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三第一学期物理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教学计划引言高三物理教学是高中物理教育的重要阶段,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物理知识,更要求他们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学期,我们将面对高考的挑战,因此,教学计划的制定必须既注重知识传授,也注重能力培养。
以下是针对高三物理第一学期的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1. 知识掌握确保学生全面掌握高中物理的基础知识和核心概念。
2.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高考准备针对高考题型,进行专项训练,提升学生的应试技巧。
4. 实验技能加强物理实验教学,使学生能够熟练操作基本的物理实验。
二、教学内容1. 力学包括运动学、牛顿运动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等。
2. 电磁学包括电场、磁场、电磁感应、电路分析等。
3. 光学包括光的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
4. 原子物理学包括原子结构、核物理基础等。
5. 物理实验包括基础物理实验的操作和数据分析。
三、教学方法1.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通过讨论和互动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物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实施分层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学。
4. 实验操作加强实验教学,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加深对物理现象的理解。
四、时间安排1. 学期初对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的基础测试,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
2. 学期中按照教学计划逐步推进教学内容,定期组织测验和复习。
3. 学期末组织模拟考试,针对高考进行专项复习和训练。
五、预期成果学生能够全面掌握高中物理的基础知识。
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显著提高。
学生在模拟考试中表现出良好的应试能力。
六、评估与反馈定期评估:每章节结束后进行一次小测验,及时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家长沟通:定期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
七、附录教学进度表:详细列出每章节的教学计划和时间安排。
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开创创新教育,在教学工作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做好学校布置的各项教学工作。
二、基本情况分析本人所负责的课程是高三(XX)班的《物理实验班》,该班是理科平行班,学生基本情况是:物理基础较差,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
通过上学期的努力,基本完成了我定的教学进度,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
但由于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兴趣爱好等因素的影响,成绩仍然存在很大落差。
总体来说,学生学习还很被动,自觉性较差,课时进度慢,因而教学效果还不很理想。
这学期我仍将有目的地着重指导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思维训练,巩固所学知识,为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努力实现会考与高考的平滑过渡。
三、教学目的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 理解能力:能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能够独立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有关的物理问题。
2. 迁移能力:能运用物理规律解决简单的单学科及跨学科的综合性问题,如根据静力学和动理论的综合题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动理论分析解释共振现象等。
3. 探索能力:能够独立地设计一些物理实验,对于信息给予题能较快地找到解题方向,分析出解题思路。
(二)过程与方法1.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通过探究问题来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学物理爱物理的兴趣,帮助学生克服怕难、怕命题、怕失败的心理障碍,树立学好物理的自信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物理教学使学生增强科学意识,树立科学的生活观。
2. 了解物理学的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探索精神。
3. 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物理知识对提高我国科技水平,发展生产力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四、教材分析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是选修3-2有:电场强度、电势、电路理论与应用、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高中物理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高中物理教学计划及进度表教学目标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高中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与实验技能,培养其科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学期1. 力的基本概念2. 运动的描述与图像3. 力的合成与分解4. 运动定律与牛顿力学5. 物体的密度与浮力6. 平衡与力的平衡条件7. 动量守恒定律第二学期1. 动能与功2. 机械能守恒定律3. 电荷与电场4. 电流与电路5. 磁场与电磁感应6. 光的传播与成像7. 声音与电磁波实验安排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我们将安排以下实验活动:1. 测量物体的质量与体积2. 探究力的合成与分解3. 研究牛顿第一定律与第二定律4. 观察浮力与重力的关系5. 分析力的平衡条件6.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7. 探索动能与功的关系8. 研究压电效应和热效应9. 构建简单电路并测量电流10. 实验观察电磁感应现象11. 研究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12. 观察声音的传播和电磁波的特性教学进度表以下是本教学计划的大致进度安排:第一学期:- 第1周:力的基本概念- 第2周:运动的描述与图像- 第3周:力的合成与分解- 第4周:运动定律与牛顿力学- 第5周:物体的密度与浮力- 第6周:平衡与力的平衡条件- 第7周:动量守恒定律第二学期:- 第8周:动能与功- 第9周: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10周:电荷与电场- 第11周:电流与电路- 第12周:磁场与电磁感应- 第13周:光的传播与成像- 第14周:声音与电磁波请注意,教学进度表可能因教学实际情况而有所调整。
以上为本高中物理教学计划及进度表的内容,希望能为学生们提供结构化与系统化的研究体验,并促进他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与理解。
2020年高三的物理教学计划

高三的物理教学计划一、情况分析(一)教材分析:高中前两年已经基本完成了高中物理教学内容,高三年级将进入全面的总复习阶段,为了配合高三的总复习,学校统一订购了由延边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世纪金榜高中物理新课标全程复习方略》作为高三复习教材,该书以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和高考考试大纲为指导,以《20xx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为依据编写,作为本学年参考用,本学期拟定完成本书的第一至第十三章的第一轮复习。
(二)学情分析:1、课堂情况:由于是高三年级,即将面临着高考的选拔考试,大多数的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求知欲望比较强烈。
所以课堂纪律比较好,都比较认真地听课,自觉地与老师互动,完成教学任务。
2、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高三(10)为理科重点班,相对来说物理基础较好些。
高三(9)班是理科普通班,学习能力有着较大的差异,根据前段时间的观察和摸底,大多数的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各章各节的知识点尚处于分立状态,不能很好地利用知识解决相应的基本问题,所以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有待地提高。
3、解题技能:利用物理知识解决有关综合问题的能力很差,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还有待提高。
二、教学目标与任务加强和利用知识点的复习,尽快帮助学生把各章分立的知识点建立成为网状的状态,掌握物理思想的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思维方法,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技能。
具体地说:1、知识方面,应达到熟练掌握每一个知识点的要求,即看到一个题目以后,题中包含了哪些知识点要一清二楚,不能模模糊糊,并且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也要清楚,2、技能方面,主要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到常规思维、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相结合,同时,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
3、情感与价值观方面,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使学生在物理美中陶冶自己的情操,从而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三、方法与措施1、面向全体,分类指导。
从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对每一位学生负责的基本点出发,根据各层次学生具体情况,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满腔热情地使每一位学生在高三阶段都能得到发展和进步。
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教学计划(通用19篇)

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教学计划(通用19篇)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教学计划篇1一、学科教学要求的背景分析:(1)培养学生理解、理解、掌握和应用基础物理知识(基本物理现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等)。
)在中学。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包括理解能力、判断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用科学方法研究物理问题,形成物理概念,探索物理规律的能力。
二,对:班授课现状的分析高三(14)和(15)班都是普通班,基础薄弱,理解力低,非学习者较多。
教学中以基础知识为主,一教一练,勤督促多检查。
三,教学复习的指导思想1精致简洁为了实现目标和计划,首先要提高上课和作业的效率。
作为老师,首先要讲清楚。
目的是让学生理解,理解。
学生只有自己能解决自己的问题,才能说明自己已经理解了。
所以要优化题目安排和讲解的结合,最终目的是培养他们的能力。
阐述:首先,概念的介绍和解释一定要清晰。
所以要反复强调重点内容,用更多的例子介绍理解重要概念,结合情境进行教学。
这也是课程改革的要求。
教学中应注意:明确引入概念的必要性和事实依据。
只有对概念的定义明确,掌握了,才能对定义的概念有清晰的把握。
了解概念的类型(矢量、标量、状态量、过程量、特征量、属性量、某种物理量的变化率等。
),这样才能用比较法来教。
这个概念如果是第一次学,就要重点让学生搞清楚抽象概括的方法。
(4)了解与相关概念的定义、含义、联系和区别。
定义语言的表达方式可以不同,但物理表达方式应该相同。
注意从定义公式中推导出定义物理量的单位。
其次,把握好进度,不要急功近利。
尤其是在难教的情况下,要把握进度,不能随意增加难度。
提炼:这学期一定有很多练习。
如何取得高效率的效果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尤其在习题和习题讲解上。
家庭作业和课堂练习要分类分层,做到纵横交错。
作业保证学生每次都能认真完成,绝不盲目多计划。
2及时反馈这学期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后都要有完整的反馈机制。
高三上学期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高三上学期物理教学工作计划高三上学期物理教学工作计划三篇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我们的工作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中,现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做计划,就是在准备做计划吧。
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三上学期物理教学工作计划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三上学期物理教学工作计划篇1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1.本学期,我所教的班级是高三(134)、(135),这两个班虽是重点班级,但是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物理科目比较薄弱,特别是(134)班,上课睡觉人数多,如陈伯、林炽、吴易、王献劭、骆鸿、韩勇、周云烨、邱凯良等,同学们不太爱学习,对高考的意识也不高。
由于学生思维维能力、认识水平、学习基础等发展不平衡,导致有些学生的物理成绩很差,历次的考试都在30分以下占绝大多数,这就给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然而,做为一名教师,应该要看到学习的积极的一面,对于消极的一面要扬长避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整个班级的物理教学成绩。
2.高三第一轮复习选用的复习教材,用三维设计。
优点:教材中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都有比较详细的解答,如果教师不够时间讲练习时,学生就可以较方便的自学;基础知识的介绍与讲解都很详细,学生在以后的自我复习时,可以很好地使用。
不足:部分例题、练习的难度过大,不太适合本校的学生,所以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题目讲,和让学生做。
二、工作目标:⑴ 每一个学生能将教材中的所有实验进行熟练地操作,使他们基本上具有一般物理知识的操作能力;⑵ 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一些常见的计算题目,能够较为清晰地进行解答;⑶ 学生能运用所的物理知识去解答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得到提高;三、教学研究积极参加物理教研备课组的每次活动,从中学习有关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探讨有关的教学问题,相互学习,互相促进。
多听课,吸取他人教学之长,本学期力争外出听课学习,还要上了一节校级公开课。
整理一份适合本校高三学生复习用的练习题,为以后的高三教学省下宝贵的时间。
高三第一学期物理教学计划

高三第一学期物理教学计划高三第一学期物理教学计划1一、情况分析(一)教材分析:高中前两年已经基本完成了高中物理教学内容,高三年级将进入全面的总复习阶段,为了配合高三的总复习,学校统一订购了由__中学编写的《高效学习方略》作为高三复习教材,该书以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和高考考试大纲为指导,以《20__年__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为依据编写,作为本学年参考用,本学期拟定完成本书的第一至第十三章的第一轮复习。
(二)学情分析:1、课堂情况:由于是高三年级,即将面临着高考的选拔考试,大多数的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求知欲望比较强烈。
所以课堂纪律比较好,都比较认真地听课,自觉地与老师互动,完成教学任务。
2、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高三(6)为理科重点班,虽然相对来说物理基础较好些,但学习能力有着较大的差异,根据前段时间的观察和摸底,大多数的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各章各节的知识点尚处于分立状态,不能很好地利用知识解决相应的基本问题,所以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有待地提高。
3、解题技能:利用物理知识解决有关综合问题的能力很差,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还有待提高。
二、教学目标与任务加强和利用知识点的复习,尽快帮助学生把各章分立的知识点建立成为网状的状态,掌握物理思想的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思维方法,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技能。
具体地说:1、知识方面,应达到熟练掌握每一个知识点的要求,即看到一个题目以后,题中包含了哪些知识点要一清二楚,不能模模糊糊,并且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也要清楚,2、技能方面,主要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到常规思维、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相结合,同时,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
3、情感与价值观方面,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使学生在物理美中陶冶自己的情操,从而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三、方法与措施1、面向全体,分类指导。
从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对每一位学生负责的基本点出发,根据各层次学生具体情况,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满腔热情地使每一位学生在高三阶段都能得到发展和进步。
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物理备课组工作计划

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物理备课组工作计划高三物理备课组在第一个学期的工作重点是第一轮复习.主要任务有: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结构,深入理解物理概念及物理规律的内涵与外延;引导学生熟悉四个基本模型,掌握三个核心公式,规范解题的一般思路;掌握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基本的物理思想.为增强复习的计划性、目的性和实效性,高三物理备课组在学习研讨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制定本学期复习计划.一、教学目标一轮复习的指导思想:立足课本,抓纲靠本,夯实基础,联系实际,关注信息.一轮复习要抓好学科基础知识的落实,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材为线索,以考试说明中的知识点作为重点,注重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复习,理解含义,掌握产生背景、适用条件、与相关知识的联系,弄清它们的本质,会运用他们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复习中要突出知识的梳理,构建知识结构,把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科内部的综合能力.复习中强化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接受信息、处理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物理概念与物理规律的应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根据学生的语数外成绩,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确保完美匹配.1、引导学生获得物理基本概念、定理定律等基本知识;2、引导学生如何建构物理模型来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3、引导学生掌握公式法、图象法、数学法、等物理解题方法.二、情况分析1、教材分析本学期要完成必修1,必修2,选修3-1,3-2的一轮复习任务.四个个核心规律:牛顿定律、动能定理和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电磁感应,这四个规律与各种物理概念紧密联系,在教学过程中,需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四个规律.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四种模型:平衡、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类平抛)和圆周运动,需引导学生对这四种模型的条件与规律进行研究,找出其区别与联系,并在遇到实际问题时能够熟练应用.加强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实验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及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并突出学科内综合能力的培养.2、学情分析通过高一高二的物理学习,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基本结构,基本概念,定律和公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掌握的物理知识是比较浅显,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较差.从高二学年末物理统测的失分情况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对概念理解不到位,不清楚物理规律的应用条件,不知道如何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三、具体措施1、第一轮复习各单元按“读、讲、练、考、评、补”顺序进行,各环节要目的明确,确保实效,实施中层层推进,环环相扣.“读”是在学生对“考试说明”要求、知识结构掌握的基础上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研究教材,通过学生精读,使学生全面系统地复习所有的知识点,达到知识在头脑中的“再现”,并把“考试说明”中要求识记的内容记忆于脑.“讲”是教师在学生对基础知识已初步掌握的基础上,了解摸透学生对本单元知识存在的疑点、难点.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题精讲,重在强化对知识的理解,不可过深过难.讲解要突出思维过程,注重思想、方法的归纳提炼,克服重结论轻过程的不良习惯,引导学生注意知识点间的联系,注意对思想、方法、物理模型等进行归类,逐步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练”分为专题练习和综合练习两种.专题练习要有针对性,讲什么练什么,并进行改变情景、改变条件、改变设问角度的变式练习,增强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综合练习要全面覆盖单元所有知识点,“全面练,重点讲”.练习题要有所筛选,增强其针对性、应用性,要以低、中档题为主,以掌握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物理学科能力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目的,避免训练盲目拔高,与学生实际水平脱节.“考”是教师了解学生复习效果的主渠道之一,也是锻炼学生应试能力所必须的.该环节要注意题量、题型、背景,尽量接近高考,全面考查高考要求的知识点,每单元至少要进行一次检测.“评”是高三复习中重要的教学环节.讲评课要以学生出错多的知识点为突破口,要分析错因,讲评要重点讲、归类讲、变式讲,不要面面俱到.“补”就是通过考试发现复习中漏掉的重要知识和出现错误较多、掌握不牢的知识点,及时点拨、讲解,进行补偿性测试.2、加强对目标学生的培养(优秀生、边缘生)(1)对目标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学习方法是非常关键的因素,特别是对物理学科而言.学无定法,要认真全面分析每个目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个性差异,帮助目标学生确立自己最适宜的学习方法,并不断调整、改进,提高目标学生的学习效率.(2)个别辅导,因材施教,发现目标学生在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分析解决,通过个别辅导了解学生复习中遇到的难点、疑点,并帮助他们解决.3、防止出现以下几个问题(1)复习无计划,复习程序乱.一般表现为:时间安排不当,或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或过快、或过慢.(2)讲课无新意,详略不得当,重结论轻过程.把复习课上成压缩的新授课,讲授不改变形式,疑点把握不准,平均用力,引不起学生共鸣,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讲概念规律的结论,不讲来龙去脉,学生理解知识不深,不准确,不透彻,知识不能迁移.(3)对高考要求把握不准.个别知识点挖得过深、过难;训练题目过程理想化,且过于繁、难.(4)解题不少,能力不高.就题论题,而不是就题论法,过分强调题目结论,思维过程被压缩,不对解题思维过程进行提炼、归纳,就难以形成能力,思想方法就难以灵活迁移;题目重复过多,增加学生负担,效率不高.备课组在集体备课时,强化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切实处理好上述各个环节.对不同层次的班级,还要开展分屋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提升.附一:教学进度安排:周次日期复习内容课时备注19.1~9.2准备期初考试21、18周共计90节课;已安排86节.机动课4节2、19周之后的时间用于准备零模考试.9.3~9.49.5期初考试试卷评讲229.8~9.12直线运动63-49.15~9.26相互作用75-79.29~10.10牛顿定律1010.13~10.17月考2710.20~10.24曲线运动7810.27~10.31机械能81011.3~11.7静电场61211.10~11.14期中考试31311.17~11.21恒定电流81311.24~11.28月考21412.1~12.5磁场81512.8~12.12电磁感应51612.15~12.19电磁感应51712.22~12.26交变电流1812.29~1.2 3-3复习191.5~1.93-5复习201.12~1.17综合模拟211.19~1.23期末考试221.26~1.302014年9月5日新学期幼儿园月工作计划一、主题实施主题一:《不一样的我》,这个主题活动的展开是引导幼儿从外形入手知道自己是区别于任何人的独特个体,形成独立意识,进而尝试使用各种方式来表现自己的外形、名字、个性能力等方面的独特性并借助社会评价来完善自己的角色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物理第一学期学期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为了加强高三物理复习备考工作,使复习备考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备课组教师的聪明才智,真正做到夯实基础,提高能力,素质提高,应考自如,做到:
(1)帮助学生构建并形成知识和能力网络体系;
(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能力和实验能力得到提高,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价值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学情分析及教学现状
(一)学情分析
1、基础知识不扎实、遗忘快、似是而非、模棱两可。
2、学生的迁移能力缺乏,灵活地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
3、解题的规范性较差,学生还没有建立规范解题意识,或者说平时的要求松了点。
4、对实验重视程度不高,基本技能过关率不高,实验的迁移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有待提高。
5、畏惧物理的心理严重。
遇到计算题不认真分析、不结合平常所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选择题解答往往落入圈套而错选,实验题在没有搞清原理的情况下去解题往往得不出正确答案。
因而我们需花大力气培养学生探求物理规律,解题方法,提高物理复习效率。
(二)教情分析
我校高三物理复习教师做到了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及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把握。
同时帮助学生形成知识记忆,查补知识缺漏的能力。
在导入复习课内容后,通过梳理建立单元知识网络,并通过辨析、运用,进而达到深化提高,梳理是单元结构复习的重要环节,辨析是在梳理的基础上对重点和难点的再加工,而通过运用和深化,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在深化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上我们做的还不是很好,不能将分析概括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观察实验能力和科学技术素质等五个方面的培养,在课堂上得到很好的落实。
三、复习目标
第一轮复习要帮助学生“精确、完备”地理解每一个物理概念和规律,构建所有高中阶段的物理模型,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表达,从而正确地运用它们解决物理问题。
加强“主干”和“核心”知识的复习,熟练地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通过滚动复习达到“查漏补缺”、“整体把握”、“能力提高”。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科教育让全体学生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训练,以及德育的渗透,成为他们终身学习的必要基础。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物理学科教学进度表
高三物理组 2020年8月。