两体失。
初中生物课堂趣味设计(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生物课堂趣味设计第一篇范文:初中生物课堂趣味设计教育的艺术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他们的激情。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们有责任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让知识在学生的内心生根发芽。
本文将详细探讨如何设计初中生物课堂的趣味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1. 导入新课的趣味设计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在初中生物课堂上,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趣味设计:•故事导入:以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故事或实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如达尔文的进化论、珍稀动植物的保护等。
•实验导入:设计一个简单的生物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生物现象,如植物的光合作用、食物的腐烂等。
•图片导入:展示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图片,引发学生的思考,如细胞结构图、生物进化图等。
2. 教学过程中的趣味设计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如何让这个过程变得有趣味,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在初中生物课堂上,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趣味设计:•互动提问:在讲解过程中,适时向学生提问,激发他们的思考,如“为什么植物需要阳光?”、“动物如何适应环境?”等。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针对某个生物现象进行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游戏教学:设计一些生物相关的游戏,如生物知识竞赛、生物谜语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
3. 课后作业的趣味设计课后作业是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有趣的作业能提高学生的完成度。
在初中生物课堂上,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趣味设计:•观察作业: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的生物现象,并记录下来,如观察植物的生长、动物的行为等。
•动手制作:让学生制作生物模型或手工作品,如细胞模型、生态瓶等。
•调查报告:让学生针对某个生物话题进行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如调查校园内的动植物种类等。
4. 教学评价的趣味设计教学评价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有趣的评价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在初中生物课堂上,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趣味设计:•自评互评:让学生互相评价,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如何让生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如何让生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2023年,在生物学课程中拥有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变得越来越重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学生们的学习方式和行为也在不断变化,教育者们需要采取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让生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并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第一,使用实验教学方法。
我们知道,学生们往往对科学实验感兴趣和好奇,这也是因为实验可以使他们直接参与、亲身体验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截至2023年,科技已经进步到了一定的程度,学校可以购置高质量的实验设备,让学生们参与更多种类的实验活动。
在生物课堂中,如何使用实验来教授和强化各种生命现象和技能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各种实验活动,例如种植实验,生物反应实验,以及通过不同的实验体验,挖掘生命现象和技能的魅力,会使生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第二,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
互动式教学方式是指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来促进课堂氛围的活跃,从而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效果。
互动方式可以包括小组讨论,互动问答等。
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们安排小组讨论的环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研究某个生命现象问题,以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
同时,教师也可以适时上台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促进课堂互动和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
这些方式会让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并更加有兴趣地学习。
第三,利用现代科技辅助教学。
在2023年,我们的教育方式仍然正在不断地改变,现代科技的应用可以使教学变得更加灵活和方便。
于是我们可以采用一些较为官方的科技手段来完成生物课堂的教育过程。
例如,使用网络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更真实、更富有动态性的教学内容,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扩宽知识领域,增加科学知识的积累。
同时,也可以利用幻灯片、PPT等来辅助讲解,或利用微型影像技术来展现生命现象中的细节,让学生们对生物科学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
老师的趣味生物课

老师的趣味生物课### 老师的趣味生物课生物课,向来被许多同学视为枯燥乏味的科目。
然而,自从我们的生物老师——张老师接手后,这门课变得生动有趣,充满了欢声笑语。
张老师个子不高,戴着一副黑框眼镜,总是穿着整洁的衬衫和西裤。
他看起来严肃,但一开口,便能逗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
他的课堂,从不缺少趣味。
记得有一次,张老师在讲解细胞结构时,他没有直接展示枯燥的PPT,而是带来了一个巨大的“细胞模型”。
这个模型是用彩色纸张和泡沫板手工制作的,每个细胞器都被精心设计,颜色鲜明,形象生动。
张老师一边讲解,一边让同学们上前来触摸模型,感受细胞的“真实结构”。
这种方式让抽象的细胞结构变得直观易懂,同学们都听得津津有味。
张老师的课堂还有一个特色,那就是“角色扮演”。
在学习遗传学时,他让同学们分别扮演不同的基因,通过模拟基因的组合和分离,来理解遗传规律。
同学们穿上代表基因的服装,有的扮演显性基因,有的扮演隐性基因,通过互动游戏,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遗传学知识。
除此之外,张老师还会组织户外生物观察活动。
他带领我们去校园的小花园,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记录昆虫的生活习性。
在这些活动中,我们不仅学到了生物学知识,还培养了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张老师的趣味生物课,让我们认识到生物学不仅仅是书本上的文字和图片,更是一门充满魅力的科学。
他的教学方法激发了我们对生物科学的兴趣,让我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在张老师的引导下,生物课不再是令人头疼的科目,而是我们期待的欢乐时光。
每当生物课的铃声响起,我们都会怀着激动的心情,期待着张老师又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新奇有趣的生物知识。
这样的生物课,怎能不让人爱上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课也可以这么有趣
《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理念,想要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教师就要善于关注生活经验,为学生提供生活情境,利用生物学本身的魅力,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生物的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我进行了以下的探索与尝试。
1穿插适当游戏,进行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性学习活动,它体现的是学生多方面的才能:比如收集和整理材料、表达交流、分工合作、表演及应变等能力,当然还有对知识的巩固和深化。
在活动结束之际,也一定要给学生的表现一个中肯的评价。
接下来举一个例子。
“血流的管道—血管”是苏科版初中生物里面的内容,这节课的内容较多,还穿插一个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学生可能会侧重于实验观察,而忽视另一个重点:动脉、毛细血管、静脉的结构和功能特点,但这两者是并重的,不能忽律任何一方。
据此情况,我决定用角色扮演—“猜猜我是谁”,这个活动来巩固和深化这个重点内容。
在学习完“动脉、毛细血管、静脉”等有关知识后,教师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四张卡片(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和心脏),请四位同学上前,每人随机摸一张,根据摸到的卡片确定自己的角色。
先由扮演心脏的同学开始:
“在人体的循环系统中我是核心人物,和自己的拳头一般大,住在人体的这里(他用手指指自己的胸口偏左处),大家猜猜我是谁?”“心—脏!”(此时,学生的兴趣空前的高涨,气氛热烈)对了!然后,由这个同学将卡片(心脏)贴在黑板上,退到一边。
接着,其他三个角色依次进行。
当然,这些角色在描述的过程中肯定有不全面的地方,再由其他同学举手补充,或者由我适当加以点评。
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还有一段有趣的小插曲:扮演静脉的同学,上来后张口就说“大家好,我是静脉……”“哈哈……”在座的同学一起大笑起来,我也忍俊不禁,同时也为他捏了一把汗,那位自称为“静脉”的同学,自己也不好意思的笑了。
只见他沉吟片刻后继续道:“既然我已经承认了自己是静脉,那现在请大家说一说我应该有什么样的结构特点呢?”下面同学反应热烈,挣抢着回答他的问题。
最后他还不忘补充一句“大家不要忘了,我的内管壁还有一个能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呢!”“静-脉-瓣!”全班齐声回答。
此时我都有点感动了:为他的随机应变和自信!掌声经久不息。
现在回想起来,正是这段小插曲让我尝到了甜头:角色扮演不仅能巩固知识、调节课堂气氛,还能激发兴趣,挖掘出学生潜在的
2利用生物实验,探究生活窍门
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进行探究等学生实验,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帮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各种基本知识,从而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实践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呼吸作用原理后,为了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增强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一些对现实生活有指导意义的实验,如“探究水果保鲜的条件”的实验是这样设计的:先由学生展开激烈讨论,哪些条件可能影响水果的保鲜;然后分组设计实验步骤,分别探究同样大小的新鲜苹果在下列三种情况下的保鲜效果:室温,低温;隔绝空气,不隔绝空气;干燥,湿润。
同时要求学生把实验设计成表格,观察实验后再填写表格。
最后通过比较各小组观察到的现象,引导学生得出水果保鲜的适宜条件:低温、低氧、适宜的湿度。
通过学生自主设计探究实验,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从而使他们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向更高层次升华。
学生亲自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形式是探究性学习所倡导的,教师应予以重视。
能力。
总之,这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效果。
3进行合作学习,达到知识共享
由于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和理解的深度、广度有差异,所以他们的意见往往不统一,这正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时机。
这时,让学生互相说出理由,不仅会使问题越辩越明,而且学生间的包容意识也会得到及时的培养,学生间的对话精神也会得到积极的发扬。
意见由不统一走向统一,或者走向多元并存,这不仅是一个长知识、增能力的过程,更是一个小组合作、多方对话的过程,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会得到很好的培养。
比如:克隆技术的应用,应该在什么范围内,才对社会的发展没有负面作用;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到底是利大还是弊大;价格高的药物,其疗效一定比价格低的药物好吗?香烟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事物?……都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辩论。
小组合作学习为所有学生提供了参与交流的学习空间,也提供了成功的机会。
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精心准备、大胆放手、适度参与、及时指导、巧妙调控、科学评价。
让每一位学生在主动参与、自主合作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4利用生物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杜威说过:教育即是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
生物学知识与生产实践、生活实际息息相关。
因此,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联系学生原有的经验,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只有把知识真正落到实处,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学以致用”,这样的学习才具有真正意义。
比如,在讲述环境保护的内容时,可以从学生身边的环境说起:看看2007年太湖蓝藻的泛滥,看看我们苏州的河流、湖泊中死去的鱼类,看看我们身边由于环境污染出生的畸形儿,看看我们乱坎乱伐树木造成的恶果,许多珍稀动植物品种濒临灭绝,山洪暴发,洪水泛滥等,这都是由于我们人类的无知造成的。
接下来教师可以抛出问题:“2008年1月1日起,南京实施了《南京市装饰装修管理条例》,条例中禁止阳台上安装洗衣机,禁止将生活污水排入雨水管道,这是为什么呢?”学生的兴趣被调动了,接着让他们经历一次生物学知识的“再发现”过程,“安放洗衣机尽可能距水源、电源、排污管道近些,如果阳台上,很可能污水直接进入雨水系统,因为城市中间的下水系统是雨污分离的—雨水系统和污水系统:生活污水要通过污水处理厂经过处理以后,才能排放到江河湖海之中,而雨水系统是直接进入到水系之中的。
很多市民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到雨水系统之中,必然会造成我们整个大环境的污染……”以上这些,学生都亲眼可看到、亲耳听到。
亲身体会的生活化的知识往往包含着深刻的思想、感情,有利于帮助学生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他们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课堂面对的是学生,学生是运动着的个体,他们的思维具有差异性和难以预知性,教师要尽力去亲近学生,了解学生真正的兴趣在哪里,知道他们的困惑是什么,利用教材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教师还能充分利用音、像、影等形式传递教学信息,既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有利于提高了学生
获取信息的效率,又能使教学内容形象化,教学过程生动活泼,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较好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