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信息技术教育一线教师的博客

合集下载

近十年来国内教育博客研究综述

近十年来国内教育博客研究综述

近十年来国内教育博客研究综述作者:李迎松来源:《软件导刊》2012年第11期摘要:教育博客作为丰富学校教研工作的一种新形式,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今天备受教师及教研工作者的推崇和喜爱。

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通过检索CSSCI期刊文献,搜集关于教育博客的学术研究成果共162篇论文,分析了近十年来国内教育博客应用和研究情况。

主要从文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描述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发现在研究方法的使用方面比较多样化,唯一的缺陷就是定量研究方法使用太少。

针对以上情况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教育博客;文献研究;教师发展中图分类号:TP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2)011000702作者简介:李迎松(1987-),女,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教学。

0 引言博客(blog)是一个新生事物,但绝对不是一个陌生事物。

2007年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的博客空间2007年已达到了7 282万个,2009年博客数量再翻一番,几乎每个网民都开通博客。

在百度中输入“教育博客”,也有574 000个网页,“中国教育博客网”、“中国基础教育博客网”、“教育频道博客网”搜索排名前三,此外最多的是各省市、各高校、各班级的教育博客网。

1 研究方法1.1 文献来源本文的研究材料来自国内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博士、硕士学位论文。

截至2010年12月,笔者在中国期刊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上,以教育博客为题名,检索了近10年来国内CSSCI 来源期刊上刊登的教育博客相关文章,结果共检索到162篇。

这些期刊因为是CSSCI来源期刊,因而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上面刊载的文章应该能基本反映国内教育博客的应用和研究现状。

1.2 研究工具在研究过程中,相关的数据使用SPSS statistic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统计。

1.3 分类方法按照一些专家在总结文章中的分类办法,文章的统计和分类依照以下标准进行:(1)按内容分类,以探究教育博客应用和研究所涉及的层面。

“博”出信息时代教师风采

“博”出信息时代教师风采

“博”出信息时代教师风采作者:秦丽娟来源:《信息技术教育》2007年第09期《网络时代教师必备之八项ICT技能》系列文章到这期就全部刊发完毕了。

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给学校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一线教师究竟需要什么?哪些技术是教师必须掌握的?我们通过九篇文章对这些问题作出了解答。

这八项技术的理论构架一方面有赖于深层次的理论探索,另一方面还有待于在教师培训实践中进行检验。

但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在学校教育情境中的迅速引入,这些技术条件如何被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它们会引发怎样的教学方式变化,会导致怎样的教学效果?技术应用应当遵循哪些原则?如何借助技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类似这样的问题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个系列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完善。

所以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在加强理论研究的同时,积极深入到基础教育第一线,通过培训、实践和总结,深化和发展网络时代教师ICT技能的研究。

我们期盼同行的批评与指正,也渴望广大一线教师发表自己的意见、建议和看法。

有关评论、感想、意见、建议,请致函jiao.ferc@赐教!——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焦建利实践者要对过去的经验进行总结,首先应当对自身的实践过程以及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认识或经验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再认识,即认真的反思。

所以,反思是经验总结的基础。

实践反思技术正是这样一种对实践经验反思和总结的技术。

实践反思技术——Blog“Blog”,源于Web log一词。

Web意思即全球信息网(World Wide Web,WWW)中的网络,而“log”指的则是一种技术上的记录文件,Web log一词本意乃是网络服务器上所产生的访客造访记录档案,Jorm Barger于1997年时将两单字并为“Weblog”,引申为“以网页的形式作记录”的意思,记录的题材与内容并不设限。

后来Peter Merholz于1999年把“Weblog”拆解成“We Blog”。

“We”含有群起行事的号召意味,至此“Blog”逐渐被视为一个单词。

信息技术教学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教学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教学心得体会信息技术教学心得体会1本学期在学校的领导下,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

学期临近结束,回顾一学期以来的工作,不论是工作中还是自身的业务水平都得到了逐步的提高,充实了许多,也得到了许多,现总结如下:一、教学方面1、开学初我制定了自己的教学工作计划,认真备好初二、初三年级的课,上好课,为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任务做好准备。

上好每节课对于老师,对于学生都是很关键的。

确实,这个学期我真的做到了这一点,现在的七年级学生大部分已熟练掌握电脑的操作及使用方法。

通过一年来的学习,学生能够后对电脑进行简单的操作,熟练的掌握了Office 办公软件,能够使用FrontPage制作简单的网页,打字速度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按照课程标准完成了教学任务。

当然还有少数学生掌握程度并不理想,这点在今后的教学当中是我必须要去努力攻克的难点。

2、在教学之余,我们还努力搞好我们的兴趣加强班的培训,在这些班中,学生学到许多平时在信息技术课上学不到的知识,平时学生可以在微机室来查阅一些其他学科的知识,还有的学生学会软件聊天,有的学生学会了一些软件的安装,帮助教师进行电脑的简单维护,用计算机来解决一些其它学科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二、师德渗透方面教师的一切活动不仅以各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措施影响学生,而且也以自己全部的个性心理品质影响着学生的心灵。

因此在工作中我能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严格执行师德规范,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

信息技术学科有本身的特点,学生上课时要经常动手操作,这就难免有些学生不能听从老师的指挥,容易造成课堂秩序的混乱,所以在教学中我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而且我自己也以身作则,让学生们心服口服。

在严要求的同时,我又对他们充满关爱与耐心,指导他们的学习并对他们进行集体主义的教育,并要求他们时刻谨记爱护学校的公共财物,自觉爱护微机设备,这样在我的课堂上形成了良好的教学秩序,也是保障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前提。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的心得(5篇)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的心得(5篇)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的心得(5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的心得体会(篇1)这次的网络远程研修课程学习,给我们提供一个新式的学习的平台,是对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也是对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提高。

课程学习中,充实的教学内容、丰富的教学形式、真实的课堂实录、精彩纷呈的专家解读等等,让我感触最深,受益匪浅。

通过理论学习和与同事们的研讨、交流、思维的交换及对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反思,我有了新的感想。

现在我的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相对落后,以至于不能从理论的层面来解释自己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一些现象和困惑,不能放手学生,不敢把课堂还给学生。

今天我终于从喧嚣的班主任和教育教学工作中走出来了,利用研修时间,我静静的聆听专家的讲座,与同事进行热烈的讨论,认认真真的作业和反思,虚心学习到了许多先进的教学理念,更新了自己的教学观念,了解了更多地关于高效课堂和教学设计的技巧和方法,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

此次课程学习中,我体会到了信息技术选修模块既要注重技术深度和广度的把握、技术方和技术思想的挖掘,又关注技术文化与信息文化理念的表达。

要将理解、选择、使用技术作为我们的教学目标,这种技术包括“操作”层面上的技术、“方法”层面上的技术、“思想”层面上的技术,要包括技术工具、技术方法、技术思想以及技术文化(即技术及技术产品影人的行为、习惯、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要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学技术”与“用技术”融合在一起。

明天我必须要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应是学生精彩展示的舞台,必须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陈旧教育观念,尝试让学生自主学习,在此基础上展示交流,在交流中获得能力提升,情感得到升华;明天我必须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重新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在学习的自觉性上发生改变,以便能开阔自己的思维和认识,提高了自己的知识与教学能力;不断的丰富自己,充实自己,使自己的思考得到提升,对问题的看法有更深的认识,课后经常撰写教学反思,提高教学实效。

课题申报书:教育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课题申报书:教育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课题申报范例精选【导语】课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体现中央有关精神和要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创新价值。

应用对策类选题要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基础理论类选题要立足学术前沿,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跨学科类选题要体现学科交叉渗透的属性和特点。

选题文字表述科学、严谨、规范。

以下是课题优秀成果,是各类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的参考模板和范例。

教育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课题名称:教育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关键词:信息技术专业发展申报级别: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课题类别:专项课题学科分类:信息技术研究类型:信息技术预期研究成果:立项号:113430326课题设计论证一、教育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为代表的信息化是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潮流,当今时代是瞬息万变和信息量急剧增加的时代,人类社会正步入一个崭新的信息技术发展时期。

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浪潮引起了国内外教育专家对现代信息技术如何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这一研究课题的高度关注,部分省市教育同行已有此种倡导和初步研究,但是目前还没有专人对教育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课题进行专题研究,没有将现代信息技术和教师专业发展结合起来研究,造成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不能被广大一线教师娴熟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为此,当务之急是要大力提高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引导教师利用日新月异的教育信息技术促进自身专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所以,教师必须学习并掌握以现代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立足于教育信息技术,改变学习方法,反思教学行为,不断优化和改善教学行动,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二)、选题的意义和价值:1、本研究课题旨在通过网络教育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切实转变教师对教育信息技术的粗浅、淡薄的认识,改变教师陈旧的教育观念、行为、方法,探索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课程有机整合的途径和方法,拓宽教师专业内涵,促进教师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

小郑老师看国培:信息技术课程及其教学实施

小郑老师看国培:信息技术课程及其教学实施

金书辉老师同样认为信息技术学
科 已经走到的金老师认为信息技术课程的
灵魂是算法和程序设计, 其价值在于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所以教 材内容应该调整为 “ 以算法和程序设计
师用心去发现, 去捅破这层蒙在我们眼 前的窗户纸。 原来课程内 容建设并不遥
信息技术研究的对象随着课程目 标的确立悄然转移。 前, 目 信息技术的
核心是与信息有关的操作—— 一切与 信息的获取、 加工、 表达、 交流、 管理、 评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1/2 5 012 9
数字社 区 Iu o cntun g 5 ha dc t a @ ii . o e
tg 5cntuB数字社 区 o a @had. f u o ii C e
编者按 : 息 信 化环境 下的教 育改革区 别以 的改革范式, 师需要不断进 行知识与观念更新。 往 教 教 师研修 、 培训项目 的推进 、 既表现在研修、 训内容上 , 培 又表现在其形式上。 给教师研训亲历者、 为了 思
为主线” 兼以硬件, , 应用软件 ( 工具软
件) 为补充, 实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 技术回归。 也有人认为“ 技术回归” 在某种程
度上 是一 种倒退 , “ 息技术” 退 把 信 课
远啊, 一线教师完全可以从比较微观的
层面进行课程内 容的建设。 明白了这一层, 我非常激动, 忽然
理、 学术研 究 等方面的最新资讯 , 师专业发展 等方面 教 的心得体会 。 让我们随 “ 小郑老师 一起 , 同 ” 共 思 考: 术课程将走 向 方? 技术课 程教 学实 中 信 技 何 信息 施 有哪些有效方法和策略?
小郑老师看国培: 信息技术课程及其教学实施
郑爱文 山东省济宁一中

教育技术学习博客 网站 论坛 大全(最全整理版)

教育技术学习博客 网站 论坛 大全(最全整理版)

教育技术学优秀资源大全(不断更新中.....)一、教育技术综合及专题网站1 中国教育技术网/新增:查找优秀的PPT:slideshare2 中国教育技术学网/(中国教育技术学网站为广大用户提供与教育技术学相关的各种资源。

它既提供包括教育理论、实践经验、基本知识等方面的文章,又提供各种形式的资源下载,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同时,集思广义,大家共建,使它成为教育人士的资源库和联系枢纽。

)3 中央电化教育馆/4 温州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xdjyjs/caseindex.aspx?caseid=1285 计算机辅助教学网/list/cai/index.asp6 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网:/7 信息化教育:/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专业网站8 三人行-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与支持平台http://61.178.14.123/9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师范院校专业委员会网址:/10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http://218.22.0.27/wyh1/ZY.HTM11 计算机辅助教育专业委员会:/12.教育技术论坛/13.陕西师大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http:///browse.asp1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course/kczh/IT/IIS/index.htm15.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derscn/portal2/SearchAction.do?method=index免费为教师提供教学学习用资源。

16.教育技术学动态:/(该网站的热站推荐、相关资源、FERC论文集等都值得一看。

)17.无限思考:/index.html(该网是东北师大一研究生个人网站,该网的资源链接比较好。

)18.惟存教育网:/(该站关于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索与理性思考、研究性学习探索、多种学习模式的探索和网络资源的链接等非常丰富。

)19.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网:/index.php3(中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网是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主办的,进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理论研究的非盈利性教育类专业网站。

关于魔灯(Moodle)的对话

关于魔灯(Moodle)的对话

关于“魔灯”(Moodle)的对话黎加厚、冯均芳(上海师范大学、山东枣庄十六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编者按:魔灯(Mood1e)是由澳大利亚MartinDougiamas博士主持开发的课程管理系统(CMS),该系统是一套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设计开发的开放源代码的软件,能够帮助教师高质量创建和管理的在线课程。

目前,国内中小学老师开始尝试利用Moodle管理自己的教学活动。

本期特邀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黎加厚教授就目前中小学教学改革中应用Moodle回答一线老师们的提问。

山东枣庄十六中学冯均芳老师问(以下简称冯):Moodle是以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为其设计基础,主要特色有:简单轻便,相容性高,技术门槛低;其在线教学模块采用可自由组合的动态模块化设计,教师搭建在线课程时就像搭积木一样简单有趣;支持多种教学模式,可以帮助教师学生在一个积极协作的在线环境中进行交流;在线活动记录能够详细呈现;课程可以被压缩成SCORM包做为备份或者供其他学习内容管理平台安装使用;提供嵌入式的所见即所得的网页编辑器,教师能够很方便地编辑课程内容。

Moodle主要功能大致分为网站管理功能、学习管理功能、课程管理三大部分,其中课程管理中有灵活、丰富的课程活动:论坛、测验、资源、投票、问卷调查、作业、聊天室、Blog和Wiki等。

Moodle拥有多种语言版本,其中包括中文简体和繁体版。

我们学校在利用Moodle开发网络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克服了教师时间不足、协调困难、原生课程资源匮乏、经费不足等诸多困难,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整体上还处于实验探索阶段。

在使用Moodle开发和实施网络课程的过程中,我们还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希望得到黎教授的指导。

诸如,虽然Moodle的功能足够强大,但是我校在利用Moodle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由于教师缺乏课程设计方面的理论知识,在教学设计、教学活动组织时,也只是利用了它的一小部分功能。

请问黎教授,我们该如何弥补教师关于课程开发的理论缺陷?在利用Moodle开发课程时应怎样进行课程目标设计?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注意那些问题,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Moodle的作用?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问答(以下简称黎):Moodle是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课程管理系统(CMS)之一,由于它是开源软件、免费、设计的教育理念先进,其开放的理念使得全世界的老师和爱好者都可以参与到系统的设计开发中,其功能愈来愈强大,成为国际上首推的能够替代Blackboard的适合中小学基础教育选用的学习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信息技术教育一线教师的博客:
李冬梅-北大附中特级教师/ldmpku
郑爱文(小郑老师)-山东济宁一中/xzlaoshi 边楚女(临风楚楚女)-浙江瑞安中学特级教师
/missbian
朱坤(天道酬勤)-哈尔滨三中
/openyouridea
李永言(永言好味道)-浙江师大附中特级教师
/yongyan
林煦峰(信息技术教育人博客)-湖北武汉
/andrewlin2006
黄利锋(行走课堂信息教学)-苏州
/activchina,/
詹可培-临安晨曦小学/baosan
谢作如-温州/u/144/index.htm
张钰的博客-南京/kkg155
北京景山-沙有威/shayouwei
刘金鹏-义乌/m/ljp
王玉-乌鲁木齐/wybb1234567891011
王爱胜/index/1005943.jspx
洪优萍的教学之路:8005/u/hyph/Default.aspx 关莉莉(芜湖县陶辛中学)/gll0701
单老师/u/2034332890
伴我行--觉醒、奋起直追/banwoxing
云中漫步的博客-福州侨中余老师/fzqzxxjs
天上的云/51977.aspx
守望-天津/tjxjm1
紫贝天竹-山西/yymather
西域胡杨-新疆/u/1362407600
阿九的博客-江苏/itxueting
舟行千里-瑞安/u/1343168804
小桥流水-海盐/user1/3/
精彩人生-上虞/59198.aspx
水漂儿-杭州/58592.aspx
木易子-温州/userlog/24196/index.shtml 听雪-慈溪/
破巢-嘉兴/userlog18/45210/index.shtml
山下佳人-安吉/blog/hzjs/ajccl/index.html
丁香武键/bean/
东莞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网/index.htm
信息技术教学研究/index.asp
高中信息技术/laokui2008
揭阳侨中构建高效信技课堂/u/2401040702方少芹-揭阳信息技术课题博客
/u/2354260400
张利锋/zhanglifeng2004
信息技术备课资源/zlwc2005
安徽安庆市望江县杨湾中学陈堤/blogchend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